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仲裁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51 MB
- 文档页数:60
劳动争议处理实务厦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仲裁办主任关庆勇一、劳动争议概况(一)、内涵劳动争议广义上包括人事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双方之间因实现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而发生的纠纷,它也是劳动关系不和谐的一种表现。
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是基于争议当事人的申请,法定专门机构居中做出调解意见或仲裁裁决的一项准司法制度。
(二)、我国劳动争议的发展——恢复和发展阶段;(1978年至1991年)——建立和发展阶段;(1992年至2002年)——加快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三)现状。
1、全国。
2009年68.4万件,比2008年下降1.3%。
2 、特点。
一是劳资矛盾不可避免性二是劳动争议阶段多发性三是劳动人事争议复杂性——2009年十大劳动争议案件一、1月,上海:挂靠关系、承包关系劳动争议案•2004年12月起,赵先生受耿女士的雇用担任车辆押运员,由耿女士每月发放劳动报酬。
耿女士的车辆挂靠于上海市南汇区某运输公司,2007年4月底,赵先生被耿女士辞退。
在法庭上,赵先生认为,耿女士将运输车辆挂靠于运输公司,故自己与运输公司建立了劳动关系。
运输公司则认为,双方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赵先生是与耿女士签订的协议,不清楚赵先生是否为耿女士打工,即便赵先生押运过挂靠在公司的车辆,也不能说明其与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法院审理后认为,赵先生与运输公司未签订过劳动合同,且赵先生也不在运输公司工作,运输公司也未支付给赵先生劳动报酬,故赵先生不受运输公司管理、约束、支配,与运输公司没有身份隶属关系,双方不存在劳动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故赵先生的诉讼请求,无事实依据,法院不予支持。
本案是一起劳动关系认定案件。
挂靠关系、承包关系中的雇佣关系是否属于劳动关系,在理论界一直存有争议,法律上也没有明确。
本案明确了该运输公司不承担劳动法上的用人单位责任,较具代表性。
按照劳动部2005年《关于确认劳动关系若干事项的通知》的规定,判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是否存在劳动关系有三个标准:(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主体适格;(2)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