涢水白云湖水库“水华”成因分析与控制措施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492.46 KB
- 文档页数:8
养殖池塘水华的形成条件以及调控方法水华是水体藻类大量生长或聚集并达到一定浓度的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和特定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裸藻是古代原生动物眼虫的植物学名称,因为眼虫同时具有动物与植物两种特性,它是一种“原生动物”,但同时眼虫细胞又有含叶绿素的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所以植物学家认为它是一种“原生植物”。
由于眼虫细胞没有细胞壁,植物学家给它起了另外一个名字—裸藻。
裸藻水华多发生在静水、有机质丰富的小水体,水库、河沟、江河等较少见。
裸藻适宜生存的温度范围很广,水华形成的适宜温度为20℃-35℃,生长时间横跨春、夏、秋三个季节,尤以6、7、8、9月份生长最旺盛。
裸藻水华颜色呈绿色、蓝绿色,这点跟蓝藻引起的水华很像,较难鉴别,可通过测量pH进行鉴定,裸藻绝大多数生长于pH6.5-8.5之间的水体中,而蓝藻大量繁殖时,pH多在8.5以上。
另外,裸藻水华有时也会出现红褐色(俗称“铁锈水”)或者酱油色(多发生在养殖中后期和老化池塘)。
裸藻对温度突变很敏感,当遇到恶劣天气或环境变化较大时,裸藻比蓝藻、绿藻等更容易突然集体死亡而发生倒藻现象。
裸藻大量死亡后,尸体分解会释放毒素,不仅败坏水质,还会造成鱼虾泛塘、死亡。
裸藻水华不易杀灭,实验证明,药物在鱼虾安全浓度内,很难杀灭裸藻。
另外,裸藻前端长有一根鞭毛,可通过摆动进行运动,用药物杀灭时,会迅速逃离高浓度药物区域,在药物浓度低的池塘中部或底部避难,待药性消失后,又可重新大量增殖,造成用药后效果不明显。
裸藻大量繁殖的池塘,在当前养殖模式与养殖环境评估中,可以判断水体属于比较清瘦的,因为它抑制了其他有益藻类的生长,使得水体清瘦。
裸藻水华的调控方法主要分三类。
一是生物方法:培养其他藻类,让藻像复杂不单一;较为经济的方法是混养鲢、鳙、罗非等滤食性鱼类,一般每亩放5-10尾;还有就是投放生物制剂。
二是物理方法: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新;每天中午开2小时增氧机(12:00-13:00),增加水体交换;使用絮凝剂如聚合铝等,使用后注意解毒培水;也可进行人工捞取,但是劳动强度较大。
文章编号:2095-6835(2019)22-0024-05湖泊水华暴发原因解析与防控措施高翔1,姜霞2(1.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北京100080;2.湖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湖泊富营养化控制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2)摘要:湖泊在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湖泊生态保护领域,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富营养化。
水华是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严重地影响了水资源的利用和使用。
调研了引起和导致湖泊富营养化和水华暴发的生物学机制和非生物学机制,分析对其影响显著的人类活动过程,针对性地提出富营养化和水华防控的对策,以期保护和恢复湖泊健康的生态系统,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湖泊;富营养化;水华;生物学因素中图分类号:X524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ki.kjycx.2019.22.0061湖泊富营养化和水华发生现状湖泊的富营养化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浮游藻类建立优势导致水生态系统的结构破坏和出现功能异化的过程。
在富营养化现象发生时,水体中的溶解氧大幅减少,透明度严重降低,水质变差,引发大量水生生物的死亡。
在自然演变过程中,湖泊由贫营养向富营养化转变,但速度十分缓慢。
但是,在人类作用下,尤其是大量含有营养物质的水排入湖泊,会导致水体在短时间内出现富营养化问题。
早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国外工业化革命和现代生活方式使得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层出不穷,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目前,这一问题备受世界关注,极具普遍性,是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
湖泊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供了全国1/3的饮用水,支撑了1/3的工农业产值和1/4的粮食产量。
