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两个必然”思想在当代的践行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7
浅谈“两个必然”思想在当代的践行
摘要:((共产党宣言》中的“两个必然”思想实施今日仍然绽放光芒,指引着社会主义前进的方向。重温历史看这一思想在当时对资本主义进行犀利的批判和揭露;正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观这一思想在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蕴含着社会主义的因素;而我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这一思想更是对其的继承和发展,自从迈出了那历史性的一步,社会主义的种子就在我们的国土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两个必然’思想是与时俱进的,是发展的理论,不存在过时的说法。我们坚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关键词:“两个必然”思想;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践行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本主义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1]284此观点后被概括为“两个必然”思想,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一思想直至今日仍然闪烁着不朽的光芒,照亮着当代践行社会主义的道路和前进的方向。这一思想在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当代世界像一棵青松毅然挺立,扎根于社会主义的国土,坚定着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
一、重温历史看“两个必然”的思想
“两个必然”思想并不是马克思恩格斯凭空想象的理论,而是根据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和世界工人阶级运动的状况而提出的伟大理论,进而指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道路和方向。
1、深刻地揭示资本主义的弊端 19世纪40年代,正是产业革命在西欧国家完成,生产力迅猛发展的阶段,“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此外,我们仍然看到“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的全部生命力还要多,还要大。”可以说资本主义的机器大生产使得世界的面貌焕然一新,但是它发展的越为迅速,其内在固有的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更加日益突出并日趋尖锐化。
资本主义为了高额的利润运用一切手段去扩大自己的市场,从国内到国外,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都有其走过的印迹,它使市场变得世界性,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使人与人的感情变为赤裸裸的利害关系。总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手段,“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_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2、吹响无产阶级前进的号角
19世纪爆发于英、法、德的三大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已经不愿成为资产阶级的附属和牺牲品,它们要起来反抗,要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的舞台。马克思恩格斯剖析当时工人运动的特点及其状况,考察了欧洲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总结欧洲工人运动的经验,以高昂的斗志、缜密的思维、渊博的知识编纂出工人阶级科学的理论,高举“两个必然”的伟大旗帜为国际工人阶级运动的发展壮大掌舵、领航。
马克思指出:“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而且“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正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及其斗争的性质决定着只有无产阶级才能以阶级斗争的方式击垮资产阶级,赢得个人的自由发展及全世界被剥削人民的真正解放。
二、正视当代资本主义观“两个必然”思想
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开始进入了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这一段时间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两个必然”思想的时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又有了新的变化,难道会改变“两个必然”思想的大趋势吗?
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未改变其基本矛盾
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例如:生产力有巨大飞跃,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劳资关系有所缓和,当代资本主义阶级结构出现了复杂化和多层次的特点等等。而这一切新的变化并未能改变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只是资本主义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现存的矛盾,促进经济的发展,延缓资本主义的寿命。
工人阶级状况的改善并未扭转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局面,工人阶级罢工的现象依然存在,资本主义的剥削方式逐渐的隐性化,但其生产社会化同私人占有的矛盾仍然不能改变,而这一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要爆发经济危机,使各资本主义国家甚至世界都为之一震。这同时说明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并未缓和基本矛盾,反而使其波及的范围扩大,影响更为深刻。因此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本质的固有矛盾并未在资本主义新变化中有所改变。
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孕育着社会主义的因素
1859年1月,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了“两个绝不会”的思想,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因素不断积累和发展。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逐渐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有利于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国有经济的发展、股份制的改革、政府对经济运行的直接干预和调控,还有社会保障、低收入补贴等等政策都客观的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来适应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从而不自觉的培育和积累了社会主义的因素。
总之,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不能否定“两个必然”的思想,反而是在逐步向此趋势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不变性更是对其自身进行自我否定的决定性因素,而社会主义因素在资本主义的“胎胞”中逐渐的发展、完善、壮大。使社会主义最终成为资本主义自身的“掘墓人”,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两个必然”思想
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始终坚持马列主义的思想并对其继承与发展,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我党始终践行着“两个必然”思想,坚定着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同时也看到了当代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和曲折性,践行“两个必然”思想是运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的教条的背诵或是生搬硬套。
1、践行“两个必然”思想就要坚持理论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源泉和不竭的动力,而理论创新则是行动的指挥家,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无疑是马列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机统一。而这四者的真正有效的融合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这一信念是最根本的理论依据。我们在理论创新之时不要走错了方向,在我国现今的理论界有人认为现实的世界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学习和互相兼容的世界,即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逐步走向“趋同”的道路,这种理论创新就是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混为一谈,违背了“两个必然”思想,这种观点是对两个必然的抛弃,是不符合中国实际的。因此我们要在践行“两个必然”思想中推进理论创新,在理论创新的过程中要坚持主方向不变,即“两个必然”思想。 2、践行“两个必然”思想就要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我党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所谓和谐在本质上就是要求把共产主义原则、当代资本主义的积极因素同我国的优良传统文化相结合,几者共同生长,相互促进、协调地发挥作用。
但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存在着一个阻碍就是新自由主义的盛行,而新自由主义的目的就在于改变社会主义制度,将其纳入资本主义体系之中,首先就是要用私有制代替公有制。但公有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所以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这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遵循的原则。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时要与坚持科学发展观相结合。做到科学协调发展,统筹全面发展,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社会和谐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过程。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和谐,在构建社会和谐中推进科学发展。 3、践行“两个必然”思想就要坚持搞好党的建设
纵观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成熟的九十余载,加强党的建设一直以来是首要的任务。中共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才能稳住其执政党的地位。就必须坚持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与时俱进,把握好时代的脉搏。
党的建设要遵循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方针,建设学习型政党,不断强化自身,必须把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总之,我国当前进行的改革是以“两个必然”思想为主要方向和坚定信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崭新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结合的产物。当今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全球化的步伐也在大步向前的迈进,各国综合国力的较量也日益凸显。所以我们就要坚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加强党的建设,最终以雄厚的实力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