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高新区规划
- 格式:doc
- 大小:790.36 KB
- 文档页数:10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介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郑州高新区)是河南省郑州市的重要经济特区,是我国中部地区最具实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区域之一。
作为郑州市的发展引擎,郑州高新区已成为吸引国内外投资的热门目的地,并在促进当地经济增长、推动科技创新和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郑州高新区的重要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了连接全国各地的重要交通枢纽。
区域内拥有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郑州高铁站等交通设施,使得来往于郑州高新区的交通极为便利。
另外,高速公路和铁路等也贯穿整个区域,使得与周边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
郑州高新区积极承担国家战略,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引入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和技术创新资源。
目前,这里已经孕育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涵盖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多个领域。
同时,郑州高新区还聚焦于推动科技创新,在创新型企业孵化、科技服务和研发方面不断提供支持。
这使得郑州高新区成为了引领国内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经济发展方面,郑州高新区具有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
区域内的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同时也不断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
高新区重视产业链的打造,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和提升本地企业的竞争力,有效推动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
此外,该区域还注重创新驱动发展,通过加强科技研发、产学研结合等方式,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
郑州高新区的发展也为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高新区吸引了大量人才和资本的流入,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各类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的存在也为高新区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经济发展,郑州高新区还注重生态环境建设。
高新区积极推行节能环保政策,努力提升环境质量。
同时,高新区注重建设与居住相协调的城市环境,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员工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综上所述,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河南省郑州市的重要经济特区,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郑州⾼新区未来15年怎么玩?全新资料解读2030年前发展规划买房⼦,看规划懂下图等于更懂郑州很多粉丝表⽰对郑州发展表⽰迷惑,看不懂!看完这张图,是不是清晰⼀点呢?知道我们为什么看好常西湖及象湖了吧?这是郑州主城区定位,特别要注意级别,⼟地出让也会按照这个形态进⾏指标约定,开发商也会按照这个⽅向盖房,以后发展也会按照这个⽅向。
今天要探讨本图左上的⾼新组团。
郑州⾼新区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郑州⾼新区上升⾄国家级⾼新区。
经过20多年的发展,110平⽅公⾥⼟地发⽣巨变。
⽬前已形成以电⼦信息、软件、动漫创意为核⼼内容的千亿级新兴主导产业,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城区建设等⽅⾯取得新的成绩。
同时,⾼新区聚集了全省最知名的⼤学和中学,可以不夸张的说,⾼新区是⼈才输送与聚集的宝地。
20余年⾼新区硕果累累⼊驻企业纷纷牵⼿⾼新区位于⼤郑州西北部的⾼新区,是中原经济区内唯⼀⼀家省会城市国家级⾼新区,也是国家科技部部署创新体系⾸批4个重要战略⽀点之⼀,全区⾏政代管⾯积110平⽅公⾥,总⼈⼝26万余⼈。
该区域具备区位、科技创新、智⼒科研、⼈才等优势。
郑州⾼新区投资环境优良、措施完善。
2003年9⽉,⾼新区成⽴了投资服务局,这是河南省第⼀个专门为新进驻项⽬提供协调服务的办事机构。
为了吸引企业⼊驻,⾼新区推出⼀系列措施。
⾼新区为郑州市唯⼀享受国家赋予⾼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的区域,例如区内新办的⾼新技术企业,前两年免征所得税,以后⼀直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国家法定的税率为33%。
同时,郑州⾼新区是郑州市唯⼀不限电区。
从税收到环境,多项举措推出后,吸引了⼤量企业纷纷⼊驻。
威科姆、思达软件到阿⾥巴巴等众多互联⽹、软件、医药⾏业⼤企业进驻,⾼新区屡结硕果。
2009年3⽉,经科技部批准,与⼴州、天津、苏州⾼新区⼀起,进⼊⾸批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列;2010年,被国家标准委批准为“国家⾼新技术产业标准化⽰范区”,2011年2⽉,被省政府评为“2010年度河南省⼗强产业集聚区”。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0-2020年)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2010年12月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0-2020年)通过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审批,批复文号豫发改工业〔2010〕2087号。
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于2011年2月取得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审查意见(豫环审〔2011〕47号)。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等有关规定,实施五年以上的产业园区,应组织开展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现对该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进行第二次公示:一、规划概况规划名称: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0-2020年)规划范围: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位于郑州市城区西北部,规划范围东至郁香路、南至站北路、西至郑州市西环绕城高速东1000米、北至新龙路,规划面积。
规划期限:规划的时间段为2010-2020年,分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开发建设阶段。
