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第四版谭天恩上册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32.24 MB
- 文档页数:131
第一章 流体的压力【1-1】容器A 中的气体表压为60kPa ,容器B 中的气体真空度为.⨯41210Pa 。
试分别求出A 、B 二容器中气体的绝对压力为若干帕,该处环境的大气压力等于标准大气压力。
解 标准大气压力为101.325kPa容器A 的绝对压力 ..p kPa ==A 101325+60161325 容器B 的绝对压力 ..B p kPa =-=1013251289325【1-2】某设备进、出口的表压分别为-12kPa 和157kPa ,当地大气压力为101.3kPa 。
试求此设备的进、出口的绝对压力及进、出的压力差各为多少帕。
解 进口绝对压力 ..进101312893 =-=p kPa出口绝对压力 ..出101 31572583 =+=p kPa 进、出口的压力差..p kPa p kPa ∆=--=+=∆=-=157(12)15712169 或 258 389 3169流体的密度【1-3】正庚烷和正辛烷混合液中,正庚烷的摩尔分数为0.4,试求该混合液在20℃下的密度。
解 正庚烷的摩尔质量为/kg kmol 100,正辛烷的摩尔质量为/kg kmol 114。
将摩尔分数换算为质量分数 正庚烷的质量分数 (104100)03690410006114ω⨯==⨯+⨯正辛烷的质量分数 ..2103690631ω=-=从附录四查得20℃下正庚烷的密度/kg m ρ=31684,正辛烷的密度为/kg m ρ=32703 混合液的密度 /..3169603690631684703ρ==+m kg m【1-4】温度20℃,苯与甲苯按4:6的体积比进行混合,求其混合液的密度。
解 20℃时,苯的密度为/3879kg m ,甲苯的密度为/3867kg m 。
混合液密度 ../3879048670.68718 ρ=⨯+⨯=m kg m 【1-5】有一气柜,满装时可装36000m 混合气体,已知混合气体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为2224H N COCO CH .04 0.2 0.32 0.07 0.01操作压力的表压为5.5kPa ,温度为40℃。
化工原理第四版答案第一章:化学平衡和反应热力学1.1 化学平衡在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达到一定比例并保持不变时,称为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的状态可以通过反应物浓度的平衡表达式来描述,这个表达式被称为平衡常数。
例如,对于反应物A与生成物B的反应:A +B ⇌C + D其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 = [C][D] / [A][B]其中,[C]表示C的浓度,[D]表示D的浓度,[A]表示A的浓度,[B]表示B的浓度。
1.2 反应热力学反应热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学科。
化学反应可以放热(放出热量)或吸热(吸收热量)。
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的热效应为负值,表示在反应过程中放出能量。
吸热反应的热效应为正值,表示在反应过程中吸收能量。
反应的热效应可以通过反应热进行计算。
反应热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各组分物质摩尔摩尔数变化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变化引起的热效应。
反应热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Q = ΔH = m × C × ΔT其中,Q表示反应热,ΔH表示热效应,m表示反应物的质量,C表示反应物的热容,ΔT表示温度变化。
第二章:物理与化学性质2.1 物质的物理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物质本身固有的性质,包括颜色、形状、硬度、密度等。
物质的物理性质可以通过观察和测量得到。
物质的物理性质对于化学反应过程的理解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可以获得关于物质结构和组成的信息,进而推断和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
2.2 物质的化学性质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的性质,包括反应性、稳定性、溶解性等。
物质的化学性质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研究。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变化过程。
化学反应可以改变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产生新的物质。
通过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和化学反应,可以揭示物质的化学本质。
第三章:化学平衡与反应热力学3.1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消耗和生成物生成的速度。
化工原理第四版谭天恩19春西交《化工原理》在线作业满分答案西交《化工原理》在线作业随着流量的增加,离心泵的效率()。
A.增加B.不变C.降低D.先增大而后减小正确答案:D 真空表上的读数表示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强()大气压强的读数。
、A.低于B.等于C.高于D.近似于正确答案:A 测速管测量得到的速度是流体()速度。
A.在管壁处B.在管中心C.瞬时D.平均正确答案:C 蒸发操作能持续进行的必要条是()。
A.热能的不断供应,冷凝水的及时排除。
B.热能的不断供应,生成蒸气的不断排除。
C.把二次蒸气通入下一效作为热源蒸气。
D.采用多效操作,通常使用2-3效。
正确答案:B 一套管换热器,环隙为120℃蒸汽冷凝,管内空气从20℃被加热到50℃,则管壁温度应接近于()。
A.35℃B.120℃C.77.5℃D.50℃ 正确答案:B 离心泵的调节阀开大时,则()。
A.吸入管路的阻力损失不变B.泵出口的压力减小C.泵吸入口处真空度减小D.泵工作点的扬程升高正确答案:B 蒸发过程温度差损失之一是由于溶质存在,使溶液()所致。
A.沸点升高B.沸点降低C.蒸汽压升高正确答案:A 通常流体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为()。
A.t升高、μ减小;B.t升高、μ增大;C.对液体t升高、μ减小,对气体则相反;D.对液体t升高、μ增大,对气体则相反。
正确答案:C 自然对流的对流传热系数比强制对流的相比()。
A.大B.小C.相等D.不确定正确答案:B 与沉降相比,过滤操作使悬浮液的分离更加()。
A.迅速、彻底B.缓慢、彻底C.迅速、不彻底D.缓慢、不彻底正确答案:A 蒸发操作中,平流加料流程主要适用于()的场合。
、A.粘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场合B.粘度不大的溶液C.蒸发过程中同时有结晶析出的场合D.粘度随浓度变化较大的场合正确答案:A 真空表读数是60kPa,当地大气压为100kPa时,实际压强为()kPa。
A.40B.60C.160 正确答案:A 离心泵最常用的调节方法是()。
