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奥秘1
- 格式:pdf
- 大小:913.41 KB
- 文档页数:8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测试)学校:___________ 姓名:班级:得分:一、单选题(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对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于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粒子【答案】C【解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单个的分子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则由阴阳离子共同保持其化学性质。
2.氧气在降温加压变成液态氧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B.分子质量变小C.分子体积变大D.分子运动速率变大【答案】A【解析】氧气由气态变成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分子的质量不变,分子的体积不变,分子运动速率很慢。
故选A.3.下列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离子能构成物质B.分子之间有间隔,原子之间没有间隔C.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运动D.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答案】C【解析】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A错误;分子、原子间均有间隔,B错误;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运动,C在正确;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原子不能再分,D错误。
故选C。
4、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氨气B.氯化钠C.镁D.金刚石【答案】A【解析】A、氨气是由氨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A。
5.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 气体易被压缩分子间的间隔大B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不停运动C 气体热胀冷缩分子可变大可变小D 1个水分子质量约为3×10-26kg 分子很小【答案】C【解析】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的分子之间有间隔,且间隔比较大;能够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的不断运动;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因为物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一个水分子的质量是3×10-26千克,说明分子的质量很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神秘课题 1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理解分子、原子看法,知道分子和原子关系。
2能运用分子和原子看法来解说平时一些现象。
学习要点1.认识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理解分子、原子看法,知道分子和原子关系。
2能运用分子和原子看法来解说平时一些现象。
课前预习:1.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的事实是()A .水结成冰B .水分蒸发C.水被电解D.水汽化2.小明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能缩身,甚至能减小到分子大小,他到水世界旅游一趟,并报告了见闻。
他的报告不正确的选项是()A .水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水分子之间有间隔C.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D.电解水就是把水中的氢气和氧气分别开来3.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差别是()A .大小不一样B.可否直接构成宏观物质C.可否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D.在化学反响中可否再分4.小李同学测得50 毫升酒精和50 毫升水混淆在一同后的体积小于100 毫升,这个事实说明()A .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都有缝隙B.酒精分子和水分子质量很小C.酒精和水发生了分解反响D.酒精分子和水分子都变为了原子5.右图是电解水时,水分子分解过程表示图对于该图理解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构成的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 在化学反响中分子可分6.以下属于化学变化的本质的是()A.分子运动速度加速B.分子间隔变小C.分子改变,变为了其余物质的分子D.一种分子运动到另一种物质的分子之间去情境导入: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纳米车也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自主研究:1、分子【阅读与思虑】阅读教材并思虑以下问题:1.“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这一说法对吗?2.在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有哪些?3.用分子、原子的看法解说:( 1)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2)水通电氢气 +氧气;( 3)蔗糖放入水中一会就“不见了”。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课题1 分子和原子1.物质分别是由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其中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
物质由元素组成。
如: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举一反三)2、分子(1)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意: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但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因为一些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是由大量的分子聚集在一起才表现出来,单个分子不能表现。
(2)分子的基本性质①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②分子间有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受热增大,遇冷缩小,气态物质分子间隔最大。
③分子在不停运动。
④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3)分子的内部结构①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②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
3、原子(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3)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4)分子与原子的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经过组合可构成分子。
金属单质,如:铁、铜、金等(5)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固体非金属单质,如:硫、磷、硅等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氖气、氫气。
4、分子与原子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4、原子观点解释有关问题和现象(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①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变化;②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改变,原子重新组合。
(2)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①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水中只含有水分子;②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3)有些生活中的现象和自然现象也可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
如:衣服晾晒、花香、热胀冷缩、溶解、蒸发、物质三态变化、气体压缩等。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一、 分子和原子一、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鲜花飘香、水的蒸发、炒菜时闻到菜的香味、蔗糖溶解、酒香不怕巷子深。
】a 分子、原子质量、体积很小;b 分子原子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c 分子原子有间隔,间隔的大小决定物质的三种状态;二、分子运动的探究预备实验1、把5-6滴酚酞溶液滴入到盛有20ml 蒸馏水的A 烧杯中搅拌均匀,酚酞溶液不变红色。
【蒸馏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2、从烧杯A 中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酚酞溶液变红色。
【浓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旧教材【实验操作】如下图(左)取适量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 、B 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 ,加入约5mL 浓氨水。
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 、C 两个小烧杯,烧杯B 置于大烧杯外面,观察现象。
思考:B 杯的作用:做对比实验,证明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氨气而不是空气。
浓氨水(拓展实验)1、实验现象并分析;2、浓氨水、酚酞溶液滴反现象;(旧教材) (新教材) 3、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的作用 。
新教材【实验操作】如图烧杯A 中装的是无色酚酞溶液,烧杯B 里装的是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 、B 两个小烧杯几分钟以后,观察现象。
三、 分子和原子(1)水的蒸发 (物理变化)分子之间距离增大,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水的化学性质不变。
加热蒸发 (由液态变为气态)(2)水的电解(化学变化)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水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3)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变;而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也发生改变。
由此引出分子的定义:分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但原子种类不变。
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也就是说,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但原子并不是最小粒子,在其他条件下原子还可以再分,原子也有结构。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答案:(1)保持物质化学性质(2)不断地运动着(3)有间隔(4)化学变化中(5)原子(6)新分子(7)分子(8)原子(9)原子(10)没有发生变化(11)发生变化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1)物质的构成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
现在的科学技术不仅能够直接观察分子和原子,还能移动原子。
(2)分子的性质①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比如把1亿个氧分子排成一列,仅有1.48 cm长;1滴水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
②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速率越快。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酚酞溶液变红A烧杯中的溶液变红原因解释酚酞溶液遇浓氨水会变红烧杯B中的氨气分子进入到烧杯A中,使溶液变红结论—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性质具体事例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湿衣服晾干;春暖花开,缕缕花香扑鼻而来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晾在太阳底下的湿衣服干得更快;敞口容器中的水,温度越高,减少得越快尘土飞扬不能用分子的运动解释。
因为尘土不属于分子,分子体积小,肉眼无法看到。
③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
性质具体事例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a.5 mL水与5 mL酒精倒在一起的体积小于10 mL;b.相同质量的同一物质(如水),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所占的体积不同;c.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是由于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辨误区物质在三态变化、热胀冷缩过程中分子体积是否变化物质在三态变化、热胀冷缩过程中,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而分子体积没有发生变化。
【例1】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埋在地震废墟中的幸存者,这能说明( )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可以再分 D.分子比原子大解析:人体中散发出的物质,其分子不断运动,刺激搜救犬的嗅觉细胞,从而感知生命的存在。
答案:A2.分子可以分为原子(1)分子的概念①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说明:“保持”是指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不变,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就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