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单元检测
- 格式:pdf
- 大小:219.89 KB
- 文档页数:15
新技能英语基础教程2单元测试摘要:1.引言:简要介绍新技能英语基础教程2单元测试的目的和意义2.教程概述:简要介绍新技能英语基础教程的内容和特点3.单元测试解析:分析新技能英语基础教程2的单元测试题目,包括语法、词汇、阅读和写作等方面4.针对不同题型的解题技巧:提供针对新技能英语基础教程2单元测试题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5.实战演练:提供若干新技能英语基础教程2单元测试的模拟题,供学习者练习6.总结:总结新技能英语基础教程2单元测试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提出学习建议正文:【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我国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提高英语水平,许多学习者选择了新技能英语基础教程2作为学习教材。
为了检验学习者在这个阶段的学习成果,我们特意编写了新技能英语基础教程2单元测试。
本文将简要介绍新技能英语基础教程2单元测试的目的、内容以及解题技巧,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应对测试。
【教程概述】新技能英语基础教程2是一部针对英语初学者的教材,旨在帮助学习者巩固英语基础,提高听、说、读、写四项技能。
教程内容丰富,包括日常生活、职场、娱乐等多个场景,让学习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同时,教程还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让学习者在逐步提高英语水平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英语基础知识。
【单元测试解析】新技能英语基础教程2单元测试涵盖了语法、词汇、阅读和写作等方面,以检验学习者在各个方面的能力。
以下是对测试题型的简要分析:1.语法题:测试学习者对英语语法的掌握程度,包括时态、语态、主谓一致等。
2.词汇题:测试学习者对单词的熟练程度,包括单词拼写、词义辨析等。
3.阅读题:测试学习者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4.写作题:测试学习者的书面表达能力,要求学习者根据给定话题,完成一篇短文。
【针对不同题型的解题技巧】1.语法题:熟练掌握英语基本语法规则,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2.词汇题:加强单词记忆,特别是同义词、近义词和易错词的区分。
二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英语问候方式?A. How do you do?B. What's up?C. How are you?D. How's it going?2. 英语中表示“很高兴认识你”的表达是:A. I'm glad to meet you.B. I'm happy to see you.C. I'm pleased to know you.D. I'm delighted to meet you.3. 英语中“昨天”的正确表达是:A. YesterdayB. The day beforeC.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D. Last day4. 下列哪个选项是英语中询问时间的正确方式?A. What time is it?B. What's the time?C. What time do you have?D. What's the clock?5. 英语中“你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的正确翻译是:A. What is your favorite color?B. What color do you like best?C. What is your favorite color of?D. What color do you like the most?6. 英语中“我需要一杯水”的正确表达是:A. I need a cup of water.B. I want a cup of water.C. I require a cup of water.D. I demand a cup of water.7. 英语中“你来自哪里?”的正确翻译是:A. Where are you from?B. Where do you come from?C. Where are you come from?D. Where do you from?8. 英语中“我正在学习英语”的正确表达是:A. I am learning English.B. I am studying English.C. I am studying in English.D. I am learning in English.9. 英语中“你周末通常做什么?”的正确翻译是:A.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the weekend?B. What are you usually doing on the weekend?C.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D. What are you usually do on the weekend?10. 英语中“我希望你过得愉快”的正确表达是:A. I wish you a nice day.B. I hope you have a good time.C. I hope you enjoy yourself.D. I wish you enjoy yourself.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1. The _______ (第一个) day of the week is Monday.12. I _______ (喜欢) reading books in my free time.13. She _______ (不) like to play basketball.14. My father is a _______ (教师).15. We usually have lunch at _______ (十二点).16. There are _______ (十二) months in a year.17. The _______ (短的) the time, the better.18. He is _______ (比) tall than his brother.19. I _______ (将要) go to the library this afternoon.20. The _______ (大的) the city, the _______ (忙碌的) it is.三、阅读理解(每题2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论二语习得中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摘要:二语习得研究是一种系统的试图为第二语言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供答案的研究。
