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考地理一轮专题 第18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
- 格式:doc
- 大小:728.00 KB
- 文档页数:14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人口的空间变化一、选择题下图示意某年黑龙江省流出人口构成。
读图,完成1~2题。
1.该年黑龙江省流出人口( )A.迁入地选择广泛,全国分布比较均匀B.迁移目的地选择主要受距离影响C.以社会型迁移(拆迁、婚姻、投亲等)为主D.男女性别比例略有失调,青年受高等教育机会低2.黑龙江省流出人口结构的影响有( )A.降低社会抚养比B.劳动力短缺C.恶化人口性别结构D.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经济快速发展引起了大规模的“移民潮”,未来我国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将使产业资本替代劳动力成为流动的主体,由“移民就业”向“移业就民”转换。
据此完成3~4题。
3.下图中最容易吸引“移民就业”的工业部门是( )A.甲 B.乙 C.丙 D.丁4.“移业就民”带来的影响有( )①加快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②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③缓解东部地区就业紧张状况④降低中西部地区环境压力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读某区域图,图中箭头为目前正在进行的人口移动方向。
据此回答5~6题。
5.图中人口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
A.民工流动B.道路建设C.水利工程建设D.输气管道建设6.对图中人口移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以青壮年居多B.从人口受教育程度上看以高学历人口居多C.从人口移动距离上看以长距离迁移居多D.从人口移动形式上看以线形分散为主读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市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7~8题。
7.有关该市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总体上看,该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为主B.该市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C.影响该市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因素D.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整体呈上升趋势8.近年来该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
A.该市因经济发展速度减缓而出现民工荒B.该市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迁入量逐年减小C.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D.农村生存环境已优于城市人类迁移行为决策的产生,是由于迁移者认为在目前自己居住区位以外的某一区位能够更好地满足自己的意愿。
第18讲人口的空间变化最新考纲核心素养定位考情报告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2.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知道世界人口迁移和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
(区域认知)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及人口迁移的效应,学会分析某时期或某地区的人口迁移案例。
(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3.探讨人口迁移对人口迁入地与迁出地的影响,趋利避害,促进人口迁移与社会协调发展。
(人地协调观)常与工业扩散、产业转移和国土开发等资料相联系,考查人口迁移的因素及影响;近几年考查频度较高,考查形式主要为选择题。
[教材整体感知][再现基础知识]一、人口分布及影响因素1.人口分布(1)世界人口分布①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带。
②人口密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大部分、美国东北部。
(2)我国人口分布①分布不平衡东部多,西部少;平原地区多,高原、山地地区少;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少;汉族集中地区多,少数民族集中地区少。
②人口分布界线以黑河—腾冲为界,东多西少。
2.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影响力逐渐减小,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政治、文化等。
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二、人口的迁移及影响因素1.人口迁移的概念读人口迁移简图,完成问题。
(1)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行政区域界线常被用来区分是否发生人口迁移。
图中A、B和C是三个不同地区。
人口从A1到B1,从C1到A2是人口迁移;从A1到A2,从C1到C2不是人口迁移。
2.国际人口迁移读世界历史上的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该图反映了国际人口迁移。
(2)概念: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3)流动方向。
19世纪以前 欧洲、非洲――→大批集团性美洲、大洋洲 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发达国家 3.国内人口迁移读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哈尔滨市备考2020高中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8 人口的空间变化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40分)1. (4分) (2017高一下·建瓯月考) 读我国南部沿海某城市人口增长统计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2010年,该市流动人口大约是有户籍人口的()A . 2倍B . 4倍C . 6倍D . 8倍(2)该市近三十年人口迅猛增长的根本原因是()A . 气候暖湿,环境优美B . 海洋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C . 现代农业的迅速发展D . 优越政策促进了工业迅速发展2. (4分)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是()A . 国际人口迁移B . 由农村到城市C . 由城市到农村D . 由城市到城市3. (4分) (2015八上·昆山期中)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观者来到上海一览世博会的魅力。
