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美学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6
旅游美学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旅游美学是一门研究旅游活动中的审美体验和美的创造的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A. 旅游市场分析B. 旅游产品设计C. 旅游景观评价D. 旅游服务质量管理2. 下列哪项不是旅游美学研究的范畴?A. 旅游景观的美学价值B. 旅游者的审美心理C. 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效益D. 旅游活动的美学设计3. 旅游美学认为,旅游景观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A. 经济价值B. 社会价值C. 文化价值D. 政治价值4. 旅游美学中的“审美体验”指的是:A. 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满意度B.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感官享受C. 旅游者对旅游活动的总体评价D.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认知活动5. 旅游美学认为,旅游目的地的美学设计应该:A. 以经济效益为主导B. 以游客需求为导向C. 以环境保护为核心D. 以历史文化为依托6. 旅游美学中的“审美距离”是指:A. 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物理距离B. 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心理距离C. 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时间距离D. 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文化距离7. 下列哪项不是旅游美学研究的方法?A. 观察法B. 访谈法C. 实验法D. 统计法8. 旅游美学认为,旅游者的审美体验过程包括:A. 感知、理解、评价B. 感知、想象、创造C. 感知、想象、评价D. 感知、理解、创造9. 旅游美学中的“审美疲劳”是指:A. 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厌倦感B. 旅游者对旅游活动的抵触情绪C.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过度疲劳D. 旅游者对旅游景观的不感兴趣10. 旅游美学认为,旅游目的地的美学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是:A. 创新性原则B. 可持续性原则C. 多样性原则D. 个性化原则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旅游美学与旅游学的关系。
2. 阐述旅游美学在旅游目的地开发中的作用。
3. 描述旅游美学在旅游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旅游美学在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中的重要性。
1.审美理解:是人对审美对象的形式特征、本质、主客体相互联系等方面的把握和揭示2,旅游审美动机:泛指一种激发旅游审美行为的心理趋向,或者说是旅游审美需求过渡到旅游审美的心理中介3.旅游审美文化:是以审美体验为核心的旅游活动和不断获得真善美感悟的旅游活动效果。
4.自然旅游景观:是指自然景观中具有天然禀赋,蕴含观赏价值,能使人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综合体及其景象的空间地域组合。
5.点景:用一次一语点出景物的特征和意境,以增加风景的魅力和色彩。
6.特写景:园林中除了布置大面积的风景外,大多还设置一些风格独特,别具一格,小巧玲珑,精雕细刻的景物供人欣赏,让游人仔细玩味其细部及其奥妙的艺术境界,这种特殊的景物叫做特写景。
7.借景:把园外的景物巧妙的组合到园内来,以充实园内的空间,丰富园内的景色,使园内外的景色融为一个整体8.民俗风情: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社会生活文化,是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事象。
9.营销美学:指对公司或品牌的感官体验的营销,他能为组织或品牌的识别做出贡献,是指一个组织或品牌的美学所共同拥有的结构和参照特性。
10.旅游美学营销:指营销美学在旅游业营销发展中的应用,指的是旅游企业,旅游地或旅游产品的感官体验的营销。
它指旅游组织或旅游产品的美学所共同拥有的结构和参照特性。
11.导游:在基本的旅游服务基础上,向旅游者传递旅游对象的审美信息,调节旅游者的旅游审美行为,帮助旅游者获得最大化审美体验的旅游服务人员。
12审美情感:是人对客体审美特征是否符合自己生理。
心里需要而产生的独特的带有本质性、恒常性又具有变易性的主观体验和态度13.情景交融:审美主体以各种方式,寄情与审美对象,赋予无知无觉的自然景观某种人性品格,活化山水,进行景观审美感情的交流。
