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遗传学(第4版) 第10章 生化遗传学
- 格式:ppt
- 大小:2.03 MB
- 文档页数:85
医学遗传学复习思考题第1章1.名词:遗传病: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家族性疾病:指表现出家族聚集现象的疾病先天性疾病:临床上将婴儿出生时就表现出来的疾病。
2.遗传病有哪些主要特征?分为哪5类?特征:基本特征:遗传物质改变其他特征:垂直传递、先天性和终生性、家族聚集性、遗传病在亲代和子代中按一定比例出现分类: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病、体细胞遗传病、线粒体遗传病3、分离律,自由组合律应用。
第2章1。
名词:(第七章)核型:一个体细胞的全部染色体所构成的图像称核型核型分析:将待测细胞的全部染色体按照Denver(丹佛)体制经配对、排列,进行识别和判定的分析过程,成为核型分析Denver体制:指1960年人类染色体研究者在美国丹佛市聚会制定的人类有丝分裂染色体标准命名系统,Denver体制主要依据染色体大小和着丝粒位置等形态特点,将人类体细胞的46条染色体分为23对,7组,其中22对为男女所共有,称常染色体,以长度递减和着丝粒位置依次编号为1~22号,另外一对与性别有关,随性别而异,称性染色体。
Xx代表女性,而xy代表男性。
2.莱昂假说(1)雌性哺乳动物间期体细胞核内仅有一条染色体有活性,其他的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而呈异固缩状态的x染色质,在遗传上失去活性。
(2失活发生在胚胎发育的早期(人胚第16天);在此之前体细胞中所有的x染色体都具有活性.(3)两条X染色体中哪一条失活是随机的,但是是恒定的。
3.染色质的基本结构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为核小体;主要化学成分DNA 和组蛋白;分为常染色质、异染色质。
第3章1.名词:基因:基因组中携带遗传信息的最基本的物理和功能单位。
基因组:一个体细胞所含的所有遗传物质的总和,包括核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
基因家族:指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同源基因.2.断裂基因的结构特点,断裂基因如何进行转录真核生物结构基因,由若干个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互相间隔开但又连续镶嵌而成,去除非编码区再连接后,可翻译出由连续氨基酸组成的完整蛋白质,这些基因称为断裂基因,一个断裂基因能够含有若干段编码序列,这些可以编码的序列称为外显子。
第十章人类生化遗传病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突变主要导致单基因遗传病;而单基因遗传病则往往是通过基因所编码蛋白质的缺陷或量的变化而表现出来。
根据蛋白质异常对疾病影响的直接和间接程度的差异,通常将这类疾病分为分子病和酶蛋白病两大类。
第一节分子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合成量和功能异常而引起机体某些功能障碍的疾病称为分子病。
分子病是基因突变后异常蛋白质直接导致的疾病。
分子病有:运输蛋白病如血红蛋白病凝血和抗凝血因子缺乏症如血友病受体蛋白病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膜转运蛋白病胶原蛋白病和免疫蛋白缺乏病等。
一、血红蛋白病血红蛋白病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珠蛋白分子结构或合成量异常引起的疾病。
(一)正常血红蛋白分子的结构及发育变化1、正常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是复合蛋白, 由珠蛋白和血红素组成,一个珠蛋白分子由4条肽链构成,有两类肽链:α珠蛋白链:α链和ζ链,141个氨基酸;β珠蛋白链:βεδγ链,146个氨基酸。
γ链有两种,分别是G γ和A γ。
如果第136位氨基酸是甘氨酸,这种γ链就是G γ链,如果是丙氨酸则为A γ链。
εζγβδ肽链相对量8周出生6个月人体血红蛋白基因的表达的时间与顺序α卵黄囊肝脾骨髓3、珠蛋白基因的表达Hb Gower1(ζ2 ε2)Hb Gower2(α2 ε2)Hb Portland (ζ2γ2)Hb F (α2γ2)Hb A(α2β2)Hb A 2(α2δ2)(三)血红蛋白病血红蛋白病分为异常血红蛋白病和地中海贫血两大类。
1、异常血红蛋白病由于珠蛋白基因突变导致珠蛋白结构异常,临床症状明显的疾病称为异常血红蛋白病或异常血红蛋白综合症。
已发现异常血红蛋白681种, 国内发现67种, 其中20 种为世界首报。
只有40%表现为异常血红蛋白病。
①镰状细胞贫血②不稳定血红蛋白病这是一大类Hb 病,已发现80多种不稳定血红蛋白,临床症状是不同程度的贫血。
