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史前时期的
- 格式:ppt
- 大小:383.50 KB
- 文档页数:14
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1、大约300万年前,非洲生活着早期人类:南方古猿。
2、人工制造工具的出现,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
生产的发展是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过渡的根本原因。
3、世界三大人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根据外貌特征划分)4、母系氏族的特点:以母系血缘为纽带组成稳固的集团;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居主导地位。
(该亚的故事)5、父系氏族的特点: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组成稳固的集团;男子在生产生活中居主导地位;私有财产出现。
(厄瑞斯忒的故事)第2课:亚非文明古国1、埃及位于北非尼罗河流域,公元前3100年,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都城在孟斐斯。
国王称为法老。
2、金字塔(图)作为法老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3、西亚两河流域约在公元前3000年出现了许多城市国家。
4、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首都在巴比伦。
5、古巴比伦文明象征:《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6、古印度发源于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从公元前1500年到前600年的吠陀时代,古印度逐渐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古印度文明的象征的种姓制度: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王、官吏和武士)、吠舍(从事农业、牧业、商业的平民)、首陀罗(从事低贱的各种职业)。
7、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巴比伦和中国被称为亚非四大文明古国。
他们都以大河流域为中心,中国文明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
第3课:欧洲文明的起源1、欧洲文明源于古代希腊,公元前2000年,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兴起,前后中心是克里特岛和迈锡尼。
2、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城邦。
希腊文明的中心:雅典。
3、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奴隶制民主的最高峰。
4、罗马奴隶制共和国建立:公元前6世纪末,意大利半岛出现了罗马奴隶制共和国,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
5、布匿战争:公元前3世纪中期,罗马与迦太基为争夺地中海霸权而爆发的战争,罗马获胜,公元前2世纪中叶,罗马称霸地中海地区。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1.地位: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国家之一。
2.元谋人发现于省元谋县,距今年,是我国境内
的古人类之一。
郧县人发现于湖北郧阳,距今约110万—80万年。
蓝田人发现于陕西蓝田,距今约100万—50万年。
他们已经能够。
3.北京人:发现于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距今约年。
生产生活状况:使用石器,进行和狩猎;结成生活,共同劳动;已经学会使用火。
学会是人类演化史上的里程碑。
意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之一。
包括北京人在内的我国境内直立人遗存的发现,对研究人类起源和古人类演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4.山顶洞人: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距今约年。
生产生活状况:使用石器,制作骨器,掌握了技术;可能已经知道;靠采集、狩猎为生,会捕鱼,还会缝制衣服;有
意识;过集体生活,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5.结论:化石是研究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依据。
1/ 1。
史前时期的人类几个知识点
1。
乍得撒海尔人:学名撒海尔人乍得种,昵称托迈,是2001年由法国科学家米歇。
尔·布汝耐特教授领导的考察队在西非乍得境内发现的,化石年代距。
今有700万年之久。
尽管当初曾有。
反对者称其为大猩猩的祖先,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承认托迈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化石。
另外北京人头骨化石是世界上现代人最古老的化石,我也是查的,具体有什么区别也不清楚。
2。
母系氏族婚姻和氏系基本特征为:始终以母系血缘关系为纽带。
婚姻形式在早期是群婚。
由于实行外婚制,夫妻分居在各自的母系氏族中,婚姻生活采取丈夫走访妻子的形式,子女从母居,属母方氏族,世系和财产继承从母系计。
到了母系氏族繁荣期,由于对偶婚的出现和逐步巩固,丈夫迁到妻方氏族从妻居。
3。
父系氏族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来的,并且承载了母系氏族的一些特征,所以久了,就会存在私有生产资料。
第一课史前时期的人类【课标学习综括】学习本课应从原始人类的出现、三大人种的形成和氏族社会三个方面着手,逐层讲解。
在原始人类的出现一节中重点在于史前人类的发展过程及其代表人物、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猿人的典型三个方面。
在三大人种的形成一节中的重点在于三大人种形成的原因。
在氏族社会一节中的重点在于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的特点、国家的形成过程。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历史比较学习法,以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与世界原始人类作一比较,综合学习。
通过对中外史前社会的学习了解,明确人类的劳动不仅改造了世界,而且创造了人类本身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学习重点】南方古猿和爪哇直立人;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的特点;三大人种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学习难点】劳动在古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国家产生的原因及过程。
【教学过程】知识点一:原始人类的出现1>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女娲补天”“上帝造人”。