1.自然旅游景观审美主体的心境要求①审美态度是自然景观审美的前提②审美主体要有真实的审美心理需求和欲望③心为景动,情景交融④充分利用知觉系统,全面感受审美体验⑤审美情趣的多元化2.建筑艺术旅游审美内涵①建筑旅游景观承载着历史②建筑旅游景观包含着人类文化艺术③建筑旅游景观体现人类社会生活方式④建筑旅游景观显示名族特性⑤建筑旅游景观反映社会思想观念3.园林景观旅游审美原理①从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理念中理解艺术美②从园林景观与自然景观协调中欣赏和谐美③从园林构美元素的精巧布局中解读雅致美。
旅游美学慕课全文共四篇示例,供您参考第一篇示例:旅游美学慕课:探索旅行中的美学之旅旅游美学是一个融合了艺术美学、自然美学和旅行体验的概念,它强调旅行不仅仅是走马观花地游览名胜古迹,更是一种对美的感知和体验。
而慕课则是一种以网络为平台,以面向大规模用户开放的方式,传播知识和教育观念的教学模式。
将旅游美学与慕课相结合,通过网络平台向更多的人传授旅行中的美学知识,为他们打开一扇窥探世界美好之处的窗户。
一、旅游美学的内涵旅游美学强调旅行过程中对美的感知、体验和所产生的情感,而非仅仅停留在旅行目的地的风景美貌。
它倡导游客在旅途中以一种艺术审美的眼光来观察、感受和思考周围的一切,将旅行视作一种充满美学意义的体验。
在旅行者眼中,一片蓝天、一汪碧水、一朵鲜花、一株小草、一处古迹、一道风景、一项传统、一种民俗,乃至一种风俗习惯都能成为旅游美学的表现形式。
二、慕课在旅游美学中的应用慕课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学习渠道,使得人们能够在家中或者在旅途中就能够获取到丰富的知识。
在旅游美学中,慕课可以为旅行者带来诸如文化历史、地理风情、自然景观、艺术小品等方面的知识,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所到之地的美学内涵。
慕课还能够提供旅行攻略、旅行经验分享等实用信息,帮助旅行者更好地规划行程,提升旅行体验。
三、慕课与传统旅游教育的区别与传统的旅游教育相比,慕课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个性化,能够根据学习者的不同需求和兴趣,提供更为多样化的旅游美学内容。
传统的旅游教育更多地依赖于导游、讲解员的口述和组织,相对单一,并且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限制。
而慕课则具有去中心化的特点,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课程获得想要的知识,不受限制。
四、未来旅游美学慕课的发展趋势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慕课必将在旅游美学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未来,随着更多的优质旅游美学慕课课程的推出,人们将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到各种与旅行和美学相关的知识和信息,为自己的旅行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气息。
旅游美学的概念
旅游美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将美学理论应用于旅游领域,旨在探讨旅游过程中的审美体验和审美价值。
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自然景观、文化遗产、建筑风貌、旅游产品等,其目标是通过审美体验和审美价值的发掘,提高旅游活动的品质和吸引力。
首先,旅游美学强调审美体验的重要性。
在旅游过程中,游客不仅仅是简单地观看景物,更是通过感官、情感、认知等多个层面的体验,与景物产生深度的交流和共鸣。
审美体验是旅游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满足游客对美的追求和享受,同时也能够提升游客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
其次,旅游美学注重审美价值的发掘和传递。
在旅游活动中,游客对景物的审美价值进行评价和发掘,从而形成对景物的认知和评价。
旅游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景物的形态、色彩、结构、氛围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揭示出景物的内在美感和价值,从而提升游客的审美体验和认知水平。
另外,旅游美学也关注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创新。
在旅游市场中,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创新是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关键。
旅游美学强调旅游产品的审美价值和品质,注重产品的设计、包装、营销等环节,通过创新的设计和营销策略,增强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此外,旅游美学还强调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在旅游活动中,文化遗产是重要的审美对象之一。
旅游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保护和传承,使文化遗产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发扬。
