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康复新液创面换药疗效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2.31 MB
- 文档页数:2
肛周脓肿术后紫草油纱条联合 康复新液创面换药效果观察唐太春1,范锡义2,李明玥1(1.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2;2.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5)[中图分类号]R266.57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20)08-1091-02[摘 要] 目的:观察肛周脓肿术后应用紫草油纱条联合康复新液的效果。
方法: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
两组均用相同的术后抗感染及支持治疗。
观察组加用紫草油纱条联合康复新液换药,对照组单用紫草油纱条换药。
结果:观察组肛周创面疼痛VAS评分、创面分泌物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第7、14、21天肉芽生长积分及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
结论:紫草油纱条联合康复新液可减轻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疼痛程度,减少伤口分泌物渗出,促进肉芽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关键词] 肛周脓肿;创面;紫草油纱条;康复新液[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applying Lithospermum oil gauze strips combined with Kangfuxin Liquid after perianal abscessopertation. Method: 96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8 cases in each group. Both groups used the same postoperative anti-infection and supportive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Lithospermum oil gauze strips combined with Kangfuxin liquid for dressing in addition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ere only used Lithospermum oil gauze strips for dressing. Result: The anus wound pain VAS score and wound secretion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granulation growth score and wound healing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7th, 14th, and 21th days after surgery (P <0.05). The wound healing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Lithospermum oil gauze strips combined with Kangfuxin Liquid could reduce the pain of the wound after perianal abscess operation, reduce the exudation of wound secretions, promote the growth of granulation and shorten the wound healing time.[Keywords] Perianal abscess;Wound;Lithospermum oil gauze strip;Kangfuxin Liquid [通讯作者] 李明玥肛周脓肿是由肛门直肠周围间隙软组织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导致的肛肠科常见疾病,目前均以手术治疗为主,且术后需保持手术切口引流通畅,以利于创面愈合,并可减轻创面疼痛。
康复新液促进高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新液在治疗患者高位肛周脓肿手术后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90例高位肛周脓肿术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患者按照随机抽取法分为两个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在术后首先是应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的常规护理方法,然后运用凡士林纱条将创腔内塞满,并实施引流操作。
观察组患者手术后釆用的是康复新液进行冲洗,然后运用康复新液完全浸润过的纱条将创腔内塞满后再对患者进行引流操作。
经过两种不同冲洗液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等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无论是治疗的总有效率,还是术后创面的愈合程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结论对于患者高位肛周脓肿手术后釆用康复新液,有利于患者术后创面的快速愈合。
【关键词】康复新液;高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疗效临床上肛周脓肿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肛肠科疾病,简单的说就是人体肛管与直肠周围组织发生急性或者慢性化脓感染症状,并进一步发展脓肿。
一般情况下,患者发生肛周脓肿症状和肛腺出现感染有直接的关系。
临床上对于患者肛门术后的创面是不进行缝合的,而周围毛细血管会因受到感染的伤害而变得具有脆性,很容易出现出血症状,而在进行肛周脓肿手术后有一些坏死组织不可能完全切除,所以,患者在手术后极易引发腐败组织的脱落,最终以肉芽生长起到很好的修复作用。
与此同时,还需应用纱条塞满创腔内,这种方法会使患者感到极不舒服,很有可能引发患者炎症的发生,进而使患者因伤口发炎引起再次的剧烈疼痛。