在二语习得的研究中,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是其主要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二语习得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一、定性研究定性研究也被称作自然的后实证主义的研究,最早是从人种学和社会学发展而来。
根据Seliger & Shohamy的研究,定性研究中每一个主体和现象都是不同的,必须对他们做整体性的研究,因为每个现象发生的背景完全不同。
所以,定性研究不是对某个现象或主体的部分进行研究,而是对整个复杂的现象研究。
有些人甚至认为不能从人类特点和进程中总结出任何结论。
定性研究学者主张调查的目的是发展出一套对于被研究者独一无二的理论体系,同时可以用来开发关于被研究者的工作假设。
1.二语习得中定性研究的特点(1)定性研究是在自然环境下的整体性调查。
(2)人是数据收集的主要工具而不是非借助纸笔测试的测量仪器。
(3)定性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观察和访谈。
(4)定性研究是有目的的而不是随意的。
(5)定性研究主要采用归纳数据分析。
(6)定性研究强调实证理论。
(7)研究规划随着研究的发展而呈现。
(8)研究对象在解释研究结论中起到重要作用。
(9)研究对象的直觉洞察力在定性研究中起到一定作用。
2.二语习得中定性研究的主要方法(1)观察法。
观察法被认为是定性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
研究者通过观察被试者和情景状态来收集数据,并记录整个观察过程。
通过观察,无论是否参与活动,研究者都能与参与者建立联系、获得信息。
(2)访谈法。
定性研究者通常采用非结构式访谈,被访谈者不需要遵循任何指令,在整个访谈中保持了绝对自由。
(3)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是深入纵向地对一个案例进行研究。
通过分析,研究者对此案例的发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对未来的广泛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定量研究定量研究也称作实证主义研究,是一种事实判断。
它建立在生物和物理学科的基础上,强调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小学下册英语第二单元全练全测(有答案)英语试题一、综合题(本题有10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0分.每小题不选、错误,均不给分)1. A ____ is known for its hopping abilities.2.In a chemical reaction, energy can be absorbed in the form of _____.3.What do we call a person who studies the effects of social changes?A. SociologistB. AnthropologistC. HistorianD. Psychologist答案: A4.The __________ can indicate areas of potential geological instability.5.The ________ (perspective) is unique.6.Her brother is in ________ grade.7.My friend is a _____ (心理学家) working with teens.8. A ______ is a means of presenting scientific ideas.9.Which of these is a fruit?A. CarrotB. CucumberC. TomatoD. Lettuce答案:C Tomato10.Our class has a ______ (聚会) at the end of the year.11.My _____ (老师) gives us homework every day.12.The Earth’s axial tilt causes the ______ of the seasons.13. A ________ is a small body of water that is often found in parks.14.What do we use to write on paper?A. BrushB. PencilC. EraserD. Ruler答案:B15.What do you call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n which a plant or animal lives?A. HabitatB. EcosystemC. BiosphereD. Community答案:A16.I like to ________ my friends.17.The process of electroplating deposits a layer of ______.18.The ancient Mayans were known for their _____ calendar.19.The __________ (历史的记忆保留) ensures continuity.20.I feel _______ when I play sports.21.We have a ______ (特别的) event coming up.22. A small ___ (小鸟) built a nest in my tree.23.In which direction does the sun rise?A. NorthB. SouthC. EastD. West答案: C24.The _______ can provide food and shelter for wildlife.25.听录音,按听到的顺序给下列图画标上正确的序号。
