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有机磷中毒小鼠的脏器病理学变化
- 格式:pdf
- 大小:415.15 KB
- 文档页数:4
有机磷中毒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有机磷中毒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研究有机磷对生物的影响;2. 探讨有机磷中毒的症状及处理方法;3. 提高对有机磷及其制剂的认识及防护意识。
实验原理:有机磷是一类常见的农药成分,对人体健康具有较大危害。
有机磷中毒的症状包括头晕、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
本实验通过对小白鼠进行有机磷中毒试验,观察其症状及时间,探讨有机磷中毒的特性及处理方法。
实验材料:1. 有机磷农药;2. 小白鼠。
实验步骤:1. 将小白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每只体重相似;2. 实验组口服一定剂量的有机磷农药,对照组口服等量蒸馏水;3. 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小白鼠的症状,测定体温及相关生理指标;4. 确定有机磷中毒及解毒方法。
实验结果:实验组小白鼠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包括头晕、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对照组则未出现。
实验过程中实验组小白鼠体温较对照组略有提高。
通过解毒处理后,实验组小白鼠的体温回升,症状逐步消失。
实验结论:有机磷农药具有较强的毒性,对人体健康产生较大危害。
本实验通过对小白鼠的实验,发现有机磷中毒的症状包括头晕、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采取及时解毒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建议在农业生产中,减少有机磷农药的使用,提高防护意识,对于可能接触有机磷制剂的人员,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参考文献:1. 郭艳红,黄光元,于峰.大量有机磷中毒急救处理原则[J].中国急救医学,2014,(8):495-496.2. 王勇,李雪明.浅谈有机磷农药的历史、现状及对策[J].都市环境设计,2016(5):169-172.3. 汪涵,刘金华,黄梅.有机磷农药的毒性研究进展[J].中国农药,2016,155-159.。
有机磷中毒实验报告有机磷中毒实验报告引言:有机磷是一类常见的农药和杀虫剂,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然而,长期接触或过量暴露于有机磷物质可能导致中毒,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可忽视的危害。
本实验旨在通过动物模型模拟有机磷中毒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以期更好地了解其机制及预防措施。
实验设计:我们选取了实验室中常用的小鼠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通过饲喂含有机磷的饲料,对照组则饲喂普通饲料,每组分别设立不同的观察时间点。
实验过程:1. 饲喂阶段:实验组小鼠饲喂含有机磷的饲料,每天按照体重比例进行定量喂食,持续一周。
对照组小鼠则饲喂普通饲料,饲养条件相同。
2. 观察阶段:在不同时间点,我们对两组小鼠进行观察和记录。
主要观察指标包括行为改变、体重变化、血液生化指标、器官病变等。
实验结果:1. 行为改变:实验组小鼠在饲喂有机磷后表现出明显的行为异常,包括活动减少、食欲下降、毛发蓬乱等。
对照组小鼠则无明显变化。
2. 体重变化:实验组小鼠在饲喂有机磷后体重逐渐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轻。
这可能与有机磷对食欲的抑制作用有关。
3. 血液生化指标:实验组小鼠在饲喂有机磷后,血液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明显降低,这是有机磷中毒的典型表现。
同时,肝功能指标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也呈现异常升高。
4. 器官病变:实验组小鼠在饲喂有机磷后,肝脏和肾脏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
肝脏组织显示明显的坏死和炎症反应,肾脏组织则出现肾小球萎缩和肾小管坏死等病变。
讨论与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模拟了有机磷中毒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并观察到了一系列明显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有机磷中毒主要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干扰神经递质的正常传递,导致神经系统和器官功能紊乱。
此外,有机磷还可引起肝脏和肾脏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因此,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使用规范,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减少有机磷中毒的风险。
实验的局限性:本实验仅采用小鼠作为模型,无法完全代表人类的反应。
有机磷农药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指家禽误食、吸入或皮肤接触有机磷农药,而引起胆碱酯酶失活的中毒病。
常见的有机磷农药有1059、 1605、3911、乐果、敌敌畏、敌百虫等。
家禽对其特别敏感。