总之,旅游美学是美。
旅游美学结课论文
旅游美学的文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1. 旅游美学的概念和特点:介绍旅游美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探讨旅游美学的特点,比如旅游对人们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的刺激,旅游景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等。
2. 旅游美学与主观感受:分析旅游美学对个体主观感受的影响。
旅游美学可以提供旅游者独特的审美体验,包括欣赏美丽的自然景观、欣赏历史建筑和艺术品等。
同时,还可以探讨不同文化、不同地域对人们审美体验的影响。
3. 旅游美学与环境伦理:考虑到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可以拓展旅游美学与环境伦理的关系。
旅游美学应该强调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在旅游活动中遵守道德和伦理规范,推动可持续旅游的发展。
4. 旅游美学与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塑造:探讨旅游美学对目的地形象塑造的作用。
旅游美学可以通过设计和布置景点来创造美的感知,在宣传材料和广告中使用美的元素来吸引游客。
同时,还可以考虑旅游美学对旅游业的营销和发展的影响。
5. 旅游美学的实践案例研究:以具体的旅游景点或旅游项目为例,通过对旅游美学实践案例的分析,探讨旅游美学的应用和效果。
比如,可以研究某个著名景点的设计和规划,分析其如何利用美学元素吸引游客,或者研究某个旅游项目的表演艺术和视觉效果,探索旅游美学在创作中的应用等。
这些是你可以在旅游美学结课论文中进行论述的一些观点和方向,具体的情况可以根据你所学习的课程内容和个人兴趣来展开更具体的研究和论述。
旅游美学的意义一、旅游美学的定义和重要性旅游美学是指通过旅游活动来体验和欣赏美的过程和方法。
旅游本身就是一种追求美的行为,而旅游美学则是对旅游经历和景观的审美体验和思考。
旅游美学不仅可以增加人们对美的认知和欣赏能力,还能提升旅游的愉悦度和意义。
二、旅游中的美学体验1. 自然景观的美学:旅游常常会带我们接触到各种自然景观,如壮丽的山川、湖泊、海洋等。
在这些自然景观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宏伟和壮丽之美,体验到自然界的恢弘和生命的力量。
2. 建筑景观的美学:旅游目的地往往有独特的建筑景观,如古老的城堡、宏伟的教堂、精美的庙宇等。
这些建筑代表了不同时代和文化的艺术成就,通过欣赏和了解这些建筑,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卓越。
3. 文化景观的美学:旅游也是一种文化体验,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通过旅游,我们可以了解和感受不同文化的独特之处,体验到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这种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也是一种美的体验。
4. 艺术景观的美学:旅游常常会带我们接触到各种艺术作品,如雕塑、绘画、音乐等。
欣赏艺术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使我们更能欣赏和理解艺术的美。
三、旅游美学的意义1. 增加对美的认知和欣赏能力:旅游美学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对美的敏感度和鉴赏能力,更好地欣赏和理解美的存在和意义。
2. 丰富旅游体验的内涵:通过对旅游景观的美学思考和体验,我们可以使旅游变得更加有深度和内涵,增加旅游的意义和价值。
3. 增强情感体验和精神享受:旅游美学可以带给我们情感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满足,使我们的旅游经历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4. 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力:旅游美学需要我们对旅游景观进行思考和感悟,这种思考和感悟可以培养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5. 推动旅游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旅游美学的传播和推广可以促进旅游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旅游成为一种更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活动。
四、结语旅游美学作为一种追求美的旅游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旅游美学的意义
旅游美学是指人们通过旅游体验和观察美丽的自然风光、艺术文化和建筑景观等,以感受美的享受为目的的学科和实践活动。
它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
