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吨养殖场废水处理流程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35.17 KB
- 文档页数:18
养殖场污水处理方案第1篇养殖场污水处理方案一、背景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养殖场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废水排放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
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政策,降低养殖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制定一套合理、有效的污水处理方案势在必行。
二、目标1. 污水处理设施满足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要求;2. 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稳定,确保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3. 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4. 减少养殖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升企业形象。
三、方案设计1.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养殖废水经过预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三个阶段,确保出水水质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
(1)预处理:- 格栅: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漂浮物;- 调节池:调节水质、水量,降低冲击负荷;- 初沉池: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
(2)生化处理:- 厌氧处理:采用UASB反应器,将有机物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降低有机物含量;- 好氧处理:采用SBR或A/O工艺,进一步降解有机物,提高水质;- 二沉池:固液分离,去除生化污泥。
(3)深度处理:- 沉淀池:进一步去除悬浮物和胶体;- 过滤池:采用砂滤池或其他过滤设备,去除微小悬浮物;- 消毒池:采用紫外线或臭氧消毒,灭杀病原体。
2. 污泥处理与处置- 污泥浓缩:采用重力浓缩或机械浓缩,降低污泥体积;- 污泥稳定:采用厌氧消化或好氧消化,降低污泥有机物含量;- 污泥处置:采用土地利用、焚烧或填埋等方式,实现污泥的无害化、减量化处理。
3. 资源回收与利用- 养殖废水中的有机物可转化为生物质能源;- 污泥经处理后可作为有机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清洁能源可用于养殖场自身能源需求。
四、实施与运行管理1. 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2. 定期监测水质,及时调整运行参数;3. 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运行管理水平;4.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降低故障率;5. 建立应急预案,应对突发情况。
1、前处理(过滤、离心、沉淀)畜禽养殖废水无论以何种工艺或综合措施进行处理, 都要采取一定的预处理措施。
通过预处理可使废水污染物负荷降低, 同时防止大的固体或杂物进入后续处理环节, 造成设备的堵塞或破坏等。
针对废水中的大颗粒物质或易沉降的物质, 畜禽养殖业采用过滤、离心、沉淀等固液分离技术进行预处理, 常用的设备有格栅、沉淀池、筛网等。
格栅是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其作用是阻拦污水中粗大的漂浮和悬浮固体, 以免阻塞孔洞、闸门和管道, 并保护水泵等机械设备。
目前, 凡是有废水处理设施的养殖场基本上都是在舍外串联 2 至 3 个沉淀池, 通过过滤、沉淀和氧化分解将粪水进行处理。
2、厌氧处理技术20 世纪50 年代出现了厌氧接触法(anaerobiccontact process) 工艺, 此后随着厌氧滤器 A F(anaerobic filter) 和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Upflowanaerobic sludge bed) 的发明, 推动了以提高污泥浓度和改善废水与污泥混合效果为基础的一系列高负荷厌氧反应器的发展, 并逐步应用于禽畜污水处理中。
厌氧处理特点是造价低, 占地少, 能量需求低, 还可以产生沼气; 而且处理过程不需要氧, 不受传氧能力的限制, 因而具有较高的有机物负荷潜力, 能使一些好氧微生物所不能降解的部分进行有机物降解。
常用的方法有:完全混合式厌氧消化器、厌氧接触反应器、厌氧滤池、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流化床、升流式固体反应器等。
邓良伟、陈铬铭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 工艺处理猪场废水[4], 其TP 去除率达53.8% ,COD 去除率达80.3% ,BOD5去除率达95.8%SS去除率达78%, 沼气产气率达1.5~3 m3·d-1。
张国治等选用小球藻、颤藻等藻类, 采用悬浮藻类法和固定藻类法两种工艺, 对猪粪厌氧废液进行净化处理, 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5]。
