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区位商_分析法在地方优势产业选择中的运用
- 格式:pdf
- 大小:58.90 KB
- 文档页数:2
SWOT分析法在区域旅游业发展中的应用SWOT分析法是一种常用于评估企业或项目的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工具,它能够帮助企业或项目快速了解自身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在区域旅游业发展中,SWOT分析法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SWOT分析法能够帮助区域旅游业明确自身的优势。
通过分析区域的资源、地理位置、人文历史等特点,可以发现区域旅游业的独特优势。
某个区域可能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或者有着世界级的文化遗产。
通过发现和利用这些优势,区域旅游业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增加旅游收入。
SWOT分析法能够帮助区域旅游业了解自身的劣势。
通过分析竞争对手、市场需求等因素,可以发现区域旅游业的劣势。
某个区域可能交通不便,或者设施不完善。
通过分析这些劣势,区域旅游业可以有针对性地改善和提升自身水平,提高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SWOT分析法能够帮助区域旅游业发现机会。
通过分析市场趋势、市场需求等因素,可以发现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机会。
某个区域可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或者政府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加大。
通过发现和抓住这些机会,区域旅游业可以做好市场开发和推广,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SWOT分析法能够帮助区域旅游业识别威胁。
通过分析政策变化、竞争对手、自然环境变化等因素,可以发现区域旅游业面临的威胁和风险。
某个区域可能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而面临交通不便的威胁,或者政策变化导致旅游业萎缩。
通过识别这些威胁和风险,区域旅游业可以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避免潜在的危机和损失。
SWOT分析法在区域旅游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能够帮助区域旅游业全面了解自身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
武汉城市圈各城市的产业优势分析摘要:国内外的经验表明,未来的城市竞争将不是个体城市之间的竞争,而是城市群之间的竞争,是城市联动的竞争。
在这一背景下,武汉城市圈发展战略的提出是非常适时的。
然而,通过区位商分析发现,武汉城市圈除了武汉以外,其他城市的优势产业大都集中在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明显不足;产业内部结构如农林牧渔、轻重工业等都在低水平上雷同,各城市产业分工不明确,整体竞争力弱。
武汉城市圈应该依托自身的产业优势建立具有集聚效应的产业链,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关联度,促进自身发展。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区位商;区域优势一、引言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曾被誉为“九省通衢”的武汉总体聚集能力呈下降趋势,城市竞争力也在日趋下降。
为此,2003年11月,湖北提出了“武汉城市圈”发展战略。
武汉城市圈又称“1+8”,是指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包括了武汉以及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周边城市。
武汉城市圈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资源条件、优越的交通通讯区位、比较雄厚的产业基础、智力密集的科教和人才资源等优势。
但也存在各个城市间产业缺乏明确的分工、联系不紧密、整体的竞争力较弱的问题。
如表1所示,2004年除武汉第三产业比重略高于第二产业外,其他城市均是“二三一”的产业结构,说明现阶段圈内城市经济多处于工业化初期,在第二产业内部,又多以机电、纺织、食品、建材为主。
各城市现状主导产业由于受行政区划的限制,结构多有雷同,重复建设严重。
对于区域产业分工及产业比较优势问题的研究,很多学者都是通过对区域产业区位商的测算来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区域的比较优势产业。
唐磊、曾国平通过区位商分析法,运用西南、西北地区的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以及房地产行业产值,与全国水平进行区位商测算,发现两个地区相对于全国水平在第一产业及建筑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第三产业则发展落后;并提出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注重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化;改造传统工业,发展地方特色;发展新型第三产业的政策建议。
"区位商"分析法在地方优势产业选择中的运用
作者:孙畅, 吴立力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
刊名:
经济论坛
英文刊名:ECONOMIC TRIBUNE
年,卷(期):2006(21)
被引用次数:11次
1.周健.贾晓华辽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期刊论文]-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0(3)
2.于蕾.仝德.邓金杰从区位商视角论证构建城镇群的意义——以珠三角、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区域为例[期刊论文]-城市发展研究 2010(1)
3.李伟要素区位商探讨[期刊论文]-现代商贸工业 2010(4)
4.张燕华.陈红兵我国区域优势产业理论体系研究综述[期刊论文]-科技和产业 2010(10)
5.沈滢.陈敏基于模块理论的吉林省区域产业竞争力发展研究[期刊论文]-经济研究导刊 2009(36)