其中,近期为2010年-2012年,中期为2013年-2015年,远期为2016年-2020年。
主导产业:以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为主导产业;以超硬材料、文化创意产业为特色产业。
发展定位:国家级重点开发区,河南省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体制创新改革的综合试验区,郑州市科技创新城。
以产业集聚为核心,发挥项目集群效应,着力培育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等支柱产业;加强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和重点发展超硬材料、文化创意产业等形成集聚区的特色产业;依靠龙头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形成,延伸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规划期末基本建成新型产业之城、自主创新之城、生态和人文之城。
二、发展规划及原规划环评执行情况截至2018年,集聚区规划用地布局与原规划布局基本一致,入区企业符合园区规划要求,规划环评报告及批复中所提到的环保要求大部分已得到落实,规划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已基本完成。
郑东新区规划方案背景郑东新区是河南省郑州市区域内的新兴区域,位于市区东部,地域面积广大。
距离市区核心区域仅5公里,是郑州市发展前景最好的区域之一。
郑东新区规划方案的制定是为了规划新区内的土地利用、城市建设、交通道路、公共设施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为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主要内容土地利用郑东新区地处郑州市的东部,是一个以产业为主的新兴区域。
以“城市工业、产业城市”为主题,规划了5个主要产业区和3个特色产业区。
主要产业区包括东南产业园、祥云产业园、紫荆山高新区、东工业区、中牟工业园区等,特色产业区包括绿色食品生产区、环保制药区和文化创意设计区。
同时,新区还规划了多个商务区、居住区、生态园区等,逐步实现多样化的土地利用。
城市建设郑东新区将以“和谐、新颖、实用”为建设理念,秉持“质量第一、科学发展”为发展目标,努力打造成为全国最具活力、最具特色的新兴城区。
新区建立了完善的城市管理体系,同时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人居环境。
在针对市民需求方面,新区加强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包括医疗、教育等方面,大大提升了新区的居民生活品质。
交通道路新区交通建设以“四纵四横一环一快”为主要目标。
四纵指东三环、文化大道、福彩南路、工业路;四横指迎宾大道、汝河路、郑上路、创业路;一环指京广路;一快指郑州开通龙子湖快速路南延线。
新区将通过各种交通手段打通“城市交通主干”,为居民和商务往来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
公共设施公共设施建设是郑东新区规划方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区内设立了多个公园、文化广场等形态各异的公共设施。
其中,占地面积最大、拥有功能最全的公共设施是郑州市图书馆新区分馆。
此外,新区还建设了多所小学、中学和大学等教育机构,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结论郑东新区规划方案的制定,使得新区拥有了更为明确的发展思路,不仅充分利用了新区的经济和地理优势,而且还更好地满足了人民对于城市发展的诉求。
随着新区的逐步建设和完善,相信未来郑东新区会成为郑州市的一张重要发展名片。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关于报送市跨越式发展目标和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目标分解细化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公布日期】2008.03.07•【字号】郑开管办[2008]7号•【施行日期】2008.03.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关于报送市跨越式发展目标和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目标分解细化方案的通知(郑开管办[2008]7号)各有关单位:根据市跨越式发展领导小组和省市大项目办的安排,2008年分解给我区跨越式发展目标共32个项目,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共17个。
经管委会领导研究,现将项目任务分解如下,请抓紧组织安排,将细化分解方案于3月15日前报目标考核督查办公室,并请各责任部门和单位于每月5日前报上月目标完成情况。
目标考核督查办公室将以此作为日常督查及年终考核的依据,在内网上公布目标进展情况。
联系人:李桦,联系电话:67981105。
二〇〇八年三月七日附件2:高新技术开发区省、市重点建设项目2008年进度目标涉及到郑州高新区的项目共计17项,其中直管项目6项,过境项目11项。
一、郑州高新区直管项目:(总牵头部门经济发展局)1.郑州拓普轧制技术有限公司年产200吨冷轧精密带钢项目,建设规模为年产200万吨冷轧精密带钢,总投资170000万元,年度完成投资20000万元,10月底前开工。
责任部门:经济发展局2.郑州威科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万线IPTV系统及终端项目,建设规模为年产100万线IPTV系统及终端,总投资10000万元,年度完成投资2000万元,年底形象进度为开始进行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开发;完成基于AVS标准的机顶盒研发,并进行成果转化;完成中小学远程教育系统研发,并进行成果转化;完成基于H.264标准的机顶盒成果转化;达到年产70万线的产能。
责任部门:中部软件园3.郑州威科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斗高精度时频应用系统项目,建设规模为北斗二代卫星接收机、运控系统授时测试终端等产品的研制,总投资8000万元,年度完成投资1000万元,年底形象进度为完成北斗/GPS综合时钟源的系统测试及产品化设计;完成BD-2卫星接收机研发;完成CDMA基站北斗时钟研发,并进行产业化建设。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关于印发城中村改造若干规定的通知郑开管[ 2007 ] 21号管委会各部门,石佛、沟赵两办事处,各有关单位:现将《城中村改造若干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七年八月十四日城中村改造若干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郑州市人民政府《进一步规范城中村改造的若干规定》(郑政文〔2007〕103号)及郑州市关于城中村改造相关规定等政策,结合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城中村的范围是指高新区建成区范围内及沟赵办事处乡镇建设用地规划范围内的行政村,具体为:大谢、丁楼、东史马、郭庄、祥营、贾庄、水牛张、堂李、北里、大里、洼刘、秦庄、兰寨、南流、瓦屋里、陈庄、孙庄和老俩河18个村。
五龙口村位于郑州市三环以内,该城中村改造执行郑州市城中村改造相关政策。
第三条城中村改造的基本目标:加快高新区城市化进程,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稳定农村,富裕农民,拓宽失地农民就业渠道,解决失地群众的居住之忧,生活之忧;打造亮点,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带动其它行政村的土地征迁和项目入住;拓展发展空间,科学集约用地。
实现“四个”转变:由村民向城市居民转变;由集体土地向国有土地转变;由行政村向社区居民委员会转变;由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向股份制公司转变。
