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宋词解析《卜算子·我住长江头》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3.25 MB
- 文档页数:19
【导语】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
字端叔,⾃号姑溪居⼠、姑溪⽼农。
汉族,沧州⽆棣(庆云县)⼈。
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
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倡酬。
元符中监内⾹药库,御史⽯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
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
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居当涂。
著有《姑溪词》⼀卷、《姑溪居⼠前集》五⼗卷和《姑溪题跋》⼆卷。
⼘算⼦·我住长江头
宋代: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
此⽔⼏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似我⼼,定不负相思意。
译⽂
我居住在长江上游,你居住在长江尾底。
⽇⽇夜夜想你,却不能见你,你和我啊...同饮⼀江绿⽔,两情相爱相知。
悠悠不尽的江⽔什么时候枯竭,别离的苦恨,什么时候消⽌。
只愿你的⼼,如我的⼼相守不移,就不会辜负了我⼀番痴恋情意。
译⽂⼆
我居住在长江上游,你居住在长江下游。
天天想念你却见不到你,共同喝着长江的⽔。
长江之⽔,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
只希望你的⼼思像我的意念⼀样,就⼀定不会辜负这互相思念的⼼意。
注释
选⾃《姑溪词》,作者李之仪。
已:完结,停⽌
休:停⽌
定:此处为衬字。
思:想念,思念。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宋] 李之仪我w ǒ住zh ù长zh ǎn ɡ江ji ān ɡ头t óu ,君j ūn 住zh ù长ch án ɡ江ji ān ɡ尾w ěi。
日r ì日r ì思s ī君j ūn 不b ù见ji àn 君j ūn ,共ɡòn ɡ饮y ǐn 长ch án ɡ江ji ān ɡ水shu ǐ。
此c ǐ水shu ǐ几j ǐ时sh í休xi ū,此c ǐ恨h èn 何h é时sh í已y ǐ。
只zh ǐ愿yu àn 君j ūn 心x īn 似s ì我w ǒ心x īn ,定d ìn ɡ不b ù负f ù相xi ān ɡ思s ī意y ì。
作品赏析: 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
词以长江起兴。
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
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遥隔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在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
三、四两句,从前两句直接引出。
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见君”这一全词的主干;而同住长江之滨,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 ”。
如果各自孤立起来看 ,每一句都不见出色,但联起来吟味,便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理。
这就是两句之间含而未宣、任人体味的那层转折。
字面意思浅直:日日思君而不得见 ,却又共饮一江之水。
深味之下,似可知尽管思而不见,毕竟还能共饮长江之水。
这“共饮”又似乎多少能稍慰相思离隔之恨。
词人只淡淡道出“不见”与“共饮”的事实,隐去它们之间的转折关系的内涵,任人揣度吟味,反使词情分外深婉含蕴。
毛晋盛赞这几句为“古乐府俊语”(《姑溪词跋》),可谓一语中的。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白居易)《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
本诗以作者自身住在长江边上的生活为背景,表现了作者对长江宏伟壮观景色的赞美与思考。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和主题。
内容摘要•第一句“我住长江头”揭示了作者所处的地点。
•第二、三句通过形象描写展现了长江辽阔壮美的景色。
•第四句“君住湖南山”突出了作者身处不同地方,而景色因此有所不同。
•最后两句“日日思君不见君”引出了作者对远离亲人之苦。
主题探讨自然美与壮丽景色第二、三句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长江宽广无垠、波涛汹涌的场面。
作者把自然景观与人类文明相结合,用“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语言来形容大自然中鸟兽欢鸣和行舟穿越重重山脉的壮丽景色。
这种描绘方式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景色的美丽赞美。
远离亲人之苦最后两句“日日思君不见君”流露出作者对身处异地而远离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们生活中的感受,特别是在唐代,由于交通不便和通信工具匮乏,家人分隔两地时常会有相思之苦。
地域差异与文化传承第四句“君住湖南山”突出了作者身处不同地方,长江与湖南山峦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描述反映了中国广袤的土地和多样的地域文化,强调了不同地方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差异。
综上所述,《卜算子·我住长江头》以描写长江壮丽景色为主线,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美丽与辽阔壮观景象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因远离亲人而感到思念之情以及展示了中国广袤土地和多样地域文化之特点。
这首诗以浅白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使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作者内心真挚情感,留下深刻印象。
卜算子李之仪翻译赏析,这是宋代著名词人李之仪所创作的作品,该词被选入《宋词三百首》,是一阕歌颂坚贞爱情的恋歌。
原文: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字词解释:⑴卜算子:词牌名。
北宋时盛行此曲。
万树《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
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
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
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
⑵思:想念,思念。
⑶休:停止。
⑷已:完结,停止。
⑸定:此处为衬字。
在词规定的字数外适当地增添一二不太关键的字词,以更好地表情达意,谓之衬字,亦称“添声”。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翻译:我住在长江源头,君住在长江之尾。
天天想念你却总是见不到你,却共同饮着长江之水。
这条江水何时不再这般流动?这份离恨什么时候才能停息?只是希望你你的心如同我的心,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相思意。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创作背景: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仕途不顺的李之仪被贬到太平州。
祸不单行,先是女儿及儿子相继去世,接着,与他相濡以沫四十年的夫人胡淑修也撒手人寰。
事业受到沉重打击,家人连遭不幸,李之仪跌落到了人生的谷底。
这时一位年轻貌美的奇女子出现了,就是当地绝色歌伎杨姝。
杨姝是个很有正义感的歌伎。
早年,黄庭坚被贬到当涂做太守,杨姝只有十三岁,就为黄庭坚的遭遇抱不平,她弹了一首古曲《履霜操》,《履霜操》的本意是伯奇被后母所谗而被逐,最后投河而死。
杨姝与李之仪偶遇,又弹起这首《履霜操》,正触动李之仪心中的痛处,李之仪对杨姝一见倾心,把她当知音,接连写下几首听她弹琴的诗词。
这年秋天,李之仪携杨姝来到长江边,面对知冷知热的红颜知己,面对滚滚东逝奔流不息的江水,心中涌起万般柔情,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的爱情词。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赏析: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深婉含蓄的特点,可以说是一种提高和净化了的通俗词。
古诗卜算子·我住长江头翻译赏析《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李之仪。
其古诗全文如下: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前言】《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是宋代词人李之仪的作品,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上片写相离之远与相思之切。
用江水写出双方的空间阻隔和情思联系,朴实中见深刻。
下片写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热切的期望。
用江水之悠悠不断,喻相思之绵绵不已,最后以己之钟情期望对方,真挚恋情,倾口而出。
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语言明白如话,句式复叠回环,感情深沉真挚,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体现出灵秀隽永、玲珑晶莹的风神。
【翻译】我居住在长江上游,你居住在长江下游。
天天想念你却见不到你,共同喝着长江的水。
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
只希望你的心思像我的意念一样,就一定不会辜负这互相思念的心意。
【赏析】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深婉含蓄的特点,可以说是一种提高和净化了的通俗词。
此词以长江起兴。
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
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阁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于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
三、四两句,从前两句直接引出。
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见君”这一全词的主干;而同住长江之滨,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
如果各自孤立起来看,每一句都不见出色,但联起来吟味,便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理。
这就是两句之间含而未宣、任人体味的那层转折。
字面意思浅直:日日思君而不得见,却又共饮一江之水orG。
深味之下,似可知尽管思而不见,毕竟还能共饮长江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