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2)——Bloomfield
- 格式:ppt
- 大小:70.50 KB
- 文档页数:18
1. F. de. Saussure is a (n) __________linguist.A. AmericanB. BritishC. SwissD. RussianSwiss linguist. The founder of structural linguistics, he declared that there is only an arbitr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a linguistic sign and that which it signifies. The posthumously published collection of his lectures,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1916), is a seminal work of modern linguistics.索绪尔,费迪南德·德:(1857-1913) 瑞士语言学家,结构主义语言的创始人,他声称在语言符号和其所指含义之间仅有一种模糊的关系。
他死后,他的讲演集出版为《普通语言学教程》(1916年),是现代语言学的开山之作2.N. Chomsky is a(n) ______linguist.Canadian B. American C. French D. SwissAmerican linguist who revolutionized the study of language with his theory of generative grammar, set forth inSyntactic Structures (1957).乔姆斯基,诺阿姆:(生于1928) 美国语言学家,他在《句法结构》(1957年)一书中所阐述的关于生成语法的理论曾使语言学研究发生突破性进展3.___________is the study of speech sounds in language or a language with reference totheir distribution and patterning and to tacit rules governing pronunciation.A.PhonologyB. Lexicography 词典编纂C. lexicology词典学D.Morphology词态词态学音位学研究的是一种语言的整个语音系统及其分布,包括某一特定语言里的语音和音位分部和结合的规律。
外语教学法自考题-8(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Ⅰ.Multipe Choice(总题数:20,分数:20.00)1.It was ______ who had accomplished the functional linguistics and made the London School of Linguistics one of the most competitive linguistic theories in the world.A. M.A.K.HallidayB. Bronislaw MalinowskiC. J.R.FirthD. Sigmund Freud(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马利诺夫斯基是功能语言学派的先驱,他提出“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这一概念,弗尔斯使它成了伦敦学派的一个关键概念。
尽管弗尔斯试图将语言成分与马利诺夫斯基的社会语言学见解结合起来并据此建立一个语言描写的理论模式,但他没能将其理论详解。
语言学家韩礼德完成了弗尔斯的未竞事业,使伦敦语言学派成了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语言理论之一。
2.Leonard Bloomfield, a linguist in America, is regarded as the father of ______.A. American structuralismB. naturalismC. functionalismD. audiolingualism(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美国语言学家布鲁姆菲尔德(Bloomfield)被认为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之父。
3.The years between 1940 and 1970 is known as ______ period.A. the Reform MovementB. Modem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C.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D. Structural Language Teaching(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外语教学简史可以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882—1906年的外语教学改革运动阶段(The Reform Movement);第二阶段为1906—1940年的现代语言教学与研究阶段(Moder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第三阶段为1940—1970年的结构主义语言教学阶段(Structural language teaching);第四阶段为自1970开始的交际语言教学阶段((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对美国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流派的评述摘要: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期间,作为一种很有影响力的语言学流派,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一直占据着语言学研究领域的主导地位。
本文在总结此流派产生的背景、基本观点、代表人物及其重要贡献后,从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对它做了简单的评述,从而对美国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流派有一个基本了解。
关键词: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流派;布龙菲尔德;评述序言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或称美国描写语言学(descriptive linguistics),是上世纪30年代初至50年代末占统治地位的一个重要的语言学流派。
