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
- 格式:rtf
- 大小:35.91 KB
- 文档页数:4
2020版我国药典对中药饮片的定义一、主题概述1. 我国药典的意义2. 中药饮片的定义和特点在中医药领域,我国药典是一部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它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质量、生产、加工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定和标准。
而中药饮片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剂型,其定义、特点和相应的标准也备受关注。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2020版我国药典对中药饮片的定义,并从不同角度进行全面评估和解析。
二、我国药典的意义1. 我国药典的历史和演变2. 我国药典在中医药发展中的作用我国药典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布的法定药典,它记录了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等的质量标准、性状描述、检验和评价方法等内容。
作为中医药领域的权威文献,我国药典的制订和修订历经千年,其规范和标准为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中药质量控制、生产加工、临床应用等方面,我国药典的作用不可替代。
三、中药饮片的定义和特点1. 中药饮片的制备方法和工艺流程2. 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及评价指标3. 中药饮片的特点和临床应用中药饮片是指用中药材制成的干燥品,是中医治疗的一种重要剂型。
其制备方法包括浸泡、煮沸、干燥等工艺,制成的饮片应符合我国药典规定的质量标准和评价指标。
中药饮片具有药效稳定、用药方便、剂型多样等特点,是中医临床常用的重要药剂。
在临床应用中,中药饮片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疗效和安全性,因此对其质量标准的严格执行至关重要。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1. 对中药饮片的认识和看法2. 对我国药典对中药饮片的定义的理解个人认为,中药饮片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剂型,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其在中医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0版我国药典对中药饮片的定义,明确了其质量标准和评价指标,为中药饮片的生产和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中药饮片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更加注重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生产,以确保其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
五、总结与回顾1. 对中药饮片的定义和特点进行总结2. 我国药典对中药饮片的定义意义的回顾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全面了解了2020版我国药典对中药饮片的定义,以及中药饮片的特点和质量标准。
报春花科:金钱草车前科:车前草唇形科:夏枯草、薄荷、广藿香、荆芥、益母草、紫苏梗、紫苏叶大戟科:巴豆、千金子豆科:补骨脂、决明子、沙苑子、猪牙皂、槐米/槐花、广金钱草、儿茶谷精草科:谷精草禾本科:薏苡仁、淡竹叶胡椒科:荜茇葫芦科:瓜蒌、绞股蓝姜科:白豆蔻、、红豆蔻草果、阳春砂、益智金粟兰科:草珊瑚堇菜科:紫花地丁菊科:牛蒡子、红花、菊花、款冬花、旋覆花、野菊花、大蓟、佩兰、蒲公英、青蒿、豨莶草、茵陈爵床科:南天仙子、穿心莲苦木科:鸦胆子兰科:有瓜石斛楝科:川楝子列当科:肉苁蓉龙胆科:广地丁麻黄科:麻黄马鞭草科:蔓荆子、马鞭草马钱科:马钱子马尾藻科:海藻木兰科:北五味子、南五味子、辛夷木犀科:连翘、女贞子漆树科:五倍子茜草科:栀子、白花蛇舌草蔷薇科:北山楂、覆盆子、光皮木瓜、金樱子、苦杏仁、南山楂、桃仁、乌梅、皱皮木瓜、仙鹤草茄科:枸杞子、洋金花忍冬科:金银花瑞香科:芫花三白草科:鱼腥草伞形科:蛇床子、小茴香山茱萸科:山茱萸(山萸肉)十字花科:白芥子、葶苈子石竹科:王不留行使君子科:诃子、使君子鼠李科:酸枣仁水龙骨科:石韦桃金娘科:丁香梧桐科:胖大海香蒲科:蒲黄小檗科:淫羊藿旋花科:牵牛子、菟丝子芸香科:陈皮、化橘红、青皮、吴茱萸、枳壳、枳实棕榈科:槟榔安息香科:安