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OS-005-1 刻度离心管使用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2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吸量管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2. 学会正确使用吸量管进行液体的精确量取。
3. 了解吸量管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吸量管是一种用于精确量取液体体积的量器,其刻度精细,能够满足实验室对液体体积的精确要求。
吸量管的使用方法主要包括:吸液、放液、洗涤和干燥等步骤。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吸量管(1mL、5mL、10mL)、滴定管、烧杯、玻璃棒、洗耳球等。
2. 试剂:蒸馏水、待测液体。
四、实验步骤1. 吸液- 将吸量管洗净,用洗耳球排出管内空气。
- 将吸量管插入待测液体中,轻轻吹出管内空气,使液体充满吸量管。
- 取出吸量管,注意保持管口向上,防止液体流出。
2. 放液- 将吸量管插入烧杯中,轻轻吹出液体,注意控制滴液速度,避免液体飞溅。
- 待液体全部滴入烧杯后,将吸量管口朝下,使残留液体自然流出。
3. 洗涤- 将吸量管插入蒸馏水中,用洗耳球吹出管内空气,使液体充满吸量管。
- 将吸量管放入烧杯中,轻轻吹出液体,使液体沿烧杯壁流下。
- 重复洗涤步骤2-3次,确保吸量管内液体被充分洗涤。
4. 干燥- 将吸量管倒置,使管口朝下,让管内液体自然流出。
- 将吸量管口朝上,轻轻甩动,使管内残留液体流出。
五、实验现象与结果1. 吸量管在吸液过程中,管内液体充满,无气泡产生。
2. 放液过程中,液体滴出速度均匀,无飞溅现象。
3. 洗涤过程中,吸量管内液体被充分洗涤,无残留物质。
4. 干燥过程中,吸量管内无残留液体。
六、实验讨论与思考1. 吸量管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清洁,避免污染待测液体。
2. 吸液时,应确保吸量管内液体充满,避免产生气泡。
3. 放液时,应控制滴液速度,避免液体飞溅。
4. 洗涤时,应充分洗涤吸量管内液体,确保残留物质被去除。
5. 干燥时,应确保吸量管内无残留液体,避免影响实验结果。
七、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掌握了吸量管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会了如何使用吸量管进行液体的精确量取。
微量离心管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微量离心管是生物科研中常见的实验器材之一,为确保实验数据的精确性和个人安全,我们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微量离心管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
一、安全操作规程1. 选择合适的离心管在实验之前,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离心管。
首先,需要确认离心管的最大转速和离心机最大转速一致,避免因选择不当而造成实验失败或较大的安全风险。
其次,在选择离心管的材质时,应考虑实验样品的化学性质和离心管的透光性等因素。
2. 牢固安装离心管离心管在离心机高速旋转时,离心管内部受到的离心力非常大,因此,离心管必须牢固安装在离心机转轴上。
在安装离心管时,应先将离心管中的液体尽量放置于离心管底部,并确保离心管盖子紧密拧紧。
安装过程中,若发现离心管出现裂纹或破损等情况,务必更换新的离心管再进行实验。
3. 预热离心机在开始离心之前,需要预热离心机5-10分钟,使离心机达到稳定状态。
如果离心机处于不稳定状态,离心的结果可能会偏离实验目标,甚至出现安全风险。
4. 避免重复离心每个离心管在一次离心后,其内部会残留一定量的液体,此时不能立即反复使用。
反复使用离心管,将会导致离心管壁变薄,塑料材质容易发生变型,不仅会影响实验结果而且会存在安全隐患。
5. 注意离心时间离心管的离心时间是影响实验结果的重要因素。
在实验前应该详细了解离心管中填充物的动态,避免离心时间过长或者过短导致实验失败或者离心管的破损等情况。
6. 禁止超速运行离心机最大转速是指离心机和离心管在最大转速下安全运行的极限。
在每次离心操作中,都要确保离心管和离心机的最大转速相匹配,避免因超速运转而导致的安全问题。
