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结构主义概要
- 格式:pptx
- 大小:130.93 KB
- 文档页数:25
美国的后结构主义摘要: 20世纪60年代后期 ,由于原先的一些著名结构主义者对结构的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产生怀疑,对结构主义进行批判、否定,从而促成了结构主义的衰落和后结构主义的崛起。
本文介绍后结构主义理论如何进入美国——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从理论到艺术家实践,并经过美国艺术界的改造,成为具有美国特色的后结构主义。
关键词:后结构主义;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是继20世纪60年代结构主义理论之后形成的一种批判运动,主要是由法国哲学家提出,但其中一些基本假设挑战了结构主义的理论。
而美国的后结构主义是混杂性的。
在战后通过专业化艺术学校的兴起而转变的美国艺术世界,伴随着对于阅读理论和哲学的强调,后结构主义成为主导流派。
“后结构主义”一词指的是大陆哲学和批判理论领域的各种发展。
它可以说是构成后现代主义复杂结构的众多跨学科线索之一。
尽管这个趋势来源于欧洲,但它从未被精准界定。
事实上,这一术语在美国学术界被广泛使用,但很少有实践者接受“后结构主义者”的标签。
后结构主义包括对形而上学、因果关系、同一性、主体和真理等概念的批判。
后结构主义的出发点是结构主义,这是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最为强大的一种思想运动。
结构主义者认为抽象的关系结构影响了所有的人类现象。
这个论断基于费迪南德·索绪尔的早期发现,他在1916年首次出版的《普通语言学》课程中,假设了符号学或符号学的一般科学的存在,并根据构成所有口语的规则进行操作。
索绪尔的中心思想是,音素和词汇单位是通过与其他语言元素——通常是二进制代码的比较来建立其意义的,而不是通过与存在于语言之外的现实的直接关系来建立它们的意义。
索绪尔的理论具有很强的跨学科吸引力,因为其他学者认识到语言在话语之外的适用性,以及对于社会和文化实践的意义的创造。
人类学家克劳德·莱维·施特劳斯用交际结构来追溯原始社会的风俗和神话,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将这种语言模式应用于无意识;符号及其意义的研究是由罗兰·巴特在《Eléments de Semboologie》和翁贝托·埃科在《Lastruttura assente》书中发展的。
美国政体概要一.美国政体起源1.多元主义民主政体国家同世界上其它国家相比,美国的政治生活是处于一种独特的权力结构。
政治权力广为分散于社会各阶层之中,权力的安排不是等级式的,而是竞争式的。
作为美国权力机构的政府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三个系统,每个系统起着各自的作用,同时又相互制约,它们是最直接的政策制定者。
而参与和影响政策制定的还包括其他各种力量和角色,例如企业界、金融界、法律界、基金会、大学、新闻界文化机构以及民间组织(妇女、种族、民族团体)等。
戴维·杜鲁门(David Truman)把最直接决策者和选民之间的利益团体称为“中间结构”,并把它们视为政府机构的一部分。
“这种中间结构,包括一大批利益集团、公司、工会、教会、各种专业性团体、新闻媒介、政党等,这些组织介于政府和人民之间,成为政府机构和人民联系的纽带。
它们既不处于从属地位,也不处于统治地位。
这种多元化的结构是美国社会权力分配的重要表现形式。
” 希尔斯曼(Hilsman) 的解释更为简洁,他把政府称为第一圈的政策制定者,政党和利益集团属于第二圈的政策制定者,新闻媒介则是政党和利益集团争取政治权力的舆论工具。
可见,美国政府政策的制定决不只局限于政府机构和最上层领导人,各种社会力量和社会机构发挥着重要的乃至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美国被认为是典型的多元主义民主政体国家,也就是著名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所说的“polyarchy”。
多元主义政体的本质特征是权力分散,或曰权力中心的多元化。
权力多元化使得各种政治力量在决策过程中起作用,它们竞相对政府机构施加影响,反映各种利益,力图使政策的制定符合它们的需要。
2.多元主义政治具体表现多元主义政治具体表现为:(1)美国社会存在着许多力量强大的利益集团,它们能以某种有效的方式参与决策过程。
美国官方的政策通常是各个集团之间讨价还价和进行妥协的结果。
(2)各重要集团之间处于一种相对均势与相互制约状态,没有一个集团强大到足以绝对地支配其它集团。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_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个流派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是结构主义的创始人。
索绪尔的思想对整个人文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索绪尔之后,出现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个流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下面对这三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基本学术观点及其贡献作一个简明的介绍。
布拉格学派也称功能语言学派。
该学派创立于1926年10月,以布拉格语言学会成立为标志,其创始人为马泰休斯,他担任这个学会的首任会长。
