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坂头水库水华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 格式:pdf
- 大小:191.18 KB
- 文档页数:2
水库水华防治工作总结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随之而来的水污染问
题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其中,水华问题尤为突出,给水库的生态环境和水质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水库水华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水库水华防治工作需要加强监测和预警。
通过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网络,及时发现水华的发生和变化趋势,做到早发现、早预警,为后续的防治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其次,水库水华防治工作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
通过开展水华成因、
发生规律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探索水华防治的新技术、新方法,提高水华防治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再次,水库水华防治工作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
通过开展水质安全知识的宣传
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水质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水华防治的良好氛围。
最后,水库水华防治工作需要加强政策法规和管理措施。
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水库水华防治的管理和监督,形成从源头控制、综合治理、长效管理的水华防治体系。
总之,水库水华防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只
有通过加强监测预警、科学研究技术支持、宣传教育和政策法规管理等多方面的综合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水库水华,保障水质安全,维护生态环境。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能够更加积极地开展水库水华防治工作,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水华的防治措施概述水华(即藻华)是指由于水体中蓝藻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水质恶化和环境问题。
水华对水体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护水体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来减少或消除水华的发生。
水华的成因水华是由于水体中过度富营养(主要是氮、磷等营养物质)和适宜生长条件下,优势藻类大量繁殖导致的。
主要的成因包括:1.过度施肥:农业和养殖业使用大量化肥和饲料,过度施肥导致养分进入水体,成为藻类繁殖的营养物质;2.工业废水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释放到水体中容易引起水华;3.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不当:城市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不当导致大量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进入水体;4.水体水质富营养化:当水体富含氮、磷等营养物质时,藻类容易大量繁殖。
水华的防治措施1. 管理源头污染源头污染控制是水华防治的关键措施之一。
通过合理管理农业、养殖业、工业废水和城市排水等污染源,控制水体中营养物质的输入。
•农业和养殖业方面,要合理使用化肥和饲料,避免过度施肥,利用土壤测试和精准施肥技术来减少养分的流失。
•工业废水处理要规范严格,确保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
•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要实施全面的管网覆盖和处理设施改造,确保废水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减少有机物和营养物质的进入水体。
2. 营养物质去除水华的发生与水体中富含的营养物质有关,因此采取适当的方法去除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可以减少水华的发生。
•水体内源和外源的营养物质消耗:通过增加水生植物和人工采净等方式,增加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消耗,降低水体中的营养物浓度。
•生物清除:利用某些微生物、浮游生物和滤食能力强的生物来吸附和消耗水体中的营养物质。
3. 水体生态修复水体生态修复是恢复水体自净能力和抑制水华发生的重要手段。