50T/天养殖场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2017年04月22日目录一、概述 (1)二、设计依据 (3)三、设计原则 (4)四、污水水质、水量及排放标准 (5)五、设计范围 (5)六、污水处理工艺 (6)七、工艺设备技术说明 (8)7.1格栅井 (8)7.2调节池 (8)7.3 UASB厌氧反应池 (9)7.4 一级水解酸化池 (9)7.5一级接触氧化池 (11)7.6 沉淀池 (14)7.7二级水解酸化池 (15)7.8二级接触氧化池 (16)7.9斜管沉淀池 (16)7.10 消毒排放池 (17)7.11污泥浓缩池 (17)7.12 设备房 (17)八、污水处理各项指标去除率 (19)九、污水处理主要设备设计参数 (19)1、格栅井/格栅(增加) (19)2、集水池(原有) (20)3、调节池(原有) (20)4、UASB厌氧池(原有) (22)5、一级缺氧池(原有) (23)6、一级生物氧化池(原有) (24)7、沉淀池(新增) (25)8、二级缺氧池(新增) (26)9、二级生物氧化池(新增) (26)10、斜管沉淀池(新增) (28)11、消毒排放池(新增) (28)12、污泥浓缩池(新增) (28)13、设备房(新增) (29)十、污水处理运行成本测算 (29)十一、电气控制 (29)十二、污水处理站布置 (30)十三、污水处理设备一览表 (31)十四、污水处理构筑物一览表 (33)十五、二次污染防治及环境效益分析 (34)十六、工程投资估算 (36)十七、售后服务计划 (41)十八、优惠及服务承诺条款 (42)十九、附图 (44)1、污水处理站平面布置图 (44)2、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44)一、概述国内外对规模化畜禽场粪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和处理达标排放两大类。
综合利用是生物质能多层次利用、建设生态农业和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好途径。
但是,目前由于我国畜禽场饲养管理方式落后,加上综合利用前厌氧处理的不到位,常使畜禽粪水在综合利用的过程中产生许多问题,如废水产生量大、成分复杂、处理后污染物浓度仍很高、所用稀释水量多和受季节灌溉影响等。
养殖场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养殖场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养殖场是污水产生的重要来源之一,其污水含有大量的有机氮、有机磷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如果不进行有效处理,将对周围的水体和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对养殖场污水进行处理是非常必要的。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预处理、初级处理、中级处理和深度处理四个阶段。
首先是预处理阶段,主要是通过格栅除污机和沉砂池等设备去除大颗粒杂质和沉积物。
然后是初级处理阶段,主要通过调节池和一次曝气池等设备,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
接着是中级处理阶段,主要通过生物接触氧化池等设备,采用生物降解的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
最后是深度处理阶段,主要通过滤池和除磷池等设备,去除污水中的余氨和余磷,以及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通过这四个阶段的处理,养殖场污水中的有机物、氨氮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得到了有效去除,处理后的污水可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即可直接排放到水体中,或者作为灌溉水使用。
这样不仅能够保护周围的水体和土壤环境,减少对生态系统的损害,也能够保障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健康和安全。
因此,养殖场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建设和完善,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当前养殖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养殖污水处理工艺流程1、一级处理:排放的废水先后流经粗细两道格栅,主要去除较大悬浮物和漂浮物,防止污水提升泵等机械设备堵塞。
然后流入隔油沉淀池,废水中含有泥沙等,这些可通过自然沉淀去除,沉淀的泥沙定期用污泥泵打入污泥浓缩罐。
油脂则漂浮在水面,可以人工捞出回收处理。
由于其废水水质水量波动较大,以确保后续处理效果和运行稳定性,在处理工艺流程中设置调节池,以均化水质水量。
保证系统平稳运行。
还可以通过调节池均化其本身的酸、碱度,以使废水的pH值满足后续处理工艺的要求。
废水中含有的血污、油脂、油块等,通过混凝气浮得到有效的去除。
2、二级处理:对于养殖废水中难降解、浓度较高的CODCr、BOD5,预处理过程中不能完全去除,故二级处理采用生化处理,本设计采用水解酸化-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水解酸化池主要目的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以便在好氧过程中进一步得到去除。
3、三级处理:好氧处理后的出水,溢流到沉淀池中,沉淀后上清水进入消毒池,沉淀池中的污泥定期用泥浆泵打入污泥浓缩罐中。
