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RTK高程测量试验精度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05.81 KB
- 文档页数:6
工程测量中GPS控制测量平面及高程精度问题分析GPS控制测量在现代工程测量中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
与传统测量相比,GPS 控制测量具有高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等优点,特别适用于测量大范围、大面积、大变形、山区、水域等地形复杂、环境恶劣的工程测量。
但是,GPS控制测量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针对GPS控制测量的平面及高程精度进行分析。
一、平面控制测量精度问题1. 天线振荡误差GPS天线在接收卫星信号时,会受到天线振荡的影响,天线振荡会引起相位延迟和相位失真等误差。
当整个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出现频率不同步、组件损坏以及磁场干扰等情况时,很容易引起天线振荡误差,从而影响测量精度。
2. 接收机钟差误差GPS接收机内部的晶振精度会受到温度、压力、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接收机内部的钟差误差是常见的误差来源之一。
3. 星历误差GPS导航卫星的星历信息是关键的测量数据,但是由于环境因素、天线振荡误差等因素的影响,GPS导航卫星传输的星历数据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这种误差会直接影响到定位的精度。
高程控制测量主要是通过衡量GPS信号传播过程中的时间差来计算高程。
但是,GPS信号在穿过大气层时会受到大气折射的影响,造成信号传输路径的长度发生变化,导致高程测量误差。
2. 拟合曲面误差高程控制测量常常采用拟合曲面来计算地球表面高程。
但是,拟合曲面的精度往往受到地形起伏的影响,对平整区域和丘陵等区域的拟合效果不同。
高程控制测量的符合度误差主要是指测量结果与实际地形高程之间的差异。
这种误差与拟合曲面误差有关,同时还受到数据精度、区域土壤类型、水位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总的来说,GPS控制测量在实际工程测量中精度较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误差和不确定性。
因此,需要选择适当的GPS仪器,合理设计测量方案,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数据处理,以提高GPS控制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GPS—RTK测量中高程精度的深入探究【摘要】GPS-RTK测量技术是在GPS定位技术的基础之上研发的,具有定位准确、快捷的特点,并随着测量工程的发展在各行业中广泛应用,为社会的发展带了很大的便利。
GPS-RTK技术,特别是在公路的测量中应用最为典型,现阶段已经发展成熟,但是随着现代路况越来越复杂,在实际的施工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
以下主要对GPS-RTK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在施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论述,并为此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希望为测量技术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GPS-RTK技术;高程精度;探究1 GPS-RTK技术的基本原理其实,GPS-RTK测量技术就是GPS定位技术的一种,是实时的动态差分技术,在外业的测量过程中能够获得实时数据,并对测量数据进行实时显示整理,测量的数据精确程度很高,能达到厘米级的定位精度。
根据《测量学》中的有关分析,RTK技术实际就是利用定位技术中载波定位分析的技术,载波相位实时差分简称RTK,这种测量系统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基准站部分,流动站部分以及通讯设备部分,基准站部分主要是由接收机、电台以及天线等部分组成,流动站则是由一台或者多台GPS接收机组成,同时还有手薄天线以及中杆等部分。
RTK技术的基本的原理就是以基准站作为基本的参照点,以此对所有能搜索到的GPS卫星进行观测,观测到的实时数据通过通讯设备进行观测分析并将实时数据发送给系统的流动站部分,流动站接收机一方面能对卫星信号进行接收,同时还能对基准站发过来的观测数据进行接收。
2 GPS-RTK测量过程分析2.1 GPS-RTK技术的准备首先就要对项目施工的具体地理位置进行测量,对控制网的经纬度范围以及高程系统和控制点的数量分布进行了解,相关的精度要求达到要求。
其次就是对测量数据的收集以及技术的设计,资料主要包括测绘的资料以及施工辅助资料,测绘资料包括在施工前进行的地形收集以及控制点的资料收集等。
再对实地进行勘察以及整体的规划后要对收集上来的资料进行现场核实,及时地发现实际观察与资料以及之前设计不相符的情况,并对其及时调整规划,在实际测量之前完成计划调整,以避免在实际的测量中出现被动境遇。
工程测量中GPS控制测量平面及高程精度问题分析在工程测量中,GPS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大型工程中,它可以快速、精确地完成大范围的地面控制测量,为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GPS测量的精度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非常重要,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GPS测量的精度并不稳定。
本文将从GPS控制测量各种影响因素及其相应解决方法入手,对GPS控制测量平面及高程精度问题进行分析。
一、GPS控制测量精度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1、大气电离层对GPS信号传播的影响大气电离层是空间环境中细胞发生电离的层,它对GPS信号传播的干扰相当大。
