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硬挺度仪测试织物刚柔性实验
- 格式:pdf
- 大小:355.54 KB
- 文档页数:2
YG022D全自动织物硬挺度仪使用说明书温州际高检测仪器有限公司非常感谢您选购“际高仪器”相关产品在使用本仪器前,请详细阅读和理解全部说明,并将其保存好。
若您在阅读本说明书后仍有无法解决的疑问和问题,请向本公司询问。
1、概述仪器适用于棉、毛、丝、麻、化纤等各类织物、针织物和一般性非织造物、涂层织物等纺织品的刚柔性试验,也适合纸张、皮革、薄膜等柔性材料的刚柔性试验。
为纺织以及服装、造纸、皮革等行业改进工艺、指导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织物硬挺度(Stiffness)可表述为:“织物抵抗弯曲方向形状变化的能力”。
织物的弯曲性能是我们研究织物的挺括性、悬垂性、柔软性等项性质的重要物理参量,织物硬挺度是人们考核织物服用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仪器性能符合:GB/T18318.1-2009 ZB WO4003-87《织物硬挺度试验方法》斜面悬臂法标准要求。
2、主要技术指标2.1测试方法: 两种2.2测量角度:41.5°、43°、45°三种可调2.3伸出长度量程:5-200mm(特殊要求可在定货时提出)2.4测长分辨率:0.01mm2.5测量精度:〒0.1mm2.6试样规格:25〓200mm2.7工作平台规格:40〓200mm2.8试样压板规格:25〓200mm2.9压板推进速度:3 mm/s; 4 mm/s; 5 mm/s2.10显示输出: 中文液晶显示2.11打印输出: 中文报表2.12数据处理量: ≤50次试验2.13打印机: 80列窄行24针打印机2.14电源:AC220V 50Hz2.15主机体积:480mm〓250mm〓380mm2.16主机重量:30kg3、工作原理3.1测量原理在YG022D全自动硬挺度试验仪上,试样被作为均布载荷悬臂梁平直于工作台上,通过驱动机构使其沿长度方向作匀速运动。
当试样被从工作平台上推出,因自重作用弯曲下垂,接触斜面检测线时,测得伸出长度L,计算得出抗弯长度亦称悬垂硬挺度和抗弯刚度(亦称弯曲硬挺度)两个力学指标,根据抗弯刚度越大越难弯曲的原理,作为评价被测材料刚柔性能硬挺度的测试指标。
织物硬挺度测试仪与织物硬挺度仪的常见类型织物硬挺度测试仪与织物硬挺度仪用于测试纺织品的硬挺度性能,硬挺度是纺织品柔软度的一个侧面,是纺织品舒适性及适用性的影响因素。
一、全自动织物硬挺度仪适用于棉、毛、丝、麻、化纤、等各类机织物、针织物和一般性的非制造物、涂层织物等纺织品的硬挺度测定,同时也适合于纸张、皮革、薄膜等柔性材料的硬挺度测定。
适用标准:FZ/T01045BS5058GB/T18318.1-2009《纺织品织物弯曲长度的测定》ZB W04003-87《织物硬挺度试验方法斜面悬臂法》推荐使用仪器。
技术参数:1.仪器的测量角度:41°30',43°,45°可调2.伸出长度量程:0.5cm—20cm(特殊要求可在定货时提出)3.数值显示分辨率:0.01cm4.测量精度:±1%5.试样规格:2.5cm×20cm6.工作平台规格:5cm×20cm7.试样压板规格:2.5cm×20cm8.试样压板推速:0.3~0.5cm/s(特殊要求可在定货时提出)9.额定功率:45W10.电源:单相220V50Hz11.主机体积:425mm×250mm×380mm12.主机重量:16.5Kg二、手动式织物硬挺度测试仪1.测试目的及范围用于测试面料的硬挺度,计算布样在自身重量作用下的悬垂度和抗挠刚度2.设备及材料2.1织物硬挺度试验机:倾斜角为41.5?3.标准测试条件3.1测试条件为温度:20±2℃;相对湿度:65±2%。
4.试样4.1取样时要离布边5cm,所选布样应该没有人为造成的褶皱、折痕、任何疵点和沾污。
4.2试样大小200mm×25mm(长边平行经向3个,长边平行纬向3个)。
5.测试程序5.1试样要在标准环境中恒温恒湿24小时。
5.2将样品正面平放在仪器的平台上,使样品的长边与仪器的长边平行,同时短边右端与平台的边缘对齐。
应用CHES-FY系统的织物硬挺度测试
孙草;杜赵群
【期刊名称】《纺织学报》
【年(卷),期】2015(036)009
【摘要】使用纺织品性能测试仪测试织物硬挺度,采用现有弯曲测试标准中的斜面法和心形法进行对比分析;通过选择明显柔软、硬挺差异较大的多种织物进行硬挺度测试,分别提取3种测试方法的表征指标,即弯曲斜率、弯曲功、弯曲最大力、弯曲长度、弯曲高度等;通过对上述测试结果的相关性分析,表明CHES-FY系统的硬挺度测试结果与斜面法、心形法的测试结果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实验过程的重复性分析表明,其结果具有很强的再现性,说明CHES-FY系统对织物的硬挺度测试具有准确的表达.