1. 增进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旅游美学可以让人们亲身体验和感受不同地域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加深对世界各地的了解和认知,拓宽视野。
2. 提升审美能力和品味:通过旅游美学,人们可以接触到各种艺术和文化形式,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品味,欣赏并欣赏艺术和文化的美。
3. 增进心灵的宁静和平和感:旅游美学使人们远离繁忙的工作和生活,融入自然和人文环境中,享受宁静和平和感,调整身心状态,提升生活质量。
4. 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旅游美学使人们直接接触到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进而增强对环境保护和文化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促进可持续发展。
5. 促进经济发展和地区的繁荣:旅游美学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参与者前往游览和体验,为当地经济带来了收入和就业机会,促进了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综上所述,旅游美学不仅是一种对美的感受和享受,还有利于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审美能力和品味,增进心灵的
宁静和平和感,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促进经济发展和地区的繁荣等多重意义。
一、旅游美学:是一门以美学基本原理为指导,研究旅游活动中的审美关系的具有高度实践指导意义的学问。
旅游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审美关系,而审美关系主要包括人与物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
旅游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美学基本原理。
一般认为,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包括四个组成部分:美的哲学、审美心理学、艺术社会学、审美教育学二、自然景观:指的是非人工创造的、天生的、具有审美特性和旅游吸引力的无机或有机的物象形态。
自然景观世界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地貌、水体、太空、植物和动物等,均在旅游者的自然审美视域之内三、岩石的象形之美:指的是岩石本身的形态与人们的生活经验的高度相关性而形成的审美形态。
米芾的《渔阴公石谱》提出相石四法:“瘦、秀、透、皱”。
四、月亮之美:是一个群体化的审美形象,所象征的是一个民族或特定社会群体的共同理想、情感和思绪。
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新月妩媚灵秀: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圆月人见人爱: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残月愁丝萦绕: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五、太阳之美:与朝阳相对,夕阳西下时分的满天晚霞,也是非常诱人的景色。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乱猿啼处访高唐,路入烟霞草木香。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州。
”“地敞中原秋色尽,天开万里夕阳红”六、时令节庆: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集中表现民俗风情之美的最佳机缘。
都市型的旅游节庆的文化外延分三类:1)民俗文化2)商业文化3)艺术文化。
七、社会风貌(狭义):指旅游从业人员乃至于当地居民的德行操守、社区文化活动状貌、社会建设成就以及流行时风等,这些方面按美学规律有机的组合形成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令人赏心悦目形象特征的社会风貌美。
1、德国亚历山大。
哥特利市。
鲍姆嘉通被誉为“美学之父”;2、古典美学思想(论述)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源远流长、丰富灿烂,并且仍在影响着现在社会的审美观念;先秦和秦汉是我国古典美学的发端时期;百家争鸣也是我国古典美学第一个黄金时代;魏晋南北朝至明代是我国美学研究的展开和深入时期;主要代表有阮籍、嵇康、王阳明、汤显祖等人,创造了我国古典美学的第二个黄金时代;清代是我国古典美学的总结时期,代表有王夫之石涛等;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文化传入我国,我国美学发生重大的变化,最早接触、引进和介绍西方美学的代表人物有梁启超、王国维等。
我国典型的古典美学思想:(1)儒家的“中和为美”强调以社会政治体制为中心的普遍和谐,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中庸”是儒家衡量人们行为的标准;(2)道家的“自然为美”,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自然无为”是美的本质,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逍遥自在,达到最大的自由,获得最高的美,即“大道之美”。
