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高考地理一轮专题 第18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
- 格式:doc
- 大小:597.50 KB
- 文档页数:13
河北省高考地理一轮专题第18讲人口的空间变化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46分)1. (6分) (2020高一下·成都期末) 小强的爸爸在上海工作,妈妈是合肥市某中学老师。
小学时每年暑假,小强都随妈妈去上海度假;2010年,由于工作需要,妈妈调到上海市某中学任教,萧湘随妈妈去上海上中学,2015年小强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
小强是环保志愿者,寒假准备随学校环保组织去西南地区考察。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小强及家人的经历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①小学时暑假和妈妈去上海度假②小强到北京上大学③妈妈调到上海市任教④小强去西南地区考察A . ①②B . ②③C . ③④D . ①④(2)小强的爸爸去上海工作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 . 响应国家号召开发新区建设B . 上海的城市问题少C . 上海的气候条件宜人D . 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2. (4分) (2017高一下·天水开学考) 读我国某区域图(下图),图中箭头为人口迁移方向,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 .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B . 婚姻因素C . 水利工程建设D . 文化因素(2)下列关于图中人口迁移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 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以青壮年居多B . 从人口受教育程度看以高学历人口居多C . 从人口移动距离看以长距离迁移居多D . 从人口移动形式看以近距离分散为主3. (6分) (2017高一下·江苏期中) 猴年春节期间,城乡交通状况来了个大反转,车流、人流密集涌向乡间。
乡间出现了如城市的堵车现象,“城堵”变成了“乡堵”。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城堵”变成了“乡堵”说明()A . 城市化速度加快B . 乡村交通条件改善C . 逆城市化现象明显D . 城乡居民收入提高(2)影响春节期间人口流动的主导因素是()A . 家庭B . 经济C . 教育D . 交通4. (6分) (2019高一下·黑龙江期末) 360大数据中心基于9亿用户春运前夕至除夕的迁徙态势,发布了2017年春节“空城指数”,全面展示了春运期间的国民迁徙路。
第 18 讲人口的空间变化知考纲明考情理线索1.人口迁徙常与工业扩散、家产转移和国的主要原由土开发等资料相联系,考察人2.地区文化口迁徙的因素及影响;近几年对人口的影考察频度较高,考察形式主要响为选择题一、人口的迁徙1.看法一段时间内人口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国际人口迁徙(1)看法: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处达到一准时间 (往常为 1 年)的迁徙活动。
(2)特色:①19 世纪从前:由欧洲迁徙到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3.国内人口迁徙(1)看法: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2)古代:受柔弱的农业经济、屡次的战争以及自然灾祸等影响而迁移。
(3)新中国成立以来:【深度思虑 1】人口迁徙与人口流动有什么差异?提示经过双方面来划分:第一,人们老是不停地进行空间挪动,但不是全部的空间挪动都是人口迁徙,只有那些居住地发生“永远性”和“长久”变化的挪动,才被看作人口迁徙。
这就是人口迁徙的时间性。
在重申人口迁徙的时间性时,要把人口迁徙与人们每日在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通勤来回、出门购物、出差等活动划分开。
第二,人口迁徙一定以居住地的改变成条件,即迁徙发生前后,人们的居住地不相同,而居住地的改变包含人口迁徙一定超出“必定距离”,即行政区。
这就是人口迁徙的空间性。
二、影响人口迁徙的因素【深度思虑 2】人口迁徙的决定性因素必定是经济因素吗?提示人口迁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种存心识的行为。
经济因素对人口迁徙常常起侧重要的作用,但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进人口迁徙的决定性因素。
考点一影响人口迁徙的因素影响人口迁徙的因素有好多,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两个变化”“三个因素”。
1.“两个变化”(1)个人动机的变化:个人对生活和职业需求的变化。
(2)生态环境的变化: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
2.“三个因素”一般以为,人口迁徙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因素的综合反应。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第18讲人口的空间变化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46分)1. (6分) (2014高一下·邢台月考) 下列不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 . 国际难民B . 外籍工人流动C . 五一去北京旅游D . 大学生毕业后到西部地区工作2. (4分) (2018高二下·孝感期末) 18年2月24日,高德地图发布《2018春运出行大数据报告》,春节期间我国十大“空城为北京、广州、合肥、重庆、哈尔滨、东莞、沈阳、长春、上海、武汉。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春节期间该十大城市人口变化主要属于()A . 国际人口迁移B . 国内人口流动C . 省内人口迁移D . 县际人口流动(2)导致这十大“空城”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 受传统思想影响B .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外迁C . 农村经济发展快D . 农村道路设施迅速完善(3)春节期间,大量人口离开大城市的影响有()①改善市民居住条件②缓解城市交通拥堵③部分生产暂时性停滞④减轻农村环境压力A . ①②B . ②③C . ③④D . ①④3. (6分) (2019高一下·沈阳月考) 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
