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
- 格式:pptx
- 大小:669.43 KB
- 文档页数:37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版)》思考与练习导论一、简答论述题1.西方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3.西方经济学一般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两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4.什么是方法论个人主义?它在西方经济学研究中是怎样体现的?它的局限性是什么?5.什么是理性行为?它在西方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是什么?它与经济人假设是什么关系?6.演绎法与归纳法的区别是什么?7.怎样从数学上理解边际分析?怎样看待经济学的数学化?8.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西方经济学?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苹果和梨子是替代品,那么,苹果价格提高,将会导致()A.苹果的需求增加B.苹果的需求减少C.梨子的需求增加D.梨子的需求减少2.手机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手机价格上扬,将会导致手机()A.供给增加B.供给量增加C.需求增加D.供给量减少3.下列说法中最有可能错误的表述是?()A.需求和供给增加,均衡数量增加,但均衡价格变动方向难以确定B.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均衡价格一定提高,但均衡数量的变动方向无法确定C.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动方向均无法确定D.需求和供给减少,均衡数量减少,但均衡价格的变动方向无法确定4.假定需求函数为Q=10-2P,则在价格P=1处需求弹性系数是()A. 0.25B. 0.5C. 1D. 1.25二、多项选择题5. 下面哪些因素变动会导致平板电脑的供给增加()A.生产技术水平提高B.平板电脑价格提高C.平板电脑价格下降D.芯片价格下降6.下面哪些因素会影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A.商品在消费者预算中的所占比重B.商品实际用途的多寡C.消费者适应新价格所需时间D.商品的可替代性7.如果依据需求的收入弹性对商品进行分类,在需求的收入弹性的符号为正号时,商品可分为( )A.正常品B.劣等品C.奢侈品D.必需品8.有关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而言,厂商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动B.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而言,厂商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动C.对于单位弹性的商品而言,降低价格或提高价格对厂商的销售收入无影响D.对于单位弹性的商品而言,提高价格有利于厂商提高销售收入,而降低价格不利于厂商提高销售收入三、判断题9.消费者收入增加必然会导致需求量减少。
消费者选择理论在本章中你将——明白预算约束如何代表消费者能够承受的选择熟悉能够如何用无差异曲线代表消费者的偏好分析消费者的最优选择是如何决定的说明消费者如何对收入变动与价格变动作出反应把价格变动的影响分解为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把消费者选择理论运用于家庭行为的四个问题当你走进商店时,你会遇见成千上万种你能够买的物品。
当然,由于你的财力是有限的,你不能买你想买的一切。
因此,你考虑各类供销售的物品的价格,并在你的财力为既定时购买最适合你需要与合意的一组物品。
在本章中我们提出说明消费者如何作出购买什么的决策的理论。
到现在为止,在本书中我们一直用需求曲线来概括消费者决策。
正如我们在第四章到第七章所讨论的,一种物品的需求曲线反映消费者对该物品的支付意愿。
当一种物品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只对较少该物品有支付意愿,因此,需求量减少。
现在我们深人考察需求曲线背后的决策。
本章中所提出的消费者选择理论对需求提供了更全面的解释,正如第十四章的竞争企业理论对供给提供了更全面的解释一样。
第一章讨论的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是人们面临交替关系。
消费者行为理论考察了人们在作为消费者时面临的选择。
当一个消费者多购买一种物品时,他只能少买其他物品。
当他把更多时间用于闲暇并少工作时,他的收入就减少,并只能少消费。
当他把收入更多地用于现在并少储蓄时,他必定同意未来的低消费水平。
消费者选择理论考察面临这些交替关系的消费者如何作出选择,与他们如何对环境的变动作出反应。
在提出消费者选择的基本理论之后,我们把它用于几个家庭决策问题。
特别是我们要问:◎所有需求曲线都向右下方倾斜吗?◎工资如何影响劳动供给?◎利率如何影响家庭储蓄?◎穷人偏好得到现金还是实物转移支付?乍一看,这些问题大概是毫不有关的。
但正如我们将说明的,我们能够用消费者选择理论来解决这每一个问题。
预算约束:消费者买得起什么大多数人都喜欢增加他们所消费的物品的数量与质量—度更长的假期、开更豪华的车,或者者在更好的餐馆吃饭。
西方经济学之消费者选择西方经济学中的消费者选择理论是研究消费者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进行消费决策的一门学科。
在这一理论中,经济学家致力于分析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以及其如何在市场中作出最佳的选择。
首先,消费者选择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是效用。
经济学家认为,消费者追求的是最大化总效用,即在有限的预算下获得最大的满足感。
这种满足感可以是物质上的,如购买商品的享受,也可以是非物质上的,如获得社交认可或满足自我价值观。
其次,为了达到最大化总效用,消费者需要做出决策,包括选择哪些产品和服务以及购买的数量。
这些决策是基于消费者对商品的偏好和预算限制。
经济学家通过构建偏好函数和预算线的模型,来分析消费者在各种选择下的最优策略。
预算线表示消费者可支配的收入与物品价格的关系,而偏好函数则表示消费者对不同物品的喜好程度。
此外,消费者选择理论还涉及到了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的概念。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购买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时所获得的额外满足感的增量,而边际成本则是指购买这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需付出的额外成本。
经济学家认为,理性的消费者应该在边际效用等于边际成本的时候停止购买,以达到效用的最大化。
