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欧盟添加剂限量标准

欧盟添加剂限量标准

欧盟添加剂限量标准
欧盟添加剂限量标准

No L61/1

欧盟议会和理事会指令95/2/EC

1995年2月20

除了色素和甜味剂的食品添加剂

欧盟议会和理事会

考虑到欧盟缔结的条约,尤其是第100a条,

考虑到委员会的提议,

考虑到经济和社会委员会的提议,

根据条约第189b制定的程序进行,

考虑到1998年12月21理事会指令89/107/EEC,成员国关于为人类消费而在食品中授权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近似法律,尤其是第3(2)条,

鉴于国家之间关于防腐剂、抗氧化剂和其它添加剂和它们的使用条件的不同,鉴于这可能造成不公平的竞争。

鉴于主要考虑这些食品添加剂和它们的使用条件应当必须保护消费者的规定,

鉴于普遍公认未加工的食品和某些其它食品应当远离食品添加剂,

鉴于考虑到最近关于这些物质的科学和毒理学信息,一些仅允许用于某些食品和在某些条件下使用,

鉴于必须制定严格的制度在婴儿配方、成长配方及断奶食品中使用食品添加剂,象在1989年3月3日理事会指令89/398/EEC中提到的,有关成员国用于特殊营养使用的食品的相近法律,尤其是第4(1)(e),

鉴于本指令不影响涉及甜味剂和色素的规定,

鉴于依据1991年7月15日理事会指令91/414/EEC涉及的植物保护产品投放市场,依据

1990年11月27日理事会指令90/642/EEC附的在某些植物原始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最高标准,包括水果和蔬菜,属于此种类的物质暂时包括在本指令中,

鉴于向食品科学委员会咨询有关那些物质不是联盟规定的科目,

鉴于当决定一个特殊的食品属于食物的某个种类,最好跟随向食品标准委员会咨询的程序,鉴于除色素和甜味剂外的食品添加剂的现存纯标准和那些没有纯标准存在的的新规范的修改将采纳指令89/107/EEC第11条规定的相应程序,

鉴于食品科学委员会还没有提出关于面粉处理剂的的建议,鉴于那些试剂将在一个单独的指令中规定,

鉴于本指令取代指令64/54/EEC、70/357/EEC、74/329/EEC和83/463/EEC,鉴于那些指令特此废除,

兹采纳如下指令:

第1条

1.本指令是一个构成综合指令的特定的指令,在89/107/EEC指令的第3条的内涵之内,适用于除色素和甜味剂和面粉处理剂外的添加剂。

2.只有那些满足食品科学委员会规定要求的添加剂才可以用于食品中。

3.对本指令来说:

(a).“防腐剂”是那些使食品避免由微生物引起的败坏从而延长食品货架期的物质。(b)“抗氧化剂”是那些使食品避免由氧化剂引起的败坏从而延长食品货架期的物质,例如脂肪的哈败和颜色的改变。

(c)“载体”,包括溶剂载体,是为便于分发、运用或使用,用于溶解、稀释、驱散或者其它的从物理上改变一个食品添加剂的物质,没有转变的它们技术性能(没有对它们施加任何技术上的影响)。

(d)“酸”是增加食品酸度和/或赋予汤的风味的物质。

(e)“酸度调节剂”是转变和控制食品的酸度或碱度。

(f)“抗粘结剂”是降低单个颗粒的食品互相粘结的物质。

(g)“抗发泡剂”是阻止或降低发泡的物质。

(h)

(i)“乳化剂”是使两个或者多个不融和的相位形成或保持同质的混合物的物质,如食品中的水和油。

(j)“乳化用盐”是使奶酪中的蛋白质转变成分散的形式,致使脂肪和其它成分同质分布的物质。

(k)“固化剂”是使/或保持水果和蔬菜的组织坚固和变硬,或者以凝胶剂作用而产生或加强凝胶的物质。

(l)“风味增强剂”是增强食品的现有味道和/或香味的物质。

(m)“发泡剂”是使液体和固体食品中的气相形成同质散布的物质。

(n)“凝胶剂”是使食品通过形成凝胶体而具有结构。

(o)“上光剂”包括润滑剂,适用于食品的外部表面,给予食品以光泽的外观或提供保护层的物质。

(p)“保湿剂”是防止大气的影响使食品干燥,而使食品具有较低的湿度的物质,或者促进粉剂在水中溶解的物质。

(q)“改良淀粉”是经一种或多种化学处理的可食淀粉,它们可能是经物理或酶处理,或者经酸化、碱化、稀释或漂白。

(r)“包装气体”是在食品包装之前、包装之中或包装之后已输入包装中的非空气的气体。

(s)“压缩到瓶中的气体”是从包装中喷射出食品的非空气的气体。

(t)“膨松剂”是释放气体,从而增加生面团或面糊的体积的物质或混合物。

(u)“螯合剂”是形成金属离了化合物的物质。

(v)“稳定剂”是保持食品的物理化学形态的物质;稳定剂包括能使两个或多个不相融合的物质在食品中同质分散的物质,还包括稳定、保持或强化食品现有颜色的物质。(w)“增稠剂”增加食品的粘性的物质。

4.面粉处理剂,除乳化剂外,是添加于面粉或面团中以改良其烘焙质量的物质。

5.对本指令来说,下列不作为食品添加剂:

