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淋巴结肿大查因
- 格式:ppt
- 大小:136.50 KB
- 文档页数:17
淋巴结肿⼤就是淋巴瘤?别怕,看完这篇你就明⽩了⼤学⽣⼩美脖⼦上发现了⼀个淋巴结,说⼤不⼤,说⼩不⼩,“跟奶茶⾥的珍珠差不多⼤”,摸上去有点疼的,⼜似乎不是特别疼。
⼩美第⼀时间打开了⼿机⽹页,开始搜索“淋巴结肿⼤”相关的信息。
这下好了,不搜不知道,⼀搜吓⼀跳!“淋巴瘤,⽩⾎病......”。
“完了......”当她看完这条新闻“脖⼦上有淋巴结需警惕:花季少⼥淋巴结肿⼤确诊淋巴瘤”,⼩美再也坐不住了。
“医⽣,怎么办呀,我脖⼦上有个淋巴结!”医⽣开始耐⼼询问她的情况,从最开始的病史问起,最近有什么不舒服啊之类。
“没有啊!什么不舒服都没有,也没发烧,也没感冒,也没喉咙痛。
”“医⽣,我看⽹上说,莫名其妙出现的淋巴结,很有可能是淋巴瘤!怎么办啊......”诚然,每个⼈都希望⾃⼰是那个“特别的个体”,但是疾病⾯前,我们不要这份“特别”,⽣活可不是偶像剧的剧情,“花季少⼥”那么多,不会个个淋巴瘤。
“去做个检查吧!”医⽣问好了情况,做了基本的体格检查之后,开了⾎常规和淋巴结B超两项基本检查。
报告回来了。
⾎常规显⽰,⽩细胞轻度升⾼,中性粒细胞达82%;B超提⽰淋巴结肿⼤,但⽆特殊描述。
“你看,医⽣,果然有淋巴结!”⼩美忧虑的神情中甚⾄还有些兴奋,弄得医⽣哭笑不得。
“没事!你有呼吸道感染,给你开点⼝服抗⽣素哦,按疗程吃完再复诊。
”“医⽣,我没发烧,也没感冒,怎么感染了呢?”原来,医⽣在耐⼼询问病史时了解到,⼩美最近常熬夜。
熬夜会导致免疫⼒下降,⽽⼩美从⼩就⼀直有慢性扁桃体炎。
免疫⼒下降时候,慢性扁桃体是很容易再次发作的。
这个时候,如果不是特别严重,是可以不发热、不明显疼痛的。
颈部的各个淋巴结就是“分管”和“镇守”头颈、五官地区的“警备队”,⼀旦有感染、炎症发⽣,淋巴结就会肿⼤起来,⽣产“⽩细胞⼤军”,奔赴抗击病菌的前线。
刚刚问完病史后,医⽣让她张嘴看了⼀下喉咙:咽红,粘膜明显充⾎,两侧扁桃体明显肿⼤,印证了医⽣的推测。
一、正常淋巴结淋巴结为体内重要的免疫器官,淋巴结中充满着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发挥着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功能。
淋巴结分布全身,包括浅表淋巴结和深部淋巴结,一般体检只能发现浅表淋巴结,而深部淋巴结(包括纵隔、肺门和腹部内肿大淋巴结)只能通过X线片、B型超声和CT检查等发现。
正常人除在颌下、腹股沟可触及1~2个质软、光滑、无压痛、可活动的小淋巴结外,一般各部位均无明显肿大的淋巴结。
如果在浅表淋巴结区域能及直径>1cm的淋巴结,且常可多个肿大,或内部发现淋巴结,均为淋巴结肿大。
二、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很多,根据治疗和预后的不同,常分为如下三大方面的原因。
(一)良性淋巴结肿大 1.各种感染(1)细菌性感染,如结核及其他细菌感染等。
(2)病毒感染,如带状疱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艾滋病等。
(3)其他感染:①原虫性感染,如弓形虫病等;②沙眼衣原体感染,如性病性淋巴肉芽肿;③梅毒螺旋体感染,如二期梅毒。
2.免疫反应(1)异种蛋白反应如血清病。
(2)药物过敏,如与苯妥英钠和乙内酰脲等有关药物引起的淋巴结病。
(3)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
3.其他如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嗜酸粒细胞淋巴肉芽肿等。
(二)恶性淋巴结肿大 1.恶性淋巴瘤包括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2.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包括急性和慢性。
3.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等。
4.恶性组织细胞病。
5.各种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如胃癌转移到左锁骨上淋巴结,肺癌转移到右锁骨上淋巴结等。
(三)介于良恶性之间的淋巴结肿大见于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症(又称Cast]eman病)等。
三、淋巴结检查方法 1.检查顺序全身体格检查时,淋巴结的检查应在相应身体部位检查过程中进行。
为了避免遗漏应特别注意淋巴结的检查顺序。
头颈部淋巴结的检查顺序是:耳前,耳后,枕部,颌下,颏下,颈前,颈后,锁骨上淋巴结。
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淋巴结是人体中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其主要功能是过滤并清除体内的废物、细菌和病毒。
当人体免疫系统受到威胁时,淋巴结可能会肿大。
淋巴结肿大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
