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测量系统的设计 - 副本
- 格式:doc
- 大小:278.04 KB
- 文档页数:17
压力检测与控制试验系统设计设计任务1、设计参数上位水箱尺寸:800×500×600mm,上位水箱离地200mm安装,通过直径为20mm的PVC管道与其他设备相连,设备离地30mm,要求测量设备入口处的压力。
测量误差不超过压力示值的±1%。
2、设计要求(1)上位水箱通过水泵供水,通过变频器控制水泵的转速;(2)通过查阅相关设备手册或上网查询,选择压力传感器、调节器、调节阀、变频器、水泵等设备(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性能指标等);(3)设备选型要有一定的理论计算;(4)用所选设备构成实验系统,画出系统结构图;(5)列出所能开设的实验,并写出实验目的、步骤、要求等。
课程设计评语设计报告成绩(30%)设计过程成绩(30%)答辩成绩(40%)总成绩1 序言压力传感器是现代工业社会最常用的传感器之一,被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等领域。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对于压力传感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传感器生产及性能已逐渐不能满足需求,各个传感器生产厂商开始研制生产新型传感器,并增加自动化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刚医成本,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适应现代工业的应用。
传统的传感器的测量方法大都采用手工操作,特别是压力传感器,基本上都是采用手动油压或气压标定。
尽管近几年也从国外引进了部分标定设备,但价格昂贵,不易推广。
本系统应设计出的智能压力检测系统,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精度也比较高。
系统硬件设计有压力传感器测量压力,并将测量的信号输入放大器,然后送至A/D转换器,A/D转换器将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宇信号送至单片机。
单片机根据已编制好的程序,对压阻元件非线性测量误差进行修正并对修正后的数据进行处理。
同时该系统兼具有键盘输入,LED显示与超限报警功能。
1.1压力检测与控制试验系统的结构图:1.2 总体结构设计的思路:第一步:根据课设要求选取合适的器件,并通过相应的理论计算进行选取第二步:进行控制系统回路的连接第三步:在连接好相应地回路后,根据给定的数值进行理论计算,用压力传感器对设备入口处压力进行测量,通过调节器使测得的值和给定值进行比较,若测得的值使测量误差超过压力示值的±1%,则需对产生的偏差进行比例、积分或微分处理后,输出调节信号控制执行器的动作,改变调节阀阀芯和阀座间的流通面积,同时控制变频器对水泵的控制,调节水泵的转速以达到适当的进水速度,从而使测量误差不超过压力示值的±1%。
规范或标准名称文件编号实施日期作废标准文号建筑外墙用铝蜂窝复合板JG/T334-20122013-1-1建筑用钛锌合金饰面复合板JG/T339-20122013-1-1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2013-3-1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JGJ/T129-20122013-3-1JGJ129-2000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22012-12-1城市规划基础资料搜集规范GB/T50831-20122012-12-1中密度纤维板工程设计规范GB50822-20122012-12-1复合地基技术规范GB/T50783-20122012-12-1建设工程咨询分类标准GB/T50852-20132013-4-1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G B50846-20122013-4-1G B50847-20122013-4-1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组合锤法地基处理技术规程JGJ/T290-20122013-4-1城市供热管道用波纹管补偿器CJ/T402-20122012-12-1CJ/T3016-1993游泳池用压力式过滤器CJ/T405-20122013-2-1防气蚀大压差可调减压阀CJ/T404-20122013-2-1建筑用钢质拉杆构件JG/T389-20122012-12-1空调冷凝热回收设备JG/T390-20122012-12-1不锈钢水嘴CJ/T406-20122013-2-1风机过滤器机组JG/T388-20122012-12-1消声室和半消声室技术规范GB50800-20122013-1-1电子会议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799-20122013-1-1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122013-6-1JGJ123-2000建筑物倾斜纠偏技术规程JGJ270-20122012-12-1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JGJ142-20122013-6-1JGJ142-200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2013-6-1JGJ79-2002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CJJ/T190-20122012-12-1金融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84-20122012-12-1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CJJ181-20122012-12-1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2013-3-1GB50156-2002(2006年版)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793-20122012-12-1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2012-12-1CJJ50-92光伏发电工程验收规范GB/T50796-20122012-11-1光伏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795-20122012-11-1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GB50794-20122012-11-1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797-20122012-11-1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2012-11-1GB50343-2004工程施工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规范GB/T50743-20122012-11-1G B50171-20122012-12-1GB50171-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2-20122012-12-1GB50172-92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2012-10-1民用建筑太阳能空调工程技术规范GB50787-20122012-10-1建筑电气制图标准GB/T50786-20122012-10-1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GB/T50785-20122012-1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2012-10-1GB50009-2001(2006版)木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T50772-20122012-12-1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2012-10-1GB50345-2004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2012-10-1GB50207-2002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20122012-10-1GB50191-93节水灌溉工程验收规范GB/T50769-20122012-10-1传递窗JG/T382-20122012-11-1门窗幕墙用纳米涂膜隔热玻璃JG/T384-20122012-11-1再生骨料地面砖和透水砖CJ/T400-20122012-10-1生活垃圾收集站技术规程CJJ179-20122012-11-1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89-20122012-11-1CJJ89-2001高压喷射扩大头锚杆技术规程JGJ/T282-20122012-11-1采暖空调用自力式压差控制阀JG/T383-20122012-11-1无风管自净型排风柜JG/T385-20122012-11-1建筑消能阻尼器JG/T209-20122012-9-1JG/T209-2007建筑结构用冷成型焊接圆钢管JG/T381-20122012-10-1建筑结构用冷弯薄壁型钢JG/T380-20122012-10-1通断时间面积法热计量装置技术条件JG/T379-20122012-9-1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81-20122012-11-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2012-11-1JGJ33-200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2012-10-1JGJ120-99钢丝网架混凝土复合板结构技术规程JGJ/T273-20122012-10-1采光顶与金属屋面技术规程JGJ255-20122012-10-1装饰多孔砖夹心复合墙技术规程JGJ/T274-20122012-10-1冷轧高强度建筑结构用薄钢板JG/T378-20122012-10-1建筑用开窗机JG/T374-20122012-8-1砂基透水砖JG/T376-20122012-8-1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1-20122012-8-1GBJ201-83城镇燃气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680-20122012-10-1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2012-8-1GB50187-93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122012-8-1GB50206-2002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2012-9-1JGJ50-2001结构加固用玄武岩纤维片材JG/T365-20122012-8-1金属屋面丙烯酸高弹防水涂料JG/T375-20122012-8-1塑铝贴面板JG/T373-20122012-8-1建筑变形缝装置JG/T372-20122012-8-1闭口型压型金属板JG/T363-20122012-8-1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JG/T369-20122012-8-1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JGJ/T172-20122012-8-1JGJ/T172-2009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83-20122012-8-1轻型木桁架技术规范JGJ/T265-20122012-8-1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规程JGJ/T268-20122012-8-1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设计规程JGJ22-20122012-8-1JGJ/T22-9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