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刘娜)从中国神话中的女性形象看古代女性地位的变化

(刘娜)从中国神话中的女性形象看古代女性地位的变化

(刘娜)从中国神话中的女性形象看古代女性地位的变化
(刘娜)从中国神话中的女性形象看古代女性地位的变化

从中国神话中的女性形象看古代女性地位的变化

摘要:在我国内容丰富的神话中,塑造了很多女性形象。神话中的女性形象经历了从“女神”到“女奴”的变化过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女性地位的变化。女性的社会地位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通过对其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古代女性地位的认识,也可以让我们领悟到当代女性应该怎样自强、自立、追求自己的权利和地位,怎样发挥自己在社会中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神话;女性地位;女神;女人;女奴

神话是古代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认识,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在我国内容丰富的神话中,塑造了很多女性形象,神话中的女性形象经历了从“女神”到“女奴”的变化过程。在古代社会里,女性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们由居于领导地位的和受人尊敬的“女神”变成了处于依附地位的和遭人唾弃的“女奴”。因而古代女性地位的变化在我国神话中也能窥见一斑,中国神话中的女性形象的变化,正是我国古代女性地位发生变化的反映。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中国神话中的女性形象来分析古代女性地位的变化。

根据上古社会历史的发展演变,中国神话中的女性形象大体上经历了“女神—女人—女奴”的变化过程,这集中地反映了古代女性地位的变化过程。

一、“女神”—母系氏族社会的主宰者

在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在生产、生活中占据主要地位,种族的繁衍、氏族的维系都要依靠女性,女性备受尊崇。在中国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中,出现了“女娲抟土造人”的故事。据《风俗通》载:“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做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女娲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母亲,华夏民族的创造者,她同时也是一位勤劳、勇敢的女神。据《淮南子.览冥篇》记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火炼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

冀州平,绞虫死,颛民生。”总之,女娲的故事是原始母系氏族社会的写照,“女娲造人”和“女娲补天”的神话,既是对女性繁衍后代作用的肯定,也是对女性在生产和生活中地位的认可。

古代英雄的诞生,也归功于女性。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各民族始族的诞生都与神有关,伏羲和后梭分别是人间女子华青氏和姜源踩巨人足迹而生,契是有戎氏的大女儿简狄吞了天帝打发的燕子送来的蛋而诞生的。女性“神”的崇高地位还在于她们在生产劳动中发挥着主要作用。我国人民崇拜的母亲女娲,既是婚姻之神,又是音乐之神,她发明了笙,使人民在劳动之余生活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之中。在黄帝与恶神蚩尤的战争里打败了蚩尤,立下了汗马功劳的是黄帝的女儿魃。教人们把丝织成彩缎,使这诗歌般美丽的劳动成了中国古代妇女专业的是螺祖。这类神话中的女性形象是原始社会母权制下升华了的妇女群象,它通过幻想性的夸张的艺术形式,塑造了女神的美好形象,寄托了人民的理想和愿望。

从女娲、黄帝的女儿魃、螺祖等女性形象我们不难可以看出,女性就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主宰者。因此,母系氏族社会时期是女性历史中最辉煌的一个阶段,也是妇女地位最高的时期。那么,为什么女性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主宰者呢?

在母系氏族社会中,女性的社会地位高贵的根本原因有两个。首先,这是由女性的经济掌控权决定的,即在母系氏族社会中,女性拥有着稳定而丰裕的收入,而男性却常处在饥饿与死亡的威胁之中。原始社会初期,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平均分配,氏族内部出现了简单又合理的社会分工:老人照顾孩子,男子狩猎、征战、打鱼、防御野兽,妇女采集植物、制造陶器、缝衣做饭、生儿育女,还负责氏族之间的物物交换活动。男子在狩猎时风险比较大而且收获也很不稳定,往往出现忍饥挨饿的状态;征战更使青壮年男子损失较多,打鱼在当时的技术备件下也收获很少。总之,男性的社会分工状况使男子在两性对比中处于劣势,总需要回到女性的身边才能填饱肚子,才能得到安慰和心理依附。和男子相比,女性的社会分工保险系数更高。女子在采集时收获颇丰,因为在当时条件下,人口稀少,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女子在制造陶器时不需要太多的资源而且还掌握了手工技术,因此经济上相对稳定,同时女性对氏族生存和繁衍的贡献也更大。所以,她们在经济方面有很高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说,她们掌握了氏族的经济命脉,没有她们,氏族将不复存在。其次,这是由女性的自然特征决定的,即女性的生育

功能和后代的确认能力,女性在家庭中的优势决定了女人的高贵。原始社会处于人类的婴儿期,人们的意识尚处于朦胧状态,还不知道性生活和生育之间的因果关系。他们看到这样的现象:大地可以生长植物,女人可以生出孩子。但他们对大地为什么能够长出植物,女人为什么会生出孩子却一无所知,他们感到大地和女人都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这种神秘力量就是生育力。

但是,女性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并没有永久保持下去。到原始社会末期,经过母系、父系并存的“双系时代”而进入父系氏族后,女子的地位变发生了根本变化。

二、“女人”—具有平凡情感的凡人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劳动逐渐以男性为主。这时,男女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男性的统治地位开始确立,女性在社会中不再处于支配地位,人类进入了父权社会。从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期的历史现实在神话传说中也有反映,女性不再是高高在上、受人崇拜的女神,尽管她们还是以神的形象出现,但是却被赋予了更多凡人的情感。

如在娥皇女英的故事中,尧年老后,将地位禅让给德才兼备的舜,并且将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他。可见,当时父亲已经能够对子女行使权力了。“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史记五帝本纪》),娥皇女英听闻噩耗痛不欲生,投入滚滚湘江水中,化身为“湘江女神”。在这个传说中,女性不但被赋予了伟大的爱情,而且在丈夫死后为丈夫殉情,可见她们已经于寻常女性无异了。而在嫦娥奔月的传说中,嫦娥更是沦落为一个被冷落、被抛弃的妇女形象。嫦娥奔月的故事最早见于《淮南子·览冥训》,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在西王母处求得的不死药,飞到了月宫。而在《离骚》中是这样描述后羿的:“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可见,后羿对妻子缺少关爱,沉迷游猎,嫦娥毅然选择了离他而去。然而,飞往月宫后,嫦娥并没有得到幸福,只能在月宫中忍受日复一日的孤单寂寞。在这个神话中,女神变成了被丈夫抛弃的女人,这意味着男权社会中女性地位的降低。而女性在离开男性后的结局十分悲惨,这也是在暗示女性是不能脱离男性的,她们只能是男人的附庸。

但是妇女不甘于地位的失落,她们为维护自己应有的权利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炎帝的女儿女娃玩于东海,不幸淹死,她的灵魂化作一只叫精卫的小鸟,

常常从西山街一粒石子或一小段树枝飞到东海,要想把这一片曾经夺去她的生命也可能夺去千千万万生命的奔腾咆哮的大海填平。海湾固然浩大,然而小鸟想填平海湾的志向比海湾还要浩大。女娃不屈于海湾的个性,既表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斗争精神,也是母权意识在其身上的延续。

神话往往是历史的影子,从娥皇、女英、嫦娥、精卫等女性形象可以窥见:在母系和父系并存的“双系时代”,女性地位一落千丈,由女神变为具有凡人情感的女人。在母系和父系并存的“双系时代”,男性虽然在氏族中占据了有利地位,但女性为了不失去其权利而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而两性间的斗争会持续一定的时间段。为什么女性“神”之王国会发生坍塌呢?