同时在调节洪水、发电、气候调节、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障和休闲娱乐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水十条》实施以来,纳入国家断面考核的湖泊数量由2015年的62个增加到现在的112个。
水体藻类爆发和水华形成的原因和治理途径去除藻类与控制其生长是湖泊水库水体恢复与保护的难题,本文从藻类产生的原因和治理措施着手,试图归纳出一个比较有效的手段来解决长期以来反复困扰人们的难题,供同行参考.1. 为什么黑臭河道和污染严重的水体没有藻类的产生?答: 黑臭河道内的有机污染物含量和浓度都比较高,其中的污染物消耗了水体中的大量的氧,造成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相当低,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
所以藻类等低等微生物和植物都没有生存的条件.但是藻类生长的营养源还是客观存在。
在河道治理的初级阶段,采取曝气复氧措施后,水体中的溶解氧得到了部分提高,加上温度合适,光照合适,藻类生长的条件就成熟了,因为原来水体中存在的低等生物抗污染能力强、繁殖快、不易消亡,流入水体中及原有水体中的富含磷、氮等营养源给了这些藻类等低等生物的生长提供了生物能量。
致使通过污染治理后的初级阶段,藻类等低等生物迅速繁殖,形成另一公害而存在。
而该公害也是表示水体将遭破坏的标志.2。
治理的总体指导原则是什么?答: 水体环境将是继续治理改善和不治理将进一步恶化的关键。
治理的原则是:(1)标本兼治,分步实施;(2)物理化学治理为辅(指标),生物治理为主(治本);(3) 对症治理为解决燃眉之急,长期维护为长治久安之策;(4)单项阶段治理打好基础,建立综合生态体系维系水体健康.逐步创建水体的自我平衡和自我修复的生态环境.3。
治理的阶段和过程如何?怎样操作?答:杀灭藻类和消除水华(1)采用物理方法:捞取水体中的丝状藻类和其它漂浮物。
有条件的地方采用循环过滤的方法去除水藻.(2) 采用化学方法:(经常使用容易引起化学物质积累,造成二次污染;藻类等浮游生物产生耐受性,微生物变异等后果)使用硫酸铜、季铵盐、活性剂、高锰酸钾、聚合氯化铝、硫酸亚铁等化学药剂,对过多的浮游生物、藻类进行杀灭、絮凝、沉降等手段,能够比较迅速改善水质,看到效果。
但是,这些效果只是暂时的、局部的,由于没有从根本上消除降解营养源,原来水体中的底等生物抗污染抗杀灭的能力比较强,一旦这些药剂的浓度减低、反应作用弱化后,这些低等生物又会迅速生长,恢复原样。
水库如何预防和控制蓝藻水华的大量暴发
许文全
【期刊名称】《科学养鱼》
【年(卷),期】2011(000)004
【摘要】水库无论是贫营养型水库还是富营养型水库,都有可能暴发蓝藻形成水华,这对水库的水质、渔业养殖危害很大。
笔者一直从事水库渔业的技术推广工作,现把自己多年摸索的防止水库蓝藻水华大量生成的措施供大家参考。
【总页数】2页(P54-55)
【作者】许文全
【作者单位】湖北蕲春县花园水库,435328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水库蓝藻“水华”的暴发成因及防治措施 [J], 焦雅敏
2.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蓝藻水华暴发特性及成因探析 [J], 杨敏;张晟;胡征宇
3.水库蓝藻“水华”的暴发成因及防治措施 [J], 李淑梅
4.水库蓝藻“水华”的暴发成因及防治技术——评《蓝藻水华生态防治新理论与新技术》 [J], 马逸驰
5.《Science》上发表中国今夏太湖蓝藻水华大量暴发的现场报道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汉江武汉段“水华”的形成份析及其防治建议摘要:“水华”又称水体的富营养化,是由于水体中富含的营养物质致使藻类过量繁衍的现象,它是水体衰老和水质恶化的一种表现。
一样常见于湖泊、水库及近地浅海湾,河流中发生“水华”那么极为少见。
汉江武汉段在2000年2月28日发生了第三次“水华”现象,并一直持续到4月上旬,这次“水华”是继92年和98年早春发生的两次以来更为严峻的一次。
藻的繁衍速度异样迅猛,前后显现两次藻系列顶峰,含藻量别离为7317和7223万个/L,水体呈深褐色,们有较明显的异味。
而92年和98年含藻量峰值别离为2600万个/L和2870万个/L。
这说明汉江武汉段发生“水华”的严峻程度在加重,周期在缩短。
“水华”给自来水公司净水处置带来了庞大压力,同时给市民正常饮用水带来必然阻碍。
可见汉江水质逐年恶化的情形,分析了“水华”的成因及特点,并对预测和防治“水华”作了一些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富营养化水华防治建议一、汉江水质的转变情形汉江是长江的最大支流,是沿岸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重要水源,它沿途通过14个县市,同时每一年接纳了工业废水和市政污水约7亿吨,其中1.23亿吨为生活用水,最后从武汉汇入长江;尽管污染物量大,但由于汉江水流量大,污染物在江水稀释和自然生态作用下使水质取得了操纵。
70-80年代,汉江水质一直都符合地面水Ⅱ级标准,但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工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展,工业废水、农业化肥浇灌和生活用水排放量逐年递增,汉江部份河段尤其是下游河段水质恶化已超级严峻。
