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测量与评价第一章
- 格式:doc
- 大小:55.00 KB
- 文档页数:23
《体育测量与评价》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体育测量:体育测量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对个体或群体在体育活动中的各种属性、特征和表现进行量化和评价的过程。
2. 运动能力测试:运动能力测试是指通过对运动员的生理、心理和技术等方面的能力进行测量和评估,以了解其在特定运动项目中的潜力和水平。
3. 心肺耐力测试:心肺耐力测试是指通过测量人体在持续有氧运动中的最大摄氧量、无氧阈值等指标,来评估其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功能和健康状况。
4. 技能评定:技能评定是指通过对运动员在特定运动项目中的技术动作、战术运用和比赛表现等方面的观察和分析,来评价其技术水平和竞技能力。
5. 体质健康测试:体质健康测试是指通过对个体的身体形态、生理功能、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测量和评估,来了解其身体健康状况和潜在风险。
二、填空题1. 在体育测量中,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直接测量法和______法。
答案:间接测量法2. 心肺耐力测试中,常用的指标包括最大摄氧量、______和乳酸阈值。
答案:无氧阈值3. 技能评定主要包括技术动作评定、______评定和比赛表现评定三个方面。
答案:战术运用4. 体质健康测试中,常用的身体形态测量指标包括身高、体重、______和体脂率等。
答案:胸围5. 在运动能力测试中,常用的生理指标包括心率、血压、______和血乳酸等。
答案:肺活量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种测量方法属于直接测量法?A. 肺活量测定B. 心电图C. 血压计D. 体重秤答案:D. 体重秤2. 下列哪种指标可以反映运动员的最大有氧代谢能力?A. 最大心率B. 无氧阈值C. 最大摄氧量D. 血乳酸浓度答案:C. 最大摄氧量3. 下列哪种技能评定方法主要用于篮球运动?A. 技术动作评定B. 战术运用评定C. 比赛表现评定D. 心理素质评定答案:B. 战术运用评定4. 下列哪种体质健康测试指标主要反映肌肉力量和耐力?A. 身高B. 体重C. 胸围D. 引体向上答案:D. 引体向上5. 下列哪种运动能力测试方法主要用于游泳运动?A. 立定跳远B. 跑步机测试C. 自行车功率计D. 潜水深度答案:C. 自行车功率计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指标可以用于评价运动员的心肺耐力?A. 最大摄氧量B. 无氧阈值C. 血乳酸浓度D. 心率恢复E. 基础代谢率答案:A、B、C、D2. 下列哪些因素可以影响运动员的技能评定结果?A. 技术动作规范性B. 战术意识和判断力C. 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D. 训练经验和比赛经验E. 个人兴趣和动机答案:A、B、C、D、E3. 下列哪些指标可以用于评价运动员的力量素质?A. 卧推重量B. 深蹲重量C. 立定跳远距离D. 引体向上次数E. 100米短跑时间答案:A、B、C、D4. 下列哪些指标可以用于评价运动员的速度素质?A. 100米短跑时间B. 立定跳远距离C. 投掷铅球距离D. 马拉松比赛时间E. 自行车功率计数值答案:A、B、C5. 下列哪些因素可以影响体质健康测试的结果?A. 年龄和性别B. 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C. 运动锻炼和训练水平D. 疾病和遗传因素E. 心理压力和情绪状态答案:A、B、C、D、E五、判断题1. 直接测量法比间接测量法更准确和可靠。
“体育测量与评价”课程教学大纲教研室主任:田春兰执笔人:田春兰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体育科学学院课程名称:体育测量与评价课程编号:143406英文名称: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课程类型:专业方向限选课总学时:18 理论学时:18 实验学时:学分:1开设专业:体育舞蹈先修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统计学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体育测量与评价是运用科学方法和手段,对体育范畴内各种事物的属性或特征进行测量与价值判断的一门应用学科,属于方法学范畴。
本课程是体育舞蹈专业专业方向限选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常用方法,培养学生对体育问题的系统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从事体育测量与评价方面科学研究的能力,为学生在今后体育工作中能够运用科学化方法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1、使学生掌握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2、能够初步应用相关知识对体育测量与评价现今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3、运用自身体育测量与评价素养,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4、结合理论结合实践的启发性教学,提高学校体育工作的质量。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了解体育测量评价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理解体育评价的意义和功能,了解体育测量评价学科的发展概况。
