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江健三郎小说中的神话型女性形象
- 格式:pdf
- 大小:1.85 MB
- 文档页数:4
莫言与大江健三郎作品中女性形象比较研究作者:逯莎来源:《魅力中国》2018年第50期摘要:2012年,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而大江健三郎,这位于1994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早已预言,如果亚洲再出现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就一定是莫言。
莫言也多次表达过对大江健三郎文学作品的喜爱。
他们二人都来自偏远的乡村,有着坎坷的童年,人生经历与文学创作方面都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二人作品中也都塑造了很多女性角色。
本论文选取莫言《丰乳肥臀》与大江健三郎《优美的安娜贝尔·李寒彻颤栗早逝去》为例,通过对他们笔下女性角色的分析,探讨其相似性与差异性,从而更充分地了解这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作品。
关键词:莫言;《丰乳肥臀》;大江健三郎;《优美的安娜贝尔·李寒彻颤栗早逝去》;女性形象莫言曾说过“我认为《丰乳肥臀》是我迄今为止最沉重的一本书,也是感情包含最丰富的一本书。
不管这本书遭受过什么样的命运,如果要说代表作的话,这本书就是我的代表作。
[1]”“你可以不看我所有的作品,但你如果要了解我,应该看《丰乳肥臀》。
[2]”而在《优美的安娜贝尔·李寒彻颤栗早逝去》发表之前,大江健三郎的小说一直以男性为主角,女性大多设定为庇护、帮助男性的角色,这部小说是他第一次正面、全面的以女性为主角创作的小说。
大江健三郎自己也曾说过“在我塑造的女性形象中,《安娜贝尔·李》中的樱是最好的。
[4]”这部小说可谓是大江健三郎女性文学创作的里程碑。
一、莫言《丰乳肥臀》及其女性形象《丰乳肥臀》精心塑造了上官鲁氏这一女性形象,还原了一个历经磨难的农村妇女的朴素面貌。
上官鲁氏自小父母双亡,由姑姑抚养长大,后嫁给了没有劳动能力和生育能力的上官寿喜。
不能“传宗接代”的鲁氏忍受着婆婆和丈夫的辱骂虐待,最后选择了冲破伦理道德束缚“借种生子”。
她接连与不同男人生下了七个女儿,然而这些女儿的降临并没有缓解她的艰难处境,反而恶化了她在婆家的地位。
2019年8月第34卷第8期Aug.2019Vol.34No.8渭南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外国语言文化研究】论大江健三郎文学作品的人文学特点雷晓敏(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广州510420)摘要:大江健三郎是日本当代著名作家,其文学作品具有深厚的人文学特点,具体表现为:大江健三郎文学作晶的内容具有海纳百川的特点。
他热爱阅读,并在其作品中化用了大量世界各国文学理论以及文学元素。
大江健三郎的作品拥有虚实相间的意蕴。
他通过故乡、核创伤的苦难与人性的物化等主题,融合了二战后日本社会的各类难题。
这些问题以真真假假、真中有假、假里存真的形态出现在他的小说之中。
大江健三郎的作品具有通和致化的特色。
世界各国各种文学元素在大江健三郎的笔下自如地切换,光怪陆离的日本社会现象都是他文学作品的组成部分。
大江健三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困难、挫折与绝望中寻找希望。
关键词:大江健三郎;海纳百川;通和致化;虚实相间中图分类号:110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5128(2019)08-0069-06收稿日期:2019-04-18基金项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创新研究项目:大江健三郎文学思想的四维探索(14BZCG0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创新研究项目:人文学前沿导向问题研究(16BZCG01)作者简介:雷晓敏(1976—),女,陕西咸阳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外文学比较研究。
大江健三郎的作品有近百部,他的文学思想丰富而博杂,正是因为其文学作品深刻的思想性与高超的艺术性,引发研究者持续不断地坚持探索其文学作品内在的逻辑与规律。
他的文学创作具有海纳百川的气魄、虚实相间的特色以及通和致化的兼容性,概括地讲,就是具有人文学的特点o一、海纳百川的气度大江健三郎在作品里呈现了丰富、多元与不拘一格的文学元素,归纳为一个词,那就是海纳百川的气度。
日本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日本文学作品一直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丰富的情感内涵吸引着读者的目光,而其中的女性形象更是作为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其多样性和深度令人印象深刻。
在日本文学中,女性形象常常表现为坚强、温柔、独立、聪慧等多面的特征,展示着女性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生存状态和个性特征。
本文将从古典文学至当代文学,对日本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所反映的社会和文化变迁。
在古典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常常被描绘为顺从、贤淑、忠贞的妻子和母亲。
例如《源氏物语》中的紫式部和《枕草子》中的清少纳言都是古代文学中塑造的经典女性形象。
她们以其美丽、聪慧和顺从的特质,体现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价值观。
在这些作品中,女性被赋予了忠贞贤淑的品格,成为了男性主角心目中的理想之人。