来到中国的游客属于()A . 国际人口迁移B . 国内人口迁移C . 国际人口流动D . 国内人口流动4. (4分)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说法是()A . 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B . 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围C . 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人口迁移D . 属于人口迁移的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5. (4分)下图反映了我国人口学历与平均预期寿命的关系,从中可知()A . 相同学历段女性比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短B . 高学历段男女平均预期寿命的差距大于低学历段C . 各学历段男女平均预期寿命的差异没有变化D . 受教育程度越高,平均预期寿命越长6. (4分) (2016高一上·江苏期末) 下图为我国2016年春运首日十大人口流出(入)城市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春运首日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 人口流动的方向主要是农村到城市B . 十大流入城市都位于我国东部地区C . 十大流出城市大多在沿海发达地区D . 流出和流入地区分布基本是一致的(2)现阶段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 . 政治因素B . 经济因素C . 社会因素D . 环境因素7. (4分) (2018高一下·太和开学考) 俄罗斯地跨欧亚两洲,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大陆的北部;有世界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但主要分布在东部的高原与山地;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主要集中在西部发达地区。
黑龙江省高考地理一轮专题第18讲人口的空间变化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46分)1. (6分)依据从西安开往上海的火车上的四位旅客的谈话,判断哪种行为属于人口迁移()A . 甲说:“我此次是去上海旅游观光。
”B . 乙说:“我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现去学校报到。
”C . 丙说:“我到上海为公司洽谈业务。
”D . 丁说:“我去上海探亲。
2. (4分) (2020高三上·浙江月考) 全球销售的吉他中,近一半产自贵州遵义市正安县,该县被誉为吉他界的“富士康”。
正安县为国家深度贫困县,吉他的发展带动了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当地吉他生产多为手工生产。
完成下面小题。
(1)正安县被誉为吉他界的“富士康”,得益于当地()A . 雄厚的资金B . 廉价的劳动力C . 先进的生产技术D . 广阔的市场需求(2)影响正安县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的主导因素是()A . 政策B . 经济C . 家庭婚姻D . 社会文化3. (6分)下列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属于社会经济因素的是()A . 矿产资源B . 政治变革C . 交通和通信D . 战争4. (6分)(2020·深圳模拟) 下图是黑龙江省2015年不同户籍性质年龄流出人口分布统计图(反映近些年的一般情况)。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影响该省57岁以上农业与非农户籍人口流出比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 受教育程度B . 经济状况C . 性别差异D . 婚姻状况(2)该省57岁以上人口流出最多的月份是()A . 5~6月B . 7~8月C . 9~10月D . 11~12月(3)该省57岁以上流出人口迁住量最多的城市是()A . 厦门B . 桂林C . 三亚D . 昆明5. (4分) (2017高一下·湖北期中) 下表为 2002~2007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为主。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第18讲人口的空间变化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46分)1. (6分) (2014高一下·邢台月考) 下列不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 . 国际难民B . 外籍工人流动C . 五一去北京旅游D . 大学生毕业后到西部地区工作2. (4分) (2018高二下·孝感期末) 18年2月24日,高德地图发布《2018春运出行大数据报告》,春节期间我国十大“空城为北京、广州、合肥、重庆、哈尔滨、东莞、沈阳、长春、上海、武汉。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春节期间该十大城市人口变化主要属于()A . 国际人口迁移B . 国内人口流动C . 省内人口迁移D . 县际人口流动(2)导致这十大“空城”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 受传统思想影响B .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外迁C . 农村经济发展快D . 农村道路设施迅速完善(3)春节期间,大量人口离开大城市的影响有()①改善市民居住条件②缓解城市交通拥堵③部分生产暂时性停滞④减轻农村环境压力A . ①②B . ②③C . ③④D . ①④3. (6分) (2019高一下·沈阳月考) 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
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题。