首先是箭的发明提高了狩猎能力,以前由女子担任的农业劳动随着灌溉工程的兴建,水利的管理和耕作的复杂而逐渐变为以男子为主,女性则处于从属地位。其次,生产力的提高也促使了人类认识的进步。从生殖崇拜的角度看:在初民那里,生殖是一种神圣庄严的崇高的头等大事,女性便以此而建立她们的权威。一旦男性从生殖的生物学意义上对男根的“种”的实质认识,并将之作为父亲的角色,他们便要进人重要的决定地位了。基于这些原因,妇女们头上那神的灵光便逐渐暗淡和消失,从女神的高空掉到地面。然而这时的妇女很少有属从的奴性,古老强大的母权意识在失去赖以生存的社会条件后,依然作为统治力量留在人们的脑海中不肯退去。妇女们不甘心受奴役,受屈辱的地位,她们当年神的灵光还在回光返照,虽然她们最终遭到了悲惨的结局,但这种争取自由平等,不屈于命运摆布的顽强斗争精神却是不朽的。

三、“女奴”—男权社会的牺牲品

随着女性地位的降低,女性逐渐沦为男子的附属品,由于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影响,古代女性特别是有几分姿色的女性一贯受到轻视、贱视甚至仇视,而且人们把国家的灭亡等归咎于女性身上。在古代神话中,女神的原身多为怪兽。如《山海经》中描写西王母:“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女性也常以女妖、“祸水”的形式出现,被认为是充满诱惑,引人堕落的。夏之末喜;殷之妲己;周之褒姒皆为以色媚主,残害生灵的妖孽。中国男性社会虚伪的荒谬的“女颜祸水”论便发端于此。《列女传·夏桀未喜》云:“……为酒池,可以运舟,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革奇)其头而饮之于酒池,醉而溺死者。末喜笑之以为乐。”又《列女传·殷

纣妲己》云:“纣乃为炮烙之法,膏铜柱,加之炭,令有罪者行其上,辄堕炭中。妲己乃笑。”《列女传·周幽褒姒》生动的叙述了幽王烽火戏诸侯,美人褒姒一笑倾人国的故事。三个女人倾覆三个王朝,灭亡三个国家传为千古奇谈,可见人们不去责难当权者,反嫁祸那些可怜的女人,甚至是女奴身上,诬之为“妖”,实在是太失公允了。她们形象扭曲的过程中潜伏着女性为奴的悲惨命运。在这种神话中,女性已经沦落到连做人的权力都没有的地步。

从未喜、妲己和褒姒等女性形象看,女性在父系氏族社会以后,便逐渐成为男人的附属品,沦落为“女奴”。那么,为什么女性在父系氏族社会以后逐渐沦落为“女奴”呢?

妇女处境日益悲惨的原因在于父权制的不断巩固和壮大。首先,男性掌握经济命脉的大权。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犁耕农业逐渐超过了采集业,成为社会的主要经济来源,成为当时人类生存的主要手段。这时男子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的产业,他们从事田间生产,开辟沟渠,管理牲畜。于是,在农业和畜牧业等当时主要的生产部门中,男性都占据主导地位,操纵氏族经济命脉的大权也随之转移到男性那里。妇女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逐渐为非社会性的、日益增多的家务所代替。其次,对性与生育因果关系的科学认识。人们通过生产实践和对家养动物的长期观察,发现大地之所以长出植物,是因为把种子放到了土地里,雌性动物之所以能生育后代,是因为雄性动物把“种子”种到雌性动物的身体里。由此推出,女人能够生孩子,并不是由于她们固有的神秘力量,而是由于男女结合的一种自然现象。男性认识到自己在生育中的作用后,就不再把女性当作神来看待了,而是他们自己树立为神。他们认识到:男性是人的创造者,女性只不过是生命的抚育者;男性是优越的,女性是低劣的。两性的不平等制度就这样慢慢地建立起来了。私有制的出现,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了女性的依附地位。在农业社会,土地是最重要的财产,也是最重要的夺取和占有对象。作为和土地具有一样功能的女人,因此也就成为最重要的财产,以及最重要的夺取和占有的对象。所以恩格斯说,从母系制向父系制的转变,对女性是一场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它标志着女性失去了自己独立的地位、人格和权利,变成了男人和家庭的奴隶。

四、结语

纵观中国神话中的女性形象的变化,我们不难看出,自母系氏族社会瓦解后,

女性的地位每况愈下,她们长期在歧视与偏见中屈辱的生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女性也开始觉悟,并勇敢地进行抗争,追求自己的权利和地位。通过中国神话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古代女性地位的变化,不但可以加深对古代女性地位低下的认识,也可以从古代女性的处境中领悟悟出一些当代女性应该如何自立、自强、争取平等权利的道理,以便充分地发挥女性在社会中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袁珂.古神话选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3]吴小立,李艳霞.妇女地位与社会政治制度[J].滁州学院学报.2006.

[4]龚维英.女神的失落[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

[5] 胡晓娟.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J].湖南社会科学.2005.

中国上古神话故事知识竞赛题和答案

中国上古神话故事知识竞赛题和答案 选择题 1、神话故事《精卫填海》中,精卫填海的原因是什么?(B) A 喜欢大海 B 报复大海 C 帮助别人 2、《后羿射日》中后羿射了几个太阳?(B) A 8个B 9个C 10个 3、中国古代神话中,天被人破坏了,后来是谁用五彩石把天补好了?(A) A 女娲 B 共工 C 神农氏 4、《愚公移山》中,愚公为什么要移山?(C) A 无事可做 B 大山是他的敌人 C 为了交通便利 填空题(一)。 1.很久很久以前的宇宙像__________,巨人________一动不动的酣睡在里面。﹙一个大大的鸡蛋,盘古﹚ 2.随着轰隆隆一声巨响,天地分开了,其中_________________徐徐的上升,变成蓝蓝的天空,________________则沉沉下降,变成了大地。﹙轻而清的阳气,重而浊的阴气﹚ 3.巨人________为了开天辟地耗尽了自己的全部体力和精力,他的头变成了 ____________,肚子变成了_____________,左臂变成了______________,右臂变成了______________,脚变成了_____________,让大地呈现出一片壮丽的景象。﹙盘古,东岳泰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西岳华山﹚4.女娲用______捏成“人”,人就是_______________意思。﹙泥土,能直立行走的﹚ 5.为了让人类绵延不绝的继续生存下去,女娲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这些小人分成男的和女的,让男人和女人结合起来生育儿女,让他们自己去延续后代。﹚ 6.女娲是用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把天补好的。﹙五色石和自己的身体﹚7.坍塌了半边的天是用________________当做四根柱子撑起来的。﹙东海神龟的四只脚﹚8.起初雷神居住的地方叫________,雷神的喜怒无常导致雷河的_______。﹙雷泽,灾害﹚