2012-8-1JGJ18-2003索结构技术规程JGJ257-20122012-8-1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复与防护技术规程JGJ/T259-20122012-8-1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技术规程JGJ248-20122012-8-1建筑用玻璃与金属护栏JG/T342-20122012-8-1温度法热计量分摊装置JG/T362-20122012-8-1混凝土防冻泵送剂JG/T377-20122012-8-1鸭嘴式橡胶止回阀CJ/T396-20122012-8-1家用燃气用具电子式燃气与空气比例调节装置CJ/T398-20122012-8-1冷凝式燃气暖浴两用炉CJ/T395-20122012-8-1工业滑升门JG/T353-20122012-8-1聚碳酸酯(PC)中空板JG/T116-20122012-8-1JG/T116-1999外墙保温用锚栓JG/T366-20122012-8-1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格栅JG/T364-20122012-8-1IC卡冷水水表CJ/T133-20122012-8-1CJ/T133-2007钢筋桁架楼承板JG/T368-20122012-8-1集成灶CJ/T386-20122012-5-1生活垃圾收集站压缩机CJ/T391-20122012-8-1不锈钢衬塑复合管材与管件CJ/T184-20122012-8-1CJ/T184-2003给水排水用滗水器通用技术条件CJ/T388-20122012-5-1混凝土结构工程无机材料后锚固技术规程JGJ/T271-20122012-8-1中小学校体育设施技术规程JGJ/T280-20122012-8-1电子辐射工程技术规范GB50752-20122012-8-1胶合木结构技术规范GB/T50708-20122012-8-1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 20122012-10-1GB50019-2003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T50152-20122012-8-1GB50152-92挤压钢管工程设计规范GB50754-20122012-8-1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2012-8-1电子远传水表CJ/T224-20122012-8-1CJ/T224-2006建筑用泡沫铝板JG/T359-20122012-8-1建筑能耗数据分类及表示办法JG/T358-20122012-8-1中央空调在线物理清洗设备JG/T361-20122012-8-1金属装饰保温板JG/T360-20122012-8-1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JG/T351-20122012-5-1现浇混凝土空心结构成孔芯模JG/T352-20122012-5-1上滑道车库门JG/T153-20122012-5-1JG/T153-2003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2-5-1CJJ37-90气泡混合轻质土填筑工程技术规程CJJ/T177-20122012-5-1住宅卫生间模数协调标准JGJ/T263-20122012-5-1住宅厨房模数协调标准JGJ/T262-20122012-5-1红外热像法检测建筑外墙饰面粘结质量技术规程JGJ/T277-20122012-5-1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技术规范JGJ/T267-20122012-5-1建筑门窗及幕墙用玻璃术语JG/T354-20122012-5-1水泥木丝板JG/T357-20122012-8-1聚丙烯静音排水管材及管件CJ/T273-20122012-8-1CJ/T273-2008建筑遮阳热舒适、视觉舒适性能检测方法JG/T356-20122012-5-1天然石材用水泥基胶粘剂JG/T355-20122012-5-1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2012-5-1JGJ87-92&JGJ89-92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运行与维护规范JGJ/T264-20122012-5-1城市地下水动态观测规程CJJ76-20122012-5-1CJJ/T76-98建筑结构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规程JGJ/T279-20122012-5-1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2012-7-1轻型钢丝网架聚苯板混凝土构件应用技术规程JGJ/T269-20122012-7-1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测试舱JG/T344-20112012-5-1建筑工程室内环境现场检测仪器JG/T345-20112012-5-1纤维增强混凝土装饰墙板JG/T348-20112012-5-1合成树脂装饰瓦JG/T346-20112012-5-1硅改性丙烯酸渗透性防水涂料JG/T349-20112012-5-1外墙涂料吸水性的分级与测定JG/T343-20112012-5-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2012-7-1JGJ59-99污水提升装置技术条件CJ/T380-20112012-5-1不锈钢卡装蝶阀CJ/T382-20112012-5-1多功能斜板阀CJ/T379-20112012-5-1城镇排水水质水量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要求CJ/T252-20112012-5-1CJ/T252-2007建筑用纱门窗JG/T341-20112012-5-1无负压一体化智能给水设备CJ/T381-20112012-5-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20112012-6-1GBJ65-83外墙内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T261-20112012-5-1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GB50728-20112012-5-1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2012-8-1混凝土轻质条板JG/T350-20112012-5-1JG/T3063-1999建筑玻璃用隔热涂料JG/T338-20112012-5-1混凝土结构工程用锚固胶JG/T340-20112012-5-1废物箱通用技术要求CJ/T377-20112012-5-1CJ/T5026-1998混凝土结构修复用聚合物水泥砂浆JG/T336-20112012-5-1混凝土结构防护用渗透型涂料JG/T337-20112012-5-1混凝土结构防护用成膜型涂料JG/T335-20112012-5-1房地产市场基础信息数据标准JGJ/T252-20112012-3-1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站、场、厂工程设计规范CJJ/T15-20112012-6-1CJJ15-87镇(乡)村绿地分类标准CJJ/T168-20112012-6-1建筑排水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165-20112012-6-1无机轻集料砂浆保温系统技术规程JGJ253-20112012-6-1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2012-6-1CJJ8-99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共享服务技术CJ/T384-20112012-5-1城镇燃气用防雷接头CJ/T385-20112012-5-1电子直读式水表CJ/T383-20112012-5-1建筑产品信息系统基础数据规范JGJ/T236-20112011-8-1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及维护规范GB50642-20112011-6-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2012-1-1GBJ99-86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2012-1-1GBJ137-90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20112011-12-1GB50184-93化学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设计规范GB50648-20112011-12-1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50647-20112012-1-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82-20112011-10-1JGJ82-91城镇供水管网漏水探测技术规程CJJ159-20112011-10-1水泥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233-20112011-10-1城建档案业务管理规范CJJ/T158-20112011-10-1矿物绝缘电缆敷设技术规程JGJ232-20112011-10-1建筑同层排水部件CJ/T363-20112011-10-1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60-20112012-1-1CJJ60-94污水处理卵形消化池工程技术规程CJJ161-20112012-1-1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术语标准GB/T50670-20112011-10-1预制组合立管技术规范GB50682-20112012-1-1空分制氧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77-20112012-5-1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50236-20112011-10-1GB50236-98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50652-20112012-1-1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83-20112012-5-1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GB/T50662-20112012-3-1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2012-5-1GB50203-2002 