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海岸海底地貌、海洋沉积物及海平面波动
- 格式:ppt
- 大小:1.58 MB
- 文档页数:19
高一地理海洋地貌知识点海洋是地球表面最大的水体,占据了约71%的面积。
海洋地貌是指海洋底部的地貌特征,包括海床的形态、构造、地貌单元以及地质景观等。
了解海洋地貌对于理解地球的演化以及人类与海洋的关系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高一地理课程中涉及的一些海洋地貌知识点。
1. 大洋地壳的构成大洋地壳主要由玄武岩构成,由于海底地壳在火山活动中持续形成,因此年轻而薄。
在大洋地壳上也存在着海底扩张中心,即海脊系统。
大洋中的海脊是地壳生成的地方,其特点是拥有高热流和富含矿物质的热液喷口。
2. 大洋地壳的结构大洋地壳主要由海底扩张中心以及大洋盆地和大陆坡构成。
其中,海底扩张中心被称为大洋中脊,是地壳和上层岩石融化的地方。
大洋盆地是指海底的大片平坦区域,它覆盖着大量的淤积物。
大陆坡是大洋底部距离大陆边缘的区域,地形较为陡峭。
3. 海洋沉积物海洋沉积物主要包括有机物、碎屑和化学沉积物。
有机物主要来自海洋中的植物和动物遗体,经过长时间的沉积形成了腐殖质。
碎屑沉积物是由大陆物质通过河流输入海洋形成的,包括沉积岩、砂质岩、粉质岩等。
化学沉积物则是由水中的溶解物质在海洋中沉积形成的,如石膏、盐类等。
4. 海底地貌特征海底地貌特征包括海山、海沟、海岭和海台。
海山是海底隆起的山脉,其中的一些海山高出海平面,形成了海山岛。
海沟是指海底较深的狭长地带,是地壳板块碰撞形成的结果。
海岭是地壳展开和扩张的结果,沿海洋中脊延伸。
海台是距离大陆边缘较远的大片坡面。
5. 海洋侵蚀和沉积作用海洋具有强大的侵蚀和沉积作用。
海洋侵蚀主要通过波浪、洋流和海水的化学作用来进行。
海洋沉积作用则主要是指海底沉积物的形成过程,包括沉积物的运动、堆积和成岩。
6. 海洋地貌与人类活动人类的活动对海洋地貌的影响不可忽视。
海洋石油开发和深海矿产资源开采会破坏海底地貌,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
此外,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也对海洋地貌产生了负面影响。
总结:通过学习海洋地貌知识,我们可以了解到地球演化的过程和机制。
第八章海岸地貌本章重点、难点内容:1.海岸带的组成2.海岸的动力作用3.海岸带的泥沙运动及其地貌4.海岸类型本章内容:海岸线:海面与陆地的交线。
海岸带是指海洋与陆地的接触地带,即海洋水体与陆地交互作用的地带。
其宽度主要取决于潮差的大小和海岸带的地形特征。
海岸带的分段:海岸(潮上带,后滨):高潮线以上至海蚀崖上缘的狭窄的陆上地带。
平缓的沙质海滩以长草处为界。
大部分时间出露在海面以上,仅在特大高潮或暴风浪时才被海水淹没,遭受激浪流的作用,发育现代海蚀地貌。
潮间带(前滨):位于高低潮面之间的地带,间歇性被海水淹没,为现代海滩区。
水下岸坡(潮下带,滨外和临滨):为低潮面以下,至波浪对海底仍能起作用的深度(1/2波长的水深处)。
这里可发育现代海蚀阶地和海积阶地。
自波浪开始变形处的海底到波浪破碎带的前缘为滨外,自波浪破碎带到低潮面为临滨。
海岸地貌是指由波浪、潮汐、近岸流等海洋水动力作用所形成的独特的地貌。
第一节海岸的动力作用一、波浪作用(-)深水波浪的特性是指水深大于1/2波长的水深处的波浪。
可视其运动不受海底摩擦的影响。
L深水区的波浪运动是通过水质点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作圆周运动来实现的。
随时间的变化,水质点在轨道上的位相也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波浪的向前传播。
波浪的传播只是波形与能量的传播,水质点仍在原地做圆周运动。
2,波浪在向前'符播的同时,能量也向下部水层符播。
自海面向下随深度按等差级数增加,水质点运动轨道的直径(波高)则以等比级数减小。
当海底深度大于波长时,波浪对海底作用已很微弱(1/2波长处仅有表层的l∕24)o由风直接作用下形成的波浪称为风浪,其运动轨迹为不封闭的圆形或椭圆形(受温度、密度、风力的变化等影响)。
风浪在风停息后或离开风区向外传播就转变为涌浪,其运动轨道为封闭的圆形。
(二)浅水波浪的传播与变形当波浪传播到海底深度小于1/2波长水深处,受海底摩擦的影响,波浪发生变形,转变为浅水波浪。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概念解释:1.地貌学2.第四纪地质学3.地貌4.地貌的形态5.地貌的基本形态6.地貌的形态组合二.问答题与讨论题:1.地貌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是什么?2.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是什么?3.岩石和地质构造在地貌形成中有什么作用?4.形成地貌的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哪几个方面?5.试述内外地质营力作用在地貌发展中的意义。
6.什么是顺构造地形?什么是逆构造地形?7.影响地貌发展的因素是什么?8.试述Davis的侵蚀旋回理论及地貌的发展。
三.填充、判断与选择:1.地貌形态的基本要素是、、。
2.地貌形态测量的标志是、、。
3.造成地貌的主要营力是、。
第二章坡地地貌一、单选题(下列各题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影响化学风化的因素很多,化学作用的方式也很多,下列不属于化学风化作用的是(B )A、溶解作用B、盐分结晶挤压C、碳酸盐化作用D、水解作用2、气候是控制岩石化学风化作用最普遍最主要的因素,下列最有利风化壳发育的是( B )A、雨量适中B、植被较好C、湿度愈高D、气压愈高3、雨水溶解的CO2与金属离子发生反应,这种作用称为(B )A、溶解作用B、碳酸化作用C、水解作用D、水化作用滑4、风化壳的形成和保存受地貌条件影响,巨厚的残积型风化壳主要发育在(D )A、新构造运动强烈山区B、地形低洼的地方C、地面起伏较大地区D、分水岭的鞍部及平坦地区5、影响风化壳发育的因素很多,( C )不能视为主要条件。
A、气候条件B、地貌条件C、土壤条件D、岩性和时间6、在化学风化为主的阶段,Si大量迁移,A1相对富集,这时称为化学风化的( D )A、早期阶段B、中期阶段C、富硅铝阶段D、晚期阶段7、在化学风化为主的阶段,K、Na、Ca、Mg大部分迁移,这是指化学风化的( B )A、早期阶段B、中期阶段C、富钙阶段D、晚期阶段8、在化学风化为主的阶段,Cl、S大部分迁移,这是化学风化的(A )A、早期阶段B、中期阶段C、富铝铁阶段D、晚期阶段9、风化壳具有明显的水平地带性,在温带森林气候带主要发育于(B )A、碎屑型风化壳B、硅铝—粘土型风化壳C、硅铝—碳酸盐风化壳D、铁铝—砖红壤型风化壳10、风化壳具有水平地带性,在苔原冻土及高山寒冷气候地区主要发育(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