马泰休斯是布拉格学派的早期理论家,他深刻地分析了新语法学派的缺陷,强调以共时观指导语言研究。
特鲁别茨柯依是布拉格学派的杰出代表,他的《音位学原理》是现代音位学的经典著作。
另一位成就卓著的代表人物是雅柯布逊,他提出的区别性特征的学说对现代语言学具有重大意义。
法国著名语言学家马丁内虽然没有正式参加布拉格语言学会,但由于他的语言观体现了布拉格学派的学术思想,所以有的学者把他作为布拉格学派的代表人物。
布拉格学派自称结构-功能学派,他们的语言观是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的结合。
他们提出语言是多功能的结构体系,由多个相互依存的次系统构成;建立了音位学说;提出了语言联盟的理论和句子的实际切分的学说。
布拉格学派主要以音位研究著称,其主要贡献是首次系统地阐明了音位学的任务、原理和研究方法,使它在结构主义语言学诸领域中居于领先地位。
美国语言学家鲍林格评价说:欧洲任何其他语言学团体都没有象布拉格语言学会那样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
哥本哈根学派也称丹麦学派,又叫语符学派,创立于1931年,以哥本哈根语言学会成立为标志。
代表人物为叶尔姆斯列夫、布龙达尔、乌尔达尔。
代表著作有叶尔姆斯列夫的《语言理论纲要》、布龙达尔的《结构语言学》、乌尔达尔的《语符学纲要》。
哥本哈根学派的核心人物是叶尔姆斯列夫,他对语言的观察细致入微,注意到了语言的一些重要特质:语言的遗传性、社会性、符号性;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言语的区别等。
又称美国描写语言学派(American descriptivists)年代美国学者在调查美洲印第安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语言学流派。
以注重对语言结构形式的描写而著称。
这一学派的先驱是F.博厄斯和E.萨丕尔。
博厄斯既是人类学家又是语言学家。
他在《美洲印第安语手册》(191中所写的序言可以说是美国人类学家从事语言调查和研究的初步理论总结。
其中强调:对语言事实要作客观的描写,不可用其他语言的或者传统语法的框框去套;为了描写不同结构的语言,应该创立新的概念和方法。
核心人物是L.布龙菲尔德。
他的《语言科学的一套公设》(1926)和《语言论》(1933)为美国结构主义奠定了描写方法的基础。
在语言结构的分析中,他主张以可以观摩到的语言素材为依据,反对用非语言因素(特别是心理因素)作为标准,并强调形式的分析和归类。
由于布龙菲尔德的影响,20世纪30~40年代的美国结构主义被称为“布龙菲尔德时期”。
1924年由博厄斯、萨丕尔、布龙菲尔德等人创建的美国语言学会起了一定的作用。
这个学会1925年创刊《语言》杂志,作为美国结构主义学派的喉舌,每年还在夏季举办语言学讲习班,为学者们提供学术活动的场所。
直接原因是基督教的传播和战争的需要。
伊斯兰教、佛教、婆罗门教等教派都规定其经文不能随便译成其他语文,基督教却不一样,相反要求它的教徒尽可能将其经文译成世界上的各种语言和方言。
因此,在二十世纪初,美洲有大量基督教徒进入印第安语区学习研究印第安语等土著语言,进行布教活动.,他们当中有些还是很有语言修养的教士。
这些教士们记录土著语言,给当地人创造文字,然后用当地文字翻印福音书,客观上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新材料,同时也形成了他们独特的语言调查方法,从而引起了语言学家的注意。
1911至1939年,人类学家、语言学家鲍厄斯对这些语言作了综合研究,写成很有名气的《美洲印第安语手册》(共三大册)。
一般认为鲍厄斯的工作,是美国描写语言学的开端。
另一个原因,也可称为次要原因,是二战爆发期间,为适应全球战争的需要,美国人需要学习大量外国语,描写语言学大师之一布龙菲尔德本人就参与编写过几种外语教材。
结构主义语言学及其源流本世纪末的语言研究虽然已开始迈进乔姆斯基的时代,但在目前,人们对乔姆斯基理论还难以作出充分估价的情况下,结构主义语言学仍然是统帅语言研究领域的旗手。
目前无论是语言教学,语言研究,各种语言著作的框架,都还没有超出结构主义的框框。
具体语言的研究都广泛使用结构主义方法。
不仅这样,结构主义研究方法还深深地影响到许多其.他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比如人类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神话学、民间文学等,所以我们今天仍然很有必要对结构主义语言学作一个总观。
一、结构主义语言学创立的背景结构主义语言学创立之前,语言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由古希腊哲学家和语文学家创立的“语法”。
这种“语法”是以逻辑为基础建立的一些规则,没有涉及到语言结构。
第二阶段是到了十八世纪末出现的语文学。
语文学派认为语言不是唯一的研究对象,相反他重视的是古文献,因此,语文学主要是确定、解读和评注古文献,而忽视活的、现时的语言研究。
最重要的是第三阶段,比较语文学或称比较语法阶段。
比较语法源于英国东方学家威廉•琼斯,他曾在东印度公司任职,精通梵语和波斯语。
在长期的语言实践过程中,他发现印度的古语言—梵语,有许多语法形式和词根跟欧洲的一些语言有联系,1786年他在印度..亚洲学会宣读论文.阐述了这些新的看法。
进入十九世纪初,威廉•凉斯的看法被人们所重视,这样,在欧洲掀起了语言比较研究的热潮,先后出现了一连串著名的学者和著作,如法朗兹•葆朴、雅各布•格里木、波特、库恩、马克思•缪勒、布劳恩、古尔替乌斯、施来赫尔等等,著作如葆朴的《梵语动词变位系统》(1816年)、缪勒的《语言科学讲话》(1861年)、古尔替乌斯的《希腊语词源学原理》(1879年)、施来赫尔的《印度日耳曼语比较语法纲要》(1861年)等等。
在十九世纪整整百余年时间,比较语法达到空前繁荣的阶段,尤其是印欧语系语言的比较研究做得非常细致和深入。