•底泥处理:底泥中富集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在水体修复过程中,可以采取底泥吸附和底泥剥离等方式,减少底泥中营养物质的释放。
控制水华现象的建议水华现象是一种在水体中出现的极端状况,由于高浓度的蓝藻或其他有机物的生长,导致水质严重恶化。
这种现象给生态系统、渔业、旅游产业等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为了控制水华现象,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的措施。
1.加强水质检测工作: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
利用水生态学和生态恢复等科学技术,进行水体质量评估和预警。
对于出现问题的水体,需要进行全面研究,加强监控和评估,制订相应控制策略。
2.减少污染源:控制城市和农村的污水排放。
检查和监管工业废水和农业污水的处理情况,制定污水排放标准,完善污水处理设施。
3.控制肥料和农药的使用:农业种植业务需要控制农用化学品的使用,特别是含有氮、磷、钾等养分。
对于化肥残留和化学农药的污染,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流入水体。
4.促进浮游植物控制措施:在水华季节,加强浮游植物的控制。
光学调节和机械控制是两种有效的浮游植物控制方法,在光学调节中使用黄粉进行光合作用、养分限制、活性沉细菌等控制措施,机械控制则采用机械捞括、风压气泡和其他设备控制浮游植物。
5.提高水体的流动性:冬季可以采取冲动性的方法,有助于将污染物的沉积物侵入外界。
也可以增加水体的流动性,对水体进行水力或乱流推动,这样有助于减少污染物的聚集,有助于防止水华现象的发生。
6.提高水体富营养物的处理量:建立水处理设施,将水体中的富营养物去除,并减少污染物和污染物的聚集和致使,防止水华现象的发生。
总之,受控制水质监测和预警、减少污染源、控制农药、促进浮游植物控制、提高水体的流动性和增加水体富营养物的处理量等措施是可行的,可有效控制水华现象的发生。
去除藻类与控制其生长是湖泊水库水体恢复与保护的难题,本文从藻类产生的原因和治理措施着手,试图归纳出一个比较有效的手段来解决长期以来反复困扰人们的难题,供同行参考。
1.??为什么黑臭河道和污染严重的水体没有藻类的产生?在河道治理的初级阶段,采取曝气复氧措施后,水体中的溶解氧得到了部分提高,加上温度合适,光照合适,藻类生长的条件就成熟了,因为原来水体中存在的低等生物抗污染能力强、繁殖快、不易消亡,流入水体中及原有水体中的富含磷、氮等营养源给了这些藻类等低等生物的生长提供了生物能量。
致使通过污染治理后的初级阶段,藻类等低等生物迅速繁殖,形成另一公害而存在。
而该公害也是表示水体将遭破坏的标志。
2.? ?治理的总体指导原则是什么?答:??水体环境将是继续治理改善和不治理将进一步恶化的关键。
治理的原则是:(1)??标本兼治,分步实施;(2)??物理化学治理为辅(指标),生物治理为主(治本);(3)??对症治理为解决燃眉之急,长期维护为长治久安之策;(4)??单项阶段治理打好基础,建立综合生态体系维系水体健康。
逐步创建水体的自我平衡和自我修复的生态环境。
3.? ?治理的阶段和过程如何?怎样操作?答:杀灭藻类和消除水华(1)采用物理方法:?捞取水体中的丝状藻类和其它漂浮物。
有条件的地方采用循环过滤的方法去除水藻。
(2)采用化学方法:(经常使用容易引起化学物质积累,造成二次污染;藻类等浮游生物产生耐受去除藻类与控制其生长是湖泊水库水体恢复与保护的难题,本文从藻类产生的原因和治理措性,微生物变异等后果)使用硫酸铜、季铵盐、活性剂、高锰酸钾、聚合氯化铝、硫酸亚铁等化学药剂,对过多的浮游生物、藻类进行杀灭、絮凝、沉降等手段,能够比较迅速改善水质,看到效果。
更要注意的是,这些化学药剂的经常性、长期性使用,会引起化学物质的积累,引起水体中毒,造成二次污染,要谨慎应用。
(3)? ?采用复合方法:?用含有微生物菌剂的黏土来吸附包裹水体中的藻类,然后用絮凝剂絮凝沉降已经包裹住藻类的黏土,阻断藻类生长的光照条件,达到把藻类从水体中均匀分布的状态中聚集与水体分离的目的,增加水体的透明度。
水华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治理?一、水华爆发的原因水华是指湖泊、河流或海洋中大量浮游藻类快速繁殖所形成的绿色或蓝绿色浑浊水体现象。
水华爆发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养分过剩:养分是水华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过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会使水体中的浮游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
养分过剩的主要原因包括农业污染、生活污水排放以及工业废水等。
2. 水温和光照条件:水华藻类对水温和光照条件较为敏感。
过高或过低的水温,以及长时间暴露在强光下,会刺激水华藻类繁殖。
3. 水体流动性差:水流缓慢或污水停滞的地方容易形成水华。
水体流动性差会使养分集聚,加速水华的形成。
4. 水体酸碱度和溶解氧:水体过酸或过碱,溶解氧过低都会导致水华藻类大规模繁殖。
二、水华治理的方法水华治理是保护水质和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水华治理方法:1. 控制养分源:减少农业污染的排放是控制养分过剩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加强农业管理、推广科学施肥、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设施等措施可有效控制养分源。