二语下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英语中,“二语”指的是什么?A. 第二语言B. 第二专业C. 第二兴趣D. 第二职业2. 下面哪个词组不是“六单元”的同义词?A. 第六部分B. 第六章节C. 第六模块D. 第六次考试3. 英语中,“测试题”通常指的是什么?A. 练习题B. 测试题C. 考试题D. 所有选项都是4. 当我们说“答案”时,通常指的是什么?A. 问题B. 解决问题的方法C. 问题的正确回答D. 问题的错误回答5. 在学习中,“单元”通常是指什么?A. 一个学期B. 一个课程C. 一个主题或部分D. 一个学年6. “二语下”可能是指什么?A. 第二语言的下半部分B. 第二语言的下个级别C. 第二语言的下个学期D. 所有选项都是7. 在英语教学中,“测试”的目的是什么?A. 惩罚学生B. 评估学生的知识C. 让学生感到困难D. 增加学生的负担8. 学习“二语”通常需要什么?A. 记忆力B. 理解力C. 练习D. 所有选项都是9. 以下哪个不是“测试题”的组成部分?A. 问题B. 答案C. 评分标准D. 学生的名字10. “单元测试”通常包括哪些类型的问题?A. 选择题B. 填空题C. 简答题D. 所有选项都是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1. 在学习第二语言时,_________是提高语言技能的关键。
正确答案:练习12. 单元测试通常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正确答案:问题;答案13. 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_________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结构。
正确答案:语法14. 测试题的目的是_________学生对特定单元的掌握程度。
正确答案:评估15. 一个完整的测试题应该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正确答案:问题;答案16. 在英语中,“六单元”可以指一个课程的_________部分。
正确答案:第六17. 学习第二语言时,_________是提高听力技能的重要方式。
二语习得及英语教学研究中的认知学派二语习得是指学习者从母语以外的其他语言中获得语言知识、运用及纠错的过程。
二语习得领域中的一大派别是认知学派,该学派的学者们认为语言习得是一个认知过程,指导者应该能够帮助学习者建立正确的语言认知,进而帮助他们有效地习得语言。
一、二语习得原则与认知学派二语习得的原则包括:1.语音听力优先原则,使学习者能够理解并发音正确。
2.有意义的输入原则,即了解、理解且可以应用学习材料。
3.复习原则,通过频繁重复学习材料,巩固学习效果。
4.定期测试原则,以检验学习者的水平并提供指导。
认知学派认为,学习者应该被视为能动的认知过程,能够通过学习来获得理解和知识。
此外,认知学派也关注学习者的内在思维过程,学者认为,学习者的内在思维与学习社交环境中的经验相互作用,从而推进语言习得。
二、理解学习者认知过程的重要性了解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应该如何教授语言,从而更好地指导学习者。
通过认知学派,教育者可以了解到学习者基于自身经验及过往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并帮助学习者建立准确的语言认知。
换言之,不同的学习者会表现出更好的学习效果,因为他们会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以适应他们的认知背景。
例如,学习者可能对于单词和句子的结构及其带有的意义有深入的了解,从而可以更快地掌握语言规则及其应用。
此外,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记忆杀手,如情感、动机等因素也会影响学习者的计划和决策,显然,语言教育者需要了解这些因素的影响,以帮助学习者形成良好、有效的语言习得方法。
三、如何应用认知学派的方法进行英语教学英语作为世界各地使用较广的语言,其教学潜力对于研究进行二语习得和认知学派的学者已经提供了许多知识点。
以下是几个方法:1.使用直观的教学工具,如图片、视频资料等,以帮助学习者形成视觉记忆。
2.让学习者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以促进交往和学习。
3.在课程中使用“彩虹口袋”等有趣且可重复使用的教具,以便于学生了解语法的各方面。
对外汉语《二语习得》题库及答案第一章单元测试1、判断题:习得与学习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割裂的。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2、单选题:最早发现习得与学习存在区别的是语言学家()选项:A:乔姆斯基B:斯蒂芬?克拉申C:洪堡特D:斯韦恩答案: 【斯蒂芬?克拉申】3、多选题:关于习得与学习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项:A:可以用两个三角形表示;B:这两个三角形是倒置的;C:这两个三角形是部分交叠的;D:这两个三角形是完全重叠的。
答案: 【可以用两个三角形表示;;这两个三角形是倒置的;;这两个三角形是部分交叠的;】成人完全可以做到和儿童一样习得外语。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5、判断题:儿童习得外语的能力总体上高于成人。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6、判断题:传统语言课堂收到的质疑越来越多,我们应该遵循习得规律,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7、判断题:最早获得的语言一定是最熟悉的。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一个在外国出生的华裔儿童,他最早接触的是汉语,成长过程中主要说英语,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项:A:他的母语是汉语;B:他的第一语言是汉语;C:他的第二语言是英语;D:他的母语是英语。