养殖污水处理设备工艺流程:来自养殖场的污水经格栅(网)去除污水中的毛、皮、浮渣和大颗粒悬浮物后自流入隔油池,养殖污水处理流程去除大部分油脂和泥砂后进入调节池,经调节池调节水质水量后,并保证后续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经过调节池的水经泵提升至平流式气浮沉淀一体机。
先期去除水中悬浮物(ss),去除率达90%以上,出水进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由(水解酸化池、二级接触氧化池、沉淀池组成),污水在水解酸化池进行酸化处理,通过厌氧菌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化成低分子有机物;经水解酸化池流入接触氧化池进行生化反应后再进入沉淀池,出水经过滤消毒达标排放。
100m3/d养猪场污水处理技术文件目录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设计依据和设计范围第三节、设计原则第四节、污水水质、水量及排放标准第五节、水质分析与处理技术论证第六节、工艺设计第七节、工程设计第八节、动力配电控制、电气与仪表设计第九节、平面布置、高程布置第十节、管材及防腐第十一节、劳动定员、工程进度计划第十二节、废水处理运行费用分析第十三节、工程投资估算第十四节、建议第十五节、服务承诺第一节、概述养猪场采用集中养殖,集体舍饲,污水来源主要为猪粪、猪尿及猪舍冲洗水。
猪粪、猪尿本身具有一定的酸性,且有机污染物浓度相当高,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将严重影响周边水质,并引起土壤酸化,给附近居民的生活用水带来困扰。
为此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必须对养殖场所排放的污水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出水进行生态还田处理或回用作为猪舍冲洗水。
我公司是从事各类水处理工程及设备研制的专业厂家,具有对所治理项目进行勘察、设计、设备制造、工程成套、建筑设计、施工、安装、调试和售后服务的能力,能独立地承担并完成各种水处理工程项目,即交钥匙工程。
根据业主提供的废水水量,借鉴相关工程实际运行经验,本着投资省、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的原则,编制本设计方案,供业主和有关部门决策参考并采纳。
第二节、设计依据和设计范围2.1 设计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企业污水处理站建设要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农田灌溉用水标准(GB5084-92)环境噪声标准(GB5096-87)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我公司承建的同类高浓度废水处理工程的实际参数和经验其它相关设计标准、规范2.2 设计规模和范围设计规模:根据业主提供养猪场污水排量100m3/d,污水设计处理能力处理量Q=5m3/h,污水处理工艺系统实施24小时连续进水运行。
大型养猪场污水工程方案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养猪业也随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不过,养猪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环境污染的问题,其中之一便是养猪场产生的大量污水。
养猪场污水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质、氨氮等,如果直接排放,将会对周围的水资源和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如何有效处理养猪场污水成为了养猪场管理者和环境保护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养猪场污水处理问题,并保护周围环境的安全,制定并实施一套科学的养猪场污水工程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本方案将从养猪场污水的特点出发,提出相应的处理工艺和设备方案,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施工,以期实现养猪场污水的有效处理和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养猪场污水的特点1. 大量产生:养猪场日常饮水、清洗猪舍和粪便排放都会产生大量污水。
2. 含有有机物质和氨氮:养猪场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氨氮,如果直接排放,会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
3. 难以处理:由于养猪场污水中的成分复杂,浓度高,具有难度处理的特点。
综合来看,养猪场污水工程方案需要针对这些特点,采用相应的处理工艺和设备。
下面将提出养猪场污水工程方案的内容。
三、养猪场污水处理工艺1. 初级处理:养猪场污水的初级处理是去除可溶性有机物和部分杂质的工艺。
常用的方法是物理沉淀或过滤。
利用沉淀池等设备,将污水中的较大颗粒物和悬浮物去除,达到一定的净化效果。
2. 生化处理:生化处理是将含有机物的污水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使有机物得到去除的工艺。
本方案将采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填料法进行生化处理,以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
3. 深度处理:在上述两个阶段的处理后,为了更加彻底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氨氮,还需要采取一些深度处理的措施。