第四条改造的基本方针:按照“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市场运作,风险自担”的原则,坚持管委会主导、办事处负责、村为主体,市场化运作方式,按照政策一致、规划一致的方针,成熟一个,审批改造一个。
以旧村改造带动配套房地产开发,配套房地产开发为城中村改造提供资金保证,并以此解决区内企业职工住房问题。
最终达到群众、开发商、管委会三满意。
第五条改造方式:城中村改造以房地产开发企业参与投资改造为主;条件成熟的,也可由管委会会同有关部门统一拆迁改造。
在村(组)所有土地统一规划前提下实施改造。
第二章建设管理第六条城中村改造范围内的房屋建筑及其配套工程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规范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履行施工图审查、招标投标监督、工程质量监督、施工现场及安全监督、合同备案、施工许可等各项建设程序;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建设人防地下室或缴纳异地建设费。
郑州高新区管委会郑州高新区管委会是郑州市政府下属的一级行政机构,负责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工作。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郑州高新区管委会的职责和工作内容。
郑州高新区管委会的主要职责包括: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定高新区的发展规划和政策;二、组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开发建设、招商引资和项目管理;三、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健康发展;四、提供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为企业和居民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具体工作方面,郑州高新区管委会将积极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以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同时,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在高新区的转化和应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为了吸引和引进高端人才和企业,郑州高新区管委会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他们将组织参加各类国内外招商活动,与企业家、投资商建立联系,全力推介高新区优势和发展机会。
此外,他们还将提供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包括土地供应、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高新区。
除此之外,郑州高新区管委会还注重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
他们将加大对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缩短企业和居民的出行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他们还将完善各类服务机构和平台,为企业提供便利的创业环境和服务支持。
总之,郑州高新区管委会将坚持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努力构建具有强大科技创新能力和较高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他们将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包容、创新的发展环境,为企业和居民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生活条件。
郑州市高新区综合交通规划目录一、概述1.1 区域概况1.2 规划背景1.3规划依据1.4规划理念1.5规划范围与规划年限二、规划目标2.1区域发展现状2.2交通愿景2.3远期发展目标2.4近期发展目标三、交通发展战略四、高新区交通发展现状4.1.高新区道路一览表4.2高新区主要道路路段的交通调查4.3高新区主要道路交叉口的交通调查4.4高新区主要路段高峰期路况五、交通发展趋势六、综合交通规划6.1 对外交通规划6.2 干路网规划6.3 公共交通规划6.4 停车规划6.5 交通管理规划6.6客货运系统6.7近期建设重点6.8近期管理举措附录图一、概述1.1 区域概况郑州市高新新城”为郑州高新城五大功能组团之一,位于高新区西北部,是郑州高新城“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区域。
“高新新城”的范围为东至西四环路、西至绕城高速公路、北至连霍高速公路、南至科学大道用地,总面积约为35平方公里。
规划范围内,由西南向东北贯通三条水系:须水河、须水河西支流和索河,须水河西支流在区域内汇入须水河,是高新区生态绿化带的主要组成部分。
“高新新城”规划范围内已有郑州轻工业学院、格力电器郑州产业园等项目,其余为村庄、农田、河道等。
宏观区位1.2 规划背景9究院修编高新城整体规划(高新区总体规划修编方案)"两翼齐飞""产城融合、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品位提升"力打造产城一体的郑州高新城。
中观区位1.3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2、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19953、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20034、 《河南省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导则》,20055、 其他上位相关规划1.4 规划理念1.智创:机遇无穷的创业环境 为中小型创新企业提供资金、场地和设施方面的支持,加强新城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交流平台的建设,刺激创新性企业成长。
郑州经开区新规划方案背景郑州经开区是郑州市经济发展重点区域,前身是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于1988年。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精密机械、汽车制造、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五大主导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在中原经济区和全国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腾飞,郑州经开区也需要推出新规划方案,以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需求和趋势。
新规划方案内容产业结构调整未来五年郑州经开区将继续加强五大主导产业的发展,同时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培育,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具体举措如下:1.优化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加快形成产业优势;2.引导精密机械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推动制造业新一轮转型;3.加强汽车制造产业的创新引领,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4.优化新材料产业布局,提升技术创新能力;5.加强生物医药产业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建设高端生物医药产业园。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未来五年郑州经开区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发展的配套服务水平,具体举措如下:1.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和智慧城市,推进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道路网、公共交通等;3.建设绿色智慧工厂和智能物流中心,提高企业生产和物流效率。