(a)按80/778/EEC(1)指令用于处理饮用水的物质。

(b)含有胶质的物质,得自干燥苹果果渣或柑桔属水果的果皮,或者二者的混合物,经酸稀释而部分与钠或钾盐中和的作用。

(c)口香糖主要成分。

(d)白色或黄色糊精,经烘烤或糊化的淀粉,经酸化或碱化处理的淀粉,经物理改良的淀粉和经淀粉酶处理的淀粉。

(e)铵化氯化物。

(f)血浆,可食凝胶,蛋白质的水解产物和它们的盐,奶蛋白和面筋。

(g)除谷氨酸、氨基乙酸、半胱氨酸、胱氨酸和它们的盐外的氨基酸和它们的盐,和没有添加功能的氨基酸。

(h)酪蛋白酸和酪蛋白。

(i)菊粉。

第2条

1.只有在附录Ⅰ、Ⅲ、Ⅳ和Ⅴ中的物质才可以为第1(3)第中的目的而用于食品中。

2.遵循“量子及格”的原理,在附录Ⅰ列出的添加剂,才允许为第1(3)条的提及的目

的而用于食品中,除那些在附录Ⅱ中列出的食品之外。

3.除了特殊的规定外,第2段不适用于:

(a)—未被加工的食品,

—在指令74/409/EEC(2)定义的蜂蜜,

—未经乳化的动物或植物油或脂肪,

—黄油,

—经巴氏灭菌和消毒(包括UHT消毒)的奶和奶酪(包括脱脂奶,普通奶和半脱脂奶),

—未加调味的、发酵的牛奶产品,

—在指令80/777/EEC(3)中定义的自然矿物水和天然泉水,

—咖啡(包括调味的速溶咖啡)和提取咖啡,

—未调味的叶茶,

—在指令73/437/EEC(4)中定义的糖,

—干面食,

—自然的、未调味的酪乳(包括消毒的酪乳),

在本指令的含义中,“未被加工的”意思是未经过任何处理,导致食品的原料形态的实质上的变化,然而,食品可能经以下处理,例如,分割、分成部分的、切断的、去骨的、切碎、去皮、削、剥皮、磨碎、切、清理、修整、深冷冻、冷冻、冷藏、粉碎或剥皮,包装或未包装。

(b)在指令89/398/EEC提及的婴儿和幼儿食品,包括健康不良的婴儿和幼儿的食品,这些食品是属于附录Ⅵ中规定的范围。

(c)附录Ⅱ中列出的食品,可能含有在此附录提及的那些添加剂和在附录Ⅲ和Ⅳ中和在

特定的条件下提及的添加剂。

4.在附录Ⅲ和Ⅳ中列出的添加剂仅可以用于在附录中提及的和及其特定的条件下的食品中。

5.只有在附录Ⅴ中列出的那些添加剂才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的载体或者是载体溶液,必须在其特定条件下使用。

6.本指令的规定还应适用于相应的食品,遵照指令89/398/EEC的特殊营养的目的。

7.除非特殊说明,在附录中涉及的最高标准是指市场上的食品。

8.在本指令的附录中,“量子及格”意思是没有指定最高标准,然而,添加剂应遵照良好操作规范,在非最高标准上使用,以达到欲期目的,并不能误导消费者。

第3条

1.食品中存在食品添加剂是允许的:

—除第2(3)条提及的混合食品,食品添加剂允许是混合食品的一个成分。

—如果食品仅仅用于混合食品,遵照本指令的规定。

2.第一段不适用于婴儿配方、幼儿配方和断奶配方,如指令89/398/EEC中提及的,除非特殊的规定。

第4条

本指令的应用,对允许附录中列出的添加剂作为甜味剂和色素在食品中使用的特定的指令不产生任何影响。

第5条

必要时,可以根据本指令第6条规定的程序作如下决定:

—不管一个特别的食品在本指令被采纳时有没有分类,都属于在第2条或在任何一个附录之一涉及的食品种类。

—不管在附录中和在公认的“量子及格”中列出的食品添加剂,遵照在第2条涉及的标准使用。

—不管一个物质是否在第1条中的食品添加剂。

第6条

1.以下在本指令规定的程序中,委员会(committee)应当是由食品标准委员会援助、在指令69/414/EEC(1)下建立的,在下文中称为委员会。

2.委员会主席应主动或应成员国的要求向委员会提交问题。

3.委员会代表应向委员会提交所采取的措施,委员会应在有限的时间内发表对草稿的意见,主席可以依照紧急事件对时间进行规定。

4.(a)如果拟议的措施符合委员会的建议,委员会应采纳。

(b)如果经拟议的措施不符合委员会建议,或者没有提交建议,委员会(commission)应毫不迟疑地对所采取的措施向理事会提交建议,理事会应按特定多数的原则采取行动。

如果向理事会推荐期满三个月内,理事会没有采取行动,建议的措施应被委员会(commission)采纳。

第7条

在本指令生效的三年内,成员国应建立体系监控食品添加剂的消费和使用,并向委员会(commission)报告他们的决定。

在本指令生效的五年内,委员会应向欧盟议会和理事会汇报,关于食品添加剂行情、使用标准和消费的变化。

依据指令89/107/EEC附录Ⅱ第4点的综合标准,在本指令生效的五年内,委员会应对在本指令中涉及的使用条件、必要时的修改计划进行检查。

第8条

1.指令64/54/EEC、70/329/EEC和83/463/EEC因此废除。

2.这些被废除的指令和它们中涉及的某些食品添加剂的纯标准,今后应作为本指令的参考资料进行分析。

第9条

成员国遵守本指令实施法律、法规和行政规定不晚于1996年9月25日,以达到:—允许最迟1996年9月25日时,交易和使用符合本指令的产品。

—禁止最迟1997年5月25日,交易和使用不符合本指令的产品,在此日期之前投入市场的或贴标签的不符合本指令的产品,可以进行交易直到存货用尽。

他们应立刻将其通知委员会。

当成员国采纳这些措施时,他们应在本指令随附一个参考资料,或者应在其官方出版物时伴随一个这样的参考资料,使用这个参考资料的方法应由成员国规定。

第10条

本指令应在欧盟官方杂志出版的第7天生效。

第11条

本指令送交各成员国。

1995年2月20日布鲁塞尔。

欧盟议会主席欧盟理事会主席

K.HANSCH J.PUECH

附录Ⅰ

普遍允许用于食品的不属于第2(3)条的食品添加剂.

