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网 定位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92.50 KB
- 文档页数:3
利用经纬网判断方向例析在地图上判断方向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在一般的地图上,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我们称之为一般定向法;二是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遵循“指向标一般指向北,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东、南、西、北”,我们称之为指向标定向法;三是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遵循“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我们称之为经纬网定向法。
其中,经纬网定向法是地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各类地理考试中频繁出现的考点.经纬网定向法可以分为两类问题,一是利用地理坐标确定一个点在另一个点的相对方向,二是利用运动路线确定由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运动方向。
一、利用地理坐标确定一个点在另一个点的相对方向利用地理坐标确定一个点在另一个点的相对方向可以分为四个基本步骤。
第一,确定地理坐标.(1)读取经纬度数值:在方格状经纬网图中,横向直线或弧线为纬线,纵向直线或弧线为经线;在极地投影经纬网图中,以极点为中心的同心圆为纬线,由极点向四周放射的直线为经线.(2)判断南北纬和东西经:纬度向南增加是南纬,向北增加是北纬;经度向东增加是东经,向西增加是西经。
第二,确定南北方向。
(1)两点同纬:两点均是南纬或均是北纬时,北纬度数越大越在北,南纬度数越大越在南。
(2)两点异纬:一点是南纬另一点是北纬时,北纬在北,南纬在南。
第三,确定东西方向(遵循劣弧定向原则)。
(1)两点同经:两点均是东经或均是西经时,东经度数越大越在东,西经度数越大越在西。
(2)两点异经:一点是东经另一点是西经时,若两点经度和<180º则东经在东、西经在西,若两点经度和>180º则东经在西、西经在东,若两点经度和=180º则无法比较东西。
第四,综合判断方向。
(1)同一经纬线上: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关系。
(2)不同经纬线上:既不在同一经线上、又不在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相对方向是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的综合。
例1:在下面的经纬网中,A点在B点的方向是:( D )A. 东南方B. 东北方C。
用经纬网进行区域的空间定位一、经纬网的区域定位经纬线是高考考查区域地理时最基本的要素,每一条经纬线的数值变化都反映了地理区域的变化。
在复习过程中,总结一些重要经纬线及其所经过的地区,进而以点线带面,掌握整个区域的特征和分布规律。
(一)中国地理的区域定位1.主要经线经过的地形单元(自北向南)80°E经线依次穿过: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西缘、昆仑山脉、青藏高原西部、喜马拉雅山脉90°E经线依次穿过: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东缘、天山山脉、吐鲁番盆地、罗布泊、阿尔金山、柴达木盆地西缘、昆仑山、藏北高原、唐古拉山脉、藏南谷地、喜马拉雅山脉100°E经线依次穿过:内蒙古高原西部、祁连山脉、青海湖、巴颜喀拉山、横断山脉、滇南谷地110°E经线依次穿过:内蒙古高原、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渭河平原、秦岭、陕南谷地、巫山、雪峰山西侧、两广丘陵西侧、雷州半岛、琼州海峡、海南岛120°E经线依次穿过: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渤海、山东丘陵、黄海、太湖平原、浙闽丘陵、台湾岛西侧130°E经线依次穿过:三江平原、长白山2.