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方式——标准化作业
- 格式:ppt
- 大小:2.66 MB
- 文档页数:54
精益生产方式标准化作业1. 简介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开始寻求更高效、更灵活的生产方式,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供更高的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在这种背景下,精益生产方式应运而生。
精益生产方式是一种通过消除浪费、优化流程和工作标准化来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论。
本文将详细介绍精益生产方式的标准化作业。
2. 精益生产方式的基本原则在介绍精益生产方式的标准化作业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精益生产方式的基本原则。
精益生产方式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消除浪费:通过分析生产过程,找出并消除不必要的工作和浪费,如等待、运输、库存等。
•价值流分析:通过深入了解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价值流,找出问题所在,并进行改进。
•拉动生产: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订单,进行拉动式生产,避免过度生产和库存积压。
•持续改进:通过实施持续改进活动,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标准化作业在精益生产方式中的作用标准化作业在精益生产方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标准化作业,企业能够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3.1 工作标准化标准化作业可以帮助企业制定统一的工作标准,确保每个员工在进行相同工作时都能按照相同的流程操作。
这样可以降低因人为因素导致的变异和差异,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2 流程优化通过标准化作业,企业能够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
通过分析现有的流程,去除不必要的环节和浪费,简化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3.3 培训和人才储备标准化作业可以作为企业培训和人才储备的基础。
当企业内部有新员工加入或旧员工离职时,标准化作业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培训新员工,并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
3.4 过程监控和改进标准化作业可以提供可量化的指标,方便企业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改进。
通过对标准化作业中的指标进行监控,企业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实施标准化作业的步骤实施标准化作业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4.1 研究和分析工作流程首先,企业需要对自身的工作流程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精益道场学习之标准化作业标准化作业是精益道场学习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企业在发展中必须坚持的重要工具。
丰田成功的两大基石,一个是标准作业,一个是自动化。
丰田跟其他企业来说,最大差异就是标准作业这块,欧美企业、国内企业都在推行的一系列先进工具,从头到尾在丰田都看不到这些东西,丰田主要推行的第一是拷贝,第二个是改善,咱们以前所说的传统老师傅带徒弟,在丰田这里面别谈什么先进的理论经验,你就谈你是怎么做的。
1、标准化精益生产的两个主要基石,一个是标准化,一个是自働化。
建立标准化首先建立一个标准,就是有法可依。
这个法就是得作到可行、有效。
只有把这个法做的可行有效,才能为将来的工作做好铺垫。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可能都旅行过,从天津到北京,怎么走比较合适?按照中国人的思路,我查一下地图,有多远的距离,我大概估一下应该在两个半小时内到机场,但是对它来说它不会这么回答。
你钱花了没花,你时间花了没有,你师父花了多长时间,但是具体花多长时间怎么看?把你所需要的信息都提供出来,从天津到北京你开什么车,怎么去?走哪条道?这个车速,这个车的状况是什么水平?这个道路状况什么水平?天气是怎么样的?司机的驾驶水平对道路的熟悉情况等等一系列的,把这些基础信息都得先摸透。
这个时候咱们重新规划,从杨村走还是从什么地方走,它最主要对咱们影响质量各个环节、各个因素首先进行一个要素分解。
分解到最小的环节和单位,所以精益生产我想首先得精和细。
大家可以看到几个图片,这是一个作业要领书,这是对一些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的一些详细规定,关于手套是带什么材料的手套?是线手套还是防切割手套。
对作业相关条件作为用品进行详细的规定。
作为一个顺序,这个是关于打点指示的书,在这个对所有要打的点进行编号,排列完了以后,而且提出来相应的要求,先打还是先打这些顺序怎么来的?师傅教的,师傅以前这么做过,先从1到2是对的,从2到1是不对的。
对这个顺序进行详细的要求,对使用的工具大枪进行详细的规定。
精益生产标准化作业引言精益生产是一种以效率和质量为核心的生产管理方法,其目标是通过消除浪费和提高价值流程的效能来提高生产效率,提供高品质产品和服务。
而标准化作业则是精益生产的关键要素之一,它可以提高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减少变动和缺陷的发生,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文将介绍精益生产标准化作业的原理和方法,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和挑战。
精益生产标准化作业的原理消除浪费精益生产标准化作业的首要目标是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浪费。
浪费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任何活动或资源的使用。
常见的浪费包括物料的过度生产、不必要的运输、长时间的等待、过度处理、员工搬运和运动等。
通过标准化作业,可以通过优化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动作和操作、合理安排设备布局等方式来消除这些浪费,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建立稳定的工作环境稳定的工作环境是实施标准化作业的前提条件。
稳定的工作环境可以减少变动和干扰对生产过程的影响,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为了建立稳定的工作环境,需要制定和执行标准化的工作程序和操作规范,确保员工按照标准化程序进行工作,减少变动和差异。
持续改进精益生产标准化作业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
通过标准化作业,可以将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和改进机会可视化,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通过持续改进,可以不断优化生产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精益生产标准化作业的方法制定工作标准制定工作标准是实施标准化作业的关键步骤之一。
工作标准是指明确描述每个工作任务的标准和要求的文档或指南。