中国神话故事读书交流课

《神话故事》读书交流课 主备教师: 复备时间: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 《神话故事》读书交流。 教学目标: 1.向学生推荐有关中国神话故事,通过阅读、了解、感受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丰富多彩。 2.指导学生了解课外阅读方法,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通过阅读神话故事,让学生从中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古老的文明,感受母语文化的璀璨与美好。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神话故事,掌握阅读神话故事的方法,感受神话故事的丰富多彩,让学生从中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古老的文明,感受历史文化的璀璨与美好。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教学准备: 1.学生阅读中国神话故事。 2.要求同学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神话故事书,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喜欢的一个神话故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主题。 同学们,有很多人喜欢读书,特别是神话故事,都谁特别爱读?说说看你们都读了哪些神话故事? 汉语中的很多成语就来自这些奇妙的神话故事,老师说几个,同学们来猜一猜(“猜一猜成语”)指导认读成语 你们还真读了不少神话故事,今天,让我们相约在一起,尽情遨游奇妙的神话天地,好不好? 二、交流最喜欢的神话故事人物。 1.指名学生说一说。 2.小结:同学们说的真好,是呀,像孙悟空七十二变神通广大,翻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哪吒手拿乾坤圈脚踏风火轮战胜无数妖魔鬼怪、盘古用自己的身躯创造了美丽的宇宙,在他们身上都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能够实现人们的幻想,

这样的故事就是神话故事。 三、学习阅读方法。 那我们怎样阅读神话故事收获更大呢? 1、品读《盘古开天辟地》,掌握阅读方法 (1)我们读《盘古开天辟地》,故事的主人公是谁?(盘古)谁告诉大家它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 师指导:其实题目就告诉我们故事的主要内容,像这样题目表达主要内容的神话故事你还知道哪些? 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精卫填海…… (2)、拿起手中的阅读纸,快速阅读这个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哪一个情节呢?指名交流 (3)、喜欢神话故事,不能仅仅知道故事的情节,咱们要想领略神话故事的丰富内涵,不仅要细细品读词句,有时还要结合文字,展开大胆的想象。 (投影实物展示全文)教师边带学生读,边现场做记号。 A品读盘古开天辟地的这一段,体验盘古开天辟地的艰难。如:抡起、猛劈、轻而清、重而浊……。 教师指导:遇到好的词语和句子,可以把它画下来。 在这段里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这一段有意思相反的词语:轻而清——重而浊 上升——下降 师:不仅有反义词,还有近义词呢!渐渐——缓缓——慢慢 B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同学们,我们合作来读一读,感受他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 师:他呼出的气息——生: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 盘古的身体还会变成什么呢?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先想想,盘古的身体上还有哪些课文是没有写过的?现在我们试着当一回小小神话家吧! 他的鼻子变成了——高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 师:大家说了这么多变化,如果都加到书上,这省略号可以擦掉吗?为什么不能? 世界上还有许多东西,说也说不完。 同学们,在你们想象中,盘古来到了我们的面前,让我们面对着盘古:赞美一下他:

中国古代女性社会地位的历史变迁

中国古代女性社会地位的历史变迁摘要中国历史上,女性曾占据过主导地位,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女在社会的分工发生重大变化,男性成为社会的主导者,而女性地位逐步降低,渐渐处于从属于男性,成为其附庸。妇女逐步被排除于历史之外,成为历史的幕后者。到了近代以后,女性社会地位有了逐步提高的趋势,但是要真正做到男女平等,还任重道远。 关键词:中国女性社会地位历史变迁 引言 女性地位是指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享有的威望和拥有与控制家庭或社会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权力。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女性地位大致来说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一是妇女相对受到男子的尊敬,即原始社会早期的妇女地位;二是男子至高无上,女子无权,即传统社会的妇女地位;三是男女平等,即现在和未来社会妇女的地位。原始社会,中国处于母系氏族制度时期,对偶婚为其主要生化方式,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女性地位远远高于男子,并且受到尊敬。到了封建社会,尤其是宋代理学的传播,禁欲思想成为主流,强调“三纲五常”,压抑妇女的地位,使女性逐渐成为男性的附庸,生活地位低下。现代,随着新思想的传播,男女平等日益成为主流思想,女性也重新开始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独特地作用。因此,对女性地位的考察具有重大意义。前人对这个问题已经做了深刻的研究,所以本文中笔者对女性地位的变迁仅仅是再做一下浅陋的阐述。 一、先秦时期 母系氏族时期,主要从事采集果实,及简单的生活工具制做。女性天生的优势就充分发挥。由于女性在这些活动中表现突出,成为社会活动的主角。人们只知其母而不知有父,在古人眼中,孩子的血统仅维持在母亲身上。古代典籍中常称圣人乃其母感神而生。如《尚书·尧典》说尧是其母庆都感龙而生。种族的繁衍、氏族的维系似乎由女性起主要作用,使女性具有较高的地位。这一时期并不是女性压迫男性,而是女性和男性在地位上具有一定的平等性。如《史记》:“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高二年级组郑思萌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在特定环境中的人物性 格: 2、激发学生课下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拓展文学知识,修炼 文学素养; 3、理解和探究中国古代女性的价值观和爱情观,培养学生正确的 价值观和独立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不能类型的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制造人物命运的 原因; 2、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探究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鉴赏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回忆下曾经在课本中学过的中国古代女性形象,并简要分析下

这些形象的人物性格 二、初步感知 接下来用四个课时分四个方面归纳中国古代的女性形象 1、中国古代才女; 2、被誉为“红颜祸水”的女性; 3、聊斋中的女鬼; 4、中国古代妓女。 三、中国古代才女 卓文君 卓文君,汉代才女,西汉临邛(属今四川邛崃)人,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也有不少佳作流传后世。 卓文君她貌美有才气,善鼓琴,家中富贵。她是汉临邛大富商卓王孙女,好音律,新寡家居。司马相如过饮于卓氏,以琴心挑之,文君夜奔相如,同驰归成都。因家贫,复回临邛,尽卖其车骑,置卓文君酒舍卖酒。相如身穿犊鼻裈,与奴婢杂作﹑涤器于市中,而使文君当垆。卓王孙深以为耻,不得已而分财产与之,使回成都。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又据《西京杂记》载,文君作司马相如诔文传于世;又载相如将聘茂陵人之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后世常将卓文君事用为典故。传说后来两人生有一女,唤名琴心。因正月初一生,故皇后赐名元春。 卓文君,一个美丽聪明,精诗文,善弹琴的女子。可叹的是十七岁年纪轻轻,便在娘家守寡。某日席间,只因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多情而又大胆的表白,让久慕司马相如之才的卓文君,一听倾心,一见钟情。可是他们之间的爱恋受到了父亲的强烈阻挠。卓文君凭着自己对爱情的憧憬,对追求幸福的坚定,以及非凡的勇气,毅然在漆黑之夜,逃出卓府,与深爱的人私奔。当垆卖酒为生。生活艰难,但两人感情日深。这也是一直流传至今的爱情故事里最浪漫的夜奔之佳话。 班昭 班昭(约45年?-约117年?)一名姬,字惠班。汉族,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史学家,史学家班彪女、班固与班超之妹,博学高才,嫁同郡曹寿,早寡。兄班固著《汉书》,八表及《天文志》遗稿散乱,未竟而卒,班昭继承遗志,独立完成了第七表〈百官公卿表〉与第六志〈天文志〉,《汉书》遂成。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贵人师事之,号曹大家(gū)。善赋颂,作《东征赋》、《女诫》。班昭为中国第一个女历史学家。 班昭家学渊源,尤擅文采。她的父亲班彪是当代的大文豪,班昭本人常被召入皇宫,教授皇后及诸贵人诵读经史,宫中尊之为师。清代女作家赵傅“东观续史,赋颂并娴”。班昭十四岁嫁给同郡曹世叔为妻,所以人们又把班昭叫做“曹大家”。以个性而论,曹世叔活泼外向,班昭则温柔细腻,夫妻两人颇能相互迁就,生活得十分美满。

