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及其连结-人体解剖学_图文(精)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16
下肢骨的结构解剖(图文详解)人类下肢的功能主要是支持躯体、承受体重和行走,因而,下肢骨一般均比上肢骨粗大、笨重。
1.下肢骨包括髋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和足骨。
(1)髋骨(hip bone):是不规则扁骨。
上份扁阔,中份窄后,下份有一大孔称闭孔。
髋骨由髂骨、耻骨和坐骨融合而成。
一般在15岁以前,三骨间由软骨连结,15岁后软骨逐渐骨化使三骨融为一骨,三骨体融合处为一大而深的窝称髋臼,朝向外下方,与股骨头相关节;髋臼内有半月形关节面称月状面,髋臼下缘缺损处称髋臼切迹。
左右髋骨和骶骨、尾骨共同连接而成骨盆。
髂骨(ilium)构成髋骨的后上部,分为体和翼两部。
髂骨体肥厚、坚固,构成髋臼的上2/5,主要承受上身的体重。
髂骨翼位于体上方,为宽阔的骨板,中部较薄,上缘肥厚弯曲成弓形称髂嵴,髂嵴的前后突起分别称髂前上棘和髂后上棘,二棘下方又各有一突起称髂前下棘和髂后下棘;髂嵴外缘距髂前上棘5~7cm处向外有一突起称髂结节,它是重要的体表标志,临床上进行骨髓穿刺术常选择于此。
髂骨翼内面平滑稍凹称髂窝,髂窝下界为一骨嵴称弓状线,窝后部上方粗糙称髂粗隆,其下为耳状面,与骶骨耳状面相关节。
耻骨(pubis)位于髋骨前下部,分体和上、下两支。
耻骨体较肥厚,构成髋臼的前下1/5,与髂骨融合处的前面形成稍隆突起称髂耻隆起。
耻骨体向前下延伸为耻骨上支,支上有一条较锐利的骨嵴称耻骨梳,耻骨梳向后与弓状线相连,向前终于一突起称耻骨结节;耻骨体向后下为耻骨下支,下支后伸与坐骨支结合。
耻骨上、下支移行处的内侧,有一椭圆形的粗糙面称耻骨联合面,耻骨联合面有年龄和性别差异,两侧联合面相结合形成耻骨联合。
耻骨联合面上缘与耻骨结节间有骨嵴称耻骨嵴。
耻骨与坐骨共同围成闭孔。
坐骨(ischium)位于髋骨后下部,分体和支。
坐骨体较厚,构成髋臼的后下2/5,体向后下延续为坐骨支,体后下份的粗大隆起称坐骨结节,是坐骨最低部,体表可以摸到。
髂后下棘与坐骨结节之间有一个突起和两个切迹,突起称坐骨棘,较尖锐,三角形,坐骨棘上方切迹大而深称坐骨大切迹,其下方切迹小而浅称坐骨小切迹。
下肢骨及其连结本节讲述了下肢骨的概念、分部,各部分的骨性构成,形态特点及连结方式。
下肢骨也分为下肢带骨和自由下肢骨两部分。
下肢带骨即髋骨,自由下肢骨包括股骨、髌骨、胫骨、腓骨及7块跗骨、5块跖骨和14块趾骨。
下肢骨承受重力,因此较上肢骨粗大,关节运动不如上肢灵活。
下肢带骨髋骨hip bone 为不规则的扁骨。
16岁以前由髂骨、坐骨及耻骨以软骨连结而组成,成年后软骨骨化,三骨在髋臼acetabulum处互相愈合。
一、髂骨ilium 在三骨中最大,位于髋骨的后上部,分为髂骨体和髂骨翼两部,以弓状线arcuate line为界。
翼的内面凹陷名髂窝iliac fossa,为大骨盆的侧壁。
弓状线前端有一隆起名髂耻隆起iliopubic eminence,髂窝的后分粗糙,有一近横位的耳状面,与骶骨的耳状面相关节。
髂骨翼上突出的骨性标志有:髂嵴iliac crest,髂前上棘anterior superior iliac spine和髂前下棘anterior inferior iliac spine,髂后上棘posterior superior iliac spine和髂后下棘posterior inferior iliac spine。
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约平齐第4腰椎棘突,是计数椎骨的标志。
