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升初重点中学数学招生试题

小升初重点中学数学招生试题

小升初重点中学数学招生试题
小升初重点中学数学招生试题

小升初重点中学数学招生试题这篇小升初重点中学数学招生试题是查字典数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想想填填。(20分)

1、5080立方厘米=( )升4.65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分米

2、0.6= =12( )=( ):10=( )%

3、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外项的积是( )。

4、从12的约数中,选出4个数,组成一个比例式是( )。

5、在一幅地图上,用40厘米的长度表示实际距离18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6、在一幅比例尺为1:1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5.6厘米。甲、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7、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为2厘米,侧面展开后正好是一个正方形,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8、圆的半径和周长成( )比例,圆的面积与半径( )比例。

9、圆柱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不变,侧面积就扩大( )倍,体积扩大()倍。

10、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乙两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如果甲数是30,那么乙数是( )。

11、在含盐8%的500克盐水中,要得到含盐20%的盐水,要加盐( )克。

12、一个圆柱体底面直径为14厘米,表面积1406.72平方厘米,这

个圆柱体的高是( )厘米。

二、认真判断。(5分)(对的打,错的打)

1、比的后项、分数的分母都不能为0( )

2、两种相关联的量,一定成比例关系( )

3、圆柱的体积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 )

4、如果AB=K+2(K一定),那么A和B成反比例( )

5、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5倍,高缩小5倍,圆柱的体积不变( )

三、细心选择。(5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圆柱形油桐的表面有( )个面。

① 2 ② 3 ③ 4 ④6

2、( )能与:组成比例。

① 3:4 ② 4:3 ③ 3:④:

3、一项工程,甲单独做15天完成,乙单独做20天完成。甲、乙工作效率的比是( )。

① 4:3 ② 3:4 ③:④ 1

4、把0 30 60 90千米比例尺,改写成数字比例尺是( )。

A 1:30

B 1:900000

C 1:3000000 D

5、用一块长25.12厘米,宽18.84厘米的长方形铁皮,配上下面( )圆形铁片正好可以做成圆柱形容器。(单位;厘米)

r=1 d=3

r=4 d=6

四、正确计算。(29分)

1、直接写出得数。(5%)

= = 1251.6= 12.566.28= 7 7 =

- = 3.145 = 3.1440= 7510%= 3- =

2、解比例。(9分)

= X:12= :2.8 :=X :

3、用简便方法计算。(6分)

6.3+8.7+8.73.7 ( - + )12 +

4、用递等式计算。(9分)

0.625(8.3-2.50.12) 3 - 3 [ ( + )]

五、动手、动脑。(8分)

1、(1)求下面图形的实际面积,比例尺。

2、画一个底面直径是2厘米、高3厘米的圆柱体的表面展开图(要在图上标明尺寸),再求出表面积。

六、解决问题。(33分)

1、(只列式不计算。)(6分)

⑴生产了一批零件,每天生产200个,15天完成,实际每天生产了250个,实际多少天可以完成?(用比例方式列式)

⑵一个圆锥形的沙堆,底面积是18.84平方米,高0.5米。如果每立方米沙重1.6吨,这堆沙重多少吨?

⑶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是120立方厘米,那么圆柱的体积比圆锥的体积多多少立方厘米?

2、拖拉机厂今年前3个月生产大型拖拉机850台。照这样计算,全

年产量可以达到多少台?(同比例方法解答)(5分)

3、一种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底面直径4分米、高6分米。做一个这样的水桶大约用铁皮多少平方分米?(5分)

4、一间房间,用边长2分米的地砖铺地,需要用144块,如果用边长为3分米的地砖铺地,需要多少块?(5分)

5、把一个底面半径4分米,高6分米的圆柱体铁块,熔铸成一个底面半径是3

分米的圆锥体。这个圆锥体的高是多少分米?(5分)

6、一筐苹果卖掉后,又卖掉6千克。这时卖出的重量正好是剩下的。这筐苹果原来有多少千克?(4分)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7. 一个长方体木块,长为10分米、宽为8、高为6分米,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3分)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以上就是由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提供的小升初重点中学数学招生试题,希望给您带来帮助!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