6.赫连志巍.盛伟超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期刊论文]-价值工程 2009(9)
7.左丽莎.彭迎蒲江县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选择及发展建议[期刊论文]-现代商业 2009(24)
8.杨丽琴.邓艾四川藏区农业主导产业选择及分析[期刊论文]-社科纵横 2008(2)
9.白小明区域优势产业理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期刊论文]-科技和产业 2008(4)
10.魏骕对区位商分析范式的探讨[期刊论文]-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08(2)
11.刘宇电信业发展中的区域选择问题量化分析[期刊论文]-未来与发展 2007(10)
本文链接:/Periodical_jjlt200621006.aspx。
基于“区位商”视角的浙江省优势产业分析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区位商”分析方法在区域产业分工优势判断中的应用,进而根据区位商的大小、数据要求等方面从动态与静态两个角度分析浙江省三大产业的优势特征,以找出优势产业,最后提出浙江省产业结构转变,大力发展优势产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区位商;优势产业;产业结构一、引言地区优势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中处于支配地位,比重较大,效益较好,与其他产业关联度较高,对区域整体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
浙江省作为我国经济较发达省市之一,分析浙江省三大产业,计算出三大产业区位商以及三大产业内部区位商,找出并发展适合本地发展并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维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选取了2001-2011年的全国以及浙江省的三大产业增加值的具体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从动态与静态两个角度运用区位商原理对浙江省三大产业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进而对浙江省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有效意见。
二、区位商的概念及计算公式区位商是测度一个地区某一产业相对于参照地区的产业集中度的方法(参照地区通常是其所在国家),反映本地该行业的规模水平和专业化程度。
在产业结构研究中,区位商主要用以分析区域优势产业的状况,其计算方法如下:式中,LQij是i地区j行业的区位商;Lij是第i个地区j行业的产值。
公式表示的是i地区j行业占全国j行业的比重与i 地区经济总量占整个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之比,反映了行业的集中化程度。
含义是,若LQij>1,则表明某产业在研究区域的集中化程度高于平均水平,可能属于主导产业;若LQij<1,则i地区在j行业上处于劣势地位;若LQij=1,则i地区在j行业上没有明显的优势和劣势。
区位商被用作评价区域优势产业的基本分析方法。
通过计算某一区域产业的区位商,可以找该区域在全国具有一定优势地位的产业,并根据区位商LQ值的大小来衡量其专门化率,LQ值越大,则意味着专门化率也越大,它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指标。
SWOT分析法在产业选择上的应用[摘要]本文将SWOT分析法运用于西安韦曲航天科技产业开发区产业选择中,通过对该开发区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分析,最终确立了以现代知识产业为主导,以航天科技产业为支柱,以都市工业为特色的产业体系。
[关键词]SWOT分析产业选择航天科技产业一、SWOT分析法的概念和步骤:SWOT是英文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和Threats的缩写,即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
SWOT分析,将公司的内部分析与产业竞争环境的外部分析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结构化的平衡系统分析体。
SWOT分析的步骤:1.罗列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可能的机会与威胁。
竞争优势(S):是指一个企业超越其竞争对手的能力,或者指公司所特有的能提高公司竞争力的东西。
竞争劣势(W):是指某种公司缺少或做的不好的东西,或指某种会使公司处于劣势的条件。
潜在机会(O):市场机会是影响公司战略的重大因素。
公司管理者选取那些可与公司财务和组织资源匹配、使公司获得的竞争优势的潜力最大的最佳机会。
外部威胁(T):在公司的外部环境中,总是存在某些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地位构成威胁的因素。
2.优势、劣势与机会、威胁相组合,形成SO(增长性)、ST(多种经营)、WO(扭转型)、WT(防御型)策略。
3.对SO、ST、WO、WT策略进行甄别和选择,确定企业目前应该采取的具体战略与策略。
二、SWOT分析法的运用西安韦曲航天科技产业开发区是经政府2001年批准成立的开发区,其发展必须要有产业的支撑。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产业,为了对该园区进行全面分析,我们引入SWOT分析法,将自己的竞争对手确定为西安高新区和经开区,目的是以它们作为标杆,在产业的选择和发展时同它们形成差异和互补。
1.西安高新区的产业发展概况西安高新区1991年3月被国务院首批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
经过14年的发展,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选址与区位分析技术在商业地产开发中的应用一、引言商业地产开发是现代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改善有着重要意义。
在商业地产开发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选址和区位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选址与区位分析技术在商业地产开发中的应用,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选址与区位分析技术概述1. 选址分析技术选址分析是商业地产开发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选址分析技术通过考察潜在地点的各种要素,以评估其适合性和可行性。