二、保养规程离心管不仅要确保安全运行,还需要定期保养,延长其使用寿命。
1. 清洗离心管每次使用后应立即清洗离心管,确保离心管内表面干净无异物。
离心管的清洗方法有多种,如可用清水冲洗,也可用10%的乙醇溶液擦洗,避免使用硬物擦拭离心管,以免刮伤离心管内表面。
2. 定期更换离心管离心管材料经过长期的使用,壁厚度会逐渐变薄,从而使离心管的安装变得不牢固,在运转过程中,离心管容易出现破损甚至自行脱落。
医用离心机操作规程
1、插上插头,按下侧面红色键,打开电源;
2、打开盖子,将平衡过的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中;
3、按Delete在转速和离心力之间切换,按键在转速、时间、升速档位之间切换,使用+、-按键对转速(或离心力)、时间、升速档位进行设置。
4、按Confirm键确认设置。
5、盖上离心机内部的盖子和离心机的盖子
6、按Start键开始离心,若中途需停止离心,按Stop键;
7、离心结束,请等待机器鸣笛,自动开锁,然后再打开门盖,取出离心管,盖上盖子,关闭电源。
8、注意事项:
a.在使用Delete键切换设置转速和离心力时,转速固定则离心力为固定值,反之亦然。
b.升速档位,有1-8、1-10档几种,数值越小则升速降速的速度越快,到达目标转速的时间越短。
c.离心机应放在稳定的台面上,以防离心机滑动或振动,出现事故。
d.开动离心机时应逐渐加速,当发现声音不正常时,要停机检查,排除故如离心管不对称、质量不等、离心机位置不水平或螺帽松动等后再工作。
e.如在离心过程中出现故障,请按Stop键而不要关闭电源。
因为关闭电源后仪器内部的减速装置将不能发挥作用,离心机的自由减速将会非常慢。
f.离心管要对称放置,如管为单数不对称时,应再加一空管放入相同质量的水,调整使其质量对称。
g.离心机都有一个共振点,不同机型不一样。
在升速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个经过共振点的过程,这时可能会有微小震动,属于正常现象。
只要转速低于或超过共振点都不会出现。
h.离心机的套管要保持清洁
i.再短暂的离心也请务必配平,盖上盖子。
刻度吸管使用规程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标准操作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1、LI的:建立分度吸管的使用规范,保证正确使用。
2、范围:适用于分度吸管的使用3、责任人:QC检验员。
4、正文:分度吸管的选择:使用分度吸管,首先要看一下吸管标记、准确度等级、计量部位和零位位置等,以区别其类型,采用相应的使用方法。
不同类型的吸管对应的容量定义是不同的,使用方法也不同。
如使用方法不正确,量取的溶液体积也不可能准确。
使用前的清洗:分度吸管在使用前应清洗干净,并用吸水纸将尖端内外的水吸去,然后用待吸溶液洗三次。
吸液;吸管取液时管尖应深入液面10-20mm处,并随液面下降而下降。
吸管插入不宜过深,以免使吸管外壁沾附过多的溶液,排液时与吸管内部的液体一起流下,造成吸取误差。
但吸管插入过浅,在液面下降时容易造成吸空或吸入气泡。
零位在上的吸管,溶液吸到零位上儿毫米处,零位在下的吸管,吸至需移取容积所对应的分度线上面儿毫米处,然后将液面调到该分度线上,使液面与分度线相切。
4. 3・3注意在吸液时,不要让液面吸得太高,使非计量部分的内壁沾附液体过多。
调定液面;4.4. 1调定液面时,吸管应垂直,管尖与接水杯内壁相接触,接水杯倾斜30。
,微微松动手指,使溶液缓缓沿壁流下至需调定的分度线相切位置时,立即紧手指,放下接水杯,改拿接受的容器。
壁流下。
4. 5・2不得在吸管悬空时排液。
4. 5. 3取用一般的水溶液时,按照吸管的容量定义排液,可提高准确度,不能不分形式都将管内残留液吹出,以免带来误差。
分度吸管用毕后应放在吸管架上,如短时间内不再用它吸取同一溶液,应及时清洗,然后放在吸管架上。
注意不要把吸管尖或流液口倒棱碰坏,否则不能继续使用,以免造成误差。
离心机的使用作业指导书1.目的正确使用离心机。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QA实验室离心机的使用操作。
3.职责3.1QA 使用人员负责此仪器的使用和维护保养。
3.2 品控主管对仪器的检测结果有效性负责。
4.定义无5.程序5.1 操作步骤5.1.1 将样品等量放置在试管内,并将其对称放入转头。
5.1.2 拧紧盖型螺母,盖好盖门,将仪器接上电源,此时数码管显示“闪烁”的“0000”,表示仪器已接通电源。
5.1.3 如需调整仪器的运行参数(运转时间和运转速度),可按功能键,使用相应的指示灯亮,数码管即显示该参数值,此时可用“”和“”及“”键相结合调整该参数至需要的值,并按记忆键确认贮存。
