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电视画面与造型元素(1)
- 格式:ppt
- 大小:5.16 MB
- 文档页数:38
电视屏幕构成的视觉元素镜头与镜头之间各个视觉元素的呈现方式,决定了镜头转换的连贯与突变程度。
流畅的剪切来自于屏幕构成在视觉反应上的平顺过渡,这里主要指两个相邻镜头(落幅与起幅)之间的符合视觉反应规律的构图关系,也叫“匹配构图”。
严格意义来说,构图的匹配性知识对于影片的剪辑工作尤为重要,善于辨别屏幕构成的各个视觉元素及其关系,为镜头的选用与对影片外部轮廓(因剪辑而形成的视觉节奏)的控制与把握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这是一个应该通过实操训练来加强的专业能力,在这里,我们对其作一番简要的介绍,以便大家在工作实践中进行体验和学习。
1、图形元素在形成画面之后,现实环境中各类形状的物体均以图形呈现,因为影像所展现的都是平面关系,即屏幕上所有视觉元素只是一种相互构成的关系。
一个镜头会有许多不同的图形元素出现,但只有一个或一组图形是主要的,它代表了画面的主体对象,是镜头的叙事目标,是观众的视觉重点。
镜头转换时应考虑由图形差异及位移带来的视觉重点转移的顺畅与跳跃。
2、线条元素线条在画面中的呈现处于十分敏感的地位,线条的无处不在,需要我们理清它们的主次关系。
线条的闭合,本身就完成了图形的构建,因此,图形与线条关系密不可分。
同时,线条与线条的联系与交错,会让图形发生混淆,以致破坏了图形的空间关系,这是平面构成的特点。
画面中线条的出现,大多数代表了两种空间构成关系,即平面分割关系和纵深透视关系,因此,也体现了平面造型的线条的多义性。
镜头转换时应考虑由线条差异及位移带来的视觉跳跃,尤其是贯穿画面的线条。
3、空间元素空间的形成,与其它诸元素的作用密不可分,在辨别其它元素的同时,务必敏感因此而构成的空间关系的存在,即,屏幕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空间,但却是被其它诸元素所切割形成的,其中主体图形占据的空间位置,从镜头的第一祯就开始确立(入点),并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化,直到镜头的结束(出点)。
镜头组接应讲究主体关系空间构建的逻辑性,保持空间交代的连续性。
一、电视画面有哪些造型特点?一是表现具象。
(与抽象的文字、音乐、语言相比)电视画面在屏幕上表现的形象是具体的、可视的,它不同于文学作品或音乐作品是通过抽象的文字符号或音乐旋律来调动人们的想象以塑造艺术形象,而是通过直观的画面形象作为传递信息的中介和符码来叙述情节、阐述主题、表达思想。
具体形象的电视画面可以更为准确、细致、全面地再现或表现人物的神态、情绪、动作以及景物的形状、色彩变化等用语言文字不容易精确描述的形象。
比如说在影片《越光宝盒》中,孙俪饰演的玫瑰仙子的出场画面不仅是开场音乐和她的歌声这一抽象语言营造了一种幽默气氛,而且因为拥有了电视画面可以更充分地展现出玫瑰仙子花划船撞到绳子掉入水中这一具体形象的画面而使得情节更加幽默,画面形象生动可感。
二是表现运动。
(与绘画、雕塑和图片等静态形象相比)电视画面再现的是运动的形象,表现的是形象的运动,通过电视物质手段和特殊拍摄方法,甚至在人眼视觉范围内不存在运动的地方也引起了运动:一朵花蕾在瞬间怒放,一粒黄豆在三五秒内"扭动"身躯破土而出,一些生活中被看作是静止的物体,在屏幕上变成生机勃勃的富有变化的不断运动的物体。
可以说,电视画面存在于运动之中,不仅直接表现运动主体富有变化的运动姿态,而且能够表现主体运动的速度、节奏以至运动的全过程,还可以展现运动要素的各种变化,满足艺术思想的需要:表现运动是电视造型的灵魂。
比如在《越光宝盒》中玫瑰仙子在大漠、竹林中追逐郑中基饰演的清一色所表现的就是运动中的人物;另外梁咏琪饰演的西域亲善大使从荷花中出现,那朵荷花从花骨朵紧闭到花瓣纷纷绽放就表现了一朵花盛开这样一个运动的电视画面镜头。
三是运动表现。
(与戏曲舞台、现场活动等固定观众的视点相比)电视画面不仅能够表现运动的物体,而且可以在运动中表现物体,由摄像机运动的轨迹、速度、方向等所体现出的运动表现是电视画面造型的重要方式和重要特点。
电视摄像机对被摄景物多景别、多角度、多层次连续不断地表现,使观众的感知和认识更加连贯、完整、细致和全面。
第三章电视画面基础→电视画面的基础结构一、电视画面结构的基础元素(光线线条影调色彩)构图使影像具有形式和实体,成功的、优良的构图可以增强电视画面图像的感染力。
电视画面构图的基本要素有光线、色彩、影调、线条、形状等。
1.光线光线是构成画面的基础和灵魂,没有光线就根本谈不上成像,所以光线是画面构成的重要条件,是摄像制作技术的基本要求。
光线的构图作用在光的强度、光的方向和光的性质等方面得以发挥。
(1)光的强度。
光使得画面具有了视觉冲力,按强度光可分为强光和弱光。
强光使被拍摄物体明亮清晰,轮廓和细节比较分明;弱光使被拍摄物阴暗模糊,轮廓和细节不明显,可用来表现压抑或悲剧性的气氛。
(2)光的方向。
可以分为前置光、侧光、背光、底光、顶光等。
光线方向的作用在于它能够使画面产生一定的情绪。
正面照明使画面情绪显得平淡、冷漠,常用在电视新闻中;顶光照明往往使场面具有一种呆滞、单调的效果,多用于丑化人物、制造恐怖;45度侧光照明使影像层次分明,对比突出,反差比较明显,具有一种严峻感;(3)光的性质。
在性质上,光有硬光和柔光之分。