制定工作标准需要对工作流程进行分析和优化,明确每个工作任务的具体步骤、标准时间和质量要求。
工作标准可以以文档形式编写,也可以以图表或图片的形式进行展示。
培训和培养员工标准化作业的成功实施需要员工的支持和参与。
因此,培训和培养员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培训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工作标准的培训,即教会员工如何按照工作标准进行工作;二是技能培训,即提升员工的业务技能和操作技能,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
精益生产标准化作业的目的和重要作用所谓精益生产标准作业是指把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要素(人、机、料、法、环、测)进行最佳组合,按“准时化”生产的要求制定出相适应的作业标准。
各类作业人员按照作业标准进行操作。
作业标准一方面是操作者的行为规范,另一方面是管理者检查指导工作的依据。
工人操作时所遵循的作业标准顺序,称作“标准操作规程”,这是标准化作业的第一个目标,标准化作业的第二个目标是在生产时间上,各制造过程达到平衡化。
第三个目标,是将半成品的标准库存量。
控制在最小数量范围内。
作业标准一旦决定下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技术的发展、工艺的改进以及持续不断的改善,需要反复修订作业标准。
标准作业的目的,是通过必要的、最小数量的作业人员进行生产。
它由下面的程序确定:1、确定生产节拍(循环时间);2、确定一个单位产品的完成时间;3、确定标准作业顺序;4、确定在制品的标准持有量;5、编制标准作业组合表。
标准化作业是实现均衡化生产单件生产、单件传送的又一重要前提。
丰田公司的标准化作业主要是指每一位多技能作业员所操作的多种不同机床的作业程序,是指在标准周期时间内,把每一位多技能作业员所承担的一系列多种作业标准化。
标准化作业主耍包括三个内容:标准周期时间、标准作业顺序、标准在制品存量,它们均用“标准作业组合表”来表示,如下图所示。
标准周期时间是指各生产单元内〔或生产线上),生产一个单位的制成品所需要的时间,也称为生产线的节拍。
标准周期时间可由下列公式计算出来,若每班产量是1 050台,则:标准周期时间=每班的工作时间/每班的必要产量=8X60X60/1050=27.4(秒)根据标准周期时间,生产现场的管理人员就能够确定在各生产单元内生产一个单位制品或完成产量指标所需要的作业人数,并合理配备全车间及全工厂的作业人员。
标准作业顺序是用来指示多技能作业员在同时操作多台不同机床时所应遵循的作业顺序,即作业人员拿取材料、上机加工、加工结束后取下以及再传给另一台机床的顺序,这种顺序在作业员所操作的各种机床上被连续地执行。
精益生产标准化作业培训精益生产是目前在企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管理方法。
标准化作业是精益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质量。
为了确保员工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开展工作,企业通常会进行标准化作业培训。
标准化作业培训的目的是使员工全面了解标准化作业的原理、方法和流程,并掌握其具体操作技巧。
在培训过程中,首先要向员工详细介绍标准化作业的重要性和优势,使他们认识到标准化作业对企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然后,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演示,向员工阐述标准化作业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培训过程中应注重实践操作,以帮助员工快速掌握标准化作业的技能。
在标准化作业培训中,需要向员工详细介绍标准化作业的各个环节,包括工作流程设计、作业标准制定、作业培训和评估、问题解决和改进等。
对于每个环节,都要讲解其重要性和操作要点,并进行实际演示和演练,帮助员工理解和掌握。
在培训中,还应向员工传授标准化作业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如PDCA循环、5S整理、流程图制作等。
同时,还需要注意培养员工的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团队讨论和改善活动,共同推动标准化作业的落地和持续改进。
为了加强培训效果,企业可以通过举办内部学习交流会、组织现场实践活动等形式,促使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标准化作业的要求和方法。
此外,定期进行培训效果评估,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标准化作业的知识和技能。
总之,标准化作业培训是企业引入精益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有效的培训,可以帮助员工全面掌握标准化作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为企业的生产提高提供有力支持。
企业应重视标准化作业培训,建立健全的培训体系,不断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素质,为企业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标准化作业培训对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管理至关重要。
在培训过程中,除了向员工传授标准化作业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应注重培养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下面将更具体地探讨标准化作业培训的内容和方法。
精益生产中标准化作业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精益生产中标准化作业指的是在企业生产运营中基于作业系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将当前的作业方法操作程序和动作分解后,依据科学技术、规章制度和实践经验形成的规程、规定、规则、标准、要领等。
具体来说标准化作业的意义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1)降低成本标准是通过实践总结、是现场人员多年经验智慧的结晶,意味着这些标准是相对好的、容易安全的作业方法。
有效执行这些标准可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损耗、浪费,产品设计中的标准化实施能够直接降低生产成本,而有效执行作业标准则相当于间接性的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
(2)减少变动标准化的实施与推进能够有效规范员工的工作方法来减少结果上的变化。
因为减少降低变化带来的风险是现场管理的重要目的。
例如工厂车间员工根据作业指导书来进行操作,这也就是一种标准化。
有的工厂在一些方面常常没有编制作业指导书,仅仅依靠老员工帮带新员工来指导操作。
虽然这么做省了事,但一旦员工发生变动,便会给企业带来很大损失。
而实行了标准化作业,就不容易存在这个问题。
(3)提供便利与兼容企业生产是根据客户提出商品的规格需求,根据客户提供的商品数据来供应商品。
标准这时候就能满足便利和兼容性。
因为有了标准,企业的生产才可以大批量按照标准生产,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4)积累技术与明确责任企业的员工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方法和经验,采用标准化可以使这些方法和经验成为规范,形成标准与别人共享,不会使它随着员工的离去而流失。
企业采取针对性对策的关键在于明确责任,标准化的实施推进则可以让企业确认责任的问题变得更简单。
总的来说标准化作业的意义在于以安全、质量效益为目标,对作业过程进行改善,进而形成一种优化作业程序,逐步达到安全、准确、高效、省力的作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