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题。
(1) 2005-2010年()A . 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B . 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C . 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 . 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2) 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城间的人口迁移()A . 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B . 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C . 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D . 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4. (6分)(2019·三原模拟) 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和迁移出现不少“反向现象”,例如:“反向春运”和“城归”。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第18讲人口的空间变化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46分)1. (6分) (2014高一下·衡水月考) 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回答下题:(1)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A . 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B . 人口迁移主要受政策因素影响C . 以青壮年人口为主D . 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2)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A . 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B . 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C . 改善城市环境D . 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2. (4分)(2017·达州模拟) 云和县(约119°E)多丘陵,少平地,因此当地居民就在山中开辟梯田。
鲜为人知的是梯田的形成与古代银矿开采息息相关,银矿不仅孕育了梯田,也催生了“云和”。
如今,每逢春末夏初,这里的风景异常美丽,七彩梯田让人沉醉、让人心灵纯净,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当地居民在梯田主要种植()A . 水稻B . 小麦C . 玉米D . 油菜(2)古代“银矿孕育了梯田”,主要是指()A . 冶炼业兴起,为梯田开辟提供了工具B . 银矿开采业的衰落,废弃矿区改造为梯田C . 银矿开采,占用大量土地,开辟梯田,增加耕地面积D . 银矿开采,大量人口涌入,粮食需求增大,梯田面积增加(3)在该地旅游旺季期间,北京()A . 比云和日照时间更长B . 比云和正午太阳高度更大C . 日落于西南方向D . 日出时间逐渐推迟3. (6分)(2016·成都模拟) 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与迁出人口数的差值与总人口之比。
读我国东部某省(市)2006 - 2014 年人口增长率变动图(右图),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总数()A . 持续上升B . 持续下降C . 先增后减D . 先减后增4. (6分) (2017高二下·宜昌期末) 国家统计局2016年4月28日发布的《2015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称,2015年农民工总量为27747万人,比上年度增加352万人。
第18讲人口的空间变化【考点整合】【要点热点探究】探究点一人口迁移的判别与影响因素属于人口迁移的人口流动一般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改变居住地。
我国曾以户口是否发生变迁作为人口迁移的判别标准,这将随着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发生变化。
二是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
例如,旅游、探亲等短期人口流动就不属于人口迁移。
三是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有时候常常把这作为判断是否发生人口迁移的重要标准。
人口迁移按地理范围可分为国际迁移及国内迁移,按迁移方向可分为农村到农村、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农村、城市到城市的迁移。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有:1.经济因素往往起着重要作用2.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以及个人动机和需求等,也能影响人口的迁移;3.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例1(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下图表示2000-2018年我国各省(市、区)实际人口迁入率、迁出率(以5 年为统计单位,不包括)回答⑴-⑵题。
⑴造成图中A点所示省(市、区)人口迁移特点的原因最可能的是当地A.收入水平高 B.远离东部 C.人口数量少 D.经济落后⑵图中能够反映的省际人口迁移状况是A.迁入率最大值小于迁出率最大值B.净迁移率小于-5%的省(市、区)多C.净迁移率打于10%的省(市、区)少D.所有省(市、区)的迁入率均大于迁出率解析:⑴读图,可看出A省(市、区)迁出率远远大于迁入率,人口迁出多,造成该省人口迁出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落后。
⑵根据图中信息,迁入率最大值为18%,迁出率最大值为6.5%,迁入率最大值大于迁出率最大值,选项A错误;根据净迁移率=迁入率-迁出率,结合图可看出净迁移率小于-5%的省(市、区)只有2个,选项B错误;净迁移率大于10%的省(市、区)只有3个,选项C正确;图示省区既有净迁入省区,也有净迁出省区,选项D 错误。
