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品开发介绍(电源线)教学文稿
- 格式:ppt
- 大小:16.70 MB
- 文档页数:60
冷凝一体式蒸汽锅炉产品说明1、产品名称:冷凝一体式蒸汽锅炉2、产品型号:WNS 2 —— 1.25 ——Y、Q 卧式内燃室燃额定蒸发量(t/h)分隔符额定工作压力(MPa)分隔符燃料类型3、主要用途:为食品加工、印染、制药等工业企业提供生产用汽,医疗机构提供消毒用汽,为其它企事业、宾馆的采暖提供蒸汽,亦可通过换热器加热提供生活热水。
4、主要特点:锅炉系统WNS2-1.25-Y、Q环保型全自动燃油燃气冷凝卧式湿背式顺流燃烧蒸汽锅炉可向着大型化、组装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我们很好地解决了锅炉的强化传热、散热损失、适应负荷变化、密封及结构合理胀缩等方面的问题。
燃料在炉胆内微正压燃烧,高温烟气沿波形炉胆进行辐射换热,向后至炉胆尾部折转180°进入第二回程烟管向前回流至前烟箱向上折转90°进入二级冷凝器进行对流换热,然后由二级冷凝器再进入一级冷凝器,在其中对流换热,最后经烟囱排入大气。
本系列锅炉结构紧凑合理,占地面积小,运行周期长,安装维修、运行操作方便。
配有意大利知名品牌“利雅路”燃烧器与锅炉充分配套,全自动程序控制和联锁保护,自动化程度高,可使锅炉在最佳状况下运行,热效率高,满足用户要求。
锅炉结构特点1)冷凝器双级布置,烟气余热梯级利用,内部采用无切削挤压螺旋翅片管,强化传热,排烟温度更低,热效率更高。
2)锅炉本体、二级冷凝器、一级冷凝器有机的结合为一体,安装简便易行,占地面积小。
3)根据炉膛辐射换热量和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的原理,我们优化了受热面的设计,波形炉胆总吸热量比例较大,具有良好的胀缩性。
4)轴对称向下偏置,湿背式顺流燃烧二回程结构,高温烟气全部聚集在前烟箱,后部烟温很低,直接用保温层保温,降低了维护费用;整体式前烟箱双开门设置,烟箱门双层密封,结构简单,便于开启、运行、操作和维护。
5)本锅炉采用硅酸铝、离心玻璃棉作为保温材料,其保温性能好、重量轻、运输安装方便。
6)锅炉上部设有人孔装置,下部设有清洗装置,便于维护和保养。
IDI2015C单相电参数综合测量仪用 户 手 册青岛仪迪电子有限公司QINGDAO IDI ELECTRONICS CO.,LTD.02000083号检定规程:JJG(航天)34—1999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交流数字电压表检定规程 JJG(航天)35—1999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交流数字电流表检定规程JJG780—1992国家交流数字功率表检定规程执行标准:Q/02YDY006—2005 MD20A单相电参数综合测量仪企业标准目 录前 言 (1)第一章 安全规则1.1 一般规定 (2)1.2 维护和保养 (2)第二章 使用安装2.1 包装拆封 (3)2.2 包装箱中的内容 (3)2.3 测量仪电源电压 (3)2.4 测量仪的初步检查 (3)第三章 产品概述及技术指标3.1 产品分类 (4)3.2 整机规格 (4)3.3 技术指标 (5)3.4 测量范围 (5)第四章 测量仪面板说明4.1 单相电参数综合测量仪前面板示图及说明 (7)4.2 单相电能量综合测量仪前面板示图及说明 (8)第五章 使用说明5.1 测量仪的测量接线图 (11)5.2 后面板说明 (11)5.3 被测负载的连接 (11)5.4 测量仪的开机 (11)5.5 被测负载电源连接 (11)5.6合上负载电源的开关 (12)5.7 接通被测负载的电源开关 (12)5.8 结果处理 (12)5.9自动报警功能 (12)5.10数据锁存功能 (14)5.11 串行通讯功能 (14)第六章 维护指南6.1 测量仪日常维护 (16)6.2常见故障及排除 (16)6.3品质保证 (16)附录1:测量仪的检定方法 (17)附录2:输入输出配线要求 (19)本说明仅适用常规产品,如有技术改进,恕不另行通知专业品质唯一坚持前 言IDI2015C单相电参数综合测量仪是仪迪电子公司电参数综合测量仪的换代产品,该系列产品以16位单片机技术为核心,内部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使体积进一步减少,故障点大幅度降低,在工艺上做到精密、细致,使用上做到安全、方便、简捷,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下册第7课方便地“记事本”—保存文件教学内容:在“记事本”软件中输入文件并保存起来。
教学目的:1、使同学们进一步熟练文字的输入。
2、使同学们熟悉输入软件的应用。
3、使同学们学会并掌握文件的保存。
4、了解文件的保存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文件的保存教学时间: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理论学习部分:一、复习旧知:启动金山打字通2002软件,输入下列文字。
I have a beautiful pencil-box. It is red. There are seven cats on it. Some are catching mice. Look! That small cat is drawing an apple. I like this pencil-box very much.二、教授新课:1、启动“记事本”软件。
2、输入下面这首儿歌。
P24页的儿歌。
注:输入时注意词于词之间的空格,按下回车键换行。
在标题和正文之间空一行。
3、保存文件儿歌输入完成了,这是我们辛勤劳动的成果。
要把成果保留下来,否则,一关电源,儿歌就全没有了。
怎么办呢?别急,我们可以把它保存在硬盘上。
第一步:单击菜单栏中“文件”按钮,打开“文件”下拉菜单,如下图所示。