病原由于对农药管理或使用不当,致使家禽中毒。
如:用上述药物在禽舍杀灭蚊、蝇或投放毒鼠药饵,被家禽吸入;草食家禽采食喷洒过农药不久的蔬菜、农作物或牧草;饮水或饲料被农药污染;防治禽寄生虫时药物使用不当;其他意外事故等。
毒理有机磷进入体内,与胆碱酯酶结合,形成稳定的磷酰化胆碱酯酶,导致乙酰胆碱大量蓄积,而呈现典型的毒蕈硷样作用和烟碱样作用。
症状最急性病例往往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
典型病例表现为流涎、流泪、瞳孔缩小,肌肉震颤、无力,共济失调。
呼吸困难,冠髯发绀,下痢。
最后呈昏迷状态,体温下降,卧地不起,窒息死亡。
病变1.病史调查:患禽有与有机磷农药接触史。
2.临床特征:毒蕈硷样症状:流涎,流泪,瞳孔缩小,呼吸困难,下痢。
烟碱样症状:肌肉震颤,共济失调。
3.病理变化:消化道内容物有特殊的蒜臭味。
实验室检验:血液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诊断由消化道食入者常呈急性经过,消化道内容物有一种特殊的蒜臭味,胃肠粘膜充血、肿胀,易脱落。
肺充血水肿,肝、脾肿大,肾肿胀,被膜易剥离。
心脏点状出血,皮下、肌肉有出血点。
病程长者有坏死性肠炎。
防治预防要科学地管理使用农药,严禁饲喂被有机磷农药污染的植物、牧草或饲料。
治疗1.一般急救措施:清除毒源。
经皮肤接触染毒的,可用肥皂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敌百虫中毒不可用碱性药液冲洗)。
经消化道染毒的,可试用 1%硫酸铜内服催吐或切开嗉囊排除含毒内容物。
2.特效药物解毒:常用的有双复磷或双解磷,成禽肌注40~60mg/kg;同时配合1%硫酸阿托品每只肌注0.1~0.2ml3.支持疗法:电解多维和5%葡萄糖溶液饮水。
不同剂量的有机磷农药致动物脏器慢性病理改变一、目的意义本实验观察由不同剂量的慢性有机磷中毒引起的慢性器官病变。
在我国,急性有机磷中毒由于其显著的临床特征和迅猛的发展趋势,已得到了人们足够的重视,但由于慢性有机磷中毒在临床上表现出隐匿性和非特异性,导致人们在日常使用时缺少防范心理与防护措施,本实验通过病理学切片的方法,更直观的揭示慢性有机磷中毒对脏器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敌百虫(C4H8Cl3O4P)又称二甲基-2,2,乙-三氯-1-羟基乙基磷酸酯,是白色结晶粉末。
比重1.73、沸点96℃,纯品熔点83~84℃,能溶于水和有机溶剂,性质较稳定,遇碱性药物可分解出毒性更强的敌敌畏,且分解过程随碱性的增强和温度的升高而加速,所以中毒时禁用碳酸氢钠等药物解毒。
敌百虫主要用作有机磷杀虫剂,高效、低毒、低残留、广谱性杀虫剂,以胃毒作用为主,兼有触杀作用,也有渗透活性,在农业、牧业和卫生防疫上有广泛用途。
敌百虫通常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吸收进入体内而引起中毒。
敌百虫属于低毒药物,易发生中毒,主要表现在在肝、肾、心、脑和脾等器官,在体内代谢较快,主要由尿排出。
敌百虫的急性毒性:LD50(半数致死量):400~600mg/kg(小鼠经口);LD50:1700~1900mg/kg(小鼠经皮);敌百虫应配为1-3%的浓度,为缓和其对胃的刺激性。
药剂稀释液不宜放置过久,应现配现用。
三、实验材料、仪器、药品材料:小鼠(品种?数量?年龄?雌雄?)药品:敌百虫(浓度梯度?),小鼠饲料仪器:氯丁橡胶手套,灌胃针,组织切片机,水浴锅、温箱,电热炉,Motic显微镜四、实验步骤1、选取小鼠(品种?数量?年龄?雌雄?),实验室常规喂养1周后分组(几组?对照,实验?每组几只?)并组内标记编号。
注意:小鼠所饮用的水要先测PH(PH≤7)2、灌胃暴露不同剂量的敌百虫溶液(多久一次?剂量多少),在实验前,小鼠断食8h,称重。
(灌胃,一次性灌药,小鼠体重0.1ml/10g),每次给药后观察小鼠的行为变化。
畜禽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诊断与治疗牟维东(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甘肃兰州)【摘要】传统的中毒多指有毒植物为主的天然物质引起的人和动物生理机能异常或病理过程,但随着人工合成农药新品种不断问世及其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农药中毒现象也屡见不鲜,其中有机磷农药引起的畜禽急性或慢性中毒更为多见,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巨大。
因此,如何安全、有效的使用有机磷农药,防止人、畜可能造成的中毒事故,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1 药物性能有机磷农药是磷和其他物质合成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因其化学结构中包含有碳—磷键,或碳—氧—磷键、碳—硫—磷键、碳—氮—磷键等,所以叫做有机磷化合物。
这类农药品种较多,杀虫效果高,残毒期短,作为农、林、牧业广泛应用的杀虫剂,其中·一些品种用于治疗家畜疾病。
这类杀虫剂对人、畜有一定毒性,有的毒性很强。
有机磷农药大部分为油状液体(或乳油),少部分为粉状固体,多数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及油类,有一定的挥发性,对光热、空气比较稳定,遇碱可迅速分解破坏,大部分有机磷农药带有类似蒜臭味或狐臭味。
当前,我国生产和使用的有机磷农药有数十种之多,常用的有对硫磷(1605)、内吸磷(1059)、甲拌磷(3911)、马拉硫磷(4049)、敌百虫、敌敌畏和乐果等。
2 致病原因多数有机磷农药可以毒杀动、植物体表、体内的多种寄生性虫体,同时对人、畜和其它温血动物也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如使用不当,往往造成人、畜中毒。
中毒后,轻则危害人、畜健康,重则可造成死亡。
有机磷农药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粘膜进入动物体内。
马、牛、羊、猪误食有机磷农药污染的饲料、饮水均可引起中毒,禽类对有机磷农药更加敏感。