(3)禅宗的“空灵之美”,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家从“因缘生法”“诸法自我”的基本世界观出发,认为现实世界形形色色的美都是虚幻的,即“色即是空”,美也是如此,“美即是空”。
3、旅游美学的定义以旅游审美活动为其特定的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具体的说,旅游美学是以旅游审美对象(即旅游者的观赏对象),旅游审美主体(即旅游者)和旅游中的诸多审美关系,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其研究对象的美学分支,是旅游学与美学交叉的边缘学科。
4、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有基本三个方面:即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景观和旅游者与旅游之间的审美关系,(1)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的主体主要包括旅游者这一审美主体的旅游审美思想、旅游审美心理过程和旅游审美技法的应用;(2)旅游客体——旅游景观;主要阐述的是旅游的审美对象,旅游者通过认识、游览、观赏对象的审美特征,得到更深的美感享受和审美教育;(3)旅游者与旅游之间的审美关系,旅游者在旅游时与各方面接触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要产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如旅游者与导游工作者的审美关系,旅游者与饭店员工的审美关系。
旅游美学结课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还记得第一次上课时,老师给我们讲他自己对于旅游的经历,当时觉得老师的认识很深刻。
之后大家也都发表了自己对于旅游的看法和观点,众说纷纭,但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于旅游的感受和亲身经历。
在我看来,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对自然美的深入感受,是放松自己回归大自然,是途中有过一次美丽的邂逅,是把自己的心和灵魂放在路上,去追寻自己想要的美。
身处中原的我也去过不少的地方,每去过一个地方,都会有一段不同的故事,都会有一次不同寻常的感受。
世界如此之大,大自然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多的瑰丽景观,我们不得不佩服自然地鬼斧天工,放飞自己的心,跟随心灵的脚步,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混合着泥土的芳香,沁透着雨露的芳泽,我们去旅行。
我想去那美丽的北国,漫天飞雪,挥挥洒洒,就像进行了一场雪的沐浴。
当你站在广场的中心,抬起头,当旋转开始的时候,就是你成为这个世界未有的时候。
一切的空灵,寂静,冰冷在此时都围绕在你身边,默默地诉说着他们的心事。
或许你还有心情拿起一块残冰,雕刻出她在你心中的样子……
我想去那宽广的大草原,感受那“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奇景。
一望无尽的绿,一望无尽的蓝天,伴随着清澈的溪流缓缓流淌。
跨上雄壮的骏马,拉起缰绳,耳边飘过的只有自然的呼唤,或许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恬淡而宁静,舒适又不缺乏情趣。
我想去看美丽的大海,去游览岛屿的美景。
当海风温柔地肆虐过你的脸庞,当沙土深陷你的足迹,当海浪激动地朝你放开怀抱,当夕阳染红天边的晚霞,你会知道你的爱原来这里也有一份,那么深沉而且澎湃,那么温婉而且眷恋,海,我的家的港湾,我的心灵的栖息地,我的梦想起飞的航线……
我想去那美丽的云南,去那多彩的丽江,去体验那传说的美丽的邂逅,我会走进各种老店,寻找心灵深处的记忆,会翻出各种唱片,寻找那最动人的旋
律,会找一间酒吧,点一杯啤酒,静静地坐在角落里,听着酒吧驻唱歌手那饱含沧桑,却最能动人心弦的旋律
,默默地附和着,看着往事就像放照片似的从眼前一一掠过,或许这个时候我的情绪能够感染那早已等我多时的美丽的邂逅,让它悄悄地走进我的身边……
人生匆匆走过二十年,经历和阅历也都随着年龄增长,走过的地方也千千万,那到底什么是自然的美,旅游的美,至今任然没有一个完整的答案。
古往今来,赞美自然的美的文章和诗句自然不少: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不想到这小生命,向着太阳发笑,上帝给他的聪明他自己知道,他的欢喜,他的诗,在风前轻摇。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他看见春天,看不见自己的渺小,听惯风的温柔,听惯风的怒号,就连他自己的梦也容易忘掉——《一棵小草》。
旅游的意义在我看来就是去发现自然的美,去发现身边的美,旅游美学就是引导我们走进这个方向的引路人。
像歌词中唱到的那样,
