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营养与卫生说课稿
- 格式:docx
- 大小:23.88 KB
- 文档页数:5
《烹饪营养与卫生》教案第一章:烹饪与营养基础1.1 烹饪的定义与意义1.2 烹饪的基本技巧与方法1.3 营养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1.4 营养学的相关知识第二章:食材的选择与处理2.1 食材的分类与特点2.2 食材的选择原则与方法2.3 食材的处理与储存方式2.4 食材的安全与卫生第三章:烹饪过程中的营养保护3.1 烹饪过程中的营养流失与保护3.2 烹饪方法对营养的影响3.3 烹饪过程中的卫生注意事项3.4 烹饪过程中的食物安全第四章:烹饪营养搭配与平衡4.1 膳食平衡的原则与重要性4.2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合理搭配4.3 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与搭配4.4 食物的色彩搭配与营养关系第五章:烹饪卫生与食品安全5.1 烹饪环境的卫生要求5.2 烹饪工具与设备的清洁与消毒5.3 食物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注意事项5.4 食品安全与食品中毒的预防第六章:烹饪技巧与食谱设计6.1 烹饪技巧的提升与实践6.2 食谱设计的原则与方法6.3 创意烹饪与菜品创新6.4 烹饪中的调味技巧与调味品选择第七章:中式烹饪技术与菜品制作7.1 中式烹饪的基本技术7.2 常见中式烹饪方法与菜品制作7.3 中式烹饪中的火候掌握与调味技巧7.4 中式烹饪中的刀工与摆盘艺术第八章:西式烹饪技术与菜品制作8.1 西式烹饪的基本技术8.2 常见西式烹饪方法与菜品制作8.3 西式烹饪中的食材搭配与调味技巧8.4 西式烹饪中的摆盘与装饰艺术第九章:烘焙技术与甜点制作9.1 烘焙的基本原理与工具设备9.2 常见烘焙食品的制作方法9.3 甜点制作技巧与装饰艺术9.4 烘焙食品的保存与食用注意事项第十章:烹饪卫生与食品安全管理10.1 烹饪卫生管理的重要性10.2 食品安全的保障措施与实践10.3 厨房管理与卫生监督10.4 食品安全法规与标准等相关知识重点解析本《烹饪营养与卫生》教案共分为十个章节,涵盖了烹饪与营养的基础知识、食材的选择与处理、烹饪过程中的营养保护、烹饪营养搭配与平衡、烹饪卫生与食品安全等内容。
《烹饪营养与卫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烹饪的基本营养知识,掌握食物的营养成分和搭配原则。
2. 使学生了解烹饪过程中的卫生要求,提高烹饪食品的安全意识。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烹饪技巧。
二、教学内容1. 食物的营养成分及作用2. 食物搭配原则3. 烹饪过程中的卫生要求4. 烹饪基本技巧5. 厨房安全常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食物的营养成分、食物搭配原则、烹饪过程中的卫生要求。
2. 教学难点:烹饪基本技巧、厨房安全常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食物的营养成分、食物搭配原则和烹饪过程中的卫生要求。
2. 采用演示法,展示烹饪基本技巧和厨房安全操作。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烹饪技能。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食品和烹饪工具。
2. 准备PPT课件,展示食物营养成分、食物搭配原则和烹饪过程中的卫生要求。
3. 准备厨房安全宣传资料。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美食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烹饪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烹饪营养与卫生》。
【新课导入】1. 教师讲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及作用,引导学生了解食物对身体的重要性。
2. 教师讲解食物搭配原则,引导学生学会合理搭配食物,提高营养价值。
【烹饪过程中的卫生要求】1. 教师讲解烹饪过程中的卫生要求,包括食材处理、烹饪工具的清洁与消毒等。
2. 学生演示烹饪过程中的卫生操作,教师进行点评。
【烹饪基本技巧】1. 教师讲解烹饪基本技巧,如切菜、炒菜、炖菜等。
2.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进行指导。
【课堂小结】【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尝试运用所学知识,为家人烹饪一道营养丰富的菜品。
六、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活动一】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及作用1. 教师通过PPT展示各种食物图片,介绍食物的营养成分及作用。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食物营养成分及作用。
【活动二】学习食物搭配原则1. 教师讲解食物搭配原则,如主食与副食搭配、酸性食物与碱性食物搭配等。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谷类食品的营养价值及其卫生》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区分谷类各构造部分的主要营养分布;总结概述出谷类的营养价值特点;了解谷类常见卫生问题的防治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根据谷类营养价值特点提出实践过程中的合理利用措施;通过课程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加强学生对主食文化的认同感。
【教学重点】总结概述谷类的营养价值特点【教学难点】根据谷类营养价值特点提出实践过程中的合理利用措施【教学用具】多媒体、教材【教学方法】讲授法、媒体展示法、启发式教学法、分组讨论法【教学过程】第一环节课堂导入(5分钟)1.典籍引入,幻灯片展示通过中医药学典籍《皇帝内经·素问》中提出的:“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观点,引入谷物的概念。
通过幻灯片展示几张不同种类谷物的图片,由学生辨认。
同时教师提问:谷类有着怎样的构造?谷类的营养价值特点又体现在哪些方面?根据谷类营养价值特点如何进行合理利用?第二环节新课讲授(20分钟)问题1:谷类有着怎样的构造?各构造部分的营养是如何分布?学生阅读教材p109第1点(图3-1米、小麦粒构造图)及观看幻灯片上的谷粒构问题2:谷类的营养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将同学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概括总结出两种营养素的价值特点,教师与学生共同提炼出谷类的营养价值特点:1问题3:根据谷类营养价值特点如何进行合理利用?学生根据谷物的营养价值特点,大胆猜想并提出进行合理利用的措施。
