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汽包结构和工作原理
- 格式:pptx
- 大小:8.31 MB
- 文档页数:26
汽包的工作原理
汽包是锅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由汽包壳、汽包壁、汽水分离器、汽水管道和汽包附件等组成的完整的压力容器。
它通过蒸汽入口和汽包进口连接在一起,并在其中进行热交换。
当蒸汽从锅外进入时,会产生一个与蒸汽压力相对应的水压力,通常称为饱和蒸汽压力;当蒸汽进入汽包时,会产生一个与水压力相对应的汽压,通常称为饱和汽压力。
汽包是由管子、阀门、汽水分离器、汽水管道等组成。
其中蒸汽入口和汽水分离器是整个汽包的核心部位。
在锅炉房中,有一个汽包上的设备叫汽包压力表。
它测量锅炉压力和蒸汽流量,并显示给水泵出口压力、给水流量等。
根据锅炉水位高低,当给水低于一定值时,给水泵自动停止工作;当给水超过一定值时,给水自动增加。
所以通过这两个压力表就可以随时掌握锅炉的压力变化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当锅炉房发生事故时,汽包壁上的压力表指示的数值会发生变化,以反映锅炉房事故的严重程度。
当锅炉房发生事故时,安全阀自动开启排出锅外的蒸汽和水。
—— 1 —1 —。
锅炉汽水系统及汽包内部结构一、锅炉给水流程概述1.水在火电厂的种类?除盐水、循环水、工业水(工业进水、工业回水)、消防水、中水、生活水、凝结水回水问题:锅炉用水用的是什么水?为什么?锅炉用水为除盐水(利用各种水处理工艺除去悬浮物,胶体和无机的阳离子,阴离子等水中的杂质后所得的成品水)。
用除盐水可以防止锅内结垢、腐蚀和产生的蒸汽品质不良。
2.水在锅炉运行中的作用?水在火力发电厂中是一种工质。
作用:吸收煤粉燃烧产生的热量,形成水蒸汽,将热量带至汽轮机作功,蒸汽热量越高,其作功能力越强出力越大,发电量会越高。
受技术、材料、成本等方面制约,高压锅炉一般主蒸温度为540度左右。
3.水的来源:地下水、河水、海水问题:本厂采用的水源?本厂采用地下水,厂内共有8个深水井。
北墙4个,自西向东为1、2、3、4。
南墙4个自西向东为5、6、7、8。
1—4号井管道已经布置完毕,可以使用。
厂区预留了DN1200河水采集管道,位置在宿舍楼东侧公路距路约4米。
4.厂内水的流程:深水井一体化净水站水池—化水(双介质过滤器、超滤、反渗透、阳床、阴床混床、除盐水箱)——除盐水加热器—除氧器—给水泵—高压加热器—锅炉给水平台—省煤器—汽包—下降管—水冷壁——汽包(汽水分离)5.补充:工业水问题:锅炉车间及辅机主要有几路工业水?锅炉车间主要有哪些设备用到工业水。
工业水进水和工业水回水在现场怎么区别?锅炉车间内部有2路工业水,车间外1路工业水。
位置。
用工业水的设备:引风机、送风机、排粉机、磨煤机电机和磨煤机的稀油站。
二、锅炉蒸汽流程概述1.水蒸汽定压产生的过程:三个阶段,五个状态。
三个阶段:预热阶段、汽化阶段、过热阶段。
五个状态:过冷水、饱和水、湿饱和蒸汽、干饱和蒸汽、过热蒸汽。
问题:什么是饱和状态?什么是饱和温度?什么是饱和压力?什么是湿饱和蒸汽?什么是干饱和蒸汽?什么是过热蒸汽?什么是过热度?水汽平衡共存的状态为饱和状态。
饱和状态所具有的温度为饱和温度。
汽包锅炉原理
汽包锅炉是一种常见的蒸汽发生器,其工作原理基于水在受热时蒸发产生蒸汽。
汽包锅炉由炉膛、燃烧器、烟管、水位计、汽包和输出管道等部分组成。
燃烧器将燃料燃烧产生高温燃气,燃气通过烟管和锅炉外的水箱相互交换热量。
煤气的热量传导给水箱中的水,使水在锅炉中形成水蒸气。
水蒸气的产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加热阶段:最初,锅炉内的水从室温(常温)开始,受到燃烧器释放的热量的影响,水的温度上升。
2. 沸腾阶段:当水的温度达到100摄氏度时,水开始沸腾并逐渐转化为水蒸气。