【讲授内容】:1、了解体育测量评价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理解体育评价的意义和功能;2、了解体育测量评价学科的发展概况。
【教学重点】:体育测量评价学科的研究对象、意义和功能【教学难点】:体育测量评价学科的性质第二章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础理论【教学目标】:理解测量与评价的概念,了解测量量表的种类及特性、评价的基本形式及类型,基本掌握测量的客观性、可靠性、有效性的概念及检验的基本方法,掌握常用评价量表和评价方法。
【讲授内容】:第一节体育测量的基础理论1、理解测量与体育测量的概念;2、了解测量量表的种类及特性;3、基本掌握测量的客观性、可靠性、有效性的概念及检验的基本方法,4、了解体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第二节体育评价的基础理论1、理解评价体育评价的概念、评价的基本形式及类型;2、掌握常用评价量表和评价方法。
体育测量与评价范文体育测量与评价是指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和心理状态等进行科学测量和评估的过程。
在体育训练和比赛中,体育测量与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指导训练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体育测量与评价的意义、方法和应用。
首先,体育测量与评价的意义在于科学客观地了解运动员的身体状况、技术水平和心理特点,为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和个性化指导提供依据。
通过测量和评价,可以确定运动员的优势和不足,找到训练和改进的方向。
同时,体育测量与评价还可以为选拔人才、制定竞赛规则和形成评价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其次,体育测量与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涵盖了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运动医学等多个领域。
在运动生理学方面,可以通过测量身体成分、肌肉力量、耐力、速度、柔韧性等指标来全面了解运动员的身体素质。
在运动生物力学方面,可以利用运动捕捉系统、力板、飞行器等设备来测量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分析运动的力学特征和动力学规律。
在运动心理学方面,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心理测试等方法,了解运动员的心理特点和应对策略,评估竞技状态和抗压能力。
在运动医学方面,可以通过体检和各种医学检查手段,全面评估运动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
最后,体育测量与评价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价值。
在竞技体育中,通过对运动员的测量和评价,可以为教练员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和个性化指导,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在体育教育中,通过测量和评价,可以为学生制定正确的体育锻炼计划、发现潜在的体育天赋,并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能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
在康复训练中,通过测量和评价,可以为康复者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方案,评估康复效果和恢复水平,提高康复成功的几率。
总体而言,体育测量与评价在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指导训练、健康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科学客观的测量和评价,可以为体育运动的发展和推广提供依据,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体育服务的质量。
因此,加强对体育测量与评价的研究和应用,对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实验一体格的测量与评价【实验目的】通过标准化测量,了解人体的基本外部形态,包括身体量度、长度、围度指标,并计算出部分体格指数,对人体生长发育状况和体质水平进行初步评价。
【实验原理】体格测量与评价是定量化研究人体外部形态结构、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方法。
体格是指人体形态发育特征,即是人体各个环节在空间所占的比例大小,它包括身体的量度、长度、围度、宽度。