5.1.4 按开键启动仪器,仪器运行过程中数码管显示转速,当需要查看其它参数时,可按功能键,使该参数对应的指示灯亮,数码管即显示该参数值。
当仪器运行完所设定的时间后或中途停机,停机过程中数码管闪烁显示转速,属正常现象。
5.2 注意事项5.2.1 为确保安全和离心效果,仪器必须放置在坚固水平的台面上,工程塑料盖门上不得放置任何物品;样品必须对称放置,在开机前确认已拧紧螺母。
5.2.2 应经常检查转头及试验用的离心管是否有裂纹,老化等现象,如有就应及时更换。
5.2.3 试验完毕后,需要将仪器擦拭干净,以防腐蚀。
5.2.4 如样品比重超过 1.2g/cm3,最高转速 n 需按下式计算:n=n Max *1.2/样品比重5.2.5 当电机碳刷长度小于 6mm 时,必须及时更换。
5.2.6 在离心机未停稳的情况下不得打开盖门。
5.2.7 仪器必须有可靠接地。
5.2.8 试验结束后,请关闭后面的电源开关,拔掉电源插头。
6.培训及发放部门6.1 培训6.1.1 QA 工程师负责本文件的培训,向品控人员解释有关流程并发放相关文件,指导及观察品控人员执行程序的情况。
6.1.2 QA 主任评估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相关品控人员,操作人员需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参见《培训程序》、《品控人员岗位知识/技能列表》。
离心管开盖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离心管开盖器是一种用于打开离心管盖子的工具,常用于生物化学、医学等实验室中。
使用离心管开盖器时需要注意安全操作,并进行定期保养,以确保工具的正常使用和延长使用寿命。
安全操作规程1. 离心管开盖器使用前的准备在使用离心管开盖器之前,应检查工具是否完好无损,检查垫圈和垫片是否安装正确,以确保安全稳定的使用。
2. 离心管开盖器的使用方法先将离心管平放于工作台上,然后把离心管开盖器放置于离心管盖子之上,使开盖器内的行星齿轮和离心管盖子内的凸缘相接触,转动离心管开盖器的手柄使其逐渐顺时针旋转,直至离心管盖子完全拧下为止,再把离心管拿起来取样或操作。
3. 离心管开盖器使用时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在使用离心管开盖器时要格外注意安全保护,离心管开盖器的转速较快,开盖时应保持手的稳定,避免手指伸入行星齿轮中,防止意外伤害。
4. 离心管开盖器使用后的注意事项每次使用完毕应将离心管开盖器拆卸下来,清洗干净,以免沾上不易清洗的液体,而导致细菌滋生或腐蚀破损。
清洗时应使用清水和酒精进行消毒或清理。
保养规程1. 定期检查和维护离心管开盖器的使用寿命一般为2-3年,建议在使用一年后进行一次维护,以确保工具在正常的使用状态。
2. 清洗和消毒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将离心管开盖器拆卸下来进行清洗,清洗时可以用清水或酒精进行消毒或清理。
在清洗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清洗用水等流入列管开盖器内部。
清洗后,应及时晾干或用干纸巾擦干离心管开盖器,确保无水分残留。
3. 包装和存储离心管开盖器使用完毕后应及时重新放回包装盒中,并存放在通风、干燥、无尘的地方,以避免腐蚀或损坏。
4. 定期检查零部件磨损情况定期检查离心管开盖器的零部件磨损程度,对于磨损严重的部件及时更换,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坏和安全事故。
综上所述,离心管开盖器是实验室常用的工具之一,使用时应注意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定期保养,以确保正常的使用状态。
若发现问题或存在磨损,应及时更换或修理以保证工具的安全和稳定性。
刻度吸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制订刻度吸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确保分析检测的准确性。
适用范围:1mL 2mL 5mL 刻度吸管的检定。
责任:检测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技术负责人对本规程的有效执行承担监督检查责任。
校正规程:1.检定的原理采用衡量法。
衡量法是用天平称量分度吸管中纯水的质量,然后按照该温度下纯水的密度,算出滴定管的容积。
2.检定项目和技术要求:2.1刻度吸管的玻璃应清澈、透明。