中国古代人物神话故事

中国古代人物神话故事 西域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活跃的舞台,西域各民族在各自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各自的神话故事,这些神话故事也拥有各自的独特的特征。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古代人物神话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 中国古代人物神话故事篇一: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的七夕节,在我国已经延续有数千年的历史。因为融入了一个凄美的民间爱情故事;;牛郎织女,现在许多青年男女将七夕节作为中国式情人节。 小时候,听老人们是这样讲述牛郎织女故事的: 传说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织女和牵牛情投意合,心心想印。可是,天条律令是不允许男欢女爱、私自相恋的。织女是王母的孙女,王母便将牵牛贬下凡尘了,令织女不停地织云锦以作惩罚。 织女的工作,便是用了一种神奇的丝在织布机上织出层层叠叠的美丽的云彩,随着时间和季节的不同而变幻它们的颜色,这是“天衣”。自从牵牛被贬之后,织女常常以泪洗面,愁眉不展地思念牵牛。她坐在织机旁不停地织着美丽的云锦以期博得王母大发慈心,让牵牛早日返回天界。 一天,几个仙女向王母恳求想去人间碧莲池一游,王母今日心情

正好,便答应了她们。她们见织女终日苦闷,便一起向王母求情让织女共同前往,王母也心疼受惩后的孙女,便令她们速去速归。 话说牵牛被贬之后,落生在一个农民家中,取名叫牛郎。后来父母下世,他便跟着哥嫂度日。哥嫂待牛郎非常刻薄,要与他分家,只给了他一条老牛和一辆破车,其他的都被哥哥嫂嫂独占了,然后,便和牛郎分家了。 从此,牛郎和老牛相依为命,他们在荒地上披荆斩棘,耕田种地,盖造房屋。一两年后,他们营造成一个小小的家,勉强可以餬口度日。可是,除了那条不会说话的老牛而外,冷清清的家只有牛郎一个人,日子过得相当寂寞。牛郎并不知道,那条老牛原是天上的金牛星。 这一天,老牛突然开口说话了,它对牛郎说:“牛郎,今天你去碧莲池一趟,那儿有些仙女在洗澡,你把那件红色的仙衣藏起来,穿红仙衣的仙女就会成为你的妻子。”牛郎见老牛口吐人言,又奇怪又高兴,便问道:“牛大哥,你真会说话吗?你说的是真的吗?”老牛点了点头,牛郎便悄悄躲在碧莲池旁的芦苇里,等候仙女们的来临。 不一会儿,仙女们果然翩翩飘至,脱下轻罗衣裳,纵身跃入清流。牛郎便从芦苇里跑出来,拿走了红色的仙衣。仙女们见有人来了,忙乱纷纷地穿上自己的衣裳,像飞鸟般地飞走了,只剩下没有衣服无法逃走的仙女,她正是织女。织女见自己的仙衣被一个小伙子抢走,又羞又急,却又无可奈何。这时,牛郎走上前来,对她说,要她答应做他妻子,他才能还给她的衣裳。织女定睛一看,才知道牛郎便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牵牛,便含羞答应了他。这样,织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

《中国神话故事》心得体会范文2篇

《中国神话故事》心得体会范文2篇Experience of Chinese Mythology 编订:JinTai College

《中国神话故事》心得体会范文2篇 小泰温馨提示: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本文档根据心得体会内容要求和针对主题是读书学习群体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中国神话故事》心得体会范文 2、篇章2:《中国神话故事》心得体会文档 篇章1:《中国神话故事》心得体会范文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与艺术是原始人民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产物,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与艺术传承已久且内容丰富多彩,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当代文化艺术作品创作和学习借鉴的无限源泉。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泰整理的关于古代神话传说心得体会范例,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心得体会一

走进神话传奇的世界,我们不难体会到人类对自然的好 奇与崇拜、对灾难和困苦的不屈与斗争、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与热爱、对纯贞爱情的讴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邪恶人物与势力的憎恶等丰富细腻的感情……走进神话传说的世界,我们会认识许多可爱的人物:用生命创造世界的盘古与女娲;为民 造福的伏羲氏、神农氏、大禹、羿;为理想奋斗不止的愚公、 刑天、鲤鱼;为人类文明发展立下功劳的燧、人氏、仓颉、嫘祖、孔子;为爱情唱起千古绝唱的韩凭夫妇、牛郎织女、七仙 女董永、梁山伯祝英台;承载着人们真、善、美、梦想的如来 佛祖、观音菩萨、孙悟空、八仙…… 在众多的神话故事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就要属《精 卫填海》,故事主人公精卫在一次玩耍中不幸掉入海水中,被海水淹死了,可是她不愿就这么死去,于是,她便变成了一只精卫鸟,夜以继日地从远处叼来石头和树枝,想要填平海。大海夺去了她的生命,但夺不去她的勇气和决心。 这是什么?这正是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是这种精神激烈 着我们向前进,最终超越自我,使自己达到了自己想要奋斗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只有这样,才能有收获;只有这样,才能看到希望……

中国古代妇女地位变化

中国古代妇女地位变化 一,历史朝代分析中国古代妇女地位变化1,夏商中国商朝的妇女地位是很高的,夏朝在开国时还是母系氏族社会,其居住方式有两个特点:一是游牧性,二是从妻居。商代社会的婚姻是由多个父和多个母共娶,这也是典型的母系氏族社会。所以,母系社会妇女地位肯定是高! 2.周朝中国妇女地位的下降是随着周朝或者儒教的出现而形成的。按照周礼的规定,男性贵族可以娶妾多人,但正妻只能有一个。周朝时期,已婚妇女地位卑下,婚姻关系能否维系取决于丈夫的好恶。丈夫愿意维系,她是丈夫的附庸;丈夫不愿维系,就要被丈夫扫地出门。 3.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兵荒马乱,国家与国家经常打仗,生产力的发展也需要更多的劳力,所以女人的繁衍人口任务更为重要。于是,青年男女的私奔在当时都不被绝对禁止,孀妇再嫁自然就不成问题了。因此,春秋战国时期,妇女稍微有一点地位, 4.秦朝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贯彻法家思想,讲求国家利益至上,礼法道德传统相对受到忽视。秦代家庭立法中,妇女在某些方面可以和丈夫拥有平齐地位,如妇女可杀死通奸丈夫,丈夫殴妻与妻殴夫同等处罚,等等。反映在妇女再嫁的问题上,也就非常地宽容。因为,秦朝时期出现三纲五常,父系社会开始明显,妇女地位由此下降!此处省略汉、