【实验方法】1.体重的测量测量仪器:电子体重计测量方法:体重计放在平坦的地面上,受试者轻上体重计,立于中间,测试者待受试者站稳后,记录显示屏的数据。
测量误差:少于0.1kg。
注意事项:(1)受试者按要求着装,上下秤台动作要轻。
(2)测试一定数量(约25人)受试者后,应校对仪器,将指针调整至零点。
2.身高的测量测量仪器:身高计测量方法:受试者以自然立正姿势站在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30°-40°,足跟、骶骨及两肩胛间与立柱相接触,保持耳眼水平位。
测试者将水平压板下滑,轻压其头顶点,两眼与压板呈水平位读数。
测量误差:少于0.5cm。
注意事项:(1)仪器选择平坦靠墙的地方放置,立柱的刻度尺向着光源。
(2)测试者读数时两眼视线与受试者的身高保持在同一水平。
(3)水平压板与头顶接触的松紧应当适度,头发蓬松者要压实。
3、胸围的测量测量仪器:带状皮尺测量方法:受试者两足分立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平静呼吸。
按照围度测量要求(已发育女性置乳头上方第四胸肋骨关节处,其他人置乳头上缘),选择测量参照点,带状尺水平绕行一周读数。
测量误差:不得超过1cm。
注意事项:(1)测量时要注意带状尺是否有折转,位置是否正确,带状尺松紧要适宜。
(2)读数应在呼气之末、吸气之前进行。
4、上臂紧张围的测量测量仪器:带状皮尺测量方法:受试者自然站立,将左手掌心向上握拳并用力屈肘。
测试者将带状尺绕行肱二头肌最隆起部位一周后读数。
测量误差:不得超过0.5cm。
体育测量与评价总复习资料体育测量与评价⼀.⼈体的主要测量点⼈体主要测量点的依据是:(1)⾻性标志(2)⽪肤褶皱(3)肌性标志(4)⽪肤特殊结构。
1.⽿屏点:外⽿道前⽅⽿屏软⾻上缘的起点。
测量指标:⾝⾼、坐⾼测量点。
2.胸中点:左右第四胸肋关节上缘的连线与正中⽮状⾯的交点。
测量指标:已发育⼥性胸围测量点。
3.肩胛⾻下⾓点:肩胛⾻下⾓的最低点。
测量指标:胸围测量点。
找点⽅法:同侧⼿臂向后伸⼩臂反向弯曲。
4.髂嵴点:髂嵴上缘最向外突出的点。
测量指标:⾻盆宽、下肢长H测量点。
5.髂前上棘点:髂前上棘最向前下⽅突出的⼀点。
测量指标:下肢长A测量点。
找点⽅法:坐姿,在腹股沟⽤拇指从下向上触摸到突出点。
6.肩峰点:肩胛⾻肩峰外侧缘上,最向外突出的⼀点。
测量指标:上肢长、肩宽测量点。
找点⽅法:同侧⼿臂斜上举的凹陷。
7.⼤转⼦点:股⾻⼤转⼦最⾼点。
测量指标:下肢长B测量点。
找点⽅法:同侧腿外展在⼤转⼦外的凹陷。
8.胫⾻点:胫⾻内侧内侧缘上最⾼点。
测量指标:⼩腿长测量点。
找点⽅法:屈膝90度,沿着胫⾻向上到膝内侧下⽅突出点。
9.内踝点:胫⾻内踝尖端最向下⽅的点。
测量指标:⼩腿长10.跟点:直⽴时⾜跟最向后突出的⼀点。
测量指标:跟腱长测量点。
⼆.体格测量:量度测量1.体重:是描述⼈体横向发育的指标,是反映⼈体⾻骼、肌⾁、⽪下脂肪和内脏器官综合发育状况的重要整体指标。
测量⽅法:测量前应将游码调整⾄零,使刻度尺呈⽔平位,测量时体重计应放在平坦的地⾯,令受试者轻上,⽴于称台中央,测试者移动游码⾄刻度尺稳定在⽔平位后读数并记录,测量误差不得超过0.1kg评价:(1)发育状况:对象:⼉童少年发育状况良好—体重的指标随年龄的增长⽽增长。
发育状况不良—体重的指标随年龄的增长⽽缓慢。
(2)健康状况:对象:成年⼈体重指数:体重/⾝⾼的平⽅(m的平⽅)健康状况良好—体重指数正常/体重稳定健康状况不良—体重上升—肥胖体重进⾏性下降—没有采取任何减肥措施下,体重下降的现象。
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体育测量与评价的目的任务和研究对象,掌握体育测量与评价所能解决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对体育测量与评价有概括的了解,明确学习体育测量与评价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一、体育测量与评价的目的任务、研究对象;二、体育测量与评价所能解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体育测量与评价研究对象。
教学难点:体育测量与评价所能解决的实际问题。
教学班级:98(1)、98(2)教学过程第一节体育测量与评价的概念一、体育测量与评价体育测量与评价: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体育范畴内各种事物属性或特征进行测量与价值判断的一门应用学科。
测量:是前提,是基础。
体育测量与评价统计:是方法,是手段。
评价:是目的,是结果。
二、体育统计学体育统计学:是运用统计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数理统计方法来研究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和管理中的问题,探讨体育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三、体育测量体育测量(广义的):是指在体育运动中,以仪器或者其它测量手段,对人体各种属性特征进行定量化的过程。
体育测量(狭义的):是指以仪器或其它测量手段,直接对受试者测定其固有的各种指标。
如身高、体重、胸围等。
体育测量体育测验:是指受试者进行某种特定身心活动的条件下,以仪器或其它测量手段,测定其从事各种活动的能力(包括强度、时间、次数、得分等)。
四、评价评价:即价值的确定。
是通过对照某些标准来判断测量的结果,并赋予这种结果以一定意义和价值的过程。
第二节体育测量与评价的研究对象体育测量与评价的研究对象是,体育范畴中各种信息的测量、处理、评价及反馈等理论和方法问题。