主要纬线经过的地形单元(自西向东)北回归线穿过:云贵高原南部、两广丘陵、珠江三角洲、台湾海峡、台湾山脉30°N纬线穿过:喜马拉雅山、藏南谷地、横断山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舟山群岛、东海40°N纬线穿过:塔里木盆地、罗布泊、河西走廊、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太行山脉、华北平原、渤海、辽东半岛50°N纬线穿过: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黑龙江3.重要的经纬线交点北回归线和100°E、110°E,120°E的交点分别为:滇南谷地、西江中部平原、台西平原西缘30°N和90°E,100°E,110°E、120°E的交点分别为:藏南谷地北缘、横断山区、巫山以南、钱塘江口西南40°N和80°E,90°E,100°E、110°E,120°E的交点分别为:塔里木盆地西缘、罗布泊、河西走廊北部、鄂尔多斯高原、渤海50°N和120°E的交点为:大兴安岭西北部4.主要地形单元的经纬度范围青藏高原(78°E一103°E,28°N一38°N)内蒙古高原(100°E一120°E,40° N一45° N)黄土高原(105°E一115° E,35° N-40°N)云贵高原(100° E一110° E,23° N一28° N)东北平原(120°E一135°E,40° N一50° N)华北平原(115°E一120° E,33°N一40° N)长江中下游平原(110°E一120°E,28°N一33°“N)塔里木盆地(75°E一90°E,35°“N一43°N)准噶尔盆地(85°E一90°E,43°N一47°N)柴达木盆地(90°E一98°E,36°N一38°N)四川盆地(103°E一108°E,28°N一33°N)(二)世界地理的区域定位1.重要经线穿过的地形单元(自北向南)0°经线依次穿过:大不列颠岛、西欧平原、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阿特拉斯山脉、撤哈拉沙漠、几内亚湾30°E 经线依次穿过:东欧平原、黑海、小亚细亚半岛、地中海、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德拉肯斯山脉60°E 经线依次穿过:乌拉尔山、图兰平原、伊朗高原、阿拉伯海90°E 经线依次穿过:中西伯利亚高原西侧、阿尔泰山、天山、青藏高原、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120°E 经线依次穿过:中西伯利亚高原东侧、大兴安岭、渤海、山东半岛、长江中下游平原、台湾海峡、马来群岛、维多利亚沙漠150°E 经线依次穿过:东西伯利亚山地、日本以东洋面、大分水岭180°经线依次穿过:白令海、太平洋中部、新西兰以东洋面150° W 经线穿过:美国阿拉斯加120° W 经线穿过:北美洲西部科迪勒拉山系90°W 经线依次穿过:哈得孙湾、苏必利尔湖、密西西比河平原、墨西哥湾、中美洲60°W 经线依次穿过:格陵兰岛西侧、拉布拉多半岛、奥里诺科河口以东、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30°W经线依次穿过:格陵兰岛、大西洋中部2.主要纬线穿过的地形单元(自西向东)0°纬线依次穿过:几内亚湾、刚果盆地、东非高原、马来群岛、安第斯山脉、亚马孙平原南回归线依次穿过:纳米布沙摸、南非高原、维多利亚沙漠、大分水岭、安第斯山脉、拉普拉塔平原、巴西高原南部北回归线依次穿过:撒哈拉沙漠、红海、阿拉伯半岛、阿拉伯海、印度半岛、恒河三角洲、我国华南、台湾岛中南部、墨西哥高原40°N纬线依次穿过: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半岛、里海、卡拉库姆沙摸、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本州岛北部、美国西部山地、中部大平原、阿巴拉契亚山脉60°N纬线依次穿过: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波罗的海、东欧平原、乌拉尔山、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阿拉斯加南部、加拿大西部山地、中部大平原、哈得孙湾、拉布拉多半岛北部3.重要经纬线的交点0°纬线与0°,30° E,120° E,60° W的交点分别为:几内亚湾、东非高原、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南回归线与30°E,120°E,150°E,60°W的交点分别为:南非高原东侧、澳大利亚西部高原、大分水岭、拉普拉塔平原北回归线与0°,30°E,60°E,90°E,120°E,90°W的交点分别为:撒哈拉沙漠西部、尼罗河谷西部、阿拉伯海、恒河三角洲、台湾海峡、墨西哥湾40°N纬线和0°,30°E,60°E,90°E,120°E,120°W,90°W的交点分别为:伊比利亚半岛西部、小亚细亚半岛、卡拉库姆沙漠、塔里木盆地东部、渤海北部、密西西比平原北部60°N纬线与30°E,,60°E,90°E,120°E,150°E,180°E,150°W,120°W,90°W的交点分别为:东欧平原、乌拉尔山脉、西西伯利亚平原东部、中西伯利亚高原南部、东西伯利亚山地南部、白令海、阿拉斯加南部、马更些河南部、哈得孙湾4.主要大洲的主体经纬度范围除了要记住这些重要的经纬线的交点外,还需记住一些大陆所跨的主体经纬度范围:如亚洲(50°E——150°E,10°N——70°N)、欧洲(0° E——60°E,40°N——70° N)、非洲(20° W——40°E,30°S——30°N)、大洋洲(110°E——150°E,15°S——35°S)、北美洲(70°W——120°W,30°N——70°N)、南美洲(40°W——80°W,10°N——40°S)。