第1章 流体流动常温下水的密度1000kg/m3,标准状态下空气密度1.29 kg/m31atm =101325Pa=101.3kPa=0.1013MPa=10.33mH2O=760mmHg(1)被测流体的压力 > 大气压 表压 = 绝压-大气压(2)被测流体的压力 < 大气压 真空度 = 大气压-绝压= -表压静压强的计算柏努利方程应用定态流动的柏努利方程式––––能量衡算式❖ 1kg 流体:讨论点:1、流体的流动满足连续性假设。
2、理想流体,无外功输入时,机械能守恒式:3、可压缩流体,当Δp/p 1<20%,仍可用上式,且ρ=ρm 。
4、注意运用柏努利方程式解题时的一般步骤,截面与基准面选取的原则。
1N 流体 [m] (压头)1m3流体层流区(Laminar Flow ):Re < 2000;湍流区(Turbulent Flow ):Re > 4000;2000 <Re < 4000时,有时出现层流,有时出现湍流,或者是二者交替出现,为外界条件决定,称为过渡区。
流型只有两种:层流和湍流。
当流体层流时,其平均速度是最大流速的1/2。
边界层:u<0.99u 0阻力损失:直管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当量直径d e管路总阻力损失的计算 f e h u p gz h u p gz +++=+++222221112121ρρf e H g u z g p H g u z g p +++=+++2222222111ρρμρdu =Re 222'2e 2e 2u d l l u d l l u d l h h h f f f ⎪⎪⎭⎫ ⎝⎛++=⎪⎪⎭⎫ ⎝⎛+=⎪⎭⎫ ⎝⎛+=+=∑∑∑∑∑∑ζλλζλf h u P gZ We u P gZ ∑+++=+++22222111ρρ2222222111u P gZ u P gZ ++=++ρρf e H g u g p Z H +∆+∆+∆=22ρ[]f f a f e h p p h u p gh W ∑=∆∑+∆+∆+=ρρρρρ而22突然缩小局部阻力系数ζ= 0.5,突然扩大局部阻力系数ζ= 1。
第1章 流体流动常温下水的密度1000kg/m3,标准状态下空气密度1.29 kg/m31atm =101325Pa=101.3kPa=0.1013MPa=10.33mH2O=760mmHg(1)被测流体的压力 > 大气压 表压 = 绝压-大气压(2)被测流体的压力 < 大气压 真空度 = 大气压-绝压= -表压静压强的计算柏努利方程应用定态流动的柏努利方程式––––能量衡算式❖ 1kg 流体:讨论点:1、流体的流动满足连续性假设。
2、理想流体,无外功输入时,机械能守恒式:3、可压缩流体,当Δp/p 1<20%,仍可用上式,且ρ=ρm 。
4、注意运用柏努利方程式解题时的一般步骤,截面与基准面选取的原则。
1N 流体 [m] (压头)1m3流体层流区(Laminar Flow ):Re < 2000;湍流区(Turbulent Flow ):Re > 4000;2000 <Re < 4000时,有时出现层流,有时出现湍流,或者是二者交替出现,为外界条件决定,称为过渡区。
流型只有两种:层流和湍流。
当流体层流时,其平均速度是最大流速的1/2。
边界层:u<0.99u 0阻力损失:直管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当量直径d e管路总阻力损失的计算 f e h u p gz h u p gz +++=+++222221112121ρρf e H g u z g p H g u z g p +++=+++2222222111ρρμρdu =Re 222'2e 2e 2u d l l u d l l u d l h h h f f f ⎪⎪⎭⎫ ⎝⎛++=⎪⎪⎭⎫ ⎝⎛+=⎪⎭⎫ ⎝⎛+=+=∑∑∑∑∑∑ζλλζλf h u P gZ We u P gZ ∑+++=+++22222111ρρ2222222111u P gZ u P gZ ++=++ρρf e H g u g p Z H +∆+∆+∆=22ρ[]f f a f e h p p h u p gh W ∑=∆∑+∆+∆+=ρρρρρ而22突然缩小局部阻力系数ζ= 0.5,突然扩大局部阻力系数ζ= 1。
尊敬的读者,今天我将与大家共享《化工原理第四版谭天恩上册》的学习笔记和个人理解。
在本文中,我将深入探讨该教材涵盖的内容,并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希望能为大家带来有价值的信息。
一、导论在《化工原理第四版谭天恩上册》中,谭天恩教授首先介绍了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物质的基本性质、化工过程的基本特征以及化工原理研究的基本方法。
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化工原理的研究对象是化工过程,而化工过程则是在控制条件下进行的物质转化过程。
这一部分的学习,让我对化工原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明白了化工原理对于化工工程的重要性。
二、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接下来,教材详细介绍了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包括物质的微观结构、宏观性质以及相平衡等内容。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理解了化工原理中物质的基本单位是分子和原子,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分子组成,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物质的宏观性质。
通过学习相平衡的知识,我也了解到了在不同条件下,物质的相态会发生改变,这对于化工过程的设计和操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化工原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化工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在教材中,谭天恩教授详细介绍了化学反应的平衡原理、平衡常数的计算以及影响平衡的因素等内容。
通过学习,我对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物质浓度的变化规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些知识对于我理解化工过程中的反应平衡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四、热力学基础热力学是化工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学科,而在《化工原理第四版谭天恩上册》中,也着重介绍了热力学的基本概念、热力学系统的性质以及热力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通过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我对热力学系统的分类和性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热力学过程中能量转化和传递的规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些知识对于我理解化工过程中能量转化和热力学参数的计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结回顾通过学习《化工原理第四版谭天恩上册》,我对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化学平衡以及热力学基础等方面有了更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