问题4:根据教师的讲解了解谷物的卫生问题和防止方法。
第三环节习题练习(10分钟)假如你是一名普通农民伯伯,结合课程所学,谈谈在种植稻谷的过程中从播种种植→收粮晒粮→储粮→去皮加工→淘洗→烹饪食用这一系列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才能确保稻谷的食用营养价值和安全性?第四环节课堂小结(3分钟)谷粒构造与营养素分布谷类的营养价值特点谷类食品的营养价值及卫生谷类合理应用谷类卫生问题谷类是中餐膳食结构中的主食,是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也是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素的重要来源;通过谷类的营养价值特点进行谷类多样化搭配等合理利用。
《烹饪营养与卫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烹饪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认识到烹饪在饮食文化中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烹饪中的营养知识,能够合理搭配食物,确保膳食平衡。
3. 培养学生具备烹饪卫生意识,掌握烹饪过程中的卫生操作规范。
4. 提高学生对烹饪技艺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烹饪兴趣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烹饪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烹饪营养知识3. 烹饪卫生操作规范4. 烹饪技艺与创新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烹饪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烹饪营养知识,烹饪卫生操作规范,烹饪技艺与创新。
2. 教学难点:烹饪营养知识的运用,烹饪卫生操作规范的落实,烹饪技艺的掌握与创新。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烹饪的基本概念、原则、营养知识、卫生操作规范和烹饪技艺。
2. 采用演示法,展示烹饪过程和技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烹饪的魅力。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烹饪技能。
4. 采用分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烹饪中的问题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烹饪相关图片、实物、设备等。
2. 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白板等。
3. 烹饪工具和食材:锅具、刀具、砧板、食材等。
4. 教学资料:烹饪教材、教案、课件等。
六、教学进程1. 授课:讲解烹饪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让学生了解烹饪在饮食文化中的重要性。
2. 演示:展示烹饪过程和技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烹饪的魅力。
3. 实践: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烹饪技能。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烹饪中的问题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操作技能、烹饪作品的美味程度等。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作、创新等方面。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餐厅、酒店等场所,了解烹饪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烹饪营养与卫生说课稿(5篇)第一篇:烹饪营养与卫生说课稿《烹饪营养与卫生》第一章第九节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参赛的题目是《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选自中职国家规划教材《烹饪营养与卫生》。
下面我将从教学基本情况、教学过程设计、课后助学助教、教学效果反思四个方面阐述我的教学意图。
一、教学基本情况。
本节课是《烹饪营养与卫生》课程知识的一个铺垫,对此我整合了授课内容,把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的授课方法和学习方法单独提出来细细演示,对其他章节及课程的学习起着抛砖迎玉的作用,有很强的推广性。
烹饪专业一年级的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对电脑、手机、网络、游戏、烹饪操作类课程有浓厚的兴趣。
但理解能力、学习能力薄弱,自信心不足是他们普遍存在的特点。
基于以上分析从而确立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如下:其中营养配餐是重点。
营养配餐及合理烹饪加工是难点。
现将重难点教学的方法途径分析如下:此次教学主要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和任务引领教学。
学生利用云班课教学平台在课外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
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任务引领法:一是布置任务、二是学生分组讨论,最终完成营养配餐。
从而达到教师在教中做、做中教。
学生则在做中学、学中做,异质分组、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教学过程设计。
在2课时六个教学环节中学生课外通过翻转课堂自主学习,教师根据学生的疑难点和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观看视频、完成游戏、操作选料、配餐等软件、营养配餐、自主分析教学内容。
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师实时启发、提示、点评。
课前教师借助云班课教学平台上传电子教案、微课、视频、ppt、在线测试。