两侧髂后上棘的连线约平第2骶椎。
从髂前上棘向后约5~7 cm 处,髂嵴较厚且向外突出,叫做髂(嵴)结节tubercle of iliac crest,是骨髓穿刺常用的部位。
二、坐骨ischium 位于髋骨的后下部,可分为坐骨体及坐骨支两部分。
坐骨体构成髋臼的后下部和小骨盆的侧壁。
体的后缘有一向后伸出的三角形骨突,叫做坐骨棘ischial spine。
坐骨棘与髂后下棘之间的骨缘呈弧形凹陷,叫做坐骨大切迹greater sciatic notch,坐骨棘下方的骨缘小缺口叫做坐骨小切迹lesser sciatic notch。
下肢骨及其连结本节讲述了下肢骨的概念、分部,各部分的骨性构成,形态特点及连结方式。
下肢骨也分为下肢带骨和自由下肢骨两部分。
下肢带骨即髋骨,自由下肢骨包括股骨、髌骨、胫骨、腓骨及7块跗骨、5块跖骨和14块趾骨。
下肢骨承受重力,因此较上肢骨粗大,关节运动不如上肢灵活。
下肢带骨髋骨hip bone 为不规则的扁骨。
16岁以前由髂骨、坐骨及耻骨以软骨连结而组成,成年后软骨骨化,三骨在髋臼acetabulum处互相愈合。
一、髂骨ilium 在三骨中最大,位于髋骨的后上部,分为髂骨体和髂骨翼两部,以弓状线arcuate line为界。
翼的内面凹陷名髂窝iliac fossa,为大骨盆的侧壁。
弓状线前端有一隆起名髂耻隆起iliopubic eminence,髂窝的后分粗糙,有一近横位的耳状面,与骶骨的耳状面相关节。
髂骨翼上突出的骨性标志有:髂嵴iliac crest,髂前上棘anterior superior iliac spine和髂前下棘anterior inferior iliac spine,髂后上棘posterior superior iliac spine和髂后下棘posterior inferior iliac spine。
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约平齐第4腰椎棘突,是计数椎骨的标志。
两侧髂后上棘的连线约平第2骶椎。
从髂前上棘向后约5~7 cm 处,髂嵴较厚且向外突出,叫做髂(嵴结节tubercle of iliac crest,是骨髓穿刺常用的部位。
二、坐骨ischium 位于髋骨的后下部,可分为坐骨体及坐骨支两部分。
坐骨体构成髋臼的后下部和小骨盆的侧壁。
体的后缘有一向后伸出的三角形骨突,叫做坐骨棘ischial spine。
坐骨棘与髂后下棘之间的骨缘呈弧形凹陷,叫做坐骨大切迹greater sciatic notch,坐骨棘下方的骨缘小缺口叫做坐骨小切迹lesser sciatic notch。
由体向下延续为坐骨上支,继而转折向前内方,叫做坐骨下支,其前端与耻骨下支相连。
坐骨上、下支移行处的后部,骨面粗糙而肥厚,名坐骨结节ischial tuberosity,是坐位时体重的承受点。
三、耻骨pubis 位于髋骨的前下部,可分为耻骨体及耻骨支两部分。
耻骨体构成髋臼的前下部和小骨盆的侧壁。
由体向前下内方伸出的骨条叫做耻骨上支,继而以锐角转折向下外方叫做耻骨下支。
耻骨上、下支移行处的内侧面为一卵圆形粗糙面,叫做耻骨联合面symphysial surface,与对侧同名面之间以纤维软骨连结,构成耻骨联合pubic symphysis。
耻骨上支的上缘有一锐利的骨嵴,叫做耻骨梳pectineal line,其后端起于髂耻隆起,前端终于耻骨结节。
耻骨结节内侧的骨嵴称为耻骨嵴pubic crest。
由坐骨和耻骨围成的孔,叫做闭孔obturator foramen,在活体闭孔有闭孔膜obturator membrane封闭。
孔的上缘有浅沟叫做闭孔沟obturator foramen。
