传感器的一般特性
- 格式:pdf
- 大小:12.23 MB
- 文档页数:95
传感器的特性传感器的特性是指传感器的输入量和输出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通常把传感器的特性分为两种: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静态特性是指输入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特性,它表示传感器在被测量各个值处于稳定状态下输入输出的关系。
动态特性是指输入随时间而变化的特性,它表示传感器对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
一般来说,传感器的输入和输出关系可用微分方程来描述。
理论上,将微分方程中的一阶及以上的微分项取为零时,即可得到静态特性。
因此传感器的静特性是其动特性的一个特例。
传感器除了描述输入与输出量之间的关系特性外,还有与使用条件、使用环境、使用要求等有关的特性。
1传感器的静特性传感器的输入-输出关系:输入(外部影响:冲振、电磁场、线性、滞后、重复性、灵敏度、误差因素)—传感器—输出(外部影响:温度、供电、各种干扰稳定性、温漂、稳定性(零漂)、分辨力、误差因素)。
人们总希望传感器的输入与输出成唯一的对应关系,而且最好呈线性关系。
但一般情况下,输入输出不会完全符合所要求的线性关系,因传感器本身存在着迟滞、蠕变、摩擦等各种因素,以及受外界条件的各种影响。
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有:线性度、灵敏度、重复性、迟滞、分辨率、漂移、稳定性等。
2传感器的动特性动特性是指传感器对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
很多传感器要在动态条件下检测,被测量可能以各种形式随时间变化。
只要输入量是时间的函数,则其输出量也将是时间的函数,其间关系要用动特性来说明。
设计传感器时要根据其动态性能要求与使用条件选择合理的方案和确定合适的参数;使用传感器时要根据其动态特性与使用条件确定合适的使用方法,同时对给定条件下的传感器动态误差作出估计。
总之,动特性是传感器性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其进行研究与分析十分必要。
总的来说,传感器的动特性取决于传感器本身,另一方面也与被测量的形式有关。
(1)规律性的:1)周期性的:正弦周期输入、复杂周期输入;2)非周期性的:阶跃输入、线性输入、其他瞬变输入(2)随机性的:1)平稳的:多态历经过程、非多态历经过程;2)非平稳的随机过程。
传感器技术主讲人:吴琼水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第1章传感器的一般特性1.1 传感器静态特性静态特性指标(1)线性度(2)灵敏度(3)精确度(精度)(4)最小检测量和分辨力(5)迟滞(6)重复性(7)稳定性(8)漂移稳定性(Stability)稳定性表示传感器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其性能参数的能力,故又称长期稳定性。
稳定性可用相对误差或绝对误差表示。
表示方式如:个月不超过%满量程输出。
有时也采用给出标定的有效期来表示。
1.1 传感器静态特性静态特性指标(1)线性度(2)灵敏度(3)精确度(精度)(4)最小检测量和分辨力(5)迟滞(6)重复性(7)稳定性(8)漂移传感器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输出量随时间变化的现象。
产生原因:⏹传感器自身结构参数老化⏹测试过程中环境发生变化●漂移包括零点漂移和灵敏度漂移。
零点漂移和灵敏度漂移又可分为时间漂移和温度漂移:◆时间漂移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零点或灵敏度随时间的缓慢变化◆温度漂移为环境温度变化而引起的零点或灵敏度漂移●漂移包括零点漂移和灵敏度漂移。
零点漂移和灵敏度漂移又可分为时间漂移和温度漂移:◆时间漂移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零点或灵敏度随时间的缓慢变化◆温度漂移为环境温度变化而引起的零点或灵敏度漂移%1000⨯∆FS Y Y 零漂=——最大零点偏差——满量程输出%100m ax⨯∆∆TY FS 温漂=Δmax ——输出最大偏差;ΔT ——温度变化范围;Y FS ——满量程输出。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概述一、静态特性是指被测输入量不随时间变化时传感器的输入——输出关系。