人们对印欧语系的语言已经有了详细的了解。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再认识一、概述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学流派,其产生和发展深受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影响,并在对印第安人土著语言的研究中得以实践和应用。
这一学派的理论背景源于索绪尔对于语言系统、语言与言语、能指、所指和符号任意性的论述,这些观点为结构主义语言学提供了理论支撑。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布龙菲尔德及其后继者为代表,他们主张语言学应关注语言的实际使用,即言语行为,而非抽象的语言系统。
这一学派的学者们特别重视记录和分析语言的技术,以便对那些不为人所知的印第安土著语言进行精确的描写和分析。
他们的研究方法强调整体性和系统性,旨在揭示语言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差异。
对于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认识,我们不能仅停留在其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上。
我们还需深入探究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即人类学家对印第安语言的田野调查,以及这一学派在发展过程中所受的其他影响,如行为主义等。
我们还需对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方法、代表人物及其观点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评价这一学派在语言学领域中的地位和贡献。
1. 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语言学研究的深入,结构主义语言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流派,对美国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兴起于20世纪初,强调对语言现象进行系统的、共时的分析,尤其注重语言内部的结构规律和模式。
随着语言学理论的不断演进,特别是受到功能主义、认知语言学等流派的挑战,结构主义语言学一度陷入了困境,其地位和价值也受到了质疑。
近年来,随着语言学研究的多元化和跨学科趋势的加强,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价值再次受到学界的关注。
不少学者开始重新审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核心理念和研究方法,认为其在语言结构分析、语言类型学等方面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旨在重新认识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探讨其在当代语言学研究中的新意义,以期为我国语言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解,同时也为我国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第十一章美国结构主义学派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派也称为美国描写语言学派,是结构主义三大流派中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
本章介绍美国描写语言学的形成,它的理论基础,基本方法及分析语言的步骤,最后介绍语法描写的两个模型及法位学理论。
11.1美国描写语言学派11.1.1概况美国描写学派,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学者在调查美洲印第安语的基础上形成的。
他们尊重语言事实,注意对各种口语的语言的共时的结构形式的描写,采用了分布、替换、层次分析方法。
寻找直接成分的层次分析方法建立的层次观念打破了中心词分析方法的传统,被后来的句子分析广泛采用。
但是美国描写学派注重形式,不重视意义,重视语言个性,不重视语言共性。
11.1.2主要语言学家先驱者:鲍阿斯、萨丕尔。
鲍阿斯(1858-1942)编写了《美洲印第安语手册》,指出:每一种语言不应当依据一些预定的标准(如希腊-拉丁语法)来描写,而应当仅仅依据它本身的语音、形式和意义的模式来描写。
也就是说,描写不同结构的语言,应该创立新的概念和方法因此。
他主张重新探讨描写语言的新方法。
萨丕尔(1884-1939)他于1921年出版《语言论》。
他的重点研究内容是“语音模式”和语言形式问题。
在注意语言的结构和形式的同时,把语言研究与心理、社会文化研究联系在一起,认为人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己使用的语言影响。
萨丕尔还对语言和思维的关系问题进行研究,探索语言模式跟思维模式的关系,力求证实语言对思维有决定性的影响。
他认为,不同的语言模式影响人们的思维,从而产生不同的思维模式,对世界有不同的认识。
这种观点也被称作“语言相关论”。
他的学生沃尔夫继承并发展了萨丕尔的“语言相关论”,进而认为:使用不同的语言的人具有不同的智能水平和行为准则。
这些观点被称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这个假说夸大了语言的力量,断言语言决定思维,甚至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受制于语言,难以使人信服。
但是它揭示了不同语言的语义系统的差异,提出了语言模式与思维模式的相关论题,应该说是有意义的,是值得进行深入探索的一个语言理论问题。