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的方法经纬网(也称经纬度网格系统)是用于确定地理坐标的一种方法。
它是一个由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的网格系统,用于标识地球表面上任何一个点的位置。
经纬网的基本原理是在地球表面上定义两个相互垂直的线,即经线和纬线。
经线是从南极到北极的虚拟线,垂直于地球赤道,而纬线是与地球赤道平行的虚拟线。
在经纬网上,经线用来表示东西方向(经度),纬线用来表示南北方向(纬度)。
采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的方法有如下几种:1.角度法:角度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通常用来表示一个点的经纬度坐标。
经纬度的单位是度,用来度量一个点相对于地球表面任一参考位置(通常是赤道和本初子午线)的角度。
经度的取值范围是从-180度到+180度,东经为正,西经为负;纬度的取值范围是从-90度到+90度,北纬为正,南纬为负。
2.弧度法:弧度法是用弧度来表示地球上特定点的经纬度坐标。
弧度是一个长度单位,定义为与一个半径为1的圆的弧对应的长度。
在弧度法中,经纬度的单位是弧度,用来度量一个点在地球表面上的弧长。
通过将经纬度的度数值乘以π/180,可以将其转换为弧度。
3.十进制度法:十进制度法是一种表示经纬度坐标的简化形式,将度数坐标用小数形式表示。
在十进制度法中,经度的范围是-180度到+180度,纬度的范围是-90度到+90度。
使用十进制度法,经纬度可以表示为一个小数,小数点后的位数表示精确度。
4. UTM坐标系统:UTM(Universal Transverse Mercator)坐标系统是一种用于平面地理坐标的方法,它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一系列的横向狭长带和纵向列带。
每个带都有一个唯一的带号,并将地球表面视为一个二维平面进行计算,而不考虑地球的曲率。
UTM坐标系统是为测量和导航目的而设计的,因此在一些应用中更常用。
总的来说,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的方法可以通过角度法、弧度法、十进制度法和UTM坐标系统等几种方式来实现。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在不同的应用中选择的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利⽤经纬⽹确定地理坐标的⽅法利⽤经纬⽹确定地理坐标的⽅法⼀、⽅格状经纬⽹1.经线和纬线横线代表纬线,标注的度数为纬度;竖线代表经线,标注的度数为经度。
2.东西经和南北纬度数向上增⼤为北纬,向下增⼤为南纬;度数向左增⼤为西经,向右增⼤为东经。
3.度数的判定在同⼀幅经纬⽹图中,相邻两条纬线之间的纬度间隔,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间隔⼀般都是相等的。
⼆、极地经纬⽹图1.经线和纬线在极地经纬⽹图上,以极点为圆⼼,纬线为同⼼圆,经线是由两极向四周放射出的⼀条条直线。
2.南北纬在极地图上,各点所属的南北纬度由图中极点来确定。
若极点为北极,则以该极点为中⼼的半球范围内,各点纬度均为北纬度;相反,则为南纬度。
3.极点的判读⽅法1)根据圆⼼处的字标“南”或“S”——南极极地图“北”或“N”——北极极地图2)根据地球的⾃转⽅向——北逆南顺3)根据图中标注的经度度数根据沿地球的⾃转⽅向东经增⼤,西经减⼩的规律,判断出顺逆时针,从⽽确定南北极。
4)根据极地附近的海陆分布南极地区分布着南极⼤陆,北极地区分布着北冰洋。
4.东西经以0°经线作起点,与地球⾃转⽅向⼀致(⾃西向东)的0°~180°为东经度;与地球⾃转⽅向相反(⾃东向西)的0°~180°为西经度。
5.度数的判定经度间隔=360°÷经线总数纬度间隔=90°÷纬线数(⼀般不包括极点,有时极圈和回归线除外)如何判断⼀点在东半球还是西半球⼝诀:⼤⼤为西,⼩⼩为东理解:若已知点的经度是东经,就与160°E⽐,⽐160°E⼩,则在东半球,⽐160°E⼤,则在西半球;若已知点的经度是西经,就与20°W⽐,⽐20°W⼤,则在西半球,⽐20°W⼩,则在东半球。