衡量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有线性度、灵敏度、迟滞性、漂移等。
1.线性度理想传感器的输入y 与输入x 呈线性关系,则y =a1x 式中,1a为传感器的线性灵敏度。
实际传感器的输出y 与输入x 呈非线性关系,如不考虑迟滞和蠕变因素,则线性度有时也称非线性误差,用以衡量传感器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线性关系的程度,以及直线拟合的好坏。
常用的直线拟合除端点拟合法外,还有切线拟合、最小二乘法等方法。
2.灵敏度传感器在稳态下输出变化量与输入变化量之比称为灵敏度Sn ,即对于理想线性传感器,灵敏度n S 为常数,对于一般传感器则采用线性区或拟合直线的斜率表示。
见图A-2 所示。
通常测量点取在零点附近时线性度好,灵敏度也高。
3.迟滞性它是指传感器在正(输入量增大)反(输入量减小)行程期间的输出输入曲线不重合的程度,见图A-3 所示。
迟滞大小用迟滞误差表示,通常由实验确定。
即迟滞差是由与传感器的响应受到输入过程影响而产生的,它的存在,破坏了输入和输出的一一对应关系,因此,必须尽量减少迟滞差。
4.漂移漂移是指在一定时间间隔内,传感器输出量存在着有与被测输入量无关的,不需要的变化。
漂移包括零点漂移和灵敏度漂移。
零点漂移或灵敏度漂移又分为时间漂移和温度漂移。
时间漂移是指在规定条件下,零点或灵敏度随时间缓慢变化。
温度漂移为环境变化而引起的零点或灵敏度的漂移。
二、动态特性它是指传感器输出对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
传感器的输出不仅要精确地显示被测量的大小,还要显示被测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即被测量的波形),因此,传感器的输出量也是时间的函数。
在实际中,输出信号将不会与输入信号具有相同的时间函数,它们之间的这种差异,就是要分析的动态误差。
动态误差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实际输出量达到稳定状态后与理论输出量间差别;二是当输入量发生跃变时,输出量由一个稳态到另一个稳态之间过渡状态中的误差。
带你认识基本的传感器特性参数传感器是一种将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的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环境监测、医疗设备等领域。
了解传感器的基本特性参数对于正确选择和使用传感器至关重要。
下面将带你认识传感器的一些基本特性参数。
1. 灵敏度(Sensitivity):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指输入物理量变化引起输出信号变化的比例关系。
一般来说,灵敏度越高,传感器对输入信号的变化越敏感。
2. 线性度(Linearity):传感器的线性度是指其输出信号与输入物理量之间的近似直线关系。
一个理想的传感器应具有良好的线性特性,但实际传感器往往会有一定的非线性误差。
3. 分辨率(Resolution):传感器的分辨率是指它能够区分的最小输入量的变化大小。
分辨率越高,传感器能够检测到更小的变化。
4. 动态响应(Dynamic response):传感器的动态响应指的是它对输入信号变化的快速度。
高响应速度的传感器可以快速地对输入信号进行反应。
6. 稳定性(Stability):传感器的稳定性是指其输出信号相对于稳定输入的变化程度。
一个稳定性好的传感器应该具有输出信号变化小的特点。
7. 重复性(Repeatability):传感器的重复性是指在相同的输入条件下,反复测量得到的输出结果的一致性。
重复性好的传感器可以给出相对准确和一致的结果。
8. 可靠性(Reliability):传感器的可靠性是指其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能够稳定地工作并保持一定的精度和稳定性的能力。
一个可靠性高的传感器能够长时间稳定地运行。
9. 压力范围(Pressure range):压力传感器的压力范围指的是它可以正常工作的最小和最大压力值。
在选择压力传感器时,需要根据应用需求选择相应的压力范围。
10. 温度范围(Temperature range):传感器的温度范围指的是其可以正常工作的最低和最高温度值。
温度范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因为温度变化会对传感器的性能和精度产生影响。