人才引进政策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未来五年郑州经开区将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育,具体举措如下:1.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高层次人才工程;2.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3.实施人才保障政策,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结论郑州经开区新规划方案是未来五年郑州经开区的发展蓝图,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引进政策等多方面的举措,加快推进经开区高质量的发展,不断提升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在中原经济区和全国范围内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关于成立城中村改造工作综合协调领导小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公布日期】2007.03.20•【字号】郑开管办[2007]10号•【施行日期】2007.03.20•【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关于成立城中村改造工作综合协调领导小组的通知(郑开管办[2007]10号)各局、办,石佛、沟赵办事处,各有关单位:为推进我区村庄改造工作,解决好农民居住和生活保障问题,确保我区经济建设和农村工作健康、快捷、协调发展,经研究决定成立郑州高新区城中村改造综合协调领导小组具体安排如下:一、成立高新区城中村改造综合协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我区城中村改造工作,负责研究制定区内城中村改造的有关政策,解决城中村改造涉及的土地、规划、开发、建设、体制、招商、拆迁安置及农民身份转换等重大问题,加强对城中村改造工作的组织协调。
领导小组由管委会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具体如下:组长:李建民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常务副组长:翟幸福党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副组长:贺炳岱管委会副主任杨玉光管委会副主任张家德高新区纪委书记成员:申松智管委会调研员沈文波党委委员、人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局长阮勇主任助理、财政局局长郑爱民主任助理、纪委副书记、监察审计局局长王军亮规划与国土资源分局局长霍梅旭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孙君甫建设环保局局长高彦夫行政执法局局长李延中社区管理服务局局长王彬房管局局长翟纯厚公安分局局长张洲沟赵党工委书记刘新杰石佛党工委书记王德敏石佛办事处主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政策研究、计划报批、督促指导。
办公地点设在拆迁办,由王军亮兼任办公室主任,张云波、丁继锋任副主任(张云波负责协调石佛办事处,丁继锋负责协调沟赵办事处),成员包括吴立春、孟晓。
二、综合协调领导小组下设三个指挥部指挥部负责贯彻落实领导小组确定的政策和任务,对具体城中村改造实施统一领导、组织和协调。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河南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属于中原区。
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高新区,位于郑州城区西北部,南临西流湖、北接连霍高速、西接郑州西南绕城高速公路,其中西四环穿区而过。
高新区距离市中心火车站约12公里、距离郑州航空港区约30公里。
建成区面积约110平方公里,辖区人口约35万,是河南省、郑州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区域。
郑州高新区于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是中原经济区内省会城市国家级高新区,也是国家科技部部署创新体系首批4个重要战略支点之一。
扩展资料: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中国中部的河南省省会郑州市,是1991年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于1993年和1998年连续两次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先进高新区。
1998年加入了世界科技园区协会。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是郑州市政府派出机构,行使省、市政府赋予的经济管理权限。
郑州高新区总体规划面积18.6平方公里,目前,在11平方公里内建立了完善的基地设施,其中,10平方公里内布满项目。
建区以来,基础设施累计投入8亿多元,形成了完善的道路网,供电、电信、给排水、集中供热等网络,有11万伏变电站和装机容量4万门的程控电话交换系统;具备40吨/日的供热能力和5万m3/日供气能力,有双回路电源和双水源,有地理管理信息系统。
郑州高新区距新郑国际机场50公里,有高速公路直达机场;北邻连霍高速公路,从高新区仅需5分钟即可进入全国高速公路网。
郑州高新区是在中国投资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特殊区域。
主要是新办高新技术企业自投产年度起企业所得税实行“免二减三”政策,外国投资者新办的生产性企业,经营期十年以上的,从获利年度起,企业所得税“免二减六”。
这里有完善支撑服务体系。
设立了公正、文明、高效的工商、税务、金融、保险、邮政、电信、供电、供水、供热、市政、商业、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律师、会计、公证、创业服务、科技资讯、房产交易、人才、中介机构,形成了配套的社会服务体系。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06.09•【字号】郑政办〔2023〕18号•【施行日期】2023.06.