息香橄榄科:没药、乳香龙脑香科/人工合成:冰片白蘑科(据中国药典):雷丸灰包科:马勃多孔菌科:赤芝、紫芝、茯苓、猪苓海金沙科:海金沙爵床/十字花/蓼科:青黛鲍科:石决明(软体动物门)鳖蠊科:土鳖虫(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蚕蛾科:僵蚕(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蝉科:蝉蜕(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钜蚓科:地龙(环节动物门)牡蛎科:牡蛎(软体动物门)螳螂科:桑螵蛸(节肢动物门昆虫纲)乌鲗科:海螵蛸(软体动物门)鼯鼠科:五灵脂(脊索动物门哺乳纲)芫青科:斑蝥(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雉科:鸡内金(脊索动物门鸟纲)哺乳动物化石类:龙骨(CaCO3,Ca3(PO4)2)硅酸盐类:滑石(水和硅酸镁)硫化合物类:朱砂(HgS)硫酸盐类:芒硝(Na2SO4·10H2O)、石膏(CaSO4·2H20) 氧化物类:赭石(Fe2O3)自然元素类:硫黄(S)。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
中药饮片是中药制剂的一种常见形式,其质量标准对于保障中药饮片的药效和安全至关重要。
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是指对中药饮片的质量特性、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方面进行规定和要求,以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符合规定,确保中药饮片的安全有效使用。
首先,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应当包括对原材料的要求。
中药饮片的原材料主要是中药材,对中药材的质量要求直接影响着中药饮片的质量。
因此,在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中,应当对中药材的产地、采收、储存等环节进行规定,确保中药材的质量符合要求。
其次,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还应包括对加工工艺的要求。
中药饮片的加工工艺直接关系到中药饮片的质量,包括炮制、研磨、配伍等环节。
在质量标准中,应当对这些加工工艺的操作规范、工艺流程、设备要求等进行详细规定,以确保中药饮片的加工过程符合标准要求。
此外,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还应包括对成品的要求。
中药饮片的成品质量是最终用户关注的焦点,因此质量标准中应当对中药饮片的外观特征、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重金属、农药残留等进行详细规定,以确保中药饮片的成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总之,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是保障中药饮片质量的重要依据,对中药饮片的原材料、加工工艺、成品质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符合要求,保障中药饮片的安全有效使用。
只有严格执行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才能够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稳定,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好的疗效和安全保障。
麻黄桂枝紫苏叶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苍耳子辛夷藁本蜜麻黄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蔓荆子柴胡升麻葛根木贼甘菊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淡竹叶栀子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密蒙花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苦参白鲜皮金银花连翘板蓝根贯众蒲公英紫花地野菊花土茯苓鱼腥草射干山豆根马勃木蝴蝶白头翁马齿苋白花蛇舌草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栀子炭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大黄芒硝番泻叶大黄粉火麻仁郁李仁独活威灵仙制川乌制草乌蕲蛇乌梢蛇木瓜伸筋草松节海风藤路路通透骨草秦艽防己海