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我们知道的太阳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10
小学科学6太阳与生活(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太阳的基本特征以及对地球和生活的影响。
2. 掌握太阳的运动规律、昼夜变化以及季节变化的原因。
3. 培养学生对太阳重要性和环保的意识。
教学准备:1. 太阳的图片和资料2. 地球仪3. 活动材料:色彩纸、剪刀、胶水、铅笔等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地球的基本知识,如地球是圆的,自转和公转的运动等。
2. 提问:你们知道太阳是什么吗?太阳对地球有什么影响?呈现(15分钟):1. 呈现太阳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太阳的基本特征。
2. 引导学生思考:太阳为什么是圆的?太阳的半径、质量和温度有多大?探究(30分钟):1. 展示地球仪,讲解太阳的运动规律和地球的昼夜变化。
- 太阳自东向西运动,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 地球自转一周需要24小时,我们所说的白天和黑夜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
-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上太阳的位置,让他们模拟太阳的运动。
2. 通过实验让学生探究季节变化的原因:- 使用铅笔和一个球体(模拟太阳)来模拟地球的公转。
- 铅笔代表地轴,固定在色彩纸上,球体代表太阳。
- 在固定铅笔的同时,围绕铅笔绕圈运动,改变位置的角度。
- 观察太阳照射在不同位置的地球上时,出现的季节变化。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地球的季节会有所变化?讲解(20分钟):1. 简要讲解太阳对地球和生活的影响:- 太阳光提供了光和热能,使得地球上有光明和温暖。
- 太阳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促进了植物生长。
- 太阳光也是人类获取维生素D的重要途径。
2. 引导学生思考:太阳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好处?概括(15分钟):1. 综合讨论太阳的运动规律、昼夜变化以及季节变化的原因。
2. 总结太阳对地球和生活的影响。
延伸活动(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设计节能环保的活动或方法,以减少对太阳能的消耗。
2. 每组呈现自己的设计并进行讨论。
作业:1. 请学生回家观察太阳的位置变化,用图或文字记录。
学科:小学科学学段:二年级上册章节:第一单元第3课主备教师:汤燃明备课时间:年月日有位老公公一副红面孔天亮就出工从东忙到西傍晚才收工2、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我们地球家园最重要的邻居——太阳。
下面我们先一起欣赏一下一天中的太阳,请同学们边观看视频边仔细观察太阳的变化。
3、提问:你们在视频中观察到太阳发生了哪些变化?5、教师小结:太阳为我们的地球家园带来光和热,它在天空中的位置会不断发生变化。
6、你们知道吗?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可以根据太阳的位置来辨别方向的。
7、教师让全班同学一起站起来,并用歌谣的方式让学生唱出来并指出来。
早上起床,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8、齐读完后,让学生来填空。
学生观看视频学生可能会回答太阳东升西落,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在不断变化……学生回答学生齐读本课的导入通过一段视频让学生观察太阳的变化,不仅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本课的研究对象——太阳上,同时可以让学生发现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从而可以顺利导入本课研究的主题——如何利用太阳的位置来辨认方向。
先把答案盖住,学生回答正确再移开用歌谣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太阳的位置。
的谜语,给予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学生上台做题及时的考察学生的掌握程度。
二、探究活动1、看图,根据太阳的位置,认清楚东南西北分别在哪里。
2、以教室为例,找出教室的东方,并找出其他三个方向。
3、情景模拟:找一位学生,让他执行教师要求的动作。
例如:(1)请你拿一本书给教室东边的一位女生;(2)请你去跟教师西边的一位男同学握握手;(3)……4、完成练习。
让学生根据下面的描述,把相应的文字移动到图中相应的位置。
学生回答问题学生找一找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去执行学生完成练习用具体形象的图画,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知识。