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郑政办〔2023〕18号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郑州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试行)》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3年6月9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城市体检第三章规划和计划第四章实施要求第五章实施过程第六章更新政策第七章保障措施第八章其他郑州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战略部署,以“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为总目标,加快“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地、一中心”和郑州都市圈建设,充分发挥城市更新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保障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持续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和品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城市更新行动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城市更新,是指通过整治提升、改建完善和拆除重建等方式,开展城市空间形态与功能的持续完善和优化调整,达到城市空间重塑、城市功能完善、人居环境改善、城市文化复兴、生态环境修复、经济结构优化、安全隐患消除的目标,具体包括:(一)以危旧房屋、老旧小区、城中村等为更新对象,提升居住品质的项目;(二)以老旧的厂房、仓储、市场、楼宇、产业园区等低效或者闲置用地、建(构)筑物为更新对象,盘活低效资源的项目;(三)以老旧街区、历史文化街区、标志性建(构)筑物等为更新对象,提升城市风貌的项目;(四)以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城市交通体系、智慧城市建设等为更新对象,提升城市功能的项目;(五)以绿色空间、滨河空间、生态廊道等为更新对象,提升生态环境品质的项目;(六)以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防灾抗灾减灾能力等为更新目标,提升城市韧性的项目;(七)经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城市更新项目。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关于协调解决高新区城中村改造有关问题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公布日期】2010.04.23•【字号】郑开管文[2010]101号•【施行日期】2010.04.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关于协调解决高新区城中村改造有关问题的函(郑开管文[2010]101号)市城中村改造办公室:现将郑州高新区城中村改造工作汇报如下,请帮助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一、高新区城中村基本情况高新区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下辖两个办事处、39个行政村(76个自然村),总人口约20万。
目前建成区面积33平方公里,该范围内分布着近20个行政村,即所谓的城中村,随着高新区的不断开发建设,城中村的数量将会不断增加。
高新区建成区内大量的城中村人口密度大,外来人员相对集中,违法建设、违章建筑和私搭乱建严重,市政基础设施匮乏,房屋破旧,环境脏乱,社会管理混乱,城市公共安全隐患多。
城中村问题已成为高新区城市化进程的“痼疾”,不利于城区整体规划和建设,严重阻碍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普及与发展。
若不加快城中村改造,今后改造任务将越来越重,成本将越来越高。
二、高新区城中村改造工作的依据高新区城中村改造工作经市政府多次研究,并明确有关规定。
(一)2006年12月19日,《郑州市城中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所属城中村纳入郑州市城中村改造范围的批复》(郑村改〔2006〕18号),同意高新区对辖区内所属城中村进行改造建设,并纳入郑州市城中村改造计划。
(二)2007年6月12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规范城中村改造的若干规定的通知》(郑政文〔2007〕103号)第四十九条规定:郑东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可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另行制定政策上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三)2008年4月22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郑州高新区城中村改造政策等问题的会议纪要》(〔2008〕36号)第一项指出:郑州高新区城中村改造工作按照《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规范城中村改造的若干规定的通知》(郑政文〔2007〕103号)及相关政策规定执行,该区域城中村改造工作与各区一致,纳入全市统一管理。
郑州高新区发展前景郑州高新区位于郑州市中心,毗邻郑州火车站和郑州东站,交通便利,是郑州市的重要发展区域。
高新区自2007年成立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成为郑州市乃至中部地区的科技创新中心和产业经济增长极。
郑州高新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软件开发等为核心产业,吸引了众多的科技企业和高新技术人才。
高新区建设了众多的科创园区和孵化基地,提供了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和支持政策,吸引了众多创业者和投资者前来发展。
目前,高新区已形成了以TCL、中国联通、国美电器等知名企业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九州通医疗、联影医疗等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沃尔得、软通等为代表的软件开发产业集群,为郑州高新区的发展增添了活力。
高新区规划面积约40平方公里,是郑州市的发展重点区域之一。
未来,高新区将进一步推进功能区的建设和产业集群的培育,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高新区将加大引进人才和企业的力度,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资源支持,吸引更多的创新创业项目和高新技术企业落地发展。
同时,高新区还将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助力高新区的发展。
郑州高新区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高新区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是中部地区的交通枢纽,有利于吸引和集聚人才和企业。
其次,高新区依托郑州市丰富的科教资源,可以提供良好的科研和人才支持。
再次,高新区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最后,近年来,高新区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加大了支持力度,为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支持,进一步激发了高新区的发展动力。
综上所述,郑州高新区作为郑州市的科技创新中心和产业经济增长极,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在政府的支持和产业集群的培育下,高新区将会吸引更多的创新创业项目和高新技术企业落地发展,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壮大。
预计未来几年,高新区将成为郑州市乃至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点和创新创业的热土。
郑州市高新区城中村(北里村)改造项目项目背景城中村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一种城市基层社区形态,由于历史原因、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城中村通常存在着建筑老旧、基础设施薄弱、环境污染严重、居住条件差等问题。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如何改造城中村,提高社区的生活品质和整体形象,则成为了一项基本的城市建设任务。