常见的选址分析技术包括市场调研、竞争对手分析、人流量预测、交通便利性评估、土地价值评估等。
2. 区位分析技术区位分析是商业地产开发中考虑的另一重要因素。
区位分析技术主要关注商业地产在城市空间中的位置。
通过研究和评估城市的交通网络、人口分布、土地利用等因素,以确定商业地产的最佳区位。
三、选址与区位分析技术的应用案例1. 市场调研市场调研是选址分析的基础。
通过对目标地区的市场状况进行调查和收集数据,了解消费者需求、竞争对手情况、市场潜力等信息。
以某城市的超市选址为例,市场调研可以包括调查周边居民的购物习惯、收入水平以及其他商场的情况。
2. 竞争对手分析竞争对手分析是选址分析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市场上已有的竞争对手进行深入研究,了解他们的定位、规模、业绩等信息,以避免新项目过度竞争,并找到自身差异化竞争的优势。
以某餐饮品牌的扩张为例,竞争对手分析可以包括调查周边同类餐厅的种类、价位以及人气。
3. 人流量预测人流量预测是选址分析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研究人口密度、交通流量以及周边设施等因素,对未来商业地产的人流量进行预测。
以某购物中心的选址为例,人流量预测可以通过研究周边居民人口数量、交通道路的车流量、公共交通站点的人流量等多种数据进行分析。
4. 交通便利性评估交通便利性评估是区位分析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研究城市的交通网络、交通设施的配套情况等,评估商业地产交通便利性的好坏。
收稿日期:2019-03-07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纵向协同管理方向)“高新技术企业运行监测及企业创新管理培训”(珠科工信[2018]1656号文)作者简介:吴满元(1973—),男,湖北麻城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管理及分析;谭宏(1964—),通信作者,女,贵州湄潭人,硕士,研究员,研究方向:情报科学、产业经济、高企培育及运行监测;张娜(1977—),女,吉林长春人,本科,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科技产业分析、高企培育及运行监测;林国聪(1988—),男,广东湛江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高企培育及运行监测、科技统计;李康健(1965—),男,广西贵港人,本科,研究方向:科技统计及分析。
以区位商为视角的珠海市优势产业集聚实证研究吴满元,谭 宏,张 娜,林国聪,李康健(珠海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广东珠海 519000)摘要:运用区位商的理论,以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行业为比较视角,通过计算珠海市2010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行业的区位商系数,对珠海市工业行业进行实证分析和趋势分析,找出珠海市的优势产业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区位商;产业集聚;珠海市 中图分类号:F062.3;G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5095(2019)02-0051-06Research on the Superior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n Zhuhai C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Location QuotientWU Man-yuan, TAN Hong, ZHANG Na, LIN Guo-cong, LI Kang-jian(Zhuhai Productivity Center, Zhuhai 519000, China)Abstract: Using the theory of location quotient, comparing industry above designated size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is paper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and trend analysis of the industry in Zhuhai by calculating the location quotient coefficient of the industry above designated size since 2010, and finds out the dominant industries of Zhuhai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location quotient;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Zhuhai0 前言不同产业在不同城市的集中程度可以通过计算区位商来确定。
区域经济发展中主导产业选择比较本文通过对区位商分析法的介绍,并以我国的东北和西南地区的区域产业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比较分析,最后指出发展区域主导产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比较优势区位商区位商分析方法区位商是区分地域分工格局的基本指标,它说明在地域分工中,某种产业或产品生产区域化的水平,通过产业或产品生产区域化的比较,也就显现出地域分工的基本格局,是现代经济学中常用的分析区域产业布局和产业优势的指标。
区位商又称专门化率,它是一个地区某种产业生产产值(或劳动力人数)在该地区所有产业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产业产值占全国所有产业该指标的比重之比。
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Q=(Xai/Xa)/(Xi/X)其中:Q为产值区位商;xai为a地区i产业的产值;xa为a地区所有产业的产值;xi为全国i产业的产值;x为全国所有产业的产值。
当Q>1,表明该产业在该地区的专业化程度较高,超过全国水平,意味着该产业在该地区生产较为集中,具有相对规模优势,发展较快,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Q值越大专业化程度越高,比较优势越大。
