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经典诵读计划表格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3
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教学计划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中华经典《大学》,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汲取知识营养,打下扎实的文字功底,提高学习能力,为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2、通过诵读,使学生阅读经典,亲近书籍,享受阅读的乐趣,美化学生心灵,开发学生心智,在诵读中提升境界。
3、通过诵读,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使学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大学》,演译《大学》,领悟《大学》的教学难点:理解古文的,词义、含义,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进度:教学措施:1、联系学生生活,注重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注意挖掘经典与现实的结合点,指导学生加强诵读、在实践之中学习。
2、培养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注重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3、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长:康仝荣副组长:周青廉刘福贵成员:各班语文老师主要实施成员:各班语文老师三、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弟子规》、《三字经》、《千家诗》、《声律启蒙》、《论语》等,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经典神话故事和寓言故事等。
四、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1、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在时间安排上以校本课程课时为主,每周一课时,与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
由语文教师、思品教师具体负责。
2、每天利用早读课进行10分种的国学经典诵读。
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可表演,可吟诵,可配经典音乐读,学生自主选择。
学生坚持天天吟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背诵量目标。
3、语文课前两分钟诵读或背诵古诗词;4、每月的黑板报和橱窗要有一定的国学教育的内容;5、每天中午午间时间播放国学经典的CD朗读碟或者是国学经典音乐6、学校和班级文化建设要努力体现国学教育特色。
六年级(1)班“经典诵读”活动计划(2019-2020学年度)为使每一名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淀国学底蕴,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经典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积极营造“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
特制定活动计划如下:一、经典诵读活动的意义: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
通过诵读活动,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小学生幼小的心灵,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经典文化内容丰富,文字精炼,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炼性和表达应用技巧,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二、经典诵读活动宗旨1、传承中华文化通过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与书为友,与大师对话,寻根问祖,感受民族文化渊源流长,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中汲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获得古圣先贤的智慧之光,修复文化传承的断层缺失,让学生接受实实在在的“中国人”的教育。
2、陶冶性情品德与圣贤相伴,与经典同行。
在诵读经典中潜移默化,培养仁义敦厚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感恩图报的品质,勇于担当的胸襟。
3、提升语文素养在诵读熟背中,扩大阅读量,增强语感,感受精华,增加经典储备,扎下语文学习的厚实功底,促进《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记诵任务的落实,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4、推进素质教育诵读经典,培养心灵,汲取营养,启迪心智,使学生在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进一步推进我校素质教育,构建儒雅校园、精神家园、和谐乐园。
三、经典诵读活动主题:活动以“诵经典品书香塑人格”为主题,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我班学生诵读成果,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四、经典诵读活动口号:1、热爱书籍,享受阅读;热爱母语,享受经典。
2、读高雅书,做优雅人。
五、经典诵读篇目:要求背诵古诗文50——60首,鼓励背诵《弟子规》。
单位:库纳斯四村小学 班级:六年级一班 班主任: 语文老师:
单位:库纳斯四村小学 班级:六年级一班 班主任: 语文老师:
单位:库纳斯四村小学 班级:六年级一班 班主任: 语文老师:
单位:库纳斯四村小学 班级:六年级一班 班主任: 语文老师:
单位:库纳斯四村小学 班级:六年级一班 班主任: 语文老师:
单位:库纳斯四村小学 班级:六年级一班 班主任: 语文老师:
单位:库纳斯四村小学 班级:六年级一班 班主任: 语文老师:
单位:库纳斯四村小学 班级:六年级一班 班主任: 语文老师:
单位:库纳斯四村小学 班级:六年级一班 班主任: 语文老师:。
开贤学校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经典诵读工作计划撰写人: 任安玲时间: 2013年2月18日一、指导思想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2、通过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营造和谐的、人文的、丰富的校园文化氛围。