(1) 2005-2010年()A . 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B . 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C . 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 . 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2) 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城间的人口迁移()A . 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B . 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C . 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D . 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4. (6分)(2019·三原模拟) 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和迁移出现不少“反向现象”,例如:“反向春运”和“城归”。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第18讲人口的空间变化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46分)1. (6分) (2014高一下·衡水月考) 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回答下题:(1)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A . 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B . 人口迁移主要受政策因素影响C . 以青壮年人口为主D . 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2)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A . 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B . 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C . 改善城市环境D . 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2. (4分)(2017·达州模拟) 云和县(约119°E)多丘陵,少平地,因此当地居民就在山中开辟梯田。
鲜为人知的是梯田的形成与古代银矿开采息息相关,银矿不仅孕育了梯田,也催生了“云和”。
如今,每逢春末夏初,这里的风景异常美丽,七彩梯田让人沉醉、让人心灵纯净,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当地居民在梯田主要种植()A . 水稻B . 小麦C . 玉米D . 油菜(2)古代“银矿孕育了梯田”,主要是指()A . 冶炼业兴起,为梯田开辟提供了工具B . 银矿开采业的衰落,废弃矿区改造为梯田C . 银矿开采,占用大量土地,开辟梯田,增加耕地面积D . 银矿开采,大量人口涌入,粮食需求增大,梯田面积增加(3)在该地旅游旺季期间,北京()A . 比云和日照时间更长B . 比云和正午太阳高度更大C . 日落于西南方向D . 日出时间逐渐推迟3. (6分)(2016·成都模拟) 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与迁出人口数的差值与总人口之比。
读我国东部某省(市)2006 - 2014 年人口增长率变动图(右图),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总数()A . 持续上升B . 持续下降C . 先增后减D . 先减后增4. (6分) (2017高二下·宜昌期末) 国家统计局2016年4月28日发布的《2015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称,2015年农民工总量为27747万人,比上年度增加352万人。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考地理一轮专题第18讲人口的空间变化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46分)1. (6分)下图为某社区在2005~2009年的不同年龄段人口迁出、迁入数量的统计图。
读图回答:该社区5~24岁人口净迁入约()A . 750人B . 950人C . 1 250人D . 1 750人2. (4分)以下人口的空间移动现象,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 . 某老人去外地旅游B . 某学者出国讲学C . 某家庭乔迁新居D . 南方某学子去北方求学3. (6分) (2019高二上·浙江期中) 读某国家“人口数量和城市化水平变化坐标图”,其中2012年该国男性人口约有700万,人口非常多元化,其中只有10%是本国人口,其余的则由外籍务工人员组成。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国家最可能符合的是()A . 日本B . 印度C . 孟加拉D . 阿联酋(2)影响该国外籍务工人员占比较大的主要原因是()A . 农业生产条件优越B . 矿产资源丰富C . 政局动荡D . 宗教信仰4. (6分)关于我国民工潮的叙述,正确的是()A .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普及,使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外流B . 城乡和地区间巨大的收入差距是引起民工流动的根本原因C . 大量民工的涌入,给城市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不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D . 使大城市人口老龄化严重5. (4分) (2018高二下·梅河口开学考) 读某地区不同时期“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其中虚线和实线表示不同时期,图中反应了()A . 虚线表示的时期科技比实线表示的时期发达B . 实线表示的时期科技比虚线表示的时期发达C . 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D . 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6. (4分) (2019高三上·宁德期中) 近5年来我国的城乡对比关系已经开始出现新的现象。
城镇化的条件开始出现改变,以前农村一城市单向的城镇化过程,可能会出现反向或双向的过程(下图)。
完成下面小题。
(1)促使近5年来出现城乡人口流动变化的条件是()①城乡收入差距减小②乡村交通通达度高于城市③乡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④乡村生活节奏比城市悠闲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①③④D . ①②④(2)在农村一城市反向或双向流动过程中,出现了()A . 虚假城市化B . 逆城市化C . 初期工业化D . 滞后城市化7. (4分)(2017·惠州模拟)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促进人口迁移,下图为2000~2010年间我国省际人口迁移重心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十年间,我国人口迁移重心均位于武汉市周边,主要是因为其()A . 地理位置居中B . 人口基数稳定C . 经济实力雄厚D . 交通网络发达(2)据图推断,图示时段()A . 西部地区人口迁出速度加快B . 中部地区人口迁移规模稳定C . 珠三角转为人口净迁出地区D . 长三角对外来人口引力增强8. (4分) (2016高三上·成都月考) 东北地区是我国人口流出最明显、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区域之一(下表),2015年东北三省经济增速均低于中部、西部和东部。
回答下列问题。