【总页数】6页(P114-119)
【作者】孙草;杜赵群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纺织面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620;东华大学纺织面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6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131.9
【相关文献】
1.光电检测式织物硬挺度仪的测量角度分析 [J], 毕诗杰
2.染整工艺对涤/粘/氨纶仿绒织物硬挺度及柔软度的影响 [J], 冯建永;孟召强
3.织物多方向硬挺度测试方法研究 [J], 刘成霞;罗秋霞;施美琴
4.基于FAST的精纺毛织物硬挺度风格的测试研究 [J], 孙晶晶;成玲;张代荣
5.纱线捻度与织物紧度对织物硬挺度的影响 [J], 李凤艳;吴坚;李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织物硬挺度仪测试织物刚柔性实验一、实验目的与要求通过实验掌握织物刚柔性的测定方法以及有关指标与织物风格的关系。
二、基础知识织物的刚柔性,是指织物的抗弯刚度和柔软度。
织物抵抗其弯曲方向形状变化的能力,称为抗弯刚度。
抗弯刚度常用来评价相反的特征—柔软度。
刚柔性的测定方法很多,都是根据抗弯刚度越大越难弯曲的原理。
目前国内外测定刚柔性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斜面法,,其实验原理是将一定尺寸的织物狭长试条作为悬臂梁,根据其可挠性,可测试计算其弯曲长度、弯曲刚度与抗弯弹性模量,作为织物刚柔性指标。
弯曲长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密度的织物、单位面积重量所具有的抗弯刚度的立方根。
弯曲长度数值越大,表示织物越硬挺而不易弯曲。
弯曲刚度是单位宽度的织物所具有的抗弯刚度。
弯曲刚度越大,表示织物越刚硬。
弯曲刚度随织物厚度而变化,其数值与织物厚度的三次方成比例。
以织物厚度的三次方除弯曲刚度,可求得抗弯弹性模量,它是说明组成织物的材料拉伸和压缩的弹性模量。
抗弯弹性模量数值越大,表示材料刚性越大,不易弯曲变形,它与织物厚度无关。
三、实验仪器与工具1、实验仪器:织物硬挺度仪,其结构见图。
仪器测试原理:在织物硬挺度仪上,试样被作为均布载荷悬鼻梁平直于工作台上,通过驱动机构使其沿长度方向作匀速运动。
因自重作用弯曲下垂,接触斜面检测线时,测得伸出长度L,计算得出抗弯长度亦称悬垂硬挺度和抗弯刚度(亦称弯曲硬挺度)两个力学指标,根据抗弯刚度越大越难弯曲的原理,作为评价被测材料刚柔性能硬挺度的测试指标。
测量角度分41.50、430、450三种。
抗弯长度与抗弯刚度计算公式如下:当测试角度为41.50时:抗弯长度C≈L/2(mm)抗弯刚度B=G×C3/10(g/m2)式中:G—试样单位面积质量(g/m2)L—伸出长度(mm)当测量角度为450时:抗弯长度C=0.487L(mm)抗弯刚度B=G×0.1155L3/10(g/m2)当测量角度为430时:抗弯长度C=0.5L(mm)抗弯刚度B=G×0.125L3/10(g/m2)2、实验工具:织物试样、剪刀、钢尺。
Tencel与Model织物服用性能的比较作者:程浩南张心李翠来源:《轻纺工业与技术》 2013年第5期程浩南,张一心,李翠(西安工程大学纺织与材料学院,陕西西安710048)【摘要】实验中把线密度均为14.7tex的Tencel纱和Model纱,采用相同的上浆工艺、退浆工艺和织造工艺分别织造成平纹组织织物和斜纹组织织物,并对四种织物的服用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结果表明:相同规格的Model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吸湿透气性、柔软性比Tencel织物好,具有较好的服用性能。
【关键词】再生纤维素纤维;Tencel织物;Model织物;服用性能Doi:10.3969/j.issn.2095-0101.2013.05.009中图分类号:TS101.92+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0101(2013)05-0025-03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再生纤维素纤维织物越来越受到关注,而Tencel和Model成为了其中的焦点。
Tencel是新一代再生纤维素纤维,干强略低于涤纶,但明显高于一般的粘胶纤维,具有较高的刚性,良好的水洗尺寸稳定性(缩水率仅为2%),较高的吸湿性,其纤维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光泽优美,手感柔软,悬垂性好,飘逸性好[1]。