第三章第一节第一个知识点关键词索引表关键词英文解释髋臼acetabulum 髋臼是髋骨外面中央的杯形关节窝,由髂、坐、耻三骨的体构成,与股骨头相关节,其底部中央粗糙,无关节软骨附着,称为髋臼窝。
窝的周围骨面光滑,附以关节软骨,叫做月状面lunar surface 。
髋臼的前下部骨缘凹入,叫髋臼切迹acetabular notch 。
闭孔obturator foramen由坐骨和耻骨围成的孔,叫做闭孔,在活体闭孔有闭孔膜obturator membrane 封闭。
自由下肢骨自由下肢骨包括股骨、髌骨、胫骨、腓骨及7块跗骨、5块跖骨和14块趾骨。
一、股骨femur 人体中最大的长管状骨,可分为一体和两端。
上端朝向内上方,其末端膨大呈球形,叫股骨头femoral head,与髋臼相关节。
头的中央稍下方,有一小凹,叫做股骨头凹fovea of femoral head,为股骨头韧带的附着处。
头的外下方较细的部分称股骨颈。
颈与体的夹角称颈干角,约为120°~130°。
颈体交界处的外侧,有一向上的隆起,叫做大转子greater trochanter,其内下方较小的隆起叫做小转子lesser trochanter。
大转子的内侧面有一凹陷称为转子窝trochanteric fossa。
大、小转子间,前有转子间线,后有转子间嵴相连。
体粗壮,为圆柱形,全体微向前凸。
前面光滑,后面有一纵行的骨嵴,叫做粗线bold lines。
粗线可分内侧、外侧两唇,两唇在体的中部靠近,而向上、下两端则逐渐分离。
外侧唇向上外移行为臀肌粗隆gluteal tuberosity,内侧唇向上前止于小转子。
两唇向下形成两骨嵴,分别连于股骨下端的内、外上髁,两唇在股骨体下端后面围成的三角形骨面,叫做腘平面。
下端为两个膨大的隆起,向后方卷曲,分别叫做内侧髁medial malleolus和外侧髁lateral condyle。
两髁的下面和后面都有关节面与胫骨上端相关节,前面的光滑关节面接髌骨,称为髌面。
在后方,两髁之间有一深凹陷,叫做髁间窝。
内侧髁的内侧面和外侧髁的外侧面各有一粗糙隆起,分别叫做内上髁medial epicondyle和外上髁external epicondyle。
内上髁的上方有一三角形突起,叫做内收肌结节adductor tubercle,为内收肌腱附着处。
二、髌骨patella 人体内最大的籽骨,包埋于股四头肌腱内,为三角形的扁平骨(图3-30下。
三、小腿骨包括胫骨和腓骨,胫骨位于内侧,腓骨位于外侧。
胫骨为主体,上端单独与股骨下端相接,腓骨未参与膝关节的组成,而以微动关节及韧带连结于胫骨外侧。
但两骨的下端都参与踝关节的构成。
1.胫骨tibia 可分为一体和两端。
上端膨大,形成内侧髁和外侧髁,与股骨下端的内、外侧髁以及髌骨共同构成膝关节knee joint。
两髁之间的骨面隆凸叫做髁间隆起intercondylar eminence。
隆起前后各有一凹陷的粗糙面,分别叫做髁间前窝和髁间后窝。
上端的前面有一粗糙的隆起,叫做胫骨粗隆tibial tuberosity。
外侧髁的后下面有一关节面,接腓骨小头,叫做腓关节面。
体的前缘特别锐利叫做前嵴,由皮肤表面可以摸到。
外侧缘为小腿骨间膜所附着,故名骨间嵴。
内侧面表面无肌肉覆盖,在皮下可以触及。
后面的上份有一斜向内下方的粗线,叫做腘线。
下端膨大,下面有与距骨相接的关节面,内侧有伸向下的骨突,叫做内踝medial malleolus。
外侧有与腓骨相接的三角形凹陷,叫做腓骨切迹fibular notch。
2.腓骨fibula 细长,也分为一体和两端。
上端膨大叫做腓骨头fibular capitulum,由皮肤表面可以触及.小头内上面有关节面与胫骨上端外面的关节面相关节,头下方缩细叫做腓骨颈neck of fibula。
腓骨体形状不规则,其骨间嵴与胫骨同名嵴相对,为骨间膜的附着处。