2015年全国及部分省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表(‰)(1)东北地区人口流出多、自然增长率低,对其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是()①后备劳动力不足②耕地资源压力减轻③养老负担更加沉重④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⑤经济逐渐失去活力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①③⑤D . ②④⑤(2)上海市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远高于户籍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这说明上海市()A . 对户籍与非户籍人口采取不同人口政策B . 总体上比东北地区老龄化问题更为严重C . 户籍人口中青壮年大量移居国外,户籍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低D . 迁入人口数量大且以青壮年为主,使得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高9. (4分)(2017·江苏模拟) 下图显示的是某一时刻中国网民在线使用QQ交流的人数,这张图印证了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该分界线两侧地理差异显著,李克强总理曾发出了“胡焕庸线怎么破?”之问,读图完成新开工题。
(1)QQ同时在线人数地图()A . 信息收集借助GPS和GIS技术B . 具有直观、数据稳定的特点C . 反映了所有手机用户的分布状况D . 可以预测城市的人口数量(2)以下破解胡焕庸线的措施,合理的是()①东部地区大量移民到西部地区②加快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进程③完善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④西部大规模建设商品粮棉基地⑤西部地区建立具有资源优势的专业化产业群A . ①②③B . ①③⑤C . ②③⑤D . ②④⑤10. (4分) (2019·泉州模拟) 下图示意2000年和2010年京津冀地区人口流动类型区划分,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 2000~2010年京津冀地区()A .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B . 人口分布趋于集中C . 人口流动活力减弱D . 京津人口占比下降(2)为缓解压力,优化京津冀地区人口空间分布的合理措施是()A . 加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建设B . 不断完善北京城市服务功能C . 将京津产业大量转移到河北D . 推动次一级中心城市的建设二、综合题 (共5题;共53分)11. (5分) (2017高一下·漳州期末) 克拉玛依是新疆最大的外来移民城市,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石油工业重镇,建于1958年。
2013年城市化水平达98.62%,为全新疆最高。
下图为我国新疆北部区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影响城市空间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
(2)分析克拉玛依城市化水平高的原因。
(3)说出外来人口大量迁入对克拉玛依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并提出有效的措施。
12. (10分) (2018高一下·江门月考) 读表格中资料,回答相关问题1984-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变动表年份19841985198819931995流动人口(万20004000500060008000人)(1)从图中看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
(2) 80年代出现大规模流动人口的主要原因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13. (10分) (2017高一下·仙桃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多肉植物又称多浆植物,该类植物的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至少有一种肥厚多汁,储存大量水分,在土壤含水量减少、根部无法吸收水分时可满足植物的生存需要,让植物熬过干旱等待雨季的到来。
南非纳马夸兰地区,每年冬季降水非常准时且降雨量稳定,被誉为“多肉之乡”,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到访。
南非自1994年废除种族隔离制度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人口空间分布也有了一些变化。
期间纳马夸兰地区所在的北开普敦省丰富的矿产资源得以开发,交通运输设施明显完善。
下图为南非部分地理要素示意图。
(1)指出1996~2011年南非人口重心总体移动方向并简析原因。
(2)分析纳马夸兰多肉植物异常丰富的成因。
(3)结合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评价北开普敦省矿产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14. (13分) (2018高一下·南昌期中)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北地区不同时期人口迁移图。
材料二:2017年“五一”劳动节山东某中学生小明调查“家族人口迁移”情况时,了解到他的爷爷在20世纪70年代从山东迁往东北,1990年又从东北迁回山东。
材料三:1978年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山东省高2/3,可到了1985年,山东农村经济大发展,超过了黑龙江。
(1)由材料一可知1980年前人口迁入地区主要是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三,小明的爷爷20世纪70年代从山东迁往东北的原因是什么?1990年又迁回山东的原因是什么?(3) 1985年后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又称“雁南飞”现象,该现象给山东城市发展带来哪些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15. (15分) (2018高一下·郑州期末)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指出,到2016年末,全国流动人口的总量为45亿,超过总人口的六分之一。
下图示意现阶段人口流动基本情况。
(1)说出现阶段我国人□流动的特点。
(2)简述促使现阶段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
(3)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流动对流出地的主要影响。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0题;共46分)1-1、2-1、3-1、3-2、4-1、5-1、6-1、6-2、7-1、7-2、8-1、8-2、9-1、9-2、10-1、10-2、二、综合题 (共5题;共53分)11-1、11-2、11-3、12-1、12-2、13-1、13-2、13-3、14-1、14-2、14-3、15-1、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