硬光的光源集中,有明显的方向性,阴影明显、清晰;柔光的光效比较柔和自然,阴影逐渐地形成,边缘模糊。
两者可以使电视画面产生不同的气氛,一个紧张、恐惧、焦虑,一个欢快、自然、明亮。
2.色彩色彩是电视画面注入情感的重要元素,构成色彩基调,渲染烘托主题和内容情感。
色彩在画面构图中的内容包括色调的冷暖、色度的明暗和色彩的变化、对比、和谐、渐变以及画面上的色块分布等。
(1)色调的冷暖。
色调是画面中呈现的色彩总和,它指的是画面上给人的总的色彩感觉,即画面整体色彩效果, 又称色调效果。
色调可以影响人的情绪,电视画面根据主题确定色彩基调,例如,红、黄色为暖色调, 多表现热烈、喜庆、欢乐、胜利、坚强、勇敢等场面及情感;蓝、白色为冷色调,多表现安静、平衡、清凉、幽远、月夜、大海等场面及气氛等等。
(2)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一、景别景别是电视摄像过程中画面造型的重要元素之一,在电视画面中不同的景别给观众带来的视觉感受是不一样的。
了解景别的概念以及景别各自的作用,对电视节目制作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景别的具体划分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讨论过。
我们说:景别的划分是由摄像画面表现出来的景物范围去区分,而通常是以人的活动作为标准;更准确地说,电视画面(镜头)中的景别是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
而且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讨论过“不同景别在电视画面中各自的表现作用”。
通过前面的讨论,我们知道:不同景别在独立表现时,其功用和表现力也各不相同。
但电视节目并不是单个镜头形成的,而是由镜头组串成的。
而且,在单个镜头内部也并不完全都是单一的景别。
因此,在此针对景别的综合造型作用展开探讨。
就画面造型而言,景别的造型作用可归纳以下几个方面:①景别的变化带来的观众视觉中心的变化,它能通过摄像造型达到满足观众从不同距离、不同角度全面观看被摄体的心理要求。
观众在看电视时,与电视机屏幕的距离是相对稳定不变的,但是由于画面景别的变化,使得观众可以从视觉上或远或近地去观察物体,能够适应人们的审美心理需求。
②景别的变化是实现造型意图、形成节奏变化的因素之一,在电视画面的造型表现和画面镜头中,不同的景别体现出不同的造型意图,不同景别之间的组接则形成了视觉节奏的变化。
观众不仅在画面时空和视距的变化中感受到了摄像者的画面思维,而且也在景别和视点的变化中具体地感受到整个电视片或电视节目的节奏变化。
③景别的变化使画面被摄主体的范围变化具有更加明确的指向性,从而形成画面内容表达、主题诉求和信息传递的不同侧重和各自意蕴。
不同的景别在时间、空间以及画面信息上所包含的范围大小各不相同。
对画面景别的选择实际上也就是摄像人员在选择和确定画面中所包含的时间、空间、内容等信息,不断地规范和限制被摄主体的被认识范围,去引导观众的视线观看被摄主体的不同方面,使画面对事物的表现和叙述有了层次、重点和顺序。
电视摄像的造型元素第一节电视景别一、什么是景别景别:是指被摄物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
从摄像工作者的角度来理解:是摄像师在创作过程中组织和结构画面、制约观众视线、引导观众注意、规范画面内部空间、暗示画面外部空间,决定观众的观看内容、观看方式以及对画面内容接受程度的一种有效造型手段。
对电视画面中景别的处理,是摄像师进行视觉创作的重要造型手段之一。
从表达效果来看:正因为景别的存在、排列和组合,才可以造成电视画面强烈的造型效果和视觉效果,产生特定的观赏节奏和情绪。
因此在电视视觉形象中,对景别的把握和控制是摄影风格的重要体现。
二、影响景别的因素1、摄像机和被摄主体之间的距离。
在镜头焦距固定的前提下,拍摄距离的变化造成画面景别的相应变化:拍摄距离越近,被摄主体在画面上的面积越大,景别越小;拍摄距离越远,被摄主体在画面上的面积越小,景别越大。
2、摄像师使用的摄像机镜头焦距长短。
在摄像机与被摄主体距离不变的情况下,镜头焦距越长,被摄主体在画面上的面积越大,画面景别越小;镜头焦距越短,被摄主体在画面上的面积越小,画面景别越大。
注意两点:有一点要注意的是,事件发展的逻辑性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摄像师对景别的选用,摄像师通过对被摄主体景别大小的设计,引导观众的视线,描述事件的发展过程。
所以,景别的大小应当和它的表现内容和情绪变化相适应。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景别的大小通常决定镜头时间的长短,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摄像师必须保证观众有足够的时间看清楚画面上的内容,而不同的景别需要的看清内容的时间是不同的,所以镜头时间也会相应不同。
当然,有些时候由于特定的表达需要,如想表达某种特定的情绪,那么小的景别也可以占据较长的时间以让观众强烈感受到表达的情绪,或者较大的景别占据较短的时间,让观众直观感受画面而不是看清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