在班级QQ群发给学生烹饪营养与卫生云班课邀请码,学生用手机或电脑进入云班课自主学习如何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重点完成任务:如何营养配餐。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测评时时关注,对学生进行在线评价和及时反馈。
课前学生加入云班课观看教师上传的微课视频、电子教案、电子书、PPT、图片等内容自主学习,通过线上自测题,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
《烹饪营养与卫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烹饪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使学生掌握食物的营养成分和搭配方法。
3. 培养学生正确的烹饪卫生观念。
二、教学内容1. 烹饪的基本原则与技巧2. 食物的营养成分与搭配3. 烹饪过程中的卫生问题4. 烹饪工具的清洁与保养5. 厨房环境的卫生管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烹饪的基本原则与技巧,食物的营养成分与搭配,烹饪过程中的卫生问题,烹饪工具的清洁与保养,厨房环境的卫生管理。
2. 教学难点:烹饪技巧的运用,食物营养成分的搭配平衡,烹饪过程中的卫生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烹饪的基本原则、技巧、食物营养成分、烹饪卫生问题等。
2. 演示法:展示烹饪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烹饪方法。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烹饪技能。
4. 讨论法:分组讨论烹饪卫生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美食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烹饪的兴趣。
2. 讲解:讲解烹饪的基本原则与技巧,食物的营养成分与搭配,烹饪过程中的卫生问题,烹饪工具的清洁与保养,厨房环境的卫生管理。
3. 演示:展示烹饪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烹饪方法。
4. 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烹饪技能。
5. 讨论:分组讨论烹饪卫生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烹饪卫生重要性。
7.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烹饪技能的提高程度。
2. 学生对烹饪营养与卫生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烹饪工具清洁与保养的熟练程度。
4. 学生对厨房环境卫生管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烹饪教材与参考书籍。
2. 烹饪工具与设备。
3. 食物样品与营养成分表。
4. 厨房环境模拟设施。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讲解烹饪的基本原则与技巧。
2. 第二周:讲解食物的营养成分与搭配。
3. 第三周:讲解烹饪过程中的卫生问题。
4. 第四周:讲解烹饪工具的清洁与保养。
烹饪营养与卫生杨霞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学会自我保护;能够合理选择健康食品。
2. 能力目标:提高辨析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饮食观念和习惯。
3. 情感目标: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了解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难点: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课堂导入,激发兴趣教师: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讨一个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食品卫生与安全。
你们对于这个话题一定充满着好奇和疑问吧?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话题,开始我们的探索之旅吧!(二)出示课题,板书课题二、新授环节(一)了解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教师: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些食品卫生安全知识。
你知道什么样的食品才算是安全、卫生的吗?1. 食品安全标志(1)出示食品安全标志的图片,让学生辨认。
(2)强调:购买食品时,一定要看清楚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食品安全标志等。
过期食品往往存在质量问题,甚至可能对健康有害。
2. 选购健康食品教师:除了注意食品安全问题,我们还要学会选择健康食品。
那么,什么样的食品才算是健康的呢?学生分小组讨论,各小组发表看法并解释原因。
教师总结:健康食品应该富含营养,有利于我们的健康成长;同时,要避免食用含有大量添加剂、色素、防腐剂等不利于健康的食品。
3. 餐桌礼仪介绍。
引导学生认识到饮食习惯的培养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总结餐桌上的注意事项。
带领学生共同背诵顺口溜(注:吃的香、住得暖、平安渡日才叫健康)。
播放视频:用“有气无力”语调读标题引入儿童不良饮食不卫生的后果,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如油炸食品吃多了会导致肥胖;吃饭挑食会导致营养不足;不注意餐具卫生会导致拉肚子等。
)教师总结: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重饮食卫生,才能健康成长。
三、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一)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阅读教材内容,谈谈如何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
《烹饪营养与食品卫生》教案烹饪营养与食品卫生教案目标本教案旨在教授学生烹饪营养与食品卫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了解如何选择和处理食材,以保证食物的安全和营养价值。