在考察确定主导产业时,一般只有区位商大于1的部门才能构成该地区的基础部门,对当地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当Q<1,则表明该产业专业化程度低于全国水平,其规模具有比较弱势。
Q值越小,比较弱势越明显。
区位商分析方法在产业比较优势分析中的实证运用为了便于分析和解释区位商理论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本文在对我国东北和西南地区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比较分析时,从三次产业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行业进行数据收集和处理。
第一产业主要是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是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选取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金融保险、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这5个行业。
东北地区为辽宁、吉林和黑龙江3省,西南地区主要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3省1市。
(一)具体计算与结果首先将东北和西南两个地区各行业的产值分别与全国水平进行比较,即计算出Q1、Q2,然后再将西南和东北两个地区之间进行比较,即计算出Q,文中计算出的是东北地区相对于西南地区各产业的产值区位商,结果如表1所示。
基于区位商的滇西经济圈优势产业及其空间分布研究摘要:滇西经济圈是推进区域一体化建设、实现云南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
本文运用区位商分析法,对滇西经济圈及各地区两位数行业进行集群效应分析,发现各地区优势产业已初步形成。
进而为促进滇西经济圈产业一体化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一、引言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圈成为各国各地区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地理单位,并且具有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的作用。
经济圈通过资源共享、利益共赢而形成一个主体,以实现区域最大规模效益而成为世界区域发展的主流。
二、相关研究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特定地理范围内产业相互合作、持续竞争的生产组织形式[1]。
产业集群已成为国家和地区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方式,产业集群的研究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国内外学者针对全球和地方产业集群现象从理论与实证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研究。
(一)国外相关研究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马歇尔。
马歇尔在1890年的经典著作《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产业区”(industrial district)这个概念,在某一产业区范围内,企业间通过生产和消费相互作用,进而产生了外部规模经济优势,当这种区域外部性逐渐扩大到一定程度时,便产生了集群现象,他认为产业集群是企业追求外部规模经济所致[2]。
阿尔费雷德·韦伯是工业区位理论的创立者,1909年出版了《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一书。
他从企业微观的区位选择角度,考虑到区位因素中的运输成本和劳动成本,阐明了企业是否靠近取决于集聚的收益与成本的对比[3]。
(二)国内相关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上海、浙江、广东和福建等沿海省市首先出现了“产业集群”现象;随后,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以及内地发展较快的省份产业集群得到迅速发展。
基于区位商分析的济南都市圈产业发展研究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都市圈的建设对于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都市圈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协调发展,因此研究济南都市圈的产业状况,有利于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布局以及各城市的产业定位。
本文根据区位商理论及方法,对济南都市圈的产业进行了分析,就计算结果对济南都市圈的优势产业进行了划分,并提出济南都市圈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区位商济南都市圈产业研究经济全球化时代,都市圈已经成为各国各地区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地理单元,并且具有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地位。
都市圈实质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出现的一种城镇高度密集、城镇体系庞大、空间联系复杂的城镇空间组织形式。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都市圈的建设对于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2007年山东省政府批准实施《济南都市圈规划》,包括济南、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7个城市的地域范围作为一个发展整体,通过产业分工协作,做大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加速济南的城市空间膨胀,更好地辐射带动周边6个城市发展。
都市圈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协调发展,因此研究济南都市圈的产业状况,有利于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布局以及各城市的产业定位。
