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实务(完全版)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1
第一讲社会工作实务一、理解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1、社会福利的含义社会福利是社会服务和机构的有组织的体制,帮助个体和群体获得满意的生活和健康水平、发展个人能力和提升福祉的个人和社会关系。
社会福利是社会制度的组成部分,牵涉较大数量人群的福祉和利益,包括身体、教育、心理、情绪、信仰和经济需要。
社会福利经济上是大事情。
2、社会工作的定义国际社会工作者联盟(社会工作专业促进社会变迁、人的关系中的问题解决、人们解放和赋权以改善福祉。
社会工作使用人的行为和社会系统的理论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之处实施干预。
人权和社会公正原则是最基本的;帮助人们实现有效的心理社会功能水平、影响社会变迁以改善所有人的福祉的应用科学;王思斌:以利他主义为指导、运用科学理论助人自助的社会活动。
·二、理解社会工作实务1、社会工作实务是社会工作基础的基本要素社会工作基础包括:1)社会工作价值观和伦理;2)多样性:理解人们经验、需要、信仰的差异和相似性,能够将评估方法、社会干预与特定人群对应;3)理解社会和经济公正:推动社会变迁和社会干预的技术;4)对受社会问题影响的风险人群的理解;5)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人生物-心理-社会发展的知识和理论、个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系统(家庭、团体、组织、机构、社群)的知识;6)社会福利政策与服务:了解政策及其对社会工作的影响,如何根据社会和经济正义分析和影响政策的形成;7)社会工作实务;8)研究:包括量的、质的研究2、理解社会工作的传统方法:社会工作行业构造了不同的结构化的方式来描述和影响它的工作。
1)信仰的观念文化能力(找到正确处理不同于自己的文化的文化的方法的能力)2):根据服务受益人来分组:共同的地点,如邻里、小镇、农村地区、国家等;共同的关注、利益或认同。
在国际水平来解决影响人们福祉的社会问题。
在美国社会,个案工作是自然的起始点;团体、组织的社会工作比个案工作复杂。
文化因素会影响到案主结构的划分,在有些社会,家庭、社区是主要的参照点。
社会工作实务讲义(全)---考助理社工师必看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包括: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和结案六个阶段,步骤或每个阶段或步骤都有各自不同的工作任务、内容、方法和技巧。
考试大纲的考试内容要求:(一)接案1、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
2、接案应注意的事项。
(二)预估1、预估的目的和任务。
2、预估的基本步骤。
(三)计划1、服务计划的构成。
2、制订服务计划的原则。
3、制订服务计划的方法。
(四)介入1、介入的分类。
2、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
(五)评估1、评估的目的。
2、评估的方法。
3、评估应注意的事项。
(六)结案1、结案的任务。
2、结案时服务对象的反应及处理方法。
第一节接案一、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 1、接案前的准备(1)什么是接案。
(2)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类型。
(3)做好面谈的准备并拟定面谈提纲。
2、面谈主要掌握面谈的主要任务: (1)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 (2)澄清角色期望和义务。
(3)激励并促进服务对象进入角色。
(4)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5)达成初步协议。
(6)决定工程进程。
面谈的技巧:1主动介绍自己2.沟通3.倾听 3、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1)收集资料的内容和范围 A:个人资料B:身体健康C:服务对象的特点与能力 D: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2)收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 A:询问B:咨询C:观察D:利用已有资料E:问卷调查 4、做接案会谈记录二、接案应注意的事项(1)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
(2)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
(3)决定解决问题的先后次序。
(4)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机构的工作范围。
第二节预估第二节预估一、预估的目的、任务。
目的:在于达到对服务对象、服务对象的问题以及他们所处环境的了解,并对之形成概念化的认识,从而建构一个计划去解决或消除问题。
任务: 1.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
2.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
3.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及使问题延续的因素。