(见图1)从沿途水质的结果分析来看,水体酸度下降(PH值增高),CODMn、氨氮(NH3---N)、硝酸盐氮(NO3-N)、总磷(TP)均呈现增高趋势,亚硝酸盐氮(NO2--N)也有明显增高,氮磷负荷最大,诱发“水华”发生的概率最大。
从汉江流域的浮游植物(主若是藻类)的调查情形分析(见图2),汉江藻类总细胞密度呈现明显的增高趋热,至武汉江段,藻的总细胞密度达到最高,说明水体藻类很活跃,其中以硅或所占比例最高,第二为为绿藻。
浅析湖库富营养化成因及对策摘要:本文讨论了湖库富营养化的成因及相关对策。
首先,本文讨论了湖库富营养化的成因,包括了水流,施肥等。
其次,本文针对湖库富营养化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对策,例如改善水质,减少施肥等。
最后,通过实施以上对策可以有效地防止湖库富营养化。
关键词:湖库富营养化,水流,施肥,水质,对策正文:湖库富营养化是指湖库的水体由于某种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高营养化作用,从而使湖库水体中出现大量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并影响湖库水体的质量。
湖库富营养化的成因主要有两个:水流和施肥。
水流是湖库富营养化的主要成因之一。
随着环境的改变,湖库周围的风力、水流速度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使湖库水体的水流受到影响,导致湖库水体的营养物质被扰流而沉积,从而导致湖库水体的营养化。
另一方面,施肥也是湖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施肥的过量使湖库水体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大量增加,从而导致湖库水体的富营养化。
为了防止湖库富营养化,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对策。
首先,应加强湖库水质监测,及时发现湖库水质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湖库富营养化的发生。
其次,应加强湖库的植被保护,减少湖库水体的营养物质的沉积。
此外,应加强对湖库水体的污染源的监测,限制施肥等污染源的排放,防止湖库水体的富营养化。
综上所述,湖库富营养化的发生主要是由水流和施肥造成的,可以通过加强湖库水质监测,减少施肥、建立湖库植被等措施来有效防止湖库富营养化。
加强环境保护,以减少湖库富营养化的发生,应成为重点任务。
具体而言,一是要加强长江流域的绿色建设,增加生态的水源,降低湖库的富营养化水平。
二是应加强针对湖库的污染源的监测和管理,特别要加强对施肥的监管,规范施肥管理,准确测定施肥量,防止施肥过量。
此外,还应加强湖库周边和河岸的个人环境卫生意识,改变民众的环境卫生行为,保护湖库水体的质量,防止湖库富营养化的发生。
另外,采用技术手段防止湖库富营养化也是一种重要的对策。
可以通过采用捕捞技术来控制湖库水体的有机物的含量,例如添加碳酸钙、磷酸钙等水性抑制剂来抑制有机物的生成。
控制水华现象的建议
近年来,水华现象越来越常见,给水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为了控制水华现象,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控制水体富营养化。
富营养化是水华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减少水体中的营养物质。
例如,减少农业和城市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等。
2. 增加水体氧气含量。
水华微生物和藻类需要氧气才能生长,因此增加水体氧气含量可以减少水华的发生。
可以通过增加水体流动性、增加水面波动等方式来增加水体氧气含量。
3. 控制水体温度。
水华微生物和藻类在高温环境下生长更为迅速,因此要控制水体温度,避免水体过热,可以在水体周围种植植被或者增加水体遮蔽物。
4. 定期清理水体。
控制水华现象的另一个重要措施是定期清理水体。
可以利用吸附剂或者人工清理的方法将水中的微生物和藻类清除。
5.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水华现象不仅仅是环保部门需要关注的问题,也是每个人都需要关注的问题。
通过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可以减少大量废水的排放和浪费,从而控制水华现象的发生。
总之,控制水华现象需要综合措施,包括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增加水体氧气含量、控制水体温度、定期清理水体和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等方面。
只有全面采取这些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水华现象的发生。
- 1 -。