答案: 【他的母语是汉语;;他的第一语言是汉语;;他的第二语言是英语;】9、多选题:一个在外国出生的华裔儿童,他成长过程中只接触和说英语,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项:A:他的母语是英语;B:他的第一语言是英语;C:他没有外语;D:他的外语是英语。
答案: 【他的母语是英语;;他的第一语言是英语;;他没有外语;】10、判断题:第一语言是语言学的概念,母语更多的牵涉到民族学问题。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11、判断题:语言学多是理论研究,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等多是实验研究。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第二章单元测试1、多选题:关于大脑和语言习得,行为主义心理学派有两个非常著名的观点,分别是()。
第一章测试1.第一语言是人出生后最早接触的语言。
A:错B:对答案:A2.按照克拉申的观点,习得是获取知识的过程。
A:有意识B:潜意识答案:B3.“中介语”这一概念是首先提出来的。
A:乔姆斯基B:克拉申C:塞林格答案:C4.“石化”是指中介语形式没有变化而出现的一种永久性停滞状态,常指“语言”的长久停滞状态。
A:偏误形式B:正确形式答案:A5.“迁移”概念最早是由学者提出来的。
A:科德B:塞林格C:克拉申D:拉多答案:D第二章测试1.第二语习得研究的早期历史的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人们开始系统研究二语习得,其标志是_______。
A: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B:对比分析假说C:偏误分析理论答案:BC2.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学习者语言获得了同自然语言相同的地位,人们开始转向对语言习得机制的研究。
其标志是和两种理论的提出。
A:偏误分析理论B:对比分析理论C:中介语理论D:克拉申系列假说答案:CD3.偏误分析理论重新复苏的时代是。
A: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C:20世纪 80年代末90年代初答案:C4.第二语言研究学者关于偏误分析的文章成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起点,偏误分析也成为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公认的一部分。
A:巴甫洛夫B:科德C:克拉申D:塞林格答案:B5.中介语也称为“语际语”或“过渡语”,是非本族语者产出的语言,是学习者形成的有关的系统化知识。
A:目的语B:母语答案:A第三章测试1.普遍语法理论的创始人是。
A:塞林格B:克拉申C:科德D:乔姆斯基答案:D2.乔姆斯基建立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体系的标志是1957年出版的《》一书。
A:《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B:《生成语法》C:《句法结构》D:《现代希伯莱语语素音位学》答案:C3.乔姆斯基的《》一书被认为是20世纪理论语言学研究上最伟大的贡献。
A:《生成语法》B:《句法结构》答案:A4.乔姆斯基理论中经常出现“UG”的概念,“UG”就是。
新技能英语基础教程2单元测试摘要:一、引言二、新技能英语基础教程2单元测试概述三、测试题型及难度分析四、测试对英语学习者的帮助五、总结与建议正文:新技能英语基础教程2单元测试旨在帮助学习者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本篇文章将对测试的题型及难度进行分析,并探讨测试对英语学习者的帮助。
一、引言新技能英语基础教程是一套针对英语初学者的教材,通过丰富多样的内容,帮助学习者逐步掌握英语基本语法和词汇,培养听、说、读、写四项技能。
本篇文章将重点关注教程的第二单元测试。
二、新技能英语基础教程2单元测试概述新技能英语基础教程2单元测试共分为听力、语法、词汇和阅读理解四个部分。
测试内容紧密围绕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旨在帮助学习者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三、测试题型及难度分析1.听力部分:通过对话和短文,测试学习者对英语发音、语调、速度等语音特点的识别能力,以及对英语日常生活用语的理解能力。
2.语法部分:主要测试学习者对英语基本语法规则的掌握,如时态、语态、主谓一致等。
3.词汇部分:测试学习者对单词的拼写、词义和用法的掌握,以及对常用短语和搭配的熟悉程度。
4.阅读理解部分:通过阅读短文,测试学习者的英语阅读能力,以及对文章主旨和细节的理解能力。
四、测试对英语学习者的帮助新技能英语基础教程2单元测试可以帮助学习者了解自己在英语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掌握程度,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强化。
此外,测试还可以培养学习者的应试技巧,为以后的学习和考试奠定基础。
五、总结与建议综上所述,新技能英语基础教程2单元测试对英语学习者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
建议学习者在完成测试后,认真分析自己的得分情况,找出不足之处,并通过教材、课堂、网络等多种途径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提高。
第一章单元测试1、判断题:习得与学习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割裂的。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2、单选题:最早发现习得与学习存在区别的是语言学家()选项:A:乔姆斯基B:斯蒂芬•克拉申C:洪堡特D:斯韦恩答案: 【斯蒂芬•克拉申】3、多选题:关于习得与学习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项:A:可以用两个三角形表示;B:这两个三角形是倒置的;C:这两个三角形是部分交叠的;D:这两个三角形是完全重叠的。