三国、南北朝、晋等朝代 5.隋唐时期隋唐时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由于北方异族文化和中原文化在这之前几百年间的交融,北方民族重视妇女地位、婚姻自由结合的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得以保留。 6.宋朝由于程朱理学极力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在婚姻家庭制度方面,蔑视妇女的权益,甚至提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在理学的影响和长期渗透下,从宋初到南宋的几百年间,民间对于妇女再婚问题的舆论评价和社会风气本身都经历了巨大的 变化。7.元、明、清到了元明清时候,从元朝开始,由于种族和文化的差异,导致社会风气下降,到了明清时代,全女开始裹脚,女性地位遭受最严重的压迫!8.民国以后民国时期,先是解放小脚,接着是解放足不出户,笑不露齿,然后是解放大辫子,最后是解放内衣。最后一种解放也就意味着女人可以和男人一样自由了,身体上可以不受拘束。二.文化环境和经济剖析 1.北宋与其他朝代最大的不同是其人性意识的觉醒,突出表现为两类人的地位空前高涨:一是文人,二是女人。赵匡胤深知,马上可以得天下,但不能治天下,因此对子孙留下“不得杀士大夫文人及上书言事之人”的嘱咐。在这样的氛围下,文化人的地位自然不必说,知识分子受宠,自然会拉高女人的地位。至于,宋朝有多少文人,不在这里一一举例,连皇帝都能写一首好字,作画,可想而知文人风是很流行的! 2.北宋时期,经济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形象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形象 中国的神话体系自远古母系社会一脉相承,女神在古代神话一直起一个传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多数女神的身上都具有生育的特质,下面我就详细来分析几位女神在古代神话中的形象。 第一位,女娲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流传较广的女娲故事就是“女娲补天”和“女娲造人”了,这两个故事一个是与生育与有关的创世神话,一个是与救世有关的洪水神话,可以看出女娲作为女性首领的历史地位。 在《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记载女娲“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侧重她在生育方面的功绩。《在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义》中是女娲造人的记载:“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在《淮南子·览冥篇》中由于共工怒触不周山天下洪水泛滥,“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通过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女娲是一个拯救万民于水火的女人,勇于担当了一族的兴替。在人丁稀薄的年代,承担起生育的责任,不管是记载为“造人”,还是记载为“一日七十变”我们都可以看出。在部落遭受洪水、地震等天灾的时候,带领整个部落谋求生机,这也就是记载中的“补天”。这些只是神话中的一部分,但是是最广为流传的一部分,通过这些我们也就了解到,女娲是一个代表传承和希望的女性部落首领形象。

第二位,太阳女神和月亮女神 第二位也可以说是两个人,但是也有神话中将这两个人化为一个人,不过将她们放在一起总结是因为在中国古代神话中两个人具有相似的形象。 《大荒南经》:“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这段文字所说的羲和就是太阳女神了,她是十个太阳的母亲天帝的妻子。“日乘车,驾以六龙,羲和御之。日至此而薄于虞泉,羲和至此而回六螭。”这段记载于《初学记》的文字,讲述的是羲和驾日的内容,也是大家对太阳升落的一种猜想。 “有女子方浴月。帝俊之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了一个女子是十二个月亮的母亲,同时也是天帝的妻子。在月亮神话中同样有一个御月而行的女子,名叫阿纤,而非常羲,可以看出常羲静态的形象刻画。 虽然月与日有着不同的身份和各自神话的流派,但是通过这些记载我们不难看出太阳与月亮都是有相同的身世经历的,他们都是天帝妻子所生。在这写关于两个人的记载中,都能统一规划为人家慈母的形象,身为天界最高统治者的女人,两个人都是一样怀着母仪天下的姿态,要说不同可能身为太阳女神的羲和有着更为灵动活泼的个性,而身为月亮女神的常羲则具有阴郁的气质,相信这和日月的形象不无关联。 在这两则神话里,虽然作为天帝的妻子她们没有氏族首领那样天

中国古代古代神话故事练习题答案

中国古代古代神话故事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前,天和地混沌一团,好像一个。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天上有了,地上有了、鸟兽虫鱼,天地间有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2、火神和水神展开激战,结果水神失败了,他恼羞成怒,用头撞断了支撑天空的一根柱子。 3、女娲补天是用许许多多五彩的,放在大火上煅烧,熔成五彩的,来填补天上的窟窿。 4、原来天上的十个太阳被射下来九个,他的妻子嫦娥最后飞到了上。 5、西王母居住在上,她那里有一种不死药,吃了便可以长生不老,去那里的路非常遥远和艰险,要翻过烈焰焚烧的,渡过连鸟毛都浮不起来的,还要战胜看守进山大门的。 6、教人们开垦农田,打井取水,种植五谷,人们感激他的恩德,尊称他为“ ”,为了给人们治病,他还遍尝百草,曾一天内中了次毒,他还中过一种野草的毒,肠子都烂断了,人们叫这种草为“ ”。 7、黄帝,名轩辕,由于崇尚黄色,便号称,他曾经战胜了同为华夏民族祖先的,还曾经战胜了南方九黎部落的首领。

8、燧人氏发明了取火的方法。教会人们烹制美味的食物、结网捕鱼和采桑养蚕。 9、愚公立志要移走的两座大山是山和山,愚公移山的精神感动了天帝,于是命令夸父的两个儿子背走了这两座山。 10、 大禹治水是用的方法,而不是像他父亲那样用堵的方法,他治水期间曾经次路过家门而不入,共用了年时间才治好了洪水。 11、牛郎和织女被分隔开了,两人只能深情地对望,后来,他们每年的阴历日见一次面,这一日全世界的喜鹊都去为他们搭鹊桥。 二、判断题 1、传说中的尧帝在位时,发生了很多天灾,他不去治理让别人去治理,说明他不是一个不贤明的帝王。 2、吴刚是为了盖房子,不得已才在月宫里砍伐桂树的。 3、牛郎的名字叫董永,织女的名字叫七仙女。 4、董永和七仙女的媒人是老槐树。 5、哪吒闹海闹的不是东海。 6、炎帝的三女儿死后被天帝封为巫山女神,炎帝的小女儿死后化为一只小鸟,名字叫精卫。 7、鲤鱼跃龙门,龙门指的是河上的一条瀑布。

读书笔记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读书笔记_0718文档

2020 读书笔记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读书 笔记_0718文档 EDUCATION WORD

读书笔记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读书笔记_0718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西湖断桥,最早叫段家桥。 很早以前,西湖白沙堤,从孤山蜿蜿蜒蜒到这里,只有一座无名小木桥,与湖岸紧紧相连。游人要到孤山去游玩,都要经过这座小木桥,日晒雨淋,桥板经常要烂断,游人十分不便。 桥旁有一间简陋的茅舍,住着—对姓段的夫妇。两人心地善良,手脚勤快,男的在湖里捕鱼为生,女的在门口摆个酒摊,卖家酿土酒。因酒味不佳,顾客很少上门,生意清淡。 一天,日落西山,夫妇俩刚要关门,来了一个衣衫褴褛的白发老人,说是远道而来,身无分文,要求留宿—夜。段家夫妇见他年老可怜,热情地留他住下,还烧了一条刚从西湖里捕来的鲤鱼,打上一碗家酿土酒,款待老人。老人也不客气,一连饮了三大碗,便倒在床上,呼呼入睡。 第二天早晨白发老人临别时,说道:“谢谢你们好心款待,