高新区北里村是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一个城中村,有着创新、医疗等产业优势的高新区中的一颗瑰宝。
但是,由于建筑历史较长,基础设施老化严重,居住环境恶劣等因素的影响,其发展受到了制约。
为了更好的发挥北里村的区位资源优势和产业支撑优势,郑州市政府启动了该区域的城中村改造项目。
项目概况项目位置改造项目定位于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北里村。
项目目标改造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对北里村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整体环境质量,优化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社区。
具体目标如下:•改善居住环境,提高住房质量和安全性;•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供水、供电、供气等基本服务质量;•打造文明社区,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和文化建设;•推动创新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升级。
项目计划改造项目从2021年开始,预计历时5年,分期实施,计划分为三个阶段:•阶段一(2021年):改善建筑外立面、屋顶、排水、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阶段二(2022-2023年):推选文明社区创建、交通改善、绿化美化、公共设施建设等;•阶段三(2024-2025年):范民创城、产业升级、社区集市等。
项目投资改造项目的总投资为5亿人民币,其中政府投资为2.5亿人民币,社会资本投资2.5亿元。
实施方案改造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实施方案:改善居住环境在阶段一中,将对居民住房进行整体改造和维修。
通过重建、加固、装饰等方式,提高住房的品质和安全性。
同时,针对居民排污、排水、供水等问题,进行管网升级和设施改造,确保基础设施的良性运行,避免经常故障和限产限供的情况发生。
郑州高新区西四环以西最新发展规划郑州高新区西四环以西最新发展规划一、项目名称【郑州"高新新城"】"高新新城"为郑州高新城五大功能组团之一位于高新区西北部是郑州高新城"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区域。
"高新新城"的范围为东至西四环路、西至绕城高速公路、北至连霍高速公路、南至科学大道用地总面积约为35平方公里。
规划范围内由西南向东北贯通三条水系须水河、须水河西支流和索河须水河西支流在区域内汇入须水河是高新区生态绿化带的主要组成部分。
"高新新城"规划范围内已有郑州轻工业学院、格力电器郑州产业园等项目其余为村庄、农田、河道等。
二、项目背景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9月份开始高新区管委会委托上海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修编高新城整体规划(高新区总体规划修编方案) 编制完成了《郑州高新城空间战略研究》。
该《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国家、中原经济区、郑州市域等各个层面进行研究提出了作为郑州市"两翼齐飞"的战略西翼对高新区的未来发展规划提出了"产城融合、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品位提升" 的发展要求按照新兴产业之城、自主创新之城、生态和人文之城的发展定位并结合高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产业提升、空间提升、功能提升、环境提升、形象提升等五大规划发展策略努力打造产城一体的郑州高新城。
10月28日市规划局邀请专家和市直有关部门对该规划成果进行了座谈和论证。
根据专家意见和领导指示精神经高新区管委办公会研究《郑州高新城空间战略研究》拟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专题研究工作落实"五大提升"。
(一)重点研究我区西北部(即西四环以西、连霍高速以南、西南绕城高速以东、杜英街以北约35平方公里区域)的发展定位高品位谋划高起点规划努力将其打造成集产业、商业、居住、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新城"。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批准郑州高新区布袋李自然村实
施城中村改造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郑州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8.05.21
•【字号】郑政文[2008]149号
•【施行日期】2008.05.2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村镇建设
正文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批准郑州高新区布袋李自然村实施城中
村改造的通知
(郑政文〔2008〕149号)
郑州高新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根据郑州高新区管委会申请,经市城中村改造办公室审查,市城中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现将郑州高新区布袋李自然村城中村改造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批准郑州高新区布袋李自然村实施城中村改造。
二、郑州高新区管委会负责尽快在辖区内布袋李自然村人口、土地、村民住宅和集体用房等基本情况的调查统计基础上,在市城中村改造办公室指导下,制定城中村改造方案,交村民大会或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三、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做好布袋李自然村土地测量定界和确权发证工作。
四、市规划局负责做好布袋李自然村城中村改造安置基数审核、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
五、市土地储备中心负责做好布袋李自然村土地储备方案的制定工作。
六、村民住宅和集体用房的拆迁补偿安置标准和城中村改造其他各项工作要
严格按照《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规范城中村改造的若干规定的通知》(郑政文〔2007〕103号)和市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二○○八年五月二十一日。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关于印发郑州高新区城市管理整治提升活动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公布日期】2011.10.17•【字号】郑开管[2011]92号•【施行日期】2011.10.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关于印发郑州高新区城市管理整治提升活动实施意见的通知(郑开管[2011]92号)各局、办、管区,各有关单位:《郑州高新区城市管理整治提升活动实施意见》已经管委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一一年十月十七日郑州高新区城市管理整治提升活动实施意见为适应建设郑州都市区的新形势,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全力打造生态宜居、文明现代、产业高端的郑州都市区新风貌展示区,经研究,决定从2011年至2013年开展以畅通、整洁、有序为目标的城市管理整治提升活动。