基本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它特别强调整体,注重对语言和言语的区分;它认为语言天生就是一种符号系统和音义结合的结构;语言要素的本质决定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语言的整体性是通过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来表现的;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是语言的特征,而前者应予以更多的关注;语言应该是描述性的而不是规定性的。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主要以语言的结构和系统作为研究的对象,更加注重活生生的口语研究。
同时,它也受到行为主义中“刺激-反应”模式的影响,它重视对形式的分析,避免对问题意义的探讨,它采用直接成分分析的方法来处理句子。
美国结构主义的出现和发展在推动语言教学研究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产生的背景(一) 社会历史背景在20 世纪早期,印度土著语言正面临着快速的灭亡,为了使这些珍贵的研究数据得以保存下来,人类学家和语言研究者们需要采取一种全新的方法来处理语言。
因此,记录这些活生生的口头语言就变得刻不容缓,至关重要,这对美国结构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非常有利[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语言专家们都投身于语言教学当中,在当时,军事人员都需要说流利的外语,口语自然而然就成了训练的重点。
基于这种状况,听说法,一种现今仍流行的教学方法,在20 世纪50 年代应运而生。
两位著名的美国语言学专家,布龙菲而德和弗里斯,对听说法的创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浅谈布隆菲尔德与结构主义语法【摘要】布隆菲尔德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人。
其著作《语言论》有着广泛的影响。
布隆菲尔德对语法形式、语法形类、语法配列、句法结构进行了定义,提出了替换法、对比分析法和分布分析法。
依据其理论产成的听说教学法和结构主义测试体系,有着广泛的影响。
【关键词】布隆菲尔德;《语言论》;结构主义一、布隆菲尔德其人列昂纳德·布隆菲尔德(leinard bloomfield 1887-1949),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人。
布隆菲尔德不仅熟知历史比较语言学,而且也是共时描写语言学的巨匠。
布隆菲尔德是“美国语言学会”的发起人之一,他开创了一个语言学流派——结构主义语言学,培养了一代语言学家,如哈里斯,布洛克等,他们都在语言学理论和语言描写方面取得过出色的成就。
这个学派在三、四十年代的美国语言学界占有主导地位,有“布隆菲尔德时代”之称。
二、理论简述(一)、语法形式:布隆菲尔德把语法形式归纳为句子。
替代和结构,还使用了一系列的术语来描述语言的形式,如词素、词根、自由形式、粘着形式、复合、屈折、派生、成分、一致等。
所有这些后来都成为普通语言学中句法学与形态学的主要内容。
布隆菲尔德首先区分了自由形式和粘附形式。
不能独立使用的叫粘附形式,如英语的前后缀:johnny和billy中的-y等;能够单独使用的叫自由形式,如词、短语、句子:john,bill等。
有些语言形式与另一些语言形式在语音和语义上部分相同,这叫做复合形式。
凡是与其他形式没有语音或语义上的相同之处的形式都叫词素。
复合形式皆由词素构成。
(二)、语法形类:布隆菲尔德认为语法形式可以归为词类、句类、短语类、词缀、格位几个大类。
被认为是同一范畴内的成分的一组形式类别叫做语法形类。
如:“树、人、房”……类义→“事物”类义→名词。
(三)、语法配列:布隆菲尔德认为,话语的有些特征不能因词典来解释,而是用排列顺序解释。
把一些有意义的形式组合起来,就叫做配列。
布龙菲尔德他在美国语言学界的地位,犹如索绪尔在欧洲语言学界的地位。
在美国语言学史里,有人把1933—1950年称作布龙菲尔德世纪,也有人把布龙菲尔德奉为美国语言学家之首。
布龙菲尔德的主要著作有《语言论》。
《语言科学的一套公设》布龙菲尔德的主要理论贡献主要有以下几点:1、主张行为主义,反对心灵主义2、重视形式分析,忽视意义3、提出了一套语言分析的程序,最著名的是直接成分分析法,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一、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受俄国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影响,提出了行为主义的观点,他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无法证实的意识或者精神世界,而应该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
他坚信有什么样的刺激,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的反应。
提出了一个公式S---R 即刺激---反应来分析所有的行为。
斯金纳进一步阐述和深化了华生的理论,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论”刺激----反应---强化人类言语行为和动物一样也是由刺激引起的反应,如果反应得到强化(奖励的方式),这种反应就被保留,形成习惯。
布龙菲尔德受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从行为主义的观点出发,把语言看成是一系列刺激和反应。
用刺激—反应论来解释语言的产生和理解过程,提出了一个有名的公式S—r…s----R琪儿看到苹果受到实际的刺激S,如果她受到刺激之后自己去摘R,即为S-R。
但是她在受到苹果的刺激之后没有自己去采取实际行动,而是跟杰克说话r希望杰克去摘,那么杰克所受到的刺激就是s,而杰克去摘了就是R。
即完成上面的公式:S-r-s-R。
三条原则2、由于意义不能直接观察到,而且也很难把握得住,所以只对结构形式进行分析,尽量回避意义问题。
147页。
最有影响的著作《语言论》公分28章,可以分为上下两部分。
1-16章属于共时语言学,后半部分17—28章属于历时语言学第一章到第四章论述语言学的一般问题;第五章到第八章论述音位学;第九章至第十六章论述语法和词汇,讨论的是共时性的;第十七章至第二十八章论述比较法、方言地理学、语言演变、语义变化、借用等。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再认识一、概述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学流派,其产生和发展深受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影响,并在对印第安人土著语言的研究中得以实践和应用。