1000kV变电站设计规范GB50697-20112012-3-1外墙涂料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及分级JG/T309-20112011-8-1人行自动门用传感器JG/T310-20112011-8-1柔性饰面砖JG/T311-20112011-8-1遇水膨胀止水胶JG/T312-20112011-8-1JG/T313-20112011-8-1额定电压750V及以下金属护套无机矿物绝缘电缆及终端建筑门用提升推拉五金系统JG/T308-20112011-8-1建筑用电动控制排烟侧窗JG/T307-20112011-8-1人行自动门安全要求JG305-20112011-8-1建筑用防涂鸦抗粘贴涂料JG/T304-20112011-8-1木复合门JG/T303-20112011-8-1卷帘门窗JG/T302-20112011-8-1JG/T3039-1997建筑用隔热铝合金型材JG175-20112011-8-1JG/T175-2005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155-20112011-12-1城镇燃气报警控制系统技术规程CJJ/T146-20112011-12-1建筑给水金属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154-20112011-12-1建筑遮阳工程技术规范JGJ237-20112011-12-1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20112011-12-1低层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建筑技术规程JGJ227-20112011-12-1房屋渗漏修缮技术规程JGJ/T53-20112011-12-1CJJ62-95择压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4-20112011-12-1混凝土基层喷浆处理技术规程JGJ/T238-20112011-12-1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235-20112011-12-1工程抗震术语标准JGJ/T97-20112011-8-1JGJ/T97-95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2012-5-1液压振动台基础技术规范GB50699-20112012-5-1埋地钢质管道交流干扰防护技术标准GB/T50698-20112012-5-1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693-20112012-5-1机械工业厂房建筑设计规范GB50681-20112012-5-1绿化种植土壤CJ/T340-20112011-12-1工业滑升门开门机JG/T325-20112011-12-1生活垃圾产生源分类及其排放CJ/T368-20112011-12-1CJ/T3033-1996低张拉控制应力拉索技术规程JGJ/T226-20112011-3-1预应力筋用挤压机JG/T322-20112011-10-1预应力用液压千斤顶JG/T321-20112011-10-1JG/T5028-1993预应力筋用液压镦头器JG/T320-20112011-10-1JG/T5030-1993预应力用电动油泵JG/T319-20112011-10-1JG/T5029-1993彩钢整板卷门JG/T306-20112011-10-1沿斜面运行无障碍升降平台技术要求JG/T318-20112011-10-1机制玻镁复合板与风管JG/T301-20112011-10-1建筑结构用铸钢管JG/T300-20112011-10-1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2011-4-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2011-12-1JGJ/T23-2001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83-20112011-12-1JGJ83-91含藻水给水处理设计规范CJJ32-20112011-1-1CJJ32-89高浊度水给水设计规范CJJ40-20112011-1-1CJJ40-91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41-20112011-12-1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JGJ/T240-20112011-12-1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2011-12-1CJJ11-9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2011-12-1JGJ55-2000建(构)筑物移位工程技术规程JGJ/T239-20112011-12-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20112011-12-1JGJ/T104-97建筑防水维修用快速堵漏材料技术条件JG/T316-20112011-10-1埋地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CJ/T225-20112011-10-1CJ/T225-2006泡沫混凝土JG/T266-20112011-10-1混凝土用粒化电炉磷渣粉JG/T317-20112011-10-1建筑用砌筑和抹灰干混砂浆JG/T291-20112011-8-1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50689-20112012-5-1化学工业污水处理与回用设计规范GB50684-20112012-5-1飞机喷漆机库设计规范GB50671-20112012-5-1100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665-20112012-5-1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规范GB50618-20112012-10-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2012-10-1GB50208-2002节能建筑评价标准GB/T50668-20112012-5-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2012-5-1GB50164-92食品工业洁净用房建筑技术规范GB50687-20112012-5-1住宅整体厨房JG/T184-20112012-1-1JG/T184-2006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2011-8-1建筑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程JGJ/T251-20112012-3-1平开玻璃门用五金件JG/T326-20112011-12-1植物纤维工业灰渣混凝土砌块JG/T327-20112011-12-1建筑工程用索JG/T330-20112011-12-1建筑装饰用石材蜂窝复合板JG/T328-20112011-12-1建筑幕墙用氟碳铝单板制品JG/T331-20112012-2-1供热术语标准CJJ/T55-20112012-3-1CJJ55-93路面稀浆罩面技术规程CJJ/T66-20112012-3-1CJJ66-95公共浴场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60-20112012-3-1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2012-3-1JGJ/T10-95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20112012-3-1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JGJ/T250-20112012-1-1拱形钢结构技术规程JGJ/T249-20112012-5-1住宅整体卫浴间JG/T183-20112012-1-1JG/T183-2006建筑幕墙用陶板JG/T324-20112012-2-1混凝土热物理参数测定仪JG/T329-20112012-2-1房屋建筑室内装饰装修制图标准JGJ/T244-20112012-3-1建筑工程可持续性评价标准JGJ/T222-20112012-5-1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GJ118-20112012-3-1JGJ118-98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规程JGJ/T258-20112012-4-1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112012-4-1JGJ95-2003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256-20112012-4-1冰雪景观建筑技术规程JGJ247-20112012-4-1机械喷涂抹灰施工规程JGJ/T105-20112012-4-1JGJ/T105-96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14-20112012-4-1JGJ/T14-2004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检测技术规程JGJ/T260-20112012-4-1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50656-20112012-4-1混凝土裂缝修补灌浆材料技术条件JG/T333-20112012-2-1活塞平衡式水泵控制阀CJ/T373-20112012-2-1流量温度法热分配装置技术条件JG/T332-20112012-2-1居住区数字系统评价标准CJ/T376-20112012-2-1冷热水用无规共聚聚丁烯管材及管件CJ/T372-20112012-2-1机动车清洗站技术规范CJJ/T71-20112012-6-1CJJ71-2000房屋白蚁预防技术规程JGJ/T245-20112012-6-1交通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3-20112012-6-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局部修订)GB50014-20062011-8-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2012-8-1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9-20112012-3-1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112012-3-1GB/T50315-2000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T50703-20112012-6-1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2012-6-1GB50055-9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2012-6-1GB50054-95传染病医院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686-20112012-6-1酒厂设计防火规范GB50694-20112012-6-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2012-8-1GB50007-2002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702-20112012-8-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2012-8-1GB50003-2001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2012-8-1GB50096-1999(2003年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设备柜(屏)工程技术规范GB/T50479-20112012-6-1电子工程节能设计规范GB50710-20112012-6-1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GB/T50228-20112012-6-1GB/T50228-96特种气体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646-20112012-6-1建材工厂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标准GB/T50718-20112012-6-1电磁屏蔽室工程技术规范GB/T50719-202012-6-135kV~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GB50059-20112012-8-1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技术规范GB50739-20112012-5-1石油储备库设计规范GB50737-20112012-5-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20112012-5-1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局部修订)GB50226-20072011-9-16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技术规范GB/T50733-20112012-6-1工业设备及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727-20112012-6-1工业设备及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规范GB50726-20112012-6-1建材工程术语标准GB/T50