本文将介绍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
1. 感染感染是引起淋巴结肿大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当身体受到感染时,免疫系统会启动防御机制,导致淋巴细胞增加并聚集在感染部位。
此时,淋巴结就会肿大。
常见的感染包括:•细菌感染:如扁桃体炎、脓疱疮、齿龈炎等。
•病毒感染:如感冒、流感、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寄生虫感染:如弓形虫病、疟疾等。
2. 免疫性疾病淋巴结肿大还可以是某些免疫性疾病的表现之一。
这些疾病会导致免疫系统异常激活,使淋巴细胞过度增殖,进而引起淋巴结肿大。
常见的免疫性疾病有:•风湿性关节炎:免疫系统攻击关节组织,导致关节炎和淋巴结肿大。
•类风湿性关节炎:类似于风湿性关节炎,但病因不同。
•骨髓瘤:白血病的一种,骨髓中的浆细胞异常增生,导致淋巴结肿大。
3. 癌症淋巴结肿大也可能是某些癌症的表现之一。
当癌细胞扩散到淋巴系统时,淋巴结就会增大。
这种肿大往往是局部的,可以通过淋巴结活检来确定是否为癌细胞扩散所致。
常见的癌症有:•淋巴瘤:一种恶性淋巴组织肿瘤,可导致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白血病:一种癌症类型,白血病细胞可侵入淋巴结。
•非霍奇金淋巴瘤:一种非常恶性的淋巴系统肿瘤。
4. 药物反应某些药物和药物组合可能会导致淋巴结肿大。
这种反应通常是身体对药物过敏或药物副作用的表现。
这种肿大通常是全身性的,多伴有其他过敏反应症状。
例如:•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等。
•制癌药物:如紫杉醇等。
5. 其他疾病除上述原因外,还有一些其他疾病可能导致淋巴结肿大。
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各不相同,可能涉及免疫系统、代谢紊乱等多个方面。
例如:•结核病:结核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常累及淋巴系统。
•自身免疫性淋巴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淋巴结肿大通常有四种疾病:淋巴结炎、淋巴结核、恶性淋巴瘤、其它癌所形成的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不会无缘无故的发炎肿大,都是它附近的炎症(如发炎、伤口等)引起的。
附近存在这个炎症的话,那这淋巴结的病症就是普通的淋巴结炎。
熬夜劳累焦虑上火也可引起。
再就是,用手指捏着推动它,它的活动性好的话,并且这个淋巴结与周围的皮肤、肌肉不相粘连的话,也是淋巴结炎。
不是淋巴结核,更不是所担心的癌啊瘤啊那种大的疾病,也不必做这样那样的仪器检查。
分辨普通淋巴疾病与淋巴瘤,还可以从时间长度上来分别:淋巴结炎与淋巴结核可以存在好多年,但淋巴瘤的支撑时间不会长(可敬可亲的罗京,全国顶尖的专家会诊治疗,从发病到去世才是10个月。
)淋巴结有个这样的规律:身体的哪个部位有了炎症,邻近的淋巴结进行防御杀菌时均会肿大。
这个做为病因的炎症好了之后,但淋巴结不一定随之好。
做为免疫系统的淋巴结的病治起来难度大,有的慢性淋巴结炎能持续几年十几年。
淋巴结肿大如果情况轻微的话,过一段时间,自然就会好;或是吃一些普通意义上的消炎药,打些消炎针,就会好。
这不算个什么问题。
但如果肿大厉害的话,又长时间消炎治疗不愈,那就需要中药治疗了:一是避免它的进一步加重恶化,二是身体需要让它恢复功能,发挥它的免疫杀菌作用,增强体质。
淋巴方面的疾病,看似是不大的病,但至今医院中及药厂生产的药物效果不能令人满意。
中药可充分考虑。
用化瘀散结、解毒消肿,针对疙瘩、肿块、炎症的中药丸来治。
找得对了则会者不难。
笔者因工作关系,深知中药魅力,亲眼目睹了大量淋巴结炎与淋巴结核等被中药治得很典型的病例,验证了祖国中医药的独特之处。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颈部淋巴结肿大治疗方法颈部淋巴结肿大是指颈部淋巴结体积增大或数量增多的病症,可能是由于感染、炎症、肿瘤等原因引起的。
对于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治疗,需结合具体病因和病情进行综合分析,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以下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治疗方法。
首先,对于由感染或炎症引起的颈部淋巴结肿大,一般可以采取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缓解炎症症状,从而减轻淋巴结肿大的程度。
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用药,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上的用药方法和剂量进行服用,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抗生素。