2.2分度线和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分度线应平直,分格均匀并必须与器轴垂直,相邻两分度线的中心距离应大于1mm。
2.3单标线量瓶应具有下列标记:2.3.1厂名和商标2.3.2标准温度(20℃)2.3.3等待时间 t xxS2.3.4用法标记量出式用“Ex”,吹出式用“吹”或“Blow out”2.3.5标称总容量与单位 xx mL2.3.6准确度等级 A、B或吹出式2.4容量允差、水的流出时间和等待时间,分度线宽度均应符合下表之规定。
3.1万分之一天平。
3.2温度范围0~50℃、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
3.3分度值为0.1秒的秒表。
3.4称量杯、测温筒、检定架。
3.5标定工作的室温不宜超过20±5℃,且要稳定。
3.6纯水。
3.7刻度吸管。
4.检定方法:4.1水的流出时间:用洗净的刻度吸管吸取纯水,使液面达最高标线以上约5mm处,速用食指堵住吸管口,慢慢将弯液面准确地调到刻度线,将食指放开并计时,使水充分流出,直至液面降至最低点的流出时间应符合上表之规定。
4.2纯水质量的标定:取洗净的刻度吸管吸取纯水,使液面达最高标线以上约5mm处,速用食指堵住吸管口,擦干吸管外壁的水,慢慢将液面准确地调至刻度,将已称重的称量杯放在垂直的单标线吸管下(称量杯倾斜30度),放开食指,使纯水沿称量杯壁流下,纯水流至尖端不流时,按规定时间等待后(A级等待15s,B级等待3s),精密称定称量杯与水的质量,计算得纯水的质量。
刻度吸管
刻度吸管为实验室常用玻璃量器,通常采用钠钙玻璃制成,完整的一根吸管应具有分度线、标称容量、型式标记、标准温度(20℃)、准确度级别、商标或厂名等标记!有十一种不同的规格。
其中分度线与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具体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分量出式和量入式。
量出式——用于测量自量器内排出液体的体积,符号为“Ex”量入式——用于测量注入量器(内壁干燥)内液体的体积,符号为“In”准确度:A级和B级,B级比A级的容量允差大一倍。
刻度吸管使用方法:
1、使用前:
①观察吸管有无破损,污渍。
②观察吸管的规格:所用吸管的规格应等于或近似等于所要吸取的溶液的体积。
③观察有无“吹”字:若有,说明刻度到尖端,放液后需将尖端的溶液吹出,否则不吹。
2、握法:
拇指和中指夹拄吸管,食指游离。
3、取液:
①垂直入液
②入液深度适中
③洗耳球吸取
④取液高度高于刻度2-3cm
⑤食指按紧吸管上端
⑥刻度吸管提离液面
⑦观察液内无气泡
⑧滤纸擦净管壁。
4、放液至刻度:
①刻度吸管垂直
②右眼与刻度线平行
③轻轻松开食指(转动刻度吸管),使液面缓慢降低,直至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5、放液至容器:
①刻度吸管垂直
②容器倾斜45℃
③使溶液自然流入容器,注意吹与不吹。
6、一根吸管只吸取一种试剂,用后立即浸入水中。
Q-PCR实验流程一、①实验前准备,每天早上到实验室后,先把超净工作台的紫外灯打开15-20分钟。
②超净台前做实验,需佩戴干净的橡胶手套/一次性薄膜手套,RNA抽提需带口罩。
③取EP管/枪头时需用镊子,不可以用使用过的手套直接取用。
取完EP管/枪头后,袋子及时封好。
④橡胶手套须放入超净台照射紫外,实验操作过程中不得带出超净台,移液器在一天工作结束后调至最大量程,并用75%乙醇清洁移液器,枪头盒及超净台面。
⑤实验进行的过程中或观看实验时,没有带口罩不要在超净台前讲话。
二、总RNA抽提1)细胞培养皿中细胞样品用1*PBS洗两次后,用1ml枪将PBS吸干净,加入1ml Trizol (Invitrogen)溶液,吹打混匀,并吸至1.5ml RNase free EP管中使细胞充分裂解,室温静置5min;组织样品用液氮充分研磨,加入1ml Trizol (Invitrogen)溶液,混匀,室温放置5min使其充分裂解;(管盖与管壁都需标记样品名称)2)加入200μl氯仿,剧烈振荡混匀30s,使水相和有机相充分接触,室温静置3-5min;(离心时离心管按顺序排放,离心完毕,离心管的顺序也按顺序排好,与第一步的顺序一致)3)4℃下,14,000g离心15min,可见分为三层,RNA在上层水相,移至另一个新的RNase free EP管;(用20-200ul的枪吸取上清,吸上清时,枪头应沿着液面上层吸取上清,枪头不可碰到、吸到中间层)4)沉淀RNA:加入等体积异丙醇,轻柔地充分混匀(颠倒6-8次)(不应用振荡器混匀),室温静置10min;5)4℃下,14,000g离心10min,收集RNA沉淀(如离心后仍不见EP管底部有沉淀,应将EP管放置在-80度冰箱过夜,继续在4℃下,14,000g 离心10min,收集RNA沉淀),去上清;6)用75%乙醇洗涤两次(12,000g离心5min)(加入乙醇后只需轻轻颠倒EP管即可,不用振荡器震荡或枪头吸打沉淀),超净台风干;沉淀不能过干或过湿,过干则不易溶解,过湿则乙醇残留。