731-20112012-6-1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20112012-6-1GB50198-1994建筑疏散用门开门推杠装置JG/T290-20102011-5-1水功能区划分标准GB/T50594-20102011-10-1住宅信报箱工程技术规范GB50631-20102011-8-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9-20102011-10-1GBJ149-9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2011-10-1GB50057-95(2000年版)城镇供热系统评价标准GB/T50627-20102011-10-1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635-20102011-10-1埋地钢质管道防腐保温层技术标准GB/T50538-20102011-12-1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50006-20102011-10-1GBJ6-86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2011-10-1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通信设施工程验收规范GB/T50624-20102011-10-1钢管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28-20102011-10-1城市三维建模技术规范CJJ/T157-20102011-10-1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技术规程JGJ224-20102011-10-1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2011-10-1倒置式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230-20102011-10-1城镇燃气技术规范GB50494-20092009-8-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2009-9-1建筑排水金属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27-20092009-9-1城乡用地评定标准CJJ132-20092009-9-1城镇燃气室内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94-20092009-10-1CJJ94-2003三岔双向挤扩灌注桩设计规程JGJ171-20092009-10-1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CJJ129-20092009-10-1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3-20092009-10-1GB50273-98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485-20092009-12-1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范GB50495-20092009-8-1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20092009-10-1GB50231-98油气输送管道跨越工程设计规范GB50459-20092009-12-1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CJJ90-20092009-7-1CJJ90-2002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GJ167-20092009-7-1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173-20092009-7-1建筑遮阳篷耐积水荷载试验方法JG/T240-20092009-12-1建筑外遮阳产品抗风性能试验方法JG/T239-20092009-12-1建筑遮阳产品机械耐久性能试验方法JG/T241-20092009-12-1建筑遮阳产品操作力试验方法JG/T242-20092009-12-1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局部修订)GB50366-20052009-6-1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70-20092009-6-1JGJ70-90建筑外墙清洗维护技术规程JGJ168-20092009-6-1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464-20082009-6-1电子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472-20082009-7-1隔热耐磨衬里技术规范GB50474-20082009-7-1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T50062-20082009-6-1GB50062-92地热电站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478-20082009-8-1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20082009-6-1GB50060-92建筑给水水锤吸纳器CJ/T300-20082009-6-1稳压补偿式无负压供水设备CJ/T303-20082009-6-1建设事业CPU卡操作系统技术要求CJ/T304-20082009-6-1钢塑复合压力管CJ/T183-20082009-6-1CJ/T183-2003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CJ/T302-20082009-6-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2009-4-1GB50108-2001钢制储罐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473-20082009-8-1煤炭工业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T50466-20082009-6-1隔振设计规范GB50463-20082009-6-1油气输送管道线路工程抗震技术规范GB50470-20082009-7-1焊管工艺设计规范GB50468-20082009-7-1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2009-7-1GB50153-92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20082009-5-1GB50144-90飞机库设计防火规范GB50284-20082009-7-1GB50284-94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457-20082009-6-1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2009-5-1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20082009-5-1建筑照明术语标准JGJ/T119-20082009-6-1JGJ/T119-98预制双层不锈钢烟道及烟囱CJ/T288-20082009-4-1住宅轻钢装配式构件JG/T182-20082009-3-1环境卫生图形符号标准CJJ/T125-20082009-5-1CJ/T13(14、15)-1999燃气用非定尺不锈钢波纹管及接头CJ/T296-20082009-4-1蒸压加气混凝土建筑应用技术规程JGJ/T17-20082009-5-1JGJ/T17-84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22-20082009-6-1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20082009-5-1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2009-5-1GBJ141-90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2009-5-1CJJ3-90城市容貌标准GB50449-20082009-5-1CJ/T12-1999烟囱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78-20082009-2-1GBJ78-85古建筑防工业振动技术规范GB/T50452-202009-1-1IC卡膜式燃气表CJ/T112-20082009-2-1CJ/T112-2000建筑反射隔热涂料JG/T235-20082009-2-1电采暖散热器JG/T236-20082009-2-1居住区DCN控制网络通信协议CJ/T281-20082009-2-1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GB50444-20082008-11-1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制砖用泥质CJ/T289-20082009-1-1餐饮废水隔油器CJ/T295-20082009-1-1转碟曝气机CJ/T294-20082009-1-1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160-20082008-12-1风景名胜区分类标准CJJ/T121-20082008-12-1蓄冷空调工程技术规程JGJ158-20082008-12-1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JGJ103-20082008-11-1JGJ103-9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局部修订)GB50011-20012008-7-30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2008-7-30GB50223-2004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2008-12-1GB50500-2003给水衬塑可锻铸铁管件CJ/T137-20082008-11-1CJ/T137-2001偏心半球阀CJ/T283 -20082008-11-1给水涂塑复合钢管CJ/Tl20 -20082008-11-1CJ/T120 -2000建筑排水用聚丙烯(PP)管材和管件CJ/T278 - 20082008-11-1蝶形缓闭止回阀CJ/T282 -20082008-10-1生活垃圾渗滤液碟管式反渗透处理设备CJ/T279 - 20082008-10-1建筑装饰用搪瓷钢板JG/T234 -20082008-11-1建筑门窗用通风器JG/T233-20082008-11-1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082008-10-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2008-10-1JGJ94-94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2008-9-1CJJ1-90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0448-20082008-8-1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GJ110―20082008-8-1JGJ110-97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2008-8-1GB50046-95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规范GB50126-20082008-8-1GBJ126-89卫浴型散热器JG232-20082008-8-1城镇燃气调压箱CJ/T275-20082008-8-1城镇燃气调压器CJ274-20082008-8-1城市公共交通工程术语标准CJJ/T119-20082008-9-1瓶装液化石油气调压器CJ50-20082008-8-1CJ50-2001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标准JGJ/T15-20082008-9-1JGJ15-83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58-20082008-8-1JGJ58-88建筑轻质条板隔墙技术规程JGJ/T157-20082008-8-1城镇排水系统电气与自动化工程技术规程CJJ120-20082008-9-1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GJJ63-20082008-8-1CJJ63—95建设领域应用软件测评通用规范CJJ/T116-20082008-8-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2008-8-1JGJ/T16-92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GB50442-20082008-7-1擦窗机安装工程质量验收规程JGJ150-20082008-7-1混凝土结构用成型钢筋JG/T226-20082008-8-1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局部修订)GB50316-20002008-7-1无负压给水设备CJ/T265-20072008-6-1小单元建筑幕墙JG/T216-20072008-6-1外墙外保温柔性耐水腻子JG/T229-20072008-4-1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GB50437-20072008-6-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008-5-1GB50026-93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2008-5-1GB50050-95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50423-20072008-3-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2008-3-1GB50166-92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2008-4-1GB50217-97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施工规范GB50424-20072008-5-1蒸发式热分配表CJ/T271-20072008-4-1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430-20072008-3-1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GB50429-20072008-3-1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31-20072008-5-1GBJ131-90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技术规范GB50440-20072008-1-1热量表CJ128-20072008-4-1CJ128-2000建设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CJJ/T117-20072008-1-1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波纹管JG225-20072008-2-1JG/T3013-199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2008-3-1JGJ/T8-97车库门电动开门机JG/T227-20072008-2-1商品砂浆JG/T230-20072008-2-1工程管道用聚氨脂、蛭石绝热材料支吊架JG/T202-20072007-12-1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现场检测方法JG/T211-20072008-1-1建筑幕墙用瓷板JG/T217-20072007-12-1住宅厨房家具及厨房设备模数系列JG/T219-20072008-3-1给水排水用蝶阀CJ/T261-20072008-1-1给水排水用直埋闸阀CJ/T262-20072008-1-1建筑用钢结构防腐涂料JG/T224-20072008-1-1实验室变风量排风柜JG/T222-20072007-12-1钢丝网骨架塑料(聚乙烯)复合管材及管件CJ/T189-20072007-12-1CJ/T189-2004旋转式滗水器CJ/T176-20072007-12-1CJ/T176-2002民用建筑能耗数据采集标准JGJ/T154-20072008-1-1体育场馆照明设计及检测标准JGJ153-20072007-11-1电子式热分配表CJ/T260-20072007-12-1纤维增强无规共聚聚丙烯复合管CJ/T258-20072007-12-1分体先导式减压稳压阀CJ/T256-20072007-12-1导流式速闭止回阀CJ/T255-20072007-12-1铝合金及不锈钢闸门CJ/T257-20072007-12-1载体桩设计规程JGJ135-20072007-10-1JGJ/T135-2001管网叠压供水设备CJ/T254-20072007-12-1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2007-10-1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T115-20072007-10-1厅堂音质模型试验规范GB/T50412-20072007-9-1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20072007-11-1钢结构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JG/T203—20072007-11-1JG/T3034.1&2—1996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085—20072007-10-1GBJ85—85硬泡聚氨酯保温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404—20072007-9-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2007-10-1GB/T50312—2000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2007-10-1GB/T50311—2000建筑用竹材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JG/T199—20072007-10-1门、窗用钢塑共挤微发泡型材JG/T208—20072007-10-1钢塑共挤门窗JG/T207—20072007-10-1外墙外保温用环保型硅丙乳液复层涂料JG/T206—20072007-10-1合成树脂幕墙JG/T205—20072007-10-1钢塑复合压力管用管件CJ/T253—20072007-11-1铜分集水器CJ/T251—20072007-11-1城镇供热预制直埋蒸汽保温管管路附件技术条件CJ/T246—20072007-11-1建筑内外墙用底漆JG/T210—20072007-11-1结构用高频焊接薄壁H型钢JG/T137—20072007-11-1JG/T137—2001建筑门窗五金件 插销JG/T214-20072007-10-1建筑门窗五金件 传动机构用执手JG/T124-20072007-10-1JG/T124-2000建筑门窗五金件 旋压执手JG/T213-20072007-10-1建筑门窗五金件 合页(铰链)JG/T125-20072007-10-1JG/T125-2000建筑门窗五金件 传动锁闭器JG/TI26-20072007-10-1JG/T126-2000建筑门窗五金件 滑撑JG/T127-20072007-10-1JG/T127-2000建筑门窗五金件 滑轮JG/T129-20072007-10-1JG/T129-2000建筑门窗五金件 多点锁闭器JG/T215-20072007-10-1建筑门窗五金件 撑挡JG/T128-20072007-10-1JG/T128-2000建筑门窗五金件 通用要求JG/T212-20072007-10-1建筑门窗五金件 单点锁闭器JG/T130-20072007-10-1JG/T130-2000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422-20072007-12-1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2007-8-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2007-8-1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2007-8-1消防通信指挥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01-20072007-7-1散热器恒温控制阀JG/T195-20072007-4-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2007-7-1GB/T50314-2000无缝钢管工艺设计规范GB50398-20062007-6-1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2007-7-1CJJ45-91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JG197-20062007-6-1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2007-6-1JGJ53-92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2007-5-1JGJ67-2006铝塑复合压力管(对接焊)CJ/T159-20062007-3-1CJ/T159-2002钠基膨润土防水毯JG/T193-20062007-3-1耐热聚乙烯(PF-RT)塑铝稳态复合管CJ/T238-20062007-3-1钢塑复合压力管用双热熔管件CJ/T237-20062007-3-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006-12-1GBJ16-87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2006-11-1GB50028-9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2006-12-1GB/T50326-2001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2006-11-1冷轧扭钢筋JG190-20062006-11-1JC3046-1998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81-20062006-11-1GB50281-98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062006-10-1CJJ36-90全国统一安装工程基础定额(第一~九册)GJD201-2006~GJD202006-9-1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062006-9-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局部修订)GB50235-20012006-4-10垃圾生化处理机CJ/T227-20062006-8-1燃气采暖热水炉CJ/T228-20062006-8-1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规程GJJ109-20062006-8-1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GJJ47-20062006-8-1CJJ47-91电动采光排烟天窗JG/T189-20062006-8-1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GB50091-20062006-6-1GB50091-99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CJJ110—20062006-8-1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2006-8-1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20062006-7-1JCJ12—9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2006-6-1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2006-5-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06-6-1GBJ14-86及局部条文修订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2006-5-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2006-6-1GBJ13-86及局部条文修订合金镀层(HA)钢管及管件CJ/T223-20062006-6-1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窗JG/T186-20062006-6-1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门JG/T185-20062006-6-1建筑门窗用密封胶条JG/T187-20062006-6-1给水用丙烯酸共聚聚氯乙烯管材及管件CJ/T218-20052006-3-1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2006-1-1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 