比如利用生物膜反应器,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为硝态氮,以降低氨氮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上述几个工艺的组合运用,养猪场污水能够得到较好的处理效果。
接下来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处理设备。
四、养猪场污水处理设备1. 沉淀池:用于初级处理,通过物理沉淀将污水中的颗粒物和悬浮物去除,预处理生物处理过程中的大颗粒物。
养猪场废水处理方案养猪场废水处理方案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
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方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养猪场废水处理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概况猪场养殖废水处理案例某养猪场废水处理工程,废水主要来源于猪粪、猪尿及猪舍冲洗废水,该废水具有有机物浓度高、悬浮物及氨氮含量高等特点。
这种未经处理的污水进入自然水体后,使水中固体悬浮物、有机物和微生物含量升高,改变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群落组成,使水质变坏。
污水中还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将通过水体或通过水生动植物进行扩散传播,危害人畜健康。
为了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三者有机结合,使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对其污水进行有效的治理。
二、处理工艺进水→调节池→沼气罐→混凝池→斜板沉淀池→pH调节池→厌氧池1→厌氧池2→好氧池1→好氧池2→二沉池→脱色反应池→终沉池→出水三、工艺说明该养猪废水先进入综合调节池对水质水量进行调节,再进入沼气罐将大部分有机物发酵分解,经发酵后的废水流入废水处理系统。
进入废水处理系统的废水先使用PACPAM进行混凝沉淀,将废水中大部分悬浮物分离沉淀,减少无机杂质进入生化系统,同时COD也有略微降低,经斜板沉淀池固液分离后的上清液进入pH调节池,保证进入生化池的pH在7.5-8.5之间,调节后的废水依次进入生化系统,使废水中大部分有机物及氨氮得到去除,水质得到很好的净化,最后出水流经二沉池后略带微黄色,再进入脱色反应池,使水质颜色完全脱除,最终终沉池出水各项水质水质指标均达《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xx)排放。
四、工艺亮点(1)强化预处理:废水预处理是处理系统的关键之一,如不能及时、有效清理固体悬浮物,就会给后续处理带来困难,增加处理负荷,影响处理效果。
该工艺中通过调整使用PACPAM用量及处理效果来提升预处理效果,使废水中大部分悬浮物质得到很好的去除,同时降低部分COD及BOD,减轻后续工艺的处理负荷,还能防止固体物质对设备造成堵塞,另外还使用pH调节池来调整进入生化前废水的pH来保证废水生化运行正常。
屠宰养殖废水处理工艺
屠宰养殖废水处理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预处理的目的是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和油脂,
通常包括筛除和隔油调节池两个步骤。
在屠宰过程中会有肉屑、畜禽的毛等流入收集池,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导致阻塞管道、水泵、阀门的堵塞,因此需要设置格栅、毛发收集器等设备进行筛除。
同时,肉类中含有大量油脂,在前端设置隔油调节池,防止因为油脂固化导致阻塞管道、水泵、阀门的堵塞。
2.生化处理:生化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自我新陈代谢来降解
污水中的有机物,是一种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高的工艺。
常用的生化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氧化沟等。
3.深度处理:深度处理是在生化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去除
废水中的营养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以满足更高的排放标准。
常用的深度处理方法包括混凝沉淀、气浮机、活性炭吸附等。
4.消毒处理:消毒的目的是杀灭废水中的病原菌和病毒,保
障环境和人类健康。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氯化消毒、臭氧消毒等。
5.污泥处理:污泥是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需要进
行妥善处理。
常用的污泥处理方法包括污泥脱水、污泥堆肥等。
以上是屠宰养殖废水处理工艺的主要步骤,具体工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100m3/d养猪场污水处理技术文件目录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设计依据和设计范围第三节、设计原则第四节、污水水质、水量及排放标准第五节、水质分析与处理技术论证第六节、工艺设计第七节、工程设计第八节、动力配电控制、电气与仪表设计第九节、平面布置、高程布置第十节、管材及防腐第十一节、劳动定员、工程进度计划第十二节、废水处理运行费用分析第十三节、工程投资估算第十四节、建议第十五节、服务承诺第一节、概述养猪场采用集中养殖,集体舍饲,污水来源主要为猪粪、猪尿及猪舍冲洗水。