第二步:在“文件”菜单中,单击“保存”命令,打开“另存为”对话框,如图所示:第三步:在另存为对话框中的“文件名”右侧文本框中输入你自己的名字如“李丽”,第四步:单击“保存”按钮。
李丽同学的儿歌已存在默认的位置了(C盘的“我的文档”中)。
4、退出“记事本”软件第一步:打开“文件”下拉菜单。
第二步:单击“退出”命令。
第二课时上机操作部分:一、上机准备:1、按照座位号依次入座。
空号的位置由后面的学生填补。
2、打开显示器开关,打开主机开关。
3、填写上机记录。
有问题的机子报告教师,经解决还不能用的,教师填写维修记录,调换学生位置。
二、操作内容:1、了解“记事本”启动的过程、2、启动“记事本”。
大学生实验心得体会(10篇)大学生实验心得体会1早上9点此参观开始,老师首先带领我们来到了位于一楼的激光焊实验室。
实验室的高级工程师详尽的为我们介绍了激光焊的原理及应用,并且演示了TDJG-1型激光焊机的具体功能及操作,激光焊采用激光作为焊接热源,机器人作为运动系统。
激光热源有着极高的加热能力,能把大量的能量集中在很小的焊接点上,所以具有能量密度高、加热集中、焊接速度快和焊接变形小等特点,可实现薄板的快速连接,与传统的焊接方法相比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因此我们对此都很有兴趣,还提出了一些相关的问题,老师也不厌其烦的为我们解答,并且在最后使用激光焊机实际操作了焊接过程,通过对过程的观摩以及最终比较成型的焊缝,我们对激光焊的优势有了更直观又深刻的理解。
老师和我们交流了一下参观激光焊接的感受,随后带领我们来到了25楼的地下实验室。
当我们走进25楼的地下实验室时,映入我们眼帘的不是豪华的装修,而是一台台的科研设备。
这里是科技育人的实验基地,是各种高新科技的中心,因此我们都细心地听老师讲解,默默地记录,希望以后可以有机会实际操作这些设备进行科学创新。
老师给我们详细的`介绍了一系列的材料性能测试机,其中包括拉伸弯曲试验机,30吨及100吨位的万能试验机以及冲击试验机和低温韧性试验机等等,其中有一台微小力学性能试验机给我的映像最深,据老师介绍,此试验机可以测试的最大吨位也只有2KG,精密程度非常的高,是从外国进口而来,价值近百万元,引起了我们的一片惊叹。
随后老师又带领我们来到了喷涂实验室及无损检测实验室,实验室里的老师都给我们详细的介绍了各实验室的概况,并耐心的解答我们的疑问。
其中无损检测技术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映像,据老师介绍无损检测简称NDT,就是利用声、光、磁和电等特性,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检测被检对象中是否存在缺陷或不均匀性,给出缺陷的大小、位置、性质和数量等信息,进而判定被检对象合格与否及判断其剩余寿命等。
●系列设计——外壳/插头座/机芯●外壳配合参数:总高度,配合高度,头孔径,座孔径,头壁厚,座壁厚,搭扣高度(其它的尺寸为不变量,具体实施时应该考虑适当调整上面的参数个数)●FR-PLUG&SOKET (法国插头座)检验规范:1)检查外观,颜色及组装情况。
2)检查E极弹夹插拔力(使用400G/ф4.6 PIN冶具测)。
3)检查所有接点铆接是否正确,不可有破裂情形。
4)检查N/L弹夹插拔力(使用400G/ф3.8 PIN)。
5)检查L极与L极,L极与N极,L极与E极之间距至少3mm以上。
6)检查尺寸依标准规范。
7)检查安全滑片的功能。
8)N/L/E的位置方向要正确。
9)检查各零件材料是否正确。
10)圆PIN承受0.4N~M扭力1分钟不可转动,另反方向再1分钟不可扭动。
●GR-PLUG&SOKET(德国插头座)检验规范1)检查外观,颜色及组装情况。
2)检查E极牛角两边距离中心是否是在14mm—14.5mm之间(用冶具)。
3)检查所有接点及铆合后形状。
4)测N/L极插座弹夹插拔力(使用400G/ф3.8PIN)。
5)检查L极与L极,L极与N极,L极与E极之间距至少3mm以上。
6)检查尺寸依标准规范。
7)检查各零件之材质,尤其E极牛角必须是磷青铜材质。
8)圆PIN能承受0.4N~M扭力1分钟不可转动,另反方向再1分钟也不可扭动。
9)N极弹夹与N极连片夹紧力需2KG不能拔出。
10)N,L极圆PIN以8KG(拉出或推入)不可移动。
●德国PLUG之EARTHING CONTACTS TEST1)正常时,牛角距离是28~29mm。
2)出力使牛角分开之距离至少要能到33mm。
3)每单一边之牛角撑离中心点16mm时,应该有5N以上的弹力(并记录下实际力量)。
4)PLUG经过TEST OF TEMPERATURE RISE AND NORMAL OPERATION 之后分开牛角使距离33~35mm 并维持48小时。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文件专业:会计班级: 2017会计班教师:卡依沙尔·阿不都热合曼学期: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单元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提示与活动建议教学单元计算机发展及应用领域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及趋势,列举各阶段发展的主要特点;了解计算机在现代社会的工作与生活中的各类应用;了解数据与信息的概念及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处理过程可以通过安排参观活动、收集播放音视频资料等手段,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系统基本组成了解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的组成,以及主要硬/软件在系统中的作用;了解计算机主要部件及其作用;会利用数据存储单位区分存储空间大小;了解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及其对计算机系统性能的影响;理解二进制基本概念及常用数制之间的转换方法;理解ASCII码的基本概念,了解编码规则;了解BIOS在计算机系统硬件配置和管理中的作用可以通过对计算机实物的观察与操作,让学生重点学习输入/输出设备与计算机系统主机接口的连接。