其次,对于肿瘤引起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治疗方法主要取决于肿瘤的性质和病情的严重程度。
一般来说,对于良性肿瘤,可以采取手术治疗、放疗或化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肿瘤,从而减轻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症状。
放疗和化疗可以通过放射线或药物疗法来杀死癌细胞,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此外,针对特定病因引起的颈部淋巴结肿大,还可以采取其他治疗方法。
例如,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颈部淋巴结肿大,可以采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减轻淋巴结肿大的症状。
对于结核性淋巴结炎引起的颈部淋巴结肿大,可以采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以控制结核菌的感染,缓解淋巴结肿大的症状。
总的来说,对于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病因和病情进行综合分析,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规范用药,定期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平时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治疗方法对于患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有所帮助。
淋巴结肿大诊断详述*导读:淋巴结肿大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一诊断:1、了解与淋巴结肿大有关的详细情况如发生部位发展范围发展速度自学症状伴随症等一个区域淋巴结肿大称局限淋巴结肿大多见于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及恶性肿瘤转移应按淋巴引流区域寻找原发病社两个区域以上淋巴结肿大要考虑为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多见于急慢性淋巴结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白血病淋巴瘤钩端螺旋体病恙虫病布鲁菌病血清病结缔组织病等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初期可只表现为一个区域的淋巴结肿大以后其他区域淋巴结才相继肿大对于病史短的要注意继续观察有时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只表现为一个区域淋巴结肿大明显而患者多忽视了其他肿大不明显的部位因此要结合详细有体格检查确实部位及范围2、以发现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症状来就诊者有些是因为疼痛而发现肿大有些是无疼痛而偶然发现的伴疼痛的淋巴结肿大多为急性炎症引起常有局部红肿热等炎症表现如非特异性淋巴结炎而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常见于恶性肿瘤转移淋巴瘤等3、淋巴结肿大病史较长者往往提示为慢性炎病症病如结核菌等感染以及其他慢性疾病如慢性型Gaucher病等局部淋巴结进行性肿大应注意肿瘤转移及淋巴瘤应按淋巴结引流区域寻找原发灶4、伴随症状可以对淋巴结肿大的病因提供重要线索淋巴对肿大伴有相应引流区域感染灶者如右股淋巴结肿大伴右脚气感染颌下颏下淋巴结肿大伴扁桃体炎牙龈炎腋窝淋巴结肿大伴乳腺炎耳后淋巴结肿大伴头皮感染者可诊为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淋巴结肿大伴皮肤瘙痒者应考虑变态反应或霍奇金病局部淋巴结肿大伴低热盗汗消瘦者提示为淋巴结结核恶性淋巴瘤或其他恶性肿瘤等淋巴结肿大伴周期性发热者多见于恶性淋巴瘤全身性淋巴结肿大伴有发热出血贫血者主要见于各种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晚期淋巴瘤等偶可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饮酒后约20分钟左右出现病变部位的疼痛(酒精疼痛)见于部分霍奇金病患者5体格检查1)检查时要按一定顺序进行才致发生遗漏依次为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颌下颏下淋巴结颈淋巴结群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及胭窝等处淋巴结触诊时应注意肿大淋巴结的部位数目大小质地表面压痛活动度有无粘连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破溃瘢痕等急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