猪粪、猪尿本身具有一定的酸性,且有机污染物浓度相当高,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将严重影响周边水质,并引起土壤酸化,给附近居民的生活用水带来困扰。
为此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必须对养殖场所排放的污水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出水进行生态还田处理或回用作为猪舍冲洗水。
我公司是从事各类水处理工程及设备研制的专业厂家,具有对所治理项目进行勘察、设计、设备制造、工程成套、建筑设计、施工、安装、调试和售后服务的能力,能独立地承担并完成各种水处理工程项目,即交钥匙工程。
根据业主提供的废水水量,借鉴相关工程实际运行经验,本着投资省、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的原则,编制本设计方案,供业主和有关部门决策参考并采纳。
第二节、设计依据和设计范围2.1 设计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企业污水处理站建设要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农田灌溉用水标准(GB5084-92)环境噪声标准(GB5096-87)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我公司承建的同类高浓度废水处理工程的实际参数和经验其它相关设计标准、规范2.2 设计规模和范围设计规模:根据业主提供养猪场污水排量100m3/d,污水设计处理能力处理量Q=5m3/h,污水处理工艺系统实施24小时连续进水运行。
设计范围:整个污水处理站从污水处理站废水接纳口至污水处理排放口为止:污水处理工程的工艺流程、工艺设备、建筑物、构筑物、电器控制、管道、室内外照明、通风等。
动力配线则由用户将主电引至污水处理站的动力配电柜。
第三节、设计原则本着符合工艺技术要求,节约投资和用地的原则,充分利用厂方提供的用地面积,做到工艺流程顺畅、合理,并尽可能因地制宜,缩短工艺管线,合理紧凑使用现有面积及原有设施。
采用成熟、可靠、稳定的处理工艺和设备,确保出水水质达到污水一级排放标准的要求。
污水处理流程要简单、可靠、先进、能耗低、投资少,占地面积小。
积极慎重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总体上做到构筑物组合化、设备露天化,在保证出水达标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工程投资与运行费用。
污水处理流程实现“四化”目标:减量化排放、猪场建设资源化、处理设施无害化、出水还田生态化。
养猪场污水经处理后的出水达到国家农田灌溉用水标准的要求。
既节省了高浓度畜粪污水达标排放所用的工程设备投资,又降低了系统的运行费用,开创了高浓度畜粪污水治理的先河。
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采用安全可靠的工艺路线和设计参数及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污水处理设备和适当的保温措施,确保低温季节污水处理的达标排放和投资的安全性。
采用低能耗工艺,将资源回收利用和污水处理相结合,降你工程运行费用。
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二次污染的防治,合理解决了污泥、噪声及时性臭气的控制。
工艺设计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可调性,以适应水量、水质的周期变化。
第四节、污水水质、水量及排放标准4.1、设计水量每天为100T设计,设计处理能力5m3/h。
4.2、主要水质数据说明: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
第五节、水质分析与处理技术论证5.1、污水特征1)、流量特征污水的水质、水量随时段变化;冲洗时有机污染物排放浓度不一致。
2)、水质特征污水中SS含量较高,有机物含量较高,且含有较多的不易被生物降解的成分,B/C比值为0.5,具有可生物降解性。
5.2、处理技术论证1)、处理工艺途经论证现代废水处理技术,可分为物化法,化学法,生物处理法。
可根据废水的特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或组合以上处理方法来净化废水水质。
a)物化法:主要用于污水的预处理,用来处理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质。
b)化学法:主要指化学氧化和催化氧化,是处理污染物浓度高,毒性大,难降解废水的有效方法。
本污水B/C比值约0.5,可生物处理降解。
c)生物法:是现代废水处理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技术。
生物处理法具有技术成熟、运行成本较低、处理效果好、操作管理简单,已成为有机污染处理的主体核心工艺。
根据废水的水质特性:整改工艺为物化法+生物法。
2)、生物法处理工艺生物处理工艺:厌氧处理法、好氧处理法两大类。
a)厌氧法处理:厌氧法多用于去除高浓度有机污染物和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废水处理。
厌氧处理具有以下特点:①厌氧处理具有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处理负荷高、可回收能量;②对于高/中浓度污水,厌氧比好氧处理要便宜得多;③污泥产量极低,产量仅为20-180gVSS/kgCOD(去除);④厌氧微生物可对好氧微生物不能降解的一些有机物进行降解或部分降解。
b)好氧法处理:好氧处理根据微生物是否附着,分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
活性污泥法具有代表的工艺有:传统活性污泥法、氧化沟系列、氧化塘、SBR 系列等。