社会工作实务基础(考试课)课程内容框架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导论(04)第二章,社会工作实务与理论(04)第三章,社会工作实施过程:阶段取向(08)第四章,社会工作实施过程:技巧取向(10)第五章,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规划与设计(08)成绩评定平时作业2次,10分*2=20分课堂表现:10分期末考试:70分国内外主要高校实务课程设置中青院:青少年、老年、家庭、医疗、学校中山大学:社会工作方法及技巧(限选)社会工作案例分析(必修)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企业……学校……东吴大学1.家庭社会工作课程群儿童青少年发展、青少年犯罪与观护工作、家庭社会工作、儿童青少年福利、老人团体工作、家暴与社会工作实务、家庭法、婚姻与家庭治疗、弱势妇女社会工作2.医疗与心理卫生妇幼卫生、心理治疗、变态心理学、医疗社会学、助人会谈技巧、死亡与善终社会工作、酒瘾与药瘾防治香港中文大学宏观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临床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青年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安老服务社会工作弱能人士社会工作院护社会工作本课程设置的相关介绍——历史发展——课程实践?——在整个专业中所占地位——我们这门课程的任务是什么?学习要求1.1 认识“社会工作实务”1 社会工作实务导论在学习生涯中你可能会参与一些社会服务项目,如……在社工员的专业生涯中你可能服务于:儿童保护机构、EAP单位、医院急诊室、病房中的临终关怀……你可能会带领儿童性虐待治疗团体,……你可能从事婚姻咨询、药瘾酒瘾矫治……你也可能成为各类社会组织中的一员。
理论上的界定Anderson(1981)对总体社会工作者的特征界定:总体社会工作者通常是案主进入社会福利系统时见到的最初的专业人员;工作者因此必须能够评估案主的需要并确定案主的问题;工作者必须在服务于案主的过程中提炼出多种技巧和方法。
Brieland,Costin,Atherton(1985)对总体实务的定义和描述:工作者必须实施与直接服务的提供与管理、社会政策开发和促成社会转变等密切相关的广泛任务。
2011版社会工作实务教材(完整版50页)社会工作实务教材2011版23医疗模式或心理病理模式,即对问题的分析不再是一种个人归因。
其问题的产生都同时是内部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结果。
2、对个人问题的评估,焦点不仅在于服务对像个人内在生理或心理的行为特征层面,而且涉及与服务对象问题相关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层次相关的外在环境的物质、功能和动作情况。
3、服务对象问题的相关层面或系统的各部分是动态的。
4、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处理需要采取周延和连续的整合观点。
(三)生态系统理论人类发展公式是:D=f(P∙E)即发展是人与环境的函数。
主张个人的发展是主动的、有目的和目标的,人会为自己做最好的决定及选择。
通过与环境的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来发展和适应。
社会工作试图通过对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间的功能推敲的处理,来强化能力整合治疗和改变问题。
人主动地与这些环境相互作用。
社会工作焦点:1、促进人们的成长和发展。
2、增强人们适应环境的能力。
3、移除环境对人和群体的阻碍。
4、增加社会和物理环境对人们需要的响应和营养万分的提供。
生态系统理论下社会工作实务的任务:人与环境的调和程度,环境的品质,生活中的问题。
4社会工作实务不仅要对服务对象进行直接的服务工作,也要对服务对象问题进行生理、心理、社会、经济、政治动力的全人系统分析与评估,同时进行个案倡导、社会政策及公共计划等宏观的间接工作,以有效地协助服务对象改善其与环境间的“调和度”。
(四)优势视角和增能理论优势视角:发掘和运用自身优点和自身资源,看到自己解决困难的能力。
优势视角寻求识别、利用、建立和强化人们已有的优点和能力。
它强调人的能力、价值、兴趣、资源、成就和抱负在满足自己需要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优势视角强调;1.个人、小组、家庭和社区都有优点,强调内在和外在的资源。
2.贫穷、歧视、疾病和困难(创伤、虐待、疾病和挣扎)可能是伤害,也会成为挑战和机遇。
3.假定你不知道成长和转变能力的上限,认真地对待个人、群体、和社区的理想和抱负。
第一讲社会工作实务一、理解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1、社会福利的含义社会福利是社会服务和机构的有组织的体制,帮助个体和群体获得满意的生活和健康水平、发展个人能力和提升福祉的个人和社会关系。
社会福利是社会制度的组成部分,牵涉较大数量人群的福祉和利益,包括身体、教育、心理、情绪、信仰和经济需要。
社会福利经济上是大事情。
2、社会工作的定义国际社会工作者联盟(社会工作专业促进社会变迁、人的关系中的问题解决、人们解放和赋权以改善福祉。
社会工作使用人的行为和社会系统的理论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之处实施干预。
人权和社会公正原则是最基本的;帮助人们实现有效的心理社会功能水平、影响社会变迁以改善所有人的福祉的应用科学;王思斌:以利他主义为指导、运用科学理论助人自助的社会活动。
·二、理解社会工作实务1、社会工作实务是社会工作基础的基本要素社会工作基础包括:1)社会工作价值观和伦理;2)多样性:理解人们经验、需要、信仰的差异和相似性,能够将评估方法、社会干预与特定人群对应;3)理解社会和经济公正:推动社会变迁和社会干预的技术;4)对受社会问题影响的风险人群的理解;5)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人生物-心理—社会发展的知识和理论、个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系统(家庭、团体、组织、机构、社群)的知识;6)社会福利政策与服务:了解政策及其对社会工作的影响,如何根据社会和经济正义分析和影响政策的形成;7)社会工作实务;8)研究:包括量的、质的研究2、理解社会工作的传统方法:社会工作行业构造了不同的结构化的方式来描述和影响它的工作。
1) 信仰的观念文化能力(找到正确处理不同于自己的文化的文化的方法的能力)2):根据服务受益人来分组:共同的地点,如邻里、小镇、农村地区、国家等;共同的关注、利益或认同。
在国际水平来解决影响人们福祉的社会问题。
在美国社会,个案工作是自然的起始点;团体、组织的社会工作比个案工作复杂.文化因素会影响到案主结构的划分,在有些社会,家庭、社区是主要的参照点.3)社会工作者和案主的活动常按照一个相对标准化的阶段进行建立关系:在工作者、案主、案主的环境之间建立关系。
社会工作实务第一篇:社会工作实务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1、所谓模式是指对现象所做的总结和概括,是以一种结构性、广泛性和一般性的方式描述事物运行发展的过程,是将现象具有的共同元素进行提炼和概括后的一种抽象,它能够为行动提供指引。