从身边的事物去了解方向,贴近生活。
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东南西北,并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利用希沃白板的任意移动功能,让学生随意移动图中的文字。
青岛市小学科学三年级下第二章认识太阳青岛市小学科学三年级下第二章认识太阳第二章了解太阳七.认识太阳1.太阳给我们光和温暖,滋养万物的生长。
太阳离地球最近,离地球也最近系最密切的一颗恒星。
太阳能是一种无污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银河系中大约有1000亿到2000亿颗像太阳一样的恒星。
2、太阳是一个怎样的天体?① 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普通恒星。
它的预期寿命估计为100亿年。
现在它大约有50亿年的历史,它的预期寿命估计为50亿年。
②太阳是一个旋转的高密度炽热气体球,大部分气体是氢气,其次是氦气,每秒钟大约“燃烧”400万吨氢,产生巨大的能量。
③ 太阳从内到外的结构是太阳核、辐射层、对流层和光球层。
④太阳由内到外,温度越来越低。
太阳的表面温度大约是6000℃,内部温度大约是1500万℃。
太阳的内部温度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
⑤太阳的表面经常会出现太阳黑子、耀斑和日珥。
太阳黑子是指出现在太阳表面那一层薄而圆的、亮度极高的黑斑。
3、太阳与地球的关系:① 太阳的直径为139万公里,是地球的109倍;130万地球相当于一个太阳。
②太阳的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③太阳的质量是地球的33万倍。
④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是1.5亿千米。
4.没有太阳,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太阳是万物的灵魂。
没有它,地球上就没有生命。
5.常晒被褥有什么好处?答:太阳中有紫外线。
通常,干燥床上用品可以使用紫外线杀菌。
它还可以祛湿和除臭。
6.为什么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紫外线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光波,它存在于光谱中紫色光端的外侧,故被称为紫外线。
依据不同的波长范围,紫外线割分为a、b、c3种波段,其中的c波段紫外线波长在240-260nm之间,为最有效的杀菌波段。
用紫外线照射水、空气、物体,当水中、空气中、物体表面的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水藻以及其他病原体受到一定剂量的紫外线c光辐射后,其细胞中的dna结构就会受到破坏,从而在不适用任何化学药物的情况下杀灭细菌、病毒以及其他致病体,达到消毒和净化的目的。
五年级《太阳》基础知识点
五年级《太阳》基础知识点包括:
1. 太阳是地球的星球,是太阳系的中心。
它是一个巨大的燃烧的球体,由氢和氦组成。
2. 太阳的直径约为139.2万公里,约为地球直径的109倍。
3. 太阳的表面温度约为5500℃,而太阳的核心温度则可能达到1500万℃以上。
4. 太阳的内部有一个核心区域,由氦和氢的混合物组成,核心区域是太阳能量产生的
地方。
5. 太阳的外层有一个称为光球的区域,这是我们看到的太阳表面。
光球上有许多黑色
的斑点,称为太阳黑子。
6. 太阳周围有一个称为日冕的大气层,它是燃烧的气体向外延伸的地方。
在日冕中产
生的太阳风可以影响地球磁场,并导致地球极光的出现。
7. 太阳的能量主要是通过核聚变反应产生的,即将氢原子融合成氦原子释放能量。
8. 太阳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关键,它提供了光和热能,支持地球上的植物生长并维持
地球上的气候。
9. 太阳每天都以自转的方式运动,使得地球上出现昼夜变化。
10. 太阳也会产生太阳黑子周期,大约11年,太阳黑子的数量会有周期性的增减。
以上是五年级《太阳》基础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2019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教案课题一:种子发芽实验教学目标:1、通过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2、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3、了解设计实验、制订实验计划的步骤和内容教学重难点:目标2教学准备:设计实验用的表格教学过程:一、引入师:科学研究通常通过实验进行,首先要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