即便在古代,女性形象也不乏坚强和勇敢的一面,如《比叡山》中的女武士铃木宗子,展现出了女性在困境中的果敢和决断力。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文化的发展,日本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也逐渐呈现出了多样性和复杂性。
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更加真实和多元,反映了当代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的变化。
例如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中的直子和花果,以及川端康成的《千羽鹤》中的雪江和登代,她们展现了现代女性的不同面貌和内心世界。
不再局限于家庭和婚姻,这些女性形象更加注重个体的内在情感与精神追求,表现出了自我实现和自我价值的追求。
日本文学作品中也有不少女性形象表现出了对传统性别观念和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抗。
例如太宰治的《人间失格》中的织田诗子和大江健三郎的《午后的曳船》中的大富翠,她们以叛逆和反叛的姿态挑战了传统的女性角色定位,表现出了对社会现实和性别制度的不满和探索。
这些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展现了她们对自我认知和自由发展的追求,呈现了现代女性在社会变革中的自觉和觉醒。
在日本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不仅仅是文学作品的一个表现内容,更是对日本社会和文化的一种折射和反映。
通过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和描绘,读者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日本社会中的性别观念、家庭观念和女性地位的变迁。
神话与现实的交融——大江健三郎小说的森林世界
蔡志云
【期刊名称】《学术评论》
【年(卷),期】2007(000)012
【摘要】大江健三郎的小说创作,大量地描绘了家乡四国的森林。
他在叙写时代现实的同时,以丰富的想像力创造了一个神话与现实交融的森林世界,表现出对现代社会和人类生存状况的独特思考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密切关注。
【总页数】5页(P32-36)
【作者】蔡志云
【作者单位】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福建漳州 3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313.074
【相关文献】
1.神话与现实的交融——大江健三郎小说的森林世界 [J], 蔡志云
2.无处为家的现实世界——解析大江健三郎的短篇小说《鸟》 [J], 渠海霞;孟永超
3.浅谈《挪威的森林》双线结构——现实与虚幻交融的世界 [J], 安阳;
4.浅谈《挪威的森林》双线结构--现实与虚幻交融的世界 [J], 安阳
5.现代森林神话与救济的可能性论大江健三郎《万延元年的足球》 [J], 王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作者: 韩静
作者机构: 上海政法学院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
出版物刊名: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页码: 119-122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S4期
主题词: 洛丽塔;女性形象;母亲新人
摘要:大江健三郎2007年出版的小说《优美的安娜贝尔·李寒彻颤栗早逝去》(以下简称《优》),以女性'樱'为主人公为中心展开小说,描写了樱的遭遇和反抗及其积极的行动。
大江此前视角主要集中在男性,只是将女性作为辅助、次要角色出现;但这部小说将女性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位置。
小说罕见地表达了大江的少女情节和浪漫主义情怀,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中映射了大江内心的完美女性及其自身的化身;大江书写的女性形象表现了边缘化的人和世界,作为母亲和新人的形象象征了希望和生命力。
生命与神话的凝聚——读大江健三郎小说《饲育》
庞希云
【期刊名称】《阅读与写作》
【年(卷),期】1997(000)011
【摘要】把日本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学结合得极为出色的日本现代作家大江健三郎,是继泰戈尔、川端康成之后,亚洲的第三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一九九四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在对大江健三郎的授奖评语中说,大江健三郎之所以获奖,是由于他在作品中“以诗的力量创造了一个想象的世界,在那里,生命与神话凝聚在一
【总页数】2页(P9-10)
【作者】庞希云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313
【相关文献】
1.神话与现实的交融——大江健三郎小说的森林世界 [J], 蔡志云
2.试论大江健三郎小说《饲育》的儿童叙事 [J], 兰立亮
3.神话与现实的交融——大江健三郎小说的森林世界 [J], 蔡志云;
4.史诗传奇与萨迦小说中的神话结构——读杜梅齐尔的《从神话到小说——哈丁古斯的萨迦》 [J], 田蕾;张原