由于大气层在不同的季节、不同时段其电离层的状态都不同,因此测量有时候会出现偏差。
由于大气电离层的高度约为50 km,所以一般在采集GPS信号时,需要避免短时间内的过渡现象,应在磁场稳定的时间内集中测量控制点。
2、多路径效应的影响GPS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往往会经历来自地面、建筑、树木、电线等障碍物的反射,因而产生出现多条路径的情况,这会导致GPS测量的误差增大。
多路径效应是GPS测量误差的重要来源之一,由于反射物和接收机之间的距离与接收器到卫星的距离的差值成倍数关系,因此增大接收天线的高度是改善多路径效应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3、信号传播延迟GPS信号需要从卫星传输到地面上的接收器,然后才能进行测量,如果信号传播的延迟不可靠。
时间的正确性和每个卫星与接收器之间的距离误差会增加,从而影响GPS测量的精度。
GPS信号传输延迟的影响可以通过进行差分GPS测量来减轻,差分GPS通过在已知位置上部署接收天线进行测量和信号处理,可以消除信号传输延迟,提高测量精度。
4、卫星几何排列的影响卫星几何排列的与测量的相对位置关系密切相关。
若卫星距离接收器越近,那么卫星与接收器的角度关系就更加接近于直角,这样的话,测量误差就会变大。
反之,若卫星距离接收器更远,则相对角度就更大,可能会导致测量的误差也会变大。
因此,在进行GPS 控制测量时,采用跨界控制,在差分处理后,可以通过对各卫星距离的控制,使多个卫星形成一个虚拟天线, 从而降低误差,提高GPS测量精度。
工程测量中 GPS高程测量的精度分析摘要:分析GPS高程测量中的影响因素,如卫星运行、公共点的精度、大地高转换误差等,并提出提高GPS高程的测量精度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GPS高程测量;高程精度;技术措施近年来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得到了广泛应用,GPS技术有着诸多优点,比如测量工作的时间比较短,测量定位非常快,测量的准确性比较高,在野外便携式GPS测量设备更容易进入测量现场等等。
但是,GPS控制测量技术比与传统测量方法相比,直观性较差,平面精度尚可,高程误差却较大。
故分析影响GPS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提高GPS的测量精度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影响高程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有:1.与卫星相关的因素。
卫星是GPS测量的信息发出点,卫星的分布、数量、稳定性对GPS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精确度影响很大。
GPS接收机是我们最终获得测量数据的载体,其接收的稳定性、位置的偏差都会对测量的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当进行GPS静态定位测量时,必须要确保控制点位置的准确性,安置足够数量的接收机,确保得到的观测数据满足要求。
仔细明确卫星的截止高度角和天线高度,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甚至完全避免上面提到的影响因素,确保高程测量达到要求的高精度。
2.公共点的测量精度问题。
通常,控制测量点的大地高与高程异常值的差值就可以得到正常值。
其中高程异常值是运用数学方法拟合得到的。
要想得到高精度的高程异常值,就必须要求有高精度的几何水准测量起算点。
在测算开始前,相关工作人员选取的各个公共点在数量、分布情况上都要保持尽量的科学性,防止公共点数量过多或过少,也要防止公共点在选取过程中密度过大或过小。
3.大地高转换成正常高引起的误差。
通常,工程测量中用大地高与高程异常值相减计算出的数值可以得到正常值。
但是,高程异常会受到在计划中选取的区域内的GPS点的大地高的影响,也会受到测算出的正常高的影响。
因而,高程异常如果想要在一定范围内符合标准,那么在一开始对于公共点的各项数值进行计算时,就要保证足够的精细度。
GPS(RTK)控制测量平面及高程精度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GPS发展采用载波相位实时动态差分技术进行相对定位的GPS RTK方法,能够在野外实时地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可以极大地提高作业效率。
本文对GPS RTK的精度进行试验研究,利用实测数据对其校正精度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影响校正精度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GPS RTK 控制测量控制点精度1、GPS(RTK)控制测量为了确定动态GPS(RTK)控制测量的精度,笔者在哈尔滨对已布设了D级GPS控制网进行了动态GPS(RTK)测量和静态GPS测量成果的比较。
并联测了四等水准的1个D级GPS点,进行了水准测量和用动态GPS(RTK)测量高程的比较。
设计方案如下:使用南方9600 GPS接收机进行动态GPS(RTK)测量的实验。
选择3个分部比较均匀地已知点进行解算转换参数。
基准站设定在测区中央,地势较高,周围无遮挡物,对D级GPS控制网进行了动态GPS(RTK)测量,并且联测了四等水准的1个D级GPS点。
共观测了15个重复点。
本次观测采用南方9600 GPS接收机进行动态GPS(RTK)测量的实验。
1.1 对测区转换参数的确定选择3个分部比较均匀地已知点进行解算转换参数。
操作:工具→计算七参数为了获得更精确的七参数坐标转换,这时用户需要知道三个已知点的地方坐标和这三个点的WGS-84坐标,可以计算出七个参数,即WGS-84坐标转换到地方坐标的七个转换参数,用户单击确定,就会输入到七参数对话框中。
可以直接输入三个已知点的地方坐标和这三个点的WGS-84坐标,按右上方的“OK”按钮,就会计算出七参数,计算出七参数后,系统会自动打开参数开关,单击“OK”按钮,p选择下一步后,界面如下图1.4:图1.4 基准站架设在未知点(向导1)根据向导提示,输入已知坐标后,直接校正,然后开始测量。