2、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是对社会工作实务活动共性的概括,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涵盖了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系统。
3、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是关于“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理论,包括人们生活所处的各个社会环境系统的理论,重点放在个人、群体、社会和经济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上”。
社会工作者为了评估和解决人的问题:必须了解人在每个发展阶段的需要和资源,同时也要了解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如何认定和满足这些需要,包括人们生活中的各个社会系统(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以及社会系统是如何推动或阻碍人们保持与获得健康、幸福的理论和知识。
②系统理论社会系统理论就是一个具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社会组织,系统的每个部分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
社会系统论重视分析社会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这些相互作用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
系统理论分析组织、政策、社区和群体对个人的影响,认为个人处于环境中的各种系统不断的相互作用中。
社会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改善服务对象与其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的形态和性质。
在系统视角下,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的环境系统是社会工作者介入和改变的场域。
系统视角的社会工作实务强调:(1)注重个人的整体性和完整性;(2)强调社会系统、特别是家庭系统在塑造和影响人的行为及生活状态中的重要作用。
(3)注重运用社会资源,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网络资源帮助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解决问题,满足需要。
系统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实务对服务对象问题所持的观点:一、问题形成原因的分析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疾病医疗模式或心理病理模式,即不再是一种个人归因。
其问题的产生是内部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采取“社会病理”模式,既考虑对象外在环境中的社会支持网络和情况,也考虑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问题,以及人们所处环境与社会制度的限制或不公平。
社会工作实务
一、辨析题
1.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理念与生态系统理论具有内在的契合性。
2.妇女社会工作的终极目标是帮助妇女从政治高度重新界定妇女问题。
3.家庭社会工作和家庭治疗从本质上讲是一样的。
4.当不同子群相互之间差别不大、而每个子群内部的异质性程度比较大时,特别适用于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
5.概念与变量是一回事,后者是在社会研究中所借用的一个数学术语。
二、简答题
1.简述危机介入的技巧
2.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或阶段有哪些?请用图示法画出各主要阶段及每一个阶段的基本内容
3.应用性调查报告与学术性调查报告有什么差别?
三、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当前我国社区社会工作的目标及其实现的有效途径。
2.试论残疾人社区康复模式和社会康复模式的区别和联系。
四、案例分析题
1.刘某,男,湖南宜昌人,现年70岁。
育有两男一女,均已成家。
两个儿子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工作,收入虽然都很稳定,但住房条件不佳,与刘某长期一起居住的可能性较小。
因此,十年前刘某丧偶后,便一直在老家做乡村一生的女儿一起居住,刘某对此一直耿耿于怀。
2014年初某夜,刘某突发脑溢血,虽然被女儿及时发现并送医院后保住了性命,但还是落下来轻度中风、半瘫在床,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的后遗症。
刘某生病期间,虽然远在外地工作的连个儿子和家人均有请假回老家看望,但由于生活的压力无法长期照料,照顾老人的压力自然落在女儿身上。
刘某不忍孤寂,也不想加重子女尤其是女儿的负担,心灰意冷,多次自杀。
虽均未果,但家人已是筋疲力尽。
迫不得已,家人向驻村的社工机构发出了求助的申请。
(1)如果你是该社工机构的专业社工,请你为刘某设计一套完善的服务方案,并简单说明理由。
2.2003年中国妇联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2.7亿个家庭中约有30%的家庭存在着家庭暴力倾向;同时,在中国每年40多万个解体家庭中,约有四分之一源于家庭暴力。
(1)十多年后的今天,家庭暴力的现状如何?家庭暴力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请以家庭暴力的现状与原因为主题,设计一份调查问卷。
(2)请就材料中提及的家庭暴力问题设计一个社区介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