桐皮丝瓜络桑枝桑寄生狗脊穿破石广藿香佩兰苍术厚朴砂仁豆蔻草豆蔻草果茯苓薏苡仁猪苓泽泻冬瓜子茯苓皮赤小豆利尿通淋药祛风湿热药祛风湿强筋骨药5、化湿药6、利水渗湿药利水消肿药3、泻下药攻下药润下药4、祛风湿药祛风寒湿药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清热解毒药清热凉血药清虚热药中药饮片目录1、解表药发散风寒药发散风热药2、清热药车前子滑石粉通草瞿麦萹蓄地肤子海金沙石韦灯心草萆薢冬葵子车前草利湿退黄药茵陈金钱草虎杖地耳草鸡骨草7、温里药制附子干姜肉桂粉吴茱萸小茴香八角茴丁香高良姜花椒8、理气药陈皮橘核青皮化橘红枳实枳壳木香川楝子乌药香附佛手薤白大腹皮柿蒂紫苏梗9、消食药山楂神曲炒麦芽莱菔子鸡内金焦山楂山奈10、驱虫药使君子槟榔11、止血药凉血止血药小蓟地榆槐花侧柏叶白茅根侧柏炭地榆炭生地炭化瘀止血药三七茜草蒲黄降香收敛止血药白及仙鹤草藕节荆芥炭温经止血药艾叶艾条12、活血化瘀药活血止痛药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没药五灵脂活血调经药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泽兰牛膝鸡血藤王不留卷柏活血疗伤药土鳖虫自然铜苏木骨碎补血竭破血消癥药莪术三棱炮山甲13、化痰止咳平喘药温化寒痰药水半夏制天南胆南星制白附白芥子皂角刺旋覆花白前清化热痰药川贝母浙贝母瓜蒌皮瓜蒌仁竹茹天竺黄前胡桔梗胖大海海藻昆布蛤壳止咳平喘药苦杏仁紫苏子百部紫菀款冬花枇杷叶桑白皮葶苈子白果蜜枇杷蜜紫菀14、安神药重镇安神药磁石龙骨龙齿琥珀煅龙骨养心安神药炒酸枣柏子仁首乌藤合欢皮合欢花远志茯神15、平肝息风药平抑肝阳药石决明珍珠母牡蛎代赭石刺蒺藜煅牡蛎息风止痉药钩藤天麻地龙全蝎蜈蚣僵蚕象牙丝16、开窍药冰片石菖蒲17、补虚药补气药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山药白扁豆甘草大枣炒白术炒山药炙甘草补阳药鹿角鹿角霜淫羊藿巴戟天仙茅杜仲续断肉苁蓉锁阳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沙苑子韭菜子阳起石补血药当归头熟地黄白芍何首乌龙眼肉当归尾鹿血晶补阴药北沙参百合麦冬天冬石斛玉竹黄精明党参枸杞子墨旱莲女贞子桑椹龟甲鳖甲牛大力18、收涩药固表止汗药麻黄根浮小麦收肺涩肠药五味子乌梅五倍子诃子石榴皮肉豆蔻赤石脂固精尿止带药山茱萸覆盆子桑螵蛸金樱子海螵蛸莲子芡实鸡冠花19、攻毒杀虫止痒药蛇床子枯矾总共:325种。
中药饮片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引言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中药饮片作为中药制剂的一种形式,因其方便、易于保存和服用的特点,在现代医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对中药饮片的现状以及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一、中药饮片的现状1. 中药饮片的定义中药饮片是通过对中药进行加工制作的一种药物剂型,主要由中药原材料经过炮制、加工、研磨等工艺制成。
中药饮片既可以直接饮用,也可以通过煎煮后饮用。
2. 中药饮片的制作流程中药饮片的制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中药材的采集、炮制、晾晒、研磨、提取、浓缩、干燥等。
这些步骤保证了中药饮片在保存和使用过程中的药效和质量。
3. 中药饮片的应用领域中药饮片主要用于中医药临床、预防保健和中药制剂的生产等领域。
在中医药临床中,中药饮片常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感冒、消化不良、高血压等。
在预防保健方面,中药饮片也被广泛用于中药保健品的生产。
此外,中药饮片还是中药制剂生产的重要原料之一。
4. 中药饮片的市场规模中药饮片市场规模庞大,在中国医药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中药饮片市场销售额超过了500亿元人民币。
中药饮片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这与中医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密切相关。
二、中药饮片的发展前景1. 中药饮片的优势中药饮片相比于其他药物剂型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首先,中药饮片的制作过程相对简单,成本较低。
其次,中药饮片对中药材的活性成分进行了保护和提取,使其更易于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此外,中药饮片还具有方便携带、易于保存和服用的特点。