共观测了15个重复点。
为了减少人为误差和偶然误差的影响,观测时每一个点的观测时间设定为5s,每一点观测3次,对3次观测进行了比较,当3次观测中最大和最小点位误差大于5cm时,剔除和平均值相差较大的一个,剩余的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观测成果并和静态GPS坐标、水准高程进行比较,见表1.1、表1.2。
工程测量中GPS控制测量平面及高程精度问题分析GPS控制测量是现代工程测量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该方法通过利用卫星信号精确测量出所需测量点的坐标和高程信息。
然而在实际测量中,GPS控制测量也存在一定的精度问题,本文将从平面测量和高程测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平面测量GPS控制测量平面精度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卫星信号遮挡:建筑物、树木、山体等遮挡物会影响GPS信号的传播,从而影响测量精度。
当遮挡物较多时,信号的接收会变得不稳定,精度会有所降低。
2.多径效应:GPS信号在穿过建筑物等物体时会发生反射,导致信号路径变长,使接收到的信号与原信号之间相差一段时间,从而影响测量精度。
3.信号干扰:无线电干扰和信号反射等问题均会影响GPS信号接收质量和测量精度。
4.GPS接收机的误差:输入基准坐标系的错误、时钟误差、接收机本身的硬件误差等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以上因素对于GPS控制测量平面精度都有一定的影响,在实际测量中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规避。
二、高程测量1.大气折射率:由于大气介质的高度和密度的变化,GPS信号的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导致高程测量值单独考虑时存在一定的误差。
2.天线相位中心:GPS天线本身的几何中心和相位中心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导致高程测量误差。
3.电离层延迟:电离层影响GPS信号的传播速度,在测量高程时产生延迟,导致测量误差。
4.多路径效应:当GPS信号被建筑物或其他障碍物反射导致多个信号传播路径时,测量中出现的信号延迟可能导致高程误差。
综合来看,GPS控制测量由于许多因素的干扰,其测量精度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一些因素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规避,例如进行信号强度测试、提高天线的安装高度、降低多径和折射等。
综合分析与对比不同的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技术,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GPS控制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工程测量中GPS控制测量平面及高程精度问题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工程测量是现代建筑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GPS控制测量作为其中的一种高精度测量方法,在工程测量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平面及高程精度的问题。
对于GPS控制测量平面及高程精度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背景介绍部分将主要介绍GPS控制测量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利用卫星信号来确定地面点位的技术,最初是由美国国防部为军事用途而研发的。
随着卫星技术的不断进步,GPS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在土木工程、建筑测量、地质勘探等领域广泛应用的高精度测量方法。
GPS控制测量通过接收多颗卫星的信号,确定地面点位的三维坐标,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平面及高程测量。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GPS控制测量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定的精度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和解决。
1.2 研究意义工程测量中GPS控制测量平面及高程精度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GPS控制测量中的精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GPS控制测量的平面和高程精度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因此对精度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帮助工程测量人员更好地控制误差,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通过研究GPS控制测量中的误差补偿方法,可以为工程测量人员提供实用的技术指导,进一步提升测量精度。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可以验证研究成果的有效性,为工程测量实践提供参考。
深入研究工程测量中GPS控制测量平面及高程精度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正文2.1 GPS控制测量原理GPS控制测量原理是基于卫星定位技术的一种测量方法,通过接收来自卫星的信号,确定接收点的坐标。
GPS系统由一组卫星组成,它们围绕地球轨道运行,每颗卫星都定期发送包含时间和位置信息的信号。