第三节体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内容1、体育测量的基础理论2、体育测量的科学性3、体育测验的编制与组织4、体育评价的基础理论5、人体形态测评6、身体机能测评7、身体素质测评8、学生体质测评9、体育成绩测评10、疲劳的测评第四节体育测量与评价发展概述一、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阶段: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阶段内容时间(年)1、体形测量1860—18902、力量测量1880—19103、心血管系统测量1900—19254、运动能力测量1900—19355、社交感知测量1920—6、评价1920—7、技术测验1930—8、知识测验1940—9、适应性测验1940—二、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特点复习思考题:1、体育测量与评价的概念。
2、体育测量与评价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是什么?3、体育测量与评价有哪几个发展阶段?其特点是什么?第二章测量与评价的基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体育测量的经济性和标准化,掌握体育测量的可靠性、有效性、客观性,使学生对体育测量的科学性有概括的了解,进一步明确体育测量与评价工作的严肃性,认真对待本课教学。
教学内容:体育测量的可靠性、有效性、客观性、经济性和标准化的概念和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体育测量的可靠性。
教学难点:体育测量的有效性。
教学班级:98(1)、98(2)教学过程第二章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础统计方法是体育测量与评价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不管是测量前指标的选择,实验方案的设计,测试人数、范围、次数、间隔时间、测量误差以及测量科学性的估价,还是测量后数据的整理、分析以及各种体育评价标准的制定等均离不开统计。
所以,了解和掌握常用的统计方法,是我们学好测量与评价课程的重要保证。
数理统计方法很多,本章仅介绍一些最基本的、常用的统计方法。
第一节数理统计基本知识为了本篇各章节的需要,本章先简单介绍一些数理统计的基本知识。
一、随机事件及其概率1、随机现象在一定观测或试验条件下,对同一研究对象进行观测或实验,其结果既无法预言又不确定的现象称为随机现象。
随机现象是客观世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类现象,这类现象主要表现在事物的因果关系上呈现不确定性。
2、随机事件随机事件:随机现象的每一种可能的结果或具体表现,称为随机事件。
(1)基本事件:基本事件:在一定研究范围内,不能再分的事件,称为基本事件。
(2)复合事件在一定研究范围内,由若干个基本事件组合而成的事件称为复合事件。
在一组定点投篮10次的试验中,“投中的次数不少于8次”就是一个复合事件,它是由“投中8次”、“投中9次”、“投中10次”这三个基本事件组合而成的。
(3)必然事件:在一定试验条件下必定发生的事件称为必然事件,用字母“U”表示。
如定点投篮1 0次,“投中的次数在o~10之间”就是一个必须事件;又如,“排球比赛有胜负”也是一个必然事件。
(4)不可能事件在一定试验条件下;始终不会发生的事件称为不可能事件,用字母“y”表示。
如定点投篮10次,“投中12次”就是一个不可能事件。
3、随机事件的概率虽然在一定的试验条件下,一个随机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事先无法准确地知道。
但是,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则是事件本身具有的一种确定的属性。
不同的条件下,各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不一样,有的发生的可能性大,有的发生的可能性小。
例如,一次罚球,对于每个运动员来说都有投中;投不中两种可能,但对于罚球技术水平不同的运动员来说,投中的可能性却不一样。
显然,技术水平高的运动员投中的可能性大一些,水平低的运动员投中的可能性就小一些。
为了确切地把这种可能性的大小描述出来,就需要有一个具体的数值表示。
我们把这种表示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定义为概率,用符号P(A),P(B),P(C)…表示。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古典概率和统计概率的基本概念。
(1) 古典概率设试验的一切基本事件有n个,且每个基本事件的发生是等可能的;若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有k个,则事件A的古典概率定义为P(A)=K/n例题:初三(1)班有50人,其中有35人达标,现从中随机抽取一人,求抽到达标学生的概率。
P(A)= k/n = 35/50 = 0.7 。
抽到达标学生的概率为0.7。
(2)统计概率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进行n次试验,若事件A出现了m次,则称m为事件A出现的频数,m/n为事件A出现的频率。
当试验次数n不断增加时,事件A出现的频率呈现出一种稳定的趋势,即m/n围绕某一常数P摆动,且总的说来,n愈大,摆动的幅度愈小,这个常数就定义为事件A出现的概率,此概率称为统计概率,用p(A)表示。
