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理论的实质与分类
- 格式:ppt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15
社会工作理论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从理论关注内容的角度将社会工作理论划分为“支持社会工作的理论”和“社会工作理论”。
A.特纳B.大卫·豪C.佩恩D.弗洛伊德,E.戈登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社会工作理论2.把社会工作理论分为“为实践服务的理论”和“实践理论”。
A.特纳B.大卫·豪C.比斯台克D.佩恩E.戈登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社会工作理论3.关于社会工作专业的性质、目的、过程与方法的理论被称作()。
A.实践理论B.为实践服务的理论C.社会工作理论D.支持社会工作的理论E.社会工作实施理论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社会工作理论4.()对社会工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直接引起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考。
A.后现代主义B.女权主义C.实证主义D.人本主E.乌托邦理想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社会工作理论5.心理学家()创造了精神分析理论,这一理论对社会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A.荣格B.马斯洛C.罗杰斯D.弗洛伊德E.斯金纳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社会工作理论6.精神分析理论对社会工作的影响主要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
A.法国B.德国C.奥地利D.英国E.美国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社会工作理论7.精神分析理论在20世纪()年代成为临床社会工作的主导。
A.20B.30C.40D.50E.60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社会工作理论8.1940年,()首先撰文分析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影响。
A.大卫·豪B.里士满C.伽瑞特D.特纳E.佩恩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社会工作理论9.()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
A.超我B.自我C.意D.潜意识E.前意识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社会工作理论10.弗洛伊德将人的性心理发展分为()阶段。
A.三个B.四个C.五个D.六个E.七个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社会工作理论11.()理论认为个人的问题源于内在的精神冲突,这些冲突与早期经验有关,并且潜藏于潜意识中。
社会工作常用的16种理论目录社会工作常用的16种理论 (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2. 社会学习理论 (2)3. 镜中我理论 (3)4. 社会支持网络 (3)5.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4)6. 优势视角理论 (5)7. 生态系统理论 (7)8. 弗罗伊德人格结构理论 (8)9. 佛罗伊德性本能理论 (10)10. 人本主义心理学 (11)11. 社会化理论 (14)12. 家庭沟通理论 (15)1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7)14. 社会化理论 (20)15. 活动理论 (20)16. 社会互动理论 (21)17. ABC理论 (22)社会工作常用的16种理论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
将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
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
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
2.社会学习理论所谓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
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
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3.镜中我理论镜中我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2年出版的《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中提出的理论。
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社会工作——认知行为理论认知行为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和认知学派整合而来的。
尽管行为主义和认知理论有着不同的理论渊源,但是在实践中二者常被整合在一起,为社会工作服务提供更有效的理论视角和服务途径。
一、认知行为理论的由来及基本观念(一)认知行为理论的由来行为主义的理论基础来自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行为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取向就是将心理与行为分离开来,只关注人的外显行为。
行为主义者认为,除了一些天生的反射行为,我们大多数行为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因此人类可以学习新的行为、改变旧的行为。
这种理论成为行为治疗的理论基础。
认知学派源自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分道扬镳。
阿德勒认为,将人格分成本我、自我和超我,过度强调被压抑的潜意识,没有太大的实质意义。
在阿德勒看来,人类行为来自性方面的动力远不如来自社会方面的动力。
而人的行为是由个人整体生活形态所塑造的,这包括个人对自我的认识、对世界的看法、个人的信念、期待等。
在这个过程中,认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人的行为,更会影响个人整个生活形态的形成。
由此,认知因素在人行为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认识。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认知行为理论的又一个理论高峰。
班杜拉从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的角度来探讨它们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该理论指出,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
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是经由观察其他人或从事学习得来的。
行为的习得既受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约,又受后天经验环境的影响。
生理因素的影响和后天经验的影响在决定行为上微妙地交织在一起,很难将两者分开。
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①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班杜拉把这种行为习得过程称为“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1.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班杜拉将它称为“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
在认知理论的理论脉络之下,贝克首先提出了认知治疗模式,艾利斯则发展出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德莱顿则发展出一套理性情绪行为治疗模式。
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工作一、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的助人方法1、助人活动2、科学性(有理论指导,工作态度的客观性,工作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二、社会工作是一种社会制度三、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1、什么是专业?Greenuond:社会认可、伦理守则职业Freedsom:知识与技能向公众提供高质量服务2、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满足他人需要、利他主义、建构性3、中国的社会工作(处于初步化阶段):行政性、半专业化(1)专业知识方面:专业化程度不高(2)实践领域:社会福利服务行政化四、社会工作是一种职业五、对社会工作的多重释义1 、一般性定义: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
其本质是一种助人活动,特征是提供服务。
工作对象:案主工作目标:治疗、发展2、方式:助人自助价值观:利他主义服务提供者3、社会工作的要素:社会工作者受助者社会工作价值观助人活动4、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类型普通社会工作实际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5、西方社会工作的阶段:志愿—行业—专业第二节社会工作的性质(学科属性)一、社会工作的性质(学科属性):社会工作的科学性社会工作的实务性(强调实习的重要性和督导性,案例和面试)社会工作的综合性二、社会工作的科学性:1、社会工作与哲学:哲学为社会工作提供了方法论指导2、社会工作与社会学(1)联系:①社会学有助于社会工作“人在情境中”②社会学为社会工作提供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③社会学为社会工作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2)区别:①研究领域:社会学的研究领域更广泛,包括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目的是揭示社会客观发展规律②主要任务:社会学主要解释社会,社会工作在于参与实践,解决社会问题③知识领域:社会工作的知识领域更为广泛3、社会学与心理学(个案工作)区别:①社会工作:运用各种社会资源帮助案主,强调助人自助,发展案主潜能。
②心理学:借助于药物帮助案主,用技术和手段治疗,个人层面,精神无意识。
社工知识点总结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技术和社会科学的学科,通过系统的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以及职业价值观和伦理规范为指导,为个人、家庭、团体、社区及社会提供服务,促进社会福利、社会正义和社会变革。
社会工作知识是社会工作者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它包括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技能、伦理准则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从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社会工作的伦理规范、社会工作的技能三个方面进行知识点总结。
一、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1.社会工作的理论社会工作的理论是社会工作实践的基础。
社会工作的理论主要包括社会工作的历史理论、社会工作的人类学和社会学理论、社会工作的心理理论、社会工作的家庭治疗理论等。
社会工作的理论对社会工作实践起着指导作用,帮助社会工作者更好地理解社会工作的本质和特点,指导社会工作的实践。
2.社会工作的方法社会工作的方法是指社会工作实践中采取的具体行动。
社会工作的方法主要包括社会工作的评估方法、社会工作的干预方法、社会工作的咨询方法等。
社会工作的方法是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运用的技能和技巧,通过实践中的方法去解决个体、家庭、团体和社区的问题。
二、社会工作的伦理规范1.社会工作的伦理原则社会工作的伦理原则是社会工作实践的准则。
社会工作的伦理原则主要包括社会工作的服务本位原则、社会工作的尊重人的尊严和权益原则、社会工作的社会正义原则等。
社会工作的伦理原则是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应当遵守的准则,是社会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2.社会工作的伦理规范社会工作的伦理规范是社会工作实践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
社会工作的伦理规范主要包括社会工作的保密责任、社会工作的职业行为规范、社会工作的利益冲突处理等。
社会工作的伦理规范是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是社会工作者职业行为的基本内容。
三、社会工作的技能1.社会工作的评估技能社会工作的评估技能是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进行信息收集和分析的技能。
社会工作的评估技能主要包括社会工作的个案评估技能、社会工作的社区评估技能、社会工作的问题诊断技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