这里针对这种纯中药成分的康复新液在高位肛周脓肿术后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中共选取了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90例高位肛周脓肿术后的患者,将患者随机抽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有30例,女性有15例,患者年龄最小的21岁,最大的63岁。
肛周皮下脓肿术后分别应用康复新液和微赛恩凝胶换药疗效的观察作者:李兆生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5年第22期【摘要】目的:探讨肛周皮下脓肿术后分别应用康复新液和微赛恩凝胶敷料换药的疗效。
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16例肛周皮下脓肿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消毒换药加康复新纱条湿敷方案组(治疗组1)和常规消毒换药加微赛恩凝胶敷料换药组(治疗组2),每组各58例,观察两组在伤口愈合指标及并发症控制方面的差异。
结果:治疗组2微赛恩凝胶敷料换药在促进肉芽生长、伤口愈合、降低患者换药疼痛方面优于治疗组1康复新纱条换药,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康复新液;微赛恩凝胶敷料;肛周脓肿;换药肛周脓肿是由于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或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感染所致,是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
其中肛门周围皮下脓肿较为常见,常位于肛门周围皮下部,脓肿开始一般不大,患者全身性感染症状较轻,而局部疼痛剧烈,开始时胀痛,如不及时治疗化脓时出现跳痛,排便时疼痛加剧。
局部检查可发现肛门旁有明显红肿、硬结或触痛,如脓肿已局限化成脓灶,可有波动感。
此类患者大多需要手术治疗,为尽可能地消除脓腔,通畅引流,降低复发率和肛瘘发生率,术后切口往往多为较大的开放性切口,术后换药时间长,愈合慢,患者痛苦。
因此促进创面的生长愈合及减轻患者换药疼痛是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康复的重点和难点。
本研究创新性地探讨了肛周皮下脓肿患者术后分别应用康复新液和微赛恩凝胶敷料换药的疗效对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2月诊治的肛周皮下脓肿术后患者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与治疗组2,每组各58例患者。
治疗组1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15~71岁,平均(45.14±10.77)岁;治疗组2中男34例,女24例,年龄14~68岁,平均(42.09±9.66)岁,两组的性别、年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肛周皮下脓肿术后分别应用康复新液和微赛恩凝胶换药疗效的观察目的:探讨肛周皮下脓肿术后分别应用康复新液和微赛恩凝胶敷料换药的疗效。
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16例肛周皮下脓肿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消毒换药加康复新纱条湿敷方案组(治疗组1)和常规消毒换药加微赛恩凝胶敷料换药组(治疗组2),每组各58例,观察两组在伤口愈合指标及并发症控制方面的差异。
结果:治疗组2微赛恩凝胶敷料换药在促进肉芽生长、伤口愈合、降低患者换药疼痛方面优于治疗组1康复新纱条换药,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微赛恩凝胶敷料治疗对肛周皮下脓肿术后换药有一定优势,其能够促进创面生长,缩短病程,并且减少患者换药时疼痛。
标签:康复新液;微赛恩凝胶敷料;肛周脓肿;换药肛周脓肿是由于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或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感染所致,是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
其中肛门周围皮下脓肿较为常见,常位于肛门周围皮下部,脓肿开始一般不大,患者全身性感染症状较轻,而局部疼痛剧烈,开始时胀痛,如不及时治疗化脓时出现跳痛,排便时疼痛加剧。
局部检查可发现肛门旁有明显红肿、硬结或触痛,如脓肿已局限化成脓灶,可有波动感。
此类患者大多需要手术治疗,为尽可能地消除脓腔,通畅引流,降低复发率和肛瘘发生率,术后切口往往多为较大的开放性切口,术后换药时间长,愈合慢,患者痛苦。
因此促进创面的生长愈合及减轻患者换药疼痛是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康复的重点和难点。
本研究创新性地探讨了肛周皮下脓肿患者术后分别应用康复新液和微赛恩凝胶敷料换药的疗效对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2月诊治的肛周皮下脓肿术后患者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与治疗组2,每组各58例患者。
治疗组1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15~71岁,平均(45.14±10.77)岁;治疗组2中男34例,女24例,年龄14~68岁,平均(42.09±9.66)岁,两组的性别、年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康复新液治疗儿童肛周脓肿术后疗效观察
刘晰
【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
【年(卷),期】2010(026)011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新液治疗儿童肛周脓肿的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61例肛周脓肿患儿.手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康复新液换药,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方法.结果:治疗组患儿创面平均愈合时间,肉芽生长周期及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新液治疗儿童肛周脓肿疗效确切,能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复发率,提高治愈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后换药制剂.