为切实做好此项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关注民生、着力改善市民生活环境质量为重点,坚持“管理抓提升、建设抓重点、基层强机构、基础完功能”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疏堵并举、远近结合、工程措施与管理措施结合”的原则,着力解决占道经营、店外经营、路容路貌等市民反映强烈、严重影响城市形象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高新城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有力的保障。
二、整治目标(一)开展城市管理整治提升“百日会战”:2011年年底前,重点做好“三化一机制”,即对主次干道进行绿化、亮化、硬化,完善管区清扫保洁机制。
严管重罚,对违法现象重拳出击,使城市管理规范、到位,城区形象明显提升。
10月24号前完成以下工作:1.绿化(1)长椿路与科学大道交叉口四个角增加种植海桐球。
(2)长椿路、瑞达路与科学大道交叉口导流岛种植大海桐球。
(3)石佛村段种植杨树;石佛清真寺补植石楠。
(4)所有市政道路与西四环平角路口目视范围内增设景观墙。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介日期:汇报人:•开发区概况•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人才政策•城市建设与生态环保目•下辖乡级行政区介绍录CHAPTER开发区概况01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郑州市区西北部,东临京广铁路,西至中州大道,南接郑州市三环,北至连霍高速。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距离市中心仅12公里。
地理位置气候条件郑州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年平均气温约15℃,降水量在500-900毫米之间。
交通状况周边有连霍高速、京港澳高速、沪陕高速等高速公路,可实现与全国的高速公路网络连接。
区内有多条公交线路和地铁线路通过,方便居民出行。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交通网络发达,路网覆盖面广,交通便利。
CHAPTER经济发展02主导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高新区在新材料领域发展迅速,特别是在新型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重点企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联想(郑州)智能产业园经济发展亮点创新驱动开放合作高质量发展CHAPTER科技创新03科研机构创新能力技术成果转化CHAPTER人才政策04人才政策CHAPTER城市建设与生态环保0503城市形象塑造城市规划与建设01科学规划02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030201绿色低碳发展CHAPTER下辖乡级行政区介绍06人口面积约10万人口,面积15.3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位于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部下辖地区14个行政村、9个社区经济产业以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下辖地区经济产业石佛镇人口面积地理位置约3万人口,面积27.6平方公里下辖地区经济产业21个行政村、4个社区以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为主地理位置人口面积经济产业下辖地区人口面积位于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部地理位置下辖地区经济产业01020403以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为主约10万人口,面积15.7平方公里15个行政村、10个社区THANKS 感谢观看。
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教育分布规划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要求对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区建设等多方面的社会公共设施的服务能力快速提高。
城市中学作为一种公共服务设施是体现一个城市综合实力和服务能力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保障经济社会及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
作为社会服务的载体,城市公共服务建设的规划与建设不仅仅体现着她的公益性与服务性,同时更是一个城市发展水平与发展目标的集中表现。
城市中小学资源是城市公共资源的一部分,适时调整城市中小学布局,制定规划管制策略,可以帮助城市政府用好、管好教育资源,切实保障群众的合法利益。
中小学布局的本质是对城市教育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其核心是实施对基础教育资源管制,城市中小学布局的合理性,关系到对城市公共资源的利用是否科学合理。
本文是以郑州市高新区中学布局规划为例,通过对城市中学选址规划相关因素的分析,主要考虑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即学校规模、服务面积、服务人数、服务半径四个指标,进而对郑州市高新区现有的中学情况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学校以及高新区的现实情况,通过空间分析给出综合的评价,用逼近理想点法得出郑州市第三十七中学是四所学校中最逼近理想点的学校,详细分析郑州市第三十七中学的现有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然后建立合理化模型分型规划高新区中学的布局。
关键词逼近理想点法标准差方法中学规划布局问题重述随着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该区域新的开发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规划。
假设你们是高新区建设规划负责人,根据高新区建设的现行状况建立数学模型,并根据你们模型的结果,给出整体规划。
你的数学模型可以通过如下步骤进行:1、搜集(调查)现有高新技术开发区有关中学的情况,对当前中学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评价;2、在一定假设的基础上,设计中学规划,并根据设计布局和数据进行模拟;问题分析现状分析就郑州市高新区而言,虽然近几年来对中学建设的重视程度及资金的投入不断加大,但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中学规划布局不均衡,有些地区用地不足,有些地区则出现了学位过剩的现象。
学校选址不合理,部分地区学生就学不便,随意占用教学用地的现象仍有出现等等。
现将郑州市高新区基本情况陈述如下,高新区总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0平方公里,总人口20万。
现有中学4所,在校学生总数量4900人。
根据我们搜集并整理的现状调查结果,郑州市高新区四个中学具体的现状情况如下表所示: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在郑州市高新区规划的过程中,为了切实满足高新区中学的就学要求,改善就学条件,做到中学合理布局,参考相关城市的规划指标,在就高新区中学现状条件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本次规划指标。
规划目标体系如下:1)学校规模教育现代化必须提倡规模办学,规模办学可以发挥城市的集聚作用,提高办学效益。