5.论大江健三郎小说中的神话型女性形象 [J], 张雅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大江健三郎《个人的体验》中人物的生存状态邵晓慧【摘要】大江健三郎的《个人的体验》展现了战后日本年轻知识分子迷惘、彷徨的心态.作者通过对鸟这一个体的心理描写,展现了他在残疾儿出世后的复杂矛盾的心理,鸟在经过一番两难的权衡之后,最终选择了与残疾儿共生,以此获得精神的拯救.作品充满了强烈的自传色彩和人道主义关怀,通过对个体的精神景观的描述从而拓展到对边缘人精神的关注,以在痛苦中前行的生存观影响日本青年.【期刊名称】《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17)004【总页数】5页(P78-81,98)【关键词】大江健三郎;《个人的体验》;人道主义;重生【作者】邵晓慧【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江苏扬州225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313.0741968年,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通过传统的“私小说”题材以展现日本的古典美征服了世界。
不同于川端康成,深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的大江健三郎则以日本当下的社会政治问题、现代文明的危机,如核战争、残疾儿等事件作为文学主题的表现内容,并且对真实事件进行了超现实的书写,进而拓展真实世界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年轻的父亲大江健三郎有感于自己畸形的儿子,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题材,创作了《个人的体验》,于1964年8月出版。
《个人的体验》讲述了主人公鸟在面对妻子即将分娩时产生的悲观心理,以及在得知孩子得了脑疝后作出的选择。
作者通过荒诞、梦境等一系列艺术方式塑造了一个有着精神暗疾、在地狱边行走的人物——鸟,在对现实的否定和超越中实现了自我的拯救。
同年11月,此书获得日本第十一届新潮社文学奖。
作品提出的现代人被异化、人性被扭曲等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作品被约翰·涅桑翻译成英文,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1994年,大江健三郎以其“成功地揭示了人的整体特性”[1]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个人的体验》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病态的社会。
假扮女性的同性恋者在街边勾引自己的性伙伴;年轻的青年在游戏店里将钱币丢入游戏机中,徒劳地开始重复的刺激之旅;情感无处发泄的人们将自己的力量投掷于欧洲中世纪拷问刑具铁处女上以证实自己实际的存在;外貌诡异的医生无视生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杀死了还没有意识的孩子;学校里教授玩世不恭,学生自甘堕落,性情古怪,情感扭曲,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大江健三郎20世纪80年代小说研究概观
李静妍
【期刊名称】《文学艺术周刊》
【年(卷),期】2022()8
【摘要】大江健三郎20世纪80年代作品开始凸显对女性形象的描写,而在他此前的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较为单薄。
津岛佑子曾在《倾听“雨树”的女人们》系列短篇小说集的解说部分指出:“作品形式的变化,既是主题的变化,更是作家的变化……不论这种变化的能量是不是我第一次感知到的,从这个时期开始,我终于成了大江健三郎的一名读者。
”这种能量可以被解读为女性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显著地存在于整个系列的文本当中。
【总页数】4页(P26-29)
【作者】李静妍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
【相关文献】
1.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小说中的身份主题比较研究——以《八月之光》和《个人的体验》为中心
2.大江健三郎小说理论研究综论
3.基于大江健三郎小说创作的互文性特征研究
4.大江健三郎小说叙事语言的陌生化研究——以《人羊》为例
5.小说“补史”论概观——明清小说功能论研究之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江健三郎《静静的生活》的女性叙事探蕴
兰立亮
【期刊名称】《日本研究》
【年(卷),期】2012(000)002
【摘要】在《静静的生活》中,大江健三郎采用从女性视角细腻、感性地讲述了女性的内心世界.同时,小说中大量文本的引用使女性叙事本身也具有了男性叙事的知
性化,两种话语风格纠结在一起,形成一种叙述的张力,从而使小说具有了丰富的审美内涵.女性视角的发现和尝试使这部作品在大江健三郎小说形式实验中具有不容忽
视的重要地位,也标志着大江健三郎小说的女性形象塑造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总页数】5页(P118-122)
【作者】兰立亮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外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文学要寻求光明--大江健三郎小说探魅
2.静静的,品味品质生活“翠堤春晓·蜜园”人居生活的几个细节
3.大江健三郎《静静的生活》与塞利纳《轻快舞》之间的互
文关系4.如何书写民族内省视角的藏族电影--探赜万玛才旦《静静的嘛呢石》电影剧本的自觉性藏族书写5.世界著名军事博物馆之旅系列您多久没去过那里了?您知道那里有什么新东西吗?本刊记者独家探宝军博新展品一一呈现--2004北京军博纪实火炮篇:静静的战争之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