使学生在操作使用中认识并熟悉常用设备,重点掌握键盘键位分布及功能,逐渐达到熟练使用键盘教学单元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提示与活动建议常用计算机设备了解存储设备(硬盘、光盘驱动器、移动存储器等)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了解输入/输出设备(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的作用,会正确连接和使用这些设备;了解通用外部设备接口的使用方法,会正确连接常用外部设备;了解键盘键位及功能,会正确使用键盘录入字符;了解投影仪、扫描仪、摄像头、读卡器等外部设备的作用及使用方法;了解指纹识别装置、手写板、触摸屏等设备信息安全与知识产权了解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具有信息安全意识;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基础知识和防治方法,具有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了解并遵守知识产权等相关法律法规可以结合案例的讲解、分析、讨论,使学生领会信息安全与知识产权的内涵,增强学生在信息活动中的责任心与法律意识和信息活动中的道德要求第二单元操作系统的使用教学单元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提示与活动建议操作系统简介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解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运行中的作用;了解常用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功能;了解常用操作系统的类型;会安装常用操作系统可以通过上机操作,使学生逐步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结合实际应用提高使用操作系统和工具软件管理维护计算机的能力。
技术部201*年新产品开发计划技术部201*年新产品开发计划技术部201*年计划产品类型主要客户种类新产品开发2~3项1、单板坡口更改,2、组装工装设计3、焊接、机加工艺的完善4、附件设计结构问题更改工作内容完成时间全年项目责任人陈新文冯小静张磊配合部门焊接作业部涂装工段备注明阳2.0机座一季度风电类产品恩德Vestas久和东汽海装1.5机座2.5机尾2.0后机架2.0机尾1.5/2.0机座2.0机座采煤机掘进机泥浆泵壳公共底座焊接底座焊接机壳铸铁机壳旋转要总成瑞驰同力重工大箱共享叶片扩展阅读:生产技术部201*年部门规划 2生产技术部201*年部门规划201*年生产技术部在公司的正确领导下,主要负责完成了设备生产制作、新品研发、产品质量控制、设备技改、设备安装、售后服务及现场“5S”管理等相关工作,在现场管理及产品质量管理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对外出安装管理也采用了承包制方式进行改善,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安装成本;同时还协助相关兄弟部门完成了临时工作。
现围绕公司201*年“降成本”总体指导思想,将生产技术部201*年工作规划如下:一、安全管理1、继续优化现场各种工、夹具等设施,改善现场5S管理,减少安全隐患:①对现有厂房老化电气路进行适当的维护;②行车使用人员必须具有相关经验并指定负责人,禁止其他人员擅自操作;③每天在下班后对电/气设备进行关闭,并明确相应责任人。
2、新员工上岗前操作培训和安全教育,试用期安全意识不强的强制淘汰:严格按公司安全制度进行考核3、加强安全管理:①加强安全常识及安全知识普及管理;②改善车间及安装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③加强员工安全意识组织相应的安全培训;④减少员工旺季的工作强度和疲劳现象,以防疲劳操作,根据实际销售情况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夏季力保每周正常休息0.5天,改善一线员工午休环境;⑤吊装设备的吊耳必须满焊牢固,吊装时应先稍离地试吊,确认安全后起吊,否者不吊;⑥吊装设备时,必须有人现场指挥,提前排除障碍。
《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第一篇:《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摘要:针对目前《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案。
首先从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学习效果评价五个方面进行分析设计,然后给出了课程的具体实施流程。
实践结果证明方案实施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能力均有较大的提升。