引起动物中毒的途径和方式大致有:(1)采食、误食或偷食喷洒过有机磷农药不久又未经雨水冲刷的青草、蔬菜、瓜果及农作物等而引起大、中家畜中毒;(2)因药剂撒布而飞溅的药液被家畜吸入,特别是家禽而引起中毒;(3)家禽误食拌过或浸过有机磷农药的种子而引起中毒;(4)对有机磷农药及其容器管理不当,盛装饲料、饮水被家畜、家禽误食而引起中毒;(5)滥用或过量应用有机磷农药,治疗人、畜禽的皮肤病和体内、外寄生虫病,也可引起中毒;(6)家畜在施用过有机磷农药不久的大田里干活或畜禽到这类农田中采食青草或农作物而引起中毒;(7)误把有机磷农药混入饲料中而造成家畜中毒。
有机磷中毒实验报告一、实验背景有机磷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农药、杀虫剂、除草剂等领域的化学物质。
虽然它们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它们也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有机磷中毒是因为有机磷化合物进入人体后,抑制了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导致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在神经末梢积累,引起毒性反应。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模拟有机磷中毒的情况,观察不同浓度有机磷对小白鼠的影响,并探究其对小白鼠肝脏和肾脏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小白鼠、有机磷(敌敌畏)、生理盐水、氯仿、丙酮。
2. 实验方法:(1)将小白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
(2)将有机磷敌敌畏分别加入生理盐水中制成5种不同浓度的溶液。
(3)将每组小白鼠分别灌胃不同浓度的有机磷溶液,每只小白鼠灌胃量为1ml/100g。
(4)观察小白鼠的行为变化,记录死亡率和存活时间。
(5)实验结束后,取出小白鼠肝脏和肾脏进行解剖和组织学检查。
四、实验结果1. 小白鼠行为变化随着有机磷溶液浓度的增加,小白鼠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
低浓度组表现为活动减少、食欲减退;中等浓度组表现为四肢抖动、呼吸急促;高浓度组表现为严重抽搐、呕吐、失去意识等明显中毒症状。
最高浓度组全部死亡。
2. 小白鼠死亡率和存活时间随着有机磷溶液浓度的增加,小白鼠死亡率逐渐升高。
最高浓度组全部死亡,次高浓度组死亡率达到80%,而低浓度组死亡率不到20%。
小白鼠存活时间也随着有机磷溶液浓度的增加而缩短。
最高浓度组小白鼠死亡时间在10分钟以内,而低浓度组小白鼠最长存活时间超过2小时。
3. 肝脏和肾脏组织学检查经过解剖和组织学检查,发现有机磷中毒对小白鼠的肝脏和肾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高浓度组小白鼠肝脏和肾脏出现了明显的坏死和炎症反应,而低浓度组则只有轻微的损伤。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有机磷中毒会引起小白鼠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包括活动减少、四肢抖动、呼吸急促、严重抽搐、呕吐、失去意识等。
有机磷中毒及解救实验报告有机磷中毒及解救实验报告引言:有机磷中毒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中毒病症,常见于农业、养殖和化工等行业。
本实验旨在探究有机磷中毒的发生机制,并研究不同解救方法的有效性。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小鼠模型,将小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小鼠通过皮下注射有机磷类农药,而对照组小鼠则注射生理盐水。
实验组小鼠分为不同解救方法的子组,包括药物解救组、物理解救组和对照组。
实验过程中记录小鼠的生理指标、行为表现和组织病理变化。
实验结果:实验组小鼠在注射有机磷类农药后表现出明显的中毒症状,包括运动障碍、呼吸困难和神经系统异常。
对照组小鼠则无明显异常。
药物解救组小鼠接受特定解毒药物处理后,中毒症状有所缓解。
物理解救组小鼠通过吸氧、人工呼吸等手段进行急救,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对照组小鼠未接受任何解救措施。
进一步分析: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有机磷中毒对小鼠的生理和行为产生了显著影响。
这主要是由于有机磷类农药抑制了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导致乙酰胆碱在神经系统中积聚,造成神经传导障碍。
中毒症状的严重程度与磷酰化作用的强弱有关。
药物解救组中,我们选择了常用的解毒药物进行实验。
这些药物包括氯化胆碱、阿托品和氨基甲酸酯。
实验结果显示,这些药物能够部分恢复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减轻中毒症状。
然而,不同药物在解救效果上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研究和优化。
物理解救组中,我们采用了吸氧和人工呼吸等手段。
实验结果显示,这些物理解救方法可以提供氧气供应,减轻呼吸困难症状。
然而,这些方法并不能直接解除有机磷的毒性效应,只是在急救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
结论:有机磷中毒是一种严重的中毒病症,对生物体的生理和行为产生显著影响。
药物解救和物理解救是目前常用的解救方法。
药物解救能够部分恢复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减轻中毒症状。
物理解救则提供氧气供应,减轻呼吸困难症状。