Model是奥地利Lenzing公司开发的高湿模量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原料采用欧洲的榉木,先将其制成木浆,再纺丝加工成纤维,因该产品全部为天然材料,是100%的天然纤维,其具有良好的光泽和手感,织物悬垂性好[2]。
但是,现阶段关于Tencel和Model织物力学性能比较的研究较少,本实验通过试织Tencel和Model织物,对两者的力学性能进行一些探索研究。
1试织1.1纱线规格试验选用的两种纱线规格见表1。
2织物服用性能的比较2.1织物起毛起球测试2.1.1实验试验仪器:YG502型织物起毛起球仪。
实验方法:织物的起毛和起球分别进行试验,先用尼龙刷对织物试样摩100转,使织物表面产生毛茸,然后将试样与磨料织物磨100转,进行摩擦起球。
织物硬挺度实验织物硬挺度实验是一种定量测量织物刚性或弹性的方法,可以通过硬度值来描述织物的柔软度和结构特征。
该实验主要通过使用一定压力测量被试织物在不同情况下的力学性能,包括抗压性能、弹性模量、扭曲角度等。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织物硬挺度的测量,评估织物的柔软度和结构特征,并对不同种类和不同加工方式的织物进行比较分析。
实验原理:1.仪器和设备硬度计:用于测量被试织物的硬度。
样品支撑架:用于支撑被试织物以便进行硬度测试。
2.测试方法首先,在实验室内选择一定大小的样品,通过裁剪工具将被试织物剪成相同大小的样品。
然后将被试织物放置在样品支撑架上,使其充分展开并保持平整。
接下来,将硬度计放在被试织物表面上,并施加一定的压力。
在压力达到稳定后,记录硬度值。
在同一组实验中,可以采用不同压力下的硬度值来进行比较分析。
为了获得更准确的硬度值,可以重复测试多次,并计算测试结果的平均值。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样品放置在支撑架上,并将硬度计放在织物表面上。
在压力稳定后,记录硬度值。
重复实验多次,并计算结果的平均值。
3.实验记录和分析将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包括测试日期、样品编号、测试人员和硬度值。
将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以评估织物的柔软度和结构特征。
实验注意事项:1.尽量保持被试织物的平整和展开状态。
2.硬度计测试时,要注意施加的压力应保持一致,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为避免测试误差,需要进行多次测试,并计算测试结果的平均值。
实验结果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加工处理后的织物硬度要比未加工处理的织物要大,且不同种类的织物的硬度也有所不同。
在同一种类的织物中,不同加工方式对硬度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织物硬挺度测试标准一、概述织物硬挺度是指织物抵抗其弯曲变形的能力,是衡量织物品质和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
为了规范和统一织物硬挺度的测试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织物硬挺度测试的标准方法和操作步骤。
二、测试原理织物硬挺度的测试原理是将一定尺寸的织物狭长试样作为悬臂梁,根据其可挠性,测试计算其弯曲时的长度、弯曲刚度与抗弯模量,作为织物硬挺度的指标。
三、测试步骤1. 准备试样: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织物样品,将其裁剪成规定的试样尺寸,一般为100mm×50mm。
2. 安装试样:将试样固定在测试仪器上,确保试样的平整和稳定。
3. 设定测试条件:设定测试速度、湿度和温度等条件,以保证测试结果的稳定性和可比性。
4. 开始测试:按照测试仪器的操作规程,启动测试程序。
测试过程中,记录试样的形变量和时间,观察试样的弯曲情况。
5. 数据分析:根据测试数据,计算织物的弯曲刚度和抗弯模量,并据此评定织物的硬挺度。
6. 结果表达:以表格或图表的形式整理测试数据,并撰写测试报告。
四、测试注意事项1. 测试前应确保试样在标准环境下放置一定时间,以消除环境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2. 在安装试样时,应保证试样的平整和稳定,避免出现扭曲或倾斜等现象。
3. 在测试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试样的变化情况,如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测试并进行分析。