一般情况下,p是无法得到的,因此,常用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A出现的频率近似地表示P,即P =p(A) ≈ m/n例12 某运动虽定点投篮320次,投中208次,求该运动员的投篮命中率。
解:设“投中”为事件A,由统计概率定义,有p(A) ≈ m/n =208/320 = 0.65故该运动员的投篮命中率为0.65。
(3)概率的基本性质A、对于任何随机事件A,有0≤p(A)≤l;B.必然事件U的概率为1,即p(U)=1;不可能事件V的概率为0,即P(V)=0。
4、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表示随机试验结果的量称为随机变量,一般用字母X,Y,Z,…表示。
由前面的例子可知,某运动员定点投篮10次,“投中的次数” 这个随机现象包含有投中0次,1次,2次…10次共11个基本随机事件,若用随机变量X表示“投中的次数”,则该变量的可能取值就有11个。
这就说明,引入了随机变量的概念后,就使得随机事件数量化了,即使得一个基本随机事件与一个变量的具体取值相对应。
随机变量可分为离散型和连续型。
只能取一些孤立的值的随机变量称为离散型随机变量。
它所取的值可能是有限个,也可能是可列无限个。
例如,脉搏、引体向上、仰卧起坐、投篮的命中次数、达标人数等都是离散型随机变量。
可以在某个区间连续取值的随机变量称为连续型随机变量。
它所取的值有无穷多个,充满整个区间。
如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指标,反映身体素质的跑、跳、投指标都是连续型随机变量。
离散型随机变量所有可能取值的概率可用分布列表示。
例题某班有30名学生,其中有6人未达标。
现随机抽取2人,求抽到“未达标人数”的概率分布列。
解:设“未达标人数”为随机变量X,则X的可能取值为0,1,2,即“两人均达标”,“一人达标,一人未达标”,“两人未达标”。
因此,X的概率分布列为:x 0 1 2p 0。
6345 0。
3310 0。
0345第二节正态分布第三节总体与样本一、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含量二、如何提高样本的代表性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随机现象、随机事件、随机变量?2、什么是正态分布、正态曲线?3、正态分布的性质有哪些?4、什么是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含量?第三章测量的科学性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体育测量的经济性和标准化,掌握体育测量的可靠性、有效性、客观性,使学生对体育测量的科学性有概括的了解,进一步明确体育测量与评价工作的严肃性,认真对待本课教学。
教学内容:体育测量的可靠性、有效性、客观性、经济性和标准化的概念和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体育测量的可靠性。
教学难点:体育测量的有效性。
教学班级:98(1)、98(2)教学过程I体育测量,是进行体育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只有实施科学的测量,才能获得准确而可靠的数据。
通过分析和研究,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体育测量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测量的可靠性、有效性、客观性、经济性和标准化五个方面。
第一节测量的可靠性—、可靠性的概念和可靠性理论在同等条件下,对同一批受试对象重复测量时,测量结果的一致程度,称为测量的可靠性。
在相同的条件下(只要受试者本身不发生变化),对同一批受试者进行同一测量,测量应得到一致的结果。
然而,即使最严格地保证标准化的测量条件,使用最精密的仪器,测量结果总还会存在着一定误差。
这种误差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测量的可靠性。
但是,测量的可靠性理论与误差理论是有区别的。
在误差理论中,被测量的量被看作是不变的。
而在测量的可靠性理论中,每次测量时,被测量的量都有变化。
例如,若要测量某受试者一次纵跳摸高的成绩,是完全可以测量到的。
尽管会由于某些偶然原因,可能达不到理想的精度,但若使用精密度较高的测量仪器,同时进行多次重复测量,完全可以把测量的精度提高到所要求的水平(此时,把受试者的纵跳高度看成是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变化的)。
但要确定该受试者在某—时期内的弹跳力水平,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都无法最精确地测量其所表现出来的纵跳成绩。
因为每一次试跳,成绩都在发生着变化。
二、影响可靠性的因素影响测量可靠性的因素有:受试者本身状态的变化;测试人员状态的变化;测量仪器器材功能状态的变化,测量的方法和程序是否完善:外部环境的变化等。
(一) 受试者本身状态的变化1、受试者对测量方法和手段的理解与掌握程度;2、受试者对测量的兴趣及测量时的身心状态(包括机能状况和健康状况),是否疲劳,对测量的兴趣,注意力是否集中,意志是否坚强等;3、受试者对测量是否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身体准备;4、受试者能否与测试人员积极主动地配合;5、测量时,是否有非同质受试对象混入。