2021年7月30日星期五多云文档名称:《(完整word版)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10章生化遗传学》文档作者:凯帆创作时间:2021.07.30第九章生化遗传学一般情况下,像血红蛋白病、膜转运蛋白病和受体病等非酶蛋白的遗传缺陷均被称为分子病(molecular disease);像溶酶体沉积病、内分泌代谢缺陷等酶蛋白引起的遗传缺陷均为先天性代谢缺陷(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
(一)选择题(A 型选择题)1.α珠蛋白位于号染色体上。
A.6 B.14 C.11 D.22 E.162.β珠蛋白位于号染色体上A.22 B.11 C.16 D.14 E.63.不能表达珠蛋白的基因是。
A.α B.ψα C.δ D.γ E.β4.在胚胎发育阶段人体血红蛋白Gower I的分子组成为。
A.α2Gγ2B.ζ2Aγ2、 C.ζ2ε2D.α2δ2E.α2β25.在胚胎发育阶段人体血红蛋白Portland的分子组成为。
A.ζ2 Aγ2、ζ2Gγ2B.ζ2Aγ2、 C.ζ2ε2D.α2δ2E.α2β26.成人期正常人体血红蛋白的分子组成为。
A.ζ2Aγ2、ζ2Gγ2B.ζ2Aγ2、 C.ζ2ε2D.α2δ2、α2β2E.α2Aγ2、α2Gγ27.胎儿期血红蛋白HbF的分子组成为。
A.ζ2Aγ2、ζ2Gγ2B.ζ2Aγ2、 C.ζ2ε2D.α2δ2、α2β2E.α2Aγ2、α2Gγ28.镰状细胞贫血的突变方式是。
A.GAG→GGG B.GAG→GTG C.GAG→GCG D.GAG→GAT E.GAG→TAG9.导致镰状细胞贫血的β珠蛋白基因突变类型是。
A. 单个碱基替代B. 移码突变C. 无义突变D. 终止密码突变E. 融合突变10.Hb Bart’s胎儿水肿征的基因型为。
A.αα/αα B.––/α– C.––/αα或–α/–αD.–α/αα E.––/––11.Hb Bart’s胎儿水肿征为缺失________个α珠蛋白基因。
遗传学IV:生化遗传学§1. 族群遗传学族群遗传学领域在哈帝(Hardy)和温博格(Weinberg)提出相关的定理后,投身研究的科学家渐增,成果也日益丰富。
假设一族群中针对某一性状由两个对偶基因A和a所控制。
对偶基因: A a基因频率:p q由于仅有这两个对偶基因来决定此性状,故p+q=1而卵细胞获得A基因的机率为p,而获得a基因的机率为q。
由上表可得AA=p2,Aa=2pq,aa=q2,则AA:Aa:aa=p2:2pq:q2。
这种平衡分布情形即称为哈温平衡(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
若知对偶基因的基因频率,即可计算出相对应的基因型频率:(p+q)2 =1 →p2+2pq+q2 = 1达到哈温平衡时,AA=p2、Aa=2pq、aa=q2假设平衡时,对偶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再随时间而改变,则对偶基因频率将在族群中“保持不变”。
例:在人类族群中平均每2000人会有一人得到囊肿纤维症(cystic fibrosis,一种体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
令A为正常对偶基因,a为致病对偶基因,则q2(即得病机率)=1 / 2000,故q=(1 / 2000)1/2=1 / 44,而p=43 / 44,2pq(带有致病基因而不发病的机率)=2(43 / 44)(1 / 44)≒0.044=1 / 22,这代表人类族群中约有5%的人口带有此致病基因而没有症状。
为什么像囊肿纤维症这类疾病仍旧在某些族群中普遍盛行呢?一般认为带有此致病基因而不发病的人(即基因型Aa)较不易感染霍乱,因此对偶基因“a”得以在该族群中保留下来。
§2. 生化遗传学最初有科学家Archibald Garrod从酵素的缺陷来探讨遗传疾病的发生情形,而生化遗传学正是从实验遗传学来分析生物化学的一门学问。
实验系统:酵母菌:单细胞真菌,为真核生物(具有细胞核)。
取少量的酵母菌培养于培养皿中,经过一段时间其中的每个细胞都会长成一群肉眼可见的小聚落,每个聚落都是由同一个细胞发展而来,该细胞的每个子代都会长在同一个位置。
《医学遗传学》背诵重点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1、遗传性疾病(genetic disease):简称遗传病,是指遗传物质改变(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所引起的疾病。
2、先天性疾病:是指个体出生后即表现出来的疾病。
大多数是遗传病与遗传因素有关的疾病和畸形。
3、家族性疾病:是指某些表现出家族性聚集现象的疾病,即在一个家族中有多人同患一种疾病。
【简答题】遗传病的特征及分类(1)特征:①垂直遗传②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是遗传病发生的根本原因,也是遗传病不同于其他疾病的主要特征。
③生殖细胞或受精卵发生的遗传物质改变才能遗传,而体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改变,并不能向后代传递。
④遗传病常有家族性聚集现象。
(2)分类:(一)单基因病:由染色体上某一等位基因发生突变所导致的疾病。
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②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③X连锁隐性遗传病④X连锁显性遗传病⑤Y连锁遗传病⑥线粒体遗传病(二)多基因病:由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疾病。