2. 市场需求的增加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传统中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中药饮片作为中药制剂中的一种形式,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此外,随着中药制剂在国际市场上的推广和应用,中药饮片的出口前景也非常广阔。
3. 技术的进步与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中药饮片的生产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国家对于中药饮片的定义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中药饮片是指以天然植物、动物矿物等原料为基础,经过加工制备而成的具有药理活性和疗效的中药制剂形式。
它是传统中医学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现代中医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国家对于中药饮片的定义展开论述。
首先会介绍中药饮片的概念和特点,接着解释国家对于中药饮片的法律法规定义。
随后将探讨中药饮片的分类和标准。
然后,在第三部分将探讨中药饮片与传统中医学的关系,包括其在传统中医理论中的地位以及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与优势,同时还会比较和融合其他中医疗法。
接下来,在第四部分将阐述国家对于中药饮片质量监管体系及要求,包括药材采购和加工控制要点、生产环境和设备管理要求以及质量控制和监测机制建立与执行要求。
最后,在结论中将对国家对于中药饮片定义进行总结和解释说明,并展望中药饮片未来的发展以及其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通过概述和解释国家对于中药饮片的定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认识中药饮片。
同时,通过探讨中药饮片与传统中医学的关系以及国家对于质量监管体系的要求,可以加深对中药饮片在现代医学领域中应用前景和重要性的认识。
希望本文能为相关行业提供指导,促进中药饮片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2. 国家对于中药饮片的定义:2.1 中药饮片的概念和特点:中药饮片是指采用中草药作为原料,经过加工制成的一种剂型,在使用前需通过煎煮或直接冲泡等方式制成汤剂或水剂进行服用。
中药饮片与传统的汤剂相比,更易于保存和使用,且能保留中草药的有效成分。
中药饮片具有以下特点:- 基于中医理论:中药饮片是基于传统中医理论制备而成,体现了中医学思想和特点。
- 多种组方:中药饮片通常由多种中草药组合而成,以发挥综合治疗效果。
- 多种剂型: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剂型,如散剂、包装袋装、粉末等。
- 方便服用:只需将中药饮片放入开水中冲泡即可,方便携带和服用。
2.2 国家对于中药饮片的法律法规定义:国家在相关法律法规中给予了对于中药饮片的明确定义,为其生产和使用提供了规范。
中药饮片的划分
中药饮片分为好多种,大家对中药饮片的理解或多或少,今天就中药饮片这一话题,给大家介绍几种中药饮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能够正确理解中药饮片。
中药饮片分为以下几种:
一、普通中药饮片:中医常用饮片,最能体现中医用药特点。
已有数千年的应用历史。
质量参差不齐。
二、中药免煎饮片:方便上班族人群,但不能体现中医用药特点。
价格较高。
三、中药颗粒饮片;体积小,调配方便。
同样不能体现中医用药特点,不受中医界推荐使用。
四、中药破壁饮片:近年最新科技成果,含量较高,价额昂贵。
目前还不适合中国国情,无法推广使用。
五、中药精制饮片:即小包装饮片。
称量准确,清洁卫生,规格统一,调配方便。
价格相对较贵,有些品种不符合炮制和调配规范。
六、中药灌装饮片:用PET塑料罐装的中药饮片,一般质量稳定,适合家庭煲汤、保健。
另外,皇菊黄茶还具有去热降火,平肝明目的效果。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六种中药饮片,相信大家应该对中药饮片有所了了解,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常用中药饮片表药辛温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荆芥、防风、羌活、白芷、香薷、蒿本、苍耳子、辛夷、11辛凉解表药: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葛根、柴胡、蔓荆子、升麻、淡豆豉、葛根。
112.清热药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天花粉、栀子、夏枯草、芦根、淡竹叶、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龙胆草、苦参、黄柏。