工程测量中GPS控制测量平面及高程精度问题分析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工程测量在建筑、土木工程、交通运输等领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工程测量中,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被广泛应用,为工程测量提供了高精度、高效率的测量手段。
GPS控制测量平面及高程精度问题一直是工程测量中的重要问题,影响着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GPS控制测量平面及高程精度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对提高工程测量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GPS控制测量的平面精度问题1. GPS控制测量的原理GPS控制测量是指通过在测量区域内布设GPS控制点,并利用GPS接收机对这些控制点进行测量,从而建立控制平面,实现对工程测量的控制。
GPS控制测量利用卫星信号进行测量,具有全球覆盖、高精度和高效率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中。
2. GPS控制测量的平面精度问题在实际工程测量中,GPS控制测量的平面精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常见的影响因素包括大气延迟、多径效应、钟差等。
大气延迟是由于大气介质对卫星信号的传播产生的延迟,导致测量结果的误差;多径效应是由于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反射,导致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包含多个路径的效应,从而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钟差是指卫星钟和接收机钟之间的差异,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误差。
要提高GPS控制测量的平面精度,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的补偿和校正措施。
3. 解决GPS控制测量的平面精度问题要解决GPS控制测量的平面精度问题,首先需要进行误差分析,找出影响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然后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于大气延迟问题,可采用差分GPS技术,通过在测量区域内布设参考站和移动站来实现误差的校正;对于多径效应问题,可采用高增益天线和信号滤波器等技术手段进行抑制;对于钟差问题,可采用差分GPS技术和精密时间同步技术来实现对钟差的校正。
还可加强对测量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提高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以确保测量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G P S-R T K三种校正方法的实验与精度分析-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GPS-RTK三种校正方法的实验与精度分析吴松涛(本钢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117000)摘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Reat Time Kinematic简称RTK)又称实时动态定位技术,能够实时提供指定坐标系的三维坐标成果,在测程20km以内可以达到厘米级精度。
广泛应用于工程放样、工程地形图测绘、房产测绘,地籍测量及某些控制测量,极大的提高了作业效率。
由于GPS定位是直接测定点位在WGS84坐标系中的坐标和高程,故我们需要通过点位校正或求得转换参数将测得的WGS84坐标系成果转换为我们所需要的坐标系。
文章以南方灵锐S86T型RTK为例对GPS—RTK的三种常见的校正方法(单点校正、两点校正、参数校正)的点位精度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GPS-RTK;单点校正;二点校正;参数校正GPS—RTK系统由一个基准站,若干个流动站及通讯系统三部分组成,基准站包括GPS接收机、GPS天线、无线电通讯发射设备、基准站控制器、电源等部分组成,基准站GPS接收机本身具有传输参数、测量参数及坐标系统等内容的设置功能,使控制器与GPS接收机合为一体。
一个流动站由GPS天线、GPS接收机、电源、接收天线、通讯设备,电子手簿组成。
图1为RTK系统结构图。
(引自参考文献【1】)基准站移动站图1 RTK系统结构图1、 GPS-RTK点校正理论GPS点校正主要目的是建立GPS接收机采集的WGS84数据与地方控制网之间关系,不同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通常有两类转换模式:一类是二维转换模式;一类是三维转换模式。
二维转换模式只适合于小区域转换且只需要两个坐标系的二维坐标成果;三维转换模式适合任何区域坐标转换。
二维转换模式通常采用平面四参数模型、三维转换模式通常采用布尔莎(Bursa)七参数转换模型。
1.1、单点校正单点校正并不依据上述转换模型,而是通过观测,求出校正点的WGS84坐标,再根据校正点的已知坐标求出3个平移参数(△X,△Y,△H),不考虑旋转参数及比例因子。
工程测量中GPS控制测量平面及高程精度问题分析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应用广泛,特别是在控制测量中,由于其高精度、高效率以及无需视线等优势,受到广大工程测量人员的青睐。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GPS信号的多径效应、大气延迟、卫星几何位置误差等因素的不断干扰,GPS控制测量平面及高程存在一定的精度问题。