【总页数】2页(P1619-1620)
【作者】刘晰
【作者单位】遂宁市中心医院肛肠科,四川,遂宁,629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康复新液治疗肛周脓肿术后愈合的疗效观察 [J], 林敏;蔡霞英;曾碧凤
2.康复新液外敷治疗肛周脓肿术后感染开放伤口疗效观察 [J], 余新花;蔡缨;施晓红
3.康复新液外敷治疗肛周脓肿术后感染开放伤口疗效观察 [J], 陈海林;吴伦;吴明东;程涛
4.康复新液联合复合维生素B片治疗儿童血液病化疗后口腔黏膜炎的疗效观察 [J],
蔡翠娟; 余自慧
5.康复新液联合rhEGF治疗儿童ROU的疗效观察 [J], 林岩; 张英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康复新液促进高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观察
李洁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7(10)5
【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新液用于高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72例高位肛周脓肿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
观察组术后予以康复新液换药,对照组术后予以普通换药。
比较2组创面腐物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创面腐物脱落时间和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3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2组均无过敏、急性出血、脓肿复发等不良事件发生。
结论康复新液可缩短高位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创面腐物脱落和创面愈合时间,是促进创面愈合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57-58)
【作者】李洁
【作者单位】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肛肠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7.18
【相关文献】
1.苦劳汤坐浴对高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观察
2.康复新液对低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观察
3.康复新液联合熏洗促进高位复杂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
疗效4.康复新液促进高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效果5.康复新液促进高位肛周脓肿置管引流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康复新液促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恢复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发表时间:2010-11-04T10:27:31.5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27期供稿作者:任春碧彭洪赵君健张丽[导读] 肛周脓肿是肛肠外科临床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是指肛管直肠周围间隙周围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的总称任春碧彭洪赵君健张丽(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痔瘘科四川南充 637000)【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7-0310-02【摘要】通过观察肛周脓肿术后应用康复新液促使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
得出结论:应用康复新液能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愈合时间缩短,减少肛周脓肿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恢复康复新液肛周脓肿是肛肠外科临床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是指肛管直肠周围间隙周围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的总称,以肛腺感染化脓继发的肛管直肠周围间隙或粘膜下感染而形成的脓肿最为多见。
肛周脓肿患者大多需要手术治疗,且术后多为开放性切口,手术存在较大的损伤,术后换药时间长,愈合慢,因此促进创面的生长愈合是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康复的重点和难点。
我科应用康复新液后,切口愈合质量明显提高,愈合时间缩短,现将康复新液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及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间,我科共收治100例肛周脓肿患者,排除其他手术禁忌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50例,男23例,女27例,年龄17~68岁;对照组50例,男21例,女29例,年龄15~71岁;两组性别、年龄均无统计学差异。
诊断标准参照《实用肛肠外科手册》[1]。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行一次性根治手术:骶管麻醉,在脓腔正中央作放射状切口,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敞开脓腔,排净脓液,清除基底坏死组织,再常规消毒,修整切口边缘,使之引流通畅,甲硝唑冲洗切口。
对照组术后切口常规换药,生理盐水纱条覆盖创面,观察组除以上方法后用浸有康复新液的纱条覆盖创面(湖南中南科伦医药公司生产)。
肛周脓肿术后应用康复新液换药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肛周脓肿术后应用康复新液换药的疗效观察。
方法:将58例肛周脓肿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消毒换药+庆大、康复新纱条方案组(治疗组)和常规消毒换药+庆大纱条对照组,对其愈合时间和并发症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治疗组在促进愈合和减低并发症发生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康复新液对肛周脓肿术后换药优于对照组,其能够促进肉芽组织生长,较少出血,缩短病程,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康复新液;肛周脓肿【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320-02肛周脓肿是指发生于肛管直肠周围间隙的急慢性化脓性感染,是常见病,多发病。