浅析河流型水库水华形成原因发布时间:2021-09-12T13:44:38.865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7期作者:黄文健[导读] 摘要:通过对竹溪县鄂坪水库在水华发生期间的周边环境调查与水质监测,探讨了水华现象及产生原因。
湖北省十堰市生态环境局竹溪分局 442300摘要:通过对竹溪县鄂坪水库在水华发生期间的周边环境调查与水质监测,探讨了水华现象及产生原因。
得出结论,水华易发生的时间点为春末夏初,主要表现为水体变褐,PH与DO异常,坝下水质比坝上水质要好,水流与气象条件是库区产生水华现象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河流型水库;水华;原因 Analysis on the cause of water bloom formation in river reservoir Huang WenjianAbstract: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during the occurrence of water bloom in Eping Reservoir of Zhuxi County,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water bloom phenomenon and its cause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time point of water blooms is late spring and early summer,and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blooms are brown water,abnormal pH and DO,water quality under the dam is better than that above the dam,and water flow and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are the main reasons for water blooms in the reservoir.河流型水库是指在山沟或河流的狭口处建造拦河坝形成的人工湖泊。
浅析水库水污染的成因和防治措施我国水资源丰富,居世界第四位。
为了实现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我国修建了众多大大小小的水库。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用水、工业用水以及农业用水日渐增多,水库水污染问题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本文对引发水库水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条阐述,并对水库水污染的防治措施进行研究探讨。
标签:水库水污染;原因;防治措施前言:工业废水、生活用水及其他废物进入水库中水体,污染物含量超过水库自我净化能力便会导致水库水污染。
水库是具有防洪、灌溉、供水、发电等作用的重大工程,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预防自然灾害,修建水库显得尤为重要。
可同时水库水污染也会对环境造成一系列影响,因此分析水库水污染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1、水库水污染的成因:1.1工业废水污染工业污染是造成水污染的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对工业污染进行有效的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工业废水是水域的主要污染源,其特点则表现为:量大、面广、成分复杂,和具有较强的毒性,不容易被净化等特点。
一旦水资源受到污染,就可能会造成永久性的污染。
在水库周边兴建一些技术含量低、能耗高、污染重的工厂企业,这些煤场、砖厂、水泥厂遍布全库区,工厂废气笼罩整个库区,排放的污水大都未经过处理,或者处理根本不达标就直接排放入库区,严重威胁着库区的水质。
1.2 生活污水污染生活污水的总特点是有机物含量高,很容易造成腐败。
由于近年来加快小城镇建设,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
生活污水中含有有机物、病原菌、虫卵等,特别是磷含量很高。
导致藻类以及其它水生物过度繁殖,使水体透明度下降,水质恶化。
1.3农业污染由于农业生产而产生的废水,含有农药、化肥以及农业废弃物等。
库区周围及上游使用的化肥、农药由于降水而随地表径流汇入水库,集中在汛期。
水产养殖过程中大量鱼、鸭饲料的投入,形成较大面积农业面源污染,使水库中氮、磷、农药含量增高造成水体污染。
1.4水土流失污染水库库区区域内植被覆盖率低,农作物覆盖时间短,水土流失严重。
第40卷第7期2009年4月人 民 长 江Yangtze R iverVol .40,No .7Ap r .,2009收稿日期:2008-09-28基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Y W F0715/ZY07);长江科学院科学研究基金(YJJ0643/ZY08)作者简介:黄 茁,男,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水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博士。