一、平面测量的精度问题GPS平面测量是通过GPS接收机获得卫星信号,根据卫星位置计算出控制点经纬度坐标,再经过数学模型转换,得到控制点坐标的测量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无视线、快速高效等优点,但GPS信号的多径效应对平面测量的精度影响很大,尤其是在建筑密集区域、山谷等地形复杂区域,影响更加明显。
针对多径效应影响的解决方法有:1. 选择尽可能开阔的地区进行测量,避免遮挡物干扰GPS信号的传播及接收。
2. 使用防多径天线,防止反射信号对GPS信号贡献。
3. 采用双频或多频接收机,可以有效地抑制多径效应的影响。
此外,为了提高测量精度,还需要合理设置GPS系统的参数。
例如,可以选择合适的电离层模型、大气湿度模型及轨道传播模型等,根据不同地区和时段合理设置GPS系统参数,可以有效提高平面测量的精度。
GPS高程测量是利用GPS信号在空间的传播偏移来间接测量高程值的方法,其高效率和高精度使其成为高程测量的有效手段。
但是,由于大气折射影响,高程测量存在一定的精度问题。
大气折射是指由于大气密度不均匀引起的GPS信号的传播路径在不同高度发生偏折,从而影响高程测量精度。
该影响因素具有时变性和时空异质性,这使得高程测量的精度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1. 采用差分GPS技术可以减少大气折射误差。
通过在基准台站设置一个接收机,从而提供差分校准数据,消除不同时间、不同位置的大气折射误差。
2. 采用多频测量技术也可以有效抑制大气折射影响。
由于不同频段信号的传播路径受到的大气折射量不同,因此,多频测量可以通过不同信号之间的相位差,消除大气折射。
3. 使用精准轨道星历和电离层模型等方法来校准大气折射误差,提高高程测量精度。
静态与动态(RTK)GPS高程精度分析摘要:由于GPS 技术的提高, 国内外学者采用数学拟合的方法求解高程异常值。
但各种拟合方法都有它的优缺点,都有其适用的地区。
大量的实践数据表明控制测量已经在许多工程GPS 中得到应用, GPS 测量的平面坐标精度是可靠的, 能达到工程测量的要求, 而高程测量方面由于受坐标系统不一致、观测误差等的影响, 其精度一直被认为不太可靠, 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GPS 技术的应用。
因此, 有必要对GPS 高程测量的精度和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 以使其更广泛地应用于测量领域, 为我国的工程建设服务。
关键词:GPS;RTK;高程;测量;精度Abstract: Because GPS technology improves, the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mathematical fitting for height anomaly. But various fitting methods has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has its application area. Large amount of practical data show control measure has been applied in many engineering GPS, GPS measurement plane coordinate accuracy is reliable,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engineering survey, and height measurement is affected by the coordinate system is not consistent, and observation error, the accuracy has been considered less reliable, application of the limits of the GPS in a large exten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accuracy and method of GPS height measurement are discussed, in order to make it more widely applied in the measurement field, for our country’s construction services.Key words: GPS; RTK; elevation; measurement; precision1 对GPS网进行静态和动态(RTK)GPS高程量测本次试验采取的是静态载波相位相对定位模式和动态(RTK)测量模式,下面分别介绍9600型静态载波相位相对定位模式和南方GPS(RTK)9800型测量模式。
GPS控制测量在工程测量中的高程精度分析GPS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能有效的提高工程的精细程度,同时也能节约大量的人力资源,利用这种技术还能极大程度上减少成本的损耗,它的应用是工程测量行业的一次质的飞跃。
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到能够影响测量精度的各项因素,保证此项技术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岀自己的作用。
标签:GPS控制测量;高程精度;工程测量引言:我国的经济和科技正在不断地向询发展,GPS这项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它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对于我国的工程相关建设有着非凡的意义,能够极大程度上改进传统测量方法极易受到季节、天气等因素影响的缺点。
因而近年来,此项技术在我国各项工程测量中都有了一个较为全面且科学的应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精准度,降低了工程成本。
1、影响GPS测量高程精度的各项因素1.1GPS测量在运作过程中釆用的方法GPS高程拟合,首先是通过GPS测算出该地区的大地高,再经由水准测量测算出该地区范圉内的正常高,前者减去后者得到的数值即为高程异常;再利用高程异常推算出本地区的似大地水准面,利用二者之间的比例关系,推算出另一个未知方位大致的高程异常。