3、让学生诵读经典、理解经典,以经典诗文,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4、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 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掌握诵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二、工作原则①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进行朗读和背诵;②在学习中,能够大体把握诗意,初步理解诗句意思,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熏陶;③能够试着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初步体会诗人的情感;④在学习中,帮助学生注意积累诗词中优美词语、精彩语句,注意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积累语言材料。
三、教学重点1,让学生通过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营造和谐的、人文的、丰富的校园文化氛围;2,让学生诵读经典、理解经典,以经典诗文,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四、教学难点在学习中,能够把握诗意,初步理解诗句意思,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熏陶。
五、教学进度学期周次具体日期教学内容具体措施备注1 2月17日—23日各年级制定计划阶段与学校计划的统一。
2 2月24日—3月2日诵读《凉州词》《从军行》《鹿柴》诵读为主,讲解为辅,激发兴趣,品味诗文,畅谈体会3 3月3日—9日诵读《竹里馆》《别董大》《秋浦歌》趣,品味诗文,畅谈体会4 3月10日—16日诵读《赠花卿》《江南逢李龟年》《绝句》诵读为主,讲解为辅,激发兴趣,品味诗文,畅谈体会5 3月17日—23日复习、检查、考核周形式多样,争取熟读成诵,考核成绩。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设置计划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其基本的价值理念、优秀的文化传统、高水平的艺术造诣,具有广泛持久的影响力,长期以来熏陶感染着炎黄子孙的精神世界,是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
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从少年儿童抓起,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在“生活德育”课题实施过程中,结合我市“面向未来读书成材活动”,我校编印了《东营市实验小学经典古诗文诵读》系列丛书,引导学生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徜徉。
其课程设置计划如下:为确保课程的顺利实施,避免受学科教学的冲击,学校把经典诵读课纳入课程表,以便教师引导学生有计划地进行诵读。
每周周二至周四下午第三节课为经典诵读时间,一、二年级每周四节语文诵读课;三至六年级每周三节语文诵读课,一节英语诵读课。
同时,学校将每学期组织年级竞赛活动,推动诵读活动的高质量开展。
学生诵读活动三次:①《弟子规》诵读心得评比活动。
本次活动共收到学生心得稿件61篇,评选出优秀稿件24篇。
从学生作品内容来看,经典作品已经在启迪学生心智、道德内化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②经典诵读抽查比赛。
本次活动共有各班推荐的优秀选手33名参加,从参赛情况来看,大部分能流利准确在背诵所读经典,相当一部分学生能从诵读活动中找到快乐,并有自己诵读的系统方法。
③举行了一期一度的“读经典·抒性灵”作文竞赛。
共有七八年级学生24人参加作文竞赛,评选出优秀作品12篇。
大部分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悟阐释经典精神。
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中华传统文化如同一个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的知识、思想及智慧的宝库。
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华传统文化更强调如何修德和做人,是对青少年一代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党的十六大报告更强调指出:要建立“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六年级二学期“经典诵读”计划周次诵读内容1雪梅〔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2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3龟虽寿东汉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 云云是最干净的最宽最舒服的床云是比贝壳还亮的大帆船云是飞走的妈妈的白手帕5关雎关关雎(jū)鸠(jiū),在河之洲。
窈(yǎo)窕(tiǎo)淑女,君子好(hǎo)逑(qiú)。
参差荇(xìng)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wù)寐(mâi)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yue)之6 红蜻蜓傍晚我和哥哥在草地上捉一只只的红蜻蜓第二天早上红蜻蜓便歇在草尖上一面掉眼泪一面寻找失去的同伴7木兰辞(一)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â hán)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wâi)市鞍(ān)马,从此替爷征。
8木兰辞(二)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âi)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jiān)。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jiū jiū)。
9木兰辞(三)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
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
小学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计划方案一、教学目标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2、通过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营造和谐的、人文的、丰富的校园文化氛围。
3、让学生诵读经典、理解经典,以经典诗文,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4、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 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掌握诵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采用各种方法诵读中华国学经典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