时肿大的淋巴结常有明显触痛局部有红肿热等急性炎症表现慢性感染时一般肿大的淋巴结疼痛轻微质地中等可互相粘连淋巴结结核时若组织发生干酪坏死则可触到波动恶性淋巴瘤之淋巴结常明显肿大质地硬如软骨淋巴结转移癌则质地围有橡皮样感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易推动2)检体发现淋巴结肿大时要结合其他阳性体征对病因进行综合分析颈部及颌下淋巴结肿大伴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者应考虑为急性扁桃体炎淋巴结肿大伴黄疸应考虑黄疸疽型肝炎恶性组织细胞病钩端螺旋体病等淋巴结肿大伴皮疹者多见于某些传染病或变态反应性疾病全身淋巴结肿大伴发热者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白血病淋巴瘤等3)深部淋巴结肿大不易触及常因其肿大压迫邻近器官出现相应表现而就诊如纵隔淋巴结肿大可压迫上腔静脉引起上腔静脉区域血液回流受阻表现为头面及上肢水肿颈静脉怒张等上腔静脉压迫征群;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可压迫输尿管引起肾盂积水压迫太阳神经丛可引起严重而顽固的腰背疼痛于前倾坐位疼痛减轻平卧位则疼痛加重;脊椎旁淋巴结肿大压迫脊髓可致截瘫;肺病所致纵隔淋巴结肿大压迫喉返神经可导致声音嘶哑压迫食管可致吞咽困难等6实验室检查1)血象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对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淋巴结肿大伴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细菌感染但有些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者白细胞总数亦可不高但中性粒细胞常增多淋巴结肿大伴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而淋巴细胞增多者常考虑病毒感染但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第二周时白细胞常有升高且在三周内常可发现异常淋巴细胞(1O%-20%或更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提示寄生虫感染或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淋巴结肿大伴有外周血幼稚细胞者多为白血病或癌肿恶性组织细胞病(恶组)时除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常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2)骨髓检查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对白血病浆细胞瘤恶性组织细胞病高雪病尼曼一匹克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必要时应做骨髓病理学检查对于转移性癌肿虽难以识别原发部位但对识别转移性癌细胞有决定性意义3)血清学检查疑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可做嗜异性凝集试验效价在1:80以上有临床价值>1:200可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对疑有钩端螺旋体病者可做凝集溶解试验超过1:400效价为阳性对疑有性传播疾病者可做HlV抗体梅毒血清学检查对疑有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反应性淋巴结肿大时应做相应血清学检查4)淋巴结穿刺针吸涂片检查淋巴结肿大较明显且位置表浅者可用较粗注射针头进行淋巴结穿刺用较大负压抽吸少量内容物涂片检查此法简便易行5)淋巴结病理学检查淋巴结肿大较明显且病因不明者若无手术禁忌一般需常规做淋巴结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同时可做淋巴结印片对其病变细胞做形态学检查比病理切片所见更清晰7、器械检查1)淋巴管造影深部淋巴结如盆腔腹膜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不易触及淋巴管造影是了解其是否肿大的一种特殊检查方法在淋巴管炎时常显示淋巴结增多增大边缘光滑恶性淋巴瘤时则表现为增大的淋巴结内部结构被破坏呈泡沫状淋巴结转移癌的淋巴结边缘不规则呈虫蚀状常有内部结构充盈缺损或淋巴管阻塞2)放射性核素扫描注射到皮下或组织间隙内的放射性胶体物质被吞噬细胞吞噬后进人毛细淋巴管引流至相应淋巴结可用Y 照相机或扫描机获得淋巴结和淋巴通道的影像如注射至足12趾间一定时间后可使腹股沟骼外骼总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等显像对于判断深部淋巴结肿大及明确肿大性质有重要价值如一处或多处淋巴结影像明显增大放射性增高多为淋巴瘤瘤体如一处或多处淋巴结影像缺失或放射性明显减低或明显延迟常提示淋巴结内有转移瘤存在3)其他 X线检查CT检查B型超声纤维内镜等检查可协助明确原发病灶的部位及性质二、分类:1、感染性淋巴结肿大1)非特异性淋巴结炎由局部组织的急、慢性感染引起的相应引流区域的淋巴结肿大称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局部淋巴结肿大诊断详述