我这里有酒药三颗,可帮助你们酿得好酒。”说罢,取出三颗红红的酒药,告别而去。 段家夫妇将老人的三颗酒药放在酿酒缸里,酿出来的酒,颜色猩红,甜醇无比,香气袭人。从此,天天顾客盈门,段家猩红酒名扬杭城,生意一天比一天兴隆。段家夫妇拆了茅舍,盖起了酒楼。他们为了感谢白发老人,积蓄了一笔钱,准备好好答谢他。 岁月流逝,一晃三年。这年冬天,西湖大雪,白发老人冒雪来到段家酒楼。夫妇俩一见恩人来到,喜出望外,留老人长住他家。然而老人第二天便要告别。临别之时,段家夫妇取出三百两银子送给老人。老人笑着推辞说:“谢谢你们夫妇—片好心,我这孤单老人,要这么多银钱何用?你们还是用在最要紧的地方吧!”说罢,便踏雪向小桥走去。段家夫妇站在门口相送,只见老人刚跨上小木桥,脚下一滑,桥板断啦,老人也跌进了湖里。夫妇俩急忙跑去相救,忽见白发老人立于湖面,如履平地,微笑着向他们挥挥手,漂然而去。 段家夫妇这才知道,白发老人不是凡人。想起老人临别说的话,使用那笔银钱在原来的小木桥处,造起了一座高高的青石拱桥,还在桥头建了一座亭子。从此,游西湖的人,再不怕路滑桥断啦。 乡亲父老怀念段家夫妇行善造桥的好事,便把这桥称为段家桥。后来,因为“段”、“断”同音,便被称为断桥。 农历七月七日是民间的“乞巧”节,妇女们这晚在庭院中摆下酒脯瓜果,虔诚地向夜空膜拜,以盼望织女星赐予技巧。由于

有关中国近现代史中女性地位变化的看法

纵观中国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女性的地位一直偏低,各方面的发展都不尽如人意。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中经过几次意义深远的社会变革或改革,女性的地位有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不过在诸多方面仍然有很多阻碍。在我看来,我认为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女性地位的变化大致存在着四个阶段,从总体而言,女性的社会地位正在不断上升。 第一阶段是从清末时期,这段时期女性地位一直处在一个比较低的状态。中国妇女仍处于几千年封建家长制的禁锢下,被赋予强烈的“孝妇,贤妻,良母”的思想,虽然有新思想的传播,新式学堂的兴建,但女性解放的改革道路依旧在曲折中慢慢开展着。传统中国是男权社会,“男主外、女主内”,“三从四德”“妇以夫贵”“妻为内助”等性别伦理说教对女性加以教化和禁锢,使女性被迫困守在家庭,完全依靠男人生活,毫无自我发展的空间。在婚俗观方面,“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束缚和迫害妇女的利剑。中国古代的妇女素质观实质是一种道德素质观,“女子无才便是德”是古代妇女素质观的基本主张,“妇德、妇言、妇容、妇勤”是对妇女素质的基本要求,使女子“惟知洞其耳、梏其足、涂饰其面目、一若仅供天地间玩好之用”。妇女“于天地间之事物,一无所闻,而竭其终身之精神,以争强弱交涉于箧筐之间”。晚清女子学堂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不过总体而言仍处在一个弱势地位。 第二阶段是五四运动时期,它不仅是思想,文化领域范围内的一次改革,更是一次深刻的妇女解放运动。它唤醒了中国妇女作为女性

的自觉,使越来越多的先进思想的女性接受了西方的平等明主的思想。让女性首先能作为一个人,一个社会人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能自主的选择婚姻生活,不再一味地依赖男人生活。“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遭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批判,女性同样可以接受高等教育。随着具有维新思想的中国人创办的第一所女学堂——中国女学堂的兴起,此后,上海的爱国女学、北京的京师女子师范学堂、天津的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南京的旅宁女学等先后创办,掀起女子教育的初步兴盛局面。随着女学的纷纷兴起,继之而起的女子参与社会工作,女子走出家门走向学校继而走向社会,女学对改变社会风气,提倡男女平等无疑起了积极作用。期间也涌现了很多杰出的女性代表,在中国文坛上享有盛名的女作家庐隐,就是这一时代进步女性的代表人物之一。从她在日本游学的几年时光中,通过对比中日女子教育的差异,深刻剖析了中国女子教育的弊端。更涌现出来像邓颖超这样的女革命家,邓颖超青年时代投身革命,并在五四运动时期,组织了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她还和周恩来、郭隆真等天津学生运动的领导者,共同组织了进步青年团体觉悟社,参与领导天津学生的爱国运动。还有很多杰出的女性代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 第三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从法律上保障了女性的平等权利,提倡女性为社会服务,男女共同承担家务。毛泽东提出的“妇女能顶半边天”,“男女平等”,“男女同工同酬”等观念不仅深入人心,而且还被深入贯彻执行。不过仍有性别歧视现象存在。

女性社会地位论文

中国女性的地位问题,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一直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它不仅是中国社会一个层面的一部发展史,更是反映了我国几千年来的文明变化史。 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下女性的地位问题: 从相敬如宾到男尊女卑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这是《汉乐府》中脍炙人口的词句。它讲述的是一位女子的山盟海誓,充分提炼了自由恋爱的精神和敢爱敢恨的态度。 也许很多人是从琼瑶阿姨的作品中了解其中的情怀的。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情怀却出自先秦和汉代的历史背景。 我们可能印象中,古代就应该是充满了性别歧视和礼教压抑的,但其实这首诗就能反映出这种地位差别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了相敬如宾、至死不渝、相濡以沫等形容男女相敬相爱的词汇,就足见性别歧视本身始终存在于我们文化当中。 母系社会时妇女地位很高,之后夏商周妇女地位降低,春秋战国时期妇女地位更低,交易买卖实属平常,到唐朝时,因为武则天登基为帝,妇女地位又大大提高,甚至一度使得当时人人都渴望生女而不是生男,之后到清朝,妇女地位依然很低,到近代时,随着西方民主自由、男女平等的思想的传入,妇女地位一步步提高,直到现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男女平等 应该说性别问题是带有社会性的,一方面是男性在社会分工中逐渐占据了非常主要的地位,另一方面也跟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礼教建立有关。但是即便如此,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仍然不能完全抹去那些自由浪漫的诗篇。 从先秦到汉唐,封建社会的如日中天,也从根本上淹没了诗句的美好意义。从而进入了一个男尊女卑、天经地义的时代。 女性物化及礼教的迫害 应该说,随着封建礼教的发展,对妇女的迫害和歧视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不但男性在婚姻上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男方在婚姻关系中占据绝对地位,对感情不忠的量刑差异也颇为巨大,更严重的表现形式就是女性本身被物化。 马未都先生在说中国古代家具的时候曾经提到《金瓶梅》中的一个章节:西门庆购买了两个丫环和一部拔步床而这两个丫环的身价加在一起还远不如一部床的价值组建中国古代妇女地位的低下 这样的地位差异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妾”的出现,封建礼教的威力在于,通过等级观念,不但迫害女性,而且还在女性中设置阶层,通过这样的阶层来达到女性们自主迫害的局面。同样是女人,妻子的地位与丈夫并列为家长,而“妾”只能