2. 加强污水处理:加大对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处理力度,建设合理高效的污水处理设施,可以有效减少水体中有机物和养分的输入。
3. 改善水体流动性:修复河道、湖泊,提高水体流动性,有助于减少水体中养分堆积,阻止水华的形成。
4. 生物防治:引入适当的浮游生物,如苦水藻、小型鱼类等,以控制水华藻类数量。
此外,一些细菌和微生物也可以应用于水华的治理。
5. 环境监测和预警:建立健全的水体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监测水质变化和水华爆发,可以更早发现和治理水华。
6. 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水华治理的认识,倡导环境友好行为,鼓励人们节约用水,加强对水体保护的宣传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水华治理的良好氛围。
水华的治理是一个全社会的工程,需要政府、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公众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水质的持续改善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1. 王秀凤, 严从新, 易恩军. 水华发生原因的探讨与水华发生的预防与治理技术现状[J]. 水科学进展, 2017, 28(1):1-11.2. 杨娟. 水华与富营养化关系研究进展[J]. 深水湾, 2017(4):151-154.3. 林菘泉, 冯军, 杨公明. 水体富营养化与蓝藻水华的防治对策及技术手段[J]. 中国环境科技, 2017, 37(9):29-35.。
水华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水华治理上有一定的难度,水华治理上要多加注意,如果尽早的治理,那么水华现象会有所改善,那么水华的治理措施有哪些?给大家介绍一下。
水华的治理方案
(1)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加强对工农业废水排放的管理力度,提高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能力,解决水产养殖的自身污染,减缓水体的富营养化,并力求转富营养为中营养,甚至是贫营养。
(2)另外,海有许多方法。
物理方法有隔离法、超声波破碎法、电磁波处理技术等,化学方法有用除莠剂直接杀灭法、絮凝剂沉淀法、天然矿物絮凝法,生物方法有营养物质竞争法、生物捕食法、生物排斥技术等。
其中天然矿物絮凝法己被实际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
赤潮和水华的危害
(1)在大量赤潮中有部分赤潮可通过鱼或贝类等食物链对人类造成毒害,可造成人类消化系统或神经系统中毒,如麻痹性贝毒(PSP)、腹泻性贝毒(DSP)、神经性贝毒(NSP)、记忆缺失性贝毒(ASP),严重的还可致死
(2)淡水中“水华”造成的最大危害是:饮用水源受到威胁,藻毒素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的健康
(3)此外,自来水厂的过滤装置可能被藻类“水华”填塞,漂浮在水面上的“水华”影响景观,并有难闻的臭昧。
水体藻类爆发和水华形成的原因和治理途径水体藻类爆发和水华形成的原因和治理途径去除藻类与控制其生长是湖泊水库水体恢复与保护的难题,本文从藻类产生的原因和治理措施着手,试图归纳出一个比较有效的手段来解决长期以来反复困扰人们的难题,供同行参考。
1. 为什么黑臭河道和污染严重的水体没有藻类的产生?答:黑臭河道内的有机污染物含量和浓度都比较高,其中的污染物消耗了水体中的大量的氧,造成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相当低,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
所以藻类等低等微生物和植物都没有生存的条件。
但是藻类生长的营养源还是客观存在。
在河道治理的初级阶段,采取曝气复氧措施后,水体中的溶解氧得到了部分提高,加上温度合适,光照合适,藻类生长的条件就成熟了,因为原来水体中存在的低等生物抗污染能力强、繁殖快、不易消亡,流入水体中及原有水体中的富含磷、氮等营养源给了这些藻类等低等生物的生长提供了生物能量。
致使通过污染治理后的初级阶段,藻类等低等生物迅速繁殖,形成另一公害而存在。
而该公害也是表示水体将遭破坏的标志。
2. 治理的总体指导原则是什么?答:水体环境将是继续治理改善和不治理将进一步恶化的关键。
治理的原则是:(1)标本兼治,分步实施;(2)物理化学治理为辅(指标),生物治理为主(治本);(3)对症治理为解决燃眉之急,长期维护为长治久安之策;(4)单项阶段治理打好基础,建立综合生态体系维系水体健康。
逐步创建水体的自我平衡和自我修复的生态环境。
3. 治理的阶段和过程如何?怎样操作?答:杀灭藻类和消除水华(1)采用物理方法:捞取水体中的丝状藻类和其它漂浮物。
有条件的地方采用循环过滤的方法去除水藻。
(2)采用化学方法:(经常使用容易引起化学物质积累,造成二次污染;藻类等浮游生物产生耐受性,微生物变异等后果)使用硫酸铜、季铵盐、活性剂、高锰酸钾、聚合氯化铝、硫酸亚铁等化学药剂,对过多的浮游生物、藻类进行杀灭、絮凝、沉降等手段,能够比较迅速改善水质,看到效果。
水库蓝藻“水华”的暴发成因及防治措施作者:刘佳汤瑜来源:《名城绘》2020年第09期摘要:水华是指淡水水体中的藻类、浮游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灾害性的生态现象。
随着近年来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水体发生水华。