内容1. 食品卫生概述- 食品卫生的重要性- 传染病与食品安全的关系- 食品污染与常见疾病2. 食材选择与处理- 选择新鲜食材的方法和技巧- 食品保存和储存的原则- 食材加工和烹饪前的准备工作3. 烹饪与营养- 烹饪对食物营养价值的影响- 不同烹饪方法的营养特点- 营养丰富的烹饪技巧和调味品4. 餐桌礼仪与惯- 餐桌礼仪的基本规范- 餐桌卫生的重要性- 不良饮食惯对健康的影响教学方法- 授课讲解:教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向学生介绍食品卫生和烹饪营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 实践操作:学生通过参与实际的食材选择、处理和烹饪活动,锻炼实践能力并巩固所学知识。
-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餐桌礼仪和惯的探讨,促进交流和合作。
教学评估- 日常表现:观察学生在教室和实践环境中的表现,包括食材选择和处理的技能、餐桌礼仪等方面。
- 练考核:通过小测验、练或实践作业,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 项目评估:要求学生独立或团队完成相关项目,展示他们在烹饪营养与食品卫生方面的能力。
教学资源- 教科书:提供相关教材,包含食品卫生和烹饪营养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
- 视频资料:展示食品卫生和烹饪营养的实际场景和操作技巧。
- 厨房设备:确保实践环境配备必要的烹饪工具和设备。
参考书目- 张明. 美食营养学[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5.- 李华.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M]. 中国卫生出版社, 2018.以上为《烹饪营养与食品卫生》教案的简要内容和教学安排,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烹饪营养与食品卫生的相关知识,并培养他们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和健康的饮食方式。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烹饪营养与卫生教案江苏省大港中等专业学校目录前言第一讲绪论第二讲第一章营养学概述第三讲第一节糖类第四讲第二节脂类第五讲第三节蛋白质第六讲第四节无机盐第七讲第五节维生素第八讲第六节水第九讲第七节热能第十讲第八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十一讲第九节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第十二讲第十节烹调中的营养保护第十三讲第十一节几种人群的膳食特点第十四讲第十二节不同国家的膳食营养结构特点第十五讲第二章食品卫生第一节微生物概述第十六讲第二节食品污染第十七讲第三节食品腐败变质及其控制措施第十八讲第四节霉菌毒素对食品的污染及预防措施第十九讲第五节化学农药污染与残留第二十讲第六节金属毒物和其它化学物质污染第二十一讲第七节食品包装材料和容器的卫生第二十二讲第八节食品添加剂第二十三讲第九节食物中毒概述第二十四讲第十节细菌性食物中毒第二十五讲第十一节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第二十六讲第十二节化学性食物中毒第二十七讲第十三节食物中毒的一般急救处理第二十八讲第三章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及卫生第一节谷类食品的营养价值及其卫生第二十九讲第二节豆与豆制品的营养价值及卫生第三十讲第三节畜禽肉的营养价值及其卫生第三十一讲第四节蛋与蛋制品的营养价值及其卫生第三十二讲第五节乳类的营养价值及其卫生第三十三讲第六节水产品的营养价值及其卫生第三十四讲第七节食用油脂及其卫生第三十五讲第八节调味品及其卫生第三十六讲第九节冷饮食品及其卫生第三十七讲第十节酒与非酒精饮料及其卫生第三十八讲第十一节罐头食品及其卫生第三十九讲第十二节蔬菜、水果与食用菌及其卫生第四十讲第十三节糖果、糕点及其卫生第四十一讲第四章食品卫生管理第一节食品卫生法与食品卫生五四制第四十二讲第二节饮食企业的卫生要求和卫生制度第四十三讲第三节食品贮藏、运输、销售过程的卫生要求第四十四讲第四节食品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第一讲:烹饪营养与卫生——绪论【课题】绪论【教学目标】 1. 了解本门课程所涉及的知识范畴。
《烹饪营养与卫生》教案A、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烹饪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烹饪专业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烹饪营养卫生学为烹饪工艺学、菜肴制作技术等专业课程提供科学理论基础和知识,同时也为烹饪学科的其他有关课程,如营养化学、烹饪原料学提供相关理论知识。
使学生能以营养卫生学的基本观点、知识和正确的方法来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烹饪技能。
主要从:烹饪营养与卫生学的基本知识、概念、基本营养素、平衡膳食、合理烹饪、食品卫生学基础知识、烹饪原料的卫生、食物中毒级其他食源性疾病、饮食卫生等方面来学习,指导学生能从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好的为烹饪实际操作做好指导,规范烹饪的操作过程,保障食品安全、确定合理烹饪工艺方法等方面内容进行授课。
二、课程的任务和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烹饪营养卫生学的基本理论,用科学合理的营养卫生学知识、观念来指导烹饪实际操作,为能动控制和变革传统烹调工艺技术和方法而奠定必须的理论基础,培养出专业素质高的、动手能力强的现代烹饪人才。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本课程属于应用性科学,教学中应着重在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着眼于它在实际烹饪中的应用,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力求突出重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举一反三。
C、课程内容与要求第一次课、二次课:内容(学习要求、课程介绍等):一、致同学们新学期问候,自我介绍(与烹饪有关经历感受和现担任工作情况等),点名,初步认识等(10级同学是第二学期了,新的一年,新的校园,认识个别同学,对该班的了解、印象)。
二、较长时间的寒假已结束,收心回校园,总结上学期不足的,本期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不要补考、成绩好的同学争取奖学金等评优评先)。