(三)染色体病:染色体数目或结构改变所致的疾病。
(四)体细胞遗传病:体细胞中遗传物质改变所致的疾病。
第二章基因【名词解释】1、基因(gene):是合成一种有功能的多肽链或者RNA分子所必需的一段完整的DNA序列。
2、断裂基因(split gene):真核生物结构基因包括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两部分,编码顺序在DNA分子中是不连续的,被非编码顺序分隔开,形成镶嵌排列的断裂形式,因此称为断裂基因。
3、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是DNA分子中核苷酸序列发生改变,导致遗传密码编码信息改变,造成基因的表达产物蛋白质的氨基酸变化,从而引起表型的改变。
4、外显子(exon):编码顺序称为外显子5、内含子(intron):非编码顺序称为内含子6、多基因家族(mumlti gene family):指某一共同祖先基因经过重复和变异所产生的一组基因。
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
7、假基因(pseudo gene):基因序列与具有编码功能的类α和类β珠蛋白基因序列类似,因为不能编码蛋白质,所以称为假基因。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A 型选择题)1.医学遗传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__。
A。
遗传病B。
基因病C。
分子病D. 染色体病E.先天性代谢病2.遗传病是指______。
A.染色体畸变引起的疾病B.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C.基因缺失引起的疾病D.“三致"物质引起的疾病E。
酶缺乏引起的疾病3。
多数恶性肿瘤的发生机制都是在______的基础上发生的A. 微生物感染B。
放射线照射 C.化学物质中毒D. 遗传物质改变E.大量吸烟4。
成骨不全症的发生______。
A. 大部分遗传因素和小部分环境因素决定发病B。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发病都有作用C。
完全取决于环境因素D. 基本上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E. 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5.唇裂的发生______.A。
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B。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发病都有作用C。
发病完全取决于环境因素D。
基本上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E. 大部分遗传因素和小部分环境因素决定发病.6.维生素C缺乏引起的坏血病的发生______。
B。
大部分遗传因素和小部分环境因素决定发病C. 发病完全取决于环境因素D。
基本上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E.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发病都有作用7.苯丙酮尿症的发生______。
A。
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B.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发病都有作用C。
大部分遗传因素和小部分环境因素决定发病D. 基本上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E. 发病完全取决于环境因素8.蚕豆病的发生______。
A。
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B.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发病都有作用C。
发病完全取决于环境因素D. 基本上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E。
大部分遗传因素和小部分环境因素决定发病。
9.白化病的发生______。
A. 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B。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发病都有作用C. 发病完全取决于环境因素D. 基本上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E。
大部分遗传因素和小部分环境因素决定发病。
10.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______.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