这一学派的理论背景源于索绪尔对于语言系统、语言与言语、能指、所指和符号任意性的论述,这些观点为结构主义语言学提供了理论支撑。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布龙菲尔德及其后继者为代表,他们主张语言学应关注语言的实际使用,即言语行为,而非抽象的语言系统。
这一学派的学者们特别重视记录和分析语言的技术,以便对那些不为人所知的印第安土著语言进行精确的描写和分析。
他们的研究方法强调整体性和系统性,旨在揭示语言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差异。
对于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认识,我们不能仅停留在其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上。
我们还需深入探究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即人类学家对印第安语言的田野调查,以及这一学派在发展过程中所受的其他影响,如行为主义等。
我们还需对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方法、代表人物及其观点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评价这一学派在语言学领域中的地位和贡献。
1. 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语言学研究的深入,结构主义语言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流派,对美国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兴起于20世纪初,强调对语言现象进行系统的、共时的分析,尤其注重语言内部的结构规律和模式。
随着语言学理论的不断演进,特别是受到功能主义、认知语言学等流派的挑战,结构主义语言学一度陷入了困境,其地位和价值也受到了质疑。
近年来,随着语言学研究的多元化和跨学科趋势的加强,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价值再次受到学界的关注。
不少学者开始重新审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核心理念和研究方法,认为其在语言结构分析、语言类型学等方面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旨在重新认识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探讨其在当代语言学研究中的新意义,以期为我国语言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解,同时也为我国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结构主义语言学——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一、产生背景二、含义及代表人物三、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方法四、替换法美国结构社会背景:人类学家对印第安语言的田野调查,使得美国描写语言学家特别重视记录和分析语言的技术,这样才能对那些不为人知的印第安土著语言作出精确的描写和分析。
理论背景:1916 Saussure《普通语言学教程》出版;Saussure:符号的价值在于其相互关系,而不在于符号本身(即“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体”);Bloomfield:音位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其声波的实际形状,而仅仅在与这种波形跟同一语言里所有其他音位波形之间的差别。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产生背景社会背景:人类学家对印第安语言的田野调查,使得美国描写语言学家特别重视记录和分析语言的技术,这样才能对那些不为人知的印第安土著语言作出精确的描写和分析。
理论背景:1916 Saussure《普通语言学教程》出版;Saussure:符号的价值在于其相互关系,而不在于符号本身(即“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体”);Bloomfield:音位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其声波的实际形状,而仅仅在与这种波形跟同一语言里所有其他音位波形之间的差别。
含义及代表人物含义结构主义语言学: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掌门人之一Hocket表示:我一直很不确定“结构主义”应该是怎么回事,除了知道它用来指20世纪强调“系统”和“模式”的语言研究理念,以与19世纪的“原子主义”的研究理念相区别。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通俗理解:以Saussure(1916)语言学思想为源头,以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美国结构主义为主体的一个语言学派别。
代表人物以Bloomfield和后Bloomfield学派的学者为代表的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方法整体而言:语言描写与分析的过程就是切分语言材料、归并语言单位,并说明单位间配列关系的过程。
具体而言:首先,提取独立的语音单位(音位),并在此基础上考察这些单位及其序列的配列关系;然后,提取独立的形态单位(语素),并在此基础上考察这些单位及其序列的配列关系。
布隆菲尔德结构主义语法
浅谈布隆菲尔德与结构主义语法
【摘要】布隆菲尔德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人。
其著作《语言论》有着广泛的影响。
布隆菲尔德对语法形式、语法形类、语法配列、句法结构进行了定义,提出了替换法、对比分析法和分布分析法。
依据其理论产成的听说教学法和结构主义测试体系,有着广泛的影响。
【关键词】布隆菲尔德;《语言论》;结构主义
一、布隆菲尔德其人
列昂纳德·布隆菲尔德(leinard bloomfield 1887-1949),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人。
布隆菲尔德不仅熟知历史比较语言学,而且也是共时描写语言学的巨匠。
布隆菲尔德是“美国语言学会”的发起人之一,他开创了一个语言学流派——结构主义语言学,培养了一代语言学家,如哈里斯,布洛克等,他们都在语言学理论和语言描写方面取得过出色的成就。
这个学派在三、四十年代的美国语言学界占有主导地位,有“布隆菲尔德时代”之称。
二、理论简述
(一)、语法形式:布隆菲尔德把语法形式归纳为句子。
替代和结构,还使用了一系列的术语来描述语言的形式,如词素、词根、自由形式、粘着形式、复合、屈折、派生、成分、一致等。
所有这些后来都成为普通语言学中句法学与形态学的主要内容。
布隆菲尔德首先区分了自由形式和粘附形式。
不能独立使用的叫粘附形式,如英语的前后缀:johnny和billy中的-y等;能够。