注解:

1.下列表中的物质可以添加于所有的食品,除非那些遵循“量子及格”的原料,在第2(3)

农残限定2006年欧盟版本C_17_normativa_1773_allegato

Ministero della Salute DIPARTIMENTO PER LA SANITà PUBBLICA VETERINARIA, LA NUTRIZIONE E LA SICUREZZA DEGLI ALIMENTI DIREZIONE GENERALE DELLA SICUREZZA DEGLI ALIMENTI E DELLA NUTRIZIONE DECRETO Prodotti fitosanitari: recepimento della direttiva 2006/62/CE della Commissione del 12 luglio 2006, della direttiva 2007/55/CE della Commissione del 17 settembre 2007, della direttiva 2007/62/CE della Commissione del 4 ottobre 2007 e aggiornamento del decreto del Ministro della salute 27 agosto 2004 concernente i limiti massimi di residui delle sostanze attive nei prodotti destinati all’alimentazione. Sedicesima modifica. IL MINISTRO DELLA SALUTE Visti gli articoli 5, lettera h), e 6, della legge 30 aprile 1962, n. 283, successivamente modificata con legge 26 febbraio 1963, n. 441; Visto l'articolo 19 del decreto legislativo 17 marzo 1995, n. 194, che prevede l'adozione con decreto del Ministro della salute di limiti massimi di residui di sostanze attive dei prodotti fitosanitari; Visto l'articolo 34 del decreto del Presidente della Repubblica 23 aprile 2001, n. 290, relativo ai residui ed intervalli di carenza; Visto il decreto del Ministro della salute 27 agosto 2004 “Prodotti fitosanitari: limiti massimi di residui della sostanze attive nei prodotti destinati all’alimentazione” (pubblicato nella Gazzetta Ufficiale – Serie generale n. 292 del 14 dicembre 2004, supplemento ordinario n. 179), modificato dal decreto del Ministro della salute 17 novembre 2004 (pubblicato nella Gazzetta Ufficiale n. 30 del 7 febbraio 2005), dal decreto del Ministro della salute 4 marzo 2005 (pubblicato nella Gazzetta Ufficiale n. 121 del 26 maggio 2005), dal decreto del Ministro della salute 13 maggio 2005 (pubblicato nella Gazzetta Ufficiale n. 184 del 9 agosto 2005), dal decreto del Ministro della salute 15 novembre 2005 (pubblicato nella Gazzetta Ufficiale n. 28 del 3 febbraio 2006), dal decreto del Ministro della salute 19 aprile 2006 (pubblicato nella Gazzetta Ufficiale n. 162 del 14 luglio 2006), dal decreto del Ministro della salute 20 aprile 2006 (pubblicato nella Gazzetta Ufficiale n. 161 del 13 luglio 2006), dal decreto del Ministro della salute 23 giugno 2006 (pubblicato nella Gazzetta Ufficiale n. 204 del 2 settembre 2006), dal decreto del Ministro della salute 3 ottobre 2006 (pubblicato nella Gazzetta Ufficiale n. 282 del 4 dicembre 2006), dal decreto del Ministro della salute 26 febbraio 2007 (pubblicato nella Gazzetta Ufficiale n. 102 del 4 maggio 2007); dal decreto del Ministro della salute 13 giugno 2007 (pubblicato nella Gazzetta Ufficiale n. 199 del 28 agosto 2007); dal decreto del Ministro della salute 13 giugno 2007 (pubblicato nella Gazzetta Ufficiale n. 200 del 29 agosto 2007); dal decreto del Ministro della salute 13 giugno 2007 (pubblicato nella

食品添加剂欧盟编码纯中文版

食品添加剂欧盟编码中文版 E 数字 为数学常数看见: E (数学常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 数字是简易格式定义为食品添加剂和通常被发现在食物标签。' E ' 前缀表明添加剂是批准用于欧共体。 E 被编号的添加剂的加法对食品是持续的健康忧虑的问题许多年。许多这样添加剂应该与混乱连接包括过敏、紧张的疾病、肠混乱、癌症、心脏病和关节炎。在最近岁月许多这些添加剂也许是基因上修改过的进一步关心提出了(GM) 起源。一些E 被编号的添加剂也许并且认为是不合适的为halal, 素食主义者或素食主义者饮食。 ("E605" 不是E 数字; 它代表对硫酮, 非常致死的杀虫药。这明显地不是食品添加剂; "E" 在这种情况下代表为Entwicklungsnummer (德语为发展数字), 不是欧洲。) 参见: 食品添加剂名单, 有机食物 简称被利用在这项条款里 ? 同水准- 可能的过敏反应 ? LGM - 可能是从基因上修改过的有机体 ? AO - 动物起源 E100-e199 ? E100 姜黄素, 姜黄着色 ? E101 核黄素(维生素B2), 以前叫做lactoflavin (维生素G) 着色LGM ? E101a 核黄素5' 磷酸盐着色LGM ? E102 酒石磺, FD&C 黄色5 上色同水准 ? E103 Chrysoine 间苯二酚着色 ?E104 喹啉黄色着色同水准 ? E105 斋戒黄色AB 着色 ? E106 核黄素5 钠磷酸盐着色 ? E107 黄色2G 着色同水准 ? E110 日落黄色FCF, 橙黄色S, FD&C 黄色6 上色同水准 ? E111 橙色GGN 着色 ? E120 胭脂红, Carminic 酸, Carmines, 自然红色4 上色同水准AO ? E121 苔红素, 石蕊地衣着色 ? E122 Carmoisine, Azorubine 着色同水准 ? E123 白苋, FD&C 红色2 上色同水准 ? E124 Ponceau 4R, 胭脂红红色A, 精采猩红色4R 着色同水准 ? E125 猩红色GN 着色 ? E126 Ponceau 6R 着色 ? E127 赤藓红, FD&C 红色3 上色同水准 ? E128 红色2G 着色同水准 ? E129 Allura 红色AC, FD&C 红色40 上色同水准 ? E130 Indanthrene 蓝色RS 着色 ? E131 专利蓝色V 着色同水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将于5月24日起正式实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规定,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已于2014年12月24日发布,并将于今年5月24日起正式实施。现将与豆制品生产相关的内容摘录如下,敬请各豆制品企业及相关单位关注。 豆制品中可用食品添加剂 一、所有豆类制品