最后,消费者选择理论还会受到市场力量的影响。
供需关系、商家竞争、产品差异化等因素都会影响消费者的选择。
例如,商品价格的变动和其他因素的变动都会导致消费者重新评估其选择。
此外,消费者还会受到广告、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对产品的需求和选择产生影响。
总而言之,西方经济学中的消费者选择理论强调消费者在有限资源下的选择行为。
通过分析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以及市场因素,经济学家可以预测消费者的行为,并为经济决策提供指导。
这一理论不仅对个体消费者有指导作用,也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和政府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启示。
消费者选择是西方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探讨了消费者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如何做出购买决策的过程。
消费者选择理论对于理解市场经济中的消费行为以及市场运作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消费者选择理论与需求分析一、引言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的选择决定了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进而影响了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策略。
消费者选择理论和需求分析是研究消费者决策背后的心理和经济动力,对于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探讨消费者选择理论及其对需求分析的影响。
二、消费者选择理论消费者选择理论主要包括边际效用理论、比较收益理论和心理成本理论等。
边际效用理论认为,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会在获得单位商品的满足后,考虑下一个单位商品的边际效用,当边际效用递减时,消费者便会减少购买数量。
比较收益理论则认为,消费者在不同商品之间进行比较时,会根据商品的价格和效用来做出选择。
心理成本理论则强调了消费者在决策过程中的心理因素。
消费者往往会在购买决策中,考虑到时间成本、心理成本等非经济成本。
例如,消费者在选择购买某个品牌的手机时,可能会考虑到品牌形象、口碑等因素,而不仅仅是商品的价格和性能。
消费者选择理论的研究为企业提供了市场细分和产品定价的参考依据。
通过深入理解消费者的决策过程,企业可以通过调整商品的价格和性能等方面,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三、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消费者选择理论的实践应用,旨在了解市场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情况。
需求分析可以通过市场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以获取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和购买意愿。
同时,还可以通过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了解不同消费者群体对商品的偏好和需求差异。
需求分析的目的在于帮助企业了解市场需求,并根据需求情况制定相应的销售策略。
例如,一家手机企业通过市场调研发现,对于中低收入群体来说,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更具有吸引力,因此可以针对这一群体推出价格更低、功能更实用的手机型号。
同时,需求分析还可以帮助企业预测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
通过分析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企业可以预测未来的市场需求,从而调整产品结构和商业模式,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四、消费者选择理论与需求分析的意义消费者选择理论和需求分析对企业的市场营销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消费者选择理论回顾1.1基本结构1.2消费者偏好——商品组(consumption bundle)——商品集(set of consumptionbundles)假定共两种商品,X,Y,分别为正商品(goods,not bads)——公理(axioms)或假设(1)不满足性(non-satiation)所得到的每个商品数量越多越好。
这样,以任何一个商品组为参照,能把整个X-Y空间划分为五个相互排斥的部分:点a,好于集(better-than set),差于集(worse-than set),以及另外两个集。
如果存在一个无差异集,那么它必定位于这两个集中(下图I、IV区域)并包括a点。
2注意,好于集和差于集分别包括所有边界,但不包含a 点。
(2) 完备性能对任何两个商品组进行比较(两两相比较)a b, a b, 或a~b如果X 和Y 都是无限可分的,并且消费者能对任何两个商品组进行比较,则存在一个连续的无差异集(indifference set ),且该集必定是条向下倾斜的线。
如在上图,在无差异曲线的任何一点,其斜率都是负的。
其斜率绝对值即是边际替代率YX MRS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
根据完备性,可将X-Y 空间划分为三个互相排斥的集,分别为无差异集,好于集(位于无差异集右上方)、差于集(位于无差异集左下方)。
(3) 凸性(convexity )。
凸性分严格(strong )和不严格的(weak )。
严格凸性:边际替代率递减;不严格凸性:边际替代率不递增;(4) 可导性或平滑性(differentiability or smoothness )X Y ∆∆=dXdY =YX MRS (边际替代率) (5) 传递性(transitivity )如果a~b 且b~c ,则c~a传递性不允许有任何两条不同的无差异曲线相交1.3 无差异曲线图环境经济学讲义3——重要性质:不交叉不一定平行每一右上方的曲线都意味着更高的效用——其他情况完全替代品完全互补品1.4 效用函数U(X,Y):A numer ical representation of a person’s preference——序数效用函数与基数效用函数——编辑替代率的数学推导和表示dU =X U dX +Y U dY =0dXdY =Y X U U -<0 ——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充分条件)(Y X U U dX d -=2)()(YYY YX X XY XX Y U dX dY U U U dX dY U U U +-+- 上式中,dXdY 指的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