本文主要对诱发水库暴发蓝藻水华的成因和控制蓝藻水华大量暴发的措施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库蓝藻;水华;防治经济的突飞猛进伴随着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增加,使得人们的生存环境空间经受着强烈的考验。
而当今污染体现最为严重的是淡水湖库中的“绿潮”和海水中的“赤潮”,而绿潮即所谓的蓝藻死亡时会释放微囊藻毒素,对生态环境和人的生产生活构成了极大的危害,严重威胁人类饮用水安全,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1暴发蓝藻水华后的危害蓝藻大量繁殖常见于夏天,当蓝藻暴发时,其快速生长、死亡后会在水体表面或水体中聚集形成一层蓝绿色悬浮物,即称为“水华”,也有人称为“绿潮”。
污染水源,导致水质恶化,对鱼类等水生动物以及人、畜均有较大危害,严重时会造成鱼类的死亡,这主要是因为大量死亡的蓝藻尸体分解时消耗氧气,造成鱼类窒息死亡。
更为严重的是蓝藻中含有大量微囊藻毒素,对动物的肝脏等器官会造成严重损害,是肝癌的主要诱因,2诱发水库暴发蓝藻水华的成因2.1 外部成因随着夏季的来临,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十堰市以晴朗、无风的天气为主,另外夏季季节性水库水位下降,水库尾区河道狭窄,水体交换不畅,局部水域的水体流动性差,水库水流速度<0.5m/s,易于藻类的聚集。
加之气温升高、光照充足,促进藻类大量繁殖,易发生水华。
2.2水体中的氮、磷(N、P)比例失调,易暴发蓝藻N、P比例在水体中达到7∶1是浮游植物正常营养盐的需求比例。
一般暴发蓝藻水华的水体N∶P达到10∶1乃至20∶1。
在蓝藻大量生成时,此时增加水中P的含量,蓝藻就会进一步疯长。
调整N∶P的比例,只有在蓝藻未大量生成之前,调整P的含量可以预防蓝藻的大量生成。
水华是怎么样形成的水华是养殖水体中常出现的水质问题。
水华是水体中的藻类快速大量繁殖形成的。
它是肉眼可见的藻类群体,通常水体颜色呈现老水的一种现象。
严重时可在水体表面漂浮积聚形成一层绿色的藻席。
那么,水华是如何形成的呢?如何防治呢?接下来小编给您介绍下相关的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什么是水华现象?“水华”(water blooms)是淡水中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只是仅由藻类引起的,如蓝藻(严格意义上应称为蓝细菌)、绿藻、硅藻等,也就是水的富营养化。
“水华”发生时,水一股呈蓝色或绿色。
这种在自然界就有的“水华”现象,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就有记载。
在自然界中它们很快消失,并没有给水产动物和人类带来危害。
水华可以说是湖泊地区的“赤潮”现象。
水华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导致水华发生的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水体的富营养化。
当藻类大量生长时,这些藻类常在下风头水面漂浮着一层蓝绿色或红黄色的水花或薄膜——湖靛。
虽然藻类生长很快,但因水中的营养盐被用尽,它们也很快的死亡。
藻类大量死亡后,在腐败、被分解的过程中,也要消耗水中大量的溶解氧,并会上升至水面而形成一层绿色的黏质物,使水体严重恶臭。
而造成水华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还是水域沿线大量施用化肥、居民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大量排入江河湖泊,致使江河湖泊中氮、磷、钾等含量上升。
而人为的往水体中排放氮素(主要是铵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和磷素(主要是正磷酸盐和各种形态的磷酸盐),使得淡水富营养化,超出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水华”频繁出现,面积逐年扩散,持续时间逐年延长。
中国的太湖、滇池、巢湖、洪泽湖都有水华现象。
水华现象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公害,美国、日本、中国、加拿大、法国、瑞典、挪威、菲律宾、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水华现象发生都很频繁。
淡水池塘常见水华的种类及特点我国常见且受到广泛关注的淡水池塘水华藻类为:蓝藻、甲藻、裸藻。
这3类水华的特点如下:1、蓝藻水华我国的蓝藻型水华以微囊藻属、鱼腥藻属、颤藻属、束丝藻属较为常见。
控制水华的措施
水华是一种由蓝藻或其他浮游植物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会造成水质变差、鱼类死亡等问题。
因此,控制水华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控制水华的措施:
1. 控制污染源:减少化肥、农药等的使用,严格控制污水排放,减少养殖、工业等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
2. 加强生态修复:增加湖泊、河流等水域的植被覆盖和水生植物种植,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建立。
3. 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如用机械设备将蓝藻等浮游生物收集起来,或者通过添加铜、氯化铜等化学药剂来控制水华的生长。