在理想状态下,传统的高程精度测量法也能较为准确的测算出工地上的高程值,但是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影响因素有很多。
天气、不同地区间的地形、时间都会成为阻碍实际勘测的方面,这些因素或多或少都会对测量工程的周期、经费、工作内容造成一些负面影响,测算出的高程精度因此也会受到影响。
因而在测算中,为了减小这些误差,就可以利用一些相对来说能够较好的能适应多变的环境的方法进行高程精度的相关测算。
比如说:水准测量法,它是要求技术人员在测算开始前,首先选取儿个GPS点对它们施行高程测量,然后利用高程拟合对其余的儿个GPS点进行高程推算。
但是这种方法对于测量所选取的模型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大地水准面不准确,整个高程精度的测算也会出现问题。
1.2公共点在各方面的测量精度在通常状态下,工程测量中利用的正常值是能够利用大地高与前文提到的高程异常值相减计算岀的数值得到。
工程测量中GPS控制测量平面及高程精度问题分析一、引言在工程测量中,全球定位系统(GPS)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尤其在控制测量平面及高程测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尽管GPS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其在测量平面及高程精度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工程测量中GPS控制测量平面及高程精度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和解决方法。
二、GPS控制测量平面精度问题分析1. GPS测量方法GPS技术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无线电信号来确定接收器的位置,从而实现对地球表面的测量。
在控制测量平面中,GPS通常用于确定测量点的水平坐标,以便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
GPS测量平面的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卫星几何配置、大气延迟、接收器误差等。
2. 影响因素(1)卫星几何配置:卫星的分布位置对GPS测量平面精度有重要影响。
当卫星处于地平线附近时,其信号经过大气层的影响较大,从而引起测量误差。
由于卫星数量和分布的不确定性,会使得测量平面的精度难以保证。
(2)大气延迟:大气层中的水汽和离子会引起GPS信号的传播延迟,从而影响测量精度。
特别是在高海拔或高纬度地区,大气延迟的影响更为显著,导致测量平面的精度下降。
(3)接收器误差:GPS接收器本身的精度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接收器的时钟误差、天线相位中心偏差等因素都会引起测量误差,从而降低测量平面的精度。
3. 解决方法针对以上影响因素,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提高GPS控制测量平面的精度:(1)合理布设测量点:在测量平面的布设中,应尽量避免只依赖于少数几颗卫星进行测量,而是应选择合适的卫星和接收器布设,以保证测量点能够获得较好的卫星几何配置。
(2)大气改正模型:采用大气改正模型对GPS信号的大气延迟进行修正,以降低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这需要对当地的大气条件进行充分了解,并选择合适的大气改正模型进行修正。
(3)接收器校准:定期对GPS接收器进行校准,特别是对其时钟误差和天线相位中心偏差进行校正,从而提高测量平面的精度。
GPS高程测量的精度分析介绍了GPS在市政工程高程测量中的应用,并揭示了造成实践应用不广泛的主要原因—测量精度。
进而从GPS卫星、卫星信号的传播过程和地面接收设备以及地面高程的转化四个方面分析了GPS高程测量的精度问题。
标签:市政工程高程测量GPS信号接收机测量精度一、引言在工程测量中,高程测量的精度问题一直被测绘学界的工作者们广泛关注。
水准测量的精度较高,但是测量工作量太大、测量速度较慢。
相较于水准测量而言,GPS测量高程在效率上有很大的提高。
理论与试验研究表明,如果在测量时加上一些特定的措施,GPS的高程测量精度可以达到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RTK技术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多基站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统在各城市的相继建立,高程测量方法得到了有效扩展,作业效率大大提高,但由于高程异常变化复杂,所以,GPS高程的精度普遍不高,分析影响GPS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提高GPS的测量精度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GPS高程测量的影响因素分析1.与卫星相关的因素。
卫星是GPS测量的信息发出点,卫星的分布、数量、稳定性对GPS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精确度影响很大。
(1)卫星的个数及稳定程度。
在解算整周模糊度时,至少需要有5颗公共卫星。
星数越多,解算模糊度的速度越快、越可靠。
当周围高层建筑物密集且有大树时,公共卫星数如果少于5颗,就很难得到固定解。
当降低卫星的截止高度角时,公共卫星数将增加,但将使采集的数据含有较低的信噪比,使GPS接收机解算模糊度的时间延长,且观测精度较差,很难满足要求;当周围只是一侧或部分遮挡,此时的卫星个数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卫星正好在遮挡物的一侧,此时,可能导致卫星数少于5颗,或者卫星数时而增加,时而减少。
这样就会造成测回间的数据精度不稳定;当周围较空矿时,一般都能达5颗或者5颗以上,且卫星个数固定,此时采集的数据精度也比较稳定,但不排除个例。
(2)卫星分布情况。
卫星分布用PDOP值(位置精度强弱度,为玮度、经度和高程等误差平方和的平方根)来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