浅析上古神话中的女性

浅析上古神话中的女性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级,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想必大家都认识这其中的女娲吧,是的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要首推女娲的故事。女娲补天,显示出她作为宇宙大神的重要地位。女娲经过辛勤的劳动和奋力的拼搏,重整宇宙,为人类的生存创造了必要的自然条件,女娲不仅有开辟之功,她也是人类的创造者。《风俗通》中就有记载云“女娲抟黄土作人”,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上古神话中的女性们吧! 神话是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话通常以神为主人公,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女神。 一、以女娲为代表的创世女神 早期氏族社会里,女性比男性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女性是氏族得以兴旺、后代繁衍、生命延续的生产者,承担着创造人类、哺育人类的重任。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了山川草木、鸟兽虫鱼,但没有人类,世间仍是一片荒凉寂静。女娲于是开始抟黄土造人,绳子蘸着泥水向四处甩,这样就造了很多的人,速度也明显加快了。当自然灾害横行,人类濒于灭绝时,女娲挺身而出,《淮南子·览冥训》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1使人类得以生生不息,延续至今。女娲除了炼石补天、抟土造人之外,还为人类设置婚姻。《绎史》卷三引《风俗通》说:“女娲祷神祠,祈以为女媒,因置婚姻”。2女娲不但创造了人类,而且还解决了人类的繁衍问题。还有一种神话传说就是女娲、伏羲结合繁衍人类。 二、3以巫山神女和洛神为代表的多情女神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txt台湾一日不收复,我一日不过4级!如果太阳不出来了,我就不去上班了;如果出来了,我就继续睡觉! 读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七绝三首) 女娲补天 苍穹罅漏万民灾,忍教慈亲不自哀。 彩石补将天一角,九州从此笑声来。 夸父逐日 傲气由来不服天,踏云追日试争先。 此身何惧成灰烬,化作青山到永年。 精卫填海 发鸠有鸟唤其名,衔尽西山欲海平。 休道精灵微薄力,总缘水滴石穿成。 1、神话的产生与神话的本质特征。 在原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的知识水平也有限,在她们同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不可能科学地了解自然规律与生产中的矛盾与变化,如宇宙的起源、日月的运行、火山的爆发、洪水猛兽的危害、暴风骤雨的袭击等,都让人们感到惊奇、恐惧与神秘,因而把自然界各种变化的动力都归于神的意志与权力,认为这些变化莫测的现象都被一个至高无上的神指挥着、控制着。在她们心目中,一切自然力都被她们的想象形象化、人格化了。随后,她们又依据社会生产与生活中出现的英雄人物,通过新奇奔放的幻想而创造出许多神的故事,在人们的口头广为流传。这就就是神话的起源。 2、中国古代神话的分类及代表作品。 对神话大体上可以按以下四种方式进行分类: (1)按历史形态:可以把神话分为原始社会神话(即原始神话)、奴隶制社会神话(即帝王天命神话)与封建社会神话; (2)按功能:可以把神话分为祭祀礼仪神话、解释性神话、巫术神话与物占神话; (3)按性质:可以把神话分为原生态神话、次生态神话与再生态神话; (4)按内容:可以把神话分为创世神话、洪水神话、英雄神话等。 中国上古神话按内容分为以下七类:创世神话、洪水神话(鲧禹治水)、民族起源神话、文化起源神话、英雄神话(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后羿射十日)、部族战争神话与自然神话等。这七类神话虽不能说把中国上古神话包容净尽、毫无遗漏,但说它概括了其主要内容却就是毫无疑问的。 我们人类的祖先,究竟就是从哪里来的?古时候流传着一个盘古开天地的神话,说的就是在天地开辟之前,宇宙不过就是混混沌沌的一团气,里面没有光,没有声音。这时候,出了一个盘古氏,用大斧把这一团混沌劈了开来。轻的清的气往上浮,就成了天;重的浊的气往下沉,就成了

唐宋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

唐宋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 摘要:唐宋时期由于开放、宽松的社会环境,为当时女性社会地位的改善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本文从唐宋史书中列女传的撰写、列女的评价标准、列女的人物出身及事迹三个方面分别对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进行分析。 关键词:唐宋时期女性社会地位 女性是创造人类文明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一支主要力量,女性的发展水平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尺度之一。在中国古代传统的男权中心文化的社会里,女性从来是作为被动的客体而存在的,女性沦为男性的附属,社会地位较低。 一、列女传的撰写 在中国古代社会,将女性的历史作为独立的一部分而写进史书,体现出对女性的重视。西汉刘向编写的《列女传》的成书,把女性从寄附他者的传纪划归出来,独立而书之,使妇女像男子一样,在史书中争得一席独立的地位。南朝史学家范晔《后汉书》,沿袭刘向列女列传的体例,在列传里增立《列女传》,使女性史在史学上第一次纳入正史的行列。 唐宋时期的女性亦有在正史中专门的立传,《宋史•列女传》云:“女子生长环堵之中,能著美行垂于汗青,岂易得哉。故历代所传列女,何可弃也?”列女传的撰写是不可取代的。刘昫《旧唐书•列女传》,共载30人,宋祁、欧阳修《新唐书•列女传》计有54人,脱脱的《宋史•列女传》共记47人。由此,唐宋时期女性被列入传纪以及入传人数的增多,体现出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重视。 二、列女的评价标准 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在“男尊女卑”的观念下,载入史册的女性人数较当时社会上女性的总人数而言少之又少。然而,《列女传》能够被撰写并且这些传主们也得到了史家的认可。以下从列女的贞节、忠孝、和义举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贞节 《旧唐书•列女传》对女性贞节有一番总体的评介,其中说道:女子禀阴柔之质,有从人之义。前代志贞妇烈女,盖善其能以礼自防。至若失身贼庭,不污非义;临白刃而慷慨,誓丹衷而激发;粉身不顾,视死如归,虽在壮夫,恐难守节,窈窕之操,不其贤乎!

中国古代神话中女性形象分析——织女

中国古代神话中女性形象分析——织女 在《牛郎织女》这个神话故事中,织女是美丽的、织锦技艺最高超的仙女。她因为羡慕人间生活而下凡与牛郎结为夫妇,过起了幸福美满的日子。西王母知道后,亲自把织女抓回天庭, 并在牛郎将要追上来时用簪子在身后一划,使牛郎和织女只能隔着银河遥遥相望,却不能团聚在一起。以后,只有在农历每年七月七日在鹊桥夫妇才被允许相会一次。在这个神话故事里,织女是个才貌俱佳却不能掌握自己幸福生活和命运的形象,千百年来一直得到人们的同情。 《迢迢牵牛星》是由这个神话传说脱胎而来,那么里面的织女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皎皎”写织女之貌“; 纤纤”状素手之修美;“札札”状织布之繁忙“;擢”,动词,写出织女伸手摆动的劳动姿态,娴熟优美“; 弄”,形象地写出了机梭在织布机上的飞动,同时也写出了织女织布动作的娴练和纯熟。从以上的解析,我们可以知道,织女是一个貌美、织布技艺高的优美形象。这样的一个形象,竟会织不出布来?另外,织女自己也清楚,触犯了天庭酷律,违抗了天庭的统治者玉帝和西王母,此生要再与牛郎相亲相爱,那可就难了。而现在却只要自己完成了玉帝和西王母的任务———织好布,就能与相隔仅一条又浅又窄的银河“(河汉清旦浅,相去复几许?”)的牛郎相会,织女能不全身心地使出浑身解数地投入到织布中去吗?如果按照几位专家的分析,织女还有什么可“哀怨”的呢?因为是你自己没能力、没心机的啊! 玉帝和西王母等人可是仁至义尽了呀! 所以,说织女织布技艺差,或无心机织,只会损害织女的形象。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织女织不好布因而无法与牛郎相会的呢? 我认为是以玉帝和西王母为首的天庭统治者在从中作梗。他们表面给出织好布就能相会的条件,而暗中却想方设法不让织女织成布,因为他们知道,凭着织女高超的织布技能,要求再苛刻的也难不到织女。织女也清楚他们的卑鄙的伎俩,所以尽管她十分努力于机织,却“终日不成章”,但也只能“泣涕零如雨”了,她哭是哭自己的不幸,她怨是怨玉帝的狠毒。那为什么诗中不明确说出来呢? 我们知道,中国诗歌有“含蓄、“隐而不露”的传统,需要读者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出其意境。

