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炭素生产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炭素生产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炭素生产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炭素生产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炭素生产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适用围

1 本规程适用于铝电解用预焙阳极炭块的生产。

一、工 艺 流 程

炭素分厂主要生产铝电解用阳极糊和预焙阳极,现有新、旧

两套系统,新系统生产新电解分厂用的大预焙阳极,老系统生产四期电解用的小预焙阳极和阳极糊及其它糊类制品。

二、原料处理

1 目的围:规定了原料堆放要求,为煅烧提供破碎处理焦炭。本系统主要包括原料堆场、对齿辊破碎机、运输皮带机等。

2 生产中所用原料为低灰份的石油焦、沥青焦和高温煤沥青或改质沥青。原料堆场需按不同品种、等级存放,存放时不许混入其他杂质。

3 进厂的各种原料必须符合质量标准,进入原料库前必须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入库。

4 如果生产用的是混合料,应根据原料的品种和质量情况确定配比,一般延迟焦配入量为60~100%。

5 原料焦炭在齿式对辊破碎机中破碎,入碎前料块应小于200mm,破碎后料块应小于70mm。

6 设备检查

6.1 破碎机检查:

⑴严禁杂物、金属混入。

⑵螺丝固定紧固。

⑶给料适中,不得超设备能力。

⑷轴承、电机温度不超过60℃。

⑸各润滑点润滑良好。

6.2 皮带输送机检查

⑴检查前后滚筒和减速机各润滑点的润滑情况。

⑵皮带有无裂口,皮带是否跑偏,如有问题要及时处理。

⑶检查是否有人、故障物影响皮带运行。

⑷调整好给料量,不得超过皮带机最大运输量。

⑸经常检查驱动电机和轴承温度,不允许超过60℃。

三、煅烧

1 目的围:利用罐式煅烧炉加热处理即煅烧石油焦,达到质量要求。主要包括煅烧给料、罐式炉煅烧系统,煅后焦运送设备。

2 技术条件

2.1 首层火道温度1150~1300℃,负压10~30Pa。12pa

2.2 三层或四层火道温度1150~1300℃,负压20~80Pa。60pa

2.3 烟道平均温度不大于800℃,个别测点不大于1000℃,带余热锅炉的烟道温度不大于300℃。

2.4 燃料:罐式煅烧炉使用煤气加热时,煤气温度5~25℃,煤气总管压力不低于2000Pa,集合管压力为1400~2000pa,管道任何情况下不得造成负压。应主要使用挥发份做为燃料进行加热。

2.5 排料罐冷却水出口温度低于60℃,锻后焦排出料的温度要低于250℃。

2.6 煅后焦的真密度不小于2.04g/cm3,粉末电阻率不大于650Ω.mm /m,挥发分小于0.5%,灰分小于0.6%,水分小于0.5%。

3生产操作

3.1 正常生产情况下,每班定时加料,保持炉头上有料封严,不允许出现空炉头现象。

3.2 根据煅后焦质量情况调整排料量,要勤排少排,使炉料处于经常移动状态,两次排料的间隔时间不大于10分钟。

3.3 经常清理挥发分总道、竖道,保持其畅通。充分利用挥发分,尽量使其在首层和二层火道燃烧。设有余热锅炉的才允许多余的挥发分在末层火道燃烧。

3.4 在停电、停水、停排烟机或无原料时,应停止排料,料面高度要在炉脖之上。短时间停产(1~2天)时,火道温度保持在1000℃以上,停产三天以上,火道温度保持在900±20℃间保温。

3.5 调温过程中要定时检查火道燃烧情况,根据温度变化及时调整

燃料和空气配比,及时处理火道堵塞及漏风。

3.6 1#、2#、3#炉排出的料供老系统使用,4#、5#、6#炉排出的料供新系统使用,两个系统用量有变化时可以互补。

4.设备检查:设备螺丝固定紧固、煅烧炉水箱有无漏水、破碎排料设备运转正常、振动输送及提升设备正常、各润滑点润滑情况良好、各电机及轴承温度不得超过60℃。

新系统

四、沥青熔化

1 目的围:利用热媒油加热熔化沥青,达到配料混捏要求。本系统主要由沥青快速熔化器(熔化罐、缓冲罐、埋式泵)、及加料、输送装置(振动给料机、斗式提升机、料仓、电子称、锤式破碎机)等组成。