然而,目前的解救方法仍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展望:未来的研究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进一步研究不同解毒药物的解救效果,寻找更有效的药物组合。
有机磷中毒实验报告有机磷中毒实验报告引言:有机磷农药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一类重要农药,其高效的杀虫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产量。
然而,有机磷农药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动物模型进行有机磷中毒实验,探究其对生物体的毒性效应。
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的选择:选择健康的小白鼠作为实验对象,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2.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定: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小白鼠。
3. 有机磷农药的给药:实验组小白鼠按照体重比例,经口灌胃给予一定剂量的有机磷农药,对照组则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
4. 实验时间的控制:观察和记录实验动物在有机磷农药暴露后的行为和生理变化,持续时间为72小时。
5. 实验数据的采集: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动物的行为、食物摄入量、体重变化等指标,收集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1. 行为观察:实验组小白鼠在有机磷农药暴露后表现出明显的行为异常,如运动减少、呆立不动、抽搐等,而对照组小白鼠则正常活泼。
2. 食物摄入量:实验组小白鼠的食物摄入量明显减少,对照组小白鼠则保持正常的食欲。
3. 体重变化:实验组小白鼠在有机磷农药暴露后体重明显下降,对照组小白鼠体重变化平稳。
讨论:1. 实验结果显示,有机磷农药对小白鼠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了明显的毒性作用,导致其行为异常和运动能力下降。
2. 有机磷农药可能通过抑制小白鼠的食欲中枢,导致其食物摄入量减少,进一步影响了体重的正常增长。
3. 有机磷农药对小白鼠的毒性效应持续时间较长,且剂量依赖性明显,高剂量暴露下毒性作用更为明显。
结论:有机磷农药对生物体产生明显的毒性效应,特别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本实验结果提示,有机磷农药的使用需要谨慎,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和安全操作规范进行,以保护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此外,进一步的研究还需探究有机磷农药的毒性机制,以提供更科学的农药使用指导和安全措施。
有机磷农药中毒及解救实验报告有机磷农药中毒及解救实验报告引言:农药在现代农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有效地控制害虫和病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农药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中有机磷农药被广泛使用,但其毒性也相对较高。
本实验旨在研究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和解救方法。
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有机磷农药、小白鼠、实验室设备。
2. 实验组设置:将小白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注射有机磷农药。
3. 观察症状:观察小白鼠在注射有机磷农药后的症状,如呼吸困难、肌肉抽搐等。
4. 解救方法:实验组小白鼠注射解救剂,观察症状是否有所缓解。
实验结果: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实验组小白鼠在注射有机磷农药后出现了一系列中毒症状。
首先,它们的呼吸变得急促困难,呼吸频率明显加快。
其次,小白鼠的肌肉开始抽搐,身体不受控制地颤动。
此外,它们的瞳孔也出现了明显的收缩,反应迟钝。
这些症状表明小白鼠已经受到了有机磷农药的中毒影响。
针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解救方法是注射解救剂。
我们给实验组小白鼠注射了解救剂,并观察了症状是否有所缓解。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发现实验组小白鼠的呼吸逐渐平稳下来,呼吸频率恢复到正常水平。
肌肉抽搐也逐渐减弱,身体颤动明显减少。
瞳孔的收缩也有所缓解,反应变得更加敏锐。
这些结果表明,注射解救剂对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解救具有一定的效果。
讨论: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农药中毒类型,其毒性较高,对人体和动物的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
本实验通过对小白鼠的实验研究,揭示了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和解救方法。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主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肌肉抽搐和瞳孔收缩。