答案:⑴D ⑵C探究点二人口迁移及其分布1.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流向和原因。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考地理一轮专题第18讲人口的空间变化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46分)1. (6分)(2016·吉林模拟) 百度迁徙地图是指基于手机定位数据而制作的国内城市间人口流动实时地图。
下图为2016年2月6日(腊月二十八)12时百度迁徙地图。
读图,有关图示时段的人口流动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 . 以人口省际迁移为主要形式B . 中西部短途客流增加反映其经济水平提升C . 经济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D . 人口从东部地区流出体现了逆城市化进程2. (4分) (2017高一下·大田月考) 我国东北地区有辽阔的土地、浩瀚的森林。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吸引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向这里迁移和流动,尤以山东人最多。
东北地区俗称“关东”,人们便把不顾政府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迁入现象,称为“闯关东”。
直到1978年,黑龙江省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还比山东省高出2/3。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经济增长迅速,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黑龙江省,由此导致了两地之间人口迁移方向的完全反转,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自古以来山东人“闯关东”的主要原因是()①山东省人口多,生存压力大②东北地区地广人稀,资源丰富③政策鼓励④山东省环境恶化,造成大规模的环境难民A . ①③B . ②④C . ①②D . ①④(2)改革开放以来,导致“雁南飞”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 . 政治因素B . 环境因素C . 经济因素D . 文化因素(3)从“闯关东”到“雁南飞”,两者的共同之处是()A . 都是政策性移民,具有自发的性质B . 地区自然条件相差很大,环境质量不同是决定因素C . 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是巨大的拉力因素D . 人口的迁移都是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水平3. (6分) (2018高一下·江西期中) 人口净迁入率是指人口迁入率与迁出率的差值。
下图示意2017年我国部分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人口数量变化幅度最大的地区是()A . ①B . ②C . ③D . ④(2)人口增长类型与③地区相似的国家可能是()A . 菲律宾B . 印度C . 德国D . 中国4. (6分)因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大量人口迁入而形成的城市是()A . 我国的太原、上海B . 我国的大庆、攀枝花C . 美国的纽约、华盛顿D . 我国的西安、澳大利亚的悉尼5. (4分) (2017高一下·静海月考) 环境为人类生存提供各种资源,资源的消耗会导致环境问题,环境对人口的生产、分布又具有限制性。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人口与土地资源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 . 发展中国家土地使用较合理,土地承受的压力小,所以人口数量多B . 发达国家对土地使用不合理,土地承受的压力大,故人口的数量少C . 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多,农村人口比例大,人均耕地少,土地承受压力大D . 发达国家人口数量少,城市人口比例大,土地承受的压力小(2)人口与水资源的关系正确的叙述为()A . 发展中国家生产力落后,人均使用水资源的数量少,水资源危机小B . 发展中国家以农业经济为主,水资源受污染程度非常小C . 沿海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水资源危机D . 水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大部分面临水资源不足的危机(3)关于矿产资源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 . 目前,某些矿产资源的数量正在迅速减少,有些甚至出现枯竭B . 矿产资源是人类提高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C . 随着科技的进步,矿产资源被利用的种类将会增加D . 矿产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特点6. (4分)(2018·浙江模拟) 下图为某国人口的不同年龄段比重图,读图完成下题。
(1)该国()A . 男女比例不平衡B . 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C .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D . 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2)影响该国外来移民的主要因素是()A . 人口老龄化B . 婚姻家庭C . 政治因素D . 经济因素7. (4分) (2017高一下·太和月考) 下图为铁道部在网络上发布的一幅春运期间人口流动情况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各省份去外地打工主选地有所不同,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内蒙古外出打工主选地为上海B . 陕西外出打工主选地为北京C . 河南外出打工主选地为广东D . 湖北外出打工主选地为上海(2)北京等地的务工流和学生流,反映出影响当地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为()A . 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B . 政治因素、环境因素C . 经济因素、政治因素D . 