现在我们先来研究哪些条件影响绿豆种子发芽二、讨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让学生说一说:绿豆怎样才能发芽师进行小结学生说的绿豆发芽的条件师:如果我们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可能会有什么结果?学生讨论三、讨论怎样用实验证明选择需要改变的一个条件,引导学生明确设计实验需要考虑的五个方面选择需要改变的另一个条件,请学生按五个方面加一说明四、确定研究的问题,写出实验计划学生讨论准备选择什么问题进行研究调整学生选择的课题,学生阅读资料,着手写实验计划课题二:种子发芽实验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实验设计,让学生全面了解制定实验计划的步骤和主要内容 2,让学生亲身经历种子发芽实验的全过程,体验需要控制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方法3、培养学生按照实验计划持续观察实验对象,记录实验全过程和时间的能力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难点:目标1教学准备:种子发芽实验盒,标号纸,绿豆种子,纸巾教学过程:一、交流实验计划请一个学生向大家报告他的实验计划师简要记录学生发言,其他学生依次报告其他两项实验的计划大家发言,补充完善二、配备实验装置对照教材,了解方法,然后动手做。
让生明确实验组和对照组三、猜测实验结果让学生猜猜绿豆播种以后到发芽,可能发生哪些变化,发生变化可能要多长时间,几天后可以看到绿豆长出叶讨论:种子膨大的时间怎样算,怎样即时发现变化四、观察记录实验现象课题三:从实验中获得的现象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2,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3,会运用对比实验的思维方式,思考和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过程:一、引入让学生说说记录到了哪些数据二、处理数据各小组汇报各组数据对比看看各自收集的时间数据是否一样,讨论数据为什么会不同,该怎样处理。
第二单元课题一:我们知道的太阳教学目标:1,会运用查阅相关资料的方法了解关于太阳的知识2,能以自己的方式对收集的材料进行合理的整理,与同学分享3,能根据自己收集的关于太阳的资料,提出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主题4,对太阳的研究活动产生较浓厚的兴趣5,知道许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都与太阳有关系6,了解一些初步的关于太阳的基本知识教学重点:目标3,5教学难点:目标3教学准备:搜集关于太阳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引入师:同学门,清澄晨当我们醒来的时候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太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谁来讲一个关于太阳的故事呢?二、讲一个关于太阳的故事先在小组内讲将自己知道的关于太阳的故事全班进行收集关于太阳的故事将这些故事进行分类三、交流感受讲故事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么知道这些故事的,听故事的同学对故事做出评价,谈谈自己在听了故事后的启示与收获四、收集关于太阳的资料利用课外时间收集关于太阳的资料,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同学间相互交流收集的资料课题二:阳光下的影子教学目标:1,会持续观测影子长度的变化过程2,能进行简单的测量与记录3,能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相应的记录方法4,能认真细致地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5,通过对阳光下竿子和影子的研究,意识到自然界中的一些变化是相互关联的6,知道太阳光是沿直线传播,物体挡住了太阳光就会形成影子7,理解阳光与物体,物体与影子的关系教学重点:目标4,5,教学难点:目标6,7教学准备:竿子、尺子、教学过程:一、引入师:太阳给我们送来了阳关,同时也为我们送来了影子,今天就让我们对这个平常的自然现象做一番科学的探究把二、观察影子讨论:对于影子,自己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汇报交流学生活动观测影子:先讨论观测的方法;准备观测记录活动的材料和工具;进行观测活动三、阳光下影子的特点1,让学生讨论:比较,分析各组观测影子的记录情况,把几个小组的方格图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看有什么发现2,交流新的发现师:你们发现了哪些现象;你们发现阳光下的影子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你能说说太阳、物体和影子三者的关系吗学生讨论后回答3,拓展师:你能通过影子的特点联想到阳光的传播吗?生试着回答阳光是怎么传播的课题三:改变阳光的传播路线教学目标:1,能与同学合作设计一种让阳光照亮阴影里的小球的方法2,能进行简单的模拟实验4,能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和工具5,能与同学愉快合作进行科学探究6,认识到一定的物体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了解光的反射与折射7,知道一些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教学重点:目标1,6教学难点:目标4,2教学准备:活动手册,木块,纸板,塑料板,玻璃板,平面镜,乒乓球,教学过程:一、引入师:阳光照射到物体后会产生影子,你们有办法改变阳光的传播路线,照亮阴影里的小球吗?