*导读:局部淋巴结肿大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可通过触摸颌下、颈部、锁骨上窝、腋窝和腹股沟等部位而发现,但肺门、纵隔、腹膜后和肠系膜等体内肿大的淋巴结则要靠X射线、CT和B超等才能发现。
淋巴结肿大常见3种情况:①良性肿大。
包括各种感染、结缔组织病和变态反应等引起的肿大。
临床常呈良性经过,随着病因去除,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完全恢复。
②恶性肿大。
包括原发于淋巴结的恶性肿瘤如淋巴瘤、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恶性组织细胞病等及其他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如肺癌、胃癌和乳腺癌等。
临床呈恶性经过,淋巴结持续性进行性肿大,若不积极治疗,常会进行性恶化死亡。
③介于良性与恶性间的肿大。
如血管原始免疫细胞性淋巴结病和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症等。
开始常为良性,可变成恶性而致命。
因此在确定淋巴结肿大后,关键是确定其原因和性质,局部肿大伴明显疼痛者常提示感染;进行性无痛性肿大者
常提示恶性肿瘤性疾病。
骨髓穿刺特别是淋巴结活检可帮助确诊。
淋巴结肿大的治疗以病因而定,如淋巴腺结核可应用链霉素和雷米封等,若为恶性淋巴瘤,应以联合化疗为主,若为癌症晚期转移,则预后极差。
淋巴结肿大非常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人群,可见于多种疾
病,有良性,也有恶性,故重视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及时就诊、确诊,以免误、漏诊,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就谈一谈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局部淋巴结肿大的诊断,局部淋巴结肿大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局部淋巴结肿大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
图⽂:颈部淋巴结肿⼤千万别不当回事拥有洁⽩光滑颀长的脖颈对于⼥性来说,会为⾃⼰增加不少魅⼒,⾮常性感。
⽽我们往往重视外在⽪肤上却忽视了颈部的内在问题,尤其是当颈部出现⼩包包时,不疼不痒,就以为是⾍叮或是⽿喉病变引起的,直到肿块越来越⼤影响到美观以及吞咽才去检查治疗。
在⽆锡⼯作的陈⼥⼠就因此被诊断为淋巴瘤,可谓是晴天霹雳!颈部长疙瘩千万不能⼤意,有可能是淋巴瘤在潜伏。
淋巴瘤的早期特征1.局部表现:多数患者在早期表现为颈部淋巴结肿⼤,以后其他部位如颌下、腋窝淋巴结陆续被发现,但肿⼤的淋巴结却⽆痛痒之感。
淋巴结可从黄⾖⼤到枣⼤,中等硬度,坚韧、均匀⽽丰满,彼此不粘连。
2.全⾝表现:⼤约有10%的患者以发热、⽪疹、盗汗和消瘦等全⾝症状为最早出现的症状。
有的患者长期不规则发热的原因不明,⼏年以后才发现有浅表淋巴结肿⼤,经过检查才确诊。
持续发热、多汗、体重下降等多种症状的存在可能预⽰着疾病的进展。
淋巴结肿⼤和发热经治疗有时好转,但经常有反复,并且总的趋势为进展性。
淋巴瘤“钟爱”青壮年淋巴瘤属于恶性肿瘤的⼀种,临床证实,40⾄50岁这⼀年龄段的⼈往往忙于⼯作和家庭,⼀旦出现晚上睡觉时出汗、不明原因的低热以及淋巴结肿⼤等症状,往往会误以为是太累了⽽未及时到医院就诊。
专家指出,由于⽬前对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尚不⼗分清楚,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据统计,⽬前全球每年约有35万新发淋巴瘤患者,死亡患者⼈数超过20万。
我国每年新增患者约2.5万⼈,死亡2万⼈。
早期⽆痛易被忽视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多样,⼀般常侵犯浅表淋巴结,不少患者在早期表现为⽆痛性的颈部淋巴结肿⼤,并不断增⼤,以后其他部位如颈部、腋窝淋巴结也会陆续被发现。
淋巴结可从黄⾖⼤到枣⼤,中等硬度,坚韧、均匀⽽丰满,通常没有触痛和压痛。
到疾病后期,淋巴结会长到很⼤,并互相融合成块。
不了解淋巴瘤的早期症状⽽忽视⾃⾝健康状况,是造成死于淋巴瘤患者多为青壮年的主要原因。
左侧脖子淋巴肿大做什么检查?
脖子部位淋巴肿大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症状,虽然说在发病之后暂时不会带来严重的危害,但是却会让患者的健康受到极大的影响。
而像淋巴肿大这样的疾病一般是不能随随便便就确定的,一定要经过详细的检查才能够最终确诊,那么患者都需要经过什么样的检查呢?