说明:从中可以看出古代先民追根寻源,探索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索精神。
但限于当时的物质条件和认知水平,古人未能正确了解并合理解释人类的起源。
2>人类的始祖从何而来。
人类的起源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
揭开人类起源之谜是近代许多科学家长期研究的结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英国、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3>猿人的典型1、迄今为止最古老的人类化石出土于非洲。
2、非洲南部的南方古猿,仍是今天人类已知的直系祖先。
3、今印度尼西亚的爪哇直立人,是最早发现的猿人化石。
4、智人是现代人的直接祖先。
4>人类起源的时间(距今三四百万年)。
5>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能否制造工具)。
6>史前人类的发展过程时间进化阶段主要代表约440万---100万南方古猿约300万---175万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约150万-----50万晚期猿人印尼爪哇直立人元谋人(170万)和北京人(70-20万)约25万------4万早期智人德国尼安德特人丁村人(20—4万)约5万-------1万晚期智人法国克罗马农人山顶洞人(2—1万)知识点二:三大人种1>划分依据:根据人的体貌特征。
《圣经创世纪》
——上帝造人说
相传上帝花了五天时间创造天地万物,到了第六天,又按照自己的形象,用地上的尘土你捏出一个男人——亚当。
他把亚当安置在美丽富庶的伊甸园里,派他在那里看守、管理。
亚当终究感觉孤独,于是上帝趁亚当沉睡时,从他身上抽取了一根肋骨,又创造了一个女人——夏娃,作为他的生活伴侣。
由于没有听从上帝的告诫,亚当、夏娃偷吃禁果,被逐出了伊甸园,从此开始过起艰辛的劳动生活。
亚当和夏娃子孙繁衍,累代相续,于是就有了世上的芸芸众生。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教学目标】①知道我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时空观念)②了解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基本概况,知道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③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北京人、山顶洞人等古人类活动。
教学难点:北京人的特征。
【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你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美丽传说?关于人类的起源,古今中外都有很多传说,中国神话说女娲用水和黄泥创造了人;西方基督教说上帝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男人亚当和第一个女人夏娃。
果真如此吗? 如果不是,那么人类究竟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呢?答案提示:古猿教师指导: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提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古猿经过漫长岁月的劳动、演变、进化发展成现代人。
那么在远古时期,我国境内又有哪些早期人类呢?今天让我们走进本课,一起来了解我国早期远古人类的活动。
环节二:整体感知1、先导阅读:阅读教材子目录,找出我国境内的主要古人类遗址并根据教材信息进行分类。
答案提示:教师指导: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
而智人又可以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
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
环节三:新课教学(一)目标导学一: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1、教师指导:【唯物史观】观看视频小组讨论,古猿在走向人类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中哪一个是区分人和动物的重要标志?答案提示:劳动→四肢分化→直立行走→双手解放→制造工具;会制造并使用工具是区分人和动物的重要标志。
教师指导:恩格斯在他所写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阐明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科学论断,从而有力地说明了人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
岳麓历史初三上一单元世界古代史知识点总结世界古代史始自三四百万年前人类的出现,止于约公元15世纪,分为上古和中古两个历史时期。
初中频道整理的世界古代史知识点,大家是否都掌握了呢?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母系氏族公社是氏族社会的主要阶段。
妇女居于支配地位,丈夫居于妻方,辈份从母系计算,财产由母系继承。
这时实行族外婚制,就是同一氏族内部不许通婚,只有不同氏族之间的同辈男女可以互为夫妻。
后来发展为对偶婚,就是在互婚的男女群中各有一个主要配偶,但不严格。
因此,所生子女仍知母不知父。
这时氏族财产公有,实行原始共产主义。
母系氏族公社分为初期和发展时期两个阶段。
想要获取更多详细知识点请点击岳麓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史前时期的人类知识点解析第2课亚非文明古国1、印度河流域奴隶制城邦的出现何时印度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邦?古代印度文明又称什么文明?(前2300年哈拉帕文明)2、雅利安人入侵及奴隶制小国的建立前15世纪后,从中亚南下的雅利安人陆续侵入印度,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想要获取更多详细知识点请点击岳麓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亚非文明古国知识点第3课欧洲文明的起源爱琴文明是爱琴海地区的青铜文明,以克里特岛和希腊地区的迈锡尼为核心,故又称克里特-迈锡尼文明,西方古代文明由此发轫。
前2000年之前地区艺术的分立发展显示了早期不同传统的存在,其中最显著的是米诺斯文明。
而在那之后的证据显示了一个政治统治在一段短时期或者两个时期内覆盖了整个地区,克诺索斯发现的贡品名录可能表明权力的中心始终位于那里。
想要获取更多详细知识点请点击岳麓版初三上册历史欧洲文明的起源知识点第4课中古亚欧文明(1)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意义背景:就国内而言,各种矛盾尖锐(贵族与部民、奴隶、平民的阶级矛盾;贵族豪强内部争权夺利的矛盾;皇室、留学中国的改革派与当权的豪强贵族守旧派的矛盾),政局混乱;从国际来看,是中国隋唐先进制度的影响。
想要获取更多详细知识点请点击九年级岳麓版上册历史知识点:中古亚欧文明第5课文明的冲撞与融合马可波罗是意大利威尼斯的商人,随叔父来到中国元朝的上都,在中国当了17年的官,马可波罗把他在中国的见闻口述成一本书,叫作《东方见闻录》(又译《马可波罗行记》) 《马可波罗游记》是世界旅游文学的瑰宝,书中既描绘了雪山大漠的壮丽景观,又画记录了城镇都市的优美风情,对于当时的国际化大都市大都、苏州、杭州等,都细致描绘,让读者如亲临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