东半球西半球根据两地的经纬度判断⽅向的⽅法⼀、根据两地纬度判断南北⽅向1.若均为北纬,纬度数值⼤的位置偏北,数值⼩的偏南;2.若均为南纬,纬度数值⼤的位置偏南,数值⼩的偏北;3.⼀个南纬,⼀个北纬,北纬的地点位置偏北,南纬的地点位置偏南。
区域定位——经纬网定位(非权威整理,欢迎指正)经纬网定位,分为两个阶段:识图和记图。
1、识图。
①准备一幅比较详细的世界地图(标有重要的经纬线——如纬线间隔15°,经线间隔20°;标有重要的地理单元名称——如世界主要的平原,高原,山脉,盆地,运河,河流,湖泊,海洋,海湾,海峡,半岛,岛屿);②认识地理单元名称。
注意:一定沿某条纬线或者某条经线,找这条线附近重要的地理单元名称。
具体又分两种方式:第一种,先分别认识各大洲沿经纬线重要的地理单元名称,后沿经纬线把各大洲的重要地理单元名称串联起来;第二种,直接沿经纬线认识全球的重要地理单元名称。
(个人建议:有一定地图基础的选取第二种方式,大多数同学应选取第一种方式。
)说明:A、读图的时间控制在每天10-20分钟为宜,不宜过多。
B、初次读图时,尽量选取特别重要的地理单元,不可太细。
C、分3-5天熟悉各州经纬网经过的重要地理单元;在此基础上,沿经纬线熟悉全球地理的地理单元,在头脑中开始形成一幅世界地图。
2、记图。
对地图有一定认识之后,就可以开始记图了。
记图的方法归纳如下:①准备一幅比较详细的世界地图和一幅只有经纬线的空白世界地图(如气候分布图,既有主要的经纬线,又可以利用气候分布作为隐形提示)②先看详细的世界地图熟悉全球各经纬线经过的地理单元,再利用空白世界地图进行回忆记忆。
前几次可以只记2-3条纬线或者经线,记完全球经纬网之后,再增加每天记忆的经纬线条数。
③熟悉的过程中,留意经纬线经过地区的轮廓。
④找控制点法。
需要一张完全空白的世界地图。
当熟悉了全球的经纬网之后,选取一些重要的控制点帮助记忆。
控制点一般选取较易识别的地理单元,如:河口、湖泊、海湾、海峡、运河、半岛、岛屿等。
选好控制点后,直接在空白图上画出经纬线,说出或者写出相应的地理单元名称。
到此,基本能在头脑中形成一幅清晰的世界地图了。
后续阶段可以自行增加实际解题中出现频繁的经纬线进行记忆,如: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40°N等。
高考地理数理(经纬网)位置定位方法学法指导不分版本江西缪才妹地理事物的分布总是依存在一定的空间之上,其发生、发展也是要以一定的空间、区域为依托,只有掌握了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才能建立明晰的地理空间概念,也是地理思维的必要条件。
地理位置是中国和世界地地理理学习的主要课题,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有其特定的地理空间位置,它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总是同它周围的位置产生密切的联系。
要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特征,首先要了解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是反映地理事物同周围地理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①数理地理位置(即经纬度位置);②自然地理位置,即海陆位置、地形位置、气候位置、以及河湖、海岸线等轮廓位置;③政治地理位置,包括邻国、邻省、邻区位置和军事位置等,在地缘政治分析很有意义;④经济地理位置,包括经济区划位置、资源位置、和交通位置等。
地理空间定位的主要目的是进行地理区域的认识,区域地理环境的特点也是高考地理的重要课题,地理事物诸要素和经济部门在一地区的特殊结合,形成了一地区与其它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区域特点。
高考地理复习要求我们善于辨别地理的区域差异,掌握地理区域的区域特征,以便因地制宜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应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去认识地理事物,反之任何一道地理试题均应先明确其地理位置。
方能准确地进行地理事物分布、特点、成因和影响力的判断。
地理学科中的地域差异的观点、因地制宜的观点形成的前题是记住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地域分布,这是高考地理列居第一位的能力要求。
地理图表有很强的兼容性和覆盖面,利用图表提供背景材料是地理高考题常用手法,是高考命题中不变的主题,是地理题的特色和昧力所在,是高考题理想的切入口,也是考查学生观察、判断、分析等综合能力的理想工具。
