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心脏病学
- 格式:ppt
- 大小:843.50 KB
- 文档页数:18
肿瘤心脏病学杂志分区排名摘要:一、肿瘤心脏病学概述二、肿瘤心脏病学期刊排名依据三、肿瘤心脏病学热门研究领域四、提升肿瘤心脏病学论文质量的方法五、我国在肿瘤心脏病学领域的进展六、总结与展望正文:一、肿瘤心脏病学概述肿瘤心脏病学是一门研究肿瘤与心血管疾病相互关系的学科。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肿瘤治疗的认识不断深入,肿瘤心脏病学逐渐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领域。
在这个领域中,研究人员探索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血管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对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二、肿瘤心脏病学期刊排名依据为了帮助研究人员了解肿瘤心脏病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肿瘤心脏病学杂志进行了分区排名。
这一排名主要根据期刊的影响因子、文章质量和发表速度等因素进行评定。
以下是一些在肿瘤心脏病学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期刊:1.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2.Lung Cancer3.Circulation4.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5.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三、肿瘤心脏病学热门研究领域1.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研究肿瘤治疗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以降低治疗过程中的心血管风险。
2.心血管疾病与肿瘤的关系:探讨心血管疾病对肿瘤患者生存率的影响,以及肿瘤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3.心血管肿瘤靶向治疗:研究针对心血管系统中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
4.肿瘤心脏病患者的康复与生活质量:关注肿瘤心脏病患者的康复进程和生活质量,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
四、提升肿瘤心脏病学论文质量的方法1.严谨的实验设计: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提高论文的质量。
2.深入的文献综述: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全面了解,避免重复性研究。
3.高品质的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以支持研究结论。
4.明确的论文结构:合理安排论文的篇章结构,使论文条理清晰、易于理解。
(完整版)2020年肿瘤心脏病领域学科进展肿瘤与心血管疾病存在诸多共同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不良生活方式等),导致很多肿瘤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自此,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肿瘤心脏病学应运而生。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全球肆虐,各界同道共同努力,肿瘤心脏病学也在蓬勃发展,为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ESMO《抗肿瘤治疗心脏保护全程管理专家共识》发布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存在共同的危险因素相互关联,癌症治疗可引起广泛的心脏毒性。
2020年2月,ESMO发布《抗肿瘤治疗心脏保护全程管理》,提出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的预防、筛查、监测和治疗的指导建议,对于抗癌药物治疗可能造成的心血管损害应与潜在的抗癌治疗获益进行权衡。
肿瘤心脏病学领域广泛,不仅包括与抗癌治疗相关的心血管毒性的预防、检测、监测和治疗,还包括对心血管影响最小的未来新型抗癌治疗的发展。
同时,肿瘤学家、心脏病学家联合医疗专业人员的密切合作,将为癌症患者提供最佳的临床实践管理,有助于制定预防、早期发现和治疗与抗癌治疗相关的心血管并发症的最佳治疗策略,在癌症幸存者中纳入监测策略将有助于改善癌症治疗相关的潜在的长期心血管毒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在开始抗肿瘤治疗之前进行全面的心血管风险因素评估是必不可少的,治疗前应控制所有肿瘤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特别是具有已知心血管毒性的治疗的肿瘤患者。
适当的风险评估可能会减少发生肿瘤相关的心血管并发症的可能性(图1)。
心血管疾病与肿瘤共同的危险因素,共用的生物标记物2020年11月,《血清生物标志物在接受抗肿瘤治疗患者中的作用:HFA肿瘤心脏病学研究组/ESC肿瘤心脏病学委员会立场声明》—从肿瘤、心血管两类疾病共同涉及的生物标志物角度出发,再次整理了二者共同的发病机制。
文章指出,目前临床常用的标记物实质上来源于某些基础性病理生理学过程,如hs-CRP、ST2、IL-6与炎症,Galectin-3与细胞增殖,GDF-15、cTnT与细胞凋亡,NT-proBNP与神经内分泌异常激活,sFlt-1、PIGF与血管新生等等——这些过程在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常常不可或缺。
基金项目:四川省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2021 11);成都市医学科研课题(2021200,2022392);成都市科技局项目(2019 YF0500523 SN);西南交通大学医工结合培育专项重点项目(2682021ZTPY026,2682022ZTPY029)共同第一作者:杨静,房晨鹂通信作者:黄刚,E mail:oigg22@126.com;徐俊波,E mail:xujunbo2000@sina.com·指南解读·德国心脏病学会、德国儿科心脏病学会和德国血液学和肿瘤学会关于肿瘤心脏病学的共识杨静1 房晨鹂2 黄刚2 刘晓翰2 游月婷2 何琴1 徐俊波2(1.西南交通大学附属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学部,四川成都610031;2.西南交通大学附属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31)GermanDGK,DGPKandDGHOPositionPaperontheCardio OncologyYANGJing1,FANGChenli2,HUANGGang2,LIUXiaohan2,YOUYueting2,HEQin1,XUJunbo2(1.DepartmentofPharmacology,TheAffiliatedHospitalofSouthwestJiaotongUniversity,TheThirdPeople’sHospitalofChengdu,Chengdu610031,Sichuan,China;2.DepartmentofCardiology,TheAffiliatedHospitalofSouthwestJiaotongUniversity,TheThirdPeople’sHospitalofChengdu,CardiovascularDiseaseResearchInstituteofChengdu,Chengdu610031,Sichuan,China)【DOI】10 16806/j.cnki.issn.1004 3934 2022 09 016 肿瘤心脏病学(肿瘤心血管病学)日益受到心血管病学界的重视。
心脏病病理学知识点心脏病病理学是研究心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病理变化的学科。
通过对心脏组织的解剖和组织学检查,可以了解心脏病的病理过程和病理特征,进而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介绍心脏病病理学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1.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一种心肌缺血和坏死的严重疾病,常常由冠状动脉的阻塞引起。
病理学上,心肌梗死的特征是心肌组织的明显坏死,并伴有炎症反应。
在梗死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可见到心肌坏死区域周围的充血和水肿。
数天后,坏死组织逐渐被纤维组织替代,形成瘢痕。
心肌梗死的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和血清心肌标志物的改变。
2. 心肌病心肌病是一组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疾病,可导致心脏扩大、收缩功能减弱和心律失常等。
心肌病的病理学表现包括心肌肥厚、心肌纤维化和炎症细胞浸润。
心肌肥厚是心肌病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对称性肥厚和非对称性肥厚。
对称性肥厚是心肌细胞增生均匀,心室壁肥厚一致;非对称性肥厚则是心室壁的一侧明显肥厚,常伴有狭窄的流入道。
3. 心脏瓣膜病心脏瓣膜病是指心脏瓣膜的结构异常或功能障碍所导致的疾病。