添加剂名称功能最大使用量 (g/kg) 备注CNS号INS号 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吐温20)乳化剂,消泡剂,稳定剂0.05 以每千克黄豆的使用 量计 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吐温40)乳化剂,消泡剂,稳定剂0.05 以每千克黄豆的使用 量计 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吐温60)乳化剂,消泡剂,稳定剂0.05 以每千克黄豆的使用 量计 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 (吐温80)乳化剂,消泡剂,稳定剂0.05 以每千克黄豆的使用 量计 硫酸钙稳定剂和凝固剂,增稠剂, 酸度调节剂 按生产需要适 量使用 硫酸铝钾(钾明矾),硫酸铝 铵(铵明矾)膨松剂,稳定剂 按生产需要适 量使用 铝的残留量≤ 100mg/kg(干样品,以 铝计) 06.004;06.005 522;523 氯化钙稳定剂和凝固剂,增稠剂按生产需要适 量使用 18.002 509 氯化镁稳定剂和凝固剂按生产需要适 量使用 18.003 511 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司盘 20)乳化剂 1.6 以每千克黄豆的使用 量计 10.024 493 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司盘 40)乳化剂 1.6 以每千克黄豆的使用 量计 10.008 495 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司盘 60)乳化剂 1.6 以每千克黄豆的使用 量计 10.003 491 山梨醇酐叁硬脂酸酯(司盘 65)乳化剂 1.6 以每千克黄豆的使用 量计 10.004 492 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司盘80)乳化剂 1.6 以每千克黄豆的使用 量计 10.005 494 谷氨酰胺转氨酶稳定剂和凝固剂0.25 18.013 二氧化硅抗结剂0.025 复配消泡剂用 山梨糖醇及山梨糖醇液甜味剂、膨松剂、乳化剂、 水分保持剂、稳定剂、增 稠剂 按生产需要适 量使用 麦芽糖醇和麦芽糖醇液甜味剂,乳化剂,稳定剂, 增稠剂,水分保持剂,膨 松剂 按生产需要适 量使用 丙酸及其钠盐、钙盐防腐剂 2.5 以丙酸计17.029;17.006; 17.005 280; 281;282

欧盟《食品添加剂标准》

EN Consolidated TEXT produced by the CONSLEG system of the 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CONSLEG:1995L0002—29/01/2004 Number of pages:53 < 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This document is meant purely as a documentation tool and the institutions do not assume any liability for its contents ?B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COUNCIL DIRECTIVE No95/2/EC of20February1995 on food additives other than colours and sweeteners (OJ L61,18.3.1995,p.1) Amended by: Official Journal No page date ?M1Directive96/85/EC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19 L86428.3.1997 December1996 ?M2Directive98/72/EC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15 L29518 4.11.1998 October1998 ?M3Directive2001/5/EC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L555924.2.2001 12February2001 ?M4Directive2003/52/EC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L1782317.7.2003 18June2003 ?M5Regulation(EC)No1882/2003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L284131.10.2003 Council of29September2003 ?M6Directive2003/114/EC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L245829.1.2004 22December2003 Corrected by: ?C1Corrigendum,OJ L248,14.10.1995,p.60(95/2/EC)

食品添加剂欧盟编码纯英文版

食品添加剂欧盟编码 ?E100 Curcumin ?E101 (i) Riboflavin (ii) Riboflavin-5'-phosphate ?E102 Tartrazine ?E104 Quinoline Yellow ?E110 Sunset Yellow FCF, Orange Yellow S ?E120 Cochineal, Carminic acid, Carmines ?E122 Azorubine, Carmoisine ?E123 Amaranth ?E124 Ponceau 4R, Cochineal Red A ?E127 Erythrosine ?E128 Red 2G ?E129 Allura Red AC ?E131 Patent Blue V ?E132 Indigotine, Indigo carmine ?E133 Brilliant Blue FCF ?E140 Chlorophylis and Chlorophyllins: (i) Chlorophylls (ii) Chlorophyllins ?E141 Copper complexes of chlorophylls and chlorophyllins (i) Copper complexes of chlorophylls (ii) Copper complexes of chlorophyllins ?E142 Greens S

?E150a Plain caramel ?E150b Caustic sulphite caramel ?E150c Ammonia caramel ?E150d Sulphite ammonia caramel ?E151 Brilliant Black BN, Black PN ?E153 Vegetable carbon ?E154 Brown FK ?E155 Brown HT ?E160a Carotenes: (i) Mixed carotenes (ii) Beta-carotene ?E160b Annatto, bixin, norbixin ?E160c Paprika extract, capsanthin, capsorubin ?E160d Lycopene ?E160e Beta-apo-8'-carotenal (C 30) ?E160f Ethyl ester of beta-apo-8'-carotenic acid (C 30) ?E161b Lutein ?E161g Canthaxanthin ?E162 Beetroot Red, betanin ?E163 Anthocyanins ?E170 Calcium carbonates ?E171 Titanium dioxide ?E172 Iron oxides and hydroxides ?E173 Aluminium