高考地理题中地理事物分布区域的判断大多在地图上进行,应养成“左图右书”,“文图转换”“数文转换”和“图文转换”的地理学习习惯,善于借助地图进行形象思维分析、判断。
地图的空间定位是考生解题的第一道门槛,也是文综的门槛,越过门槛,等同于“登堂入室”,高考试题将为你所左右,该题得分率一般都在80分以上,故提高地理区域的定位判断能力是提高高考地理试题成绩的关键。
经纬网的运用一、常见经纬网的判读.二、经纬网的应用(一)定“方向”1、基本规律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度确定东西位置,纬度确定南北位置。
2.在用经纬网确定两点相互方位①位于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的关系,②位于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的关系。
3、判定东西方向的规则——劣弧定向法⑴.用“劣弧法”判断东西方位的基本方法是:①两地同在东经度,经度数值大的在东面;②两地同在西经度,经度数值大的在西面;③两地分别为东西经度,若两地经度和小于180°,东经度的地点在东面若两地经度和大于180°,东经度的地点在西面;若两地经度和等于180°,则无法比较东西方位。
(2)在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判断东西方位的最简捷方法是:在相比较的两地之间的劣弧段画地球自转方向箭头,箭尾为西,箭头为东。
4、判断南北方位(1)方法:若两地同为北纬度,则纬度数大的在北;若两地同为南纬度,则纬度数大的在南;若纬度一北一南,则北纬度在北,南纬度在南。
(2)在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判断南北方位的最简捷方法是:靠近北极点在北,靠近南极点在南。
★随堂巩固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B、C三点的经纬度:A()B()C()2.A点在北极的方,B点在北极下图为局部区域经纬网图,读图回答问题。
3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均位于中纬度 B.③④两地均位于东经度C.①地位于a区域的东南方向 D.④地位于②地的西北方向4根据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同位于西半球、北半球的是 ( ) A.①与② B.③与④ C.②与③ D.①与④5.(02全国文综)下列四幅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为海洋,PQ为陆地。
读图判断PQ 线位于:A.北半球,东半球B. 南半球,西半球C. 北半球,西半球D. 南半球,东半球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
空间定位训练经纬网定位法(绝对定位法).主要经纬线及附近的地理事物(1)主要经线及附近的地理事物0º经线:穿过欧洲和非洲西部。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伦敦、巴黎(Oº经线东侧)、地中海、撒哈拉沙漠、几内亚湾等。
东经30º:穿过欧洲中部、非洲东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摩尔曼斯克(30ºE东侧)、莫斯科(30ºE东侧)、东欧平原和波德平原交界处、黑海、小亚细亚半岛(西侧)、地中海、开罗、尼罗河、东非高原(西侧)、南非高原(东侧)等。
东经60º:穿过亚洲西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乌拉尔山脉、咸海、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岛(东侧)、阿拉伯海等。
东经90º:穿过亚洲中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叶尼塞河(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中西伯利亚高原界河)、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拉萨(东经90º东侧)、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等。
东经120º:穿过亚洲东部和澳大利亚西侧。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勒拿河(东侧)、大兴安岭(东侧)、北京(西侧)、上海(东侧)、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澳大利亚西部。