4. 在数据分析时,应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处理数据,以减小误差和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5. 结果表达时,应清晰明了地表述测试数据和结论,为后续的工艺优化和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五、总结织物硬挺度是衡量织物品质和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通过本文介绍的测试标准方法和操作步骤,可以实现对织物硬挺度的准确测量和评估。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织物类型和测试需求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测试。
同时,应注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以获得更准确、可靠的测试结果。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了解织物强度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不同类型织物强度测试的步骤和操作技巧,通过对织物样品进行拉伸、撕裂、断裂等强度测试,评估其力学性能,为后续的服装设计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织物强度是指织物抵抗拉伸、撕裂等外力作用的能力。
织物的强度与其纤维材料、结构、加工工艺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实验主要测试织物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断裂强度,通过测量试样在受力过程中的最大负荷和断裂伸长率,评估织物的力学性能。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各种类型的织物样品,如棉布、涤纶、麻布等。
2. 实验设备:电子织物强力仪、剪刀、直尺、标尺等。
四、实验步骤1. 试样准备:从每种织物样品中剪取规定尺寸的试样,每组试样至少5块,分别进行经向和纬向测试。
2. 试样处理:将试样清洗干净,去除杂质,并在室温下晾干。
3. 测试参数设置:根据织物类型和实验要求,设置电子织物强力仪的测试参数,如拉伸速度、夹具间距等。
4. 拉伸强度测试:a. 将试样固定在电子织物强力仪的夹具上,确保试样中心线与夹具平行。
b. 启动电子织物强力仪,以设定的拉伸速度对试样进行拉伸,直至试样断裂。
c. 记录试样断裂时的最大负荷和断裂伸长率。
5. 撕裂强度测试:a. 在试样上划出规定的撕裂路径,用剪刀沿路径剪开。
b. 将试样固定在电子织物强力仪的夹具上,确保撕裂路径与夹具平行。
c. 启动电子织物强力仪,以设定的拉伸速度对试样进行撕裂,直至试样断裂。
d. 记录试样撕裂时的最大负荷和断裂伸长率。
6. 断裂强度测试:a. 将试样固定在电子织物强力仪的夹具上,确保试样中心线与夹具平行。
b. 启动电子织物强力仪,以设定的拉伸速度对试样进行拉伸,直至试样断裂。
c. 记录试样断裂时的最大负荷和断裂伸长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拉伸强度测试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每种织物样品的拉伸强度平均值,并进行比较分析。
2. 撕裂强度测试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每种织物样品的撕裂强度平均值,并进行比较分析。
硬挺度操作规程
设备:织物硬挺度试验仪
操作步骤:
1.在距织物边1/10幅宽(幅宽100cm以上者,距织物边10cm)处
裁取经向(直向或长度方向)和纬向(横向)试样各四条
2.将仪器放在视力能舒适观察水平台及检测线的位置
3.校正仪器平台水平
4.将试样正面向上平放在硬挺度仪平台上,试样一端与平台前沿对
齐,放上压板并使指示线与标尺的“零”刻度线重合
5.压板以0.3~0.5cm/s的速度带动试样同步向斜面方向移动,当试
样下垂端刚接触检测线时停止移动,记录标尺读数,精确至0.1cm
6.抬起压板,将试样反面按步骤1~5再测一次
7.每一试样正、反面测得数值的算术平均数为该试样伸出长度的一
次读数,精确至0.1cm
8.分别计算经向(直向或长度方向)和纬向(横向)各四次读数的
平均值(如有需要,在正、反面读数差异较大时,正反面读数可分别平均)
9.计算经向(直向或长度方向)、纬向(横向)的平均抗弯长度和总
平均抗弯长度,有效值取至小数点后一位。
总平均抗弯长度不大于4.8cm为合格。
附件:平均抗弯长度和总平均抗弯长度计算公式
C≈L/2 (1)
C总=C T C W(2)
注:L —试样伸出长度,cm
C —抗弯长度,cm
C T —经向(直向或长度方向)平均抗弯长度,cm
C W —纬向(横向)平均抗弯长度,cm
C总—总平均抗弯长度,cm