结构主义语言学名词解释
结构主义语言学或称结构语言学,是指20世纪以费尔迪南-德-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为代表以及受这种理论影响而进行的语言理论研究。
索绪尔语言理论的突出特点是:严格区分语言和言语,明确限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与历史比较语言学相反,结构主义语言学重视共时语言(也就是口语)的研究,特别着重于分析、描写语言的结构系统从不孤立地看待语言要素,认为语言的一切都奠定在关系的基础上。
结构主义语言学在20世纪上半期成为语言学的主流,尽管它的各个学派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他们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就是认为,语言是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具有分层次的形式结构在描写语言结构的各个层次时,特别注重分析各种对立成分。
这种观点强烈地影响了人文科学的其他部门,如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等。
20世纪40年代以后,在欧美占统治地位的结构主义发展到美国的描写语言学,走上了着重语言内向研究的道路。
1957年,乔姆斯基出版《句法结构》一书,标志着转换生成语言学的诞生
美国结构主义学派,也称为美国描写语言学派,代表
人物布龙菲尔德(Bloomfield),1933年出版《语言论》,提出结构主义语言学派研究语言的基本原则和和描写语言规则的总框架,是美国结构主义学派的纲领性著作。
2005年1月第37卷 第1期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bimonthly)Jan.2005Vol.37No.1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再认识Ξ华中师范大学 熊 兵 提要:本文讨论与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有关的四个问题。
1)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与索绪尔语言理论有密切联系;2)布龙菲尔德提出IC分析,主要是基于W.Wundt的构造心理学中关于话语的认知分析;3)不应夸大行为主义对美国结构主义的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语言的社会功能和意义的本质;4)在美国结构主义学者对意义的处理这一问题上,应区分两个不同层面:a)语言分析中对意义的使用;b)语言研究中关于意义的研究,即语义学的地位。
关键词: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索绪尔、IC分析、行为主义、意义 [中图分类号]H0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0429(2005)01-005029 在一般意义上,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是指以布龙菲尔德(L.Bloomfield)和后布龙菲尔德学派的学者(post2Bloomfieldians)为代表的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的一整套语言理论。
关于这一学派的理论与方法,国内学界有所评介,如许国璋(1958)、高名凯(1964)、赵世开(1978)、索振羽(1981)、赵世开(1989)、刘润清(1995)、冯志伟(1999)等。
但是有些问题仍待澄清,下面分四个方面来讨论。
1.索绪尔语言理论与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关系 关于索绪尔和美国结构主义的理论渊源关系以及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学界的看法并不一致。
国外学者起初对这一问题关注不多。
20世纪80年代则有过一番热烈讨论,如Hymes 和Fought(1981:15)及Harris(1987:xii2xiii)等认为,美国结构主义是独立发展起来的学派,与索绪尔语言思想并无多大联系。
Hockett甚至一度认为索绪尔对布龙菲尔德没有任何影响(不过他后来改变了观点,见许国璋1997a: 152);而Newmeyer(1986:3)、Joseph(1989: 55263)、K oerner(1989/Fought1999a[II]: 2102217)等则认为两者关系密切。
语言论简介:《语言论》为布龙菲尔德所著,1933年出版。
这部著作是布龙菲尔德1914年写的《语言研究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Language)的修订本,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性著作,对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形成、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语言论》章目:全书共二十八章:第一章至第四章论述语言学的一般问题;第五章至第八章论述音位学;第九章至第十六章论述语法和词汇;第十七章至第二十八章论述比较法、发言地理学、语言演变、语义变化、借用等。
《语言论》的总意义在于提出了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派研究语言的基本原则和描写语言结构的总框架。
作者:布龙菲尔德(Leonard Bloomfield,1887-1949),美国语言学家。
1887年4月1日出生于美国芝加哥。
北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先导人物之一。
19岁毕业于哈佛大学。
嗣后转入威斯康星大学师从E·普罗科什攻读语言学,1909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
布龙菲尔德从研究日耳曼语系和印欧语系入手,继而研究了普通语言学和阿尔表琴语等语言。
他曾在很多大学任教,最后执教于耶鲁大学,并任该校高级语言学教授。
《语言论》的主要观点:1、从行为主义和机械论的观点观察语言现象,把语言看成一系列刺激和反应,并据此提出了著名的传递公式:S → r .......... s → R,这里S指外部刺激,r指语言的代替反映,s指语言的代替性刺激,R指外部的实际反应。
2、制定描写语言结构的总框架。
布龙菲尔德认为语言是一个共时系统,他首先使用“替换法”研究音位学。
布龙菲尔德认为语素是由音位或音位的组合构成的,而全部语素就构成了一种语言的词汇。
从词汇转向语法,就需要“配列”(arrangement)的概念,语言形式的配列方式有四种:词序、变调、变音、形式的选择。
语法分为句法和词法。
句法如短语和句子;词法是粘附形式出现于组成成分中的结构,包括词和词的一部分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