三、学习本门课程的要求等:1、遵守纪律(计入平时成绩10%)。
不管是哪阶段的学习,都有纪律要求,做到不迟到、旷课、睡觉、打玩手机、看小说等做与课堂无关的事宜,我会严格要求大家,计入期末的平时成绩,希望大家主动遵守)。
烹饪营养与卫生杨霞教案主题:烹饪营养与卫生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烹饪的基本知识、营养素和卫生常识,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并能够制作简单营养的菜肴。
教学重点:烹饪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营养素的种类和作用,掌握卫生常识。
教学难点:掌握烹饪中的调味技巧,了解各种食材的营养价值。
教学准备:1.教具:投影仪、幻灯片、菜谱、食材、厨具等。
2.材料准备:水果、蔬菜、面粉、鸡蛋等各种食材。
3.教学环境:教室和实验室。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烹饪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1烹饪的定义和分类-通过幻灯片(PPT)介绍烹饪的概念、分类、意义等。
-引导学生思考烹饪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展示各种不同烹饪方式的图片或视频。
1.2烹饪的基本技能-结合实物示范,分解操作过程,展示切、炒、煎、蒸等基本烹饪技能。
-学生进行操作实践,用各种烹饪技能制作一些简单的、方便的菜肴。
如水果沙拉、蔬菜炒饭等。
1.3烹饪的常用调味品-介绍和讲解各种调味品的种类、作用和用法。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尝试使用不同的调味品制作不同口味的菜肴,并品尝。
第二课时:营养素的种类和作用2.1营养素的分类和作用-通过幻灯片介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作用和功能。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各种营养素在食物中的来源和作用。
2.2饮食均衡和合理搭配-引导学生思考健康饮食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和互动问答,引导学生认识到饮食结构的影响,以及食物的搭配原则。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讨论并制定一份均衡且合理搭配饮食的样板菜单,并汇报。
第三课时:卫生常识和食品安全3.1食品安全知识-介绍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讲解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如食品中毒、食品添加剂等。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为食品安全管理者、监察者和消费者角色,分析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出预防和保护食品安全的措施。
3.2食品储存和加工卫生-结合实物示范,讲解食品的储存和加工卫生常识,如食品冷藏、干燥、熟食和生食分开等。
烹饪营养与卫生教案教案标题:烹饪营养与卫生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烹饪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理解营养和卫生在烹饪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烹饪技能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对健康饮食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内容:1. 烹饪基础知识:a. 烹饪工具和设备的介绍和使用方法。
b. 基本烹饪技巧,如切割、搅拌、煮沸等。
c. 常见食材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2. 营养与卫生知识:a. 营养的概念和分类,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
b. 饮食平衡的原则和方法。
c. 食品安全和卫生的重要性,如储存、清洁和烹饪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 烹饪实践:a. 学生分组进行烹饪实验,每组选择一个简单的菜肴进行制作。
b. 强调食材的选择和处理过程中的卫生要求。
c. 学生分享自己的制作心得和体会。
教学步骤:引入:1. 引导学生思考烹饪的重要性,并与他们分享一个与烹饪相关的故事或实例。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
知识讲解:1. 介绍烹饪基础知识,包括常见的烹饪工具、设备和技巧。
2. 解释营养的概念和分类,以及饮食平衡的原则。
3. 强调食品安全和卫生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烹饪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实践操作: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简单的菜肴进行制作。
2. 强调食材的选择和处理过程中的卫生要求。
3. 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烹饪实验,注意观察和记录制作过程中的细节。
4. 学生完成制作后,分享自己的制作心得和体会。
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实践操作。
2. 强调营养和卫生在烹饪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
3. 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的资源和建议。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食材选择、卫生意识和烹饪技巧。
2. 学生分享的制作心得和体会是否能够体现对烹饪营养与卫生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资源:1. 烹饪工具和设备的图片或实物展示。
2. 营养和卫生知识的图表或PPT展示。
3. 食材选择和处理的示范视频或实例分享。
第1篇一、说教材《烹饪实践》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烹饪技能和食品安全意识。
本节课选择《家常菜肴的制作》这一主题,通过教授几种家常菜肴的制作方法,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烹饪技巧,同时了解食品安全和营养搭配的重要性。
