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上肢、下肢动脉的应用解剖
- 格式:ppt
- 大小:15.31 MB
- 文档页数:157
一、实验目的1. 掌握人体上下肢的骨骼、肌肉、血管和神经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2. 熟悉解剖器械的使用方法。
3. 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解剖实验室四、实验材料1. 人体解剖学图谱2. 人体上下肢骨骼标本3. 解剖器械:解剖剪、解剖刀、解剖镊、解剖针等4. 水平仪、解剖板、解剖台五、实验步骤1. 上下肢骨骼标本的观察(1)上肢骨骼标本:观察肱骨、尺骨、桡骨、掌骨、指骨等骨骼的形态、大小、位置和相互关系。
(2)下肢骨骼标本:观察股骨、胫骨、腓骨、跖骨、趾骨等骨骼的形态、大小、位置和相互关系。
2. 上下肢肌肉的观察(1)上肢肌肉:观察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肱肌、前臂肌群、手肌群等肌肉的形态、位置、起止点和作用。
(2)下肢肌肉:观察大腿肌群、小腿肌群、足肌群等肌肉的形态、位置、起止点和作用。
3. 上下肢血管的观察(1)上肢血管:观察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等血管的走向、分支和分布。
(2)下肢血管:观察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大隐静脉、股静脉、髂外静脉等血管的走向、分支和分布。
4. 上下肢神经的观察(1)上肢神经:观察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腋神经等神经的走向、分布和作用。
(2)下肢神经:观察坐骨神经、股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足背神经等神经的走向、分布和作用。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上下肢骨骼通过对上下肢骨骼标本的观察,掌握了骨骼的形态、大小、位置和相互关系,了解了骨骼在人体运动和支撑方面的作用。
2. 上下肢肌肉通过对上下肢肌肉标本的观察,掌握了肌肉的形态、位置、起止点和作用,了解了肌肉在人体运动中的协调和配合。
3. 上下肢血管通过对上下肢血管标本的观察,掌握了血管的走向、分支和分布,了解了血液循环系统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4. 上下肢神经通过对上下肢神经标本的观察,掌握了神经的走向、分布和作用,了解了神经系统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调节和支配作用。
颈椎的应用解剖颈椎由颈部多个关节组成。
此区域为了获得较好的活动性而牺牲了稳定性,导致颈椎很容易受到损伤。
寰枕关节(C0-C1)是最上一个关节。
关节的屈伸活动度(15°-20°)即点头运动,侧屈大约10°,几乎不能旋转。
寰椎(C1)没有椎体,进化过程中寰椎的椎体进化位齿突成为C2的一部分。
寰枕关节为椭圆形,并且在运动的过程中保持协调一致。
连同寰枢关节一起这些关节构成了中枢骨骼系统中最复杂的关节。
有一系列的韧带对寰枕关节起到了稳定的作用。
关节的前方和后方是寰枕膜,前方的寰枕膜有前纵韧带加强。
后方的寰枕膜取代了寰椎和枕骨间的黄韧带。
覆膜作为覆盖在齿突及其韧带上的宽束带,位于椎管内构成后纵韧带的一部分。
翼状韧带起始于齿突上端两侧,斜向外侧将齿突固定于枕骨,从而限制其屈曲和旋转。
寰枢关节(C1-C2)构成了脊柱最灵活的关节。
屈伸大约10°,侧屈大于5°,旋转大约50°是这一关节最主要的活动。
旋转过程中由于关节面的形状此节段的颈椎长度喙减小。
C2的齿突在旋转过程中起到了轴点的作用。
中央的关节被称为枢轴关节,侧方的寰枢关节被成为侧翼关节。
通常来说,如果一个人可以谈话或咀嚼,那么C1-C2关节就会有运动。
寰椎的横韧带是寰枢关节的主要的支撑韧带,其将枢椎的齿突固定于寰椎的前弓。
类风湿关节炎是这些韧带变得脆弱或断裂。
在寰椎横韧带跨越齿突时,发出两纵束分别向上固定于枕骨,向下固定于枢椎。
这些韧带合称位寰椎十字韧带。
如果颈椎旋转大于50°引起对侧椎动脉扭曲;同侧椎动脉在旋转45°时就会发生扭曲。
这会引起眩晕、恶心、耳鸣、“猝倒症”(非昏迷性跌倒)、视物模糊或更罕见的休克、死亡。
颈椎有14个关节突(骨突)关节面。
上两个胸椎的4个关节面也经常列入颈椎的检查范围。
颈椎的上关节突面向上、后、内侧,下关节突面向下、前、外侧。
这样的结构有利于屈伸,但单独节段的旋转侧弯受限,除非多个节段联合完成,这称为联合运动。
全身主要动静脉的分支分布一、简介动脉和静脉是构成人体血管系统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它们在全身范围内分布广泛,并为身体各个部位提供了血液供应和循环支持。
本文将对全身主要动静脉的分支分布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二、主要动脉分支1. 头部和颈部•颈总动脉:是头颈部血液供应的主要动脉,分为左右两支供应头部和颈部。
•颞动脉:是颈总动脉的一个分支,主要供应颞窝和颞部。
•颈内动脉:是颈总动脉的另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供应颈部、脑部和眼部。
2. 上肢•锁骨下动脉:起源于锁骨下动脉,主要供应上肢的肌肉和骨骼。
•桡动脉:是上肢主要动脉之一,位于前臂,供应前臂和手部。
•肱动脉:另一支上肢主要动脉,位于上臂,供应上臂和肘关节。
3. 躯干和下肢•胸主动脉:是人体最大的动脉,从心脏发出,分为两支,分别供应上身部位。
•腹主动脉:是胸主动脉延伸下来的一部分,供应腹部和盆腔的内脏器官。
•下肢动脉:主要包括股动脉、膝上动脉、腘动脉和胫后动脉等,供应下肢肌肉和骨骼。
三、主要静脉分支1. 头部和颈部•颈内静脉:是头颈部的主要静脉,将头部和颈部的血液引流回心脏。
•颈外静脉:是面部的主要静脉,将面部的血液引流回心脏。
2. 上肢•上肢静脉:主要包括桡深静脉、尺深静脉和肘后静脉等,将上肢的血液引流回心脏。
3. 躯干和下肢•腔静脉系统:主要包括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将躯干的血液引流回心脏。
•下肢静脉:主要包括股静脉、腘静脉和胫静脉等,将下肢的血液引流回心脏。
四、总结动脉分支和静脉分支共同构成了全身的血液循环系统。
动脉通过输送氧和养分的血液来满足身体各个部位的需要,静脉则负责将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等废弃物输送回心脏进行处理。
全身主要动静脉的分支分布非常复杂,各个部位之间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庞大而精细的血液循环网络。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对全身主要动静脉的分支分布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这不仅有助于医学工作者对血液循环系统的研究,还有助于临床医生对各种病症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