在沸腾过程中,锅炉内的水不断将热量吸收并转化为水蒸气。
3. 平衡阶段:锅炉内的水和水蒸气达到一种平衡状态,水蒸气的产生速率与水的蒸发速率相等。
此时锅炉内的压力也稳定在一个固定值,称为饱和蒸汽压力。
汽包的存在是为了储存蒸汽并平衡锅炉内的压力。
当锅炉内产生的蒸汽超过了系统需求的时候,多余的蒸汽会进入汽包中进行储存。
当系统需要蒸汽时,汽包中的蒸汽可以通过输出管道进入需要蒸汽的设备中。
为了确保锅炉内的水位始终在合适的范围内,常常使用水位计来监测水位。
水位计能够通过测量锅炉内的水位变化,向操作人员提供准确的水位信息。
在锅炉内部,还设有补给水阀门,
当水位过低时可以通过阀门供给适量的水来补充。
总结来说,汽包锅炉通过加热水使其转化为蒸汽,蒸汽通过存储在汽包中来满足系统对蒸汽的需求。
这种工作原理使得汽包锅炉成为一种高效可靠的蒸汽发生器。
水泥窑余热发电余热锅炉(PH锅炉)各工作部件工作原理介绍PH锅炉:主要作用是利用水泥生产线上窑尾高温废气与锅炉水进行热交换,产生一定压力和温度的蒸汽。
该炉结构型式为卧式强制循环蒸汽锅炉。
锅炉受热面包括:过热器与蒸发器,承压部件有汽包、过热器联箱、蒸发器联箱及汽水管道。
其它附属设备主要有强制循环泵、振打装置、气动调节阀和流量检测孔板。
下面对锅炉各工作部件工作原理逐一介绍:汽包:是锅炉蒸发设备中的主要部件,是汇集炉水和饱和蒸汽的圆筒形容器,接受给水,同时向过热器输送饱和蒸汽。
内部装有分离器、多孔板等汽水分离设备。
过热器:是将饱和蒸汽加热成为一定温度过热蒸汽的热力设备,由传热管和联箱组成,联箱又分为入口联箱和出口联箱。
过热器入口联箱:是将汽包来的饱和蒸汽进行汇集,再均匀分配至过热器每根传热管的圆筒形容器。
过热器出口联箱:是将传热管热交换后产生的过热蒸汽进行汇集的圆筒形容器。
蒸发器:是将高温水加热产生饱和蒸汽的热力设备,由传热管和联箱组成,联箱又分为入口联箱和出口联箱。
蒸发器入口联箱:是将汽包来的高温水进行汇集,再均匀分配至蒸发器每根传热管的圆筒形容器。
蒸发器出口联箱:是将传热管热交换后产生的饱和蒸汽进行汇集的圆筒形容器。
强制循环泵:是提供锅炉炉水循环动力的机械设备。
振打装置:利用振打锤定期敲击传热管,使传热管表面附着粉尘脱落至锅炉底部灰斗,由拉链机向外输送,从而提高传热管换热效率。
气动调节阀:是调节锅炉汽包给水的阀门设备,采用气动调节,使给水控制更灵敏、更精确。
流量检测孔板:是锅炉给水流量、蒸汽流量信号检测的重要部件。
锅炉流量信号检测方式为差压式变送器检测,介质通过流量检测孔板,形成压差信号,反馈至变送器得到流量信号。
差压式液位计用的平衡容器结构及工作原理差压式液位计都会用到平衡容器,但有的使用者对其不太了解,尤其是搞不清楚双室平衡容器的内部结构,而影响了使用。
差压式液位计是基于液体静压平衡原理工作的,平衡容器实际上是一个“液位--差压”转换器。
其作用是造成个恒定的液体静压力,使之与被测液位形成的液体静压力相比较,输出二者之差。
平衡容器实际上就是个冷凝器,按结构分有单室平衡容器(单层)和双室平衡容器(双层)之分。
大型锅炉用的平衡容器结构要复杂些,在此仅介绍工业锅炉常用的平衡容器。
单室平衡容器的结构较简单,如图所示。
测量低压容器的液位时,当容器内外温差大,或气相容易凝结成液体时,如除氧水箱的水位,大多采用单室平衡容器进行测量。
测量前应根据所测介质的性质,把平衡容器的堵头拆开,灌入冷水或其他液体。
对一些化工生产的有毒有害场合平衡容器内装的是隔离液。
双室平衡容器的结构如图所示。
测量锅炉汽包水位采用双室平衡容器,平衡容器由内外两层容室构成。
平衡器的外层容室与锅炉汽包的蒸汽相连且充满了冷凝水;内层容室经平衡器下侧导压管与锅炉汽包的水相连,使用的是连通器原理,所以内层容室水位高度跟随汽包水位而变化。
这样结构的双层容器保证了外层容室和内层容室的水温基本相等,因而可以减少由于温度不同所产生的测量误差。