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病是二尖瓣狭窄和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狭窄的病理特点是瓣叶增厚、钙化和纤维化,瓣口狭窄,导致血液流出受阻;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病理特点是瓣叶脱垂、增厚和纤维化,导致瓣叶不能完全关闭,血液回流至左心房。
4. 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是指胚胎期间形成的心脏结构异常所导致的心脏病。
病理学上,先天性心脏病可以分为发育异常和分流症两类。
发育异常是指心脏结构的异常发育,如心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陷等;分流症是指心脏内外存在异常的通道,导致氧合血和非氧合血混合,如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等。
5. 心脏肿瘤虽然比较罕见,心脏肿瘤也是一种心脏病的形式。
最常见的心脏肿瘤是良性心肌瘤和恶性心肌肉瘤。
心脏肿瘤的病理特征是在心脏内形成肿块,可以起源于心肌、心内膜或心包。
良性心肌瘤常常是无症状的,而恶性心肌肉瘤则通常生长迅速,浸润周围结构,并有恶性细胞的特征。
.论著•贝伐单抗相关高血压与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荟萃分析马丽萍,李彩娥,王琼英,余静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高血压中心,甘肃兰州730070摘要:目的靶向药物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 E G F)抗体贝伐单抗广泛应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高血压为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通过荟萃分析评估贝伐单抗相关高血压(B A H T)与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方法计算机检索P ubM ed、E m 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万方、C N K I、维普和CBM 等数据库,对16项已发表的贝伐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研究进行荟萃分析,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和客观反应率。
无进展生存期定义为从贝伐单抗治疗开始到临床进展或因任何原因死亡或最后一次随访(如果没有进展)之间的间隔,总生存期定义为从贝伐单抗治疗开始到死亡或最后一次随访之间的间隔,客观反应率定义为完全或部分应答的患者数量与评估患者总数的比值。
从每个研究中提取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风险比(H i?),并估计客观反应率的相对风险比(尺尺)的对数,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
结果B A H T的发生与转移性结直肠患者客观反应率(尺尺=3.49,95%(:/1.96〜6.22,?<0.001)的增加、无进展生存期(付尺=0.68,95%(^0.58〜0.80;P<0.001)、总生存期尺=0.63;95% CJ 0.53〜0.75;P<0.001)的改善相关。
结论B A H T的发生可能与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远期预后改善相关。
关键词:转移性结直肠癌;贝伐单抗;高血压;荟萃分析;生存期Meta-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evacizumab-relatedhypertension and survival of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MA Li-ping, LI Cai-e, WANG Qiong-ying, YU JingCenter o f H yp erten sio n,Lanzhou U niversity Second H o sp ita l»Gansu Lanzhou 730070 ,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Hypertension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adverse effects of bevacizumab» an inhibitor targeting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s. It is wide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bevacizumab-related hypertension (B A H T) and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olorectalcancer was evaluated by meta-analysis. Methods PubM ed,EM B A 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 Wan-fang* CNK I, VIP and CBM were searched, meta-analysis was then performed on sixteen published studies of bevaci-zumab in the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primary endpoint was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overall su rvival and object response rate.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was defined as the interval between the beginning of bev-acizumab treatment and clinical progression or death for any cause or the last follow-up (if no progress) , overall survival was defined as the interval between the beginning of bevacizumab treatment and death or the last follow-up, andobjective response rate was defined as the ratio of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ho responded completely or partially tothe total number of patients evaluated. Hazard ratios (H R)for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and overall survival wereextracted from each trial, and the log of the relative risk ratio (, R R )was estimated for object response rate.RevMan 5. 3 was used for data analysis. Results B A H T was related to the increase of objective response rate —3. 49, 95% C l 1.96 — 6. 22♦ P<Z0. 001)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H R=0.68, 95% Cl0. 58 —0. 80, P<C0. 001) and overall survival ( H R =0. 63, 95% Cl0. 53 —0. 75, P-<〇. 001) in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Conclusion The occurrence of bevacizumab-related hypertension may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Keywords:m e ta s ta tic c o lo re c ta l c a n c e r;b e v a c iz u m a b;h y p e r te n s io n;m e ta-a n a ly s is;su rv iv ald o i:10. 16439/j. issn. 1673-7245. 2021. 02. 01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8196008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81670385);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GSWSKY2017-02);甘肃省科技厅民生项目(17CXIFJ063);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院内项目:萃英科技创新计划(2020QN-07)通信作者:余静,E-mail:******************心血管病和癌症是全球两大主要死亡原因,一•者的生存率和死亡率亦存在相互影响,从而衍生出一门新的学科——肿瘤心脏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