结构主义语言学——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一、产生背景二、含义及代表人物三、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方法四、替换法美国结构社会背景:人类学家对印第安语言的田野调查,使得美国描写语言学家特别重视记录和分析语言的技术,这样才能对那些不为人知的印第安土著语言作出精确的描写和分析。
理论背景:1916 Saussure《普通语言学教程》出版;Saussure:符号的价值在于其相互关系,而不在于符号本身(即“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体”);Bloomfield:音位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其声波的实际形状,而仅仅在与这种波形跟同一语言里所有其他音位波形之间的差别。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产生背景社会背景:人类学家对印第安语言的田野调查,使得美国描写语言学家特别重视记录和分析语言的技术,这样才能对那些不为人知的印第安土著语言作出精确的描写和分析。
理论背景:1916 Saussure《普通语言学教程》出版;Saussure:符号的价值在于其相互关系,而不在于符号本身(即“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体”);Bloomfield:音位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其声波的实际形状,而仅仅在与这种波形跟同一语言里所有其他音位波形之间的差别。
含义及代表人物含义结构主义语言学: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掌门人之一Hocket表示:我一直很不确定“结构主义”应该是怎么回事,除了知道它用来指20世纪强调“系统”和“模式”的语言研究理念,以与19世纪的“原子主义”的研究理念相区别。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通俗理解:以Saussure(1916)语言学思想为源头,以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美国结构主义为主体的一个语言学派别。
代表人物以Bloomfield和后Bloomfield学派的学者为代表的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方法整体而言:语言描写与分析的过程就是切分语言材料、归并语言单位,并说明单位间配列关系的过程。
具体而言:首先,提取独立的语音单位(音位),并在此基础上考察这些单位及其序列的配列关系;然后,提取独立的形态单位(语素),并在此基础上考察这些单位及其序列的配列关系。
American structuralism美国结构主义作者姓名王德洁专业英语指导教师姓名郑众专业技术职务ContentsAbstract (1)摘要 (2)Introduction (3)Chapter 1 Background (4)Chapter 2 The Development (5)2.1Early period:Boas and Sapir (5)2.1.1Boas (5)2.1.2Edward Sapir (5)2.2The Bloomfieldian Period (5)2.2.1L.Bloomfield (5)2.3Post-Bloomfieldian Linguistics (6)2.3.1Harris (6)2.3.2Hockett (6)2.3.3K.Pike (6)Chapter 3 A Comparision with Traditional Grammar (7)Chapter 4 A Comparision with 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 (8)Conclusion (10)Bibliography (11)Acknowledgements (12)AbstractAmerican Structuralism is a branch of Synchronic Linguistics that emerged independently in the United State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It developed in a very different style from that of Europe,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anthropologist F.Boas.American Structualism’s developmen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eriods. Every period has its particular figures. The theories of them are diffirent from each other . But based on one fundation. Through these diffirences , we can point out a 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ructualism.Key words:structuralism; Synchronic Linguistics; anthropologist.1摘要美国结构主义是20世纪初独立诞生于美国的一个共时语言学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