规模控制指标包括学校人数。
2)服务面积服务面积即指以每所初中为中心,划定一定居住区域,每所学校向各自施教区范围内的学生提供服务。
3)服务人数服务人数即指在服务面积之内,以每所初中为中心,每所学校向各自服务面积内提供服务的人数。
4)服务半径国家标准规定小学服务半径不宜超过1000m,中学最大不宜超过2000m,在这个规定范围内,中小学生上下学一般不会跨越城市道路或主干道,方便学生就近入学。
模型假设1. 假设居民居住区人数均匀分布。
2. 假设重新规划学校时,学校规模相当。
符号说明x 1 学校人口数量 x 2 学校服务面积 x 3 学校服务人数 x 4 学校服务半径 w i 表示权重b i 服务区周围村庄的初中生人数 l i 服务区周围村庄到指定点的距离模型的建立和求解问题一模型1. 逼近理想点法原理实际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一类综合评价问题,即首先设定系统的一个理想(样本)点),,,(**2*1m x x x ,然后对于每一个被评价对象与理想点进行比较。
如果某一个被评价对象),,,(21im i i x x x 在某种意义下与理想点),,,(**2*1m x x x 最接近,则可以认为被评价对象),,,(21im i i x x x 就是最好的。
基于这种思想的综合评价方法称为逼近理想点的排序方法(The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简称为TOPSIS )。
假设理想点(系统)为),,,(**2*1m x x x ,对于一个被评价对象),,,(21im i i x x x ,定义二者之间的加权距离为n i x x f w y mj j ij j i ,,2,1,)(1* ==∑=,其中j w 为权系数,),(*j ij x x f 为ij x 与*j x 之间的某种意义下距离。
通常情况下可取简单的欧氏距离,即取2**)(),(j ij j ij x x x x f -=,则综合评价函数为n i x x w y mj jij j i ,,2,1,)(12* =-=∑=。
经过计算,按照),,2,1(n i y i =值的大小对各被评价方案进行排序选优,显然是其值越小方案就越好。
特别地,当某个0=i y 时,即达到了理想点,则对应的方案就是最优的。
2、数据的处理人数(人) 服务面积(平方公里) 服务人数(人) 服务半径(米) 58中 1800 39 37000 6000 37中130028 20000 3000 石佛中学1200 22180004000郑州中学 600 10 40000 3000均值 1225 24.75 28750 4000 理想点 1500 8 30000 2000 方差 181875109.687596687500 1500000 标准差426.4680527 10.473180039832.980221224.744871将所得上表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标准差的方法(1) 标准差方法原理标准差方法: 令ij jijjx x x s -'=(1,2,,;1,2,,)i n j m ==, 其中1221111,[()](1,2,,)n nj ij j ij j i i x x s x x j m n n ====-=∑∑。
显然指标(1,2,,;1,2,,)ijx i n j m '==的均值和均方差分别为0和1,即[0,1]ijx '∈是无量纲的指标,称之为ij x 的标准观测值。
(2) 利用标准差原理处理数据 标准差处理数据所得结果如下表所示:58中 1.3482838781.3606182610.83901318 1.632993162 37中0.175863115 0.310316445-0.889862463 -0.816496581 石佛中学-0.058621038 -0.262575454 -1.093259598郑州中学 -1.465525954 -1.408359252 1.144108881 -0.816496581理想点 0.64483142-1.5993232190.127123209 -1.6329931623、模型的建立用逼近理想点法建立模型y i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f (x ij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i=1,2,3,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4、模型的求解580.494845361 8.761253561 0.50678733 10.66666667 5.393200196 中0.219931271 3.646723647 1.034259858 0.666666667 0.944886814 37中0.494845361 1.786894587 1.489334195 2.666666667 1.741401014 石佛中学4.453608247 0.036467236 1.034259858 0.666666667 1.642280417 郑州中学0.25 (w1) 0.1(w2) 0.25(w3) 0.4(w4)权值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5.393200196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0.94488681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74140101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642280417由此可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的值最小,即在四所学校中,郑州三十七中学是最逼近理想点的学校。
通过上面的陈述,我们对郑州市高新区低三十七中学的基本现状情况已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现对郑州市高新区中学现状所面临的问题作以简单的分析,概括来说,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施教区划分不合理,部分学校的施教区严重交叉重叠,资源重复浪费严重。
这些学校分布过于集中,如郑州中学和郑州三十七中学,彼此相距仅2000m。
2)存在较多的施教区服务空白,有悖就近入学原则。
服务半径(直线距离)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学校普遍存在,近50% 的中学服务半径超过1500m,学校的合理服务范围不能全面覆盖其施教区,学生上学路程太远,有些还要跨越城市干道,这是空间布局中存在的较为严重的不合理现象。
3)中小学施教区划分的空间不整合。
在现行的行政管理模式下,在给每所中小学划分施教区的时候,一般仅仅按照行政管理的单元规模考虑服务人口与学校规模是否相当,并没有考虑小学毕业生就近免试进入初中的可操作性,在市区两级管理模式下,中小学的施教区很难整合,小学毕业生升初中的时候不管是不是免试,都会面临择校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择校现象。
4)学校规模。
郑州市高新区各所中学的学校规模不一,相差悬殊。
中学班级数最少的只有4班,最多的达到44班,规模办学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问题二模型1.中小学规划原则包括:(1)均衡性原则,;规划以教育片区为单元进行中小学校的平衡配置;通过空间布局满足不同阶段的学龄人口对学校服务半径的要求,即将小学的服务范围控制在500米左右,初级中学的服务范围控制在2000米左右。
(2)规范性原则。
根据人口密度及人口分布的实际状况确定学校的班级规模,依据本次规划确定的三层次用地标准确定每所学校的用地规模。
(3)可操作性原则。
采取拆除、搬迁、合并、改造、保留、新建等进行调整,对建成区的学校,尽可能保留建校历史较长、规模较大、教学管理水平较高、教学质量较好、社会声誉较好的学校;对位置不合适、规模小、办学质量低、办学效益差的学校可采取拆并措施或选择合适区位易地重建;新建学校的布点,应充分考虑学生就近走读的情况。
根据学校规模、交通及学生住宿条件,以方便学生就学为原则确定学校服务半径2.学校建设规模标准初中规模控制在36班以上,初中在校学生数控制在1500人以上,初中占地规模最大不超过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