5清热凉血药:生地、玄参、丹皮、赤芍、紫草5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蒲公英、板蓝根、鱼腥草、射干、白头翁、败酱草、青黛、蚤休、半边莲、土茯苓、山豆根、红藤、马齿苋、白花蛇舌草、紫花地丁、白鲜皮、马勃、木蝴蝶、22清虚药:青蒿、地骨皮、胡黄连、银柴胡43.泻下药攻下药:大黄、芒硝、番泻叶3润下药:火麻仁、郁李仁2峻下逐水药牵牛子14.祛风湿药:独活、威灵仙、防己、秦艽、木瓜、桑寄生、五加皮、白花蛇、稀签草、络石藤、徐长卿、桑枝、川乌、草乌、蚕沙、路路通、伸筋草、175.芳香化湿药:苍术、厚朴、霍香、砂仁、白豆蔻、佩兰66.利水渗湿药:茯苓、、猪苓、泽泻、苡仁、车前子、滑石、木通、金钱草、茵陈、通草、萆薢、石韦、地肤子、扁蓄、瞿麦、灯心草、冬葵子177.温里药: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细辛、花椒、丁香、高良姜、小茴香98.理气药:陈皮、枳实、木香、香附、沉香、川楝子、薤白、青皮、佛手、乌药、荔核、大腹皮、枳壳。
玫瑰花149.消食药:山楂、神曲、麦芽、莱菔子、鸡内金、谷芽610.驱虫药:使君子、槟榔、12.止血药:大蓟、小蓟、地榆、白茅根、白及、三七、茜草、蒲黄、艾叶、槐花、侧柏叶、仙鹤草、血余炭。
1313 .活血祛瘀药:川芎、延胡索、郁金、莪术、丹参、虎杖、益母草、桃仁、红花、牛膝、水蛭、乳香、没药、三棱、鸡血藤、五灵脂、穿山甲、姜黄、泽兰、王不留行、土鳖虫、自然铜。
2214.化痰止咳平喘药化痰药: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白芥子、桔梗、旋覆花、瓜蒌、川贝母、浙贝母、竹茹、白前、前胡、昆布、天竹黄、礞石。
中药饮片求助编辑百科名片中药饮片-麦冬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
这个概念表明,中药材、中药饮片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中药饮片包括了部分经产地加工的中药切片(包括切段、块、瓣),原形药材饮片以及经过切制(在产地加工的基础上)、炮炙的饮片。
前两类管理上应视为中药材,只是根据中医药理论在配方、制剂时作饮片理解。
而管理意义上的饮片概念应理解为:“根据调配或制剂的需要,对经产地加工的净药材进一步切制、炮炙而成的成品称为中药饮片”。
2012年9月8日,12家中药饮片企业被曝用化工原料染色药物。
目录概念出处发展情况逐年增长出口受限大受重视炮制方法战国汉代明代现代服用方法质量要求储存贮藏种类介绍普通中药饮片中药免煎饮片中药颗粒饮片中药破壁饮片中药精制饮片著名品牌质量问题展开编辑本段概念出处一、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为宋亡后回忆之作)中首次出现“作坊”出售“熟药圆散,生药饮片”的记载,一般研究者视之为中药饮片一词的出处。
很多人认为“凡动过刀的即为饮片”;二、某些中药材专业市场和城乡集贸市场药材经营户认为只有经过复杂加工炮炙工序的成品才是饮片,仅经净制、切制方法加工而成的应称为“切片”,而不应按“饮片”管理;三、根据《药典》定义,“饮片是指经过加工炮制的中药材,可直接用于调配或制剂”。
编辑本段发展情况中药饮片是中国中药产业的三大支柱之一,是中医临床辨证施治必需的传统武器,也是中成药的重要原料,其独特的炮制理论和方法,无不体现着古老中医的精深智慧。
随其炮制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成熟,目前它已成为中医临床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
逐年增长2006年1-12月,中国中药饮片加工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21,660,358,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1.62%;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19,022,033,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9.44%;实现累计利润总额1,036,648,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4.58%。
2007年,中国中药饮片加工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26,999,653,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6.97%;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24,169,037,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6.80%;实现累计利润总额1,451,344,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5.15%。