二、照亮阴影里的小球1,学生讨论:如何照亮阴影里的小球,选用什么工具?2,探究活动:用平面镜照亮小球,交流探究活动的体会和想法3,拓展:师:什么是平面镜的反光作用?让学生利用平面镜的反光作用,设计一件物品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三、制作观景箱1,让学生看图了解制作的方法2,利用提供的材料,制作观景箱3,制作好后,让学生试着解释看到的现象4,在活动手册上画出光线走过的路线课题四:美丽的彩虹教学目标:1,能进行简单的分解光的实验和光的混合实验2,能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和实验工具3,能够对阳光的分解和单色光的混合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4,能大胆想象阳光的色彩5,愿意和同学合作进行关于颜色的探究活动6,认识太阳光是由多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这些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也能形成白光7,知道利用三棱镜可以分解阳光8,了解人工制造彩虹的方法教学重点:目标:1,6教学难点:目标2,8教学准备:三棱镜,水槽,水,小镜子,活动手册,牛顿盘教学过程:一、引入师:天空中神奇美丽的彩虹令人神往,我们能不能制造出这样的彩虹呢二、做一个水棱镜1,师演示三棱镜分解阳光的实验师介绍分解阳光的方法和工具认识光谱中各种颜色的光寻找太阳光谱的规律2,用水棱镜分解阳光让学生制作水棱镜,让学生思考想办法用水棱镜制造彩虹,看看水棱镜分解出的太阳光谱的特点3,拓展活动让学生交流在生活中看到的彩虹,思考并讨论彩虹的形成原因三、制作牛顿盘师:太阳光被三棱镜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那么这些光还能混合成白色的吗?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混合太阳光谱中各种颜色的光学生制作牛顿盘:制作完成牛顿盘,探究组合产生的效果,交流探究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发现让学生讨论设计一个实验,研究如何有单色光混合到白色光课题五:阳光下的物体教学目标:1,会连续观测不同颜色的纸筒在阳光下的温度变化2,经历对纸筒温度变化的预测、观测、比较、分析的过程3,能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和实验工具4,能够对纸筒温度的细微变化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并能做好观测记录5,愿意与同学合作进行连续的探究活动6,认识不同颜色的物体在阳光下吸收热量的多少是存在差异的7,知道物体在阳光下的温度与吸收太阳热量有关教学重点:目标2,4教学难点:目标3,6教学准备:温度计,白纸,黑纸等多种彩色纸,木板,铝箔,垫子,钥匙,剪刀,玻璃杯,塑料杯,平面镜教学过程:一、引入师:在白天,没有太阳,也是亮的,这些光是从哪里来的?二、物体对太阳光的反射1,让学生讨论:研究物体反射光的方法;如何记录物体反射光的强弱2,探究活动:让学生根据预测将多种物体按反射光的强弱排序进行探究物体反射光的强弱的活动并进行记录3,学生相互交流:在探究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发现;物体的什么特性影响物体反射光的本领三、测量温度变化1,讨论:为什么选用黑白纸筒;研究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还要什么工具2,学生进行探究活动3,活动后,学生间相互交流:经过探究和数据的整理,得到什么结论;哪种纸的温度上升最快,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课题六:光强与光弱教学目标:1,会使温度计正确测量阳光下和背阴出地表温度,并进行比较2,能根据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有根据的解释3,认识物体温度的高低与阳光照射的强烈程度有关4,知道物体在阳光下温度高,阳光越强烈温度越高5,意识到将光集中反射可以提高温度教学重点:目标1,3教学难点:目标5教学准备:温度计,挖土的工具教学过程:一、引入师:在操场上,你喜欢站在向阳出还是背阴处;不同季节,我们的选择就不同,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二、测量向阳处和背阴处的地温1、让学生讨论:测量地温的正确方法,应该注意的事项和使用的工具2、测量,测量后整理数据3、交流测量活动中的体会,得出了什么结论三、光的强弱与温度1,让学生讨论:如何控制光的强弱这个条件,可以选哪些材料和工具,判断温度的差别有哪些方法,具体的方法和步骤2,学生活动:按设计的方法完成探究活动,分析探究的方法,4,交流:自己设计的方法是否合理,有效,科学怎么样进行改进,探究出了什么结论5,拓展:让学生使用很多面镜子试一试课题七:研究我们获得的信息教学目标:1,会整理科学探究所获得的信息2,能从分析搜集的信息中得出正确的解释3,通过整理、分析、解释等,形成科学探究要重视科学证据的品格4,认识阳光下的物体再吸收光的同时也吸收热,反射光越强的物体吸热越差,吸收光能力越强的物体,吸收热的本领也越强5,了解物体反射光,吸收热的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目标4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过程:一、引入师:大量的信息摆在我们面前,它们告诉我们什么?科学记录有什么意义和作用?科学的结论又是从何而来呢?今天就让我们学会整理我们所获得的信息把。