下端也稍膨大,叫外踝lateral malleolus,外踝的内面有呈三角形的关节面,和胫骨下端的关节面共同构成关节窝,与距骨相关节。
四、足骨包括跗骨(7、跖骨(5和趾骨(14三部分。
1.跗骨tarsus 属短骨,位于足骨的近侧部,相当于手的腕骨,共7块。
可分为三列,即近侧列相叠的距骨和跟骨,中间列的舟骨,远侧列的第1~3楔骨和骰骨。
(1距骨talus 上面有前宽后窄的关节面,称为距骨滑车trochlea of talus。
与胫骨下关节面及内、外踝关节面构成踝关节。
(2跟骨calcaneus 后部膨大,叫做跟结节。
(3舟骨navicular bone 内侧面的隆起为舟骨粗隆tuberosity of navicular bone,是重要的体表标志。
2.跖骨metatarsus 为小型长骨,位于足骨的中间部,共5块,其形状大致与掌骨相当,但比掌骨长而粗壮。
其序数自拇趾侧数起。
第5跖骨底向后外伸出的骨突,叫做第5跖骨粗隆。
3.趾骨phalanges of the foot 共14块,形状和排列与指骨相似,但都较短小。
第三章第一节第一个知识点关键词索引表关键词英文解释髌骨patella 人体内最大的籽骨,包埋于股四头肌腱内,为三角形的扁平骨。
下肢骨的连结下肢骨的连结包括下肢带骨的连结和自由下肢骨的连结。
一、下肢带骨的连结1.骶髂关节sacroiliac joint 由骶骨与骨的耳状面相对而构成,属微动关节。
主要的韧带是骶髂骨间韧带,骶髂前韧带和骶髂后韧带。
2.耻骨联合pubic symphysis 由两侧的耻骨联合面藉纤维软骨连结而成。
女性的耻骨联合有一定的可动性。
3.髋骨与脊柱间的韧带连结包括: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和髂腰韧带。
4.骨盆的全貌骨盆pelvis由骶、尾骨和左右髋骨及其韧带连结而成。
被斜行的界线分为两部:以上叫大骨盆,又称假骨盆,其内腔是腹腔的髂窝部;以下叫小骨盆,又称真骨盆,其内腔即盆腔。
两侧耻骨下支在耻骨联合下缘所形成的夹角叫耻骨角,男性约为70°~75°,女性角度较大,约为90°~100°。
二、自由下肢骨的连结1.髋关节hip joint 由股骨头与髋臼相对构成,属于杵臼关节(图3-38,39。
为多轴性关节,能作屈伸、收展、旋转及环转运动。
特点:1髋臼窝内充满脂肪,又称为Haversian腺。
2关节盂缘附着。
3髋臼横韧带及髋臼切迹围成一孔,有神经、血管等通过。
4股骨颈的后面有一部分处于关节囊外,而颈的前面则完全包在囊内。
所以股骨颈骨折时,根据其骨折部位而有囊内、囊外或混合性骨折之分。
髋关节周围有韧带加强,主要是髂股韧带、耻骨囊韧带、坐骨囊韧带等。
股骨头韧带为关节腔内的扁纤维束,此韧带有滑膜被覆,内有血管通过。
2.膝关节knee joint 由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以及髌骨构成(图3-40, 41。
膝关节的运动主要是沿额状轴所做的屈伸运动。
特点:1关节囊较薄而松弛。
关节囊周围韧带包括髌韧带,腘斜韧带胫、腓侧副韧带。
2关节内有半月板。
3膝关节内有两条交叉韧带。
3.小腿骨的连结小腿骨的连结包括胫腓关节、小腿骨间膜和胫腓韧带联合.小腿两骨连结很紧密,几乎不能运动。
4.足骨的连结足骨的连结包括踝关节、跗骨间关节、跗跖关节、跖骨间关节、跖趾关节及趾间关节6种(图3-43,44。
(1踝关节ankle joint 由胫、腓骨下端的关节面与距骨滑车构成,故又名距骨小腿关节。
胫骨的下关节面及内、外踝关节面共同作成的“门”形的关节窝,容纳距骨滑车(关节头,踝关节属滑车关节,可沿通过横贯距骨体的冠状轴做背屈及跖屈运动。
在跖屈时,足可做一定范围的侧方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