《有色金属标准》各国重金属和农残限量和标准

部分国家、地区草药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汇总 甘草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 铅、镉、砷、汞、铜含量限定如下:铅不得过百万分之五,镉不得过千万分之三,砷不得过百万分之二,汞不得过千万分之二,铜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有机氯农药残留量: 六六六(总BHC)不得过千万分之二,滴滴涕(总DDT)不得过千万分之二,五氯硝基苯(PCNB)不得过千万分之一。 黄芪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 铅、镉、砷、汞、铜含量限定如下:铅不得过百万分之五,镉不得过千万分之三,砷不得过百万分之二,汞不得过千万分之二,铜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有机氯农药残留量: 六六六(总BHC)不得过千万分之二,滴滴涕(总DDT)不得过千万分之二,五氯硝基苯(PCNB)不得过千万分之一。 丹参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 铅、镉、砷、汞、铜含量限定如下:铅不得过百万分之五,镉不得过千万分之三,砷不得过百万分之二,汞不得过千万分之二,铜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白芍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 铅、镉、砷、汞、铜含量限定如下:铅不得过百万分之五,镉不得过千万分之三,砷不得过百万分之二,汞不得过千万分之二,铜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西洋参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 铅、镉、砷、汞、铜含量限定如下:铅不得过百万分之五,镉不得过千万分之三,砷不得过百万分之二,汞不得过千万分之二,铜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金银花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 铅、镉、砷、汞、铜含量限定如下:铅不得过百万分之五,镉不得过千万分之三,砷不得过百万分之二,汞不得过千万分之二,铜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石膏 重金属: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含砷量不得过百万分之二。 煅石膏 重金属: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食品添加剂的监管与相关知识

食品添加剂监管及相关知识 一、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食品产品中添加和使用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加工生产的需要,对于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保证食品供应,繁荣食品市场,满足人们对食品营养、质量以及色、香、味的追求,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现代食品工业不能没有食品添加剂。 据行业协会统计,2010年全国食品添加剂产量在710万吨左右,同比增长约11%,产品销售额约720亿元,同比增长12.5%,出口创汇约32亿美元。 二、国内外食品添加剂管理情况 目前,国内外均允许使用食品添加剂,建立了食品添加剂监督管理和安全性评价法规制度,规范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和使用管理。我国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和其他发达国家的管理措施基本一致,有一套完善的食品添加剂监督管理和安全性评价制度。列入我国国家标准的食品添加剂,均进行了安全性评价,并经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食品添加剂分委会严格审查,公开向社会及各有关部门征求意见,确保其技术必要性和安全性。 三、关于食品添加剂监管职责分工

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和部门职责分工,卫生部负责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和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质检总局负责食品添加剂生产和食品生产企业使用食品添加剂监管;工商部门负责依法加强流通环节食品添加剂质量监管;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餐饮服务环节使用食品添加剂监管:农业部门负责农产品生产环节监管工作:商务部门负责生猪屠宰监管工作:工信部门负责食品添加剂行业管理、制定产业政策和指导生产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各部门监管职责明确。 四、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的主要监管制度 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加强食品添加剂的监管,按照《关于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卫监督发〔2009〕89号)和《关于切实加强食品调味料和食品添加剂监督管理的紧急通知》(卫监督发〔2011〕5号)的要求,各部门积极完善食品添加剂相关监管制度。 在安全性评价和标准方面,制定了《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申报与受理规定》、《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 在生产环节,制定了《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审查通则》。 在流通环节,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整顿流通环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对流通环节食品用香精经营者进行市场检查的紧急通知》。 在餐饮服务环节,出台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各国食品中允许使用的色素