1、骨髓检查。
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对白血病浆细胞瘤恶性组织细胞病高雪病尼曼一匹克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必要时应做骨髓病理学检查对于转移性癌肿虽难以识别原发部位但对识别转移性癌细胞有决定性意义。
2、血清学检查。
疑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可做嗜异性凝集试验,效价在1:80以上。
有临床价值>1:200可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3、淋巴结穿刺针吸涂片检查。
淋巴结肿大较明显,且位置
表浅者可用较粗注射针头进行淋巴结穿刺,用较大负压抽吸少量内容物涂片检查,此法简便易行。
4、淋巴结病理学检查。
淋巴结肿大较明显,且病因不明者
若无手术禁忌一般需常规做淋巴结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同时可做淋巴结印片,对其病变细胞做形态学检查比病理切片所见更清晰。
5、淋巴管造影。
深部淋巴结如盆腔腹膜后腹主动脉旁淋巴
结不易触及,淋巴管造影是了解其是否肿大的一种特殊检查方法。
在淋巴管炎时常显示淋巴结增多增大边缘光滑,恶性淋巴瘤时则表现为增大的淋巴结内部结构被破坏呈泡沫状。
一般来说,当患者怀疑有淋巴肿大的症状时,需要做的检查项目就基本上就是讲述的这些。
所以建议患者千万不要随意就开始进行治疗,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之下,选择必要的项目做检查,避免出现误诊误治的不良后果。
颈部淋巴结肿大病历书写模板病例摘要患儿,男,6岁,固“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半天”入院。
无出疹,无发热咳嗽等不适。
既往病史无特殊。
入院查体:体温:37.0℃,神志清,颈部可触及多个抻大淋巴结,最大约3—3*1—8cm,有触痛,活动度可,无粘连,职腋下可扪及数个黄豆大小淋巴蔷。
唇无皲裂,咽有充血,扁桃体嚷充血肿大,可见脓点,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
,津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平软,肝脏肋下4cm可触及,质软,表面未触及结节,边缘锐利。
捭脏肋下3cm可触及,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病理征未引出。
实验室:2010—06—05门诊血常规示WBC 16.O.lOr'9/L,LYu/051 .5%.NE% 41 .5%.RBC 4.97t 10^12._J)LT 23llIOr'9/L,乙肝两对半正常。
入院后于5/6杳血L30mmrH,生化、肝功、CK-MB、CRP盼丝三项,免疫球蛋白三项、心电图、胸片明显未见异常,颈部淋巴结B超示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性质待查,建议治疗后复查。
6/6抗结核抗体阴性,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1:320)、尿常规未见异常。
心脏彩超示:心m嘭态结构未见明显异常,三尖瓣轻度返流,左室收缩功能正常,冠状动脉左支起始段宽约i—imn,右支起始段宽约3.2mm。
血细胞形态学未见明显异常。
7/6复查血细胞形态学示异型淋巴细胞7%,复查血常规WBC 9.3*10^9/L.LYu/0 53—7%:NE% 35.;%童DIC、DD2、肝功正常,CMV-IgM阴性。
8/6复查异型淋巴细胞162to,复查肝功示ALT 431U/L,AST 481U/L 复查血常规WBC 7—8*lOr'9,-LY% 62_4%,NE2t0 31—5%.-nv、HCV、RPR正常。
淋巴结肿大病情说明指导书一、淋巴结肿大概述淋巴结肿大(lymphadenectasis)是指扩大的一个或多个淋巴结,可能是源于数量增加的淋巴细胞或网状内皮细胞,或者来源于通常不存在的浸润细胞。
这种表现可能是广泛性的(涉及三个或更多的淋巴结组)或局限性的。
英文名称:lymphadenectasis其它名称:无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与遗传无关发病部位:全身常见症状:广泛性或局限性的淋巴结肿大主要病因:感染、肿瘤、反应性增生检查项目:体格检查、血象检查、骨髓检查、血清学检查、淋巴结活检、CT、B 超、淋巴结造影重要提醒:反复淋巴结肿大患者应早期就医查明病因,积极治疗,避免疾病加重。
临床分类:暂无资料。
二、淋巴结肿大的发病特点三、淋巴结肿大的病因病因总述:淋巴结肿大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多在感染细菌、真菌等引起炎症反应后发生。
另外,肿瘤、反应性增生等因素,也可导致淋巴结体积增大。
基本病因:1、感染(1)急性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口腔炎、急性蜂窝织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麻疹、风疹等。
(2)慢性感染:结核、真菌感染、丝虫病及性病等。
2、肿瘤(1)淋巴瘤:霍奇金病与非霍奇金病。