文章编号:1001-4179(2009)07-0027-03大型水库局部藻华控制技术探讨黄 茁 曹小欢(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湖北武汉430010)摘要: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和水力条件的变化等原因造成库湾及支流水华,将严重影响了库区水环境质量,已引起广泛的关注。
对目前国内外各种典型的可用于大型水库藻华预防和控制技术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各种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和治理效果,并针对目前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其适用条件进行了探讨。
关 键 词:水华;水质;水环境治理;大型水库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1 概述我国是世界上水库数量最多的国家,截至2006年底,已建成85874座,总库容近6000亿m 3。
由于水库运行改变了库区河流的水文情势,使水库的水环境因子及相互影响关系发生了变化,其中,水华就是突出的现象之一。
近年来,已有部分水库发生水华的相关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需要指出的是,水库发生水华的根源是水体富营养化,而水电是清洁能源,水库运行并不产生污染物,相比其他能源,利用水电更有效地保护了环境。
同时大型水库还兼有防洪、供水、航运、灌溉等其它功能,为我国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由于库周的生产、生活污染物以及面源污染物,水库中的营养物质含量较高,为局部水华的发生提供了条件,在合适的水温、阳光和水文条件下,优势藻快速繁殖产生水华,严重影响了库区水环境。
在入库污染物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根据水华成因,采用多种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治理和抑制库区水华是非常必要的。
水库蓝藻“水华”的暴发成因及防治措施
焦雅敏
【期刊名称】《中国西部科技》
【年(卷),期】2013(12)3
【摘要】针对目前城市供水水源地普遍存在的富营养化问题,结合秦皇岛市洋河水库多年来对蓝藻水华的有效防治工作措施,本文提出了治理水库湖泊富营养化、防治“水华”暴发的切实可行方法理论和工艺措施。
【总页数】2页(P63-63,74)
【作者】焦雅敏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引青工程水质监测中心,河北秦皇岛 06600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蓝藻水华暴发特性及成因探析
2.水库如何预防和控制蓝藻水华的大量暴发
3.水库蓝藻“水华”的暴发成因及防治措施
4.一例蓝藻水华暴发引发草鱼死亡的处置措施
5.水库蓝藻“水华”的暴发成因及防治技术——评《蓝藻水华生态防治新理论与新技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源自湖泊富营养化的水华研究一、水华的定义及形成机制水华(bloom)是指在水体中的某些地区出现的大规模生物增殖现象,通常是由一种或多种浮游植物或浮游生物引起的。
一些水华包括某些蓝藻、硅藻、有毒甲藻和细菌等。
水华的形成机制比较复杂,主要与水体富营养化、温度、光照、流动、气象条件等多种因素相关。
其中,水体富营养化是最主要的原因。
二、湖泊富营养化及其对水华的影响湖泊富营养化是水华形成的最主要原因,特别是过量的氮、磷以及富集的有机物等营养物质会促进水华的发展。
富营养化的原因包括化学物质排放、城市化、工业农业生产等暴露于人类活动的湖泊。
湖泊富营养化对水华的影响也有很明显的表现。
水华的生长消耗了湖泊中大量的氧气,导致水体缺氧。
长时间的缺氧会使湖泊中的溶解氧降低,影响到其他水生生物的生活和繁殖。
此外,水华也会影响到湖泊的水色、透明度等环境因素,影响到湖泊的水源质量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三、湖泊富营养化的防治湖泊富营养化的防治需要从源头入手,采取减少化学物质排放、建立处理工艺、加强城市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加强管理、保护湖泊等多重措施。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湖泊富营养化的控制研究有所进展。