传统术式一般多采用切开排脓法,而忽视了肛腺感染的原发病灶,常致引流不畅,大部分形成肛瘘,须二次手术。
为尽可能的消除脓肿降低复发率和肛瘘发生率,我科手术采取了一次根治术,但术后创口往往较大,较多,术后换药时间长,愈合慢。
我院肛肠科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间,对29例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在常规消毒换药的基础上使用康复新液进行换药,能起到促进脓腔愈合、缩短治疗时间的作用,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间,我科共收治肛周脓肿病人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男16例,女13例,年龄16~61岁,治疗组29例;男14例,女15例,年龄13~63岁;两组性别、年龄均无统计学差异。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行一次性根治手术:腰俞穴麻醉后,肛门指检确定脓肿的位置及大小范围,肛镜寻找内口或发炎的肛腺口,在脓肿波动最明显处,以肛门为中心作放射状切口,切口贯穿脓腔,充分敞开内口,低位脓肿采用一次切开法,高位脓肿采用切开挂线法。
术后共使用有效抗生素1周左右。
1.3 术后处理:治疗组和对照组便后都采用我科经验方中药汤剂熏洗。
中药处方:大黄15g 黄柏15 g 苦参20 g 连翘15 g 野菊花15 g 五倍子20 g 银花藤15 g明矾20 g 龙胆草15 g 苍术15 g 白芷15 g 防风15 g 红藤15 g 败酱草15 g。
康复新液外敷治疗肛周脓肿术后感染开放伤口临床观察摘要]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外敷治疗肛周脓肿术后感染开放伤口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行肛周脓肿手术治疗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5例。
两组均接受根治性切开引流治疗。
对照组于术后对患者手术创口进行常规管理,实验组则加用康复新液外敷进行联合治疗。
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对照组用药后红肿消失、肉芽组织开始生长及创口愈合时间均高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康复新液外敷治疗肛周脓肿术后感染开放伤口效果显著,可有效加速创口愈合,提高治疗有效率。
[关键词] 肛周脓肿术;术后感染;康复新液;治疗效果肛周脓肿是一种因直肠周围、肛管和肛门处细菌感染引起急性脓肿而形成的感染性疾病,是肛肠三大疾病之一,临床发病率可达2%,为肛肠疾病总数的15%左右[1]。
临床发病者多伴有疼痛、肛门坠胀不适、大便秘结等症状,若治疗不及时,易导致肛瘘,甚至发生感染性休克,增加治疗难度及患者痛苦。
根治性手术切开引流是临床治愈肛周脓肿的唯一治疗手段,但手术创口较大,且病变部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术后创面愈合较慢,增加患者痛苦及感染几率[2]。
故为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本研究在患者术后给予康复新液外敷进行治疗。
现将结果示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行肛周脓肿手术治疗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5例。
所有患者均经肛肠常规检查及B超检查确诊,未发生肛瘘、严重功能障碍、危重疾病者,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对照组男38例,女17例;高位脓肿7例,低位脓肿43例,复合位脓肿5例;年龄24-67岁,平均年龄(44.8±6.3)岁;病程18-46d,平均病程(32.2±2.7)d。
实验组男36例,女19例;高位脓肿8例,低位脓肿41例,复合位脓肿6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5.2±5.8)岁;病程20-48d,平均病程(32.6±2.6)d。
康复新液纱条应用于肛管周围脓肿术后换药的疗效观察邓得平;王一征;罗兰英;刘懿【摘要】[目的]应用康复新液纱条换药治疗肛管周围脓肿术后的创面,观察其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分别将康复新液纱条、凡士林纱条填塞创腔及外敷创面,外层用无菌纱棉覆盖固定,每天早、晚行中药熏洗治疗后各换药1次.[结果]从创面的疼痛程度及创面愈合时间进行比较,康复新液纱条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新液纱条对促进肛管周围脓肿术后创面的愈合疗效显著,优于凡士林纱条.【期刊名称】《全科护理》【年(卷),期】2011(009)018【总页数】2页(P1612-1613)【关键词】康复新液纱条;肛周脓肿;术后换药【作者】邓得平;王一征;罗兰英;刘懿【作者单位】528000,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528000,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528000,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528000,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6直肠肛管周围脓肿(perianorectal abscess)是指直肠肛管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后形成的脓肿。
是一种常见的较为复杂的外科感染[1],一旦确诊,必须尽早进行手术治疗[2]。
目前,在脓肿的成熟期多采用一期根治术治疗,该手术方式可有效降低复发率和肛瘘发生率[3]。
但术后的创面往往较大,换药治疗时间长,愈合慢[4]。
我科自2010年1月—2010年12月,应用康复新液纱条对肛管周围脓肿术后创面进行换药50例,并与常规药物凡士林纱条治疗的50例进行对照观察,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00例肛管周围脓肿病人均为我科201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住院病人,男65例,女35例;年龄18岁~55岁;其中肛旁脓肿58例,坐骨直肠间隙脓肿23例,直肠后间隙脓肿12例,高位脓肿7例,均行一期根治术治疗。
所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各组基本情况经统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