用双室平衡容器测量锅炉水位,双室平衡器的外层容室与锅炉汽包的蒸汽相连,外层容室内充满了冷凝水;当外层容室的水面低于平衡器上端导压管时,靠汽包蒸汽的冷凝水补充,当水面高于平衡器上端导压管时,水经导压管流入锅炉汽包,使外层容室水位高度始终保持不变。
内层容室经平衡器下侧导压管与锅炉汽包的水相连,其水位高度随汽包的水位变化而变化。
如果蒸汽的压力、温度参数恒定时,差压变送器的输出信号仅与锅炉汽包的水位有关。
对于低压锅炉,由于内层容器内水的密度近似等于饱和温度下水的密度,所以双室平衡容器内层容器中的水柱高度也就等于汽包中的实际水位高度。
由于平衡器外层容室与差压变送器的低压侧连接,内层容室与差压变送器高压侧连接。
锅炉各部件的工作原理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锅炉各部件的工作原理•锅炉及锅炉设备的任务电厂锅炉是发电厂三大主要设备中重要的能量转换设备。
它的作用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并利用热能加热锅内的水使之成为具有足够数量和一定质量(汽温、汽压)的过热蒸汽,供汽轮机使用。
现在火力发电厂的锅炉容量大、参数高、技术复杂、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高,所以燃料主要是煤,并且煤在燃烧之前先制成煤粉,然后送入锅炉在炉膛中燃烧放热。
概括地说,锅炉是主要工作过程就燃料的燃烧、热量的传递、水的加热与汽化和蒸汽的过热等。
纯低温余热锅炉分为窑头(AQC)和窑尾(SP)两台炉,其不同之处在与:AQC余热锅炉:利用篦式冷却机中部抽取的废气作为热源。
SP余热锅炉:利用预热器一级筒出口废气作为热源。
双压系统的窑尾锅炉排气需要提供给水泥生产系统作为烘干用热源,因此排气温度不能太低,故窑尾锅炉只设蒸发器和过热器,蒸发器给水由窑头锅炉的高压省煤器加热后供给。
窑头锅炉排气温度要保证在系统中不结露和节点温差合理的前提下尽可能低。
为了加大热利用率,窑头锅炉分为两段,分别由高压省煤器、蒸发器、过热器和低压省煤器、蒸发器、过热器组成,高压省煤器加热后的热水同时作为窑尾蒸发器和窑头高压蒸发器的给水。
窑头低压省煤器加热后的热水供窑头低压蒸发器使用,窑尾锅炉及窑头锅炉高压过热器同时生产一种压力的过热蒸汽,混合后进入汽轮机入口段。
窑头低压过热器生产压力较低的过热蒸汽,并单独进入汽轮机的中段。
汽轮机的排气经凝汽器凝结成水由凝结水泵输送到除氧器,除氧后一部分水由高压给水泵加压送回窑头锅炉的高压省煤器重新循环,另一部分水由低压给水泵加压送回窑头锅炉的低压省煤器重新循环。
一:锅炉设备的组成①锅炉本体:“锅”、“炉”•“锅”-吸热容纳水和蒸汽的受压部件,包括锅筒(汽包)、对流管束、水冷壁、集箱(联箱)、蒸汽过热器、省煤器和管道组成的一个封闭的汽水系统。
某控制循环锅炉汽包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介绍张景阳【摘要】本文介绍了控制循环汽包锅炉各主要内部设备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并介绍了控制循环锅炉汽包的一些主要特点.【期刊名称】《黑龙江科技信息》【年(卷),期】2013(000)010【总页数】2页(P75,146)【关键词】汽包;汽包内件;水循环【作者】张景阳【作者单位】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服务处,黑龙江哈尔滨150046【正文语种】中文汽包是锅炉中的重要组件,其作用为:连接上升管(水冷壁)与下降管,组成循环回路,同时接受省煤器来的给水,以及向过热器输送饱和蒸汽。
因而汽包是加热、蒸发与过热三个过程的连接点;汽包中存有一定水量,因而有一定蓄热能力,可以减缓汽压变化速度;汽包中装有各种内部装置,用以保证蒸汽品质。