二、说学情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初中一年级学生。
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学习兴趣浓厚,但动手能力相对较弱,对烹饪知识了解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掌握几种家常菜肴的基本制作方法。
- 了解食材的搭配和营养知识。
- 熟悉厨房安全操作规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烹饪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家常菜肴的制作方法。
- 食材的搭配和营养知识。
2. 教学难点:- 烹饪过程中的火候掌握。
- 食品安全的注意事项。
五、说教法学法1. 教法:- 讲授法:讲解菜肴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 演示法:教师现场演示菜肴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学习。
- 实践法: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2. 学法:- 观察法:通过观察教师演示和同学操作,学习烹饪技巧。
- 实践法:通过动手操作,掌握菜肴制作方法。
- 合作法: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菜肴制作。
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一些精美的家常菜肴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日常生活中都吃过哪些家常菜肴?它们是如何制作的?3.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家常菜肴的制作》。
(二)新课讲授1. 讲解几种家常菜肴的制作方法,如红烧肉、宫保鸡丁、鱼香茄子等。
2. 讲解食材的搭配和营养知识,强调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3. 演示菜肴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学习。
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理论课程教师教案本2013 —2014 学年第一学期专业名称烹饪课程名称烹饪营养与卫生授课教师芮琼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课堂教学安排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课堂教学安排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课堂教学安排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课堂教学安排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课堂教学安排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课堂教学安排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课堂教学安排第一章营养学概述综合练习一、名词解释:1、营养2、完全蛋白质3、混合钙池4、必需脂肪酸5、维生素6、必需氨基酸二、填空:1、营养素在体内有三方面的功用:第一,第二,第三;2、酸中毒是指,所以糖具有辅助脂肪的氧化抗生酮的作用;3、蔗糖水解以后生成一分子的和一分子的;4、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脂肪主要是一分子的和三分子的组成为,也就是5、蛋白质的消化率可分为和;6、七种常量元素是指:;7、一般认为动物性食品和植物性食品混合食用,可以提高中的铁的吸收率;8、人体含量最多的一类无机盐是,贫血是由于人体内缺造成的,缺碘易患病,缺会发生创口愈合迟缓,人缺与克山病有关,儿童蛀牙由于缺乏;9、维生素A又名,只存在于食品中,植物性食品中的是维生素A的前身,在体内可以转化;10、维生素E又称,维生素中性质最稳定的一种是,性质最不稳定一种是,唯一含有金属元素的是, 又称吡哆素;12、人的皮肤中含有,经紫外线或阳光照射后能转变为;13、市面上出售的维生素D2药品就是由照射而制成的;三、判断题:1、磷能参与体内能量的转化;----------------------------------------------2、脂肪的消化率与熔点成反比;-------------------------------------------3、人体大脑中能量的来源于血液中的葡萄糖;-------------------------4、谷类蛋白质是膳食蛋白质的主要来源;-------------------------------5、水溶性维生素很少产生过多症;----------------------------------------6、维生素B2能维护皮肤、黏膜组织的健康;---------------------------7、脂肪可溶解视黄醇和钙化醇;…………………………………--8、单糖不经消化就可以被人体消化吸收;…………………………9、经常食用牛奶和海产品,可预防缺铁性贫血;…………………11、维生素D、乳糖、蛋白质能促进铁的吸收;-----------------------12、经常晒太阳可预防儿童佝偻病;…………………………………四、选择题:1、钙的消化吸收与食物中的哪种因素有关;A、维生素AB、维生素B1C、维生素CD、维生素D2、克汀病主要是由于缺乏所造成的;A、钙B、碘C、锌D、铁3、下列食物中蛋白质消化率最高的是;A、牛奶B、鸡蛋C、豆腐D、豆浆4、钙的最好来源是;A、乳制品B、肝脏C、黑豆D、豆腐5、治疗缺铁应首选哪种食物;A、鱼肉B、酸奶C、牛奶D、豆腐6、下列食品中,铁的消化吸收率最高的是;A、肝脏B、鱼类C、鸡蛋D、菠菜7、谷类蛋白质的限制性氨基酸是;A、赖氨酸B、蛋氨酸C、丙氨酸D、色氨酸8、需要维持氮平衡的是;A、青少年B、外科手术恢复期病人C、成年人D、乳母9、当血液中哪一种情况发生会出现肌肉的抽搐;A、血钙含量下降B、血钙含量增加C、血锌浓度下降D、血锌浓度增加10、一次大批量的摄入野生动物的肝脏,可能会出现哪种营养素中毒;A、铁B、维生素AC、钙D、维生素D11、下列人群中,水分占人体比例最多的是;A、运动员B、工人C、机关干部D、学生12、蛋白质的特征元素是;A、碳B、氢C、氧D、氮13、某女性一日热能消耗是4180千焦耳,问一日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各需的克数是;A、60克、500克B、30克、150克C、30克、300克D、55克、350克14、为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每公斤食盐加碘的量为;A、10毫克B、10克C、1毫克D、1克15