答案: 【可以用两个三角形表示;;这两个三角形是倒置的;;这两个三角形是部分交叠的;】成人完全可以做到和儿童一样习得外语。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5、判断题:儿童习得外语的能力总体上高于成人。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6、判断题:传统语言课堂收到的质疑越来越多,我们应该遵循习得规律,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7、判断题:最早获得的语言一定是最熟悉的。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一个在外国出生的华裔儿童,他最早接触的是汉语,成长过程中主要说英语,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项:A:他的母语是汉语;B:他的第一语言是汉语;C:他的第二语言是英语;D:他的母语是英语。
答案: 【他的母语是汉语;;他的第一语言是汉语;;他的第二语言是英语;】9、多选题:一个在外国出生的华裔儿童,他成长过程中只接触和说英语,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项:A:他的母语是英语;B:他的第一语言是英语;C:他没有外语;D:他的外语是英语。
答案: 【他的母语是英语;;他的第一语言是英语;;他没有外语;】10、判断题:第一语言是语言学的概念,母语更多的牵涉到民族学问题。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11、判断题:语言学多是理论研究,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等多是实验研究。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第二章单元测试1、多选题:关于大脑和语言习得,行为主义心理学派有两个非常著名的观点,分别是()。
单元检测一单选1,与第一语言相比,第二语言强调的是语言习得的()A方式B环境C先后顺序D掌握程度,2,下列有关“习得”与“学习”的区别,表述不正确的是()A语言获得的方式不同,B语言获得的心理过程不一样C语言获得的知识类型不一样D语言获得的顺序不一样3,()是指学习者所学的语言在课堂之外,即在语言习得发生的环境中不作为交际语言。
A第二语言环境B第一语言环境C外语环境D语言习得环境4,汉语习得研究大发展的时期是在()A60年代后B70年代后C80年代后D90年代后5,90年代汉语习得主要研究方向不包括下列哪项?()A偏误分析B对比分析C中介语研究D习得过程研究6,下列有关最近10年汉语习得研究呈现出的新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发展速度缓慢B东西合流,汉语习得研究形成合力C关注理论建树,关注学科发展D注重实验研究,促进研究方法创新7,1984年,鲁健骥在()一文中,将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偏误”和“中介语”的概念引入对外汉语的教学领域。
A《学习者偏误的意义》B《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学校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C《外国人学汉语病句分析》D《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8,Selinker于1972年发表()一文,明确地提出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对象是“学习者的语言系统”。
A《中介语假设》B《中介语系统》C《中介语研究》D《中介语》9,下列著作中不能够体现90年代汉语习得研究的新成果和新发展的是()A《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语言系统研究》B《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习得过程研究》C《第二语言习得概况》D《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与汉语认知研究》10,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始于(),到现在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历史。
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末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初1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是一门交叉学科,其跨学科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它()。
A与教育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的交叉上B与教育学、心理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交叉上C与语言学、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的交叉上D与语言学、行为主义理论和心灵主义语言学习理论的关系上12,下列有关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几组术语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通过习得获得的是“隐性语言知识”,通过学习获得的是“显性语言知识”。
B第二语言的定义与语言习得环境无关。
C“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与“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区别在于第二语言是以何种方式、在何种环境下发生的。
