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mg,bid
12.5 mg , bid~tid
12.5 mg, tid
焦虑
抗抑郁药副作用
附:0表示无;1表示罕见;2表示少见;3表示常见;4表示多见。
注意事项
TCAs的心血管副作用 过量中毒 药物相互作用 肝功受损病人小心使用 中枢5-HT综合征
一线抗抑郁药物
SSRIs SNRIs NaSSAs TCAs
抑郁症药物治疗流程
诊断 选择抗抑郁药开始治疗 急性治疗期监测(每1-2周) 评估疗效(第6周) 明显改善 稍有改善 丝毫无改善 继续治疗6周 继续治疗(可调节剂量) 加量或换药 治疗期监测(每1-2周) 明显改善 评估疗效(第12周) 无明显改善 增加治疗剂量 改变治疗药物 咨询精神科医师
抑郁症治疗及预后的5-“R”
有效(response,R):抑郁症状减轻 ,(HAMD减分至少达50%) 缓解(remission,R):在有效基础上抑郁症状完全消失,(HAMD<8),并且社会功能恢复良好 临床痊愈(recovery,R):指病人完全恢复正常或缓解至少6~12个月
抑郁症治疗及预后的5-“R”
抗抑郁药物的治疗原则
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 配合心理治疗,可望取得更佳效果 积极治疗与抑郁共病的其它躯体疾病、物质依赖、焦虑障碍等
疗效评价
20余种药物应用于临床 用循证医学的观点评价疗效 RCT(随机对照实验)和RCT系统评价(Meta-分析)结果是证明某疗法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金标准
一线抗抑郁药物
NaSSAs类 优点 起效较快 抗胆碱能副反应小 对性功能无影响 对激越、失眠效果好 缺点 体重增加
抗抑郁药的选用
抗抑郁药的疗效和副反应均存在个体差异 抗抑郁药疗效大体相当,又各具特点,可根据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选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