东经150º:穿过亚洲、澳大利亚东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东西伯利亚山地、千岛群岛、大分水岭、悉尼(东侧)、堪培拉(西侧)等。
180º:穿过太平洋中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白令海、阿留申群岛、图瓦卢群岛、斐济群岛,新西兰等。
西经30º:穿过大西洋中部。
西经60º:穿过北美洲东部、南美洲中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纽芬兰岛(西部)、加勒比海(东部)、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南极半岛。
西经90º:穿过北美洲中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密西西比河、墨西哥湾、中美洲。
西经120º:穿过北美洲西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落基山。
西经150º:穿过美国的阿拉斯加州中部、夏威夷群岛东部。
(2)主要纬线及附近的地理事物赤道:穿过非洲中部、东南亚、南美洲北部。
经纬网定位方法
(三定:定位置、定方向、定距离)
(一)定位置(利用经纬网)
①判断经纬线;方格状经纬网图上
横线为纬线,竖线为经线;极地为中心
俯视图,极点为圆心,纬线为同心圆,经
线是由极点向四周的放射线.
②判断经纬度:方格状经纬网图中
标注的纬度数值由南向北增大的为北
纬度,由北向南增大的南纬度;
无论是侧视图还是极地俯视图,由西向东(沿地球自转方向)增大的为东经度,由西向东(沿地球自转方向)减小的为西经度;
南北纬判断:极地俯视图,中心为北极点,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均为北半球,半球范围内各点均为北纬度;中心为南极点,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均为南半球,半球范围内各点均为南纬度;
③极点的判断:
(1)根据圆心注记:标注”北”或”N”为北极
(2)根据自转方向:顺时针为北半球,逆时针为南半球
(3)经度变化规律:首先东经度增大的方向或者西经度减小的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然后根据”北顺南逆”原则可判断;
(4)根据极地附近海陆分布:海洋为北极,陆地为南极(逗号形状)
(5)根据极地光照图(晨昏线图):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夏半年)北极附近出现极昼;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冬半年)南极附近出现极昼;
(二)定方向--利用经纬网判断地图上的方向
(1)经纬网上经度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①同一经线上的两点方向为正南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方向;
②若两点不在同一经线上也不在同一纬线上,既要判断两点的南北方向,又要判断两点的东西方向,判断过程分两步走:
第一步:根据纬度变化(北纬度增大的方向往北,南纬度增大的方向往南),北纬度地点在南纬度的北侧;
第二部:判断东西方向,东西方向只有相对.
沿着地球自转方向,经度差小于180°(劣弧、小于半球)情况下,位置偏东的地点在东,位置偏西的点在西;两地同在东经度,度数大的在东,度数小的在西;同在西经度,度数大的在西,度数小的在东;
③地球上任意两点间最短航行路线的判断:地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为球面上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长;
(1)特殊大圆;赤道、晨昏线、经线圈,其最近航线就是沿着这些大圆走劣弧;
(2)同时位于北半球或南半球的两点,一般先向高纬度走,然后再向低纬度走;
分别位于南半球和北半球的两地则按照沿着过大圆的劣弧方向走即可;
(三)定距离(利用经线\纬线长度)
①两点位同一经度:长度=同一经线上两点的纬度差×111 KM;
②两点位于同一纬度:长度=同一纬线上两点的经度差×111×cosØ KM; Ø为当地所在纬度
③两地经度和纬度均不同,可想假设两地经度相同或纬度相同,再用数学上的勾股定理进行计算(考试一般忽略经度差或者忽略纬度差,根据①和②计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