(2)白血病:急性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浆细胞白血病。
(3)恶性组织细胞病。
(4)浆细胞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重链病。
(5)肿瘤转移:鼻咽癌、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乳腺癌、结肠癌、精原细胞瘤等。
3、反应性增生(1)急性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
(2)窦性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
(3)免疫反应性疾病:药物反应、疫苗接种反应、血清病、Castleman 病(血管滤泡性淋巴样增生、巨大淋巴结增生)、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
(4)风湿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变应性亚败血症、结节病等。
颈部淋巴结肿大是怎么回事颈部淋巴结肿大是怎么回事1、颈部淋巴结肿大是因为炎症一般炎症包括急性淋巴结炎和慢性淋巴结炎。
急性淋巴结炎常伴有口腔感染、头面部皮肤和上呼吸道感染等,表现为局部淋巴结肿大压痛,局部皮肤充血、肿胀,化脓性感染常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经抗炎后肿块多可消退。
慢性淋巴结炎是头颈部、口腔等慢性感染导致的、长期存在的淋巴结肿大,大多表现为无症状的颈部淋巴结肿大,多位于颌下,可有局部轻微压痛。
这种淋巴结在没有急性炎症时多为质软、活动的淋巴结,一旦因全身抵抗力下降,又转变为急性炎症,病情可以反复发作。
2、颈部淋巴结肿大是因为结核常见于青壮年及儿童,可为原发性或继发于肺部、腹腔的结核病灶。
病程长,患者常有结核病史或接触史。
肿大淋巴结可单发也可多发,呈串珠状,缓慢增大,质地中等,可活动,无明显疼痛或触痛,可互相粘连成团。
当合并淋巴结坏死时,可以出现淋巴结软化,但无红肿热痛等一般炎症表现。
当合并化脓性感染时,其表现又与一般化脓性感染相似。
3、颈部淋巴结肿大是因为转移性恶性肿瘤为颈部淋巴结肿大原因之一,其原发灶多位于头颈部,肿块逐渐增大,质硬,活动度差,无压痛,常为一侧性,也可双侧受累。
鼻咽癌,扁桃体癌,喉癌多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鼻,鼻窦,口,面部癌常侵及下颌下淋巴结,食管,癌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
4、颈部淋巴结肿大是因为恶性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多以颈部或锁骨上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为首要症状,也可累及深部(如纵隔、腹膜后)淋巴结,由于扁桃体、鼻腔、鼻窦为好发部位,患者可伴有鼻咽部症状,后期可出现吞咽困难和呼吸困难等器官压迫症状。
还可累及胃肠道、骨髓及中枢神经,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而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则常出现发热、消瘦以及肝脾肿大等症状。
5、颈部淋巴结肿大是因为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侵犯所致,病程长,淋巴结逐渐增大,常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发热,消瘦,乏力和白细胞减少等。
颈部淋巴结转移CT影像学表现2019-10-15【摘要】⽬的探讨颈动脉淋巴结CT影像征象,以提⾼诊断率。
⽅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为颈部淋巴结转移瘤CT影像表现,总结其影像特点及特征性征象。
结果孤⽴及散在淋巴结45枚,融合淋巴结灶4个;增强呈环形强化淋巴结38例,结节直径⼤于5mm;均匀明显强化灶7例,直径均⼩于8-10mm;融合淋巴结灶呈花环状、⽹格状强化。
结论颈部转移瘤多为环形强化,早期以孤⽴或散在结节表现为主,晚期结节融合呈环状或块状。
【关键词】转移瘤;淋巴结;CT/X线计算机颈部淋巴结临床表现多发结节或团块状占位,触诊可以了解结节的疼痛感及活动度。
通过CT检查可以进⼀步了解病变的分布、⼤⼩及强化情况,本⽂旨在通过总结转移淋巴结结节的CT影像增强表现,尽早明确诊断,以利于进⼀步积极寻找原发灶,提⾼患者⽣存率及⽣存质量。
1 材料与⽅法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12例经⼿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淋巴结转移瘤15例CT影像资料。
15资料中,男性11例,⼥性4例,年龄42-78岁,中位年龄58岁。
临床表现为病变结节、肿块;活动度差;轻压痛6例,9例⽆明显压痛。
1.2 检查⽅法均为SEMENSE16排螺旋CT容积扫描,15例均为⼆期增强扫描,均有MIP、冠状、⽮状位重建图像。
层厚、层间距2mm;矩阵512X512。