祖为世界湖泊富营养化防治的国际机构,为这种做法背书,通过综合控制措施,包括生态修复、水生态技术、中国国内研究和成果优化和提升,达到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四、水华研究的突破及意义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水华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小的突破。
早期研究主要是对水华生长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而目前的研究除了关注水华的生长,更关注水华与其他生物和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探究水华危害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防治水华的措施等一系列问题。
水华的研究追求的是解决富营养化和水体污染等问题,保护生态环境。
因此,水华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为水域生态修复和生态环保提供理论支持。
在未来,水华研究将继续深入,探索出更多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为水域生态环保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关于水华处理措施的分析作者:韩旭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12期摘要: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水面藻类疯长,产生水华现象。
严重影响河流湖泊水质以及水生动植物生存,对浮萍藻类的处理迫在眉睫。
现有的人工打捞,投放化学试剂等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从浮萍藻类的习性特征出发,寻找根源去除的有效方法,实现环境友好型的高效清除,是当今大环境污染背景下的重要需求。
关键词:水华处理;水体富营养化;现有方式;环境友好型;前言:社会的快速发展往往带来诸多弊端,尤其对淡水资源的影响不容忽视。
处理不完全的生活污水,农施化肥等直接排进临近水源,通过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或是土壤渗透的方式进入河流湖泊等人类依赖的饮用水源等。
长期大量施用化肥,过量的氮,磷会存于土壤表层,在降雨的条件下以地表径流的方式汇入河流湖泊。
一部分化肥会渗透进入深层土壤,以地下径流的方式汇入河流湖泊。
这些物質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藻类产生,水华爆发的主要原因。
一、产生机理1、特征分析1)浮萍习性与特征浮萍属浮萍科水面浮生植物,全草可作家畜和家禽的饲料,主要生长于浅水坑,静止的河流等水体处,其生长往往依托于适宜的温度,PH值,富含氮磷等营养盐的水体。
浮萍出现时,标志着河流湖泊等水体水质状况有所好转,但过量的浮萍聚集或爆发,甚至覆盖水域的整个水面时,浮萍将阻碍水体复氧以及沉水植物及水中动物获取光照,也会导致水中动植物的大面积死亡。
2)水华成分组成水华是淡水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即水体富营养化。
当工厂生产及农业生产排出的大量含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淡水水体后,蓝藻、绿藻、硅藻等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
2、影响浮萍生长的因素1)水动力对浮萍生长的影响浮萍往往生长于浅水坑,静止的河流及稻田等浅水体处。
利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得出:同等补水量条件下,0.13 m/s以上的水流流速可显著抑制浮萍的生长;而在近似低流速静水水流条件下,增加补水量对抑制浮萍生长的作用不显著。
纸坊水库水华暴发的分析与探讨
韩学洋;林治宝;姚军超;张文杰
【期刊名称】《资源节约与环保》
【年(卷),期】2024()1
【摘要】2014年以来,纸坊水库连续多年干旱少雨,水库大水面多年未进行鱼种投放。
2021~2022年连续两年强降雨,在给水库带来丰富来水的同时,也将上游大量有机物冲入水库,短时间造成蓝绿藻水华暴发,对供水水质造成严重威胁。
本文针对水库水华暴发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总页数】5页(P129-133)
【作者】韩学洋;林治宝;姚军超;张文杰
【作者单位】威海市水利事务服务中心;荣成市水利事务服务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6
【相关文献】
1.水库蓝藻“水华”的暴发成因及防治措施
2.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蓝藻水华暴发特性及成因探析
3.三峡水库神农溪2008年夏季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水华暴发特性
4.水库蓝藻“水华”的暴发成因及防治措施
5.水库蓝藻“水华”的暴发成因及防治技术——评《蓝藻水华生态防治新理论与新技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