吉林省劳动防护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专利名称:复合材料织物硬挺度测试仪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刘连学
申请号:CN201621127164.1
申请日:20161014
公开号:CN206192997U
公开日:
2017052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织物硬挺度测试仪,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还设有升降台,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固定安装用于放置复合材料织物的滑槽,所述滑槽还设有滑块;所述滑槽为长方形,所述滑槽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杆的顶端。
相对于现有技术,该复合材料织物硬挺度测试仪操作简单,测试准确率高,不容易出故障,并且制造成本低又无需通电。
申请人:浙江恒石纤维基业有限公司
地址:314500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桐乡经济开发区广运南路1号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织物硬挺度仪测试织物刚柔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实验掌握织物刚柔性的测定方法以及有关指标与织物风格的关系。
二、基础知识
织物的刚柔性,是指织物的抗弯刚度和柔软度。
织物抵抗其弯曲方向形状变化的能力,称为抗弯刚度。
抗弯刚度常用来评价相反的特征—柔软度。
刚柔性的测定方法很多,都是根据抗弯刚度越大越难弯曲的原理。
目前国内外测定刚柔性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斜面法,,其实验原理是将一定尺寸的织物狭长试条作为悬臂梁,根据其可挠性,可测试计算其弯曲长度、弯曲刚度与抗弯弹性模量,作为织物刚柔性指标。
弯曲长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密度的织物、单位面积重量所具有的抗弯刚度的立方根。
弯曲长度数值越大,表示织物越硬挺而不易弯曲。
弯曲刚度是单位宽度的织物所具有的抗弯刚度。
弯曲刚度越大,表示织物越刚硬。
弯曲刚度随织物厚度而变化,其数值与织物厚度的三次方成比例。
以织物厚度的三次方除弯曲刚度,可求得抗弯弹性模量,它是说明组成织物的材料拉伸和压缩的弹性模量。
抗弯弹性模量数值越大,表示材料刚性越大,不易弯曲变形,它与织物厚度无关。
三、实验仪器与工具
1、实验仪器:织物硬挺度仪,其结构见图。
仪器测试原理:在织物硬挺度仪上,试样被作为均布载荷悬鼻梁平直于工作台上,通过驱动机构使其沿长度方向作匀速运动。
因自重作用弯曲下垂,接触斜面检测线时,测得伸出长度L,计算得出抗弯长度亦称悬垂硬挺度和抗弯刚度(亦称弯曲硬挺度)两个力学指标,根据抗弯刚度越大越难弯曲的原理,作为评价被测材料刚柔性能硬挺度的测试指标。
测量角度分41.50、430、450三种。
抗弯长度与抗弯刚度计算公式如下:
当测试角度为41.50时:
抗弯长度C≈L/2(mm)
抗弯刚度B=G×C3/10(g/m2)
式中:G—试样单位面积质量(g/m2)L—伸出长度(mm)
当测量角度为450
时:
抗弯长度C=0.487L(mm)
抗弯刚度B=G×0.1155L3/10(g/m2)当测量角度为430
时:
抗弯长度C=0.5L(mm)
抗弯刚度B=G×0.125L3/10(g/m2)
2、实验工具:织物试样、剪刀、钢尺。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取样:在织物上量取25×200mm 的试样三条。
测试方法分两种:
A 法:试样经、纬向各N 次测试
B 法:试样正、反向分别测试
2、实验步骤
⑴调整仪器底角螺丝使仪器处于水平状态,接通电源,按下仪器电源开关。
⑵设定实验测试参数,检查并调整角度调节旋钮,使检测线指示器指示在需用的位置,并与设定值一致。
⑶将试样正面向上平放在硬挺度仪工作平台上,使试样端与托板前端对齐,试样投影与翻板重叠。
⑷将翻板落下压在试样上(注意是否对正试样)按下“工作”键,仪器开始测试,翻板以设定的速度带动试样同步向检测斜面方向运动,仪器自动停止测试,并返回至初始位置停下,记录测量的伸出长度值,仪器计算抗弯长度、抗弯刚度。
⑸如果是用A 法,则取出试样,准备进行下一次实验;如果是B 法,则将试样反面向上再测试一次。
⑹测试完设定次数的试样后,按复合键“打印”(同时按下“设定”、“→”两键)打印测试报表;也可按“检索”键在中文液晶显示屏观察测试结果。
⑺测试全部结束后,切断电源,清洁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