D语言能力是关于语言运用的知识,语言表达是关于语言的知识13,20世纪70年代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不包括()A对比分析B偏误分析C中介语理论D监控模式14,有关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展路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从发端到现在走过了40多年的历史B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建立的标志是Corder的《学习者语言偏误的意义》一文。
C20世纪80年代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已发展为独立的研究领域D进入21世纪,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开始走向成熟多选1,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发展到今天,逐渐走向成熟。
其成熟的标志主要表现在:()A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B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宽C二语习得研究从最初的理论假设发展成为一系列理论模式D在方法上,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从最初的经验式描写,发展到一理论为导向的实证研究2,对于一个在美国出生地汉族儿童,他最先接触和习得的是英语而不是汉语。
那么()A英语是他的母语B英语是他的第一语言C汉语是他的本族语D汉语是他的第二语言3,与“习得”相比,“学习”是()A正式的B有意识的C隐性语言知识的获得D显性语言知识的获得4,语言习得环境的区分主要涉及两个因素,即()A在语言习得的国家是否说这种语言B是否有课外学习的经历C是否在目的语国家学习D是否有课堂学习的经历5,Klein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把习得分为()和()A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B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C自然发生的习得D有指导的习得6,目前,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领域主要包括()A学习者语言系统的研究B第二语言学习者自身的研究C学习者第二语言习得过程和机制的研究D教师的教学研究7,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有以下不同点:()A研究对象不完全相同B学科的归属不同C研究方法有差异D学者们的研究兴趣也不同8,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末。
其开山之作是()A《作为外语的英语教学与学习》B《学习者偏误的意义》C《中介语》D《中介语理论假设》9,Slinker在他的代表作《中介语》中系统地分析了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系统产生的()和(),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奠定了心理语言学基础。
A心理过程B心理原因C心理反应D心理机制10,20世纪70年代,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有两个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创建,即()A偏误分析B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C“中介语”理论D克拉申的监控模式11,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A走过了40多年的历史B经历了三个阶段C形成了国内和海外两条战线D在最近十年蓬勃发展12,下列各项中属于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系统的研究的有()。
A偏误分析假设B中介语研究C习得过程研究D语言输入与互动研究判断“第二语言”是相对与学习者习得的第一语言之外的任何一种其他语言而言的。
“第一语言”是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语言。
“习得”是指“有意识”的语言知识的获得。
“学习”是指自然状态下“下意识”的语言获得。
“第二语言环境”指学习者所学的语言在语言习得发生的环境中作为交际语言。
“第二语言”的定义与语言习得环境有关。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能力是由交际双方内在语法规则的心理表征构成的。
“外语环境”是指学习者所学的语言在课堂之外,即在语言习得发生的环境中不作为交际语言。
“学习”是指“正式”的语言规则学习,儿童大都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母语。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端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
对比分析的宗旨是将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进行对比,以预测学习者的难点。
关于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系统研究主要包括偏误分析和中介语的研究。
90年代的汉语习得研究主要集中在偏误分析、中介语研究和输入假说三个方面。
社会语言学及其研究范式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影响,构成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语言学视角。
认知科学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影响构成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语言学视角。
语言学理论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影响构成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语言学视角。