2008年1-10月,中国中药饮片加工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26,999,653,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6.97%;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24,169,037,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6.80%;实现累计利润总额1,451,344,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5.15%。
出口受限中药饮片技术标准模糊,质量参差不齐是制约中药饮片出口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目前中药材炮制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推广,提升中药饮片的产品国际竞争力,突破国际贸易壁垒,才能扩大中药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
大受重视中药作为天然植物药的代表,应该有良好的行业成长性。
中医药在全球的地位也在发生着悄悄地但却是深刻的变化,从民间的认同发展到官方的认可,全球已进入对传统药和植物药立法管理的时代。
澳大利亚、欧盟、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医药或传统医药实行立法管理,英国已启动中医药捆绑立法程序。
在国内,业外资本也对中药饮片表示出极大的热情,看好中药饮片行业的未来发展。
国家对中药产业的高度重视,消费者对天然药物的青睐,国际市场出口的大幅度增加,中药饮片产业的增长成为现实,构建行业规范标准已不是梦想。
编辑本段炮制方法战国对中药炮制的文字记载始于战国时代。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其治疗“目不瞑”的秫米半夏汤中就有“治半夏”的记载,表明当时预治疾病已经使用了药物常规炮制品。
汉代汉代,据有关资料记载,炮制方法已非常之多,如蒸、炒、炙、煅、炮、炼、煮沸、火熬、烧、斩断、研、锉、捣膏、酒洗、酒煎、酒煮、水浸、汤洗、刮皮、去核、去翅足、去毛等。
同时,炮制理论开始创立。
我国第一部药书《神农本草经》序例写道:“药……有毒无毒,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不尔勿合用也”。
在南北朝刘宋时代,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雷公炮炙论》问世,记载的炮制方法主要有蒸、煮、炒、焙、炙、炮、煅、浸、飞等。
该书对后世中药炮制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某些炮制方法,现今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明代明代时期,中药炮制发展得较为全面,在理论方面,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曾系统地论述了若干炮制辅料的作用原理,记载为:“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仍仗软坚;用醋注肝经且资住痛;童便制除劣性降下;米泔制去燥性和中;乳制滋润回枯助生阴血,蜜制甘难化增益元阴;陈璧土制窃真气骤补中焦;麦麸皮制抑酷性勿伤上膈;乌豆汤、甘草汤渍曝并解毒至令平和……”。
他还强调:“凡药制造,责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
”著名的医药学者李时珍集诸家之大成,在其巨著《本草纲目》中专列了“修治”一项,收载了各家之法。
对有些炮制方法还运用中医理论加以讨论。
继之,缪希雍又在《雷公炮炙论》的基础上,增加了当时常用的炮制方法,在他的著作《炮制大法》中,提出了著名的炮炙十七法。
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关心和重视中药炮制事业,使中药炮制事业发展很快。
各地有关部门都对散在本地区的具有悠久历史的炮制经验进行了文字整理。
并在此基础上,全国大部分地区制订、出版了炮制规范。
同时,国家在药典中也收载了中药炮制内容,并相继出版了一批炮制专著。
如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药炮制经验集成》,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药炮制学》等。
在科研方面,目前全国有许多中医药研究机构都开展了对中药炮制的研究,已有一定的科研队伍。