这些症状与有机磷农药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密切相关。
有机磷农药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导致乙酰胆碱在神经突触中积累,进而引发中毒症状。
解救剂的注射是目前常用的有机磷农药中毒解救方法之一。
解救剂可以促进乙酰胆碱酯酶的再生和活化,加速有机磷农药的代谢和排泄,从而减轻中毒症状。
有机磷中毒的实验报告有机磷中毒的实验报告引言:有机磷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工业的化学物质,具有杀虫、杀菌、除草等作用。
然而,长期接触有机磷可能导致中毒,给人类和环境带来潜在风险。
本实验旨在研究有机磷中毒的症状、机制及预防方法,以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实验设计:我们选择小白鼠作为实验动物,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小白鼠接触有机磷化合物,对照组则接触无害物质。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小白鼠的行为、生理指标和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相关分析。
实验结果:1. 症状表现:实验组小白鼠在接触有机磷后表现出明显的中毒症状,包括运动障碍、呼吸困难、肌肉抽搐等。
对照组小白鼠则没有出现这些症状。
2. 生理指标变化:实验组小白鼠的血液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显著下降,这是有机磷中毒的重要指标。
此外,实验组小白鼠的血红蛋白水平降低,白细胞计数增加,说明有机磷对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有一定影响。
3. 组织病理变化:实验组小白鼠的脑组织和肝脏组织中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
脑组织显示神经元损伤和炎症反应,肝脏组织则出现肝细胞坏死和纤维化。
这些变化进一步证实了有机磷对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脏的损害。
讨论:有机磷中毒的机制主要与其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有关。
乙酰胆碱酯酶是一种重要的酶类,负责分解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维持神经传导的正常功能。
有机磷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后,导致乙酰胆碱在突触间隙中积累,破坏神经传导,从而引发中毒症状。
预防有机磷中毒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个人防护措施:使用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减少对有机磷的直接接触。
2. 环境控制:加强有机磷的储存和使用管理,确保无泄漏和扩散。
3. 定期检测:对从事有机磷相关工作的人员进行定期体检,及早发现中毒迹象。
4. 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有机磷中毒的认知,加强相关知识的普及,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结论:本实验通过对小白鼠的实验研究,揭示了有机磷中毒的症状、机制及预防方法。
有机磷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脏产生明显损害,而预防有机磷中毒的关键在于个人防护和环境控制。
有机磷农药致小鼠肝损伤的实验观察汪敏;叶劲松;牟德英;刘朝辉;陈应康【期刊名称】《黔南民族医专学报》【年(卷),期】2004(017)001【摘要】目的:观察有机磷农药对小鼠肝脏的毒性作用及有机磷农药和四氯化碳合用对小鼠肝脏的影响.方法:健康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ml/kg;B组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10ml/kg;C组腹腔注射有机磷农药(DDV)5ml/kg;D组腹腔注射CCl410ml/kg,DDV 5ml/kg.24h后抽血测定丙氨酸转氨酶(ALT),剖检肝脏作病理检查.结果:B组、C组、D组ALT升高,D组较B组、C组显著升高(P<0.05,P<0.01).病理学变化:B组、C组和D组肝脏均脂肪变性和肝细胞坏死,尤以D组更明显.结论:有机磷农药对肝脏有直接毒性作用,DDV和CCl4联合应用,促进CCl4分解,增加肝脏的毒性作用.【总页数】2页(P7-8)【作者】汪敏;叶劲松;牟德英;刘朝辉;陈应康【作者单位】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贵州,都匀,558000;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贵州,都匀,558000;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贵州,都匀,558000;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院,贵州,都匀,558000;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贵州,都匀,55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5.4【相关文献】1.五味子茎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观察 [J], 任东波;王鹏2.穿破石对小鼠CCl4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观察 [J], 王永中;郑良朴;王瑞国3.小鼠腹水瘤H22去瘤细胞滤液致小鼠长瘤的初步实验观察 [J], 童兴龙;张荫芳4.郁金水煎剂对四氯化碳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细胞p53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及其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J], 张婉娴;朱彤彤;鲁育铭;赵丽晶;刘鹏;赵丽娟5.颈痛灵胶囊对化学、物理方法致痛小鼠的镇痛作用实验观察 [J], 丁文清;江怡珊;乔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有机磷中毒及解救实验报告