济南都市圈概况济南都市圈地域范围包括济南、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7个城市,总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人口3219.4万人。
济南都市圈区位优越,东北临渤海,北接京津冀地区,东与山东半岛城市群紧密相连,西与中原城市群遥相呼应,不仅是山东半岛城市群与我国广大腹地的衔接地区,也是连接京津冀与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圈的重要地域。
济南都市圈整体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效益较好。
2008年生产总值11193.71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25.7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255.4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012.54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662.8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070.5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64.38 亿元,进出口总额269.72亿美元。
基于区位商的区域经济比较优势分析论文导读:泛珠三角经济区的概念被首次提出。
因此如何认识贵州在泛珠三角经济区中的比较优势。
本文具体采取了区位商(Location quotient)方法。
关键词:泛珠三角,区位商,比较优势一、前言2003年末,泛珠三角经济区的概念被首次提出,引起了相关地区的广泛响应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该经济区横跨东、中、西部,将产生互连互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影响。
这对于资源丰富,但发展相对落后的贵州来说,是一个加速发展的机遇。
优势产业是在一个国家或区域范围内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各地区的优势都是相对的,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如果不能够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优势产业,就有可能丧失区域优势产业的优势地位,因此如何认识贵州在泛珠三角经济区中的比较优势,尤为重要。
二、区位商指标本文具体采取了区位商(Location quotient)方法,以现有统计提供的增加值数据为基础,加工生成区域产业的相对份额指标,据以反映各地区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达到识别地区比较优势的目的。
指标定义为:式中第个地区;第个行业;第个地区、第个行业的产出指标;表示第个地区个行业的区位商。
区位商表示的是第个地区第个行业在本地区总产出中的份额与全国第行业占整个国民经济产出份额之比。
其含义是,当各地区产出结构与全国相同时,意味着这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而当各地产出结构与全国产出结构存在差异时,意味着地区间存在着地域分工和产品贸易。
具体来说:当时,意味着第个地区第个行业供给能力能够满足本区需求而有余,可对外提供产品(大于1的部分意味着对区域外市场的占领部分);当时,意味着第个地区第个行业供给能力不能满足本区的需求,需要从区外调入;当时,意味着第个地区第个行业供给能力恰好能够满足本区需求。
三、实证研究本文选取了经济区内各省一、二、三产业大类的35个行业,利用SPSS 软件计算出各行业的区位商指标值。
当区位商1时,意味着该行业具有较强的优势。
SWOT分析法在区域旅游业发展中的应用二、SWOT分析法概述SWOT分析法即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遇)和Threats(威胁)的首字母缩写,是一种常用的战略管理工具。
通过对企业或产业的内外部环境做出全面而系统的分析,识别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评估外部的机遇和威胁,帮助企业或产业找准发展方向,制定相应的战略决策。
SWOT分析法的特点是简单易行,能够全面系统地分析内外部环境,并且能够为战略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企业和产业的战略管理中。
三、SWOT分析法在区域旅游业的应用1. 优势(Strengths)区域旅游业的优势是指相对于竞争对手或其他地区而言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点和优势。
它主要指的是区域旅游业的自身资源和能力。
区域旅游业的优势主要包括: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丰富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较强的品牌知名度、专业的管理团队以及良好的政策支持等。
这些优势决定了区域旅游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2. 劣势(Weaknesses)区域旅游业的劣势是指相对于竞争对手或其他地区而言的具有不足之处和不利因素。
它主要指的是区域旅游业自身存在的内在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区域旅游业的劣势主要包括:旅游产品单一和同质化严重、旅游服务水平低、旅游管理水平不高、宣传推广不足、旅游基础设施滞后以及一些不利的自然环境问题等。
这些劣势影响了区域旅游业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制约了其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3. 机遇(Opportunities)区域旅游业的机遇是指外部环境中对其发展有利的因素和机会,主要包括市场需求的增长、政策支持力度的增加、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等。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升级,区域旅游业面临了更多的机遇。
如加强旅游品牌宣传推广,引进和培育高品质旅游产品,推进旅游服务水平提升,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加强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