在生产方面,中药炮制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药物饮片质量逐步得到了提高。
随着我国技术的革新,炮制生产设备已逐步机械化,如滚动式洗药机,去皮机、镑片机、切片机,各种类型的电动炒药锅等。
这些将朝着自动化、联动化的方向发展。
编辑本段服用方法1、一般要先清洗一下药材,然后放入适当冷水浸润一会儿再进行煎煮要注意一定用砂锅或搪瓷盆,绝对不能用铁锅,用的搪瓷盆不能有铁裸露,因为中药中的某些成分会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煎药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不能将药煎糊,如果煎糊了是绝对不能服用的!2、煎煮20分钟左右,煎好的药汁量倒在吃饭的碗里约3/4就可以。
煎煮时要仔细阅读医生的处方中有没有先下、后方、包煎、烊化等要求,服药时要注意医生有没有交代过是温服、冷服、饭前服、饭后服等要求.中药饮片的品种目录以及常见饮片的八种类型和规格1、干姜 2、炮姜 3、姜炭 4、大黄 5、酒大黄 6、熟大黄 7、大黄炭 8、栀子9、焦栀子 10、炒栀子 11、黄芪12、炙黄芪 13、黄连 14、酒黄连 15、姜黄连 16、萸黄连 17、麻黄18、炙麻黄 19、丹参 20、酒丹参 21、何首乌22、制何首乌 23、甘草 24、炙甘草 25、石膏 26、煅石膏 27、白术 28、炒白术 29、焦白术30、赤芍 31、白芍 32、炒白芍 33、酒白芍 34、生地黄 35、熟地黄 36、当归37、酒当归 38、槟榔 39、焦槟榔40、延胡索 41、醋延胡索42、槐花43、槐花炭 44、黄芩 45、酒黄芩 46、三七粉 47、红参 48、冰片 49、红粉50、轻粉 51、玄明粉 52、芒硝 53、青黛 54、滑石粉 55、赭石 56、煅赭石57、芦荟 58、儿茶 59、制川乌 60、制草乌 61、黑顺片 62、白附片63、淡附片64、炮附片65、巴豆霜66、千金子霜67、马钱子粉 68、米斑蝥 69、朱砂70、雄黄、71、炒谷芽72煅牡蛎、73炒稻芽、74醋香附、75醋柴胡、76酒肉苁蓉、77煅龙齿、78煅石决明、79醋龟甲、80焦六神曲常见饮片的八种种类和规格:1.极薄片厚度为0.5MM以下。
2.薄片厚度为1-2MM。
3.厚片厚度为2-4MM。
4.斜片厚度为2-4MM。
5.直片(顺片)厚度为2-4MM。
6.丝(包括细丝和宽丝)细丝宽度为2-3MM,宽丝宽度为5-10MM。
7.段(包括短段和长短)短段长度为5-10MM,长段长度为10-15MM。
8.块边长为8-12MM的立方块或长方块。
编辑本段质量要求 1.净度 2.片型及粉碎粒度 3.色泽 4.气味 5.水分 6.灰分 7.浸出物 8.有关成分 9.有毒成分 10.鉴别 11.包装检查编辑本段储存贮藏常用的饮片养护方法有石灰干燥法、酒精防虫法、化学药品灭虫法(硫黄熏蒸法)、气调法、对抗贮藏法和冷藏法等。
中药饮片库房一般要求干燥通风,避免日光直射,室内温度不超过20℃,相对温度45%~75%,饮片含水量控制在13%以下(特殊饮片除外)。
[1]现分述如下:1.对含淀粉多的药材,如泽泻、山药、葛根、黄芪等切成饮片后要及时干燥,贮存在通风、干燥、凉处,防虫蛀、防潮。
2.对含挥发油多的药材,如薄荷、当归、木香、川芎等切成饮片后,干燥温度小于30℃,如大于30℃则损失有效成分,贮藏时环境温度不能太高,否则易散失香气或泛油,温度太高易吸湿霉变和虫蛀,应置阴凉干燥处保存。
3.对含糖分及黏液质较多的饮片,如肉苁蓉、熟地黄、天冬、党参等,炮制后不易干燥,在温度高湿度大的环境极易变软发黏,易被污染,应防霉、防虫蛀,置通风干燥处贮藏。
4.种子类药材经炒制后增加了香气,如紫苏子、柏子仁、莱菔子、薏苡仁等,应贮藏缸、罐中封闭保管,防虫害及鼠咬。
5.凡酒制饮片,如当归、常山、大黄等,醋制饮片,如芜花、大戟、香附、甘遂等均贮于密闭容器中,置阴凉处。
6.凡盐炙的饮片,如泽泻、知母、车前子、巴戟天等,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湿气,易受潮变软,若温度高,其中水分散失则盐析出。
故应贮于密闭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以防受潮。
7.经蜜炙的饮片,如款冬花、甘草、枇杷叶等,炮制后糖分大,较难干燥,特别容易受潮变软或粘连成团且易被污染,虫蛀、霉变及鼠咬,应贮于缸、罐内,尽量密闭以免吸潮,置通风干燥处保存养护。
8.某些矿物类饮片,如硼砂、芒硝等在干燥空气中,容易失去结晶水而风化,故应贮于密封的缸罐中,置于阴凉处养护。
贮藏中的变异现象:1.虫蛀2.发霉3.变色4.气味散失5.泛油6.风化7.潮解溶化8.粘连9.挥发 10.腐烂 11.自燃编辑本段种类介绍普通中药饮片中医常用饮片,最能体现中医用药特点。
已有数千年的应用历史。
中药免煎饮片方便上班族人群,但不能体现中医用药特点。
中药颗粒饮片体积小,调配方便。
同样不能体现中医用药特点,不受中医界推荐使用。
中药破壁饮片近年最新科技成果,价额昂贵。
目前还不适合中国国情,无法推广使用。
中药精制饮片即小包装饮片。
称量准确,清洁卫生,规格统一,调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