、老年人味觉减退是由于人体内缺乏;A、锌B、硒C、镁D、铜16、维生素中性质最稳定的是;A、维生素DB、维生素B6C、维生素PPD、维生素E17、患了脚气病,应该多补充一些;A、蔬菜B、粗粮C、干制品D、水果18、有“主力维生素”之称的是;A、维生素DB、维生素B6C、维生素KD、维生素B1219、经常食用生鸡蛋,可能引起的缺乏;A、叶酸B、生物素C、泛酸D、维生素B220、在人体内可转变为维生素PP;A、赖氨酸B、色氨酸C、蛋氨酸D、亮氨酸21、绿豆发芽后,其营养成分有显著变化的是;A、维生素B2B、蛋白质C、维生素CD、钙22、选出属于完全蛋白质的一项;A、麦胶蛋白B、麦谷蛋白C、玉米胶蛋白D、骨胶蛋白23、与人体骨骼代谢相关的维生素是;A、维生素AB、维生素DC、维生素PPD、维生素E24、可增加植物性食物中铁消化吸收率的是;A、维生素AB、维生素EC、维生素CD、维生素D25、能作为脂肪抗氧化剂使用的维生素是;A、维生素AB、维生素DC、维生素ED、维生素K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课堂教学安排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课堂教学安排。
《烹饪营养与卫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烹饪的基本概念和烹饪的意义。
2. 使学生掌握烹饪的基本技巧和烹饪方法。
3. 让学生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和食物搭配的原则。
4. 使学生了解烹饪过程中的卫生要求和食品安全知识。
二、教学内容1. 烹饪的基本概念和烹饪的意义2. 烹饪的基本技巧和烹饪方法3. 食物的营养成分和食物搭配的原则4. 烹饪过程中的卫生要求和食品安全知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烹饪的基本技巧和烹饪方法,食物的营养成分和食物搭配的原则,烹饪过程中的卫生要求和食品安全知识。
2. 教学难点:烹饪技巧的运用,食物搭配的原则,卫生要求和食品安全知识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烹饪的基本概念、烹饪技巧、食物营养成分、食物搭配原则、卫生要求和食品安全知识。
2. 演示法:展示烹饪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烹饪技巧和卫生要求。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烹饪技能和食品安全意识。
五、教学准备1. 教材:《烹饪营养与卫生》2. 教学课件:烹饪技巧、食物营养成分、食物搭配原则、卫生要求和食品安全知识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3. 烹饪工具:锅、碗、瓢、盆、刀、剪等。
4. 食材:米、面、蔬菜、肉类、海鲜等。
5. 卫生消毒用品:消毒液、洗涤剂等。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美食图片,引起学生对烹饪的兴趣,导入新课《烹饪营养与卫生》。
2. 讲解烹饪的基本概念和烹饪的意义:介绍烹饪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烹饪的基本知识。
3. 讲解烹饪的基本技巧和烹饪方法:介绍烹饪技巧(如切、煮、炒、炸等)和烹饪方法(如蒸、炖、烤等),并通过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种烹饪技巧的应用。
4. 讲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和食物搭配的原则:介绍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等基本营养成分,并讲解食物搭配的原则(如均衡饮食、荤素搭配等)。
5. 讲解烹饪过程中的卫生要求和食品安全知识:介绍烹饪过程中的卫生要求和食品安全知识,如食材清洗、刀具消毒、食品储存等,并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烹饪营养与卫生》第一章第九节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参赛的题目是《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选自中职国家规划教材《烹饪营养与卫生》。
下面我将从教学基本情况、教学过程设计、课后助学助教、教学效果反思四个方面阐述我的教学意图。
一、教学基本情况。
本节课是《烹饪营养与卫生》课程知识的一个铺垫,对此我整合了授课内容,把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的授课方法和学习方法单独提出来细细演示,对其他章节及课程的学习起着抛砖迎玉的作用,有很强的推广性。
烹饪专业一年级的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对电脑、手机、网络、游戏、烹饪操作类课程有浓厚的兴趣。
但理解能力、学习能力薄弱,自信心不足是他们普遍存在的特点。
基于以上分析从而确立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如下:
其中营养配餐是重点。
营养配餐及合理烹饪加工是难点。
现将重难点教学的方法途径分析如下:
此次教学主要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和任务引领教学。
学生利用云班课教学平台在课外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
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任务引领法:
一是布置任务、二是学生分组讨论,最终完成营养配餐。
从而达到教师在教中做、做中教。
学生则在做中学、学中做,异质分组、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教学过程设计。
在2课时六个教学环节中学生课外通过翻转课堂自主学习,教师根据学生的疑难点和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观看视频、完成游戏、操作选料、配餐等软
件、营养配餐、自主分析教学内容。
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师实时启发、提示、点评。
课前教师借助云班课教学平台上传电子教案、微课、视频、ppt、在线测试。
在班级QQ群发给学生烹饪营养与卫生云班课邀请码,学生用手机或电脑进入云班课自主学习如何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重点完成任务:
如何营养配餐。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测评时时关注,对学生进行在线评价和及时反馈。