简短中国神话故事大全

简短中国神话故事大全 导读:本文简短中国神话故事大全,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治洪英雄禹】 新生的禹挺立在天地之间,他的光芒照亮了三界,他身上散发出一种奇异的力量,比元气更充沛,比罡气更猛烈,比剑气更锐利,比正气更刚硬。那高高端坐在天国御座上的天帝,也被禹的力量所震撼,主动任命他为治理洪水的总指挥。 禹效仿曾祖父黄帝,在会稽山会合天下神祗。巨人防风氏迟到,禹责怪他不遵守号令,立斩不赦。防风氏身材巨大,受戮后一节骨头就装满了整辆车子,禹的威权和神力可想而知。 禹率领众神向人面、蛇身、赤发的共工二世开战。共工二世从西方掀腾起洪峰,淹没了整个中原大地。禹运大神通,飞掷开山神斧,劈开群山,使滔滔洪水从山谷间奔涌直下。共工二世力怯失势,逃回北方封国。禹一路追踪,在昆仑之北与共工二世的部将相繇狭路相逢。 相繇是一条九头巨蛇,人首而蟒身。它贪暴无餍,常常同时张开九张大嘴,吞尽九座大山的动物,啃光九座大山的植被,使林茂草丰的山岭化作寸草不生的荒丘,造成水上流失;无论何地,被它伸头一抵、张口一吐,即成一片泽溪,泽溪里的水又苦又辣,人饮用了会丧命,禽兽蛇虫也不敢靠近。 禹运斧如风,顷刻斩落相繇的九颗头颅,从相繇的断颈内,九股

污血喷诵而出,漫延成血的沼泽,腥臭冲天,五谷不生。禹用泥土来填塞这片血沼,谁知填塞三次,塌陷三次。禹索性把这地方挖掘成一个大池塘,用挖起的泥垒成土墩,替五方之帝修筑了五座祭台。防风氏 赶跑了共工二世,诛杀了九头蛇相繇,降伏了人脸虎躯、八首八尾八脚的水怪天昊及各路河妖洪魔以后,禹按照山川形势,运用堵塞与疏导相结合的方法,领导人民抵御洪水,重建家园。为了彻底解除洪涝威胁,禹亲自端土筐,挥撅头,开掘了三百条大河,三千条支流,不计其数的小沟渠,以沟通四夷九州、五湖四海。 洪水平息,大功告成,禹想测量一下大地的面积。他命令手下神将太章、竖亥一个从东极一步一步量到西极,一个从南极一步一步量到北极,量得的长度都是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 禹平治洪水,使天下人民安居乐业,黎民百姓感谢他,各国首脑敬佩他,这时侯,尧早已逝世,舜也已老迈,大家都拥戴禹继承帝位。舜对禹说:“完成治水大业是你的大功,谦虚、勤奋、节俭是你的大德。我褒扬你的大德,赞美你的大功,帝位相继相承的次序应在你身上,你终当晋升为帝。”舜向各国首脑和人民宣告,由禹摄行天子之政。相繇 舜不顾年老体弱,坚持赴各地巡视,不幸中途病逝于南方的苍梧之野。噩耗传来,百姓如丧父母,他的夫人娥皇、女英更是肝肠寸断。她们急忙坐车乘船。赴南方奔丧,一路上珠泪滚滚,抛洒在竹林间,竹子上沾满了斑斑泪痕,认此,南方就有了斑竹,也叫湘妃竹。

中国古代神话读书笔记

中国古代神话读书笔记 中国拥有广袤的土地和众多的民族,散落在各地的神话使每个民族变得神秘而动人。中国神话一直以来都是零碎复杂的,茅盾先生早年在《中国神话研究》中说过中国神话不但一向没有集成专书,并且散见于古书的,亦复非常零碎,所以我们若想整理出一部中国神话来,是极难的。而袁珂先生知难而上,利用自己的学识,将一些人民的口头文艺创作以及一些古书里的神话资料缀集起来,写成了一部有系统的完整的东西,就是《中国古代神话》。 一、作者简介 袁珂(1916.7.12—20xx.7.14),本名袁圣时,笔名丙生、高标、袁展等,生于四川新繁县。生前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神话学会主席、国际知名学者,当代中国神话学大师。 袁珂先生著述颇丰。1950年,第一部神话专著《中国古代神话》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由此奠定了袁珂先生的学术声望。之后,袁珂先生先后撰写了《中国古代神话》、《中国神话选》、《中国传说故事》、《山海经校注》、《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中国民族神话词典》、《神异篇》、《巴蜀神话》(合著)等20多部著作以及800余万字的论文。 二、本书结构及内容 第一章导言 (1)阐述了神话的概念,神话的产生,“神话是自然现象”,神话的产生是基于现实生活。美好的神话产生于那个没有人剥削人的原始社会,同样神人之间的差距使得人们想要反抗。因此,神的世界是人的世界的投影。 (2)分析中国神话保存不完整的原因,第一、中国民族重实际轻玄想;第二、中国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第三、在中国神鬼不分。并提出了“神话历史化”是导致中国神话保存不完整的重要原因。 (3)大致介绍了《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同时比较了各注本之间的差异 (4)阐述了神话和迷信之间有本质的差别,神话和传说、和仙话也不尽相同。神话记载的也有对当时文学艺术的展示。 第二章世界是怎样开始的(上) 以《天问》开篇,引出长久盘亘在我们心头的问题---世界是怎样开始。类似《圣经》创世纪开篇,袁珂先生将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关于“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的故事整合在一起,从神话角度初步解答了“世界是怎样开始的”这个问题。 第三章世界是怎样开始的(下) 介绍了女娲之后出现的神话人物:南方天帝炎帝、西方天帝少昊和北方天帝颛顼。 第四章黄帝和蚩尤的战争 主要讲述昆仑山上的黄帝,以及在他的领导下众神兽的职务。举例叙述了黄帝的公平、尊严,并强调神人有别。 第三节主要讲述了黄帝与蚩尤的战争 第五章帝俊、帝喾和舜 (1)关于帝俊的形貌、妻子、朋友、子女。 (2)帝喾的妻儿,后稷的出生和他对人类的贡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