关键词: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教学过程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17-0144-02Abstract:Aiming at the current Shortcoming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Electronic product design and making curriculum,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teaching design and practice scheme on it.Firstly,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esigns the teaching concept,teaching strategy,teaching process,teaching resources and learning effect evaluation,then presents the detailed implementing procedure of this course.The practical results show that both teacher and students are improved greatly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heme.Key words: electronic product design and making,Teaching Design,Teaching Practice,Teaching Process《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综合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利用前期所学的电子技术、单片机、EDA等课程知识完成实际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的能力,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职业能力课程。
《化学能与电能》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化学能与电能》优秀的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原电池原理是中学化学重要基本理论之一,从能量转换角度看,本节课程内容是对前一节课中“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能量也是守恒的;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和电能等”论述的丰富和完善。
从反应物之间电子转移的角度看,原电池概念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拓展和应用;从思维角度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思想,是对火力发电的原理“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思维方式的反思和突破。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原电池是一种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知道原电池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
(2)掌握原电池的组成条件,会判断正负极,会判断电流、电子、溶液中离子流动的方向。
会书写铜锌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
(3)能用日常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水果电池。
(4)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
初步认识传统干电池、二次电池及常见的新型电池。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分析火力发电的原理及利弊,建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新思路,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的分析,提出实现新思路的各种推测和猜想等,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2)通过实验2-4(改进)的层层推进,培养学生在实验中观察现象、分析现象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自己归纳、概括形成“原电池”的概念,并根据已有电学知识生成跟原电池相关的概念(正负极、离子移动方向判断等)。
(3)通过科学探究,让学生根据实验2-4的已有知识设计实验,并初步学会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4)通过思考与交流,让学生学会联系实验和已有知识,学会用比较归纳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
(5)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分析常见化学电源,学会用基本理论指导实际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水果电池的制作,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
(2)通过化学电源的发展和新型化学电源开发利用的介绍,让学生体会化学的实用性和创造性,通过认识化学电源可能会引起的环境问题,初步形成较为客观、正确的能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