1 汽包内部结构及部件汽包筒身直段长26216mm,用钢板卷制而成,内径为Φ1743mm,壁厚210mm(最小壁厚为203mm),两端采用球形封头,包括封头汽包筒总长28286mm,筒身和封头的材料均采用(见图1)。
汽包筒身上部焊有29根Φ159的饱和蒸汽引出管座和87根φ159汽水引入管座,并设有辅助蒸汽管座和放气管座。
筒身底部焊有6根大直径下降管座和3根给水管座。
封头上布置有人孔门,安全阀管座6只,左右各3只,4对水位监视用管座,用于接2只就地双色云母水位计和2只水位平衡容器。
封头还设有一只连续排污管座、炉水取样管座和试验管座。
汽包内设有环形内夹套,使汽包筒上下壁温均匀,加快了启、停速度。
汽包内装有110只直径为Φ254的涡流式分离器和148只波形板干燥器,还设有连续排污管、给水分配管及炉水取样装置。
汽水分离装置的工作原理:利用汽水密度差进行重力分离;利用汽流改变方向时的惯性力进行惯性分离;利用汽流旋转运动时的离心力进行汽水离心分离和利用使水黏附在金属壁面上形成水膜往下流形成的吸附分离。
1.1 蜗轮分离器汽水混合物自筒体底部轴向进入,通过旋转叶片时混合物发生强烈旋转从而使汽水分离。
锅炉汽包差压式液位计用的平衡容器结构及工作原理锅炉水位计是显示锅炉水位高低的检测仪表,是蒸汽锅炉的重要安全附件之一。
锅炉水位计的作用有两个,一是用来指示锅炉汽包内的水位,二是用来校对核实操作盘上远传水位表的准确性。
锅炉水位计原理随着种类不同略有差异。
锅炉水位计原理和连通器的原理相同,简单说是利用“等压面为水平面”的原理设计制作的。
锅炉的锅筒是一个大容器,接在上面的锅炉水位计是一个小容器,两者连通后水位保持在同一高度上,所以锅炉水位计指示的水位就代表了锅炉汽包水位。
由于锅炉水位计原理非常简单,其指示的水位非常准确,工作可靠性很高,所以,即使是亚临界压力的汽包锅炉,在汽包上也装有两个彼此独立的水位计。
1、云母式双色锅炉水位计原理云母式双色水位计是一种直读式高置汽包水位计。
该种锅炉水位计原理和连通器的原理相同,简单说是利用“等压面为水平面”的原理设计制作的。
锅炉的锅筒是一个大容器,接在上面的锅炉水位计是一个小容器,两者连通后水位保持在同一高度上,所以锅炉水位计指示的水位就代表了锅炉汽包水位。
由于该锅炉水位计原理非常简单,其指示的水位非常准确,读数直观可信,一向是人们监督汽包水位信赖的仪表。
它用耐高温高压的云母按连通器的原理制2、电接点锅炉水位计原理电接点锅炉水位计原理是利用炉水和蒸汽的导电率差异的特性进行测量液位的。
由于液位的变化使部分电极浸入水中,部分电极置于蒸汽中。
炉水含盐量大,其电阻率小,相当于导电状态;而饱和蒸汽的电阻率大,相当于开路状态,利用这一特性,用几对电极就可以模拟汽包水位的高度。
3、差压锅炉水位计原理差压锅炉水位计原理为汽包内的蒸汽通过取样管在平衡容器中凝结成水,此水柱产生的压力作用在差压变送器上,作为差压变送器的参比端;汽包内的饱和水经取样管进入差压变送器,作为差压变送器的信号端,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下,此水柱所产生的压力与平衡容器水柱产生的压力之差与汽包内水平面的高度成正比。
蒸汽锅炉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构成:锅筒(Boiler Shell):锅炉的主体部分,它是一个密封的容器,用来盛放水和生成的蒸汽。
炉膛(Firebox or Combustion Chamber):位于锅炉内部或底部,是燃料燃烧的地方。
燃料可以是煤炭、燃油、天然气或其他可燃气体。
燃烧系统:包括燃烧器、送风装置、点火系统等,负责将燃料点燃并控制燃烧过程,以确保燃料高效燃烧并释放热量。
受热面:水冷壁(Waterwall):包围炉膛的壁面由一系列薄壁管组成,火焰和烟气通过水冷壁时,热量传递给管内流动的水。
烟管(Smoke Tubes):在炉膛后部,烟气通过一组排列有序的烟管,烟管内也是水流过,进一步吸收烟气余热。
蒸汽发生区:在锅筒顶部设有蒸汽空间,水在这里受热转变为蒸汽。