4. 推广综合防治:利用多种措施综合防治水华,如加强监测、预警和预防措施,建立长效机制等。
综上所述,控制水华需要综合施策,加强生态修复,控制污染源,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并推广综合防治,从而保护水环境,维护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
- 1 -。
厦门市坂头水库水质现状与对策探讨摘要:坂头水库是厦门市的主要水源之一,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周边市民的利益。
根据2005—2011年水库水质监测资料,分析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
针对水库污染问题日趋突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影响供水安全等问题,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和加强水库管理等建议。
关键词:水污染水质评价综合治理坂头水库1 引言坂头水库为坂头桥和石兜两水库的对外统称,位于厦门市西北约30km处,是一座集防洪、供水与灌溉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水库,是全国重要的中型水库之一。
坂头水库供水为串联调度运行方式,两库多年平均放水量约5600×104m3,其中农业用水约1500×104m3,城市供水约3400×104m3。
因此,对目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300多m3的厦门市来说,坂头水库多年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由于库区人口的不断增加及工农业迅速发展,水库水体逐渐富营养化,特别是2009年后水质进一步恶化,已严重影响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因此如何有效防治污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2 坂头水库基本情况坂头桥水库大坝工程于1956年7月竣工,汇水面积8km2。
正常蓄水位49.26m,相应库容435.78×104m3;死水位13.76m,死库容18.02×104m3,水库输水建筑物包括左、右放水涵洞和坂集管道。
石兜水库大坝控制流域面积59.3km2,工程于1959年10月竣工。
正常蓄水位49.26m,相应库容6143.0×104m3;死水位25.34m,死库容90.83×104m3。
水库输水直接从左输水涵洞放到坂头桥水库,再向外供水。
3 坂头水库水环境质量状况根据坂头水库2005—2011年的水质监测资料,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4B3838—2002)中的Ⅲ类水质作为评价基准,分析其年际变化特征,具体结果见下表:2005—2011年坂头水库水源水质指标情况统计表由此可见,坂头水库水质现状不容乐观,水污染和富营养化呈恶化趋势。
水库水华防治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库水华问题日益突出,给水库的
生态环境和水质安全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为了有效防治水库水华,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加强水库水质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
通过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网络和预
警系统,可以及时发现水华的发生和蔓延,为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其次,加强水库水华治理技术研究和应用。
通过开展水华治理技术研究和推广
应用,如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手段,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水华的发生,保障水库的水质安全。
同时,加强水库周边环境保护和管理。
通过加强水库周边环境的保护和管理,
减少污染物的输入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可以有效地减少水库水华的发生和蔓延。
此外,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工作。
通过加强水库水华防治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水质安全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水库水华防治的良好氛围。
总的来说,水库水华防治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和全社会的参与。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保障水库的生态环境和水质安全。
希望未来水库水华防治工作能够取得更大的成效,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清洁的饮用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