2 结果15例病例共发现孤⽴或散在淋巴结结节45枚,融合淋巴结灶8个;孤⽴或散在淋巴结结节中增强呈环形强化者38例,环厚薄不均,结节直径⼤于5mm;均匀明显强化结节灶7例,直径均⼩于8-10mm;淋巴结融合灶4例,均呈花环状、⽹格状不均匀强化。
3 讨论3.1 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判断淋巴结肿⼤标准:影像上常以淋巴结⼤⼩、形状、内部结构以及分布来判断淋巴结是否有异常。
淋巴结最⼩径线在颈内静脉⼆腹肌淋巴结(2区)⼩于11mm,其他淋巴结⼩于8-10mm,⼤于此数值提⽰异常。
在原发肿瘤淋巴结引流区域见到3个或3个以上淋巴结(2区淋巴结最⼤径线8-15mm,其他区域8-9mm)也应视为异常。
淋巴结的鉴别诊断(1)急性淋巴结肿大:见于急性感染,如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风疹;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药物热、血清病等。
(2)慢性淋巴结肿大:见于慢性感染,如结核、AIDS、放线菌病、梅毒;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肿瘤,如淋巴瘤、转移瘤;原因不明,如结节病。
(3)由于淋巴引流部位的关系,故淋巴结发生肿大的部位对疾病的诊断有帮助,这些部位的淋巴结肿大往往反映该引流部位的疾病。
1)耳前淋巴结引流的范围为眼睑、外耳、颞部、颊部。
2)耳后淋巴结引流的范围为外耳部、颗部、鼻咽部。
3)枕部淋巴结引流的范围为枕部皮肤。
4)额下淋巴结引流的范围为唇及舌。
5)颌下淋巴结引流的范围为面颊、唇、牙龈、鼻前庭。
6)颈部淋巴结引流的范围为咽喉、口腔、鼻咽、甲状腺。
7)锁骨上淋巴结引流的范围为头、颈、腋下、胸腔、腹腔、盆腔。
8)腋窝淋巴结引流的范围为上肢、乳房。
9)腹股沟淋巴结引流的范围为下肢、生殖系统。
10)胸腔纵隔淋巴结引流的范围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
11)腹腔淋巴结引流的范围为消化系统、生殖系统。
(4)颈淋巴结明显肿大,直径超过5cm:发病急者,见于血管性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淋巴结核、化脓性淋巴结炎;发病缓者,见于霍奇金病、淋巴瘤。
(5)肿大的淋巴结有触痛,见于急、慢性淋巴结炎及血管性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结核、坏死性淋巴结炎。
转移瘤、淋巴瘤、淋巴细胞白血病等多无触痛。
霍奇金病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多无触痛,但在饮酒后可感觉肿大的淋巴结发生疼痛,这点有一定的特征性。
(6)淋巴结质硬、与周围组织固定,常见于转移瘤,即使肿大不显著,亦应考虑为恶性。
(7)肿大的淋巴结质较软,与周围粘连,多由于炎症引起,最常见者为结核、放线菌病。
(8)肿大的淋巴结呈橡皮样硬度,与周围无粘连,多见于淋巴瘤。
(9)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最常见于感染性疾病,如风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缔组织病、白血病、淋巴瘤等。
(10)年轻患者淋巴结肿大,多为炎症反应所致;而年长者,则应考虑有恶性疾病的可能。
双侧颈部淋巴结可见,竟是这两大病因导致的文章导读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和慢性淋巴结炎是导致双侧颈部淋巴结的重要病因所在。
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慢性淋巴结炎可以是急性淋巴结炎的一种转归,也可以是原发于面颈部低毒性感染的刺激及机体抵抗力较强的一种反应。
1.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
感染来源可以是任何口腔、面部、头皮和颈部的化脓性炎症,如牙源性感染(根尖炎、牙周炎、冠周炎和牙龈炎等)、颌周间隙感染、颌骨炎症、口腔黏膜感染和溃疡、扁桃体炎、咽炎、面部皮肤和头皮的疖痈等,感染也可来源于口腔及颌面部的损伤。
其中以继发于牙源性感染和口腔感染者最为常见。
尤其婴幼儿及儿童的全身抵抗力较低,淋巴结的屏障防御结构不完善,上呼吸道感染和扁桃体炎很容易引起这种淋巴结炎。
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包括卡他性炎)的病理变化是变质和渗出。
早期为淋巴结充血,窦腔扩张,网状内皮细胞脱落,淋巴结边缘窦和副皮质区的淋巴窦内有嗜中性白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
这些细胞吞噬细菌后,发生变性而崩溃,形成细胞碎片和变性的物质。
与此同时,淋巴窦扩大并可有不同程度的窦细胞增生,深皮质区也有免疫母细胞增生。
由于这些细胞增多,细胞之间的网眼缩小,窦和索不易辨认。
晚期伴有细胞坏死,淋巴结遭到破坏,出现坏死。
大量的坏死形成后成为脓肿,脓肿可突破被膜形成淋巴结周围炎或腺源性蜂窝织炎。
当然,也有急性炎因及时用药治疗或机体免疫功能的增强而转变为慢性淋巴结炎的。
2.慢性淋巴结炎:慢性淋巴结炎可以是急性淋巴结炎的一种转归,也可以是原发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