上世纪80年代,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逐步成熟的研究领域。
单元检测二单选1.下列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是()A第二语言习得研究B对比分析C偏误分析D中介语研究2.1957年,()在《跨文化语言学》中首次系统阐述了对比分析的内容、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
ACharles Fries B Robert Lado C Ellis D Corder3.对比分析的核心思想和理论假设都是建立在()的基础之上的。
A行为主义心理学B行为主义语言学习理论C人本主义心理学D心灵主义语言学习理论4.对比分析的基本假设是()A强势说B弱势说C语言迁移D差异=难度5.下列哪本书中首次提出了对比分析的思想?()A《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B《Interlanguage》C《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errors》D《Teaching and Learn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6.对比分析依次包括以下哪四个步骤?()A选择、比较、描写、预测B选择、比较、预测、描写C描写、选择、比较、预测D描写、选择、预测、比较7.关于对比分析基本内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其基本假设是语言负迁移B差异=难度C其分析方法是对比和分析D包括两种观点——强势说和弱势说8.关于对比分析的步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描写是对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两个语言系统进行细致描写B选择是结合偏误找出造成学习者学习困难的语言项目C比较是对学习者的偏误和目的语的对比D预测是在比较的基础上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在哪些方面出现错误进行预测。
9.偏误分析是第一个关注()的研究方法。
A学习者本身B学习者二语习得过程C学习者语言系统D学习者语言习得的心理机制10.()成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起点。
A Corder的《学习者语法偏误的意义》B Robert laodo的《跨文化语言学》C Selinker的《中介语》D Corder的《学习者偏误的意义》11.()是要对偏误的来源进行分析。
A描写偏误B解释偏误C鉴别偏误D评估偏误12.Richard按照来源,将偏误分为三类:干扰偏误、()和发展偏误。
A迁移偏误B语际偏误C系统偏误D语内偏误13.我国对偏误分析的研究可分为五个领域,包括语音、词语、语法()和汉字五个领域。
A语篇B语用C语汇D语义14.下列有关偏误分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语际偏误不是造成偏误的唯一原因B偏误只考察了学习者的偏误,而忽视了学习者语言系统中正确的部分。
C偏误分析的五个步骤都还存在问题。
D偏误分析只是一种假设,不是一种研究方法。
15.偏误分析产生于()A20世纪7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50年代D20世纪80年代多选1.1957年,Robert Lado的《跨文化语言学》系统地阐述了()A对比分析的内容B对比分析的理论依据C对比分析的分析方法D对比分析的重要意义2.对比分析产生于20世纪()年代,兴盛于()年代。
A40B50C60D703.对比分析这一基本假设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建立在()和()的基础之上的。
A行为主义心理学B认知心理学C心理语言学D结构主义语言学4.对比分析假设的理论阐述包括()A对比分析得基本假设B对比分析方法C强势说D弱势说5.根据难度等级列表,母语与目的语的关系有“两种语言里语言成分相同”、“母语中的两项在目的语中合并为一项”等6种。
以下举例与前述两种关系分别对应的是()A汉语和英语的语序都是“S+V+O”B英语中的borrow和lend在汉语中都是“借”C英语的动词visit在汉语中对应“参观”、“访问”和“看望”D汉语有声调,英语没有6.下列关于语言迁移的描述和评价,正确的是()A语言迁移并非或有或无现象,否定母语迁移是不符合实际的。
B语言迁移不是简单的行为过程,而是有人主动参与的心理过程。
C语言迁移在两种语言比较相近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
D学习者的语言偏误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母语负迁移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7.语言迁移的基本含义包括()A二语学习者会把母语的语言形式、意义及分布连同与母语相联系的文化迁移到第二语言系统中去B当学习者的目的语结构特征与母语结构特征相似失,就会产生正迁移;反之,就会产生负迁移C差异=难度,差异越大困难越大,这种差异构成了语言习得的难度等级D母语迁移分为强势说和弱势说8.对比分析的代表人物有()A Charles FriesB Robert LadoC EllisD Corder9.下列关于偏误分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偏误分析是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公认的一部分B偏误分析在60年代中后期开始复苏C偏误分析对学习者语言系统的了解十分全面和完整D偏误分析是第一个关注学习者语言系统的理论10.Corder在《学习者语言偏误的意义》一文中对“失误”和“偏误”区分如下:()A失误是无规律的系统性错误B偏误不能反映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能力的不足C失误指口误、笔误等语言运用上偶然的错误D偏误是有规律的系统性偏误11.Corder提出的偏误分析的具体步骤和方法有:()A收集资料B鉴别偏误C描写和解释偏误D评估偏误12.Corder认为,自然语料的收集通常要考虑的三个问题是()A收集方式B收集范围C影响偏误的因素D收集时间判断严格地说,对比分析不属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