1、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 合成色素(5种):赤藓红、坚牢绿FCF(143)、亮蓝FCF(133)和日落黄FCF(110)、胭脂红4R(胭脂红A)(124)。 天然及其他色素:叶绿素(140)、甜菜红(162)、叶绿素和叶绿酸,铜络合物(叶绿素铜络盐141(i)叶绿素铜络合物,钠和钾盐141(ii))、胭脂树提取物,以红木素计160b(i)、、胭脂虫红(120)、焦糖色I-普通法(150a)、焦糖色III-氨法(150c)、焦糖色IV-亚硫酸氨法(150d)、核黄素(核黄素,合成101(i)、核黄素5’—磷酸钠101(ii);核黄素(Bacillussubtilis)101(iii))、氧化铁(氧化铁黑172(i);氧化铁红172(ii);;氧化铁黄172(iii))、β-胡萝卜素。 2、美国 需要产品证书的着色剂(9种):FD&C蓝色1号(亮蓝)、FD&C蓝色2号[靛蓝(二磺酸)]、FD&C绿色3号(坚牢绿)、橙色B、橘红2号、FD&C红色3号(赤藓红)、FD&C红色40号(诱惑红)、FD&C黄色5号(柠檬黄)、FD&C红色6号(日落黄)。 免除产品证书的着色剂:胭脂树红提取物、虾青素、脱水甜菜(甜菜粉)、群青色、斑蝥簧、焦糖色、β-阿朴-8,-胡萝卜醛、β-胡萝卜素、胭脂红;胭脂虫提取物、叶绿素铜钠、烘烤的部分脱脂煮棉子粉、葡萄糖酸亚铁、乳酸亚铁、葡萄着色剂提取物、葡萄糖提取物(脱糖葡萄花青素)、红球藻属海藻粉、合成氧化铁、水果汁、蔬菜汁、藻类干粉、胡萝卜油、玉米胚芽油、红辣椒粉、红辣椒油树脂、Phaffia酵母、核黄素、藏红花、二氧化钛、姜黄、姜黄油树脂。 3、欧盟 有机合成色素(15种):柠檬黄(E102)、喹啉黄(E104)、日落黄FCF(E110)、橙黄S、偶氮玉红(E122)、苋菜红(E123)、胭脂红,胭脂红A(E124)、赤藓红(E127)、诱惑红(E129)、专利蓝V(E131)、靛蓝,靛蓝二磺酸钠(E132)、亮蓝(E133)、绿色S(E142)、亮黑BN,黑色PN(E151)、拉脱玉红(E180)。 天然及其他色素:姜黄素(E100)、核黄素(E101i)、核黄素—5’—磷酸酯(E101ii)、胭脂虫红,胭脂红酸,胭脂红(E120)、叶绿素和叶绿酸、叶绿素(E140i)、叶绿酸(E140ii)、叶绿素铜和叶绿酸铜络合物(叶绿素铜络合物(E141i)、叶绿酸铜络合物(E141ii))、普通焦糖(E150a)、苛性亚硫酸盐焦糖(E150b)、氨法焦糖(E150c)、亚硫酸铵焦糖(E150d)、木炭(E153)、棕色FK(E154)、棕色HT(E155)、胡萝卜素(混合胡萝卜素(E160ai)、β—胡萝卜素(E160aii))、胭脂树橙,红木素,降红木素(E160b)、辣椒提取物,辣椒红素,辣椒玉红素(E160c)、番茄红素(E160d)、β—阿朴—8’—胡萝卜素醛(E160e)、β—阿朴—8’—胡萝卜酸乙酯(E160f)、叶黄素(E161b)、斑蝥黄质(E161g)、甜菜红(E162)、花色苷(E163)、碳酸钙(E170)、二氧化钛(E171)、氧化铁和氢氧化铁(E172)、铝(E173)、银(E174)、金(E175)。 4、日本 A、指定食品添加剂中的色素。 a.焦油色素(12种):亮蓝FCF及亮监铝色淀(蓝色1号)、靛蓝及靛蓝铝色淀(蓝色2号)、坚牢绿FCF及坚牢绿铝色淀(绿色3号)、胭脂红(红色102号)、荧光桃红(红色104号)、孟加拉玫瑰红(红色105号)、酸性红(红色106号)、苋菜红及苋菜红铝色淀(红色2号)、赤藓红及赤藓红铝色淀(红色3号)、诱惑红及诱惑铝色淀(红色40号)、柠檬黄及柠檬黄铝色淀(黄色4号)、日落黄及日落黄铝色淀(黄色5号)。 b.天然色素及其他:β-胡萝卜素、核黄素、核黄素5'-磷酸钠、四丁酸核黄素、叶绿素铜钠、叶绿素铁钠、二氧化钛。 B、现有的食品添加剂种的色素:紫草红色素、胭脂树橙提取物、竹叶色素、甜菜红、骨炭黑、可可色素、角豆色(素)、红花红(色素)、红花黄(色素)、叶绿素、叶绿酸、胭

欧盟食品添加剂法规04

理事会指令89/107/EEC 使各成员国食品添加剂法律趋于一致的指令 (OJ L40,11.2.1989,P.27) Ml的生效日期为:1994年9月10日。 M2的生效日期为:2003年11月20日。 欧洲共同体理事会, 考虑到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条约,特别是其第100a条, 考虑到委员会的提案, 为与欧洲议会合作(OJ No C 99,13.4.1987,p.65和OJ No C 12,16.1.1989),考虑到经济与社会委员会的意见(OJ No C 328,22.12.1986,p.5), 鉴于各国食品添加剂的法律和使用条件的差异阻碍了食品的自由流通; 鉴于这些差异可能会为不公平的竞争创造条件,进而会对共同市场的建立或机能产生直接影响; 鉴于有必要使这些法律趋于一致; 鉴于这些要求应包含在一项全面综合性的指令中,而该指令有必要分阶段起草; 鉴于一个指令所涵盖的食品添加剂种类的清单,根据条约第100a条规定的程序,是由理事会做出决定; 鉴于属于上述种类的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只有建立在与理事会规定的科学技术标准一致的基础上,才应被批准; 鉴于在起草食品添加剂清单和它们的使用条件时,在采用很可能会影响公众健康的规定之前,应与依据委员会74/234/EEC(OJ No L 136,20.5.1974,p.1),决议成立的食品科学委员会磋商; 鉴于采用认可的添加剂清单必须就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言是可行的;有鉴于此,除了条约规定程序的规则外,为了寻求共同体的解决方法,通过采用临时的国家措施来建立允许各成员国发挥作用的体制也可能是适当的; 鉴于上述食品添加剂纯度标准的测定以及分析和取样方法的制定都是委托委员会处理的技术问题; 鉴于任何情况下理事会都会授权委员会实施有关食品的规则,应制订条款规范个成员国与委员会间就食品常务委员会依据委员会决议69/414/EEC(OJ No L 29l,19.11.1969,p.9)设立)业务范围内紧密合作的程序; 兹通过本指令: 第1条 1.本指令应适用于附录中列出的、在食品加工或制备过程中用作或打算用作配料且在最终产品中仍然存在(尽管改,变了存在的形式)的各种食品添加剂。下文简称“食品添加剂”。 2.就本指令的目的而言“食品添加剂“是指本身通常不作为食品消费,也不是食品的特有成分的任何物质,而不论其是否具有营养价值。它们在食品的生产、加工、制备、处理、包装、运输或存储的过程中,由于技术的目的有意加入食品中会成为或者可合理地预期这些物质或其副产物会直接或间接地成为食品的组成部分。 3.本指令不应适用于: (a)加工助剂(就本指令的目的而言,“加工助剂”是指本身不作为食品成分消费,而是

欧盟农残限量指标

欧盟农残限量指标 编号英文名称中文名称限量检测限欧盟指令备注 1 , 1 乙滴涕0.1 0.1 2000 24 EC 2001/01/01 执行-Dichloro-2,2-bis(4-thyl-phenyl-)ethane/Perthane 2 1,2-Dibromoethanee(ethylene dibromide) 1,2-二溴乙烷0.1 0.1 9 3 58 EEC 3 2,4,,5-T 2,4,,5- 涕0.05 0.05 93 58 EEC 4 Acephate 乙酰甲胺磷0.1 0.1 93 58 EEC 5 Aldiarb 涕灭威0.05 0.05 93 38 EC 6 Aldrin 艾氏剂0.02 0.02 见狄氏剂 7 Amitraz 双甲脒0.1 0.1 95 38 EC 8 Amitrole(Aminotriazole) 杀草强0.1 0.1 93 58 EEC 9 Aramite 杀螨特0.1 0.1 2000 24 EC 2001/01/01 执行