你看过了许多美景,你看过了许多美丽,你迷失在地图上每一道短暂的光阴,你品尝了夜的的巴黎,你踏过下雪的北京,你熟记书本里每一句你最爱的真理,却说不出你爱我的原因,却说不出你欣赏我哪一种表情,却说不出在什么场合,我曾让你动心,说不出离开的原因,你累计了许多飞行,你用心挑选纪念品,你搜集了地图上每一次的风和日丽,你拥抱热情的岛屿,你埋葬记忆的土耳其,你流连电影里美丽的不真实的场景,却说不出你爱我的原因,却说不出你欣赏我哪一种表情,却说不出什么场合我曾让分心,说不出旅行的意义,你勉强说出你爱我的原因,却说不出你欣赏我哪一种表情,却说不出在什么场合我曾让动心,说不出旅行的意义,勉强说出你为我寄出的每封信,都是你离开的原因你离开我,就是旅行的意义。
说不出你爱我的原因,只因爱得太过深沉,爱的过于浓烈。
旅游是一门很有哲理而且富含思考性的学问,你问我旅游到底能干什么,难道不是去游山玩水,不是去欣赏大自然的美吗?是的,没错,这就是旅游,旅游的过程就是放松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就是开放怀抱迎接自然的时刻。
但是旅游美学不同,纯粹的旅游只是我们走马观花的去把自然的,人文
的,雕刻的美强加到我们的脑海中,但是旅游美学却告诉我们如何在旅行中去做到完全的美的体验。
旅游是一种生活修辞,是时间和空间的游戏,是智力、意志和激情的游戏,更是体验的游戏。
旅游是从一种境遇暂时进入另一种境遇的游戏,其操作过程的关键,在于体验性,而体验的关键,在于陌生感,在于主体自由意志与情趣的彰显。
所以,旅游的美学,即是体验的美学。
旅游是一种空间游戏。
旅游的本质,是在较为自由的意义上,从自己的生活空间暂时进入非自我的空间的活动,
或者说,是从一种境遇暂时进入另一种境遇的游戏。
前一种空间是功利性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已经被模式化的熟悉空间,而作为旅游目标的空间则是非功利空间, 或者叫娱乐空间或美学空间,是人们必须也只能是短暂逗留的陌生空间。
功利空间总是和利益、责任、义务牵扯在一起;而娱乐空间或旅游空间,则规避了所有这一切,和超脱、放松、自由联系在一起。
前者虽然包含了某种生活的挑战性和实在性,但更多地和庸常、惯性、单调、乏味联系在一起,后者更多地和新奇、创新、冒险联系在一起。
旅游也是一种智力游戏。
任何一个旅游者,随时都会遭遇到一些不期然而至的知识和智力的检验。
一棵千年古树,一幢百年老屋,一幅斑驳的壁画⋯⋯并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的观看对象,其实也常常是一种布下了重重文化迷阵的召唤结构,它总是在激活旅游者渐渐模糊的记忆:有时让旅游者怡然“窃喜”,因为他欣喜地发现自己的知识储备足以印证和解释眼前的一切;有时也让旅游者暗怀羞怯,因为自己竟然对眼前的一切一无所知,自己的平时所学原来如此不堪一击。
旅游是一种意志的游戏和激情的游戏。
对年轻的旅游者来说尤其如此。
旅游有多种形式,有自助式旅游,也有组团旅游;有商业旅游,也有私人旅游;有乘车旅游,也有徒步旅游;有城市旅游,也有乡野旅游;有国际旅游,也有国内旅游,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旅游的动机,也可以多种多样,可能是纯粹的休闲,也可能是考察兼旅游,也可能是纯粹的户外活动。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最激动人心的旅游,往往不是单纯地或简单地置身于清风明月和湖光山色,它可能是一种体力的挑战,意志的磨砺。
旅游是一种体验的游戏。
通常人们都喜欢运用旅游观光这个联合词组,把旅游和观光联系在一起。
其实,观光性旅游只是旅游的一种,而且现在看来,也许还是比较浅层次的一种。
现在的许多旅游,都有了极强的参与性。
我们这里所说的参与性,是一种娱乐的体验性,是指那些可以使旅游者在空间和时间上,甚至在生活方式上,进入非常世界的体验性。
正是由于这种参与性,旅游便带上了浓厚的体验美学的色彩。
旅游的快感来自于亲身经历,它是可触可摸的具体的快感,即使是面对自然的美景,旅游者也不是单纯从旁观者角度获取美的感受,他是用呼吸、用皮肤、用眼睛,用全身心来感受、饕餮自然的美
———活生生的自然的美。
他是站在自然之中和之内,沉浸在自然之中,而不是处于自然之上, 来享受生态中的美和生活中的美,来感受生命和生活方式的多样性。
在课堂上,我们知道了旅游蕴含着方方面面的知识,丰富的饮食文化,别具匠心的楼阁建筑,耐人寻味的乡村生活,高雅别致的外域酒店……除了带给我们视觉上的冲击之外,留下更多的是我们心中那深深的烙印,那一张张在我们眼前浮现的照片,一帧一帧地诉说着他们内心的情怀,爱,因为在心中,会愈久弥香,会深邃沉酿。
旅游不仅能给我们带来愉悦,同时也是发展国民经济,出尽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古时候孔子及其弟子的游历带给各个国家先进的思想文化,促进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进步,致使春秋时期各国争相问鼎,繁荣昌盛,在历史的车轮缓缓前进的今天,旅游的作用亦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开展旅游事业,不仅能够可以对传统文化有较好的传承和弘扬,同时也加快了社会的进步,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增加民众幸福指数,也能使旅游真正的变成一种美学,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那种美,是穿越时空的爱恋;那种美,是星星对月亮的眨眼;那种美,是牛郎织女对银河的许愿;那种美,是青草对大地的依恋;那种美,是春风细雨般的温柔;那种美,是碧波汹涌的澎湃;那种美,是落日红霞的凄然,那种美,是悠然南山下的恬淡。
我期待着那种美,你呢?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