普通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国内外污水处理工程中广泛采取的一种方法,有成熟的运行管理经验,主要去除污水中的COD、BOD、SS,但处理负荷小,去除效率低,当污水可生化性较差时易发生污泥膨胀,造成污泥流失,活性污泥浓度低,且运行稳定性差,出水不稳定,因此本工程不宜采用普通活性污泥法。
生物膜法是一种最成熟、常用的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具有代表的工艺有:生物接触氧化、生物流化、生物曝气滤池等。
生物滤池容易堵塞,需采用空气、水进行充氧,生物膜易破坏,一般常用于三级好氧处理。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是结合生物滤池和生物曝气池的特点演变过来的,属于固着型生物处理方法。
该工艺具有去除氨氮和有机物效果好,耐冲击负荷,出水水质好且稳定,动力消耗相对较低,污泥产率低,运行灵活,操作管理方便等优点。
经多年运行,针对停留时间、曝气方法、填料品种、排泥和操作技术等工艺要素上做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取得了比较成熟的经验,并在多年来建成的实际工程中应用得比较成功。
据此,针对本废水的特性,本设计决定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作为工艺的核心,并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强化水处理过程,增加调节和控制手段,以达到适应负荷变化,完善整个系统的目的。
5.3、推荐处理工艺根据以上分析比选,同时根据废水本身的特性, 推荐以生化处理为核心的处理工艺,辅之物化预处理设施+生物处理工艺设施,确保出水达标排放。
第六节、工艺设计6.1、工艺流程方框图干猪粪干粪渣干粪发酵堆场深度处理制成颗粒肥料石灰滤液回流污泥泵提升6.2、处理工艺流程说明治理好养猪场的畜粪污水,可保护好养猪场的周边环境,同时也可以减少疫情的传播。
为了减少畜粪污水的处理量,必须从源头抓起、必须做到干湿粪分开,干粪可直接堆积发酵,深度加工后制成颗粒肥料出售;猪尿及棚舍冲洗水由污水沟集中后自流进入集粪池。
1、猪粪、猪尿及棚舍冲洗水自流进入集粪槽,经初级沉淀处理,沉淀的粪渣用粪渣提升泵抽送至固液分离机进行固液分离。
干粪渣运至猪场干粪堆场内储存发酵,滤液自流入初级集水池。
2、污水自流入初级集水池,污水在进入水解调节池前投加少量石灰水进行中和反应,工艺设置pH自动在线监控仪。
3、水解酸化调节池:在水解酸化调节池中可完成水解和酸化两个过程(酸化也可能不十分彻底),同时可作为系统的储水池,起到调节水量及水质的作用。
水解酸化调节池具有以下的优点:水解酸化调节池可以在较短的停留时间(2.5~5小时)和相对高的水力负荷下〖>1.0m3/(m2.h)〗获得较高的悬浮物去除率(平均60%的SS去除率)。
这一工艺可以改善和提高原污水的可生化性和溶解性,以利于后级处理工艺。
但该设施的COD去除率相对较低,仅有20%~40%,并且对溶解性COD的去除率很低,事实上该工艺能够起到预酸化的作用。
众所周知,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摄取只有溶解性的小分子物质才能直接进入细胞体内,而不溶性大分子物质,首先要通过胞外酶的分解才得以进入微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
经水解处理,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代谢途径上减少了一个重要环节,无疑将加速有机物的降解。
污水在水解酸化池内经水解酸化,将污水中的高分子长链分子分解成小分子,便于后续工艺设施的处理,从而减轻了后续污水处理设施的工作负荷。
水解酸化调节池畜粪污水经提升至ABR厌氧反应器底部,污水向上通过包含颗粒污泥或絮状污泥床。
厌氧反应发生在废水与污泥颗粒的接触过程。
本设计采用处理效率较高的折流厌氧反应技术,在厌氧池内根据厌氧微生物的生理特性及其对环境的要求,使水解酸化细菌和产生甲烷细菌的发酵过程分别在不同池中完成,并维持各自的最佳生存条件,从而促进整个厌氧消化过程,有机污染物将得到较大程度的降解。
ABR厌氧池不设三相分离器,厌氧反应器上部设有沼气收集口,至沼气储存装置,可作生产或生活用能源,实现无害、资源化处理。
厌氧池采用低温(15℃)消化,反应时间较长,一般为15天~30天,但不需要加温。
寒冷地区,一般设当的保温处理。
废水中产生的甲烷等气体可通过收集装置收集后储存后利用,不仅可以有效的利用能源,还减少了空气环境污染。
出水自流进入后续A/O法生物处理系统,A/O法采用接触氧化工艺,在A级池内,由于污水有机物浓度较高,微生物处于缺氧状态,此时微生物为兼性微生物,它们将污水中有机氮转化为氨氮,同时利用有机碳源作为电子供体,将NO2-N、NO3-N转化为N2,而且还利用部分有机碳源和氨氮合成新的细胞物质。
所以A级池不仅具有一定的有机物去除功能,减轻后续O级生化池的有机负荷,以利于硝化作用进行,而且依靠污水中的高浓度有机物,完成反硝化作用,最终消除氮的富营养化污染。
经过A级池的生化作用,污水中仍有一定量的有机物和较高的氨氮存在,为使有机物进一步氧化分解,同时在碳化作用趋于完全的情况下,硝化作用能顺利进行,特设置O级生化池,O级生化池的处理依靠自养型细菌(硝化菌)完成,它们利用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无机碳源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营养源,将污水的氨氮转化为NO2-N、NO3-N。
O级池出水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污泥回流至A级生化段进行内循环,以达到反硝化的目的。
在A级和O级生化池中均安装有填料,整个生化处理过程是依赖于附着在填料上的多种微生物来完成的。
在A 级生化池内溶解氧控制在0.5mg/l左右,在O级生化池内溶解氧控制在3mg/l以上。
接触氧化池出水自流至二沉池,分离脱落生物膜,沉淀污泥回流水解酸化池或厌氧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