塑料窗JG/T140—20052006-1-1JG/T3018—1994、JG/T140—2001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门JG/T180—20052006-1-1JG/T3017—1994、JG/T3051—1998塑料门窗及型材功能结构尺寸JG/T176—20052006-1-1给排水用软密封闸阀CJ/T216—20052006-1-1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2006-2-1JGJ36—87水力控制阀CJ/T219—20052006-1-1木结构设计规范(局部修订)GB50005—20032006-3-1给水管道复合式高速进排气阀CJ/T217—20052006-1-1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2005-7-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局部修订)GB50084-20012005-10-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2005-10-1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2005-10-1GBJ233-90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2005-7-1GB50261-96住宅建筑室内振动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标准GB/T50355-20052005-10-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7-20052005-10-1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T50356-20052005-10-1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54-20052005-8-1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2005-10-1GBJ140-90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2005-10-1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2004-12-1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JG163—20042004-12-1非接触式给水器具CJ/T149—20042005-6-1CJ/T3081—1999膜片式快开排泥阀CJ/T196—20042005-3-1干粉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47—20042004-11-1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2004-12-1外层熔接型铝塑复合管CJ/T195—20042004-10-1市容环境卫生术语标准CJJ/T65—20042004-12-1CJJ65—95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CJJ/T102—20042004-12-1胶粉聚苯颗粒外墙保温系统JG158—20042004-12-1住宅远传抄表系统JG/T162—20042004-12-1城市污水水质检验方法标准CJ/T51—20042005-6-1CJ/T51~79—1999纤维片材加固修复结构用粘结树脂JC/T166—20042005-3-1给水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件CJ/T124—20042005-6-1CJ/T124—2000建筑排水系统吸气阀CJ202—20042005-6-1城镇供热预制直埋蒸汽保温管技术条件CJ/T200—20042005-6-1结构加固修复碳纤维片材JG/T167—20042005-3-1燃烧器具用不锈钢给排气管CJ/T199—20042005-6-1城镇供热管网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20042005-2-1CJJ38—90砌筑沙浆增塑剂JG/T164—20042004-12-1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2004-12-1GB50034—92&GBJ133—90给水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JC/T123—20042005-6-1CJ/T123—2000建设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软件通用标准JG/T165—20042005-3-1燃烧器具用不锈钢排气管JC/T198—20042005-6-1燃气用不锈钢波纹软管JC/T197—20042005-6-1建筑门窗内平开下悬五金系统JG/T168—20042005-3-1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2004-8-1GBJ134—90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042005-3-1GB50183—93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042004-9-1通风管道技术规程JGJ141—20042004-10-1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JG161—20042004-12-1JG3006—1993内层熔接型铝塑复合管CJ/T193—20042004-10-1危险房屋鉴定标准(局部修订)JGJ125—992004-8-1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01—20042004-8-1内衬不锈钢复合钢管CJ/T192—20042004-10-1外墙内保温板JG/T159—20042004-8-1混凝土用膨胀型、扩孔型建筑锚栓JG160—20042004-8-1板式换热机组CJ/T191—20042004-8-1铝塑复合用卡压式管件CJ/T190—20042004-8-1。
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压力测量系统的设计院系: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名:***学号:12894040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指导老师:***目录1设计内容及要求…………………………………………………………………………2智能电子天平的总体设计分析………………………………………………………………2.1 智能电子天平的基本结构2.2智能电子天平系统的工作原理2.3 智能电子天平设计的基本思路3硬件设计…………………………………………………………………..3.1 总体规划3.2 主控制器电路3.3 电源变换电路3.4 信号放大电路3.5信号变换电路3.6 显示电路4软件设计…………………………………………………………………4.1 系统应用程序组成4.2 主程序流程图4.3 AD采样程序块4.4 液晶显示程序块5心得体会………………………………………………………………………………1设计内容及要求设计一个智能电子天平,可以同时测量两个物体的重量并进行比较。
该系统应具有数码管显示、键盘设定、数据存储等功能。
设计要求:①测量范围:0~5kg②测量精度:正负0.1kg③测量通道:2通道(被测物体重量1通道,参照物体重量1通道)④供电电源:220V AC2 、智能电子天平设计总体分析2.1智能电子天平的基本结构所谓智能电子天平,即可以同时测量两个物体的重量并进行比较的装置。
它和电子称的原理类似,都是是利用物体的重力作用来确定物体质量(重量)。
智能电子天平可以说是电子称的改进装置,把原有的电子称压力传感器测量端换成两个,相继的数据处理等后续装置做一定的改进即可。
2.2 系统的工作原理电子天平称重系统的工作原理。
首先是通过两个压力传感器分别采集到两个被测物体的重量并将其转换成电压信号。
输出电压信号通常很小,需要通过前端信号处理电路进行准确的线性放大。
放大后的模拟电压信号分别经A/D转换电路转换成数字量通过两个通道被送入到主控电路的单片机中,单片机通过程序结合按键控制译码显示器,从而显示出某个被测物体的重量或是比较结果。
目录1 压力检测系统总体方案 (2)1.1设计方案 (2)2 检测硬件系统 (2)2.1 压力的测量装置 (2)2.2 CB-68LP连接模块 (3)2.3 TDS1012示波器 (3)2.4 DH1715A-3型双路稳压稳流电源 (3)2.5 其他 (4)3 系统中的软件 (3)3.1 软件支持 (4)4 压力检测系统的设计 (5)4.1 压力检测装置前面板设计 (5)4.2 压力检测装置后面板设计................................. .84.3 测量调试 (8)5 实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8)5.1 数据采集程序 (8)5.2 数据回放滤波程序及数字滤波器的设计理论 (8)5.3 对传感器的压力标定 (9)5.4 误差分析 (10)6 心得体会 (11)参考文献 (11)1 压力检测系统总体方案1.1设计方案该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主要由软件和硬件两大部分组成。
传感器先将被测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经过信号调理电路,由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进行A/D 转换和数据采集,再通过串口与计算机通信。
应用LabVIEW 虚拟仪器开发工具编写软件,实现对信号的显示、存储和分析。
1.2 实验原理在现代包括检测在内的绝大多数信息处理的思路都是将采集的信号转化为电压值(因为电压值便于处理),再将电压值转化为我们要的对象。
压力传感器测量压力也不例外。
本实验是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压力,再通过采集卡,由电脑进行数据处理,最后转化为压力值。
2检测硬件系统2.1 压力的测量装置小量程测力/称重传感器,型号:BK—3;量程:120kg;供电:12V;输出:0~5V 精度:0.2%,弹性体为三片梁、复合悬臂梁结构,结构小巧,用于拉伸力和压缩力测量。
精度高,性能稳定可靠,安装使用方便。
拉式或压式承载。
适用于建材行业的电子秤、皮带秤、小量程测力/称重的工业自动化测量控制系统。
2.2 CB-68LP 连接模块68针数字和触发I/O 接线盒垂直安装的68针连接器。
】(二)计算书1. 加药间溶液池溶液池的容积W 2417bnQ=2αWW 2:溶液池容积(m 3);Q :处理水量(m 3/h );α:混凝剂最大投加量(mg/L ),设计中取30mg/L .b :混合浓度(%),混凝剂溶液一般采用5-20,设计中采用12; n :每日调制次数,设计中取n=2;329.27m =2x 12 x 4173092x 30=W溶液池设置两个,以便交替使用,保证连续投药。
总深H =H 1+H 2+H 3=1++=。
