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东南亚
- 格式:pptx
- 大小:5.57 MB
- 文档页数:57
专题1.7 世界区域地理(主要地区: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非洲、两极地区)一、东南亚1、位置及领土组成: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地形特点:⑴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⑵马来群岛——地势崎岖,山岭居多,平原较少,河流湍急,多火山和地震。
3、气候特点:⑴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一年明显的分为旱季和雨季。
旱季(11月至次年5月吹东北风)雨季6月-----10月,吹西南风)。
⑵马来群岛——大部分是热带雨林气候。
4、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东南亚处在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南面的“马六甲海峡”是通过这个路口的咽喉。
被日本人称为是“海上生命线”。
5、国家和居民:⑴国小:①中南半岛国家:越南、老挝、(内陆国)、缅甸——与中国南面陆上相临、泰国、柬埔寨,人口、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②马来群岛国家:新加坡(花园城市)印尼最大的群岛国家,火山国、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东帝汶等⑵居民: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印尼人口最多超过亿,也是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6、物产:⑴泰国是世界天然橡胶棕榈油量最多的国家,马来西亚锡产量居世界首位;⑵菲律宾:世界上椰子、椰油最多;⑶东南亚著名的稻米出口国:泰国、越南、缅甸;⑷印尼和文莱是东南亚著名的石油出产国;⑸天然橡胶产量居世界最多的三个国家:泰国、印尼、马来西亚。
7、旅游胜地: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柬埔寨的吴哥窟;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越南的下龙湾;新加坡的花园城市。
二、中东(长期热点地区:频繁的冲突、战争)1、两洋三州五海之地⑴两洋:印度洋、大西洋三州:亚洲、非洲、欧洲五海:地中海、黑海、里海、红海、阿拉伯海(2)认识两个海峡一条运河:⑴土耳其海峡:黑海和地中海的通道;⑵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海和阿拉伯海的通道,被称为“ 石油海峡”。
⑶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2、丰富的石油资源⑴世界最大的石油宝库:储量、产量、输出量均占世界第一⑵分布: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⑶三条重要的石油输出运输线:(看图掌握)3、匮乏的水资源⑴气候炎热干燥→河流稀少→河流、湖泊水的分配和争夺→引发战争⑵水资源的分布特征:分布不均,多国共用。
一、亚洲1.东南亚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雨林气候两种,两气候类型分布区以克拉地峡为界。
克拉地峡以北的中南半岛属热带季风气候,克拉地峡以南的马来半岛与马来群岛属热带雨林气候。
2.东南亚自然带名称:东南亚大区主要以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林为主。
东南亚大区划分为两个小区:中南半岛区和东南亚岛屿区;中南半岛区:热带季风林、热带草原、热带雨林东南亚岛屿区:热带雨林、热带草原重要矿产资源有:石油、锡矿、钨、天然气资源。
最重要的为石油和锡矿。
石油资源与生产高度集中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三国。
印度尼西亚石油生产主要集中于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的东部、爪哇岛北部。
马来西亚和文莱的石油生产主要产自加里曼丹岛的北部和西部海域。
石油出口现成为三国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石油出口额占文莱、印尼、马来西亚三国出口总额的85%、40%、20%。
东南亚是著名的环太平洋钨锡矿带的组成局部。
锡矿带沿泰缅边境,斜贯马来半岛,直达印尼的邦加岛与勿里洞岛。
马来西亚长期以来锡矿出口居世界首位,马来亚是著名的“胶锡地带〞。
印尼的锡矿主要产自邦加岛与勿里洞岛。
(1)水稻种植业:东南亚水稻种植业的开展条件十分优越。
首先在自然条件方面,高温高湿的气候,同时拥有大面积的河流冲积平原,对水稻种植业开展十分有利。
其次,东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充足。
与小麦、玉米相比,水稻种植业需要更多的劳动力。
第三,当地居民有长期的生产经验与以稻米为主食的生活习惯。
泰国与缅甸是大量出口稻米的国家,泰国出口稻米长期居世界第一。
马来西亚是稻米长期不能自给的国家,主要原因是马来西亚过分强调热带经济作物相关。
其他国家稻米根本自给。
(2)采矿业:东南亚石油开采条件具有以下特点:1、油田规模小,海上石油比重大,开采本钱高。
东南亚海上石油比重达54%。
2、储量较小,开采年限短。
按90年的产量计算,估计可开采21年,因此前景不容乐观。
3、具有接近东亚石油消费市场的地理优势。
4、油质优良,含硫低,有“芳香原油〞的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