三、教学难点理解古文的词义、含义,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四、具体措施1、组织全班学生在晨读时间诵读,并做到全程参与,学生全员参与。
回家后,鼓励学生和家长诵读5分钟,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多读多背,使优秀诗文诵背成为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2、利用黑板报、手抄报、橱窗等多种形式,展示经典佳句,国学文化,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3、举行一次诵读擂台赛,评选班级“诵读大王”、“诵读能手”,以此激发学生们的诵读热情。
4、指导学生撰写经典诵读的体会和感受,评选优秀诵读日记,利用班级的墙上文化进行展示。
品味诗文,畅谈体会二 1.第一单元国学经典诵读:蒙学经典之幼学琼林㈦人事 2.东坡诗词《七律·春宵》诵读为主,讲解为辅品味诗文,畅谈体会三1.第二单元古典诗词专题诵读:桃之夭夭2.国学经典诵读:蒙学经典之幼学琼林㈧饮食诵读为主,讲解为辅品味诗文,畅谈体会四1.诵读东坡诗词《七律·春宵》2.诵读东坡词《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诵读为主,讲解为辅品味诗文,畅谈体会五1.第三单元古典诗词专题诵读:昆虫之谜2.国学经典诵读:蒙学经典之幼学琼林㈨贫富诵读为主,讲解为辅品味诗文,畅谈体会六1.第四单元古典诗词专题诵读:寄人2.诵读东坡词《七绝上元侍宴》诵读为主,讲解为辅品味诗文,畅谈体会七1.国学经典诵读:蒙学经典之幼学琼林㈩疾病死丧 2.诵读东坡词《七绝花影》诵读为主,讲解为辅品味诗文,畅谈体会八1.第五单元古典诗词专题诵读:咏史2.诵读东坡词《五绝守岁诗》、《七律和子由渑池怀旧》诵读为主,讲解为辅品味诗文,畅谈体会十一1.国学经典诵读:蒙学经典之幼学琼林(十一)文事 2.诵读东坡词《七律儋耳》诵读为主,讲解为辅品味诗文,畅谈体会十二1.第六单元古典诗词专题诵读:题壁诗2.诵读东坡词《七律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诵读为主,讲解为辅品味诗文,畅谈体会十三1.国学经典诵读:蒙学经典之幼学琼林(十二)科第 2.诵读东坡词《七绝赠刘景文》词采桑子诵读为主,讲解为辅品味诗文,畅谈体会。
开贤学校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经典诵读工作计划撰写人: 任安玲时间: 2013年2月18日
一、指导思想
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2、通过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营造和谐的、人文的、丰富的校园文化氛围。
3、让学生诵读经典、理解经典,以经典诗文,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4、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 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掌握诵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二、工作原则
①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进行朗读和背诵;
②在学习中,能够大体把握诗意,初步理解诗句意思,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熏陶;
③能够试着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初步体会诗人的情感;
④在学习中,帮助学生注意积累诗词中优美词语、精彩语句,注意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积累语言材料。
三、教学重点
1,让学生通过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营造和谐的、人文的、丰富的校园文化氛围;
2,让学生诵读经典、理解经典,以经典诗文,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四、教学难点
在学习中,能够把握诗意,初步理解诗句意思,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熏陶。
五、教学进度
学期
周次
具体日期教学内容具体措施备注
1 2月17日—23日
各年级制定计划阶段与学校计划的统一。
2 2月24日—3月2日诵读《凉州词》《从军行》《鹿柴》诵读为主,讲解为辅,激发兴趣,品味诗文,畅谈体会
3 3月3日—9日诵读《竹里馆》《别董大》《秋浦歌》趣,品味诗文,畅谈体会
4 3月10日—16日诵读《赠花卿》《江南逢李龟年》《绝句》诵读为主,讲解为辅,激发兴趣,品味诗文,畅谈体会
5 3月17日—23日复习、检查、考核周形式多样,争取熟读成诵,考
核成绩。
6 3月24日—30日诵读《江畔独步寻花》《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寒食》
诵读为主,讲解为辅,激发兴
趣,品味诗文,畅谈体会
7 3月31日—4月6日诵读《滁州西涧》《塞下曲》《竹枝词》诵读为主,讲解为辅,激发兴趣,品味诗文,畅谈体会
8 4月7日—13日诵读《乌衣巷》《江南春》《秋夕》诵读为主,讲解为辅,激发兴趣,品味诗文,畅谈体会
9 4月14日—20日复习、检查、考核周形式多样,争取熟读成诵,考
核成绩。
10 4月21日—27日中期考试诵读为主,讲解为辅,激发兴趣,品味诗文,畅谈体会
11 4月28日—5月4日诵读《乐游原》《商山早行》《梅花》诵读为主,讲解为辅,激发兴趣,品味诗文,畅谈体会
12 5月5日—11日国际劳动节假期
13 5月12日—18日诵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惠崇春
江晚景》《夏日绝句》
诵读为主,讲解为辅,激发兴
趣,品味诗文,畅谈体会
14 5月19日—25日诵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小池》《晓
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诵读为主,讲解为辅,激发兴
趣,品味诗文,畅谈体会
15 5月26日—6月1日复习、检查、考核周形式多样,争取熟读成诵,考
核成绩。
16 6月2日—8日诵读《春日》《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题
临安邸》
诵读为主,讲解为辅,激发兴
趣,品味诗文,畅谈体会
17 6月9日—15日诵读《游园不值》《墨梅》《石灰吟》趣,品味诗文,畅谈体会
18 6月16日—22日诵读《朝天子﹒咏喇叭》《竹石》《已亥杂诗》诵读为主,讲解为辅,激发兴趣,品味诗文,畅谈体会
19 6月23日—29日复习、检查、考核周形式多样,争取熟读成诵,考
核成绩。
20 6月30日—7月6日期末复习(必背古诗汇总考核)
形式多样,争取熟读成诵。
21 7月7日—13日期末复习考试及分析;撰写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