给水系统:包括给水泵、供水管道和排污系统,用于向锅炉供应新鲜水并排除沉积物和污水。
安全附件:如安全阀、水位计、压力表、温度计等,用于监视和控制锅炉运行状态,确保安全。
电锅炉内部构造工作原理
电锅炉是一种利用电能将水加热蒸发产生蒸汽的设备。
它是现代工业中常用的一种加热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如发电厂、化工厂、纺织厂等。
本文将介绍电锅炉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
电锅炉的内部构造主要包括炉膛、水冷壁、过热器、汽包、水处理系统、控制系统等组成部分。
其中,炉膛是电锅炉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是水加热产生蒸汽的地方。
炉膛内部有电加热管,水在加热管周围形成薄膜,然后蒸发成为蒸汽。
炉膛外围是水冷壁,它能够帮助保持炉膛的温度,避免过热和炉膛的腐蚀。
在电锅炉的工作过程中,蒸汽会经过过热器,使其温度升高,以便更好地驱动涡轮机和发电机。
汽包是电锅炉蒸汽和水的分离器,它能够确保蒸汽中没有水滴和杂质。
水处理系统是保证电锅炉水质的关键部分,它会对水进行处理,以防止水垢、腐蚀和其它污染物质的产生。
控制系统是电锅炉的核心之一,它能够确保电锅炉的运行安全和稳定。
电锅炉的自动控制系统能够自动调节温度、压力、水位等参数,以确保电锅炉始终处于安全和有效的运行状态。
总之,电锅炉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加热设备,其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十分复杂。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设计、操作和维护,以确保其安全和可靠的运行。
- 1 -。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锅炉是一种用于产生蒸汽或加热水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供暖和发电等领域。
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于保证安全运行和高效能利用燃料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锅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锅炉结构1. 炉膛:炉膛是燃烧室,用于燃烧燃料。
常见的炉膛结构包括水管式、火管式和燃烧室式等。
炉膛内的燃料燃烧产生高温烟气,通过烟管或水管传热。
2. 烟管:烟管是连接炉膛和烟囱的管道,用于传递烟气。
烟管内壁通常覆盖有传热面,增加传热效果。
3. 水管:水管是连接炉膛和汽水容器的管道,用于传递热量。
水管内壁通常覆盖有传热面,将热量传递给水。
4. 汽水容器:汽水容器是用于分离蒸汽和水的装置,保证锅炉工作时的正常运行。
它通常分为汽包和水位计两部分。
5. 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用于预热燃烧所需的空气,提高燃烧效率。
它通常位于烟气通道上方,通过与烟气交换热量,将进入炉膛的空气预热至一定温度。
6. 烟囱:烟囱是排放烟气的管道,通常位于锅炉顶部。
它通过自然排烟或辅助设备(如引风机)排烟,保证燃烧产生的烟气能够顺利排出。
二、锅炉工作原理锅炉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燃料的燃烧产生的热能,通过传热将水加热为蒸汽或热水。
1. 燃烧过程:燃料在炉膛内燃烧,产生高温烟气。
燃烧需要氧气,因此需要通过空气预热器预热进入炉膛的空气,提高燃烧效率。