2技术条件

2.1 沥青熔化采用热媒加热,快速熔化器熔化,熔化能力4t/h。

2.2 固体沥青的软化点105~120℃,含水量小于5%,粒度0~10mm。

2.3 熔化好的液体沥青温度170~190℃,密度不小于1.22g/cm3,粘度0.4~0.16泊。

2.4 熔化沥青的热源是高温热媒油,沥青熔化器热媒油入口温度260℃,热媒油出口温度280℃,循环量58m3 /h。

3 生产操作

3.1 生产前必须检查熔化器、缓冲罐、液体沥青大储槽,严禁槽罐有杂物混入。

3.2 启动前沥青过虑器前后以及齿轮式旋转泵前后的手动阀应打开,必须检查熔化器底部的沥青阀。

3.3 系统各部分需注润滑油处,应注对号的润滑油。

3.4 沥青熔化器底部的排渣阀每班应打开两次排放沉积在熔化器锥

底的沥青渣。

3.5 每周打开一次缓冲槽底阀排放沥青渣。

3.6 每日必须检查清理一次沥青过虑器的滤网。

3.7启动前必须检查沥青泵及管路温度,严禁各沥青泵冷却状态启动。

3.8 沥青熔化系统的控制分单体运行和联锁运行操作

3.8.1 单体运行操作在各设备旁的现场操练盘上进行启动和停止操作。

3.8.2 联锁运行操作在沥青熔库的操作室里进行集中启动和集中停止操作。

3.9 液体沥青输送系统的联锁操作在高楼部中央控制室进行,单体操作在设备旁的现场操作箱上进行。

3.10 当熔化器的埋式泵沥青温度低于220℃时,应停止沥青泵工作,不允许启动沥青泵,达到220℃左右时再启动沥青泵。

四、热媒加热

1 目的围:利用热媒炉或煅烧炉余热加热热媒油,为其它系统提供热能。主要由热媒炉或煅烧炉余热炉及泵、管路、膨胀槽、储统组成循环系统、排气系统、泄油系统、注油系统等。

2技术条件

2.1热媒油的型号:YD-325或YD-320。

2.2 加热器中热媒油的出口工作温度280℃。

2.3 加热器中热媒油的入口工作温度240℃。

3 生产操作

3.1 热媒管道必须在安装完毕后进行800kPa的加压泄漏试验,试压后用压缩空气吹净管道。

3.2 设备在运行前必须对系统反复注液和排液,清除安装时存在管道和设备上的液滴、焊渣。

3.3 结疤和其它赃物,赃物将在膨胀槽沉积或滤网上沉积下来,清除掉。

3.4 完成上述工作后,向系统注热媒油,注满后进行24小时冷循环,而后转入正常。

3.5 热媒油脱水,热媒系统不允许有水份存在,因热媒油含有一定水份,在安装过程中,管道设备上形成冷凝水是不可避免的,热媒油需脱水,点火加热按曲线升温,并打开排气开关,排除水份。

3.6 各循环泵在操作运行前,要检查润滑是否正常,轴运转是否灵活,检查泵的运转方向是否正确。

3.7 膨胀槽正常运行时,应处于冷状态,应关闭系统的所有排气阀。

3.8 严禁热媒系统的管路有滲漏现象。

3.9 要经常检查现场各处或控制室显示仪表的数值,要符合工艺要求,要特别注意各设备的进口温度与流量。

五、中碎筛分

1 目的围:破碎、筛分石油焦,达到配料要求。主要由对辊破碎机、皮带输送机、振动筛、斗式提升机、通风除尘器设备等组成。

2技术条件

2.1 一次对辊破碎机的对辊间隙:12mm

进料粒度:15~50mm

排出料粒度:0~5mm。

2.2 二次对辊破碎机的对辊间隙:

3.5mm

进料粒度:5~15mm

出料粒度:0~5mm。

2.3 一次振动筛分,分级粒度:

12~50mm 5~12mm 0~5mm三级。2.4 二次振动筛分,分级粒度:1.2~5mm 0~1.2mm 二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