形状采用矩形,H 1为有效高度,取1m ;H 2为安全高度,取;H 3为贮渣深度,取。
溶液池取正方形,边长为F 1/2=2=,取。
所以溶液池尺寸为长×宽×高=××=,则溶液池实际容积为池旁设工作台,宽~,池底坡度为。
底部设置DN100mm 放空管,采用硬聚氯乙烯塑料管,池内壁用环氧树脂进行防腐处理。
沿地面接入药剂稀释用给水管DN80mm 一条,于两池分设放水阀门,按1h 放满考虑。
溶解池;溶解池的容积W 1321m 78.2=x9.273.0=0.3W =W 溶解池取正方形,有效水深H 1=,则 面积F = W 1/H 1,即边长a = F 1/2=,取溶解池深度H =H 1+H 2+H 3=1++=,其中H 2为超高,设为;H 3为贮渣深度,取。
溶解池形状为矩形,则其尺寸为:长×宽×高=××=。
溶解池设为两个。
溶解池放水时间为10分钟,则放水量为:s L t W q /6.4=10×601000×78.2=60=1查水力计算表得放水管管径d 0=50mm ,采用塑料给水管;溶解池底部设管径d=100mm 的排渣管一根。
《投药管投药管流量: q =S L W /21.0=60×60×241000×2×27.960×60×241000×2×2=查水力计算表得投药管管径d =30mm ,实际流速为s 溶解池搅拌设备溶解池搅拌设备采用中心固定式平桨板式搅拌机。
2014 ~ 2015学年第1 学期《专业综合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压力检测系统的设计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11电信一班姓名:指导教师:电气工程学院2014 年11月23日1、任务书课题名称压力检测系统的设计指导教师(职称)王忠良(讲师)执行时间2014~2015学年第1学期第13周学生姓名学号承担任务压力检测系统的整体设计压力检测系统的整体设计程序的设计程序的设计仿真原理图仿真原理图论文的撰写设计目的1.初步了解压力检测系统与在工业化生产当中的广泛应用;2. 压力指标在工业化生产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生产中保障安全的一项衡量指标,所以对于压力的测量是一项比较重要的过程。
总之,压力检测是一般生产过程所不可缺少的环节,只有按工艺要求保持压力的稳定,才能维持生产的正常进行。
所以压力准确测量在实际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设计要求1)设计一个测压范围在30-150pa的压力检测系统,到压力预定值时,产生报警;2)利用传感器实验台作为压力源,设计一个压力检测系统;3)将压力传感器送单片机并在LED数码显示器上显示压力值;当压力低于30pa,黄灯闪烁,闪烁周期为1秒;当压力高于150pa时,红灯闪烁;4)编写相应的单片机程序;5)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包括设计目的与意义、依据的原理、主要注意的方面。
在算法和软件的说明中应配有适当的流程图、注释、图片或功能框图,以便更好地说明软件设计过压力检测系统的设计摘要压力参数指标在工业化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诸类仪表中,变送器的应用最为广泛、普遍,变送器大体分为压力变送器和差压变送器。
压力测量对于保障正常的工业化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本测控电路的设计,通过智能微压力(差压)变送器将物理型号变成电信号后,在经过模数转换芯片ADC0809输送到单片机中所进行的硬件电路设计。
通过80C51单片机的编程设计,完成对硬件电路的控制作用。
ADC0809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生产的CMOS工艺8通道,8位逐次逼近式A/D模数转换器。
测量压力分布系统方案概述测量压力分布是工程和科学领域中常见的任务之一。
在许多应用中,了解物体表面上的压力分布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提供关于物体结构以及受力情况的关键信息。
本文将介绍一种测量压力分布的系统方案。
系统方案概览该系统方案是基于传感器网络的分布式压力测量系统。
它利用多个传感器节点和数据处理单元来测量物体表面上的压力,并将数据传输到中央处理单元进行分析和可视化。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组成部分。
传感器节点传感器节点是系统中的关键组件。
它们位于物体表面上,负责测量压力并将数据传输给中央处理单元。
每个传感器节点包含一个压力传感器和一个微控制器。
压力传感器负责测量物体表面上的压力,并将数字信号发送给微控制器。
微控制器负责处理传感器数据,并通过通信模块将数据传输到中央处理单元。
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是系统中的控制和数据处理中心。
它接收来自传感器节点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存储和可视化。
中央处理单元由一台计算机组成,配备了适当的界面和软件。
该计算机应具备足够的计算能力和存储容量以处理大量的数据。
数据传输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是通过无线通信实现的。
传感器节点与中央处理单元之间的通信是基于某种无线协议,如Wi-Fi或蓝牙。
传感器节点通过通信模块将测量数据发送给中央处理单元。
中央处理单元接收到数据后,可以对其进行实时分析,并根据需要存储数据以供后续分析和可视化使用。
数据分析和可视化中央处理单元接收到传感器节点发送的数据后,可以对其进行各种分析。
例如,可以计算压力分布的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
还可以通过比较不同传感器节点之间的数据来获得更详细的压力分布信息。
中央处理单元还可以将数据可视化,以便用户对压力分布有更直观的理解。
可视化可以采用图表、热力图等形式。
系统特点•分布式测量:由于系统中有多个传感器节点,可以同时测量多个位置的压力分布。
•实时性:传感器节点将数据实时传输给中央处理单元,使得实时分析和可视化成为可能。
•灵活性:传感器节点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布置和配置,以适应不同的测量任务。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一章工程概况1、工程概述及方案选择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于本工程起点及终点处分别设置一座顶管工作井,由两头向中间顶进对接,对接后对接口进行处理。
可参考平面示意图。
为避免工作井施工时周边土体变形、坑底土体隆起,需于工作井采用双排Ø800高压旋喷桩作为止水帷幕及围护桩,于工作井井内底部满布高压旋喷桩。
沉井下沉时人工配合机械挖孔下沉,最后施工垫层、底板。
管材:本工程采用内径1200mm承插水泥管。
施工工艺选择:经调查分析研究施工现场现有地下高压电缆、季华路、南北大涌与季华路相交的大桥、房屋建筑、河涌的实际情况,并综合本公司的设备及相关技术能力,拟采用密闭式泥水平衡顶管施工工艺铺设这两条管道。
2、顶管工程数量顶管主要工作量:DN1200水泥管约400米,顶管工作井2座。
3、顶管施工主要设备本工程配备长臂挖机1台、密闭式泥水平衡顶管设备1套,渣浆泵2台、螺杆式泥浆泵2台、输泥输浆管路1套、40T吊机1辆、龙门吊1套,后座泵站1套、整体式顶进构架1套、泥水处理系统1套、激光水准仪1台、激光准直仪1台,另外还有通用设备电焊机、水泵、泥浆桶、泥浆池、泥浆车等。
4、本工程施工人员配备本工程顶密闭式泥水平衡顶管计划配备现场负责1人、技术负责人1人、顶管设备司机2人、挖掘机司机1人、辅助顶管作业人员10人、安全员2人、资料员1人、吊车司机2人、钢筋工4人、木工4人、泥工6人、焊工2人、杂工2人等相关作业人员。
二、工程平面示意图三、周边环境情况、建筑物情况、地下管线情况本工程范围内由于地质情况较差,且附近有房屋、桥梁和堤岸,现状地下管线错综复杂,管线类型较多,物探资料不尽准确。
采用泥水平衡顶管施工能保证周边房屋、桥梁、堤岸结构的安全。
四、工程特点难点及对应措施:1、技术含量高非开挖施工不可预计因素多,施工难度较大,技术含量高。
我司将组织具有多年顶管工程施工经验、计划性强、质量意识强的精英力量负责本工程的施工管理;投入先进的机械设备进行施工。
一种压力校验装置系统专利设计方法
一种压力校验装置系统的专利设计方法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确定设计目标:首先,明确压力校验装置系统的主要功能和设计目标。
这可能包括精确测量压力、提供稳定的压力源、易于操作和校准等。
2. 收集相关专利文献:对已经存在的相关专利进行检索和分析,了解现有技术的优缺点,以便在新的设计中避免这些问题。
3. 设计装置结构:基于设计目标和现有技术的分析,开始设计压力校验装置的结构。
这可能包括压力传感器、校准器、数据采集和处理单元等关键部件的设计。
4. 绘制图纸:详细绘制装置的各个部件和整体结构,包括详细的尺寸、材料、连接方式等。
图纸应该清晰地展示装置的组装和操作方式。
5. 撰写专利申请书:根据设计目标和图纸,撰写专利申请书。
申请书应该包括技术领域、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实施方式和效果等部分,并附上必要的图纸。
6. 提交专利申请:将申请书提交给相关专利局,并按照要求支付申请费用。
7. 审查与修改:在收到专利局的审查意见后,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和补充,以提高专利申请的成功率。
8. 获得专利授权:如果专利申请被批准,将获得专利授权,成为该项技术的合法所有者。
以上是一种通用的专利设计方法,具体实施时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整个过程中,建议寻求专业律师或专利代理人的帮助,以确保专利申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压力测量系统的设计院系: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姓名:王彩红学号:12894040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指导老师:王桂英目录1设计内容及要求…………………………………………………………………………2智能电子天平的总体设计分析………………………………………………………………2.1 智能电子天平的基本结构2.2智能电子天平系统的工作原理2.3 智能电子天平设计的基本思路3硬件设计…………………………………………………………………..3.1 总体规划3.2 主控制器电路3.3 电源变换电路3.4 信号放大电路3.5信号变换电路3.6 显示电路4软件设计…………………………………………………………………4.1 系统应用程序组成4.2 主程序流程图4.3 AD采样程序块4.4 液晶显示程序块5心得体会………………………………………………………………………………1设计内容及要求设计一个智能电子天平,可以同时测量两个物体的重量并进行比较。
该系统应具有数码管显示、键盘设定、数据存储等功能。
设计要求:①测量范围:0~5kg②测量精度:正负0.1kg③测量通道:2通道(被测物体重量1通道,参照物体重量1通道)④供电电源:220V AC2 、智能电子天平设计总体分析2.1智能电子天平的基本结构所谓智能电子天平,即可以同时测量两个物体的重量并进行比较的装置。
它和电子称的原理类似,都是是利用物体的重力作用来确定物体质量(重量)。
智能电子天平可以说是电子称的改进装置,把原有的电子称压力传感器测量端换成两个,相继的数据处理等后续装置做一定的改进即可。
2.2 系统的工作原理电子天平称重系统的工作原理。
首先是通过两个压力传感器分别采集到两个被测物体的重量并将其转换成电压信号。
输出电压信号通常很小,需要通过前端信号处理电路进行准确的线性放大。
放大后的模拟电压信号分别经A/D转换电路转换成数字量通过两个通道被送入到主控电路的单片机中,单片机通过程序结合按键控制译码显示器,从而显示出某个被测物体的重量或是比较结果。
在实际应用中,为提高数据采集的精度并尽量减少外界电气干扰,还需要在传感器与A/D芯片之间加上信号调整电路。
2.3 系统设计基本思路按照设计的基本要求,系统可分为四大模块,电源转换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控制器模块、显示器模块。
其中数据采集模块由压力传感器、信号的前级处理和A/D转换部分组成。
转换后的数字信号送给控制器处理,由控制器完成对该数字量的处理,驱动显示模块完成人机间的信息交换。
此部分对软件的设计要求比较高,系统的大部分功能都需要软件来控制。
3、硬件电路设计3.1 总体规划按照本设计功能的要求,系统由5个部分组成:控制器部分、两个相同的测量部分、数据显示部分、键盘部分和电路电源部分,系统设计总体方案框图如图1所示。