2. 传热过程:传热是锅炉的核心过程,将燃烧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水,使其加热为蒸汽或热水。
传热方式主要包括辐射传热、对流传热和传导传热。
- 辐射传热:炉膛内的高温烟气通过辐射作用,将热量传递给炉膛内的水管或烟管。
- 对流传热:烟气在烟管或水管内流动,通过对流作用,将热量传递给管壁和水。
- 传导传热:烟气通过烟管或水管的管壁,将热量传递给管壁内的水。
3. 蒸汽或热水产生:当水被加热至一定温度时,就会产生蒸汽或热水。
蒸汽通常用于驱动涡轮发电机或提供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热能,热水则用于供暖或其他热水需求。
4. 安全保护装置:为了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通常会配备一系列安全保护装置,如压力表、安全阀、水位计、燃烧器控制装置等。
锅炉的构成及工作原理锅炉是一种重要的热能转换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供暖、制造等领域。
锅炉的主要功能是将燃料热值转化为蒸汽或热水,供给各种设备使用。
本篇文档将详细介绍锅炉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一、锅炉的构成锅炉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常见的锅炉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炉膛:炉膛是锅炉的核心部件,也是热能转换的主要场所。
其由锅炉壳体和砖石材料构成,炉膛内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被进一步加热,产生高温烟气,经过烟道排出锅炉。
2.水冷壁:水冷壁是锅炉的主要换热部件之一,用于将炉膛内产生的高温烟气换热给水,同时水也起到冷却炉膛的作用。
3.排污器:排污器是指锅炉中用于排放废水的设施,主要由泄水阀和排污阀组成,用于清洗锅炉内部的杂物。
4.汽包:汽包是锅炉中用于储存蒸汽的设施,主要由水位计、水位控制阀、底部放水阀等组成。
5.过热器:过热器是锅炉的重要换热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将锅炉中产生的饱和蒸汽加热至高温干燥状态,并送入蒸汽轮机产生动力。
6.空预器:空气预热器,主要用于将锅炉烟气中的余热用于热力循环,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二、锅炉的工作原理1.燃料的燃烧:锅炉启动后通过自动或人工点火将燃料点燃。
燃料通过燃气进风机送入炉膛中,在空气的氧化作用下发生燃烧,并产生高温的烟气。
烟气中的热能被转移到炉外的水冷壁上,加热水成蒸汽。
2.蒸汽的产生:产生的蒸汽通过上升管进入汽包,进而储存在汽包中。
随着蒸汽的产生,水位会不断降低,此时水位控制阀会向锅炉中注入新的水。
3.蒸汽的超温:在蒸汽产生后,通过过热器对蒸汽进行加热,使蒸汽处于干燥状态。
过热后的蒸汽通过管道输送到蒸汽轮机,产生动力。
4.烟气排放: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烟气通过锅炉壳体中的烟道排放出去。
5.理化循环:锅炉中的水不断循环,通过机械泵送回炉膛,进行新一轮的循环。
三、锅炉的使用注意事项1.锅炉的日常检查:锅炉应每周定期检查,包括检查烟道和抽出器清洁情况、燃气温度、壳体温度等。
2.锅炉的安全问题:锅炉在运行过程中应定期检查锅炉的安全阀、水位计和自动控制系统是否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