滴定管、量瓶、量筒、单标线吸管、分度吸管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制定滴定管、量瓶、量筒、单标线吸管、分度吸管的标准操作规程。
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范围:适用于分析中所需的滴定管、量瓶、量筒、单标线吸管、分度吸管的使用操作。
3、责任:质量部QC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正文:4.1 容量仪器的操作规程很重要。
使用不正确,即使很准确的容量仪器,也会得到不正确的测量结果。
4.2 在容量分析中,用来准确测量溶液体积的滴定管、单标线吸管、分度吸管和量瓶,仪器上注有温度、容量和刻度。
4.3 滴定管的操作规程:4.3.1 滴定管是在滴定时用来测定自管内流出溶液的体积。
它是由具有准确体积的细长玻璃管及开关组成。
4.3.2 在容量分析滴定时,若消耗滴定液在25ml以上可选用50ml滴定管,10ml-25ml 者可用25ml滴定管,在10ml以下宜用10ml或10ml以下滴定管。
根据消耗量多少来选择一支适当大小的滴定管,以减少滴定时体积测量的误差。
例如:一般标化时用50ml,常用分析用25ml,非水滴定用10ml滴定管。
4.4 滴定管的种类: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自动滴定装量。
4.5 使用前的准备:4.5.1 在装溶液前,需将滴定管洗净,使水自然沥干,(内壁应不挂水珠),先用少量滴定液荡洗三次(每次约5~10ml),除去残留在管壁和下端管尖内的水,以防装入溶液被水稀释。
4.5.2 滴定液最好从贮液瓶中直接倒入滴定管,尽量避免用另一器皿传递,以免浓度改变或玷污。
4.5.3 滴定液装入滴定管应该超过标准刻度零以上,滴定管尖端的气泡必须排除。
在调整溶液的液面至零刻度处,即可进行滴定。
在滴定管上扣一个10ml或5ml小烧杯。
以减少溶液挥发玷污。
4.6 注意事项:4.6.1 滴定管在装满溶液后,管外壁要擦干。
手持滴定管时,避免手心紧握装有溶液部分的管壁。
4.6.2 每次滴定最好从刻度零开始,以使每次测定结果能抵消滴定管的刻度误差。
1. 目的: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建立刻度离心管使用的标准规范,保证正确使用。
2. 依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第七十五条。
3.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QC实验室刻度离心管的使用。
4. 责任:QC检验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5. 正文:
5.1. 刻度离心管为量入式量器,适用于微量及半微量的定性分析。
对悬浮在液体中的物质做离心、分层时,刻度离心管是必不可少的器具。
5.2. 刻度离心管分尖底和圆底两种。
尖底离心管又可分具塞和无塞两种型式。
5.2.1. 尖底离心管是一只上口径为圆口,管身下部2/3处开始,截制成逐渐缩小为锥形的尖底玻璃管。
上口径为圆口可以增加机械强度,下截制成锥形可缩小它的体积。
尖底离心管的锥形部分,即全容量的1/10以下,分度线比其它部分的分度线多一倍,当微量悬浮物经离心沉淀后,可直接读出沉淀物的体积,也能很方便地观察色泽及晶体形状。
5.2.2. 圆底离心管是一只壁厚、容积较大的短形圆底试管。
壁厚与容积大小是相互配合的,由于容积大离心沉淀后的力相反增大,所以圆底离心管的管壁较厚,以便于容量大的溶液离心分层用。
圆底离心管的圆底部分不必刻分度线。
5.3. 因刻度离心管是量入式量器,使用前必须清洗干净并作干燥处理。
5.4. 读数时,一定要正确观察弯液面,否则将引进一定的误差。
5.5. 使用时,离心管的数量要根据离心机的型号决定,如用双只套管的离心机做单只试验,必须在另一只离心管中装入同体积的液体,以保持平衡。
5.6. 离心管与离心机套管应相配合。
管子不宜太长,否则转动时易发生破碎。
但也不易太短,太短的管子在空中转动时不稳定,并易引起破碎。
太粗套不进,太细转动时不稳,圆口应大于套管内径为准。
5.7. 离心管套入离心机的套管中进行分层分离后,停止旋转时要让其自然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