课前学生加入云班课观看教师上传的微课视频、电子教案、电子书、PPT、图片等内容自主学习,通过线上自测题,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
学生可以利用教学平台相互解答、也可以向老师或在线专家求助。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测试情况汇总学生的疑难点。
课中大部分学生都掌握的知识点略讲,主要对学生的疑难点及本课的重点难点进行指导。
下面便进入两课时六个教学环节的课中学习。
通过任务引领法对比观看两个视频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观看视频,美国男孩体重381公斤思考什么是合理营养?营养过剩的危害?二是观看体重超轻厌食症模特思考营养不足的危害?通过视频对比引出三个知识点。
基于以上知识点学习,引导学生用体重指数计算器软件判断体重和体胖。
这是判断合理营养、避免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足的重要指标。
用软件解决了学生手算慢、不准确。
软件不仅计算快,而且可以保留每次计算的数据,自动生成体重指数历史记录。
三是视频播放《蠢蠢的吃法》,朗朗上口的歌词、卡通的形象把一些不易理解的有毒有害物品形象生动的展示在学生眼前。
让学生理解了食物必须对人体无毒无害、符合卫生标准,这是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之一。
这样课前学习的第二个疑难点便迎刃而解了。
通过以上环节,引导学生归纳如下知识点。
下面便进入重点、难点的学习。
第一步引导学生通过食品原料选择软件自主分析如何进行食品原料选择?本软件还归纳总结了膳食指南的相关内容,丰富了教材知识。
利用选料软件科学、快捷、实时纠错。
从而解决了学生课前面对众多食品原料,无从下手的局面。
这样课前学习的第三个疑难点也顺利化解了。
第二步引导学生利用营养配餐软件进行营养配餐。
本营养配餐软件有营养配餐、菜谱设置、营养成分和食物列表功能。
本营养配餐系统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不同个体或不同团体合理准确的搭配一日三餐或一周膳食。
可以建立儿童菜谱库、孕妇菜谱库、糖尿病菜谱库等多套菜谱库,视对象不同装入相应菜谱库,达到科学配餐的效果。
能够严格遵循膳食宝塔、三类物质的摄入比例要求及重要营养素的摄入要求,并且可以完全自动配餐,能够确保食物的多样性。
智能配餐功能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我们的时间。
利用配餐软件学生可以反复操作和练习。
强化了知识的运用,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体现了做中学,和学中做的教学理念。
对于今后学习《营养配餐与烹饪设计》、《餐饮营养与配餐》和《饮食保健》等烹饪专业的课程内容都具有推广性。
营养配餐软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实践营养配餐功能,而且智能配餐功能可以引导学生向专业的营养师一样科学、合理、快捷、准确的营养配餐,从而弥补了书本内容只有呆板的文字的不足。
第三步观看微课一些菜的做法。
动听的音乐、规范的操作、让学生在观看中自主模仿学习。
掌握合理的食品烹调加工。
第四步引导学生进入游戏界面,小游戏直观形象的让学生理解了合理的食品烹饪加工方法。
玩家将扮演一名厨师来动手制作各种美食佳肴:
从寿司、牛扒到冰激凌,各种美食应有尽有。
从而解决了实际烹饪需要大量食材成本、耗时长等缺点。
帮助学生轻松化解难点。
基于以上教学设计,学生已经全面掌握了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的各个知识点。
突破了重点、掌握了难点。
下面通过营养配餐实训进一步在实践中把握难点。
然后便发布任务,为一名六十岁的轻体力健康男士配置一日三餐结合网络资源、微课视频、选料配餐软件,进行营养配餐实训。
再发布评分标准,以便学生准备和对学生营养配餐实训的评价。
全班分成5组分工合作、组织一份营养配餐方案,各组员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疑问进行实施帮助。
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指导。
学生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方法,通过前面的教学设计明确了合理营养、体重指数、选料、营养配餐、合理的烹饪加工的基本知识。
通过选料、配餐软件、模拟烹饪游戏、组员之间讨论、分工合作,优化知识点。
最后配一名代表进行营养配餐演示,实践难点。
一名组员用手机摄像,然后把视频上传至云班课,便于评价。
便于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教师点评和线上专家点评。
登陆《烹饪营养与卫生云班课》、云班课教学平台中老师可以查询学生的学习进度、考勤、在线测试作业情况。
打开五个组上传至云班课的营养配餐过程摄像,根据评分表评价:
个人自评、生生互评、教师点评及在线专家点评相结合。
全方位的评价使之正真做到了客观、具体、公正、公平。
本次配餐实训成绩记入成绩总册。
本学期5次模拟实训成绩占期末考试成绩的30%。
在在教学过程中我一贯坚持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激励学生学好每一课。
课后布置新的学习任务把经过在线专家点评、合理化的营养配餐食谱在操作间烹饪加工出来。
从而深化了本节课的难点。
三、课后助学助教。
课后请学生观看我上传至烹饪营养与卫生云班课的微课视频、电子教案、PPT、自测题、并布置下节课新的学习任务。
要求学生根据相关资料自主学习、交流、互相解疑或向老师、或在线专家求教。
四、教学效果反思
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把枯燥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
课前借助云班课网络教学平台,上传微课视频等学习资料,学生课外利用手机或电脑自学、课中借助图片、视频、动画、歌曲、游戏全面调动学生感官,轻松化解学生课前学习的疑点和本课的重难点。
通过操作配餐软件配餐实训,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
进而突破重点、实践难点。
配餐演示上传至云班课,师生、专家全方位的评价,正真做到了公平、公开、公正。
课后在云班课布置任务进一步升华了重点和难点。
教师应用云班课随时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
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实现了翻转课堂。
形式多样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已经成为中职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必修课。
以上就是我本次教学活动的设计理念。
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