二、整理获得的信息1,学习必要的研究步骤:获得原始资料------推理,假设-----做出合理的判断或者结论----用更多的事实验证2,理有关阳光与影子的信息:找出所以光与影子的饿科学资料,然后进行讨论交流,得出结论3,整理有关强光弱光照射下物体温度变化的信息4,整理有关物体对阳光的反射和吸收的信息5,整理有关不同颜色的物体在阳光照射下温度不同的信息6,整理汇总全部信息三、科学道理的应用让学生合作与讨论:生活中遇到哪些与太阳有关的问题;夏季和冬季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比较适宜;设计活动: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详细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课题八:设计太阳能热水器教学目标:1,经历对太阳能热水器的设计,方案交流和修改完善的过程2,能根据研究的需要进行有目的的设计3,能够写出比较完整的设计方案,能认真负责地承担自己的设计任务5,能于同学友好交流,分享智慧6,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基本构造,了解制造太阳能热水器的基本要求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6教学准备:太阳能热水器模型,太阳能热水器结构,工作原理图教学过程:一、引入师:人们一直都在研究如何能够吸收更多的太阳光从中获得热能,那么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呢?二、设计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1,设计前的准备: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熟悉设计方案的写作格式2,明确设计要求:能够装200毫升水,要利用容易得到的材料,尽可能在短时间内使温度上升3,让学生讨论并撰写设计方案:需要考虑哪些因素;采用哪些有效措施;三、交流与优化设计方案课题九:制作和评价太阳能热水器教学目标:1,能根据设计制作出符合要求的太阳能热水器2,能根据要求进行简单的调试实验4,能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相应的制作方法和实验工具5,能对自己或他人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6,愿意与同学分享成功的经验7,认识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效能与多个因素有关8,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简单原理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4教学准备:太阳能热水器的自备材料,温度计,手表;教学过程:一、引入师:有了太阳能热水器的设计方案,今天我们就把它制作出来二、制作太阳能热水器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工具和制作材料,按设计的要求制作太阳能热水器,并交流制作过程中的体会三、检测太阳能热水器1,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来检测太阳能热水器的优劣,需要哪些指标和参数2,开展检测活动四、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1,整理检测参数2,研究影响的因素:材料性质的因素;摆放的方式;颜色的因素五、设计活动让生思考:性能更良好的太阳能热水器应该是什么样的?设计性能更良好的太阳能热水器课题十:利用太阳能教学目标:1,对人类利用太阳能的未来提出大胆的预测2,体验到太阳能的利用也有一些困难3,意识到人类还需要大力加强科学技术的研究,促进科学与技术的进步4,了解太阳能的基本特点6,了解太阳能再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目标4,1教学难点:目标3教学准备:太阳能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引入师:如何利用太阳能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个难题二、讨论师:太阳能有哪些特点,让学生将太阳能与其他能源相比较,并回答:太阳能的利用遇到了哪些难题;有哪些办法能解决这些问题三、查阅资料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开展评价的方式,相互学习四、展望人类利用太阳能的美好前景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说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