图一:系统总体框图其中,本设计采用SP20C-G501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其最大量程为5Kg.称重传感器由组合式S型梁结构及金属箔式应变计构成,具有过载保护装置。
由于惠斯登电桥具诸如抑制温度变化的影响,抑制干扰,补偿方便等优点,所以该传感器测量精度高、温度特性好、工作稳定等优点,广泛用于各种结构的动、静态测量及各种电子秆的一次仪表。
该称重传感器主要由弹性体、电阻应变片电缆线等组成,其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
图3 称重传感器原理图本设计的测量电路采用最常见的桥式测量电路,用到的是电阻应变传感器半桥式测量电路。
它的两只应变片和两只电阻贴在弹性梁上,测量电阻随重力变化导致弹性梁应变而产生的变化。
其测量原理:用应变片测量时,将其粘贴在弹性体上。
当弹性体受力变形时,应变片的敏感栅也随同变形,其电阻值发生相应变化,通过转换电路转换为电压或电流的变化。
由于内部线路采用惠更斯电桥,当弹性体承受载荷产生变形时,输出信号电压可由下式给出:上式说明电桥的输出电压V和四个桥臂的应变片感受的应变量的代数和成正比。
3.2主控器电路本设计中主控制器采用AT89C51单片机,AT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FPEROM—Falsh 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微处理器,俗称单片机。
该器件采用ATMEL高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
由于将多功能8位CPU和闪烁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ATMEL的AT89C51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
此外,AT89C51设有稳态逻辑,可以在低到零频率的条件下静态逻辑,支持两种软件可选的掉电模式。
在闲置模式下,CPU停止工作。
但RAM,定时器,计数器,串口和中断系统仍在工作。
在掉电模式下,保存RAM的内容并且冻结振荡器,禁止所用其他芯片功能,直到下一个硬件复位为止。
其中主控电路图如下:3.3 电源转换电路设计:由于本设计中要求用220V电源供电,而设计中用到的芯片大多工作电压为5V,因此需要将220V交流电变换为5V直流电。
具体实现电路如下:220V交流电变换成5V直流电电路图3.4 信号放大电路由于称重传感器输出电压振幅范围0~20mV。
而A/D转换的输入电压要求为0~2V,因此需要一定的放大环节,且增益为100倍左右。
这里采用专用仪表放大器,如:AD620,INA126等。
此类芯片内部采用差动输入,共模抑制比高,差模输入阻抗大,增益高,精度也非常好,且外部接口简单。
以 INA126为例,接口如下图所示:图2.7 INA126仪表放大结构图3.5 信号转换电路要想利用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进而达到各种控制功能,必须先把传感器测得的模拟信号通过INA126芯片放大后,再通过A/D芯片进行转换,得到数字信号才能够送达单片机进行处理。
本设计中利A/D0805进行数据转换,具体电路如下:图8 1602液晶模块的读操作时序4 软件设计图10 程序结构4.2 主程序流程图系统程序固化在STC12C5A60S2内部的flash存储器中,分为主程序和若干子程序。
主程序的功能是系统初始化,管理和调用各个子程序。
本设计的程序流程图如图11所示。
图11 程序流程图4.3 AD采样程序块本文设计的STC12C5A60S2片内AD程序如下:#include "config.h"//---------------------------------------------------------------------// SPEED1 SPEED0 A/D转换所需时间#define AD_SPEED 0x60 // 0110,0000 1 1 90 个时钟周期转换一次,// CPU工作频率21MHz时 A/D转换速度约 300KHz//#define AD_SPEED 0x40 //0100,0000 1 0 140 个时钟周期转换一次//#define AD_SPEED 0x20 //0010,0000 0 1 280 个时钟周期转换一次//#define AD_SPEED 0x00 //0000,0000 0 0 420 个时钟周期转换一次//---------------------------------------------------------------------unsigned int get_AD_result(unsigned char channel){unsigned char AD_finished=0; //存储 A/D 转换标志ADC_RES = 0; //A/D 转换结果高8位ADC_RESL = 0; //A/D 转换结果低2位channel &= 0x07; //0000,0111 清0高5位ADC_CONTR = AD_SPEED;_nop_();ADC_CONTR|=0xE0; //1110,0000清ADC_FLAG,ADC_START位和低三位ADC_CONTR |= channel; //选择 A/D 当前通道_nop_();ADC_CONTR |= 0x80; //启动 A/D 电源delay(1); //使输入电压达到稳定ADC_CONTR |= 0x08; //0000,1000 令 ADCS = 1, 启动A/D转换AD_finished = 0;while (AD_finished == 0 ) //等待A/D转换结束{AD_finished = (ADC_CONTR & 0x10); //0001,0000 测试A/D转换结束否}ADC_CONTR &= 0xE7; //1111,0111 清 ADC_FLAG 位, 关闭A/D转换return (ADC_RES<<2|ADC_RESL);//返回转换后的结果}4.4 液晶显示程序块本文设计的1602液晶操作程序如下:/*****************************************************函数名:WriteDataLCD()功能:向1602写数据说明:入口参数:WDLCD返回值:无*****************************************************/void WriteDataLCD(unsigned char WDLCD){ReadStatusLCD(); //检测忙LCD_Data = WDLCD;LCD_RS = 1;LCD_RW = 0;LCD_E = 0; //若晶振速度太高可以在这后加小的延时LCD_E = 0;LCD_E = 0; //延时LCD_E = 1;}/*****************************************************函数名:WriteCommandLCD()功能:向1602写指令说明:入口参数:WDLCD,BuysC返回值:无*****************************************************/void WriteCommandLCD(unsigned char WCLCD,BuysC) //BuysC为0时忽略忙检测{if (BuysC) ReadStatusLCD(); //根据需要检测忙LCD_Data = WCLCD;LCD_RS = 0;LCD_RW = 0;LCD_E = 0;LCD_E = 0;LCD_E = 0;LCD_E = 1;}/*****************************************************函数名:ReadDataLCD()功能:从1602读数据说明:入口参数:无返回值:LCD_Data*****************************************************/unsigned char ReadDataLCD(void){LCD_RS = 1;LCD_RW = 1;LCD_E = 0;LCD_E = 0;LCD_E = 0;LCD_E = 1;return(LCD_Data);}/*****************************************************函数名:ReadStatusLCD()功能:读取1602状态说明:如果为忙,则一直等到非忙为止入口参数:无返回值:LCD_Data*****************************************************/unsigned char ReadStatusLCD(void){LCD_Data = 0xFF;LCD_RS = 0;LCD_RW = 1;LCD_E = 0;LCD_E = 0;LCD_E = 0;LCD_E = 1;delay_18B20(200);// Delay5Ms(); //检测忙信号 proteus仿真时,延迟5MS,关闭while循环while (LCD_Data&Busy) //硬件使用时,不延迟,打开while循环return(LCD_Data);}/*****************************************************函数名:LCDInit()功能:1602初始化说明:入口参数:无返回值:无*****************************************************/void LCDInit(void){LCD_Data = 0;WriteCommandLCD(0x38,0); //三次显示模式设置,不检测忙信号Delay5Ms();WriteCommandLCD(0x38,0);Delay5Ms();WriteCommandLCD(0x38,0);Delay5Ms();WriteCommandLCD(0x38,1); //显示模式设置,开始要求每次检测忙信号WriteCommandLCD(0x08,1); //关闭显示WriteCommandLCD(0x01,1); //显示清屏WriteCommandLCD(0x06,1); // 显示光标移动设置WriteCommandLCD(0x0C,1); // 显示开及光标设置}/*****************************************************函数名:DisplayOneChar()功能:按指定位置在1602显示一个字符说明:X为列,Y为行,DData为字符入口参数:X,Y,DData返回值:无*****************************************************///按指定位置显示一个字符void DisplayOneChar(unsigned char X, unsigned char Y, unsigned char DData) {Y &= 0x1;X &= 0xF; //限制X不能大于15,Y不能大于1if (Y) X |= 0x40; //当要显示第二行时地址码+0x40;X |= 0x80; //算出指令码WriteCommandLCD(X, 0); //这里不检测忙信号,发送地址码WriteDataLCD(DData);}/*****************************************************函数名:DisplayListChar()功能:按指定位置在1602显示一串字符说明:X为列,Y为行,*DData为字符串入口参数:X,Y,DData返回值:无*****************************************************/void DisplayListChar(unsigned char X, unsigned char Y, unsigned char code *DData) {unsigned char ListLength;ListLength = 0;Y &= 0x1;X &= 0xF; //限制X不能大于15,Y不能大于1while (DData[ListLength]!='\0') //若到达字串尾则退出{if (X <= 0xF) //X坐标应小于0xF{DisplayOneChar(X, Y, DData[ListLength]); //显示单个字符ListLength++;X++;}}}/*****************************************************函数名:Delay5Ms()功能:5ms延时说明:入口参数:无返回值:无*****************************************************/void Delay5Ms(void){unsigned int TempCyc = 5552;while(TempCyc--);}/*****************************************************函数名:Delay400Ms()功能:400ms延时说明:入口参数:无返回值:无*****************************************************/void Delay400Ms(void){unsigned char TempCycA = 5;unsigned int TempCycB;while(TempCycA--){TempCycB=7269;while(TempCycB--);}}4 心得体会首先,这篇课程设计就我而言还是有很大难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