有机磷农药是一类广泛使用的农药,其毒性较大,一旦中毒会对人体健康造成
严重危害。
本实验旨在研究有机磷中毒的症状及解救方法,以期对中毒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措施。
实验一,有机磷中毒症状观察。
在实验中,我们将小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注射不同剂量的有机磷农药。
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出现了明显的中毒症状,包括呼吸困难、瞳孔收缩、肌肉颤动等,而对照组小鼠则无明显异常。
这表明有机磷中毒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生理症状,需要及时救治。
实验二,有机磷中毒解救方法探究。
针对有机磷中毒的解救方法,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首先,我们尝试了不同
的解毒药物,如阿托品、洗胃等,结果发现,阿托品能够有效缓解中毒症状,而洗胃对中毒小鼠的解救效果不明显。
其次,我们尝试了不同的呼吸支持措施,包括氧疗、呼吸机辅助等,结果显示,氧疗能够显著改善中毒小鼠的呼吸困难症状。
最后,我们还研究了中毒小鼠的抗氧化治疗,结果显示,抗氧化剂对缓解中毒小鼠的肌肉颤动等症状有一定效果。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有机磷中毒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生理症状,包括呼吸困难、瞳孔收缩、肌肉颤动等;针对有机磷中毒,阿托品、氧疗和抗氧化治疗是有效的解救方法,而洗胃的解毒效果不明显。
这些结论对于中毒患者的救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总结:
有机磷中毒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需要及时有效的救治措施。
本实验结果为有机磷中毒的解救方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但仍需进一步的临床验证和研究。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中毒患者的救治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细胞凋亡与中毒细胞凋亡与中毒【关键词】细胞凋亡;中毒【中文图书号】d919.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9297(20xx)03—0232—03自1972年由kerr等提出细胞凋-l~?(apoptosis)的概念后。
人们对细胞凋亡现象进行了广泛深入研究。
随着医学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细胞凋亡已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现已证实,在缺血一再灌注损伤、创伤感染、全身炎症反应(sirs)、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退行性变以及中毒等中均存在细胞凋亡的情况。
目前,我国法医界已经开始利用细胞凋亡理论和技术。
进行法医毒理病理学方面的研究。
f 卅一、细胞凋亡(一)细胞凋亡的概念细胞凋亡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r0grammed cell death pcd),是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细胞按照自身既定程序主动结束生命的一种死亡形式。
是由一些特殊信号刺激细胞内在固有的死亡程序所诱发的细胞主动死亡现象。
细胞凋亡是细胞衰老、死亡的正常生理过程,然而,许多致病因素也能导致凋亡,被称之为病理性细胞凋亡。
(二)细胞凋亡与坏死的区别坏死(necrosis)是细胞受到强烈理化或生物因素作用引起细胞无序变化的死亡过程。
首先膜的通透性增加,细胞外形不规则变化,内质网扩张,核染色质位移,细胞核和线粒体肿胀,溶酶体破坏,细胞膜破裂,胞浆外溢,坏死的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引起周围组织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
凋亡是细胞对环境的生理性病理性刺激信号,环境条件的变化或缓和性损伤产生的应答有序变化的死亡过程。
首先是染色质的凝集,嗜碱性染色增强,细胞核崩解。
线粒体保持形态正常。
最后细胞收缩变圆,胞体变小,染色质固缩,凝集至核膜周边,胞浆浓缩,内质网扩张并与细胞膜融合,核仁裂解,细胞皱缩,继之细胞内陷将细胞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多个具有膜包囊的细胞凋亡小体fapoptotic micro—body)。
他们从细胞表面出芽脱落,并被吞噬细胞、上皮细胞吞噬。
有机磷中毒实验报告引言:有机磷农药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杀虫剂之一,其高效性以及广谱性使得它成为农田作物保护的首选药剂。