10 Atrazine 莠去津0.1 0.1 93 58 EEC 11 Barban 燕麦灵0.1 0.1 2000 24 EC 2001/01/01 执行 12 Benalaxyl 苯霜灵0.1 0.1 94 30 EC 13 Benfuracarb 丙硫克百威0.1 0.1 94 30 EC 14 Benomyl 苯菌灵见多菌灵 15 Bifenthrin 联苯菊酯 5 98 82 EC 16 Binapacryl 乐杀螨0.1 0.1 93 58 EEC 17 Bromophos-ethyl 乙基溴硫磷0.1 0.1 93 58 EEC 18 Bromopropylate 溴螨酯0.1 0.1 95 61 EC 19 Camphechlor(Toxaphene) 毒杀芬0.1 0.1 93 58 EEC 20 Captafol 敌菌丹0.1 0.1 93 58 EEC 21 Carbendazin 多菌灵0.1 0.1 93 58 EEC 22 Carbofuran 克百威0.2 0.2 94 30 EC 23 Carbosulfan 丁呋丹0.1 0.1 94 30 EC 24 Cartap 杀螟丹0.1 0.1 2000 24 EC 2001/01/01 执行 25 Chlorbenside 氯杀螨0.1 0.1 2000 24 EC 2001/01/01 执行 26 Chlorbufan 氯草灵0.1 0.1 2000 24 EC 2001/01/01 执行 27 Chlordane 氯丹0.02 0.02 93 58 EEC 28 Chlorfenson 杀螨酯0.1 0.1 2000 24 EC 2001/01/01 执行 29 Chlormequat 矮壮素0.1 0.1 96 32 EC 30 Chlorobenzilate 乙酯杀螨醇0.1 0.1 2000 24 EC 2001/01/01 执行 31 Chlorothalonil 百菌清0.1 0.1 93 58 EEC 32 Chloroxuron 枯草隆0.1 0.1 2000 24 EC 2001/01/01 执行 33 Chlorpyrifos 毒死蜱0.1 0.1 93 58 EEC 34 Chlorpyriphos-methyl 甲基毒死蜱0.1 0.1 93 58 EEC 35 Cyfluthrin(sum of isomers) 百治菊酯(氟氯氰菊酯)0.1 0.1 2000 24 EC 2001/01/01 执行

欧盟食品标准

标准最高执行最好的食品安全标准:欧盟食品安全标准介绍国内的食品安全问题令人担忧,主要是食品安全法规不严谨,有法也执行不了;对比欧盟高标准的食品安全法规,严格的执行力度,我们深感差距。 欧盟食品法规的主要框架包括“一个路线图,七部法规”。“一个路线图”指食品安全白皮书;“七部法规”是指在食品安全白皮书公布后制定的有关欧盟食品基本法、食品卫生法以及食品卫生的官方控制等一系列相关法规。 1.食品安全白皮书 欧盟食品安全白皮书长达52页,包括执行摘要和9章的内容,用116项条款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制订了一套连贯和透明的法规,提高了欧盟食品安全科学咨询体系的能力。白皮书提出了一项根本改革,就是食品法以控制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为基础,包括普通动物饲养、动物健康与保健、污染物和农药残留、新型食品、添加剂、香精、包装、辐射、饲料生产、农场主和食品生产者的责任,以及各种农田控制措施等。同时,它要求各成员国机构加强工作,保证措施能可靠、合适地执行。 欧盟食品安全白皮书英文版 欧盟食品安全白皮书中文版 2.食品安全基本法(EC)178/2002号条例 178/2002号法规是2002年1月28日颁布的,主要拟订了食品法规的一般原则和要求、建立EFSA和拟订食品安全事务的程序,是欧盟的又一个重要法规。178/2002号法令包含5章65项条款。范围和定义部分主要阐述法令的目标和范围,界定食品、食品法律、食品商业、饲料、风险、风险分析等20多个概念。一般食品法律部分主要规定食品法律的一般原则、透明原则、食品贸易的一般原则、食品法律的一般要求等。欧洲食品局(EFSA)部分详述EFSA的任务和使命、组织机构、操作规程;EFSA的独立性、透明性、保密性和交流性;EFSA财政条款;EFSA其他条款等方面。EFSA由管理委员会、行政主任、咨询论坛、科学委员会和8个专门科学小组组成。快速预警系统、危机管理和紧急事件部分主要阐述了快速预警系统的建立和实施、紧急事件处理方式和危机管理程序。程序和最终条款主要规定委员会的职责、调节程序及一些补充条款。 (EC)178/2002号条例英文版 (EC)178/2002号条例中文版 3.食品卫生条例(EC)852/2004号条例 该法规规定了食品企业经营者确保食品卫生的通用规则,主要包括:1、企业经营者承担食品安全的主要责任;2、从食品的初级生产开始确保食品生产、加工和分销的整体安全;3、全面推行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4、建立微生物准则和温度控制要求;5、确保进口食品符合欧洲标准或与之等效的标准。 (EC)852/2004号条例英文版

食品添加剂 L-苹果酸标准文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L-苹果酸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酶工程法、发酵法制得的食品添加剂L-苹果酸。 2 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 化学名称 L-羟基丁二酸 2.2 分子式 C4H6O5 2.3 结构式 2.4 相对分子质量 134.09(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 技术要求 3.1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3.2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