社会文化因素、其他因素8. (4分) 20世纪末,因战争而引起的人口大规模迁移的一组国家是()A . 伊拉克、伊朗、科威特B . 古巴、海地、巴拿马C . 卢旺达、刚果、前南斯拉夫D . 印度、巴基斯担、孟加拉国9. (4分)近期我国将采取渐进、微调、各省不同步的方式推开单独二胎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有()A . 缓解目前我国劳动力短缺状况B . 加快城市化速度C . 增加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D . 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10. (4分) (2017高一下·东台期中) 关于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 . 今天,地球陆地上的绝大部分地区都有人类活动,主要原因在于人口迁移B .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因素成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C . 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均有利,不会加剧迁入地的生态环境问题D . 大量的农村人口涌人城市,既推动了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也给城市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二、综合题 (共5题;共53分)11. (5分) (2017高一下·张家口期末) 读“安徽省地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茶树适宜生长在温度为10~35℃,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较大,坡度和缓、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区。
中国十大名茶之中,出自安徽的茶叶就占了三成。
(1)图中所示甲、乙两地区,最适宜茶树生长的是________。
简述判断理由(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方面回答):________。
近些年,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务工的外来人员约30%来自安徽省。
(2)长三角地区吸引安徽省务工人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促进我国沿海地区外贸加工等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国家在安徽省的长江沿岸城市设立了产业转入示范区。
图中示范区城市承接外贸加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2. (10分)读下表(1985年7月至1990年6月我国人口迁移的原因结构),完成下列问题。
原因分类占迁移人口的比重(%)性别比原因分类占迁移人口的比重(%)性别比经济性原因56.2217.3家庭性原因34.539.0工作调动分配录用务工经商11.55.924.3268.4243.5223.8投亲靠友随迁家属婚姻迁入9.910.414.275.967.49.7学习培训12.9149.7其他原因9.3215.0退休离职 1.6603.9合计100123.1(注:性别比是指平均每100个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
如大于100,表明男性人数多于女性;若小于100,则说明男性人数少于女性)(1)表中所列影响人口迁移的各种因素中,经济因素迁移人口的比重是________。
其中又以________人员比例最高,且该时期的人口流动与以前主要受国家政策影响不同,主要是以自然地迁移为主。
(2)表中人口迁移的其他原因还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等。
(3)在所有经济性人口迁移中,就性别而言,________性人口数超过________性人口数;在家庭人口迁移中,________性人口数超过________性人口数。
这是由男性与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________不同造成的。
13. (10分) (2017高一下·林州月考) 阅读材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迁移日渐频繁,老龄化现象也日趋严重,下图为2012年我国部分地区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统计图及2014年我国部分省区常住人口老龄化数据。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占人口总数的7%,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1)指出我国人口迁移的空间特点。
(2)简述我国老龄化问题产生的原因。
(3)根据材料概括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4)比较四川省和广东省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14. (13分) (2017高一下·山东期末) 上海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其人口问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1990年以后上海市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的变化特征及其成因。
(2)说明外来人口对上海城市发展产生的影响。
15. (15分) (2015高一下·商丘期中) 读京津冀部分地区示意图(图甲)和河北省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图乙),完成下列问题.(1)近些年来,石家庄、唐山、秦皇岛等城市人口净迁入量大增,简析其主要原因.(2)简述石家庄和沧州在城市服务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图示地区大力发展高铁对沿线城市服务范围的影响.(3)说出1982年前后河北省城市化特点的变化.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0题;共46分)1-1、2-1、2-2、2-3、3-1、3-2、4-1、5-1、5-2、5-3、6-1、6-2、7-1、7-2、8-1、9-1、10-1、二、综合题 (共5题;共53分) 11-1、11-2、11-3、12-1、12-2、12-3、13-1、13-2、13-3、13-4、14-1、14-2、15-1、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