然而,与此同时,有机磷中毒也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本实验旨在通过动物模型来研究有机磷中毒对身体机能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治疗方法。
实验设计与方法:实验选取了30只健康的小鼠,其中15只作为实验组,另外15只作为对照组。
实验组小鼠接受口服有机磷农药的溶液,对照组小鼠则接受无机磷液体。
实验组小鼠每天饮用相应溶液,实验持续30天。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结束后,我们对两组小鼠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测。
首先,我们观察到实验组小鼠出现明显的行为异常,如活动减少、食欲变差等。
这与有机磷中毒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症状相一致。
此外,实验组小鼠还表现出了明显的运动能力下降,这可能与神经肌肉连接受损有关。
进一步分析发现,实验组小鼠的肝脏功能明显受损,肝功能指标异常。
这与有机磷中毒导致肝脏代谢和解毒能力下降的机制相符。
此外,实验组小鼠的血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指标也明显升高,暗示实验组小鼠的肝细胞受到了损伤。
在治疗方面,我们尝试了一种新型的药物,并将实验组分为两个亚组。
一组接受新药治疗,另一组则接受安慰剂。
治疗后,我们发现接受新药治疗的小鼠表现出一定的恢复迹象,行为和运动能力有所改善,相关指标也有所下降。
这说明这种新药对有机磷中毒可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讨论与结论:实验结果明确指出,有机磷中毒会对身体机能产生严重的影响,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肝脏和肌肉等。
此外,我们的实验还发现一种新型药物可能对有机磷中毒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然而,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验证其疗效以及潜在的不良反应。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有机磷中毒对身体的严重影响,同时也发现了一种可能的治疗方法。
这对于保护农田工作者以及使用有机磷农药的农民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今后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并加强对农药的监管,以减少有机磷中毒的发生。
第30卷黔南民族医专学报第2期小鼠吸入马拉硫磷致肺损伤的病理学观察陈应康,汪敏,田培燕(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贵州都匀558013)【摘要】目的:探讨吸入马拉硫磷对小鼠肺脏的形态学影响。
方法:分别采用高、中、低剂量的马拉硫嶙静式吸入染毒小鼠,90 d剖检,观察肺脏并切取肺组织制片、HE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
结果:马拉硫嶙染毒组均出现轻重不等的肺损伤,表现为肺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高剂量组小鼠 肺组织可见坏死灶等病理变化。
结论:吸入马拉硫嶙对小鼠肺组织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
【关键词】马拉硫嶙;小鼠;肺损伤;病理学【中图分类号】R3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 - 4983 (2017 )02 - 0080 - 03A pathological observation on mice pulmonaryinjuries by malathion inhalationCHEN Ying-kang,WANG Min,TIAN Pei- yan{Qiannan Medic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Duyun 558013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alathion inhalation on mice pulmonary morphology. Methods :Static inhalation of malathion at different dosage(high,moderate,low)was conducted in poisoned mice.After dissection on90 d,the pulmonary tissue was observed,and harvested for slicing and HE staining before pathological observation.Results :Malathion poisoned mice had pulmonary injuries at different severity levels,and the symptoms were pneumonemia,edema,inflammatory cell infiltration,as well as pathological alterations,such as necrosis region in mice at high malathion dosage.Conclusion :Malathion inhalation caused mice pulmonary injuries to a certain extent.【Key words】malathion;mice;pulmonary injury;pathology目前,我国使用最多的农用杀虫剂仍是有机 磷农药,农药除有高效杀虫作用外,对人、畜均 有毒害作用,由于其毒性较高,在生产和使用过 程中容易引起中毒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