附录A 检验方法 A.1 警示 试验方法规定的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操作者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 A.2 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 6682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 601、GB/T 602和GB/T 603的规定制备。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3 鉴别试验 A.3.1 试剂和材料 A.3.1.1 氨水溶液:2+3。 A.3.1.2 对氨基苯磺酸溶液:10 g/L。 A.3.1.3 亚硝酸钠溶液:200 g/L。 A.3.1.4 氢氧化钠溶液:40 g/L。 A.3.2 鉴别方法 A.3.2.1 苹果酸氨盐呈色试验 称取0.5 g试样,精确至0.01 g,置于50 mL试管中,加入10 mL水溶解。用氨水溶液中和至中性,加入1 mL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在沸水浴中加热5 min。加入5 mL亚硝酸钠溶液,再置于水浴加热3 min 后,加入5 mL氢氧化钠溶液,试验溶液应立即呈红色。 A.3.2.2 旋光特性试验 试验方法同A.5,试样水溶液应呈左旋特性。 A.4 L-苹果酸(C4H6O5)含量的测定 A.4.1 方法提要 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试样水溶液,根据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用量,计算以C4H6O5计的总酸含量为L-苹果酸含量。 A.4.2 试剂和材料 A.4.2.1 无二氧化碳的水。 A.4.2.2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1.0 mol/L。 A.4.2.3 酚酞指示液:10 g/L。 A.4.3 分析步骤 A.4.3.1 称取2.0 g试样,精确至0.000 2 g,加20 mL无二氧化碳的水溶解,加2 滴酚酞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保持30 s不褪色为终点。 A.4.3.2 在测定的同时,按与测定相同的步骤,对不加试样而使用相同数量的试剂溶液做空白试验。 A.4.4 结果计算

欧盟最新农残标准

欧盟最新农残标准 茶叶 农药英文名称农药中文名称MRL (mg/kg) 检测限 (mg/kg) 指令备注 ethylan 乙滴涕0.1 0.1 00 24 EC 实施日期:01/01/2001 Ethylene dibromide 二溴乙烷0.1 0.1 93 58 EEC 2,4,5-T 2,4,5-涕0.05 0.05 93 58 EEC Acephate 乙酰甲胺磷(欧杀松) 0.1 0.1 93 58 EEC Aldicarb 涕灭威(得灭克) 0.05 0.05 95 38 EC Aldrin 艾氏剂见狄氏剂 Amitraz 双甲脒0.1 0.1 95 38 EC Amitrole(Aminotriazole) 杀草强0.1 0.1 93 58 EEC Aramite 杀螨特0.1 0.1 00 24 EC 实施日期:01/01/2001 Atrazine 莠去津(草脱净) 0.1 0.1 93 58 EEC Azoxystrobin 安灭达0.1 0.1 99 48 EC 2001/04/01执行Barban 燕麦灵0.1 0.1 00 24 EC 实施日期:01/01/2001 Benalaxyl 灭菌安(本达乐) 0.1 0.1 94 30 EC Benfuracarb 丙硫克百威(免扶克) 0.1 0.1 94 30 EC Benomyl 苯菌灵(免赖得) 见多菌灵 Bifenthrin 联苯菊酯、氟氯菊酯 5 98 82 EC Binapacryl 双苯唑菌醇0.1 0.1 93 58 EEC Bromophos-ethyl 乙基溴硫磷0.1 0.1 93 58 EEC Bromopropylate 溴螨醇0.1 0.1 95 61 EC Camphechlor(Toxaphene) 毒杀芬0.1 0.1 93 58 EEC Captafol 敌菌丹(四氯丹) 0.1 0.1 93 58 EEC Carbendazim 多菌灵(贝芬替) 0.1 0.1 93 58 EEC Carbofuran 克百威(加保扶) 0.2 0.2 94 30 EC Carbosulfan 丁呋丹(丁基加保扶) 0.1 0.1 94 30 EC Cartap 杀螟丹、培丹、巴丹、派 丹 0.1 0.1 00 24 EC 实施日期:01/01/2001 Chlorbenside 氯杀螨0.1 0.1 00 24 EC 实施日期:01/01/2001 Chlorbufam 氯草灵0.1 0.1 00 24 EC 实施日期:01/01/2001 Chlordane 氯丹0.02 0.02 93 58 EEC Chlorfenson 杀螨酯0.1 0.1 00 24 EC 实施日期:01/01/2001 Chlormequat 矮壮素0.1 0.1 96 32 EC Chlorobenzilate 乙酯杀螨醇0.1 0.1 00 24 EC 实施日期:01/01/2001 Chlorothalonil 百菌清(四氯异苯腈) 0.1 0.1 93 58 EEC Chloroxuron 枯草隆0.1 0.1 00 24 EC 实施日期:01/01/2001 Chlorpyrifos 毒死蜱0.1 0.1 93 58 EEC Chlorpyrifos-methyl 甲基毒死蜱0.1 0.1 93 58 EEC Cyfluthrin 氟氯氰菊酯0.1 0.1 00 42 EC 实施日期:01/07/2001

欧盟关于食品添加剂的代码(参照模板)

LIST OF ADDITIVES CURRENTLY PERMITTED IN FOOD IN THE EUROPEAN UNION AND THEIR E NUMBERS. The additives below are listed in groups for ease of reference. The groups are as follows: 1. Antioxidants 2. Colours 3. Emulsifiers, Stabilisers, Thickeners and Gelling agents. 4. Preservatives 5. Sweeteners 6. Others When shopping you can find an additive on the list by first looking for its category, such as colour or preservative, and then looking for its name or number. This list does not in any way supplement the law in this area, nor constitute legal guidance. For information on the specifications and likely sources of these additives, please contact Mark Willis (020 7276 8559).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n legislation controlling the use of food additives, please contact John Caseley (020 7276 8591) for sweeteners and Andy Spencer (020 7276 8560) for the other categories. Colour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