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第一章传感器的一般特性1)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器技术,是现代信息产业的三大支柱。
2)传感器又称变换器、探测器或检测器,是获取信息的工具广义:传感器是一种能把特定的信息(物理、化学、生物)按一定规律转换成某种可用信号输出的器件和装置。
狭义:能把外界非电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
国家标准(GB7665-87):定义: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3)传感器的组成:敏感元件是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某一物理量的元件。
转换元件:将敏感元件输出的非电物理量转换成电路参数或电量。
基本转换电路:上述电路参数接入基本转换电路(简称转换电路),便可转换成电量输出。
4)传感器的静态性能指标(1)灵敏度定义: 传感器输出量的变化值与相应的被测量(输入量)的变化值之比,传感器输出曲线的斜率就是其灵敏度。
①纯线性传感器灵敏度为常数,与输入量大小无关;②非线性传感器灵敏度与x有关。
(2)线性度定义:传感器的输入-输出校准曲线与理论拟合直线之间的最大偏离与传感器满量程输出之比,称为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或“线性度”。
线性度又可分为:①绝对线性度:为传感器的实际平均输出特性曲线与理论直线的最大偏差。
②端基线性度:传感器实际平均输出特性曲线对端基直线的最大偏差。
端基直线定义:实际平均输出特性首、末两端点的连线。
③零基线性度:传感器实际平均输出特性曲线对零基直线的最大偏差。
④独立线性度:以最佳直线作为参考直线的线性度。
⑤最小二乘线性度:用最小二乘法求得校准数据的理论直线。
(3)迟滞定义:对某一输入量,传感器在正行程时的输出量不同于其在反行程时的输出量,这一现象称为迟滞。
即:传感器在正(输入量增大)反(输入量减小)行程中输出输入曲线不重合称为迟滞。
(4)重复性定义:在相同工作条件下,在一段短的时间间隔内,同一输入量值多次测量所得的输出之间相互偏离的程度。
基础知识自测题第一章传感器的一般特性1.传感器是检测中首先感受,并将它转换成与有确定对应关系的的器件。
2.传感器的基本特性通常用其特性和特性来描述。
当传感器变换的被测量处于动态时,测得的输出一输入关系称为特性。
3.传感器变换的被测量的数值处在稳定状态下,传感器输出与输入的关系称为传感器的特性,其主要技术指标有:、、和等。
4.传感器实际曲线与理论直线之间的称为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其中的与输出满度值之比称为传感器的。
5.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指稳态标准条件下,变化量与化量的比值。
对传感器来说,其灵敏度是常数。
6.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是指传感器测量时,其输出对输入的特性。
7.传感器中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关系的其它量的元件称为元件。
8.只感受由敏感元件输出的,并且与成确定关系的另一种非电量,然后输出电量的元件,称为元件。
第二章电阻式传感器1.电阻应变片是将被测试件上的转换成的传感元件。
2.电阻应变片由、、和等部分组成。
3.应变式传感器中的测量电路是将应变片转换成的变化,以便显示或记录被测非电量的大小。
4.金属电阻应变片敏感栅的形式和材料很多,其中形式以式用的最多,材料以用的最广泛。
5.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就是依据应变效应建立与变形之间的量值关系而工作的。
6.当应变片主轴线与试件轴线方向一致,且受一维应力时,应变片灵敏系数K是应变片的与试件主应力的之比。
7.电阻应变片中,电阻丝的灵敏系数小于其灵敏系数的现象,称为应变片的横向效应。
8.电阻应变片的温度补偿中,若采用电桥补偿法测量应变片时,工作应变片粘贴在表面上,补偿应变片粘贴在与被测试件完全相同的上,那么补偿应变片不。
9.用弹性元件和及一些附件可以组成应变式传感器.10.应变式传感器按用途划分有:应变式传感器、应变式传感器、应变式传感器等。
11.电阻应变片的配用测量电路采用差动电桥时,不仅可以,同时还能起到的作用。
12.电阻应变片的配用测量电路大都采用交流不平衡电桥,其目的是配接和克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